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析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含义
解析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含义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同时也是科学的决策领导方法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方法。所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研究探讨新时期民主集中制建设的理论,进一步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含义及其具体实现形式的理解和认识,从而确保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对于我们在党内生活和国家及社会生活中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加快发展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对于确保顺利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我就新形势下如何认识民主集中制科学含义及其具体实现形式这两个基本理论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供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专门从事党建理论及政治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讨。
一、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根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发展实际过程,我认为,如果要给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的民主集中制,下个确切而又十分简洁和科学的定义,那么,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的制度。给民主集中制作出这样一个定义,并同时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认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理由。
1、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是人类社会组织规律对民主集中制这个科学组织形式所提出的一个必然要求。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从中得出一个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是由该组织内部的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这两个矛盾着的方面相结合或相统一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自身存在及其良性健康发展,都是要以正确协调和处理该组织内部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之间形成的这个矛盾关系作为前提和基础条件来予以保障和实现的。由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组织规律所决定,作为人类社会先进政党根本组织原则的民主集中制这种组织形式,必然要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作为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从而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组织规律的内在要求,使自身真正成为一种能够与无产阶级政党这个先进组织的本质相适应的最为科学、最为合理、最为有效,因而也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
2、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为其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的组织制度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并在此基础上首先形成和归纳概括出民主集中制这个概念,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所作出的一个伟大贡献。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开始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过程中,都一直是坚持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为其核心内容的民主集中制,作为先进无产阶级政党所应遵循的一个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和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活动中,在反对工人运动和工人阶级政党内部不断出现的否定民主的错误倾向和否定集中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深刻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的必要性,并在他们积极参加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以及第一国际的共同章程和组织条例中,都明确地规定了一系列体现党内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的条文。因而他们实际上已经把党的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结合起来作为党的组织原则,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列宁在俄国的具体条件下,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主和集中、民主制和集中制相结合或相统一的组织原则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首先形成和归纳概括出了民主集中制这一科学概念。列宁明确指出:“我们在自己的刊物上一向坚持党内民主。但是我们也从未反对党的集中。我们主张民主集中制。”(见列宁全集第21卷第405页)。同时,列宁还不但首先主张将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他所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章条文之中,而且后来又把这一原则进一步推广到了共产国际各国党的建设中去,明确要求:“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见列宁选集第四卷第311、312页)。这样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共同努力,就使由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而形成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际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3、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并将其作为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中的一个根本组织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人一贯坚持的一个基本思想和观点。
以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进一步阐明了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相统一的基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和阐明了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和集中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使民主和集中之间进一步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使民主集中制更好地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毛泽东同志最早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并把这个理论观点作了系统地阐发。早在1937年10月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他就指出:“政府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这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此观点作了最突出的发挥,指出:“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刘少奇首先从党组织内部的本质联系的组织规律的角度,在1945年5月所写的《论党》中,进一步分析了民主集中制所反映的党内组织关系的方方面面。指出:“党内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它反映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反映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关系,反映党员个人与党的整体的关系,反映党的中央、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用来正确处理这种关系的有效工具,只能是反映党内组织规律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也一直强调要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相互结合以及它们二者的辩证统一。他曾明确指出:“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相结合,把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精神发挥了。”《见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325页。他还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也必须有充分的民主。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以后,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对他的上述思想又作了更精辟的表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人,对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的基本内涵,进一步作了阐述和概括,并重申了实行民主集中制所应达到的目标,是为了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从上述党的三
代领导人的论述可以看出,我们党在坚持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结合或统一的观点,突出强调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思想的同时,已经把这一原则大大地发挥和发展了。这种发挥和发展正是突出强调了民主和集中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4、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对我们党通过历届党章条文形式对民主集中制概念科学含义所作规定精神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而作出的一个合乎逻辑规律的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判断。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通过党章条文形式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已经作出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概括。如:在1945年6月党的七大党章中,使用了:“民主集中制,即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的具体表述形式。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中正式概括为:“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中使用了“民主集中制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的提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中具体表述为:“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我认为,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含义的上述几种正式概括,虽然使用了不同的具体表述方式,但它们所体现出的基本精神却是完全一致的,即它们都能科学地揭示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以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特点和内容。因而,这些概括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对它们都应充分加以肯定。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几次对民主集中制含义的正式概括,虽然都能科学地揭示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以及民主与集中之间的关系特点。但是,在这几次正式文字表述的具体措词上还仍然存在着缺乏简洁和明确的缺陷和不足。因而在人们遇到具体问题需要运用民主集中制来解决的时候,往往容易由于各自所处实际地位和角度的不同,使人们对民主集中制这个概念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因人而异,产生分歧,形成诸多误解和偏颇。如:作为民主主体方面而言,他们认为,所谓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其中主要强调的是民主,所谓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其中也主要强调的是民主,所以,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就是一种民主制。因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决策和处理就理应由民主主体来作出决定。而作为集中主体方面而言,他们认为,所谓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其中主要强调的是集中。所谓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其中主要强调的也是集中,所以,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就是一种集中制。因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决策和处理就理应由集中主体来作出决断。由于处在不同实际地位和角度的人们对民主集中制含义的理解各有所不同,因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就难会会出现在民主和集中之间左右摇摆,也就难免会造成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总是或者由于过多强调集中而往往容易导致过度集中制,或者由于过多强调民主而往往容易导致极端民主制的错误倾向。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和有效解决人们在实际理解和运用民主集中制中所现实存在着的上述弊端和问题,同时使人们能够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就必须首先要对民主集中制现有定义中所蕴含着的科学含义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科学概括。只有通过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科学概括,通过将民主集中制这种组织制度直接认作是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的制度。才能有利于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各自所应具有的完全平等的实际地位,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平等结合关系,从而确保使他们二者真正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所以,这种对我们党通过历次党章条文形式对民主集中制科学含义所作规定精神进行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合乎逻辑规律的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判断,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民主集中制概念科学含义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使人们对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的含义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清晰和明确,有利于使民主集中制这种组织原则在党和国家生活中得到更加正确的贯彻执行,使其充分发挥出所应有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适应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二、民主集中制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实现形式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的制度。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实质上就是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相结合或相统一。所以,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必然要具体体现为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之间的具体结合方式和结合形式。由于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之间结合方式和结合形式的不同,因而民主集中制在其具体实现形式上,就应该包括和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不同性质特点的基本类型。
1、民主制
这里所说的民主制,是指在党内和国家生活中对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关系需要作出具体决策和处理时,能够用来确保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实现,因而能够在党内和国家生活中使民主主体的意志、智慧,要求以及他们自身所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都能得到自由地充分发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生活局面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关系的形式。由于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具体结合方式的不同,民主制在其实现形式上,又应该包括两种性质相同而结合方式有所不同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是完全的民主制。即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只由民主主体单方面对某项事务的决策和处理过程产生作用,因而只能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实现,而集中主体在其中不产生任何实际作用,因而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二是集中的民主制。即是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虽然是由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两个方面都对决策和处理过程共同产生作用,但又只是由民主主体在其中实际产生主要作用,因而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而同时只由集中主体在其中实际产生次要作用,因而使集中主体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不能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例如:在对基层单位党委领导成员(包括农村党支部成员)的产生过程中,如果只是由民主主体单方面参与决定,或者虽然从形式上采取了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相结合方式,但集中主体方面在对正式侯选人和正式当选人的具体人员名单确定上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实际作用,因而使集中主体所应有的集中领导权力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实际具有民主制性质的组织形式,就是完全的民主制或者是集中的民主制。
2、集中制。
这里所说的集中制,是指在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对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关系需要作出具体决策和处理时,能够用来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因而能够在党内和国家生活中使集中主体的领导作用和组织权威以及他们自身的意志、要求及其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纪律严明和意志统一、组织统一和行动统一的政治生活局面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由于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结合方式的不同,集中制在其实现形式上,又应该包括两种性质相同但结合方式不同的具体形式。一是完全的集中制。即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只由集中主体单方面对某项事务的决策和处理过程产生作用,因而只能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而民主主体方面在其中不产生任何实际作用,因而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
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二是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虽然是由集中主体和民主主体两个方面都对决策和处理过程共同产生作用,但又只是由集中主体在其中实际产生主要作用,因而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能够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而同时只是由民主主体在其中实际产生次要作用,因而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例如:在对基层单位党委领导成员(包括农村党支部成员)的产生过程中,如果只由集中主体单方面参与决定,或者虽然从形式上采取了集中主体和民主主体相结合的方式,但民主主体在对正式候选人和正式当选人的具体人员名单确定上并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实际作用,因而使民主主体所应有的民主权利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实际具有着集中制性质的组织形式,就是完全的集中制或者是民主的集中制。
3、民主集中制。
这里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指在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对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关系需要作出具体决策和处理时,既能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实现,同时又能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实现,从而使他们二者所应有的权利或权力都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形成一种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生活局面的那样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由于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二者具体结合方式的不同,民主集中制在其实现形式上,也应该包括两种性质相同但结合程序不同的具体形式。一是先民主后集中形式。即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首先由民主主体方面对决策和处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正式形成和提供出一种确定的初步意见和方案,因而首先确保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集中主体方面对同一决策和处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正式形成和提供出一种确定的最终意见和方案,因而确保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也能同样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从而使他们二者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在双方完全或基本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处理形式。二是先集中后民主形式。即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首先由集中主体方面对某项事务的决策和处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正式形成和提供出一种确定的初步意见和方案,因而首先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民主主体方面对同一决策和处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正式形成和提供出一种确定的最终意见和方案,因而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也能同时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从而使他们二者所应有的权利或权力在双方完全或基本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例如:在对我国基层单位党委领导成员(包括农村党支部成员)的产生过程中,如果要采取和运用上述那种先民主后集中的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产生领导成员,那么,在其产生程序和具体操作方式上,就要首先由基层单位内部应该作为民主主体的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通过所谓“海选”和差额推荐方式,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根据民主选举结果,向应该作为集中主体的上一级党委正式提出差额推荐的适当比率的党委成员的正式候选人名单。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作为集中主体的上一级党委在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已经差额推荐和确定出的党委成员正式候选人范围内,经过组织研究方式并根据组织研究结果,正式确定出同时符合组织及领导机关要求因而应该正式当选的基层党委领导成员的具体人选名单。从而确保使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和集中领导权力都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进而使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党员群众意愿和组织领导意愿二者较好地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地统一。再就是,在对我国基层单位党委领导成员(包括农村党支部成员)的产生过程中,如果要采取和运用上述那种先集中后民主的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产生出领导成员,那么在其产生程序和具体操作方式上,就要将应该作为民主主体的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与应该作为集中主体的上一级党委二者之间结合的先后顺序相互置换过来,也就是首先由上一级党委通过组织研究和差额推荐方式,并根据研究结果,向基层单位内部的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差额推荐适当比率的党委领导成员的正式候选人名单。然后再由基层单位内部的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在其上一级党委已经差额推荐和确定出的该基层党委成员正式候选人范围内,经过民主选举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根据选举结果正式确定出同时符合多数党员群众意愿因而应该正式当选的基层党委领导成员的具体人选名单。从而确保使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所应有的权利或权力都能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进而使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较好地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
总之,上述包括民主制、集中制和民主集中制在内的三种基本类型的形式,都是由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们各具特色,分别适用于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领域。通过它们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从而构成当代中国共产党组织和我们国家政权组织内部民主集中制具体实现形式的一个基本框架结构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时代的声音——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王长江著,青岛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四三三二”结构是我国县级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论县级领导体制的民主化改革》,霍宪森,发表于2004年7月23日中国农村研究网。
3、《论建立中国特色的横向权力监督体制》,霍宪森,发表于2003年12月4日中国人大新闻网。
4、《“四三三三”结构是我国基层单位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霍宪森,发表于2003年4月1日中国人大新闻网。
5、《“三二二二”结构是我国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霍宪森,发表于2003年7月30日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6、《新编党务工作全书》,张蔚萍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7、《领导干部民主集中制》,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培训中心编,党建读物出版社1993年9月版。
8、《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高新民、农华西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第二篇:民主集中制:要素解析
内容摘要:“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最具创新性的理论发展。这个定义式的论述表明,民主集中制包含着两个基本过程,即“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四个关键的要素,即“民主”、“集中”、“指导”和“相结合”。要正确理解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就要科学的、合理的解读这四个要素。为此,本文另辟蹊径,把研究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重点放在研究两个过程中的四个要素上,展开详尽的探讨,解析了其所含的基本涵义。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要素解析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关于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最具创新性的理论发展。这个定义式的论述阐明,民主集中制包含两个过程,一个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一个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两个过程不能相互脱节,而必须紧密联系,把它们很好地“相结合”起来。显而易见,在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所作的创新性论述中,包含着四个关键的要素,即“民主”、“集中”、“指导”和“相结合”。这四个要素究竟包含哪些基本涵义,怎样才是给予了科学的、合理的解读,这是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大问题。笔者认为,研究党的民主集中制,在重视研究“制度”的同时,应转向研究“过程”并重点研究处于过程中的“要素”。为此,本文另辟蹊径,围绕民主集中制“两个过程”中的“四个要素”,就何谓“民主”、何谓“集中”、何谓“指导”和何谓“相结合”四大方面,力求作出符合民主集中制制度规定的解析。
一、何谓“民主”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第一个过程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着“民主”的要素,也有着“集中”的要素,那么,这样的“民主”要素和“集中”要素究竟包含什么样的涵义呢?我们先来解析“民主”。这里所谈的“民主”,显然是指全体党员(也包括党的干部和由党员组成的各级党组织在内)所享有的民主权利。这些民主权利归结起来,主要就是下列诸项:
一是党员享有了解党内事务的权利。党员在党内构成党的主体,发挥着主体作用,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有了解、知悉党内事务的必要和责任。因此,党内事务应实行公开原则,即把党务向全体党员和干部开放。党不应该是一个“暗箱”,党内事务也不能搞“暗箱操作”。党要及时地向自己的党员和干部主动通报党务。党提出的要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就是为了使党务能够在党内得以及时的传达。情况通报的内容既包括一般情况通报,也包括重大情况通报。要根据通报内容的不同性质和特点规定时限,一般性的工作情况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作一次通报,有重要性或紧急性的工作情况则要即时通报,以使党员和干部对党内各方面的事务都有所知晓。
二是党员享有广泛参与党内决策的权利。党内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必须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保证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党组织能否作出正确的决策,关键在于是否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反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进行决策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时,应把需要征求意见的决策内容,根据征求意见的范围提前告知给征求意见对象,给征求意见和参与决策的党员群众充分的时间。要合理确定征求意见的对象,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解决征求意见面偏窄、人数偏少的问题。征求意见的形式可采取调查研究、座谈讨论、交流协商、专家咨询、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和收集党员对决策和重大决策的意见、建议。党员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各种看法、观点。
三是党员所在的支部、总支部以及各级党组、委员会和代表大会要定期举行会议。党的各级组织通过会议形式进行党的工作,是党内实行民主,党员和党的干部参与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体现。特别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必须实行常任制。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度是指,党代表资格是常任的,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相同;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党代表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参加党的代表大会及闭会期间的活动,在任期内始终发挥参与决策、监督、参谋和桥梁
作用。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常任制,有利于保证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而不是倒过来成为各级党委的陪衬,作为“参谋”、“耳目”。在建立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同时,要建立各级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度。党代表提案,是指党代表就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或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代表提案审查委员会提出,请求列入党的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对代表的提议,各级党代表大会和党委要认真研究、处理。对涉及有关部门、单位的提议,各级党代表大会和党委要责成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处理,并加强督办;承办部门、单位要向同级地方党委报告处理结果。对于代表提议的处理情况,要以书面形式,向代表作出认真负责的答复;一时难以解决或需要暂缓处理的,要向代表作出令人信服的说明。也要建立健全党的各级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和报告工作的制度。首先,建立健全定期召开全委会会议制度。凡涉及重大问题,都应在充分论证基础上,通过召开全委会会议讨论决定,并在全委会监督下实施。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全委会议次数。其次,改变过去全委会只听取报告、接受指令和任务、发言表态的单一内容和形式。再次,常委会应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包括报告常委会及其成员廉政建设的情况,接受全委会的审议。最后,建立健全全委会会议议题双向提出制度、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全委会票决制度。
四是党员享有选举各级干部的权利。党的各级干部必须经由民主选举产生或由民主任命产生。要大力改进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党员具有推荐权,应建立党员或代表的提名制度;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候选人的介绍,在“组织介绍”的同时还应有“自我介绍”;试行候选人的竞选方式,对竞选演说的范围、承诺内容及方式等作出详细的规定,通过竞选演说、接受党员的质询与提问以增进了解,让党员对候选人的参选目的、动机、施政纲领有充分的认识;逐步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和层次并改进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党的各级干部职务都是可以变动的、都有一定任期的,不存在领导职务的终身制。
五是党员享有监督权。党内任何人都有监督权,也都要受到他人的监督。实行党员监督制,特别对不称职的干部实行罢免或撤换,是采取民主的办法解决党内干部更新淘汰的基本制度,其方法是由党员、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或党的委员会成员,向党的组织或党的代表大会提出罢免或撤换不称职干部的动议,实行自下而上的制约监督。
二、何谓“集中”
以上我们解析了“民主”的涵义,现在接着解析“集中”的涵义。由于民主集中制里的“集中”,是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因此,我们必须首先注意和强调“集中”的前面有个“民主基础上的”限定词,即“集中”必须是民主的,而非其他什么别的东西。这个认识非常重要,因为从根本上说,“集中”有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形态,一种是与民主相联系的、从属于民主制度的“集中”,即民主的“集中”;另一种则是与专制相联系的、从属于专制制度的“集中”,即专制的“集中”。由于有着这样两种性质不同的“集中”,对“集中”的规定和要求也就截然不同。把民主集中制的“集中”与民主相联系,使之从属于民主制度,这就必然要求实行以上五项民主权利,党内必须充分开展民主,然后,才能在“民主基础上”进行“集中”。而且,在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时,必须实行多数决定的民主原则和民主程序,即要求少数人去服从多数人的主张,当然多数人也要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的权益,这就是说,大家都要按照多数人达成的共识办事。反之,如果把“集中”与专制相联系,使之从属于专制制度,这样的“集中”必然无视民主,它也无须顾及民主原则、民主程序,搞得当然就是“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那一套,恰恰要求的是多数人去服从少数人,甚至是服从于某一个人,这就势必造成“一言堂”、“家长制”独裁、掌控的局面。这样的“集中”,必然使民主集中制变质走样。
那么,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要形成和达到什么样的“集中”呢?其“集中”的结果,大致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重大决策形成的“集中”。党的活动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和党的重大事务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产生的是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等等结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是党的生命线,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委员会和党组、总支部等组织,承当着就重大问题和重大党务进行决策的重任。在实施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党内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甚至允许进行争论和辩驳。重大决策还要经过民主程序,切忌变成少数人的空忙。要采取会议表决的形式,达到过半数或三分之二以上的才能获得通过。这样的“集中”,才真正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具有公信力和约束力。
二是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形成的“集中”。党要顺利地开展各项活动和工作,还需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党的规章制度作为“党规党法”,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行动的准则,具有科学规范性和长期稳定性。制定党的规章制度,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情,绝不能成为某个人或某一些人意志的体现和需要的满足。党的规章制度的产生和以后的修改完善,同样需要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广泛的民主讨论,使之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是通过选举或任命干部形成的“集中”。党组织的活动和工作,总是由党的各级干部负责和主持的。各级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通过民主选举或民主任命干部形成的“集中”,就是赋予这些干部以职责,在集体分工、个人负责情况下所具有的执行权,即“首长负责制”的办事权力。需要强调的是,授给民主选举或民主任命的干部的“集中”权力,仅仅是完成党的任务的执行权力,即为执行和完成党的任务过程中所负有的指挥权、督查权,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权力。
三、何谓“指导”
民主集中制的第二个过程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即集中要发挥“指导“民主的作用。和第一过程“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这两个要素一样,第二个过程“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也是同时具有“集中”和“民主”这两个要素。而且,遵循逻辑一致的原则,在第二过程“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里的“集中”和“民主”的基本涵义,同第一过程中的“民主”和“集中”的涵义必须是一致的。它们的涵义只有一致了,才能一以贯之,否则就会鸡同鸭讲,前言不搭后语,前后互相矛盾。假使认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所讲的“集中”和“民主”,与“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所讲的“民主”和“集中”意思不一样,并有意进行更改,甚至瞒天过海、偷梁换柱,例如把第二过程中的“集中”说成是某个人“意志的集中”,悄悄地变成与专制制度相联系的“集中”,这样一来,民主集中制的这两个过程,前后之间就没有必然的内在的关系了。讲清楚这个道理非常重要,目的在于可以使我们有效地防范有人任意地把前后两个过程的“民主”和“集中”解说成不一样的不当做法。
那么,“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究竟是怎样地用“集中”来“指导”着“民主”呢?按照前后一贯的规则,“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当然就是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三个方面来“指导”民主。
一是用重大决策的集中“指导”民主,就是不让有人公然在言论和行为上有公开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等的民主权利。当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等等形成之后,也不是永远地定于一尊、不可更变的,个别人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可以在下一次会议或适当的场合提出异议和动议,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进行变更,以形成新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的结果。但是在没有做出这样的改变之前,任何人是不允许任意反对和拒不实行现行的规定的,不能说什么“我有我的自由和民主权利”等等。
二是用规章制度的集中“指导”民主,就是不让有人具有不服从、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民主权利。规章制度形成之后也不是再不可以改变的,但同样地,在未作出新的改变之前,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理由不予服从遵守。
三是用干部分工负责所具有的集中的权力“指导”民主,此时,除了领导者个人把执行权滥用来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以及规章制度可以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和控告外,是不允许任何人有不服从他的执行权的所谓的民主言论和行动。
由上可见,“集中”何以能“指导”着“民主”呢?这是因为,“集中”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而产生的“集中”,它代表着“众意”和“共识”,所以才有资格和能力“指导”着“民主”,即大家在集体所形成的看法、观点、意见、规范付之行动面前,必须讲服从、讲遵守。此时,倘若还有个别人或少数人不愿意,仍然说三道四,还要保有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表示反对、不予理睬的“民主”,那就要对这样的“民主”施加纪律的约束和处置。
反之,我们要反对另一类的“指导”,即用与专制制度联系的“集中”去“指导”民主。如果是用与专制相联系并从属于专制制度的“集中”去指导民主,由于失去了“众意”、“共识”,不过是以一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意见强加于众人、控制于众人。这样的“集中”显然不具备有指导民主的资格,它所指导的也不可能是什么民主,而是众人已经从根本上被剥夺了民主。用这样的专制的“集中”指导民主,自然与民主集中制背道而驰。
四、何谓“相结合”
民主集中制的两个过程“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并不是孤立存在、相互割裂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为此,必须实现两者的“相结合”,使两个过程相互衔接,无穷地循环往复,不断的深化发展。这样的“相结合”,也才是完美的。那么,怎样使“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两个过程完美地“相结合”呢?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能任意颠倒民主集中制的过程顺序,把第一个过程变成第二过程,或把第二过程变成第一过程。民主集中制是先从“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开始,再到“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为止,这个关于前后顺序的规定非常重要,说明了民主集中制总是起步于民主,是从“民主”环节而走向“集中”的,然后,因为有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才有“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而如果有人贸然把“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放到前面去,使它成为第一个过程,那么,这个制度就将变成“集中民主制”,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制度的民主性和民主化。
其次,不能轻视民主集中制的第一个过程而片面地看重和强调第二过程,甚至把第一个过程弃之不用,只讲第二过程。理解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现在在一些党组织和领导者那里,觉得“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特别符合自己的口味,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则不符合,因而就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搞得轻飘飘的、无足轻重一般;反过来,把“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当成最为重要的方面,不断地强化,乃至于无以复加。在一些党组织和领导者那里,民主集中制甚至变成了“没有民主”的环节,只剩下了“集中”的环节,或者只有“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过程,这是完全割裂民主集中制两个过程必须紧密关系的错误行为。应该强调,如果没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就不可能有“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缺一不可,相得才能益彰。
最后,无论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还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它们之间的“相结合”,体现的是都是民主,民主集中制的实质也正在于民主。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讲的是民主本身,而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中”讲的还是民主本身。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对多数人的认识和意见的“集中”;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集中”,也是以多数人的认识和意见进一步“指导”即约束和规范少数人的不正常的民主行为,不允许少数人任意去推翻多数人的认识和意见。由此可见,民主集中制的“集中”,说到底体现的是对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的尊重,在其本质上就是民主,也只能是民主。因此,绝对不能把“集中”理解为是和民主相抵触的。归根到底,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和“集中”,都是发展民主的动力而不是阻力,都是推进器而不是绊脚石。
有了以上对民主集中制四个要素基本内涵的准确解读和认识,今后在党的工作和党内生活实践中,我们就可以进行对照、判断、检查,把凡是不符合以上民主集中制的那些错误言行摒弃在外,以便更好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这项根本原则和制度。
原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7期
第三篇: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及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胡锦涛对科学发展的有关讲话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的五点论断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在“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的指导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和一切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所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为提纲挈领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
二、科学发展观“一观二论”结构的特征
三、科学发展观在飞秒瞬间判断派别的特征
四、科学发展观成长过程的特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扎实推进工作上下功夫
一是敬业。就是要敬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无论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作为一名党员,都要立足岗位干好事,利用舞台唱好戏。
二是精业。就是要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对业务能熟练自如,融汇贯通;对本职能独当一面,驾驭轻松。
三是创新。创新是一种勇气、方法,是一切工作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做事缺乏创新,最多只能把一件事做对,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要学会在求真务实中开拓创新、在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
四是负责。毛主席说过:世界上什么都不怕,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
保民生是第一宗旨。即为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以人为本。保增长是第一要义:发展。
保民生与保增长两者联系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稳定是第一责任。
即是指社会发展中的各环节、各方面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
第四篇: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曾提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同样的道理,我们当代大学生毫无疑问也离不开实事求是,必须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来解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必须把握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才有望把问题解决。
还记得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踌躇满志,希望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只有少数同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很显然,他们投入了大量学习时间,按时完成了各项作业,这便是客观事实,能符合此要求的人便做到了实事求是。然而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大学世界里,各式各样的诱惑都试图吸引着我们,一旦我们被吸引,必将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抛弃时间的人必将被时间所抛弃”; 不实事求是,学习将毫无保证,优异将无从谈起。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五个人同时去看数学书中的同一概念,也许他们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不管你怎么理解,这个概念所表达的含义将不会改变;理解错了只能说明你没有实事求是,说明你所学的知识有限,以致于你还不具有理解这一概念的能力。在考试的时候,你必然会因为这一概念而失去相关的分值,请你不要埋怨,你需要做的是学会不懂的相关知识,然后弄懂此概念,这才叫实事求是。在解算一道数学题时同样需要做到实事求是。一道数学题一般会有很多步骤,如果你想要得出正确的答案,你必须步步谨慎,这样才有希望;但这样还不能绝对保证你做对此题,这还要看你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完全正确。这就是你做题时所必须做到的实事求是。
在生活中,我们大学生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我认为为了在生活中实现实事求是,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就意味着,敢于把对的说成对的,敢于把错的说成错的。表面看上去这很简单,事实并非如此,老师让我们独立完成作业,可事实上有多少人做到了呢?这就体现了我们不诚实的一面。其实,诚实有很多好处,诚实的人往往更容易做到实事求是。那些诚实的人在犯错的时候往往更能接受自己所犯的错,从而更有可能去找出自己的缺点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但是,并不是说诚实的人就可以做到实事求是;也就是说,要做到实事求是并不是那么简单。我有一位舍友,学习不怎么用功,还挂了好几科。他曾经说:“ 现在学习那么好有什么用?有本事就在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容易,却不够实事求是。按照他的意思,那么学习和工作就没有什么联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学习是工作的基础,没有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很难在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中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习态度与将来的工作态度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良好的学习态度已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对我们将来的工作态度必然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决不可忽视态度问题。很显然,我的舍友没有做到实事求是,他并没有抓住事物的客观规律,并没有找到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这种联系已是一种客观事实,它并不会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改变而改变;不遵守客观规律,必将自食其果。
大学生要做到实事求是,关键是还有一点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际情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和政策也必须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不能僵化保守,固步自封。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能前进。但是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举个再常见不过的例子:大学课本里会有些错误,老师上课有时也会产生一些口误等等,在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老师、和书本相违背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因为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理,敢于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
综上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实事求是始终是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以更加宽广的眼光观察当代社会,以与时俱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展开工作,同时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另一方面,不要盲目冒进,富于创造性不是一味地标新立异,而必须把大胆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把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结合起来,把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把各项学习工作做好。
第五篇:身份证起源及其号码含义解析
身份证起源及其号码含义解析
【导语】: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处于每个不同位置的数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想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吗?深圳本地宝小编为您收集了相关资料,告诉你每个身份证号码的数字有什么含义。
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代码;
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级市(自治州)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自治县、县级市)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也有的说是个人信息码,一般是随计算机的随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X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我们以一个身份证号码为例,我们来解读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吧!
***234
44代表的是广东省,0303代表的是深圳市罗湖区,19891212代表的是生日为1989年12月12日,12代表的是当地派出所代码,3代表的是男性,而最后的4是随机的校验码。
1985年《居民身份证条例》开始施行,确立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
1999年10月1日起,公民身份号码制度实行。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18位号码。
居民身份证编号是全国统一编定的,每个持证公民的唯一编号。居民身份证编号,对于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人口管理的人口统计,对于加强公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因此,作好居民身份证编号工作,是证件签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认真细致地组织实施。为保证编号的准确性,作如下规定:
一、为使居民身份证编号不重、不漏、不错,编号采用行政区划代码、出生日期码、分配顺序码三结合的方法,由十五位阿拉伯数码组成。十五位数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第一至第六位码为行政区划代码;第七至第十二位码为出生日期码;第十三至第十五位码为分配顺序码。十五位数码的使用方法是:
(1)行政区划代码。是用六位数字代码按层次分别表示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市、旗、镇、区)的名称。六位数从左至右,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地区(市、州、盟);第五、六位表示县(市、旗、镇、区)。如山西省平遥县的行政区划代码为“142431”;北京市东城区的行政区划代码为“110101”。居民身份证编号中的行政区划代码是指公民第一次申领证件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市、旗、镇、区)一级的行政区划代码。编号工作一律使用国家标准局批准的,1985-01-01实施的GB2260-8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根据该文件规定,行政区划变更后,原代码不再代表新的行政单位。为使居民身份证编号工作顺利进行,行政区划有变动的,使用国家标准局批准的新的行政区划代码,在新的代码没有批准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同意,可暂时沿用原行政区划代码。没有县(市、旗、镇、区)一级行政区划代码的(如水上公安分局),可使用地区(市、州、盟)一级行政区划代码;如地区(市、州盟)一级也没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可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的行政区划代码。
(2)出生日期码。是用六位数字代码表示公民出生时年份、月份、日期的数码。即居民身份证编号的第七、八位表示年份;第九、十位表示月份;第十一、十二位表示日期。如某公民出生日期为1966年10月26日,出生日期码应编为“661026”;某公民出生日期为1902年1月3日,出生日期码应“020103”。
(3)分配顺序码。是用三位数字代码表示在行政区划代码表示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
分配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公民;偶数分配给女性公民。
分配顺序码的999、998、997、996四个顺序号为百岁以上老人的特定编号,不要将上述四个号分配给其他人。全国各个地方的身份证地址标示:
一、四个直辖市
北京110 天津120 上海310 重庆510 二、五个自治区
内蒙古15 新疆65 西藏54 宁夏64 广西45
三、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四、23个省
1、黑龙江省23
2、吉林省
3、辽宁省21
4、河北省13
5、山西省14
6、青海省63
河南省41
9、江苏省32
10、安徽省30
福建省35
13、江西省36
14、湖南省43
广东省44
17、台湾省
18、海南省46
陕西省61
21、四川省51
22、贵州省52
身份证号码的含义与吉凶预示
7、山东省37
11、浙江省33
15、湖北省42
19、甘肃省62
23、云南省53 8、1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