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
浅谈临沧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摘 要
临沧,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临沧少数民族文化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至于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性欠缺。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临沧民族文化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临沧 少数民族文化 开发 保护 旅游资源
导言: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民族文化保护的价值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面对强烈的现代性趋势下,捍卫民族文化价值已经上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民族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成为必然,这表明民族文化的价值在现代性的巨大背景下得到了再度确认。由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文化价值的驱动下将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我们知道,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而是构成文化现代性和多样性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人类文明,繁荣人类社会。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我们只有保持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色,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不断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一、临沧简介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魂缘于水清,水灵缘于山绿,悠悠风情飘荡于山水之间,这构成了临沧独特的风景韵味。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北回归线横贯南部,东邻思茅,北连大理,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土地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26.5万人,其中以佤族为代表的23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6%。临沧四季如春,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7.2℃。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市现有佤族人口35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最集中的地区,神奇美丽的阿佤山有闻名海内外距今3500多年历史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的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集建筑、雕刻、绘画 为一体的云南民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代表建筑之一的广允佛寺;有保留较完整的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现代文明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有丰富的佤族民间文学艺术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木鼓舞、甩发舞享誉中外,集中展现了中国佤族文化的内涵。
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临沧是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澜沧江境内流程232公里,属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中间地带,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国家和省规划已建成的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180多公里的水面流域建成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全国乃至亚洲尚属独有。
临沧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全市有沧源、耿马、镇康三个县与缅甸接壤,国 1 境线长290.8公里。昆明经临沧出境至缅甸仰光公路里程仅1893公里,临沧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孙中山先生曾规划在临沧建立 “欧亚第三大陆桥”。
二、临沧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优势
1、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是云南滇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中心,有干线公路直通昆明、大理、楚雄、思茅、保山、西双版纳等地州以及临沧市各县、乡。云南临沧还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素有“黄金口岸”之称。它有着长达290.29公里的国境线,耿马、镇康、沧源三县有大片土地与缅甸接壤。有孟定、南伞、勐董三个国家二级口岸及17条边贸通道和众多的边民互市点,也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它有广阔的市场和较近的市场距离。临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表现为:“桥”的优势明显,“头”的潜力巨大,“堡”的地位突出,所以对于民族文化开发具有强大的政策优势。
2、多元的民族文化
以佤文化为显著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的临沧民族文化已日渐引起世人瞩目。澜沧江沿岸的彝族习俗,边境一线的佤族木鼓文化、耿马孟定的傣族风情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临沧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亮丽风景,纵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一方面源于各民族民俗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得益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流,具有一些“合金文化”的特点。
3、独特的自然资源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加之其开发尚晚,所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神奇的自然景观,其境内旅游景区有:奇丽壮观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临沧大雪山、山水峻秀的五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雕琢神奇的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险峻俏丽的白石岩山水、天然温泉度假山庄、雾龙山古战场遗址,县城南郊以硫磺泉为特点的温泉宾馆、西北郊以碳酸为特色的晚翠温泉宾馆、列入全省25个旅游精品工程之一的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临沧茶文化风情园。
三、临沧市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与不一致,导致临沧市境内有大量的文化资源没有被开发或者是开发不全面,许多有价值的资源没有被世人所熟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
2、外来文化对临沧市民俗文化的冲击。现如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显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落、退化甚至消亡的趋势。
3、临沧旅游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旅游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缺少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品牌。其次是体制机制不活,景区开发深度不够,宣传促销乏力等。我市旅游业发展较慢,总量较小。
4、旅游产品组合不成体系。产品比较单一,缺少系统化的发展,竞争力较弱,发展较缓慢,使得旅游产品对文化传播和发展起到的作用较小。
5、旅游高层次复合人才匮乏。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在临沧市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引导,使民族文化发展缺少引导力和创新力。
四、临沧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1、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少数民族文化问题主要是指保护与传承、研究与开发、发展与创新等问题。我们应该继承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整个中国文化一起成长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的文化力量,也成为各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
2、因地制宜,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产品
文化内涵越丰富,旅游产品吸引力越强,自治区开始大力挖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3、继续将佤文化打造成临沧市的旅游品牌
丰富佤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形式,支持和鼓励民间文艺演出队伍、重大节日举办打歌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举办世界参与人数最多的接触类狂欢节——摸你黑、举办民族民间打歌舞蹈大赛、举办佤族饮食——佤王宴冲击吉尼斯纪录活动、开展月亮升起来佤族舞蹈组合的推广与普及活动、编辑出版民族文化丛书、佤族歌舞列入职业中学的教学专业、在全县百户以上的自然村建设佤族民俗文化传习所,组织佤族民俗文化演出队伍到外参赛或演出等。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为扩大旅游业发展规模,应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坚持旅游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景区配套服务功能;深化改革,创新旅游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促进旅游产业水平的整体持续提高。
5、推出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
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系列开发成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
6、培养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7、开发旅游工艺品
为了迎合市场的要求,有必要设计出更好更新颖的工艺品来充实市场,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挖掘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一件好的旅游工艺品,作为承载了特定功能和意义的商品,其设计首先应考虑它的纪念性功能,以人为本,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同时,要与地域文化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把握好人、设计和文化的三者之间的联系。
8、政策性支持
在这方面,政府和企业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任务。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而企业具体负责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要做好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接,上下联动,形成宣传促销的整体合力。
9、宣传手段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必须搞好宣传促销。旅游业要发展,仅靠“天生丽质”是不够的,还要“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加强宣传促销,推动深度营销,把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要研究游客心理,选准消费群体,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重点客源市场反复宣传促销。同时,还要加强与周边旅行社的合作,搞好旅游线路的对接,由近及远、由内而外、3 有重点、分层次地开拓市场,努力实现旅游综合效益的新突破
结语:
由于历史原因,临沧经济发展叫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临沧民族文化尚未得到全面的开发利用,没有发挥其区位优势。但临沧却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临沧这块神奇、美丽、富饶的热土,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民族文化根底在基层,主体在群众,生命在原生态,发展在政府,出路在创新。临沧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的一个长期的、渐进的、配套的、复杂的过程,其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极佳的发展机遇期,相信临沧民族文化会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大放异彩。
第二篇: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吉克木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宁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建设,提出“旅文强县”战略,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每年安排三百万元资金由于扶持文化建设工作,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宁蒗是个民族文化大县,而要实现文化强县任重而道远。
一、宁蒗民族文化概括
宁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内陆县,居住有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藏、白、壮、傣、苗、回等12个民族,民俗民风纯朴、独特。宁蒗境内居住的12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都是宁蒗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宁蒗彝族的毕摩文化、摩梭的母系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傈僳族的多神崇拜文化,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各民族的节日、服饰、饮食、婚俗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价值。
宁蒗主体民族——彝族,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民主改革之前,彝族实行的是奴隶制。彝族信奉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宁蒗彝语属北部方言的圣乍土语。彝族拥有自己的文字,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中唯一的表意文字。彝族文化艺术主要典籍有《玛牧特依》、《勒俄特依》、《阿嫫妮惹》、《阿惹妞》等。彝族创造出十月太阳历历史悠久,比现行的公历更具科学性。
摩梭人是宁蒗古老民族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摩梭”的记载。1959年之前,都以“摩梭族”相称。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的摩梭人归为蒙古族。民主改革之前,摩梭实行一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制。摩梭人的婚姻有三种,即阿夏异居婚、阿夏同居婚和一夫一妻制。与此相应,摩梭家庭也有三种形式,即母系家庭、双系家庭和父系家庭。摩梭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摩梭人的主要节日有库史节(春节)、转山节等。摩梭信奉的宗教有两种,一种是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即达巴教;一种是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来自青藏高原。民主改革之前,普米族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主要节日有吾昔节。信奉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喇嘛教。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傈僳族源于氐羌部落。解放前,西布河的傈僳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社会;翠玉、拉伯、宁利等地的傈僳族处在封建领主经济社会;金棉乡龙通的傈僳族尚处在原始共耕制阶段。主要节日有阔时节、秋收
节等。傈僳族多数信奉原始多神教,有的地方信基督教。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宁蒗历史悠久,境内有许多文物古迹。古遗址有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出土的文物,还有包括永宁境内的日月和、开基桥、白牛银厂址等元明清遗址,有永宁的扎美寺、者波喇嘛寺、蒗蕖喇嘛寺、五省庙等庙宇,壁画有永宁温泉乡贡布经堂壁画。
二、宁蒗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宁蒗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些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甚至消失,但是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节庆活动等领域中仍然有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宁蒗县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并把它做为建设“民族特色县”、促进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并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和广大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实施“旅文强县”战略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在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着力实施包括“文化倡导工程”、“文化设施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申遗工程”在内的文化建设发展 “八大工程”。制定了《文化产业项目规划》、《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
等,并把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列入《十一五规划》,将民族民间文化整理、开发、保护、传承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民族文化普查,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奠定基础。
2、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火把节以及周末都开展文化活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连续举办了大型小凉山(泸沽湖)火把节文艺活动、民族民间说唱比赛、女儿国女儿选拔赛、50周年县庆文艺活动。今年,宁蒗县成立了小凉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传播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3、认真开展民间文化普查。1998年,宁蒗开展民族民间美术及民间艺人调查;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审批省级保护区名录1个,审批市级保护区名录3个,审批市级保护传承人名录8名。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宁蒗县目前有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2个,省级文化传承人3名,市级保护区3个,市级文化传承人9名,县级文化传承人15名。征集收购毕摩经书10余卷及毕摩法器数件。
4、出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改革开发以来,宁蒗已出版发行或收集整理成稿的民间文艺专集有《小凉山民间文学作品选》、《云南纳西族、普米族民间音乐》、《宁蒗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摩梭民间文学集成》、《普米族民间歌谣集成》、《普米族民间故事集成》、《宁蒗县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桑玛娓娓》(彝文版)、、彝族毕摩经书彝汉对译本《颂毕祖经》、《毕补比茨》、《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泸
沽湖摩梭母系文化风情实录》、《易经与彝族毕摩文化比较研究》、普米《喀尔莎》、《摩梭文化简史》、《普米族简史》等。此此,还收集整理了彝族毕摩经书数百件,与楚雄合作编译《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全集》。
5、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虽然是以市场为基础作用的,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宁蒗县规划和建设了小凉山彝家山寨毕摩文化开发项目、小凉山红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生态文化园、小凉山女儿国民族根雕文化及民族书画展示中心、中国云南普米族韩规文化传承基地、宁蒗县县城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宁蒗县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提供引导、支持和鼓励政策,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等方面实施系统性扶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6、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或在建西川、烂泥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三馆”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即将实现办公一体化。实施了新营盘东风村委会等3个村级文化体育广场和永宁温泉村委会文化惠民示范村的建设。新民族广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4000套,解决近14万群众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完成50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完成配套图书10万余册书籍,音像期刊3万余种,切实为乡村群众看书和学习技术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摩梭文化保护和开发的举措
一、近年来对摩梭人文化的保护举措
由丽江市人民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际旅游管理委员会、宁蒗县政府、丽江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会联合申报《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景观》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完成第一稿申报文本;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联合申报“摩梭人转山节”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8年申报成功,目前,“摩梭人转山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正在联合申报“摩梭人成年礼”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博物馆联合申报摩梭人居住区内的永宁扎美寺喇嘛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该喇嘛寺院云南省重点文物单位。
二、各级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保护成果
1922年到中国西南游历考察的美国植物学家洛克(Rock,J.F)用了10多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就著作《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其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永宁盆地、金沙江盆地和蒗渠坝子的历史地理;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的“南中泰斗,滇史巨擘”的方国瑜先生,在1944年《民族学研究集》第四期发表的《麽些纳西民族考》;1983年、1987年和198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关于摩梭族群的《社会及家庭形态调查之一》、《社会及其母系制调查之二》、《家庭婚姻调查三》;1999年,由拉木〃嘎土萨主编出
版《摩梭达巴文化》;1999年,和钟华出版《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及其现代变迁》;2007年5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拉他咪•达石主编的《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上下册,共110万字。
三、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宣传保护
2002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泸沽湖情韵》音乐歌舞专辑;2003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神秘女儿国》音乐歌舞专辑;2006年由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级旅游管理委员会组织,在中国唱片公司出版《西部女儿》音乐歌舞专辑;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最后的赶马人》(上下集);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摩梭女人》(上下集);2004年,旅游卫视拍摄《梦幻泸沽湖》。
四、实施“旅文强县”战略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是我国首次把文化建设提高到这样高的高度。胡锦涛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宁蒗县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彝族毕摩文化、摩梭母系文化、达巴文化、普米韩规文化、傈僳比扒文化各有特点。有众多的文化人才,已经形成以彝族毕摩、摩梭达巴、普米韩规、傈僳比扒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人才,以“小凉山诗人群”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创作人才,以各民族歌手为代表的音乐舞蹈人才等三支文化人才队伍。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文化与旅游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宁蒗县不仅是文化资源大县,而且是旅游资源大县,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这篇文章,让文化在与旅游业结合中实现效益,让旅游在与文化结合中提高品位。
(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为重点,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宁蒗县目前可以谈得上骨干的文化产业几乎为零,泸沽湖文化开发公司和小凉山文化传播公司初具规模,但未能形成具有广泛辐射力、影响力和拉动经济的大项目,而
呈现出“小打小闹”趋势。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也是“撒花椒胡”,没有重点也就效果不明显。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宁蒗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壮大企业规模,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宁蒗县目前在建设工业园区,建议可以在旅游景区或民族文化繁荣的地方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基地。比如可以在泸湖湖景区建设影视文化基地,因为泸沽湖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都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加强文化与旅游进一步“联姻”。在县城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辐射全县、与外界进行交易的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第三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
一、外来文化对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潜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歌舞表演,品尝地方食品,购买民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这种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文化和现代观念带进当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旅游业发达地区***等地的青年已普遍着穿汉装,使用塑料、金属制日用品,而且,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因现代用品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原是一典型的宗教仪式,每年的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装,把清水泼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泼水,因为他们相信泼水能除去邪气而给他们带来吉祥与幸福。节日期间,到处充满喜庆气氛,热闹非凡。电视画面里的泼水节场面对各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产生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欲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且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有趣,人们往往将傣族文化与泼水节联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泼水节。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泼水节”,这种形式上的泼水节仅仅是表演性质的,有限的几个演员的表演无法再现节日的盛况与气氛,更不可能表现宗教意义。因此,“每日泼水节”的活动削弱了旅游者对这一仪式的向往和期望。
总而言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从各方面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开发旅游业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呢?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略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
在旅游业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器皿等物质特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其前来旅游观光的热情,这使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进的生活技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这方面,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纳西古城时,完全保留了纳西民居的建筑特点,连原来用水泥铺盖的路面也铲掉,重新换上了五彩斑烂的彩石路,当旅游者脚踩石夹路,在流水潺潺的街头漫步的时候,莫不感到身处古城的新奇与愉悦;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饰方面做得很成功,让学生统一着装民族服饰,
第四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文秘写作-www.xiexiebang.com]
一、外来文化对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潜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歌舞表演,品尝地方食品,购买民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这种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文化和现代观念带进当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旅游业发达地区***等地的青年已普遍着穿汉装,使用塑料、金属制日用品,而且,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因现代用品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原是一典型的宗教仪式,每年的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装,把清水泼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泼水,因为他们相信泼水能除去邪气而给他们带来吉祥与幸福。节日期间,到处充满喜庆气氛,热闹非凡。电视画面里的泼水节场面对各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产生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欲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且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有趣,人们往往将傣族文化与泼水节联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泼水节。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泼水节”,这种形式上的泼水节仅仅是表演性质的,有限的几个演员的表演无法再现节日的盛况与气氛,更不可能表现宗教意义。因此,“每日泼水节”的活动削弱了旅游者对这一仪式的向往和期望。
总而言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从各方面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开发旅游业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呢?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略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
在旅游业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器皿等物质特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其前来旅游观光的热情,这使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进的生活技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这方面,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纳西古城时,完全保留了纳西民居的建筑特点,连原来用水泥铺盖的路面也铲掉,重新换上了五彩斑烂的彩石路,当旅游者脚踩石夹路,在流水潺潺的街头漫步的时候,莫不感到身处古城的新奇与愉悦;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饰方面做得很成功,让学生统一着装民族服饰,既避免了与成年人同时着装民族服装的尴尬,又使纳西服饰自然出现在街头巷尾。正是自然、浓郁的民族特色使丽江成为旅游热点,并保持着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二)民族精神文化因素的趋势与保留。
少数民族的节日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属精神文化因素。旅游业的发展对宗教仪式、节日礼仪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原本只有在特定时间、场合并按传统内容和方式才能举行的仪式经过舞台化、程序化的包装,打破了传统的规定被出售给旅游者。而且,内容上也被压缩,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做到出售文化形式,但保存原文化的内在精神呢?应采取“分离”的措施,“分离”是指出售给游客的文化内容与真正存在本地居民间的文化形式相区别,以防止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含价值受到扭曲削弱。把出售的传统舞蹈和仪式作恰当的修改,使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如大理的“三道茶”因其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苦、二甜、三回味”相联系,成为大理旅游产品中的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旅游者荡扬在洱海上边观看歌舞表演,边品尝“三道茶”时,回味无穷,印象深刻。所以恰当的修改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加强与保护。
总之,开发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大有可为,但开发必须合理有度,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才能使云南旅游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五篇: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地理学者有责
各位同学,诸位老师,大家晚上好!现在我身后的除了我的主题外,还有就是14年5月7日关于穿青人身份被承认的一则消息。虽然目前国家民委还不肯松口,但在这里我们还是要祝贺中华民族再添新丁。【开场】
但在欢喜之余,我们也能够从中反省出一些道理来。
为什么穿青族到现在才得到国家的部分认可?稍稍百度一下,我们就能知道,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种种信息都在明确的显示,他们应该被称作“穿青族”而非“穿青人”。
一直没能得到认可的问题背后,隐藏着穿青人在汉化进程中丢失自己本民族特色的事实。然而,又不仅仅是穿青人,有资料显示,近二十年内,60%的少数民族已经完全被汉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就是人和肢体的关系。没有了他们,我们如何更快更好的提高文化软实力?我国是一个主张民主的国家,民族平等政策也已颁布多年,可是我们在精心呵护正统汉文化的同时,又怎可以漠视少数民族文化的消逝呢?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时候我们知道去粗取精,但为什么在对待自身多样性文化的时刻又不懂得继承发展呢?
当我们在看到少数民族同学介绍他们的文化时,总能透漏出好奇的眼光。[我看到有人已经放大了自己的瞳孔]人类就是这么神奇的生物,我们总是在特点鲜明事物的面前能表现的兴奋。可见,一个有风格的人或种族往往令人崇敬。没有人愿意固步自封,也没有人乐意与众人相同,而我们自然也不想看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呈现趋于单调的场面。
我还想做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每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真正得到我们的认识和重视,那么各民族有了一份存在感之后,会不会许多民族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在保护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方面,地理学者的作用不容小觑。
作为地理学者,我们知道他们分布的地域——勤劳的傣族人民在美丽的西双版纳耕作,高山族的儿女在台湾的阿里山上对唱情歌,„„我们最清楚他们在祖国各地的分布情况。
作为地理学者,我们还了解他们各具特色的风俗。那达慕大会上,蒙古族的汉子在摔跤;雪顿节里,藏族人民吃着酸奶子看着藏戏。回族的开斋,维族的古尔邦,还有那彝族排成龙的火把。每一份风俗都是各族人民沉淀出的智慧。
诚然,历史学者知道每一个民族的起承转合,政治学家知道每一份民族政策的变动。可是我们地理学者,清楚的知道少数民族生产力的布局,以及他们的迁徙规律,更关键在于,我们有机会了解每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
传播这些信息的方式有很多,举办宣讲会进行展览,撰写文章投稿,或者是在自己微博上,说说里,写下三言两语。不管转发量能不能破万,或者能否得到三十二个赞,这些都会是一种极好的表现„„
作为地理学者的我们应当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承担起一份呼吁众人认识与尊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责任。
最后,感谢院马列部举办此次比赛,给了我,一个百分之九十被汉化的土家族演讲的机会。
更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