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范本(推荐)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
为贯彻落实丹阳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特制定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各科室主任是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向院长及全院职工承诺并承担相关责任。
一、医院和科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积极推进科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二、科室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医师不得超越权限使用抗菌药物,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三、科室必须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各科室抗生素使用率不能超过如下标准:门诊:儿科60% 呼吸内科65%,消化内科30%,内分泌3%,心血管3%,中医6%,外科40%,妇产科20%,五官科40%眼科18%,皮肤科8%,口腔科15%。病区:儿科85%,内科50%,外科85%,妇产科4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手术科室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0.5-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四、医院应积极组织开展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使用通报制度及抗菌药物使用诫勉谈话制度,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严加考核,整改落实。
五、相关责任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和医师,视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
1、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视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由院长或分管院长召集科室主任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后仍整改不力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2、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降低一级抗菌药物使用权6个月(即副主任医师以上暂停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主治医师暂停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暂停抗菌药物处方权3个月;上述医师恢复抗菌药物处方权后再次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所有抗菌药物处方权1年。
3、药师连续3次以上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医嘱,或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院长:科主任:
2011年月日2011年月日
第二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
xx医院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状,确定各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向院长及全院职工郑重承诺下列事项:
一、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如《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中国国家处方集》等。积极推进科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与公立医院改革、等级医院创建、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二、必须认真贯彻落实《XX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级医师不得超越权限使用抗菌药物,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现象。严格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三、必须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使用通报制度及抗菌药物使用诫勉谈话制度,对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严加考核,整改落实,并记录在案作为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的重要考核指标。
四、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和20%。
五、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六、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凡停用、更换、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必须在病程记录里详细记载说明,必要时要有科主任的签字。
七、将考核发现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作为每月医务科医疗质量月分析记录的主要内容。
以上承诺经双方签字生效,并将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临床医师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反。
院长(签字):医师(签字):
二O一四年四月十日二O一四年四月十日
第三篇:3 2014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1
马兰屯镇卫生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山东省卫生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文件精神,促进临床合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确定各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并向院长及全院职工郑重承诺下列事项:
一、严格贯彻落实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全力推进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不接受药品回扣。
二、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医师按权限使用抗菌药物。
三、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四、每周例行检查随机抽查100张处方和出院病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超过20%,每超出一个百分点扣科室1分。
四、本科室执业医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五、如有违反以上各项,将在职称晋升、考核中根据情节给予减6、4、2分。并给予用药警告,降低用药权限及停止处方权的处罚。
科主任签字:
科室医师签字:年月日
第四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保证安全、有效、经济临床用药,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本制度及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
第一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 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病例,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第二条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耒茯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第三条 对轻症社区茯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禾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第四条 临床医帅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病理生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三)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四)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并尽可能的选用医保、农保报销范围内的药物。
第五条 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第六条 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一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第七条 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局部用药,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一般不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气道预防给药。
第八条 对病青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第九条 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妥善处理。第十条 遵循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联合用药原则。
第二章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第十一条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性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枷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第十二条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一)一般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明确病原菌只对限制性或特殊使用性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可使用限制性或特殊使用性抗菌药物治疗。
(二)根据病情需用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有药敏结果作依据。若无药敏依据,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在相关医疗文书记录中签名,无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签名,或有感染等相关专业科室医师、临床药师的会诊记录。
(三)根据病情需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有致病菌只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若无药敏报告,应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或科室主任在相关医疗文书记录中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师、临床药师会诊记录,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
(四)根据致病菌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药物轮换使用
(五)感染科或检验科、药剂科须分别履行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和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的职责。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第三章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原则
第十三条 门诊患者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原则上只能选择非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如因病情需要使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经具有中级医师及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加签。原则上禁止在门诊治疗中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应经具有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加签。
第十四条 门诊原则上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尽可能避免联合用药。需要联合应用的,只能选择两种一线抗菌药物。严禁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结核、抗麻风等治疗除外)。第十五条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天(肺结核、慢阻肺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除外)。使用时间在3天以上,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治疗,并应进行病原学监测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第十六条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的形式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进行治疗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使用。
第四章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要求
第十七条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原则:
(一)预防用药指征: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
(二)应在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基础上规范用药品种和给药方案。
(三)不能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新品种、价格昂贵品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作为预防用药。
(四)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综合考虑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范围、手术部位与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病人机体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其原则是:
1、广谱、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手术部位大多数病原菌。
2、杀菌剂剂量要足够。
3、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用药次数。
4、宜静脉给药,一般用β
5、Ⅰ类手术切囗(清洁手术;分甲、乙两类)。
甲类:如疝、乳房、甲状腺、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张等一般中小清洁手术,原则上可不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0.5一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可参照处理。乙类:如心脏、胸部、头颅、骨、关节及有人工植入的大型清洁手术,以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在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的 介入治疗可参照此类用药。
6、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如胃、肠、肺、耳鼻咽喉科、妇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及开放性创伤,原则上手术当日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延长至术后48小时。如经阴道子官切除术,可用至术后2一3天。
7、污染的手术:
如脓疡切开引流、化脓性胆營炎、骨髓炎、肠穿孔、腹膜炎等术前已明确感染的手术,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用 药。
第十八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注意事项
(一)单纯性病毒感染者不用抗菌药物。
(二)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 方便、价格便宜。
(三)预防用药应有目的,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的感染菌选择药物,不能盲目采用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以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四)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不能放松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无菌技术,并应加强临床观察及消毒隔离措施。
(五)清洁肠道用药:施行结肠、直肠手术,于术前2一3天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的机会。
第五章临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管理原则
第十九条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抗菌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产生。
第二十条 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特殊情况可联用两种以上,包括抗真菌药。第二十一条 联合用药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
(一)病原体不明的严重感染。
(二)单一药物难以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三)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耐药菌感染,特别是院内感染。
(四)为减少各药物单一使用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五)需长期用药,有利于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如抗结核治疗。
第六章临床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第二十二条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一)选择药物和设计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药物的肾毒性、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如正在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时,应估测对药物清除率的影响。
(二)根据肾功能不.全程度应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第二十三条 肝功能不全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肝脏毒性反应及肝功能减退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避免使用肝毒性明显的药物。
第二十四条 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一般应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菌药物,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禁止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新生儿不宜肌肉注射。第二十五条 小儿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注意.
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8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类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第二十六条 妊娠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妊娠期妇女药代动力学的改变,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第二十七条 哺乳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在乳汁中浓度低、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并按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与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药,使婴儿从乳汁中摄取的药物降至最低。
第二十八条 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老年人因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代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变化,特别是由于肾功能减退而致药物血浓度增加,不良反应也增加,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依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第七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纳入医疗质量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项责任内容,切实将各项管理要求落在实处。第三十条 对不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工作或违反以上管理要求,因临床抗菌药物滥用而由此造成医疗纠纷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医师,将依照《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相应处罚,直至吊销具体责任人执业资格。
第三十一条
第八章附则
本办法自2017年1月22日起实行。大营镇卫生院 2017年1月22日
第五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
无锡博爱医疗门诊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
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和《卫生局关于2012年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江苏医[2012]19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各科室主任是本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向院长及全院职工承诺并承担相关责任。
一、科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主要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积极推进科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与质量管理年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
二、科室应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医师不得超越权限使用抗菌药物,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正,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使用非限制类抗菌药物送检率≥30%、使用限制类抗菌药物送检率≥50%;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送检率≥80%。
四、科室必须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3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25DDDs以下。
五、临床医师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管理规定;凡停用、更换、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必须在病程记录里详细记载说明,必要时要有科主任的签字。
六、相关责任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和医师,视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
1、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视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由院长或分管院长召集科室主任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后仍整改不力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2、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主治医师以上人员降低一级抗菌药物使用权6个月(即副主任医师以上暂停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主治医师暂停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暂停抗菌药物处方权3个月;上述医师恢复抗菌药物处方权后再次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所有抗菌药物处方权1年。
负责人:
科主任:
2014年
月
日
2014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