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语文教学中拓展的思考
对语文教学中拓展的思考
《语文新课标》指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学习语文的空间就有多大”这句话道出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大语文”理 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圆,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任务的完成,而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个开端。因此,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关注学 生的生活,努力寻找文本、学生、教师、生活的联结点,将语文与生活,学习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向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获 取知识的愿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课文的感悟,从而形成对教学主旨的全面观照。
“语 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中的 拓展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首 先,拓展要适时。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课堂最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体的拓展任务,好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其实,教无定式,无论采 取何种形式的教学方式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未必在课堂的最后阶段进行,我认为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拓展。如我教学《故宫博物院》,在带领学生学习太和殿一节时,我就结合课文说明太和殿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让学生按照空间方位介绍自己所在的教室,目的是巩固学生对空间顺序的理解。
其 次,拓展要适度。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我认为是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延伸,是课堂中的点睛之笔,适度的拓展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反之,则会喧宾夺主,加大 学生的学习负担。所谓适度拓展,应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地方去拓展延伸,比 如,文章的情感升华,能力的迁移训练等,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
第 三,拓展要灵活。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大多都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基于这一点,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灵活拓展,方式要多样,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结合具体 的学情来选定拓展的方式,切不可千篇一律,有的教师不管教学什么文章,都采用片段练习的方式进行拓展;还有的教师只要是拓展就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我觉得 这些做法有些死板,并不一定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只有恰当灵活的拓展,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把文本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 我执教《台阶》,就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两种拓展方式,一是让学生结合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的父亲,体会父爱。一是让学生就“新屋造成了,父亲老了,身体垮了,那么做值不值?”开展辩论,目的是让学生把文本和生活联系起来,同时训练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
总之,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应依托文本,同时又要跳出文本,联系现实生活,使拓展训练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的目的,真正实现“大语文”理念。真正实现学习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模版]
对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代在变迁,写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人,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学中就更注重作文教学了。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有多方面,经过不断的调查与研讨,现就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现状分析
1.作文教学无计划。作文教学历来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不仅与阅读互为双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显为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但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无标无序,且作文题重复又重复,千人一腔,学生没有一个写作提高的渐递梯度。具体表现为:在作文训练之初教师便把全套本领、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在学生根本未曾达到应有水平时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作文教学,以期学生一步登天,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例如:初中第一学期,根据学生实际,作文教学应从基本功练起,即书写规范,标点、格式正确,完整地记叙一件事等。而我们的第一次作文课便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第一次考场作文便将“生动形象”、“议论抒情”、“点题扣题”作为评分标准,在此情况下,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与日俱增,难怪有的学生哀叹:我上小学时好歹写一篇作文就能获奖,到中学我费半天劲也得不了高分。这种没有过渡的作文教学,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造成初一讲审题、立意选材,到了初二初三还是讲这一套,学生听烦了,老师讲腻了,而成效甚微。
2.作文教学与学生实际脱节。教师本身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而怕批改作文,自然也使得学生缺乏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由于无计划,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该上作文课了,临去教室的前几分钟还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直到走进教室才挤出一个题目来。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其结果,或老调重弹,或曲高和寡,学生望题生厌,望题生畏,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则是简单化、庸俗化、套式化,引而不发,疏而不通,越指导,学生的写作越僵化,长此以往,将学生的一点点灵气全磨灭了。再说批改:一是习惯于精批细改,劳而无功,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关心评语,只看一眼分数便罢。那是因为老师的评语从小学到中学全是一套话。二是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学生自己写的什么都快忘光了。批改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导致批改方式僵化,教师独揽批改大权。讲评随便,无针对性,药到病不除,尽管学生作文写了不少,但写作水平提高却不快。
3.作文与阅读、生活脱节。首先,读与写分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读不能很好地为写服务,写作也无法促进阅读。例如七年级第一单元安排的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而单元作文训练是安排写人“这就是我”,单元课文中没有相关的文章为学生作指导,或是提供仿写的篇章。其次,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写作教学常常与生活脱节,作文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为作文题材,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词汇,又不熟悉多样的题材,作文时文思枯竭,硬挤强凑,自然文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成篇。例如,有一次作文训练,让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班里有一半的学生写同学,其中有二十几位写雨中送伞,我在作文评讲课上说:“我数了数,我们班在这次作文中出现了二十几把伞。”一时间全班哄堂大笑。
二、采取对策
对于上述现状,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1.制定作文教学计划。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写作实际,又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所定计划要确保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客观上行得通,不能成为学生的障碍。计划要细致、明确,哪个学段应掌握哪些写作要领,必须达到怎样的写作水准,可以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现手法等都要具体。目标、措施既要具体,更要明了,教师要胸中有盘棋,学生要心中有颗子,教师教有方向,学生学有奔头。计划还要检查、调整,适时地查漏补缺,以期完善,防止计划的随意性、教条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由浅入深,在不知不觉中步入写作的殿堂,这样,畏难情绪自然烟消云散。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源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去激发,一方面应多表扬学生,另一方面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
兴趣的激发方式有很多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颂比赛、古诗词欣赏等。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再如要求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使他们作文有东西可写,能对生活进行思考,能洞察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当然,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与学生俱进。
3.多渠道拓宽写作途径。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尽可能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拓宽学生的选材范围。首先阅读与写作要紧密结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通过对课文的仿写、改写、缩写、抄写、补写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利用课文的能力。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续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排比段的仿写,《愚公移山》的扩写等。指导学生同中求异,不断拓宽写作思路达到创新的目的。再有写作与生活要紧密结合。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生一是不会关注社会,二是生活面太窄。要想拓宽学生的选材面,就要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生动的具体事例。我年级多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参观、采摘、各种文体竞赛等。学生参与了这些活动,有切身体会,文章写得有声有色。在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写随笔,记日记,养成日写百字、周成一篇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完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写创造型作文。4.作文批改,打破常规,走改革之路。
具体操作
第一步,教师初改.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一般要教两个班,一次要改约120本作文。由于学生年龄相当,社会活动面相似,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大的差别,因而作文水平也相差不大,作文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比较多,语文教师每次辛辛苦苦地一本本圈点、批改、写评语,用心
爱心
专心
到最后发现评语几乎雷同,绞尽脑汁也难写出1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个评语。有鉴于此,我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每次只需详批一组,有时间也可详批两组,就可以对学生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优劣问题有个基本了解,这样,下一步集体评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第二步,集体评改。集体评改是作文评改的关键一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从初阅的作文中共抽出好中差各2本。将范文按差——中——好的顺序,教师可先示范或者依次由同学们来讨论,让学生评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原因及修改意见。
比如,学生的习作《友谊》大意这样写:我去买盐的过程中与平时不大接触同学相遇,聊得很起劲,“望着她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知道有一粒种子已悄然落进了我的心田”。接着写上体育课,我摔伤了胳膊,同学坚持帮我补习功课,在学校俨然成了我的保姆,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和她相处,所有的烦恼都会随风而去,感觉特别轻松愉快。我知道,那粒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这样的文章内容比较单一,材料也俗气,可以增添内容,使文章充实起来。我先口头作文: 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了烦恼我们会找对方倾诉;遇到难题我们会共同解决;获得成功我们会让对方分享。我们成天形影不离,好得就像亲姐妹一样,同学们都戏称我们俩是“连体人”。可进入初三以后,我发现她的话少了,精神也不怎么好,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问她原因,她也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才知道,她和一男生暗暗好上了,可最近,那男生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女孩。我真想把那男生痛打一顿,可理智告诉我:不能鲁莽行事。我必须多陪伴她,多安慰她,尽早把她从那泥潭中拉出来。我对她说:“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人有什么好留恋的,为他浪费那么多时间简直太可惜了。要是换了我,早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可不愿做傻瓜。”“什么,你说我是傻瓜?”“对,你就是个十足的大傻瓜!”盯着她的眼睛,我一字一顿的说。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一改往日的萎靡不振,重又变得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了。看着她活泼开朗的样子,我知道我们俩用真诚浇灌的友谊之花终于开放了。
学生讨论这样修改的效果。学生讨论明确:可以处理成片段成篇的作文,这样一来内容也充实,材料与时俱进,有时代感。并且可拟小标题为:相遇、相处、相知。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学生领悟到:写文章要考虑全局,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缺一不可,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课后互批集体评改后,大家情绪高涨,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将学生4人分为一小组,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依据六篇范文的品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批,并认真修改,还要写出眉批和总评,评出具体等级,最后签上评者姓名。同学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中肯,等级最合乎实际,因而,态度十分认真,批阅格外仔细。由此,品评文章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提高。大大的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一周内即将作文反馈给学生,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依然存在,兴趣也高。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在品评他人文章时,基本能比较全面地说出一篇文章的优劣,相应地评出等级,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比如,有时学校统考后讲评,我故意将范文的分数删去,然后让大家给范文打分,有许多同学打的分数几乎与教师一致。更重要的是,在集体评改和互改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同一篇文章,前前后后意见交锋,激烈争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观念相互撞击,放射出了很多的新思想、新灵感。同时,在讨
用心
爱心
专心
论中,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高了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对不同等次文章的品评、比较中,思维品质更加周密,鉴赏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作文教学是一项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领域。教师可以放开思路,大胆实践。只有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路子,使作文教学变得充满活力和情趣,使新课程改革收到预期的效果。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自省: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引起每一位同学的兴趣?为什么那么精彩的文章有的同学读而不知其味?我们的语文课到底哪里不对?缺了什么?我揣摩出的答案是:缺兴趣。
一、关心学生,与学生交朋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与他们交上朋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兴趣学习语文。
二、把导读设计的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兴趣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我在教学中也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感官上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或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四、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心爱心专心 1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的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只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设计让学生心动的课堂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不同感情,要采取不同语言。在讲述欢快、诙谐和幽默的情景时,多用轻快的语言,声音清楚而不用力,这样可使学生的听觉达到亢奋状态,调动情绪,触发思绪,增强记忆,在讲述庄重、肃穆、沉重的内容时多用节奏沉稳、语速连贯、音强而有力的慢语。如我在教《伟大的悲剧》时,就采用深沉,哀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朗读课文,这样学生的感情被浓烈的气氛感染,课文中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就无形中烙在学生心中,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假、恶丑的揭露和批判必须采用嘲笑、讽刺、诙谐的语言,如教授《变色龙》《范进中举》适宜采用嘲笑、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就要用趣语„„总之,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随情而变,随境而迁。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像涓涓流水,应像润物的春雨,像夏日的清风„„流进学生的心里,浅近学生的记忆,吹进学生的心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效率。
以上是我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还请老师们斧正。总之,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大胆探索,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自己与学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胆创新,我们语文教学会更加辉煌。
用心爱心专心 2
第四篇: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教育论文
[关键词]语文 朗读 语感
一、朗读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语感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表达能力。通过对文章反复地朗读,对文中情感的反复体会、领悟,再加上适当的语气和语调,才能产生好的语感效果。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会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悟出文中所阐述的内涵。
二、朗读训练可以发展学生语言
朗读课文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要读得连贯,节奏自然,不拖长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就是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三、朗读训练能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
朗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手段。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朗读课文,就是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理学和教育学都特别强调“直观教学”,而语文教学中的“直观”,最主要的就是语言的直观。它包括对课文的范读、讲解和学生朗读。范读,是教给学生感知教材的方法;学生朗读,是对教材的直接感知;讲解,则是在学生充分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朗读这一环节,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加活动,使学生“目睹”、“口诵”、“耳听”、“心思”,从多方面立体化地感知教材,就一定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看到作者的别具匠心和文章的要义,领悟文章的妙处,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朗读训练能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范读课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老师那铿锵的节奏、抑扬顿挫的声调、丰富的内容、健康的感情,都能给学生以感染和美的享受,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认真朗读课文,久而久之,就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朗读也是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朗读。诗歌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抓好朗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呢?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朗读要领。第二,教师要做好朗读示范与指导。第三,教师在朗读教学中要合理选取朗读方式。第四,结合第二课堂的开展进行朗读训练。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的人本思考
语文教学的人本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到育人发展本位的转移,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教学。
为了实现人本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目标,必须采取既符合人本教育精神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人本心理学主张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以学习者作为活动及其全过程的中心。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自始至终充当着主人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积极探索等主体性人格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
体。”“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本身既反映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也把依附于它的民族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有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语文学科是一方滋养人文精神的沃土,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过程。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掘语文学科的人文资源,发挥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独特优势。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明显地存在着重“工具”、轻“人文”的倾向。
于漪老师认为,倘若就词句教词句,就工具给工具,这与其说是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不如说是我们的学科教育目标发生了偏差。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和未来学告诉我们,21世纪的人不是理性的奴隶,而是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说:“只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行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一个和谐的人格。最要紧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愿望、各种痛若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语文教学而言,它的一个重要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一个人成为有意义的社会人的重要基础。人的能力怎样才能形成?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践。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主要不是教会的,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只能在言语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这里强调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和发展语文能力,并不是一概否定教学中的理论分析和知识传授,更不是提倡放任学生去盲目实践。
新的中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体例、练习设计等方面都注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问题,近年来兴起的研究性学习也为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教师更新观念,积极实践,就会探索总结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
用心爱心专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