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4 11:1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

第一篇: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

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之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促进了城乡大流通、中西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大冲击的情况下,我国56个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族人民在语言、生活习惯、生产方式、思想观念、传统节日、文化品位等方面出现了大交流、大融合,正在形成大一统的趋势,这一趋势使得各民族的文化生态随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从而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区域文化特色消失逐渐加快的现象。以湘西南地区为例,湘西南地处湘黔桂三省交接地带,属于武陵山片区,苗侗民族广泛分布,苗侗文化遗产丰富,形式多样,但经济发展落后,苗族侗族聚居的地方多属于山区农业县,在沿海经济强势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形势影响下,各县急于求成,多把目光聚焦在城市扩张以求建设效益、大中小工业园区开发力争经济飞跃发展、东西南北沟通广渗影响力等方面,而少在文化建设上下大力气,下狠功夫,因此,在苗侗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和民族区域文化特色的开发上,力度不大,意识不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随之困难重重,一些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么是隐藏于深山,要么就是失传在相继过世的老一辈民间艺人手中,即使各县也在近些年来相继推出了一些珍贵的民族艺术作品,做了大量的申遗工作,但是苗侗文化丰厚的历史内涵与丰富的艺术形式仍然没有被挖掘出来,不仅如此,反而出现了不少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的现象,令人十分担忧。

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是苗族侗族人民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其坚强、勇敢、勤劳、乐观、上进等优秀民族精神的浓缩,这些遗产在十八大提出“民族复兴、文化强国” 的历史背景下,在黔东南州、广西侗族地区积极寻找保护开发苗侗民族文化遗产路子的前提下,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的发展何去何从,一些民族文化瑰宝应该怎样去保护才能让其延承下去,该如何在黔东南州以及广西侗族地区捷足先登开发的苗侗文化产品特色面前不重复不模仿,提炼创造出本地独树一帜的苗侗文化品牌,保护好本地苗侗民族文化遗产并让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应该去深刻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不揣冒昧,就此予以探讨,以求教于相关专家学者,并以其有益于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开发。

一、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概况

本课题研究员通过走访苗侗民族聚居的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湘西南部分地区,以及XXX苗族侗族自治县的XXX镇、XXX镇、XXXX乡、XXXX乡、XXXX乡、XXXX镇、XXXXX镇等苗侗人民聚集的古村古寨,了解到苗族有“花衣苗”、“青衣苗”、“白头苗”之分和“生苗”、“熟苗”、“峒蛮”之别;侗族,史志上多称“侗僚”、“仡伶”、“仡揽”、“峒”、“侗苗”等。苗族侗族虽然各属不同的族系,但是两个民族的人民团结友好,勤劳勇敢,共同创造了丰厚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内涵丰富,多表现在语言、服饰、饮

食、建筑、手工、习俗、劳作、医药、祭祀、人情、交际等各个领域,处处体现了苗侗民族乐观向上、大方浪漫的格调。苗侗民族依山建寨,在生产生活中创建出了富有异域风情的吊脚楼、凉亭、鼓楼、风雨桥、庙宇、寨门、船棚、游方场、铜鼓场、芦笙场等建筑,自织苗衣苗帕、侗锦腰带等服饰,绣衣服、裤子、布鞋、袜子、帐檐、被面、背带以花鸟草虫及图腾等活灵活现的图案,打造闪亮的银头饰、腰饰、手饰、脚饰,做油茶、米酒、酸菜、腊肉、腌鱼、乌米饭、甜藤粑、盖箩粑、富贵粑、贺喜粑、懒汉粑、酒糟等诱人的特色饮食,唱独具韵律的开天立地歌、玩山歌、坐棚歌、婚礼歌、哭嫁歌、祝寿歌、丧事歌、三朝歌、担水歌、上梁歌、祝酒歌,跳节奏明快的芦笙舞、祭月舞、鼓舞、龙灯舞、狮子舞、哆吔舞、手帽舞、扇子舞、春牛舞等等,以上种种都是智慧的苗侗人民在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生活中所创造出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有些还被当地推出为具有代表性的苗侗文化品牌,例如XXX的侗族傩戏,XXX的花灯戏,XXXX的孽龙舞,XXXX的苗族歌鼟、芦笙舞、雕花蜜饯,XXXX的侗戏、哆耶舞、民间器乐,绥宁的插绣、苗族山歌,XXXX的长鼓舞、傩舞以及苗侗绚丽的服饰头饰,苗族的四八姑娘节、乌饭节等,纷纷显示出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古老神秘的色彩和惊世的艺术价值。

二、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历年来,国家在民族文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从法律上对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调查研究、挖掘和保护、项目的开发以及传承与传播等都做了相关规定。湘西南作为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首先,在政策上国家给予了优惠待遇,划分了XXXX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苗族侗族自治县、XXXX侗族自治县、XXXX苗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国家给予了财力、物力等大力支持。其次,社会各界在湘西南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一些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经过实地调查研究,编辑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出了一些中肯的保护和开发措施及对策。再次,湘西南各地政府在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遗产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保护苗族侗族古村落、修缮苗侗古建筑、编辑整理苗侗少数民族语言作品及歌舞戏曲、宣传苗侗少数民族手工艺、申报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苗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民族旅游项目等。XXXX依靠XXXX的资源优势,突出苗族歌鼟、芦笙舞蹈的特色,着力打造苗寨侗乡XXXX文化这块金字品牌;XXXXX提出了“弘扬侗族文化,打造江南名城”的口号,在保护侗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XXXX依据丰富的侗文物资源加强了侗寨民居及鼓楼群、风雨桥的保护,开辟侗族民族博物馆等。由此可见,在全面实施保护与开发苗侗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湘西南地区依托苗侗文化彰显出无限的生机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由于湘西南特定山区条件的制约,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因

此在对苗侗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方面还存在着几大困境:

一是盲目抓经济数字和城市形象建设,忽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科学开发。某些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大兴土木工程,对古民居、古街道、古会馆、古庙宇等建筑描摹临摹,甚至是完全不看重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留世的意义进行全面拆毁,从而造成了大量民族文化遗产的消失和灭亡;或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苗村侗寨进行整改,抛弃传统的建筑艺术形式,将吊脚楼改造成砖瓦房,有的甚至建起了小洋楼,导致苗侗古村古镇民族文化的个性荡然无存。

二是急功近利开发苗侗文化旅游产品。为了寻求眼前的经济效益,某些地区在开发中不认真加强对苗侗文化遗产本体的科学保护和环境管理,开发模式粗制滥造,没有好好地进行长远规划,讲究持续发展性,致使部分文化遗产的形象遭到损毁与破坏,从而掐断了当地苗侗民族文化遗产继承和向外族群传播的可能性。

三是苗侗民族文化的发展呈现衰落趋势。21世纪以来,苗村侗寨几乎50岁以下的中青年迫于山区落后的经济压力,纷纷远走他乡谋生,离开了学习和继承苗侗民族文化的环境,加上学校现代教育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民族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强烈冲击着年轻人传承苗侗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和自觉意识;再加上现代快餐文化的侵袭,导致很大一部分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婚丧嫁娶新事新办,传统习俗逐渐被现代节日甚至舶来品所替代,原汁原味的山间田野式的对歌、祭祀、乡土文艺表演日益淡化,这无不显示着苗侗民族文化在走向衰落的过程。

四是保护与传承苗侗文化的专业人才匮乏。湘西南大部分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基本上是沿袭口传身授的古老方式,受过现代教育、能识谱教歌的歌师不多,这使得苗侗文化遗产的继承呈现出结构性危机:一方面老年传承人越来越少。老年传承人大多在八九十岁,年寿已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这些土生土长颇有造诣的歌师、舞者以及手工艺人等都会相继谢世,就有可能导致许多优秀的演唱、舞蹈、手工技艺也将随着这些老者的故去而失传。另一方面是继承人年龄呈阶梯性递减。因20世纪50-70年代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六七十岁的传承人不多,即使有,也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学的;二三十岁至四五十岁的传承人就更少了;二十岁以下的传承人,还有待培养,这种现状呈现出苗侗文化遗产传承人越来越少的发展态势。再一个方面就是有些部分苗侗文化遗产由于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继承方面的特殊性规定和当代价值观念的冲击,甚至出现了后继无人的严峻现象。本人在深入XXXX苗族侗族自治县的XXXX镇、XXXX乡、XXXX乡、XXXX镇的苗族侗族人民集中的古村古镇调查时发现,在苗侗民族草药和土医术以及巫文化遗产等方面,愿意继承者很少,大部分老医者和老巫师都说:“现在的社会,医疗技术先进,科学技术发达,因为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疗程长,见效慢,本村的人都不愿意找我们这些老人看病了,就连自己的儿孙都一样,有病跑跑医院,打打针,拿几片西药吃,就好得很快,所以现在没有人愿意用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我们的土方子和土方法现在儿孙都不愿意学,以前老一辈传这些技术给我们时,一般不传女人和外人,所以能真正学到手学精的人已经很少,基

本上只有一两个人,我现在担心这些苗药方子和捉鬼喊魂收吓(hé)祭祀的技术会失传,愿意打破传男不传女的规矩,想教给女儿孙女和儿媳妇们,但她们也没有一点想学想继承的心思,就算丢弃那种传内不传外的忌讳,恐怕家门外的人,在这个年代,哪怕你给他们倒贴,他们对这个也不会感兴趣。”言谈之中,透出的是自身技艺即将失传和不能留世发扬光大的无奈,像这种后继无人的现象,在湘西南各个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比比皆是。

五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湘西南分布着的基本上都是典型的边远山区农业县,经费来源短缺,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扶持有限,而民族文化发展投入是一项耗资巨大、短期内难见成效的特殊工程,依靠县乡两级财力,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常常捉襟见肘,因此各地加强苗侗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计划在整个财政投入中,所占之比大多很小,远远不能满足当地民族文化遗产急于保护和开发的现状,就算为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想投资搞个像样的项目和工程,也会因为财政资金的困境纷纷搁浅。

四、湘西南苗侗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分析 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是湘西南地区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它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法和文化意识,承载着苗侗人民文化生命的密码,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应科学地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因地制宜制定好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是市级政府制定好苗侗民族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规划。组织

有关专家学者、民族文化管理相关人员,深入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进行文化资源普查,摸底调研、登记及建档,并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制定好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确定保护重点和发展的目标,制定保护发展规划和方案。

二是当地政府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苗侗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原生态的整体保护,它包括苗侗民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文化面貌以及苗村侗寨古格局等,这些遗产是苗侗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因此,对苗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能采取以新换旧的做法,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苗侗古村落、古街道、古建筑群的修缮,不能完全走商业化的路子,让建筑商来承包修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方面建立新村,改善苗侗人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原生态民族博物馆,对自然民居本体和鼓楼、风雨桥、寨门、歌舞场及环境等坚持原址保护及整旧如旧的方法,同时加强对苗侗民族生产生活用具、器乐、服饰、民间艺术产品、文献资料等实物的搜集和陈列管理,并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将民族舞蹈、音乐、民俗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成电子文本,输入网络进行保护。再一个方面,当地政府在积极挖掘开发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以遗产保护为首要任务,积极做好申遗和传承工作,对一些濒临失传的或者面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大力抓好继承人的培育事宜,同时将苗侗民族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以申请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遗产等形式进行保护和传承下来。

三是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形成整体发展格局。湘西南苗侗民族聚居地区各级政府应一方面应强化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措

施,加快本地民族文化发展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湘黔桂等苗侗民族聚居地区的合作,逐渐形成湘桂黔苗侗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在开发苗侗民族旅游线路上,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模式,挖掘各自富有个性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拿出湘西南独具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与邻近县市、黔东南、广西等苗侗民族聚居的地区合力形成苗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切实增加苗侗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除了整修古村古寨、申遗、旅游开发等大的项目要大力投资以外,小的项目比如优秀歌师及舞者的福利、专业人才的培养、民间艺团的整编、民间文艺作品的创作收集、民族文化普及教材编写和音像制品的制作,都要纳入财政予以考虑。方法可由财政主导、社会捐资,设立民族文化发展基金,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和湘西南被纳入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用于苗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第二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

摘要:秦砖汉瓦、唐城宋墙、明街清坊所蕴含和象征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辉煌,它们标识着人类曾经走过的历程,其中的每一砖每一瓦都负载着人类历史的真实信息,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文明和文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遍布中华大地的丰富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是中国数千年辉煌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真实体现。继承、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历史复兴的精神基础,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看到,如何求解名城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不仅是文化史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所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都是人类文明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本文着重探讨丽江的开发,针对开发对保护方法进行评析且得出结论。

关键词:丽江古城,开发,保护

一、云南丽江古城

(一)丽江古城的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意大利那不勒斯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1年7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中就有久负盛名的丽江大研古镇。

(三)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

(四)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民族与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结合了汉族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传统,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

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本地区的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五)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地方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七)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严格的控制和指导。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并将继续创造下去。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二、丽江古城的开发与保护 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

(一)制定旅游发展和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丽江旅游发展在开发和建设时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资源和名牌,确保丽江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在旅游市场上竞争力,实现旅游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防止盲目竞争,遵循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激发丽江人民的在民族文化保护上的忧患意识,宣传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思想上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保护意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三)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势,政府和民间互相监督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发动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来,监督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海外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在我国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总之,旅游作为一柄双刃剑,虽然不可避免地给古城古镇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唯有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寻求一种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又能有效保护传统文化及其所依托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旅游与文化持续协调的模式,尽最大可能在旅游开发之初就考虑到将旅游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的措施,以真正实现接待地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媒体宣传

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六)摆正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位置

政府应该发挥其行政力量保证丽江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需要在旅游失氛围的营造、旅游地形象的塑造、旅游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应该致力于提愉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良性运行。政府的职能决不仅仅是发展经济,在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职责。

(七)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以家庭为单位向年轻人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资料的整理工作,继续收集、整理、制作各种民族文化仪式的音像资料,通过传授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对内对外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传授工作,培养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纳西文化的永续传承,为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培养其保护意识。积极参加民族传统节庆、祭祀活动 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高兴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作为假日,一方面更能够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若干重要的价值有更好的机会在生活中自然地传习。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八)保护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尽可能地把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旅游业发展上,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产立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之上。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东巴文化产品。运用影视人类学的原理,抢救、整理、复原、摄制几个重要的东巴仪式。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旅游资源。

三、总结

旅游是人们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文化是旅游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丽江发展旅游业应该加强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秀民族资源,协调民族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贯彻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古城古镇是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相对封闭的空间。古城古镇旅游兴起后,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互动和碰撞,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他们为丽江民族文化的特色产业。参考文献:

【1】蒋高宸.丽江——美丽的家园[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杨福泉.从丽江古城谈遗产地文化保护和发展的一些想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3】刘瑾,纳西文化空心化旅游商业化如何保护传统[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3 【4】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5】刘燕.旅游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6】朱良文.丽江纳西族民居[M].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第三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前言:简略论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努力从中找出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近年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是,在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不同的人往往看到遗产不同的价值,而其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往往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头等目标,更加倾向于将文化遗产看作一种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资源,这就必然带来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问题。如何做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和谐统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商业价值开发保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文化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这世界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失,和世界上的所有物种和文化一样,一些稀有珍贵的东西也会慢慢消失。地球上的东西是亿万年逐渐演变而来,保护世界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非物质遗产等)都对人类对历史的了解与人类的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

莫大的关系,保护世界遗产,爱护生命,爱好和平,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才会转得更久...所以,合理开发与保护世界遗产刻不容缓!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我们今天传承文明、审视生命、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进一步改善和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中国的29处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拿敦煌莫高窟壁画来说,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另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等等。早在1998年,中国社科院环境和发展研究中心就写过“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宜上市经营”的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1999年作出了暂停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市的决定。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陶伟博士认为,世界遗产绝对不仅仅是来旅游的,是世界遗产的名声扩展了旅游资源,而不是本末倒置。我们国家申报的世界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申报本身带有功利性,出发点有了变异。时至今日,许多风景点不顾其本身是否达到“遗产”标准,而把旅游的不景气归咎于遗产申报未获成功和不得力。在他们看来,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棵“摇钱树”。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风景名胜

地区同样如此,都仅从地方的局部、眼前、短暂的利益出发,任意地进行所谓的开发利用。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行为,是对世界遗产的这一称号的亵渎。

所以我们要从长远发展的过程看待和实施对世界遗产地的开发与保护!

由于迄今为止未能建立起国家公园体系,也未能对国家遗产立法,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即使国家已暂停风景名胜区上市,风景名胜区盲目企业化、商业化的趋势并没有停止。地方政府存在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普遍认识不到遗产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还存在将遗产资源混同于一般经济资源的错误认识。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到社区发展的需要,但更要考虑到保护遗产以满足千秋万代发展的需要,切莫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造成宝贵的遗产毁于一旦。“发展是硬道理”绝不意味着短期的局部经济利益是硬道理,也绝不意味着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我们的惟一目标,而其他都可以不顾。应该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挥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推动旅游事业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在保护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加强立法和执法!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在此基础上,建议出台自然文化遗

产保护法,同时特别要加强执法力度。只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才能确保世界遗产资源按照遗产保护的有关要求,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我们的新闻媒体要挑起负责任的监督和正确导向的重任。我们要客观分析正确看待媒体中一些关于开发与保护的报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专家和新闻媒体经常忽视旅游业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改善巨大作用的主流,把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把个别地方出现的问题当做全局的问题,经常用一些歪曲之词加以攻击。在信息时代,媒体的观点和导向直接影响到社会舆论的取向,为此,在世界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选择中,媒体必须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引导舆论,在对世界遗产地负责、对地方经济发展负责的前提下发挥媒体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成为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而不是断章取义,夸大其词,增加混乱。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和敏感的国外影响,根据我们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理解,保护、保存是介绍、利用遗产的前提,也是世界遗产传承、永续利用的基础。“利用”主要是利用其价值,如利用其科学价值进行科研、科教、科考活动,利用其美学价值进行游览、观赏,利用其文化价值进行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与科教

功能,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因此,对遗产地的保护、利用、规划和管理,都必须有文化、建设、宗教、林业、园林、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否则这一切都只能流于空谈。对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为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价值,“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是不容置疑的。我国从定海古城被毁、泰山索道修建,到鄱阳湖污染,都是以保护者的失败告终。原因在于对“保护第一”方针上存在错误认识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我们不希望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保护第一限制了资源开发利用”等的“理论”与“实践”继续对中国的世界遗产构成威胁。只有坚持“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才不致使遗产成遗物、遗憾,才能有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获得的不仅是世界遗产的光环,更是沉甸甸的责

1.苏全有,韩洁《近十年来我国世界遗产研究综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

2.安定明,张锦《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思考》,2007年。

3.陈述彭《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地理研究》 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4.陈兴中,郑柳青 《德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迪》,《西南民族大学报》2008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以下几点: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记录与保护。一是做好普查积累的非遗资料文档工作,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建立。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工作要求和统一的格式,分别建立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社团(队)、民间艺术之乡(村)、民间艺术品种的文字、图片、音像档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妥善保管实物资料;二是搞好非遗资料的数据库建设。按照“统一软件、统一目录、统一分类、统一格式、统一质量”的工作标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把所有非遗资源信息(包括文字、图象、音响、影像)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字化动态管理。

2、利用舆论工具加强宣传。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3、争取政府政策措施投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制定规划、组织力量、落实经费、加强指导。对市属非遗名录项目及列入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或其他重大项目进行挖掘、抢救、保护、保存、研究、传承等的补助,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民间艺术家等扶持表彰,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非遗成果编纂、数据库建设等。各区、县(市)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适当安排保护专项资金。

4、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顺应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外,我们还要致力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1、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动态保护,命名一批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和民间艺术家,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有效保护。

2、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健全市、县两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地进行保护为主、上级指导和支持为辅。基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

3、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

总之,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前提;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后序管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流失、不消亡的必要措施;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并顺利完成阶段性的全面普查工作向常规性的保护传承工作转轨,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南通风筝文化及其生生不息的原因,论述了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必须争取政府部门支持,有规划的建立一些风筝放飞区域;加强对艺人的保护,注重对年青艺人的培养;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整合产业资源,尽早形成产业规模;更多的承办全国、国际风筝大赛的建议。促使南通风筝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风筝

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汉代起,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测量和传递消息;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五代时期,又在纸鸢上系以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因此又称“风筝”。至宋代,放风筝逐渐成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体育性也逐渐成为了风筝的本质特性之一。风筝文化源于民间,风筝文化根在民间,是一种典型的“民俗体育文化”。南通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南鹞北鸢”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哨口板鹞是“南鹞”的代表,她起源于北宋年间,有着悠久的历史。2004年7月,按照文化部“先行试点,分步实施”的工作要求,南通市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南通板鹞风筝被列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和2008年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又分别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风筝文化丰富

1.1 独具特色的外层物质文化

文化的最外层是物质层,是指经过人类作用的第二自然物,是在自然物上打上的人类意志和活动的印记。南通风筝作为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其在物质层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形式。

1.1.1 个头大

南通风筝俗称“板鹞”,板鹞硕大无比、平整如板,以平板六角或六角的变形“七连星”至“十九连星”居多,一般大小都在一米以上,最大的竖起有四、五米高,需卡车运载,大板鹞需多人拉放飞。鹞面上并绘有神话传说等民间绘画,下部系两根几十米长的尾绳,一只精致的板鹞,便是珍贵的民间工艺品,当地群众家中都有珍藏,代代相传。

1.1.2 声音响

在品种纷繁的南通风筝中,哨口风筝(又名哨口板鹞)最具特色,为全国绝无仅有,保存了古代“弦响碧空称风筝”的特点,以独特的音响效果著称。据说哨口有30多种型号。“板鹞”鹞面装有数十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通常选用葫芦、毛竹、白果、龙眼、乒乓球等制成。放飞时,大中小哨口分别发

出低中高音,五音和谐,悦耳动人,声及数里,婉似“空中交响乐”,有如机群掠空,震耳欲聋、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

1.1.3 鹞面美

板鹞外形古朴,绘画精细,南通的造型风筝,融灯彩、绘画、风筝于一体,与北派风筝相比,更显精巧工细,灵活美观。鹞面常用绸布缝制,上多绘有昭君出塞,木兰从军,天女散花等工笔人物画,有的还相应的配有与画面相配的诗句。

1.1.4 工艺繁

哨口板鹞可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工艺精湛,不仅是极有观赏与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板鹞的扎制工艺要求颇高,首先选择质地坚实,弹性好的江南笔竹或本地上乘老竹,粗细长短随风筝大小而定,用文火烤直,砂纸打光,罩以清漆,以防虫蛀。选择晴天干燥之日扎制,以便扎绳收紧。扎时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均匀,轻重一致,尢其是左右两根边骨的精细和弹性必须分毫不差,以保证板鹞在强风中的平衡,板鹞骨架扎好后,用事先按其尺寸绘绣好的绢布缝合,再用去其弹性的蜡线或细绳作引线,引线五至十二根上下迎角适当,左右对称,长短与风筝大小相宜。板鹞的两条尾子又称尾档,长度约为板鹞高度的十五倍左右,重量为装配哨口后全重的十分之七,通常用加工后质地松柔的蒲草或稻草正反搓成上粗下细,左右均匀一致的草绳制作。尾档可分飘于板鹞下方两侧,互不缠绕,快速放线风筝后飘时,轻柔而有浮力的尾档,在空中飘舞犹如惊蛇闪动。

1.2 较为完善的中层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文化的最为主要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精神文化决定了制度文化的产生与性质;制度文化为精神文化的扩展与升华提供了体制和法规层次上的保障。南通风筝的保存与发展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为了保护南通风筝,形成了从政府到民间自上而下的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对南通风筝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政府的指导下成立了南通市风筝协会,各县镇也分别建有风筝协会,如刘桥风筝协会下设十个分会,300名会员正常活动,成为凝聚人心,构筑和谐的平台,固定每年三月初一为风筝节,而且承担了主办通州市首届风筝节的任务,为繁荣经济发挥了作用。在民间还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如他们在风筝俱乐部,如闸西乡白龙庙村的陆宝如,自办的家庭风筝博物馆,近20只不同时代鹞子展示。并以这个载体成立了精英风筝俱乐部,定期活动,交流放飞技术,外出参赛,成为友谊的团体。

1.3 历史悠久的内层精神文化

南通风筝文化能够传承千年不衰,而且越来越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其根源就在于她特有的内层精神文化。南通是一块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漫

长的农耕文化积淀成南通风筝文化的独特风格,蕴藏着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团结协作、志在高远、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人天和谐是南通风筝文化的精髓。风筝精神主要表现为:文化力,即驱动力:逆风而上,敢于拼搏;聚合力:集体制作(扎、画、雕、糊)多人放飞讲协调;亲和力: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前,南通放鹞子是件村民中的大事,她不仅是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更重的是人们通过这一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放飞时要由一个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老手作“头把手”,带着十几个人拉绳,还有一组人扶着风筝放飞,叫“丢”。风筝如一飞冲天,则人们欢声雷动,认为这预示着一年的丰收,万事如意!他们认为风筝上的哨鸣可以震天地,震慑妖魔。

放飞春天,这是第一习俗。清明节前后,放鹞子为最盛期,无论大人小孩,到空旷的田野中放鹞子,炼身心,寄托好运;在落后的农村体育环境下,放鹞子成为农民娱悦身心的主要习惯之一;几户拼份子扎大鹞子放放,成了凝聚一个地方人气的习俗。每个集居的圩塘、每个不同的庄园放鹞子成为团聚那里的人际的一个载体。放风筝也是家富的象征。即使几家穷人,也凑合份,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互助放风筝。家庭和睦是放鹞子活动的家庭基础。有的家庭家中人常把家里的鹞子如何是好作为自豪夸耀的语料。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健身、健心价值已逐步上升为南通风筝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有句古话:“鸢者长寿”。意思就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放风筝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放飞的过程中需要奔跑、牵拉等运动,这些运动有益于强健人们的体魄,增进健康。放飞风筝通常需要多人的团结合作,讲究齐心协力,人在放飞风筝的过程中增进友谊,有利于社会和谐。

2南通风筝得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剖析

南通风筝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而不衰,是与其地域环境、经济基础、生活理念、生活习俗,有效保护等 “因子”分不开的。

2.1 独特的地理位置

南通位于黄海之滨,东濒黄海,南倚长江,地势比较低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黄淮平原。南通地处中纬度地带,滨江临海,气候温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从风的原理看,江海平原的风属于海风,濒临江海的风量,年平均风速2.8~3.2m/s,风速、风力相对匀称,对风筝上天后平衡性、稳定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此外,开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人们产生了外向、好动的性格。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开拓精神和变易观念。这种充满自由、竞争精神的文化个性,鼓励人们参与各种户外活动,放风筝这种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2.2 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追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空间越来越小,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理念与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活动来扩展交际空间,回归自然,放松劳累的身心。放风筝可以使人们走向户外,亲近自然,愉悦身心,使劳累的身心得到放松,满足了现代人健康的追求。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多,从农村乡间到城市绿地,男女老幼都放风筝。过去,只是春季放飞,现在春夏秋冬,不管东西南北风,有风就放。

2.3 追根溯源,走进博物馆

为了保护、传播和发展南通的风筝文化,南通建立了风筝博物馆。南通风筝博物馆栩栩如生的再现了风筝的起源、历史传说,记载了文化名人寄托情结的美丽诗句;有以风筝升空原理为启迪的32项国内外科学发明,有强身健体的中医传说等等;更有学生素质教育的教材;这里收藏了古今中外100余件风筝精品,并以南通特色——哨口板鹞为主。您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绘画、雕刻、扎、糊、绷技艺相融合的静态美,还可以欣赏到或浑厚、或清脆、或婉转等风筝升空时发出的美妙哨音及风筝升空后龙飞凤舞、多姿多彩的动态美。在此您可感悟到漫长农耕文化积淀成的南通风筝文化的独特风格、蕴涵着深厚的江海文化底蕴,以及团队协作、志在高远、勇于拼搏、人天和谐的风筝文化。

2.4 从娃娃抓起,走进校园

孩子是文化的传承人,学校是传承文化的最为重要的基地。使风筝走进学校,从娃娃抓起,是南通 风筝保护与传承的又一有力举措。南通市教育局与南通电视台、江海晚报及风筝博物馆合作组织开展“弘扬南通风筝文化”的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开展风筝文化教学活动、组织开展风筝绘画比赛、组织开展风筝征文比赛、组织开展作品展览和放飞活动。充分发挥南通风筝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进一步了解南通文化,塑造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风貌,激发建设南通、建设祖国的热情。同时,通过风筝的制作放飞,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领悟逆风而上勇于拼搏的风筝精神,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南通市二中体育组把风筝制作放飞引进教学,探索教学方法,在市中学系统上了公开教学课,培养学生劳技本领,开启智力,集体放飞,陶冶情操均取得良好效果。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学生风筝赛上荣获几个一等奖。南通大学师院数学系学生会,通过风筝文化节,举办大型风筝展,风筝知识讲座、风筝制作大赛、风筝节征文、集体放飞风筝、我与我追逐的梦等系列活动,对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激励自强精神,勤奋努力,立志成才。

2.5 合理开发,勇于创新

进行开发性的保护是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南通风筝因其制作工艺复杂,造型独特,外观漂亮,集收藏性、体育性、艺术性、装饰性、礼品性、广告性与一身。对其加以开发,不仅可以进一步使南通风筝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同时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对于风筝文化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正缘于此,南通在刘桥、平潮、港闸一带出

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专业户,葫芦的种植户,画鹞的专业户。一批退休职工,尤其是木工、木模工成了雕“葫隆”的骨干。这些专业户制作的风筝远销国内外,使南通的风筝文化,走向了世界。南通人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还注意吸纳时代元素,创新工艺。如近年来南通人在制作风筝中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葫隆”可浇注制造、碳纤维竿取代竹条,收鹞子靠机械“收鹞机”,折叠式风筝,便携带好放飞。

2.6 办参赛事,促进发展

南通于1989-1994年举办过四届全国风筝比赛和三届中国国际风筝会,曾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风筝好手来参赛。此外,近二十年,约十多批几十人到日本、美国、法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在国外参赛,到国内潍坊,贵阳、四川、广东阳江等地参赛的近百人,都连连获奖,誉满国内外。积极的举办与参与高水平的赛事,使南通的风筝文化得到了展示,同时也通过交流促进了南通风筝文化的发展。

3南通风筝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放飞空间的缩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上空电网越来越密集,放飞风筝的空间越来越小。每年总会听到因放飞风筝而导致停电的事故。

3.1 制作艺人的减少

对艺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掌握南通风筝制作工艺的艺人年龄偏大,年青艺人少之又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保护南通风筝文化工作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如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3 风筝产业规模还没有形成南通风筝虽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开发与创新,但是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产业规模还没有形成,经济效益有限。

3.4 政府支持力度还偏小

南通市风筝协会、风筝俱乐部等民间体育组织虽已经建立,但是民间组织受自身力量的限制,有时难免力不从心,如在南通举办多届的风筝赛事,近年来已销声匿迹了,政府还需加大扶持力度。南通风筝继续发展的策略

4.1 争取政府支持,有规划的建立一些风筝放飞区域。

4.2 加强对艺人的保护,注重对年青艺人的培养。可以利用南通优秀的教育资源在相关职业学校开设风筝制作专业。

4.3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整合产业资源,走合作经营的道路,发挥各自优势,尽早形成产业规模。

4.5 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更多的承办全国、国际风筝大赛,力争把大型的风筝比赛尤其是全国性、国际性大赛作为一项传统赛事每年连续举办,向全国、全世界展现南通风筝文化,促进为南通风筝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吕树庭 刘德佩主编.《体育社会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09

[2]卢元镇编.《体育社会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

[3]黄振平.南通风筝翱翔马赛[J].中外文化交流,2005,(9)

[4]小熙.南通的板鹞风筝[J].江苏地方志,2004,(4)

[5] http://baike.baidu.com/view/253193.htm

下载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西南苗侗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兼论杨柳青年画保护与开发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与民族、国家紧密相联的概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发 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

    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保护与传承有效的手段是旅游的开发。邢台市有悠久的历史,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摘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十分重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是近年研究的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思路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该州非物......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更好结合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更好结合 仲莉华李艳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人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以口头或动作等形式相传为主要特征,是民族个......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

    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教案

    世界遗产的分类 1972年在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遗产分为三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与1992年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一起归为物质遗产(这几类遗产是有形的,是看......

    郑州城隍庙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情况研究

    郑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郑州市区内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其在建筑式样、环境景色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