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父亲母亲》
看过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王家卫等大导演的大作品,但我最喜欢的却是张艺谋,那种浓厚的乡土情结,我想这或许也是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一大标志吧。
可惜我毕竟不是学电影艺术,也不是研究人物文化的,我对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始终所知甚少,我只能凭借自己所知的视角做既定的理解。
没有查看其它多余的解释,在第一时间写下这篇观后感。回来的路上,终于没有习惯性地带上耳机,而只是专注地走路。我觉得人应该习惯于一次只思考一件事。
脑海中始终放映着电影中的画面。我觉得电影背景实是很单纯的颜色,一如电影本身的纯粹。有人说《我的父亲母亲》像《山楂树之恋》,而我觉得最多也只能说《山楂树之恋》像《我的父亲母亲》。相比之下,我喜欢《我的父亲母亲》远甚于《山楂树之恋》。我觉得《我的父亲母亲》涵盖了太多元素——爱情、亲情、师生情„„而《山楂树之恋》或许主要是爱情吧。记得自己当初看《山楂树之恋》时,该片被诩为“最唯美的爱情”,可看了《我的父亲母亲》之后,我觉得后者远比前者来得唯美。或许不应该这么定义前者后者,毕竟《我的父亲母亲》拍得远早于《山楂树之恋》,可我知道,很多人看《山楂树之恋》远早于《我的父亲母亲》。张艺谋是因着《我的父亲母亲》而出的名,而多数人却慕着他的名去看《山楂树之恋》,可能是名人效应吧,这似乎让我们的选择性更小了些,觉得大导演拍的就是好片。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但是也不完全是,至少我们不能完全这么想。
但我始终相信,历史会为我们筛选最佳影片,那些留在人们记忆深处,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只有经历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真正知道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的价值所在,只有被时间铭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的事物,才能真正地称之为上作。我想《我的父亲母亲》不失为这样一部上作,因为它保留了一段历史的记忆,当我们看到它时,它不单单是一幅幅画面,一阵阵声响,而是一份份沉甸甸的的情感。
对于这部电影,我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话想说。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被一部电影深深地打动过,甚至想要为它留下点什么,就当为自己留下点什么。在这个超常发展的信息时代,充斥着太多太多的选择,很多时候太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无从选择,太多的选择导致了没有选择。
前些年看过《初恋这件小事》,那时候播得风风火火的,大有泰剧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感觉。看的时候哦也确实感动了一把,觉得一个女生能为自己心爱的男生改变这么多真不容易;前段时间又看《北京遇上西雅图》,主要是因为网络上好评如潮,也就顺带去看了,觉得也就这样,有点潮,有点欧美范儿;前些天又去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听这名字就比《我的父亲母亲》来得吸引,且身在青春谁不思青春啊?看过之后,除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概,也没有其他太多的感触„„
看《我的父亲母亲》,看到她的羞涩样,我们都笑了;看到她的执着,我们也都忍不住落泪了。或许这是我哭得最多也笑得最多的一部电影了。发现自己看过很多影视,对很多电影电视都麻木了,没有应该有的感觉,或者他们说过的感觉。可是看《我的父亲母亲》,我却有了很多他们没有说过的感觉。
看电影的时候,摸黑记下了很多自己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这些感觉就像梦一样,当初感觉很深,过一会儿就再也想不起那时的感觉。
看之初,我写下“或许爱情就是彼此看对眼吧”,由于自己没有什么情感经历,所以每每想要探求爱情的真谛。关于爱情的解释实在太多也太杂,我倒希望解释得浅些——只是因为在人群中,我看见了你,而你也恰巧看见了我,而那一瞥变印在了我心上。我始终喜欢王菲的歌,尤其是那曲《传奇》。“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或许它能解释很多的后来吧。我看到少女时代的章子怡,真的是清纯如一湾潭水。他们都说章子怡以前多美,我觉得她一直都很美,只是美得不一样。演《我的父亲母亲》时,是一种清纯的美,没有浓妆淡抹,如出水芙蓉般。她的娇羞,她的甜美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后来的《卧虎藏龙》、《夜宴》、《艺
妓回忆录》乃至自导自演的《非常完美》,或许展现得更多的是她的成熟的魅力吧。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人一辈子都饰演一个角色,都保持一个形象,除非她是林黛玉——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在世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定格的画面。因为已经分不清谁是谁了,连她自己也分不清。
不得不佩服章子怡的演技,她真可谓是演什么像什么,演村姑像村姑,演皇后像皇后。可能是个人比较喜欢她吧,看过她大多数电影,欣赏她的一颦一笑。但我不得不承认,她在《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形象确实的打动了我——那种少女的娇羞,那种真实的表达。
一种初恋的感觉,很甜蜜也很唯美。她悄悄地喜欢他,躲在林间偷偷看他;静静地喜欢他,看着他的动作,听着他的声音。终于他们还是遇见了,我知道,从一开始他们就认定了彼此。相遇是一种概率,相爱是一种缘分。于人潮涌动之中,于人来人往之间,却偏偏是你,偏偏为你,我赔上了一生的情动。我想她是勇敢的,勇敢到用一生去等待,去守候。
我看到羞涩内敛的她因着他要离开,甚至不吃她做的饺子时,她的坚决;他没有解释就离开了,她用那只青花碗盛了一碗饺子便抱着追了出去。本以为她能追到,两个人能相遇,能有一段缠绵的告别。可是她没有追到,她摔碎了她最心爱的青花碗——那个有着他的气息的不一般的碗。世间有很多东西本是很普通,只是因为你对它的情感决定了它对你的重要性。我看到她哭了,哭得那么委屈。她,只是想要见他一面,只是想要他吃上一口自己精心准备的饺子而已啊!她丢了他送的发夹,她找了好几天,我知道她一定可以找到的。
母亲后来把碎了的碗拿去焗了,她说“只想给闺女留个好念想”,那一刻,我深深地被打动了。原来母亲把所有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虽然她反对女儿喜欢城里来的先生,但是她却默默地守护着女儿的情感。母爱,原来也是这么无声无息„„
他离开了,她留在他呆过的教室,精心布置教室。她傻傻地等待,明知道不可能也一如既往地等下去。等待,不为别的,只为许你一个微笑,只为圆我一个心愿。
她记得他说过腊月初八一定会回来,所以她一直等,从天未亮等到下一个天亮。寒冬腊月,冷的是天,暖的是心。直到手脚冰冷,直到再也撑不住,她病倒了;可她醒来第一件事确实要继续找他,去县上找他。她毅然决然地寻他而去,只是再一次地累倒了„„我在想,会不会也有这么一个人,让你孤注一掷,只为了片刻温柔。
他为了她偷偷回来了,她笑了,眼角流下一串晶莹的泪珠。是一种极致的欣喜,抑或是一种心底的感动。什么都不重要,因为他还是回来了。我在想,她为什么对他没有一丝怨念,没有一丝情倦。或许只有在那个纯真年代,才能拥有持久的爱恋吧。想起一段话“问奶奶,是什么让他们维护一份感情长达60年?奶奶说,那个年代什么东西坏了都会想要修,现在什么坏了都要换”,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连爱情都浸没在浮躁之中。所以感叹影片中的爱情可以那么淡,那么清,却又那么深,那么纯。不过那却是我所渴望的初恋,一种极静极淡的情感,一种深深浅浅的回忆。
母亲执意要自己织布,要把父亲从县里抬回来,儿子理解了母亲,也便不再阻挠,交给村长五千块钱雇佣三十二个人力。那天来了一百多人,多是父亲的学生,有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的,有被困在路上的。风雪途中,他们面容坚定。村长最后硬是把钱还给了生子,说来的人不肯收钱。那一刻,我深味教师的伟大,师生情的浓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不知道在当下,是否还坚持着这样的理念。我感动并感慨着。要怎样做一位老师,才能让学生念念不忘,恋恋不舍?
母亲和生子后来把所有的积蓄都交给村长拿去盖学校了。我觉得,或许是出于对父亲的爱,对父亲毕生梦想的守护,也或是对知识的爱惜,对文化的渴求。一如四十年前,她爱上了城里来的他,文质彬彬的先生„„
母亲希望生子做一名老师,哪怕一天也好,因为这是父亲的心愿。他热爱的讲台,他希望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在母亲看来,没有人的声音比父亲好听,“听了四十年,最好听的声音。
四十年我都没听够。好听啊,他读书„„”我甚至觉得这已经超越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而是一种信仰,或许是对知识、对文化的信仰吧!
儿子为了母亲,也为了母亲,终于在父亲泼洒毕生心血的教室讲了一堂课,讲的是父亲第一天上课的内容。母亲大老远地便听到了,她冲了出来,脚步健得一如少女时期的她。画面对比,我看到四十多年过去了,她的心情、她的爱慕始终不曾改变——对他的爱慕,对那读书声的热爱,对知识的向往。
电影结束了,我觉得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电影。以前总是觉得电影太短、太无力,很难拍出观众想要的完整,很难表达一个人完整的情感。而我觉得,一个多小时的《我的父亲母亲》,却将爱情、亲情、师生情等人间情感演绎得如此完善,有如无声中听天籁。
老师说,男生如果能遇见一个这么爱自己的女生,那定时极幸福的事;女生若是能遇上一个那么值得她爱的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我觉得,倘若我们都能那么认真、那么用力地去爱一个人,那便是最刻骨铭心的青春。
于浮生中,做一个清简的人。静静守候一个人,静静守候一段感情。或许这便是《我的父亲母亲》带我领略的风景吧!
第二篇: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地道的庄稼人,是靠天吃饭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值得提起的,他们一生也许都不会引起别人的重视和注意。然而,于我而言,父亲就是青天,母亲就是大地,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家,一个顺利成长的空间。他们利用土里刨食积攒下来的资金一直支持我求知,用实用而浅显的道理育我成人,不断激励我成材上进,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向前,在求学的道路上奋力搏击,直到成为当今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成为我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家乡罕见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导师。
现在我人到中年,父亲母亲也年迈了,回顾过去40多年的岁月,往事历历,感觉父母真是不易,一生充满坎坷。我出生在新中国建国以来最黑暗的文革时期,是最贫困和最愚昧的时代,童年在我的记忆中是清晰而又模糊的,是在切身感受贫穷是什么滋味的岁月中长大的。在我没有上学的年龄,我记忆中至今仍挥之不去的是一队队背枪的民兵,穿着解放军的军装,分为不同的派别进行武斗,父亲不知是哪派,反正曾经在隔壁老奶奶的家里躲避搜捕,我是亲眼所见的。后来,由于相互打斗的两派力量出现变化,父亲和另外的人被赦免。这是我对于文化大革命最深的切身记忆,那时候不知道我们国家在经历什么,人民在遭受怎样的苦难。冬天到了,生产队分给各家少许的地瓜,父亲母亲要把地瓜切成小片,摆在麦田里进行晾晒,很晚(估计晚上10点以后,那时候没有表,即使有,我也不认识时间)才能回家。因爷爷奶奶在我出生时就去世了,我与更幼小的弟弟在家中昏黄的煤油灯下等待父母到来,寒冷和饥饿是最深切的感受,最不能忍受的是对黑暗的恐惧,对外面的哪怕一点声响的害怕。现在想起来,多亏邻居老奶奶时常的接济和照顾,那农民善良的朴实的心地使我们两个在邻居家暂时得到难得的照顾,有一碗热汤,有一块热地瓜充饥,更难得的是言语不多的安慰和有大人在旁侧的不再的恐惧。
父亲是个有正义感好管闲事的热心人,在村里颇有威望,而母亲则是属于胆小怕事类型的能装能盛的人,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是愿意帮助别人,教育我对人要有礼貌,尊重人,与人为善。可惜,我这方面做得不好,长期的学习压力和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在学业上也许有所称道,但是在做人上距离父母的教诲和要求相差较远,这是今后要弥补的。
将近半个世纪的记忆,关于父亲母亲的事情还很多,不是一篇短文能够全部表达出来的。我的成长中关于父母的记忆,也许会伴随我终生。在此,我真诚的希望父母能够健康长寿,使我不留“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值得庆幸的是父母目前身体尚好,只是对我有牵挂,但这种心情只在我有了孩子后才能体会到。呜呼,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三篇: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是农村人,他们虽然是小学文化,但是他们却有着博爱的心;他们虽然被无情的岁月摧残的满脸皱纹,但是他们却有着最善良的心;他们虽然衣服穿得很烂,但是他们却很热情;他们虽然年龄大了而且多病,但是他们却有很强的责任心;他们虽然知识很少,但是他们却懂得大道理。他们虽然……,但是他们却……。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每次放假回去,看到我的父亲母亲我都很心痛,他们的白发比以前多了,皱纹比以前深了,背比以前弯了,身体比以前瘦了,咳嗽比以前严重了,药比以前吃的多了,……,我如今已经是二十多岁的男子汉了,却还要依靠父母养活,我惭愧呀,愧不能言。我设想了一下,如果我不上洛中,不上大学的话,肯定会给家里减轻不少负担,而且还能挣钱,我的父母如果用这些年供我上学的的钱完全可以吃的比现在好,穿得比现在好,用的比现在好,住的比现在好,……,但是他们却没有,他们没有读书,却想让自己的儿女读书。
如今的社会干啥都可以混口饭吃,但是读书是对人最基本的要求。我虽不才,但是会让我父母放心,更为了自己,我会忍耐和努力。华罗庚说:“知识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的确,看着和自己一起读书的初中同学,他们有做生意的并且有了一定的成就,他们有在外地打工的,有的已经有了工作,有的已经订婚,有的已经结婚,有的已经当了爸爸妈妈,孩子已经一两岁了。我的内心也有所动,但是我是学生,这个我明白,但是我需要有知识我必须日积月累,我需要有才能我必须刻苦忍耐。我要忍受住外面世界的精彩,刻苦学习,只有储存足够的能量,有朝一日释放出来,犹如龙入海,凤腾空,别有良图。
我是农村人,这个我知道,我比谁都清楚,我不会忘本。每次来到大城市起初都比较大手,但是疯狂后,静下心来想一下自己是否应该;当吃大餐时想一下自己的父母在吃什么,这时我犹豫了。我不是不想吃大餐,我比谁都想吃大餐,但是我是人,我有钱吗?我没有,没有钱凭什么吃,本分些,等自己挣到钱了再吃,这样内心就不会有负债。
父母每次都打电话让我买新衣服,吃好点。不满一个月就把钱打到卡上了,我要一佰他打贰佰,自己不会打是托人打的,我已经二十多岁了,我是男人,我还……,作为学生真的很幸福,吃饭刷卡,买衣服有父母给的皮夹子,你能够让别人觉得你很富有,真的;作为我们的父母,他们也很幸福,我的孩子在大学好好学习呢。(我们真的在好好学习吗?我们有X/100,X=?我们在好好学习),他们做饭在锅底下烧麦秆(这算好的),一般不买好衣服(烂货摊子上10来块钱的衣服),他们让别人看不起,真的。
唉,说多了,人就是这样,明知道无济于事,还要学这些东西,要说的心里话太多了这只是1/N,我的父母年龄大了不识字,我从来没有写过信,我没有……,但是,有朝一日,我会给我的父母一张无限饭卡,让他们不为做饭而发愁;有朝一日,我会给我的父母盖起高楼大厦,让他们不会因土房漏水而难眠;有朝一日,我会……。有朝一日有多久?可能与我努力的程度有关系,我必须努力,因为我是男人。
高铁3102班:焦军平
电话:***
第四篇: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我们的父亲母亲是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是最关心我们的人,是最呵护我们的人。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父母对我们更好的人了!不管父母得了什么病,不管父母还会不会记得我们,不管父母会不会离开我们,我们都要一如既往的照顾他们。
9月21日,中央电视台2012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关注失智”正式启动。“我的父亲母亲”是央视新闻中心大型新闻公益行动。今年重阳节公益行动的主题是“关注失智老人”。李瑞英、张泉灵、王世林、鲁健等四位主持人担任了此公益行动的宣传大使。
数据显示,在我国,阿尔茨海默被称为“老年痴呆症”,患病人群约1000万,平均每年有30万新发。中国有上千万个有痴呆老人的家庭,每一个痴呆老人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堪重负的家庭,患这个病就像是一场考验人类心灵的巨变。在做前期调研的过程中,记者们接触了很多这样的家庭,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老年痴呆症患者,随着脑部退化性病变,把自己一生的荣耀、尊严、最后是亲人,都忘掉了„„
虽然他们的记忆已经消退,但我们的爱从未消退!
老年痴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丧失、失语及失用症,缺乏方向感极易走失、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丧失,进而与人沟通有问题,无法处理日常生活,有的会有攻击性行为,有的会躁动不安,有的会多吃、多话。所以有痴呆老人的家庭,常常会有老人走失,让照顾痴呆老人的人非常的担心。
不过现在不必那么担心了,有关政府部门开始把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病人聚集在一起,让会照顾“老年痴呆症”的专业人员照顾他们。让病人不会感到很自卑,也可以让照顾他们的家人能够安心。
我对这条制度的看法是非常喜欢。因为可以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又可以让照顾他们的人能够安心,又可以体现出中国是一个爱父母、孝顺父母、关心父母的国度
因为我非常的看好这个制度,所以我想提一些我个人的建议,使这个制度更加的完美。可以把聚集患者的地方,修建成校园的样子。要有很好的绿化,这样可以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让患者有好的心情。要有健身器材,这样可以让患者多多锻炼身体,让病好的更快一些。要有非常营养的食品,这样可以让患者身体有充分的营养,更有活力一点„„
每一个星期天可以让家人来接患者出去玩,买日常用品,多沟通沟通。如果没有时间来接患者的话,也可以打电话到管理人员那里,让管理人员给患者接。
以上就是我对“我的父亲母亲”的看法和建议。我希望将来这个社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团结,更加的和谐!
作者:董伟静
第五篇: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说实话,儿时的我不太喜欢我的父亲。尽管他十分受人欢迎。如果你问为什么,也许你需要慢慢听我说。
现在,先从我的父亲年轻时说起,说错了,他不会怪我,顶多像儿时那样,让我的尊脸受委屈,挨一巴掌,红肿一天。况且,我现在力气大了,可以学着反抗,反抗完他以后,还可以学着反抗生活,反抗生活中诸多的不公。
我的父亲年轻时是一位销售,一位嘴上功夫好过脚下功夫的男人。遗憾的是,他常把他的职业病带进生活,常对我们说些假话、空话、得罪人的话,守不住自己的嘴巴也就算了,看见年轻漂亮的姑娘时,他的手竟然也会不老实。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父亲常常醉酒归来,母亲问为什么总是喝酒?
为了朋友,义气。父亲在这时总把泛着酸味的酒气喷到母亲的脸上,有时他没吐,母亲倒被酒气醺得恶心狂呕了一地;有时母亲拍着正在呕吐的父亲的背,自己则在一旁厉声干呕。
喝醉酒的时候,父亲偶尔犯萌,抱着母亲说要亲嘴;然而当母亲做好准备接受父亲浪漫一番的请求时,他却失言叫出了另一个女人的名字。这时,母亲的脸像坐在自己对面的喝醉酒的父亲的脸一样通红。稍有不同的是,母亲的脸红不是喝酒的缘故,而是为自己的男人感到羞耻。
曾经听一个不正经的男人说过一句不正经的话:男人喝醉酒时最浪漫。可是实际情况却是:男人们常把浪漫情怀留在了家门之外,把一身风流都留给了路边的野草,只把一身香水带回家,只把醉酒后的疲乏与撒泼的丑陋留给家里的女人相看。
我的父亲时常把自己当作一个演员,喜欢在酒桌上逢场作戏;既是演员,本该敬业,只是他演戏没上路子,常在酒席上顺势假戏真做。他的这些荒唐之举既伤了爱人,又有辱名声。
父亲在清醒时常说要戒酒,这是他对付母亲的缓兵之计。
父亲说,女人比兄弟更容易对付,哄哄就好了。惹得兄弟不高兴,朋友都没得做;自己的女人生气了,三两句话搞定即可,嘴巴管不住,不是还有拳头嘛?如果你连拳头都镇服不住你的女人,你他妈的算男人吗?
父亲是位自大的男人,经常无视别人眼里的泪水,他不知道自己的女人有多爱她。因为爱,母亲只是在嘴上说说,却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威胁,是母亲的最后的绝杀技,用完了,也就心灰意冷一段日子;在这段时间里,她对父亲不闻不问,洗衣做饭照常,就是不搭理父亲,对其行踪也不闻不问。身边的两个孩子是此时寒心的母亲心里的柴火,慢慢温暖一个一遍又一遍说着要离开自己男人的女人的心窝。
母亲有一次哭着对姐姐说,爱,既是无奈的忍受,也是痛苦的煎熬。其实这不是母亲说的,这是已经上了初中正在谈恋爱的姐姐的无病呻吟,姐姐常怀着一副无限苦恼的表情问我爱是什么?当然她不期待一个八岁的小孩能给出什么像样的答案。当时母亲只说了三个字:造孽啊!
我想父母始终无法分开生活的原因不在于他们的两个孩子,而在于彼此再想找一个让自己又爱又恨而又离不开的人是件难事,难到两个人都要在琐碎的漫长的日子里忍受彼此,难到两个人在相互中伤后各自背对背抹眼泪,难到伤心完下次又会收不住暴脾气争吵不休。好了伤疤忘了疼,说的就是这个。
父亲在以后的岁月中明白了当初的无知与可笑。那时的他,年轻气盛,生活怎肯轻易让他明白婚姻是怎么回事,非得跌几个跟头摔几跤回过头来看不可。
父亲年轻时像一些头脑简单的男人,在和自己女人发生矛盾时,喜欢简单处理,简单处理的办法,无非是用上浑身的力气揍一个无法与自己抗衡的女人。
你到外面去喝,喝够了回来。有一天夜晚,母亲倚在门框上,拦住了步子凌乱的父亲。
我不回来,谁他妈的陪你睡觉?醉酒后,父亲的胡言乱语便像春天小河边的水草一样疯狂;不让他说是行不通的,谁也堵不住一个醉醺醺的男人的嘴巴。
要喝吐干净了回来,一口一个兄弟,谁真正把你当兄弟?他们看重的是你口袋的钱,那些人只和你的钱做朋友,谁把你当朋友看?
你闭嘴。老子有钱。有钱不愁朋友。
你有钱?我的儿女怎么没沾着你的光,哟,你这个父亲真行。
臭婆娘,闭嘴。父亲怒气冲冲的对着母亲嚷道,让开。父亲语无伦次,在醉酒后又丧失了语言上的优势。这次争吵,父亲尝到了溃败的滋味。
母亲个性倔强,靠着门框堵着路。
父亲向前一步,猛地推搡了自己的女人一把,母亲跌倒在地,额上撞着地,磕起一个包。父亲没有看见,父亲那时只想着为自己昏沉沉的脑袋找一个舒服的枕头,躺着睡大觉,他来不及理会一个女人的疼痛。
他那时只想着睡觉,可是那个可恶的女人竟然敢挡着她的道,不是找打吗?他怀着胜利者的姿态走进了他可以随意出入的家门,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把家当作旅馆。直到父亲而立之年,父亲才“家”意味着什么,在他明白了自己的颠倒本末后,时光已经催着这个家走过了许多年。
家是一个战场,家是一个夫妻互争,寸土不让的高地。
母亲那时觉得今天有必要唤醒父亲那颗执迷不悟的心,但是父亲的心似脱缰的马儿,收不回来了。母亲把父亲从床上拉起时,父亲正睡意正浓。他不知道母亲不是来吵架的,母亲是来和他说理的。
父亲最烦一个人絮絮叨叨,他喜欢单刀直入式地解决问题,而这也是父亲不知不觉就得罪人的原因。母亲则喜欢含蓄,她认为一个女人若像男人一样大大咧咧怎么能吸引异性?当然,这问题得问男人。
说话方式的不同是他们矛盾的焦点,实际上,这种观念上的分歧是他们多年不和的主因,观念上的分道扬镳是夫妻间无法和谐共处的最致命的诱因。它的存在,埋下了许多祸根。
母亲最终没有和父亲说理,不是我的母亲拙嘴笨舌,说不清楚一个谁是谁非的道理,也不是父亲睡得死死的,母亲没有摇醒他;是我的父亲装着睡着了,他想像以前一样依葫芦画瓢给母亲一个下马威,彻底震住这个不识好歹的女人。
一个巴掌甩出去,父亲把自己吓到了,父亲没想到自己甩出去的巴掌那么用力,那一声掌掴像火车的汽笛一样嘹亮,巴掌重重地打在我母亲脸上,那个怒气冲冲的巴掌打得我的母亲转了几个圈圈。父亲在很多年以后,在我那一年偷偷谈上恋爱以后,把这些事一件件讲给我听,他边说边骂自己不是东西,骂自己是混蛋,当初怎么常动手打温柔贤惠了十多年的母亲呢?
可是,那年他就是狠狠地摔打了母亲一巴掌,那么生气的巴掌,像极了父亲平时生气时的样子。
母亲的下巴差点脱臼掉下来,父亲首先被自己的冲动吓得六神无主。没了主意的父亲只剩下求救的呼喊。呼喊声通过夜晚的寂静引来了也许正在做梦的邻居。农村张家长李家短的一些事情,邻里都知根知底;这事情若搁平时,想必谁也不会认真,因为父亲母亲在夜晚争吵的频率太高了,常常影响邻居休息,更别说他们自己的孩子了。如果这事搁在城市,父亲母亲只得去居委会吵去,居委会容不下他们,行,去公安局吧!
重伤的母亲被好心的邻居送到了医院,有人打120,有人提议先坐上车送母亲和急救车汇合,有人马上反对说母亲的脖子和下巴的接合处伤得太重,那样不是存心害母亲吗?还有人打了110,警察来了以后要带走父亲,有人求情说,孩子在看着呢?这怎么行。一些人开始埋怨多事的人打什么电话惊动警察。我的家里一片喧闹声,吵得三岁的我心烦意乱,我扶着姐姐的大腿来到了母亲的身边,母亲神志很清醒,只是说话时我和姐姐一点也听不清楚。姐姐比看见父亲和母亲吵架时还哭得伤心,竟然像哭丧那样嗷嗷大哭起来,姐姐的哭泣引来了一大片低低的啜泣声,有的妇女先是拿手背擦泪,手背不够用,干脆撩起衣服擦眼泪,这种异常的举动给了在场几个好色之徒以偷窥之机,很难想象在那样悲伤的情景下,隐藏着如此少见的卑劣之人。
那时,我的大伯吼了一句:别吵了。人群静了下来,在这种时候,最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做主。我的大伯平时也是个没主意的家伙,那时的他却显得像一个久经历练的沙场老将镇静自若,他把两三个妇女和同族的男子留下,其余的都打发他们回去。警察那里,他走上前,和一个带头的聊了一分钟,干警最后走了,没有带走我的父亲,他们空手而归,不知回去怎么交差?
事发半小时后,救护车停在了我家门口,来了两辆,母亲上了第一辆车,我和父亲姐姐大伯还有两个邻居上了最后一辆只有司机的车。这辆车是打120的人跟医院的熟人打招呼后才发出的。
经过了这件事,父亲老实了几年,至少他明白了一件事:君子动口不动手。如果说他以前是个流氓,打那以后,他决定做个文明的流氓。
母亲和父亲同庚,有幸在十九岁结为夫妻,共同成为两个孩子的父母。
四十七岁的父亲母亲至今仍时常吵架,小打小闹是常事,偶尔也爆发激烈的冲突。他们说过离婚,离婚,这么多年了,我都听乏了,不再相信他们还会分开。所幸年轻时的争吵打闹没有消耗完父母的耐性,他们一直纠缠着对方走到了现在。
我看过很多平日和和气气的家庭,突然之间离了婚,父母听说了,默契的消停一段时间,不吵不闹,我们倒觉得不习惯。这么多年了,该散的早散了;我的父亲母亲却在彼此的指责声中走到了这个年岁。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这个家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