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析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析
以其会计报表为依据,结合单位实际情况,采用适当方法,对有关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对比分析和评价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内容 分析单位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颁和构成情况,评价其颁、构成的合理性;分析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评价其执行预算的程度;分析开支水平、人员增减、固定资产利用以及预算收支的变动趋势,评价其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各项开支的合理、合法性,以及收入保证支出的程度。
方法 通常采用比较法和比率法。比较法是通过经济指标不同数量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数量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经济指标出现了数量差异,说明有值得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所以,比较法的作用,在于揭示客观存在的差异,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发现原因,寻找潜力指明方向。比较法的具体形式有:(1)本期实际与本期预算比较,揭示实际与前期实际比较,揭示前后不同时期的数量差异,了解业务活动或资金活动的发展趋势;(3)本期实际与先进水平比较,揭示与先进水平的差异,了解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明确改进措施。比率法是通过计算、比较经济指标的比率,来确定相对差异的一种分析方法。通常采用的比率有:(1)相关指标比率和构成比率。相关指标比率是将两个经济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对比计算比的比率。在《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中规定了支出增长率、人均开支水平、专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得、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人车比例等相关指标比率。(2)构成比率是计算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通过构成比率可以了解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的构成情况,以及其合理的程度。(3)动态比率,以说明业务活动或资金活动的发展趋势。
步骤(1)总体分析。首先利用比较法对会计报表揭示出的单位一般情况进行总体分析,了解单位的财务状况,预算执情况,经费支出及结余情况等等。(2)具体分析。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可采用比率法进行具体分析,以说明单位某些经济指标构成的合理性,业务活动的业绩,业务活动及资金活动的发展趋势。(3)深入分析。对上述分析中出现的一些重大差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形成差异的原因、改进的措施。
第二篇:行政单位会计报表问题及其改进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问题及其改进
摘要:行政单位作为地方相关行业发展建设的决策者和监督者,详细分析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对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行政单位会计作为管理单位财政的重要部门,通过会计报表对地方行政单位的各种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统计,并做出合理的分析,从而为决策者的正确决策做出贡献。然而,在当前的行政单位中,会计报表并没有发挥出它的全部作用。本文通过对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针对当前行政单位中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善会计报表的几点措施,希望能为改善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问题做一点贡献。关键词:行政单位 会计报表 作用 问题 改善
一、会计报表对行政单位的作用
会计报表作为行政单位财政状况的统计工具,对于行政单位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不仅能够有效的记录财政状况,对领导者的各种决策也有重大的帮助,下面就对会计报表对行政单位的作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1、记录行政单位的财政运行状况会计报表作为反映行政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会计状况的书面文件,它主要由五个部分构成,即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以及报表说明书。按照会计报表所属期间进行划分又分为、半、季度和月度四种报表。
行政单位会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对各种工作进行报表的填写,详细记录行政单位的各种运行状况。例如,资产负债表是专门记录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收入支出总表则记录行政单位月度、季度等的总体收入和支出状况;支出明细表用于记录行政单位的财政拨款和预算资金收入等;附表作为补充性报表负责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补充记录,如基本数字表等;报表说明书则针对性的对上述报表进行说明,对各种数据进行说明。而按所属期间划分的报表则是按时间段分别记录行政单位在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总体财政规划。通过会计报表的详细记录,可以让行政单位的财政状况更明确的表示出来。
2、分析行政单位的财政能力
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并不是简单的作为行政单位在某一时间短的财政状况的,它还能从一方面表现出行政单位的各方面能力。会计报表通过对行政单位的各种预算和投资进行详细的记录,领导者可以从记录的数据中观察出某些项目的运行状况,从而判断单位内部人员的办事能力等,例如,行政单位对建设一项工程,在施工前期进行了合理的规划,相关领导者可以通过会计报表对工程的进度和实际开支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获得行政单位的财政能力和相关人员的办事能力。
3、为行政单位的决策提供依据
在我国,行政单位的范围比较广泛,对于一个县级城市来说,行政单位主要包括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包括各所学校等,这些行政单位存在着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同时也要更上一级的行政单位对其财政进行合理的预算和控制。例如学校要进行一项建设,往往需要教育部门对其进行考核,从而对其做出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应先将学校的会计报表上交给教育部门,经过教育部门的审核后再进行相关的决策。可以看出,会计报表具有分析行政单位财务状况的功能,并对领导者的决策做出巨大的参考价值,为行政单位的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另外,行政单位还可以通过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从而考核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业绩,并总结相关经验,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相关管理,从而提高行政单位的经济效益。
二、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会计报表的作用对于行政单位来说是巨大的,然而在当前的一些行政单位中,由于某些方面的问题,导致会计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不能发挥其全部的作用。下面就对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不足。
1、会计报表结构不完善
会计报表要全面完整的披露单位的财物状况和资金流动状况,完整的反映行政单位财务活动过程,必然要求会计报表能够详细的记录行政单位各个方面的财政细节。然而,在当前的一些行政单位中,他们运用的会计报表结构还有很大程度的不完善。有些行政单位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缺少了“无形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等科目的编制。还有一些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对附表和附表说明重视不够,例如基本数字表与行政单位预算和预算的执行相关,对单位的未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而事实上很多行政单位在编制基本表时采取敷衍的态度甚至没有基本数字表。其次,很多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在报表说明中对三公费用的披露上存在预算细化程度不够,预算对外公开内容不足,公开口径有待商榷等情况,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报表结构的不完整。
2、会计报表记录不及时
会计报表的记录往往是行政单位某一段时间财政状况的真实表现,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在进行会计报表的登记时要严格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进行登记,一段时间之后登记就可能导致某些数据的丢失,导致会计报表数据记录的不及时,不能真实的反应行政单位的财政状况。这也是当前一些行政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关项目的预算没有及时的进行登记入册,凭证信息有没有保存好,最终导致某些数据丢失,不能形成完整的报表;其次,某些行政单位岗位设置不合理,会计报表编制效率低下,不能及时报送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编制不及时,导致会计报表的作用降低,没有充分发挥出会计报表对于决策的重要作用。
3、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数据失真,提供虚假报表行政单位财务报表以反映所在行政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和财务会计状况为主,对于主管部门督促各单位严格遵守财经法规与法律制度,规范改善预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行政单位报表出现数据失真、“虚假报表”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行政单位为了达到某些私人目的,对内对外有好几个账本,帐外设账,利用虚假的账簿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编制。
也有的单位为了掩盖本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随便伪造、变造会计凭证,白条入库,并以此来编制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种情况下的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这样的会计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上级根据这样的报表进行相关的决策,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差错,对行政单位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改善措施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不能对行政单位的财政情况进行准确的记录,对于上级领导的决策可能造成误导。因此,下面就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善措施。
1、完善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结构
在编制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时候,要根据其具体的作用,对报表的结构进行合理的编制。常用的五种行政会计报表里面涉及的内容也要完整,行政单位对于将要记录的栏目要严格遵循国家会计制度法律法规的编制基础与编制依据。按照规定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进行合理的编制,对于资产负债表中容易遗漏的会计科目要重点审查。同时,会计人员应当对照对照本预算目标,定期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做汇总分析与总结,并在基本数据表作出详细说明。对于会计报表中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详叙的报表说明,也应当撰写清楚。此外,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在三公费用的公开口径上宜采取宜大不宜小的政策,对于预案内容等方面也要进一步细化并扩大公开的范围,以减少公众猜忌。在编制表时要利用多角度披露行政单位的收入、支出、结余的情况,以便于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多方需要。以下面两个表常见的资产负债表(年报)和收入支出总表为例:资产负债表(年报)收入支出总表行政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既要严格遵守这种基本结构,又要根据各行政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明细科目上进行合理的改动与增添,在保证报表完整性的前提下,又能够适应多种场合的使用与需求。
2、严格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会计报表的及时编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严格及时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是充分发挥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决策参考的前提。因此,会计部门在编制单位会计报表之前,改善有关行政单位会计人员一人多岗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合理设置的会计岗位,负责定期及时的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并将相关职责落实到人。对于不能及时编制与报送会计报表的工作人员,要给予警告与处罚,切实提高报表编制的及时性。
3、确保会计报表内容真实
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必须具有是真实的、准确的,这样才能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因此,在完成报表记录之后,会计部门还要对报表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保以内容信息真实。首先,核对数字的真实性。会计人员要根据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报表的核对,保证报表数据的真实,同时,对于其中的一些账目之间的运算也要进行详细的核对,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其次,要杜绝白条入库、伪造捏造会计凭证的现象,抵制虚假报表,对审核人员以培训形式提高相关审核人员对于报表真实性的甄别水平。此外,对于向上级递交的会计报表必须经过行政单位会计部门的主管人员和负责人审阅,签字盖章之后才能够向上级呈报,保证行政单位负责人对报表的相关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法律责任;
最后,行政单位要加强对单位各项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并进行定期的资产清查工作,确保单位的账目与实际情况相符,防治会计人员的弄虚作假,保证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
四、总结
总之,会计报表对于行政单位来说,其意义是巨大的,相关负责人应该明确意识到会计报表的重要作用,并及时的发现当前会计报表编制和相关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积极的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让会计报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准确记录行政单位的运行状况,为决策者提供更加有力的参考资料
第三篇: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情况分析、开支水平分析、人员增减情况分析和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分析等。
(l)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分析行政单位实际收支与预算安排之间的差异,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由于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其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着重在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分析。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通过编制“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分析表”进行,分别列示预算支出各项目的上年实际数、本年预算数、本年实际数,以及本年实际数占上年实际数的比重和占本年预算数的比重,并分析各项目本年实际数与预算数产生差异的原因。
(2)开支水平分析。主要分析行政单位各项支出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符合费用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费用开支定额,有否超标准开支,有否铺账浪费,有否乱开支和乱摊销。可与本单位以前比,也可与其他单位比,找出差距及其形成原因,以便今后加以改进。
(3)人员增减情况分析。主要分析行政单位的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国家核定的人员编制要求,具体地说各类人员配备在结构上是否合理,在总量上是否超出编制总数,若存在超编现象,应分析超编原因,及超编对支出的影响程度;若存在缺编现象,应分析缺编原因,及缺编对支出的影响程度。
(4)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分析。主要分析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是否有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是否有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在用的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如何,是否有闲置浪费的现象;在用的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工作如何,有否乱用、滥用、丢失、毁损和非正常报废现象;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是否正当、合理,手续是否完备。
第四篇:工商管理会计报表分析2014
《会计报表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5 分)
1.若流动比率大于1,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B)。
A.速动比率大于1B.营运资金大于0
C.资产负债率大于1D.短期偿债能力绝对有保障
2.下列各项中,不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是(D)。
A.产品销售数量B.产品销售价格C.固定成本D.利息费用
3.利用杜邦分析法进行财务分析时,核心的财务指标是(A)。
A.资产报酬率B.销售利润率
C.资产周转率D.权益资本净利率
4.计算每股收益指标时,分母应为(C)。
A.净利润减普通股股利B.净利润减盈余公积
C.净利润减优先股股利D.净利润减未分配利润
5.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全部为自有资金,且没有优先股存在,则企业财务杠杆系数(B)。
A.等于0B.等于1C.大于1D.小于
16.以下有关资产负债率的论述错误的有(A)。
A.该指标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B.债权人希望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C.股东关心的是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资金的利率D.对股东而言,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因为财务风险小
7.某企业资本100万元,资产负债率50%,负债利息率8%,全部的固定成本和费用为8万元,财务杠杆系数为2,则边际贡献为(D)。
A.10万 B.12万 C.15万 D.16万
8.较高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一方面会使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强,另一方面也会带来(D)。
A.存货购进的减少B.销售机会的丧失C.利息的增加D.机会成本的增加
9.在下列项目中,企业短期债权人(如赊销商)主要关心企业(A)。
A.资产的流动性B.收益的稳定性
C.负债与权益的比例D.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的比例
10.不属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是(C)。
A.总资产报酬率B.总资产周转率
C.资本保值增值率D.成本利润率
11.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为4.5次。假设一年按360天计算,则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C)。
A.0.2天B.81.1天C.80天D.730天
12.国有资本效绩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共32项构成,其中评议指标分值的权重为(B)。
A.80%B.20%C.60%D.40%
13.产权比率为3/4,则权益乘数为(A)。
A.4/3B.7/4C.7/3D.3/
414.下列选项中流动性最强的是(B)。
A.短期投资B.货币资金C.应收账款D.应收票据
15.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B)。
A.流动比率B.资产负债率C.速动比率D.现金比率
16.已知某公司本年销售额为10万元,上年销售额8万元,上年销售增长率为10%,则本年的销售增长率为(B)。
A.10%B.25%C.80%D.20%
17.下列分析法中需要利用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的是(B)。A.因素分析法B.比率分析法 C.比较分析法D.趋势分析法
18.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当年销售200000件,单价30元,每件产品单位成本18元,则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毛利率为(A)。
A.40%B.15%C.30%D.12.87%19.总资产报酬率等于(B)
A.(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B.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C.利润总额/期末资产总额D.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20.华元公司年末资产负债表上,流动资产为1000000元,固定资产为3000000元,长期负债为1200000元,短期负债为600000元,则企业的净资产为(C)。A.240万B.180万C. 220万D.280万
21.某企业固定成本20000元,销售600件,售价60元/件,目标利润为10000元,可以考虑的单位变动成本为(B)。
A.15元/件B.20元/件C.10元/件D.40元/件
22.某公司全部资本为150万元,自有资本占55%,负债利率为12%,当销售额为10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20万元,则财务杠杆系数为(C)。A.2.5B.1.68C. 1.15D.2.023.能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状况结构是否稳定,和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的是(B)
A.长期负债对资本比率B.产权比率C.资产净利率D.总资产报酬率24.不影响市盈率的因素有(B)。
A.股市规模B.会计政策C.投资者心理预测D.行业差别
25.某企业本期财务杠杆系数为1.5,本期税前利润为450万元,则本期实际利息费用为(D)。
A.100万元B.675万元C.300万元D.225万元
26.管理部门若想提高总资产报酬率,则不需要考虑的有(D)。A.提高单价B.增加销货额C.降低投资额D.扩大权益乘数27.某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预计息前税前盈余将增长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将增长(A)。
A.5%B.10%C.15%D.20%
28.ABC公司无优先股,去年每股盈余为4元,每股发放股利2元,保留盈余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500万元,年底每股账面价值为30元,负债总额为5000万元,则资产负债率为(C)。
A.30%B.33%C.40%D.44%
29.企业进行发展趋势的考核时应使用的标准是(D)。
A.行业标准B.目标标准C.历史标准D.综合标准30.销售净利率属于(A)。
A.构成比率分析B.趋势分析C.因素分析D.相关比率分析31.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是(D)。
A.现金比率B.资产负债率C.负债净值比率D.存货周转率32.固定资产磨损率等于(C)。
A.当年退废固定资产净值/当年退废固定资产原价 B.累计计提折旧/全部固定资产净值 C.累计计提折旧/全部固定资产原价 D.全部固定资产原价/累计计提折旧33.下列选项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是(A)。
A.应付账款B.未交税金C.应付债券D.应付票据34.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B)。
A.营运能力B.盈利能力C.发展能力D.利润计划完成情况35.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A)
A.市场销售B.通货膨胀C.发行债券D.借款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 分,共12 分)36.平衡记分卡
答;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37.财务失败预警分析
答;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和财务数据,将企业已面临的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原因和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隐藏的问题,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38.会计报表分析
答;是以会计报表为根据,对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所作出的分析。39.因素分析法答;因素分析法又称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40.简述会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答;
(一)会计报表中的有些数据是通过估计得来的,受会计人员主观因 素的影响较大
(二)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可比性
(三)稳健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少计 收益和资产
(四)不能充分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41.简述会计报表分析的程序 答;
(一)确定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
(二)提出所需解决的问题
(三)搜集与决策有关的财务资讯
(四)采用何种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
(五)分析财务资料、研究财务指标的重要关系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 成果作出解释
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28分)42.某企业年销售额为500000元,假设全部赊销,毛利率为20%,该企业有流动资产10万,流动负债为8万,存货4万,计算:(1)若企业要求存货年周转次数达20次,问企业年平均存货持有量为多少?(2)若企业要求应收账款的平均持有量为40000元,问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应为多少天?
答;1.销售成本=销售额×(1-毛利润率)=500000×(1-20%)=400000平均存货=销售成本/存货周转次数=400000÷20=20000
2.应收账款回收期=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
天÷销售收入=40000×360÷500000=28天
43.某公司资本总额为750万,其中债务占40%,其债务的年利率为12%,该公司本年的销售额为400万,固定成本为80万,变动成本率为60%,本年该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为80万,计算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
答;1.经营杠杆系数DOL=(EBIT+F)÷EBIT =(息税前利润+总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800000+800000)÷800000=
24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预计每年固定成本50000元,计划产销量每年3000件。试问:
(1)若单价提高10%,利润增长的百分比是多少?(2)若销量减少10%,利润减少的百分比是多少?
(3)若固定成本上升10%,利润减少的百分比是多少? 答;单价为50时,企业的利润:3000×(50-30)-5000=55000
(1)单价提高10%,此时单价为553000×(55-30)-5000=70000970000-55000)÷55000=27.27%其利润增长的百分比27.27%(2)销量减少10%,销量为27002700×(50-30)-5000=49000(55000-49000)÷55000=10.9%其利润减少的百分比10.9%(3)固定成本上升10%,55003000×(50-30)-5500=545000(55000-545000)÷55000=0.9%其利润减少的百分比为0.9%
45.以下是经过简化的C公司2005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1)营运资金;(2)流动比率;(3)速动比率;(4)资产负债率;(5)产权比率。答1.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80-120=160万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80÷120=2.3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280-180)÷120=1.16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320÷500×100%=64%5.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320÷180=1.78
五、综合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46.某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摘录如下:
××公司资产负债表
2005年12月31日单位:元
又知,年末流动比率为1.5,产权比率为0.6,存货周转率为10.5,期初存货26000元,本年销货成本为294000元。
要求,填写表中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答;①应收账款;每日赊销数额×平均收现期×机会成本率②存货; ③应付账款 ④长期负债 ⑤未分配利润 ⑥总计
第五篇:会计报表分析报告
会计报表分析报告
(一)一、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并且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利益集团改善决策。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比较、分析并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着重对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健全、经营成果是否优良等进行解释和评价,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
二、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局限性
1.财务报表所反映信息资源具有不完全性。
财务报表没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列入企业财务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而在现实中,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者因为客观条件制约,或者因会计惯例制约,并未在报表中体现。比如某些企业账外大量资产不能在报表中反映。因而,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2.财务报表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由于会计报表是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很多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通货膨胀时期,有些数据会受到物价变动的影响,由于假设币值不变,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使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时难以对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3.财务报表缺少反映长期信息的数据。
由于财务报表按分期报告,只报告了短期信息,不能提供反映长期潜力的信息。
4.财务报表数据受到会计估计的影响。
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有些项目数据是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加以估计计量的。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固定资产的净残值率等。
5.财务报表数据受到管理层对各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
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的多种选择,使不同企业同类的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即使是两个企业实际经营完全相同,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的结论也可能有差异。
三、客观因素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1.财务报表可靠性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向外界展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旦实际经营状况难以达到目标,企业会主动选择有利于提高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法,或者采取其他手段来粉饰会计报表。比如有的企业为提高利润水平,往往采用高估期末在产品成本,低估入库产成品的成本的方法。人为操纵的结果,使信息使用者得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也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失去意义。
2.财务报表分析者的业务素质水平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与评价通常是由报表分析者来完成的。然而,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对财务报表的认识度、对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判断能力、以及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往往理解财务分析计算指标的结果就有所不同。如果分析人员没有全面了解各项指标的计算过程和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仅仅看计算结果,是很难全面把握各项指标所说明的经济涵义的。
四、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成本、历史数据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的,这使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服务的能力。而且,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2.趋势分析的局限性。
趋势分析法是指与本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相比,给分析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变动趋势方面的信息,为财务预测、决策提供依据。但是趋势分析法所依据的资M etallureical FinanciaZ Accountin料,主要是财务报表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通货膨胀或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换算方法的改变。使得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对比分析的局限性。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确定指标间差异与趋势的方法。但由于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存在差异,各企业业务关系在区域上又不尽相同,其必然导致不同企业指标水平的差异,从而使之缺乏可比性。
五、常用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值,这一比率值越高,表明流动资产超出流动负债的程度越高,即企业短期负债的安全程度越高。但这种有效性是很有局限性的。首先。流动资产中有相当部分是不具有清偿能力的,比如存货的变现能力较弱。其次,流动资产中还有一些项目是不能变现的,比如预付账款、预付费用,虽然从性质上来说将其视作一种流动资产,但事实上它并不具备变现支付的能力。再者,财务比率指标自身结构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有效性的局限。例如,很高的流动比率本身就意味着企业对资产的利用率低,资产闲置,收益低下,管理松懈;同时也说明企业经营观念的保守。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目前的短期融资能力。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的比率,是流动比率的辅助性指标。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企业就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负债偿还能力,许多企业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信息使用者。
3.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本年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它表明普通股在本所获的利润,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比率指标。在计算这个比率时,分子是本的净利润,分母是年末普通股份总数,一个是时期指标,一个是时点指标,那么分子、分母的计算口径不完全一致。同时,在计算每股盈余时,普通股股数是一个“份额”概念,不同的公司股票每一股份在经济上不等量,它们所含有的净资产和市价不同。即换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限制了每股收益不同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
4.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期末净资产/期末普通股数,表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东权益或账面权益。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标,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
5.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一种投资报酬率,理应由企业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净收益与企业在该时期用于经营的净资产相对比。但企业在一定时期用于经营的净资产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从简化计算的角度考虑,分母用期初和期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期净利润相比较似乎较为合理。另一方面,“期末净资产”项目由于已经剔除向股东派发的现金股利数额,导致采取不同股利政策的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口径将产生差异。
6.现金流量比率指标。
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和债务的比较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但比率太高,可能是因为企业拥有过多的现金。未能很好地在经营中运用的缘故。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用的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但是公司的任何一种现金来源无论是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还是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都可以用于偿还企业的债务。所以。若将分子所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改为三项现金净流量的总和。来计算现金流量比率会更好些。
六、改善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建议
1加强对财务报表附注信息的运用。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财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在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时。应充分利用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的信息,联系其他相关信息。仔细深入地分析、研究,才能提高对企业整体情况的理解,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2.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不管采用哪种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的判断力对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尤为重要。平时要加强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与判断能力,并使他们同时具备会计、财务、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分析理念,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对所分析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综合数据的收集能力和掌握运用能力,极大地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代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有时很难定量,但会对企业财务报表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定量分析的同时,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断,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使报表分析达到最优化。
4.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
会计报表分析报告
(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及最终成果,是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事业单位内部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事业发展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的重要会计信息资料,也是单位编制下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在于解释各项目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一些问题,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为对管理者决策有用的信息。真实、客观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但能够对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堵塞日常工作中的漏洞、防止腐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也能为今后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事业单位所需经费一般由国家财政全部或部分补助,造成了事业单位重视会计核算、忽视财务分析的现状,这种现象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尤其严重。事业单位普遍缺乏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往往用季度会计报表或年终决算报表的缩报说明来替代财务分析报告。而有些单位季度会计报表的编报说明也只有寥寥几百字,不能客观、深入地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使财务分析报告的作用未能得以有效发挥,导致财政部门及上级主管单位不能全面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二)财务分析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对本单位业务流程和发展趋势了解不足,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高。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往往是被动地报账、做报表,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少、意识不强,对单位业务的现状、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缺乏全面了解,这种问题在基层预算单位尤为突出。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被动地进行财务收支的判断,难以找准问题的要害,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使得财务分析报告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功能被大大地削弱。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完备,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不相适应。按照《事业单位会计通则》规定,目前事业单位运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包括以下项目:1.经费自给率: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2.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的指标。3.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
事业单位按照财政拨款占总经费的一定比例分为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虽然同属事业单位,但这些分析指标体系对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的作用是不同的。笔者认为,“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这两个财务分析指标更适合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及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分析的重点应在预算的执行情况、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及支出项目是否正确等方面,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对这部分没有体现。
(四)财务分析报告形式单一,分析方法运用不够灵活。事业单位现在普遍存在着“一篇财务分析报告走天下”的状况,即不管报告的阅读对象是谁,也不了解阅读对象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只提供一种模式的财务分析报告,使报告阅读者往往得不到他们真正想了解的财务信息。另外,不能灵活使用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对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措施方法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都要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分析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财务会计分析的具体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财务负责人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主管财务分析工作的执行部门、工作程序、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以及格式、财务报告报送的时间等;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用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财务分析报告的主题,做到有的放矢,写出具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报告。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门分管领导的分析报告可以专业化一些,提供给其他部门非财务主管领导的分析报告则要通俗易懂。其次,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有关资料,如各类政策、法规性文件,历年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统计资料或财务预算等,丰富财务分析报告信息内容。再次,认真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二)灵活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在做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时应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等。()一般情况下应对单位的收支情况、支出结构等实际指标与其各项计划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并与上年同期各项指标采用绝对数与相对数指标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可结合相关图表进行分析,简明扼要地表达资料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出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变动趋势,分析必须有数据、有比较。
(三)条理清晰,建议有针对性。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涉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相关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分析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资产、负债的构成及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收入、支出情况及经费自给水平,分析定员定额情况及分析财务管理情况等。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应有条理、有层次。用于分析的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分析评价意见应客观、中肯,总结应全面、有重点,财务分析建议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四)提供收支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比较信息。按照我国的立法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在每年初必须将财政收支的安排情况编成预算草案,报送代表立法机关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并批准,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文件,政府必须按照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执行。这样,为了便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及其他各类使用者了解和评价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控制业绩,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不仅应报告预算收支执行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报告财政收支的决算数与经批准的预算数之间的具体比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