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局关于“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课题研究报告
文化局关于“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课题研究报告
××是民族文化的富集之地,有4千多年的人类活动历史,境内有22个民族,其中有9个世居民族、2个独有民族,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给民族文化形成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使××的民族文化免
遭了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很好地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原生形态,使民族文化的地域属性和民族属性十分显著,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民族文化优势资源,为××凝聚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创新力和文化、旅游产业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植根于大峡谷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文化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正在成为××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只有注重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之间找到平衡点和契合点,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 推动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真正成功打造多元民族文化基地。
一、××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民族传统文化概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州各族人民不仅共同开发××、保卫祖国的疆土,还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诗歌、音乐、舞蹈、神话、传说、民俗、民居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内容包含了创世、天文、地理、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爱情婚姻、宗教信仰等。由于××地处边境一线,自然环境特殊、交通闭塞等原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比较缓慢,形成了同内地及其它边疆民族地区许多不同的特点,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保存比较完整。
由于××各民族都没有文字(傈僳文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种外国传教为传教需要侧创立的拉丁字母文字,历史仅百余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宗教和非宗教文化的渗透,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老艺人的过逝而逐步消亡。再加上外来的非教堂文化冲击,网络文化的红火,各种版本的音像资料进入寻常百姓家,××又紧靠缅甸,傈僳、独龙、景颇等民跨境而居,边民往来频繁,为外来文化的传入和渗透提供了便利条件,许多地方边民吃的是进口米、穿的是西装、唱的跳的是外来歌舞、听的看的是外来的广播和电视,迫使很多地方传统文化被冷落,民族传统文化消亡速度日益加快。
(二)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现状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我们组织专门的工作组,搜集整理了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十大集成,并先后出版了傈僳族《创世纪》、《傈僳族民间故事》、《普米族民间舞蹈集成》、《怒族民间故事集成》等书,做了大量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工作。
2.1998年—2002年开展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艺人调查及命名,对全州300多名民间艺人作了调查,撰写了调查材料70余份。向省里申报美术艺人8人,被命名6人;申报音乐舞蹈艺人13人,被命名9人。
3.2004年至2005年5月,根据全国全省的统一要求和布署,对全州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的普查。经专家委员会评审,249个项目列为县级保护名录(其中贡山70项、福贡42项、泸水77项、兰坪60项),229项公布州级保护名录,推荐申报了省级保护名录135项,批准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4.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傈僳族民歌”的专项保护工作。2007—2008年由州文化馆牵头,采访了全州四县傈僳族聚居区的傈僳族老艺人60余人次,其中高龄艺人20余人次,收集各类傈僳族民歌170余首,录音1170分钟,录相1068分钟,拍摄图片1600多张,形成了傈僳族民歌手稿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87份,傈僳族民歌成品音视歌曲130单曲(带唱词字幕),艺人小传42份,搜集傈僳族民间乐器14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650页的《傈僳族民歌集》,为我州科学化、规范化、永久化的开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基础。
5.从1990年开始,我们每年在一个乡镇举办一届旨在展示和发掘当地民族文化的乡级农民业余文艺汇
演,至今已在18个乡镇举办了18届。乡级农民业余文化汇演的举办,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的平台,为专业文艺团队提供了一批进一步提升并搬上舞台的艺术创作素材,也培养了一批当地的民间艺人和文化骨干,激发了当地群众承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当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的自觉意识。
6.大力组建和扶持农村
业余文艺演出队,目前,全州260个行政村和社区,共建立了168支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他们立足当地自编自创自演,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为当地村民演出,活跃了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也为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培养了一批接班人。
7.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都很重视民间艺术团的发展,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为他们创造对外展示和演出的机会。
8.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他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对此州县文化部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予以积极地支持。
9.积极利用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力度。这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省级的“三个一”展演、新剧节目展出演的机会,州县文化部门和文艺团体创作编排了诸如《峡谷神韵》、《母亲河》、《傈僳人》等一批优秀剧节目参加省里的展学演和赛事,取得了不斐的成绩,还有如《哦得得》、《××大小调》、《傈僳欢歌》等一批优秀作品被传唱到国内国外和港台地区,傈僳、普米、那玛民歌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盛典”展示后被录入“中国民歌博物馆”。普米族的《跳龙》在国际旅游节中跳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傈僳的多声部合唱多次登上了国家级的电影节和国际合唱的艺术殿堂,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惊叹和高度评价。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各种场合的展示,××各民族的文化在国际国内得到了很好的宣传,提高了声誉。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先后到日本、泰国进行交流和演出,也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几千年来,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不仅有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也有斑澜多姿的无形文化遗产、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等艺术和技术以及各种礼仪、风俗、民族体育活动等,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不仅成为××各民族赖以绵延发展、增加凝聚力的纽带,而且成为各民族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以及联系世界的桥梁。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和全球化的日益增强,随着科技手段和文化传媒的日新月异,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投入没有一定的合理比例,业务经费得不到保障;二是一些干部缺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重视自然资源开发,忽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是民族民间文化损毁、消亡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习俗在消亡,大批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民居建筑群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由于依靠口传心授而长久流传,由于掌握这些技艺的艺人年事已高,这些民间技艺往往因老艺人的离逝逐渐消亡;四是缤纷浩瀚的民族民问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留传于民间,但由于缺少相关的政策法规、专门人才、管理手段和经费,文化资源的流失情况更加严重,收购、倒卖、盗卖民族民间文物珍品,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各种商业操作,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使某些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发生严重变异,甚至出现一些损害民族感情和尊严的事情;五是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保护经费不足;六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断层。
在扶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也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
第一,××文化产业因受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从发展的总体态势看,尚处于培育阶段。目前的产业发展状况是市场发育层次低、消费群体小、消费能力弱。由于我州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处在起步阶段,没有构建起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能够承载文化产品营销的消费需求市场。虽然有一些零星的经营项目和经营企业,但经营规模小、营销档次低,加之人才缺乏、制作成本高、投入严重不足,没有系列化、规模化的文化艺术产品,家庭作坊式的经销方式占了很大比重,尚未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起步难度相当大。
第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以文化事业的繁荣作为基础的,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和制约,我州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十分有限,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部分几乎完全靠省里支持和补助,以至发展缓慢、依赖性强,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人才难举,特别缺乏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和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市场营销人才。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依赖思想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中央和省制定的相关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难于兑现;二是没有形成适应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文化部门自身没有造血功能,社会供血严重不足,产业起步艰难;三是缺乏精品艺术产品、知名文艺人才、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和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
三、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相关对策
在世界向现代化迈进的今天,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成为人类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之举。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越来越多。尽管如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和浩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不同程度地遭受着破坏和毁灭,不少濒临绝境的民间艺术品种和文化表现形态正亟待抢救和保护。
对此,我国政府自1990年以来,连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政策和管理办法。2003年初,文化部启动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此同时,我省还制定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些无疑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保护得当、利用得好,则可造福于民;反之它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逐渐淡化直至湮灭。因此,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紧迫感,要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但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大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宣传。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列,用法律的形式保护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我州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采取利用民族节日、宣传车、宣传栏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各级人民政府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给人员、给编制、给经费,确保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制订地方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的管理办法,依法开发保护。
(三)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普查和编目,详细掌握本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情况,分类登录,以便于系统地开发。
(四)认真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将民族民间文化列入教学内容之一。这样既能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又使民族之瑰宝有更多的传人。
(五)加大对民族节日活动的宣传与扶持。民族节日的开展,对于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大对节日的扶持,能够达到较好、较广的宣传效果,同时也能挖掘出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
(六)要把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纳入科技进步工作这个大的范畴。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资本,其经济价值是不可低估的,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节,把文化与经贸、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等很好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以在抓好科技进步工作时要将其纳人工作范畴,统筹安排,齐抓共管,使科技进步工作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实现良性互动。
(七)挖掘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核,弘扬民族精神。一是通过民族文化本身展示各民族祖先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上;二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中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创造的积极内核,因势利导、积极善用,凝聚成一种全民族的科学精神。
(八)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完善、优化文化经济环境,逐步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元投资文化产业的新格局。
1.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增加财政性扶贫性无息、贴息资金投入。
2.以优势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吸引州内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的建设。
3.鼓励民间、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
4.加强资本积累,开源节流,扩大再生产,充分利用州内外甚至省内外市场发展我州文化产业。
(九)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在此基础上,优化投入,不断增加动态投入。
(十)大力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优化人才流动机制,以文化系统内懂经济,会经营管理的人员为对象,集聚一批人才;实行公开招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向社会招聘一批立志于文化产业,善于经营的人才;以优厚待遇聘请特殊人才,吸收一批文化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于文化产业开发、营销中的有功人员,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
第二篇: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
浅谈临沧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摘 要
临沧,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临沧少数民族文化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至于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性欠缺。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临沧民族文化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临沧 少数民族文化 开发 保护 旅游资源
导言: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民族文化保护的价值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面对强烈的现代性趋势下,捍卫民族文化价值已经上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民族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成为必然,这表明民族文化的价值在现代性的巨大背景下得到了再度确认。由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文化价值的驱动下将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我们知道,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而是构成文化现代性和多样性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人类文明,繁荣人类社会。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我们只有保持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色,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不断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一、临沧简介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魂缘于水清,水灵缘于山绿,悠悠风情飘荡于山水之间,这构成了临沧独特的风景韵味。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北回归线横贯南部,东邻思茅,北连大理,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土地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26.5万人,其中以佤族为代表的23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6%。临沧四季如春,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7.2℃。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市现有佤族人口35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最集中的地区,神奇美丽的阿佤山有闻名海内外距今3500多年历史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的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集建筑、雕刻、绘画 为一体的云南民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代表建筑之一的广允佛寺;有保留较完整的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现代文明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有丰富的佤族民间文学艺术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木鼓舞、甩发舞享誉中外,集中展现了中国佤族文化的内涵。
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临沧是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澜沧江境内流程232公里,属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中间地带,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国家和省规划已建成的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180多公里的水面流域建成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全国乃至亚洲尚属独有。
临沧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全市有沧源、耿马、镇康三个县与缅甸接壤,国 1 境线长290.8公里。昆明经临沧出境至缅甸仰光公路里程仅1893公里,临沧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孙中山先生曾规划在临沧建立 “欧亚第三大陆桥”。
二、临沧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优势
1、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是云南滇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中心,有干线公路直通昆明、大理、楚雄、思茅、保山、西双版纳等地州以及临沧市各县、乡。云南临沧还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素有“黄金口岸”之称。它有着长达290.29公里的国境线,耿马、镇康、沧源三县有大片土地与缅甸接壤。有孟定、南伞、勐董三个国家二级口岸及17条边贸通道和众多的边民互市点,也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它有广阔的市场和较近的市场距离。临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表现为:“桥”的优势明显,“头”的潜力巨大,“堡”的地位突出,所以对于民族文化开发具有强大的政策优势。
2、多元的民族文化
以佤文化为显著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的临沧民族文化已日渐引起世人瞩目。澜沧江沿岸的彝族习俗,边境一线的佤族木鼓文化、耿马孟定的傣族风情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临沧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亮丽风景,纵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一方面源于各民族民俗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得益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流,具有一些“合金文化”的特点。
3、独特的自然资源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加之其开发尚晚,所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神奇的自然景观,其境内旅游景区有:奇丽壮观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临沧大雪山、山水峻秀的五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雕琢神奇的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险峻俏丽的白石岩山水、天然温泉度假山庄、雾龙山古战场遗址,县城南郊以硫磺泉为特点的温泉宾馆、西北郊以碳酸为特色的晚翠温泉宾馆、列入全省25个旅游精品工程之一的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临沧茶文化风情园。
三、临沧市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与不一致,导致临沧市境内有大量的文化资源没有被开发或者是开发不全面,许多有价值的资源没有被世人所熟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
2、外来文化对临沧市民俗文化的冲击。现如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显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落、退化甚至消亡的趋势。
3、临沧旅游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旅游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缺少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品牌。其次是体制机制不活,景区开发深度不够,宣传促销乏力等。我市旅游业发展较慢,总量较小。
4、旅游产品组合不成体系。产品比较单一,缺少系统化的发展,竞争力较弱,发展较缓慢,使得旅游产品对文化传播和发展起到的作用较小。
5、旅游高层次复合人才匮乏。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在临沧市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引导,使民族文化发展缺少引导力和创新力。
四、临沧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1、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少数民族文化问题主要是指保护与传承、研究与开发、发展与创新等问题。我们应该继承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整个中国文化一起成长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的文化力量,也成为各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
2、因地制宜,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产品
文化内涵越丰富,旅游产品吸引力越强,自治区开始大力挖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3、继续将佤文化打造成临沧市的旅游品牌
丰富佤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形式,支持和鼓励民间文艺演出队伍、重大节日举办打歌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举办世界参与人数最多的接触类狂欢节——摸你黑、举办民族民间打歌舞蹈大赛、举办佤族饮食——佤王宴冲击吉尼斯纪录活动、开展月亮升起来佤族舞蹈组合的推广与普及活动、编辑出版民族文化丛书、佤族歌舞列入职业中学的教学专业、在全县百户以上的自然村建设佤族民俗文化传习所,组织佤族民俗文化演出队伍到外参赛或演出等。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为扩大旅游业发展规模,应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坚持旅游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景区配套服务功能;深化改革,创新旅游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促进旅游产业水平的整体持续提高。
5、推出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
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系列开发成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
6、培养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7、开发旅游工艺品
为了迎合市场的要求,有必要设计出更好更新颖的工艺品来充实市场,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挖掘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一件好的旅游工艺品,作为承载了特定功能和意义的商品,其设计首先应考虑它的纪念性功能,以人为本,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同时,要与地域文化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把握好人、设计和文化的三者之间的联系。
8、政策性支持
在这方面,政府和企业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任务。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而企业具体负责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要做好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接,上下联动,形成宣传促销的整体合力。
9、宣传手段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必须搞好宣传促销。旅游业要发展,仅靠“天生丽质”是不够的,还要“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加强宣传促销,推动深度营销,把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要研究游客心理,选准消费群体,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重点客源市场反复宣传促销。同时,还要加强与周边旅行社的合作,搞好旅游线路的对接,由近及远、由内而外、3 有重点、分层次地开拓市场,努力实现旅游综合效益的新突破
结语:
由于历史原因,临沧经济发展叫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临沧民族文化尚未得到全面的开发利用,没有发挥其区位优势。但临沧却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临沧这块神奇、美丽、富饶的热土,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民族文化根底在基层,主体在群众,生命在原生态,发展在政府,出路在创新。临沧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的一个长期的、渐进的、配套的、复杂的过程,其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极佳的发展机遇期,相信临沧民族文化会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大放异彩。
第三篇: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吉克木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宁蒗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建设,提出“旅文强县”战略,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每年安排三百万元资金由于扶持文化建设工作,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宁蒗是个民族文化大县,而要实现文化强县任重而道远。
一、宁蒗民族文化概括
宁蒗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内陆县,居住有彝、汉、摩梭人、普米、傈僳、纳西、藏、白、壮、傣、苗、回等12个民族,民俗民风纯朴、独特。宁蒗境内居住的12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都是宁蒗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宁蒗彝族的毕摩文化、摩梭的母系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傈僳族的多神崇拜文化,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各民族的节日、服饰、饮食、婚俗以及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高的保护开发价值。
宁蒗主体民族——彝族,占全县人口的60%以上。民主改革之前,彝族实行的是奴隶制。彝族信奉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彝族年。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宁蒗彝语属北部方言的圣乍土语。彝族拥有自己的文字,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中唯一的表意文字。彝族文化艺术主要典籍有《玛牧特依》、《勒俄特依》、《阿嫫妮惹》、《阿惹妞》等。彝族创造出十月太阳历历史悠久,比现行的公历更具科学性。
摩梭人是宁蒗古老民族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摩梭”的记载。1959年之前,都以“摩梭族”相称。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将居住在云南宁蒗等地的摩梭人归为纳西族,将居住在四川的摩梭人归为蒙古族。民主改革之前,摩梭实行一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制。摩梭人的婚姻有三种,即阿夏异居婚、阿夏同居婚和一夫一妻制。与此相应,摩梭家庭也有三种形式,即母系家庭、双系家庭和父系家庭。摩梭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摩梭人的主要节日有库史节(春节)、转山节等。摩梭信奉的宗教有两种,一种是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即达巴教;一种是藏传佛教,也称喇嘛教。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来自青藏高原。民主改革之前,普米族处于封建领主制社会形态。主要节日有吾昔节。信奉本民族的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喇嘛教。普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傈僳族源于氐羌部落。解放前,西布河的傈僳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社会;翠玉、拉伯、宁利等地的傈僳族处在封建领主经济社会;金棉乡龙通的傈僳族尚处在原始共耕制阶段。主要节日有阔时节、秋收
节等。傈僳族多数信奉原始多神教,有的地方信基督教。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宁蒗历史悠久,境内有许多文物古迹。古遗址有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出土的文物,还有包括永宁境内的日月和、开基桥、白牛银厂址等元明清遗址,有永宁的扎美寺、者波喇嘛寺、蒗蕖喇嘛寺、五省庙等庙宇,壁画有永宁温泉乡贡布经堂壁画。
二、宁蒗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宁蒗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些传统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变化甚至消失,但是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节庆活动等领域中仍然有一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宁蒗县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并把它做为建设“民族特色县”、促进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并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和广大民族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宁蒗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文化发展规划。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实施“旅文强县”战略加强文化建设的决定》。《决定》提出在5年或更长的时间内,着力实施包括“文化倡导工程”、“文化设施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产业工程”、“文化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 ”、“文化申遗工程”在内的文化建设发展 “八大工程”。制定了《文化产业项目规划》、《特有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划》
等,并把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列入《十一五规划》,将民族民间文化整理、开发、保护、传承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民族文化普查,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奠定基础。
2、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的元旦、春节、火把节以及周末都开展文化活动。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连续举办了大型小凉山(泸沽湖)火把节文艺活动、民族民间说唱比赛、女儿国女儿选拔赛、50周年县庆文艺活动。今年,宁蒗县成立了小凉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传播民族文化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3、认真开展民间文化普查。1998年,宁蒗开展民族民间美术及民间艺人调查;2004年、2005年、2006年、2009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审批省级保护区名录1个,审批市级保护区名录3个,审批市级保护传承人名录8名。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宁蒗县目前有省级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2个,省级文化传承人3名,市级保护区3个,市级文化传承人9名,县级文化传承人15名。征集收购毕摩经书10余卷及毕摩法器数件。
4、出炉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改革开发以来,宁蒗已出版发行或收集整理成稿的民间文艺专集有《小凉山民间文学作品选》、《云南纳西族、普米族民间音乐》、《宁蒗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摩梭民间文学集成》、《普米族民间歌谣集成》、《普米族民间故事集成》、《宁蒗县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桑玛娓娓》(彝文版)、、彝族毕摩经书彝汉对译本《颂毕祖经》、《毕补比茨》、《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泸
沽湖摩梭母系文化风情实录》、《易经与彝族毕摩文化比较研究》、普米《喀尔莎》、《摩梭文化简史》、《普米族简史》等。此此,还收集整理了彝族毕摩经书数百件,与楚雄合作编译《彝族毕摩经典译注全集》。
5、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虽然是以市场为基础作用的,但政府通过公共服务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制定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营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宁蒗县规划和建设了小凉山彝家山寨毕摩文化开发项目、小凉山红鹰民族文化开发民族生态文化园、小凉山女儿国民族根雕文化及民族书画展示中心、中国云南普米族韩规文化传承基地、宁蒗县县城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宁蒗县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提供引导、支持和鼓励政策,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等方面实施系统性扶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6、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或在建西川、烂泥箐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三馆”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即将实现办公一体化。实施了新营盘东风村委会等3个村级文化体育广场和永宁温泉村委会文化惠民示范村的建设。新民族广场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4000套,解决近14万群众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完成50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完成配套图书10万余册书籍,音像期刊3万余种,切实为乡村群众看书和学习技术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摩梭文化保护和开发的举措
一、近年来对摩梭人文化的保护举措
由丽江市人民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际旅游管理委员会、宁蒗县政府、丽江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会联合申报《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景观》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前完成第一稿申报文本;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联合申报“摩梭人转山节”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08年申报成功,目前,“摩梭人转山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正在联合申报“摩梭人成年礼”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宁蒗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宁蒗县文化馆、博物馆联合申报摩梭人居住区内的永宁扎美寺喇嘛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前该喇嘛寺院云南省重点文物单位。
二、各级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保护成果
1922年到中国西南游历考察的美国植物学家洛克(Rock,J.F)用了10多年的时间搜集资料写就著作《中国西南的古纳西王国》,其中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永宁盆地、金沙江盆地和蒗渠坝子的历史地理;被国际学术界誉为“纳西语言与历史学之父”的“南中泰斗,滇史巨擘”的方国瑜先生,在1944年《民族学研究集》第四期发表的《麽些纳西民族考》;1983年、1987年和198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关于摩梭族群的《社会及家庭形态调查之一》、《社会及其母系制调查之二》、《家庭婚姻调查三》;1999年,由拉木〃嘎土萨主编出
版《摩梭达巴文化》;1999年,和钟华出版《生存和文化的选择——摩梭母系制及及其现代变迁》;2007年5月,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拉他咪•达石主编的《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上下册,共110万字。
三、地方政府主导的文化宣传保护
2002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民族音像出版社出版《泸沽湖情韵》音乐歌舞专辑;2003年,由中共宁蒗县委、宁蒗县政府组织,在云南音像出版社出版《神秘女儿国》音乐歌舞专辑;2006年由中共丽江市委、丽江市委宣传部、丽江市政府、丽江市泸沽湖省级旅游管理委员会组织,在中国唱片公司出版《西部女儿》音乐歌舞专辑;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最后的赶马人》(上下集);2001年,中央电视台第3频道拍摄《摩梭女人》(上下集);2004年,旅游卫视拍摄《梦幻泸沽湖》。
四、实施“旅文强县”战略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也是我国首次把文化建设提高到这样高的高度。胡锦涛指出,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繁荣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宁蒗县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彝族毕摩文化、摩梭母系文化、达巴文化、普米韩规文化、傈僳比扒文化各有特点。有众多的文化人才,已经形成以彝族毕摩、摩梭达巴、普米韩规、傈僳比扒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人才,以“小凉山诗人群”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创作人才,以各民族歌手为代表的音乐舞蹈人才等三支文化人才队伍。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没有活力。文化与旅游只有结合起来,才能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宁蒗县不仅是文化资源大县,而且是旅游资源大县,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这篇文章,让文化在与旅游业结合中实现效益,让旅游在与文化结合中提高品位。
(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为重点,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宁蒗县目前可以谈得上骨干的文化产业几乎为零,泸沽湖文化开发公司和小凉山文化传播公司初具规模,但未能形成具有广泛辐射力、影响力和拉动经济的大项目,而
呈现出“小打小闹”趋势。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也是“撒花椒胡”,没有重点也就效果不明显。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宁蒗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壮大企业规模,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宁蒗县目前在建设工业园区,建议可以在旅游景区或民族文化繁荣的地方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基地。比如可以在泸湖湖景区建设影视文化基地,因为泸沽湖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都提供了前提条件,通过基地建设可以加强文化与旅游进一步“联姻”。在县城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辐射全县、与外界进行交易的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支持和加快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第四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文秘写作-www.xiexiebang.com]
一、外来文化对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潜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歌舞表演,品尝地方食品,购买民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这种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文化和现代观念带进当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旅游业发达地区***等地的青年已普遍着穿汉装,使用塑料、金属制日用品,而且,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因现代用品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原是一典型的宗教仪式,每年的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装,把清水泼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泼水,因为他们相信泼水能除去邪气而给他们带来吉祥与幸福。节日期间,到处充满喜庆气氛,热闹非凡。电视画面里的泼水节场面对各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产生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欲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且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有趣,人们往往将傣族文化与泼水节联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泼水节。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泼水节”,这种形式上的泼水节仅仅是表演性质的,有限的几个演员的表演无法再现节日的盛况与气氛,更不可能表现宗教意义。因此,“每日泼水节”的活动削弱了旅游者对这一仪式的向往和期望。
总而言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从各方面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开发旅游业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呢?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略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
在旅游业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器皿等物质特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其前来旅游观光的热情,这使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进的生活技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这方面,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纳西古城时,完全保留了纳西民居的建筑特点,连原来用水泥铺盖的路面也铲掉,重新换上了五彩斑烂的彩石路,当旅游者脚踩石夹路,在流水潺潺的街头漫步的时候,莫不感到身处古城的新奇与愉悦;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饰方面做得很成功,让学生统一着装民族服饰,既避免了与成年人同时着装民族服装的尴尬,又使纳西服饰自然出现在街头巷尾。正是自然、浓郁的民族特色使丽江成为旅游热点,并保持着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二)民族精神文化因素的趋势与保留。
少数民族的节日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属精神文化因素。旅游业的发展对宗教仪式、节日礼仪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原本只有在特定时间、场合并按传统内容和方式才能举行的仪式经过舞台化、程序化的包装,打破了传统的规定被出售给旅游者。而且,内容上也被压缩,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做到出售文化形式,但保存原文化的内在精神呢?应采取“分离”的措施,“分离”是指出售给游客的文化内容与真正存在本地居民间的文化形式相区别,以防止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含价值受到扭曲削弱。把出售的传统舞蹈和仪式作恰当的修改,使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如大理的“三道茶”因其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苦、二甜、三回味”相联系,成为大理旅游产品中的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旅游者荡扬在洱海上边观看歌舞表演,边品尝“三道茶”时,回味无穷,印象深刻。所以恰当的修改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加强与保护。
总之,开发云南民族文化旅游大有可为,但开发必须合理有度,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才能使云南旅游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五篇: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
一、外来文化对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潜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歌舞表演,品尝地方食品,购买民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这种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文化和现代观念带进当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旅游业发达地区***等地的青年已普遍着穿汉装,使用塑料、金属制日用品,而且,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因现代用品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原是一典型的宗教仪式,每年的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装,把清水泼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泼水,因为他们相信泼水能除去邪气而给他们带来吉祥与幸福。节日期间,到处充满喜庆气氛,热闹非凡。电视画面里的泼水节场面对各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产生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欲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且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有趣,人们往往将傣族文化与泼水节联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泼水节。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泼水节”,这种形式上的泼水节仅仅是表演性质的,有限的几个演员的表演无法再现节日的盛况与气氛,更不可能表现宗教意义。因此,“每日泼水节”的活动削弱了旅游者对这一仪式的向往和期望。
总而言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从各方面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开发旅游业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呢?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略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
在旅游业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器皿等物质特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其前来旅游观光的热情,这使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进的生活技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这方面,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纳西古城时,完全保留了纳西民居的建筑特点,连原来用水泥铺盖的路面也铲掉,重新换上了五彩斑烂的彩石路,当旅游者脚踩石夹路,在流水潺潺的街头漫步的时候,莫不感到身处古城的新奇与愉悦;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饰方面做得很成功,让学生统一着装民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