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用比例解决问题(合集)

时间:2019-05-13 19:1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125用比例解决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125用比例解决问题》。

第一篇:0.125用比例解决问题

第七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点】

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结构特点与正比例的意义互为对应的联系,从而构建知识结构。

二、预习学案

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校园里最高的树是那一棵吗?老师很想知道这棵树的高度大概有多少米,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测量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们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但需要同学们掌握好这节课的知识才能正确地测量出这棵树的高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导学案

(一)回顾旧知。

1、出示例5情景图,说一说图意,了解数学事例。

图略

2、你能算出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吗?

3、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4、教师引导:这个问题除了用算术方法解答外,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下面我们继续探究怎样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解法,感知策略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问题,必须知道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你们能说一说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吗?(板书:相关联的两种量:水费、用水吨数)

师: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可以在原题用符号的方法来划分,比如用水吨数用符号“○”表示,水费用符号“△”来表示,也可以用列项摘记的方法来划分(板书学习记录卡中的表格)。

2、探究用比例解题的方法。

发放学习记录卡(每个学习小组一张)

《用比例解决问题》学习记录卡

(1)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请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示)。

对应数据 相关联的两种量 张大妈 李奶奶

(2)分析判断。

从上表可以知道()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和()的()相等。

(3)用比例解答。

如果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组长组织,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记录员负责作学习记录。

●分析、判断和解答如果有不同想法可以补充。

(三)展示成果,形成策略

1、指定小组到讲台利用投影仪汇报,预设学生的汇报内容为:

对应数据 相关联的两种量 张大妈 李奶奶

12.8 x 水费(元)10 用水量(吨)

从上表可以知道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或12.8:8=x:10),比例的解是x=16。(板书解法1)

2、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其它同学结合小组的汇报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是补充意见。预设学生可能质疑或补充:

(1)和分别表示什么?(水费单价)

(2)如果列出的比例是可以吗?为什么?(可以,因为和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吨,是一定的,板书解法2)

(3)如果列出比例式是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比例中两个量的比值不是一定的)预设之外的对策:如果没有学生提出以上问题,教师可以课前做好准备,出示不同的比例式让学生讨论其是否可行。

(四)检验反思,提炼策略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

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师:反思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一起来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步骤)好吗。?

小结:得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三列(设未知x,根据判断列出比例)、四解(解比例)、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五、课堂检测

(一)测评练习

1、按要求做题。

小明买了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1)题中的()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人的()和()的比值是相等的。

(2)设要用x元。列比例是()。

2、用比例解答下面各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驶了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共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2)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子长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到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六、课后作业

1、先补充问题再用比例解答。

王师傅4小时加工了20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__________?

2、一条绳子长126米,剪下9米共做了5条跳绳。剩下的绳子还可以做多少条这样的跳绳?

提高练习第1题可以补充“×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或“要加工×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相关联的两种量对应数据

张大妈李奶奶

水费(元)12.8x

用水量(吨)810

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即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8X=12.8×10

X=

X=16

答语。

六、反思

我喜欢真实的课堂,这节课,课前我一点儿都没有提示前面的知识。课堂上,当提问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时,很多学生都有些生疏,对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有些陌生,经过老师提示后,学生们才回想起前面的概念,这部分所用的时间比预先多用了1分钟左右,虽然是大约1分钟的时间,却给我敲响了警钟,知识一定要常温常故,尽量避免学生的回生,更要防止知识的断层。

反思这节课,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一位好的数学老师必须具备全面、科学调控课堂的能力,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点,适时点拨,拓展延伸。与此同时,教师还不能忽视知识的前后联系,不能让知识搁浅,做好做实日常工作,让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扎根学生心中。

第二篇:用比例解决问题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潘涂小学 叶海堤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9--60页的例

5、例6及一些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

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决问题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也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要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学习本节课之前,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已经会解决了。本节课要让学生用另一种数学眼光,从比例知识的角度寻找一种新的解决这种特殊数量关系的方法。从而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强数学应用意义的培养。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上,能否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其关键重要的一环是,如何引导启发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比例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要为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条件和机会。【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实际问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知识正确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复习迁移。(课件出示)

1、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3)、从A地到B地,摩托车的速度和所用时间。

(4)、摩托车的速度一定,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联系生活,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全社会都在节约水资源。请大家想一想,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里藏着哪些数学问题呢?(1.用水的总量。2.应交的水费。3.每吨水的价格)

师:你能利用这3个量说一说它们之间存在着哪些数量关系吗?会构成什么样的比例关系?板书:水费/用水量=每吨水的价钱(一定)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使学生加深对正、反比例的意义理解,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学生熟悉的水问题切入,引出水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来揭题。】

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

1、师:看来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请看例5情境图。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师:你有办法帮她算一算吗?

(1)学生尝试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汇报:12.8÷8×10

=1.6×10

=16(元)

(2)激励引新:

师:像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

①师: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依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并回答: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设计意图:教师提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组织学生如何开展学习,是小组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部点,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建构用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

②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并解方程。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12.8∶8= X∶10 8X=12.8×10 8X=128 X=128÷8 X=16 答: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3)概括总结:像这样的题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与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均可,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的,我们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但如果题目要求用比例解的,就一定要用比例的方法解。3.变式练习。

师:刚才我们用归一法和比例法帮李奶奶解决了水费问题,同学们真不简单,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1)出示课件: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它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2)让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改编后的题。

(3)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比较一下改编后的题和例5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拓展应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探究

1、教学例6 师:让我们一起到印刷厂看看那里会有哪些数学知识。

①出示情境图,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尝试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③叙述解题思路:因为书的总数一定,所以包数和每包的本数成反比例,也就是说,每包的本数×包数=书的总本书(一定)。2.灵活应用。

师: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想一想:怎样用比例解决问题?

小结:用比例解决问题,应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

【设计意图:有了例5用比例来解决问题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谈论交流,培养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巩固联系,拓展应用。(试一试你能不能用比例来解决下面这些问题)

1、王芳买了4枝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2、学校附近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 刚好可以买4枝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想都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枝?

3、小明家到学校共1200米。今天早上上学3分钟共走了180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走多少分钟才能到学校?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km,6小时可以到达乙地;如果每小时行60km,可提前几小时到达?

[设计意图]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循序渐进,围绕所学基础知识设计练习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不仅会做,而且会想。练习形式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他们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五、全课总结,回顾新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谁能向大家讲讲,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5:12.8÷8×10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1.6×10 12.8 ∶8= X ∶10

=16(元)8X=12.8×10 8X=128 X=128÷8 X=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例6:解:设要捆X包。30X=20×18 X=360÷30 X=12 答:要捆12包。

第三篇:用比例解决问题

比例的应用

1、一条公路长25km,在一幅地图上长5cm,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一个手表的精密零件长5mm,画在设计图纸上是12cm,求这幅的纸的比例尺。

3、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3.5km,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4、学校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是80米,宽是50米,把它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了16cm,宽应当画多少厘米?

5、某实验小学的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30000,量得长是9cm,宽是5cm,学校的时间占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6、埃及金字塔是著名的景观,某科学家用测量影长的方法计算金字塔的高度。测量结果如下:竹竿长5m,它的影长是3m,这一时间段金字塔的影长是87.9m,这座金字塔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7、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5周需要13小时,用同样的速度绕地球12周需要多少小时?

8、50千克花生仁可以榨油19千克,要榨200千克花生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仁?

9、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8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160米,几天可以修完?

10、一间大厅,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24块,若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这样的方砖多少块?

11、小华看一本240页的小说,4天看了64页,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书还需要多少天?

12、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长是2cm,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0km的速度匀速行驶,如果这辆小汽车上午8:30出发,10:00能到达吗?

13、一个车间装配一批电视,如果每天装50台,60天完成任务,如果要少用20天完成任务,每天应装多少台?

14、在一幅比例尺是1:3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4cm,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8cm,求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

15、新兴小学的学生去旅游,用4辆同样的客车每次可以运送224名学生,如果用13辆这样的客车,每次可以运送多少名学生?

16、一台碾米机5小时碾米2000千克,照这样计算,6.5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千克?要碾米3.6吨需要几小时?

17、小明家用收割机收割小麦。如果每小时收割0.3公顷,40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1)

现在想用30小时收割完,那么每小时应收割多少公顷?

(2)

每公顷产小麦8吨,这块地共产小麦多少吨?

18、(1)一个三角形的A点(1,1),B点(1,4),C点(4,8)请在方格图中画出这个三角形。

(2)如果把这个三角形按3:1放大,请画出放大后的三角形。

(3)请另一张在方格图中画一个和放大后图形大小相等的梯形。

18、奥运会一块金牌的黄金含量与金牌总重的比为6:412,一块金牌总重412g,302块金牌需要黄金多少克?

20、北京到济南的高速公路距离大约为430km,北京到天津大约为120km。一辆汽车从北京出发开往济南,当行驶到天津时用了1.5小时。按照这样的速度,从天津到济南需要多少小时?

第四篇:3.13用比例解决问题

小六班数学2014/5/15学生姓名:教师:陈晨

3.13用比例解决问题(1)

学习目标:

1、整理和复习正比例应用题,回顾并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深化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激发数学兴趣。

3、联系这些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学习难点:判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判断两个量成什么比例?(ppt)

二、新课:

1、例5用以前的算术方法怎么解答?

2、例5中“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3、哪个数量是一定的?水费和用水吨数与一定的量有什么关系?

4、水费和用水吨数成什么比例关系?写出比例式。未知量用?表示。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我们要注意什么?

练习:

1、小明买了4枝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买了3枝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三、课堂检测:

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子长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到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作业:小状元练习册P28

第五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执教----李刚 学习内容:用比例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正确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难点:

重点:运用正、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学习方法: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等。学习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下面各题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4)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过程要求:

①说一说有哪些量。

②判断成什么比例,并说出原因

2、根据题意用等式表示。

(1)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速度,3小时行驶210千米。

140210 23(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56千米,要5小时到达。70×4=56×5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5(1)出示例题。过程要求:

①学生集体读题。

②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并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③汇报解决问题的结果。引导提问:

A.题中哪两种量是变化的量?说说变化情况。B.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C.用关系式表示应该怎样写?

水费水费 吨数吨数板书:列比例解答。(3)与算术解比较。①检验答案是否一样。

②比较算理。算述解答时,关键看什么不变?(4)即时练习。

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过程要求:

① 用比例来解决。

②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③ 汇报思维过程与结果。

想: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水费和用水吨数的比值相等。

水费水费 吨数吨数解:设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X吨水。

4228

X8 28X=42×8 X=12 答: 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12吨水。

2.教学例6。

(1)出示课文情境图,了解题目条件和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题中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3)用等式表示两种量的关系。(4)设末知数为X,并解答。

三、巩固练习课本P62做一做

学生自行完成,共同判断。

四.本课总结

五.作业

学习评价本节作业

下载0.125用比例解决问题(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0.125用比例解决问题(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大全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郭永亮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再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 武昌区傅家坡小学 许刚 一、说教材: 《用比例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的第三章节比例的应用的一个子内容,这......

    用比例解决问题草稿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河小 张红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

    《用比例解决问题》(精选五篇)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张万平教学内容:课本58页例5,课本59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例5、例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使学生能用比例方法正确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主备人:黄菊芳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金寨中心学校 刘世梅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9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含正、反比例的......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 在教学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