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期汇合同会计处理问题(推荐)
期汇合同会计处理问题
升水和贴水处理
先做递延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期汇合同分别处理
1、外币约定付款套期保值期汇合同,递延升水或贴水,至商品交易日用来调整购货成本
或销货成本
2、外币交易套期保值期汇合同,递延升水或贴水在合同期内分期摊销
外币折算差额处理
由期汇合同签约日到编报日到合同到期日汇率变动形成的外币折算差额,分别不同类型期汇合同做相应处理
1、外币约定
先递延(递延汇兑损益)→交易日调整
2、外币交易
两种业务观第一种处理,交易前发生的外币折算差额(未实现的汇兑损益),确认为当期损益
现行折算特点
1、对资产负债表折算
1)所有外币资产负债项目都按现行汇率折算
2)投入资本按资本投入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3)留存收益的折算金额从已经折算的收益和留存收益表中取得
4)折算差额作为累计折算调整额单独反映
2、对收益表折算
所有收入和费用项目都用平均汇率折算
优缺点及其评价
操作简便,能保持原外币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变
折算汇率选择不合理
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以现行汇率来折算一项历史成本金额,得出的结果既不是历
史成本,也不是资产的现行市价,而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历史成本与编报日的现行汇 率两个不同时点数字的乘积。
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
以资产负债项目的流动与非流动性质作为选择折算汇率依据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只使用纯粹交易)
以资产负债项目的货币与非货币性质作为选择折算汇率依据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货币性项目:指现金以及按照既定货币金额计量的价格今后不再变动的项目
货币性项目的特点:货币性项目的外币金额固定不变,本国货币金额将会随着汇率变动而
变动,货币性项目会承受变动的影响
货币性项目应按期末的现行汇率结算
非货币性项目:按照既定货币金额计量的价格今后可能变动的项目
非货币性项目的特点:外币金额不是固定不变的,本国货币可能不变
货币性资产负债→现行汇率
非货币性资产负债→历史汇率
投入性资产负债→历史汇率
留存收益的折算金额为轧算的平衡数
时间量度法
以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汇率依据的一种方法
时态法是针对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的缺陷
时态法折算特点
对资产负债表的折算
1、货币性项目按现行汇率计算
2、按历史成本计量的非货币性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
按现行成本计量的非货币性项目按现行汇率折算
1、投入资本按资本投入时的历史汇率折算
2、留存收益的折算金额为倒挤的平衡数
对收益表的折算
1、固定资产折旧费和长期资产摊销费按取得有关资产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2、销货成本要在对年初存货、本年购货、年末存货按不同的适用汇率折算后,再根据公
式计算:销货成本折算金额=年初存货折算金额+本年购货折算金额-年末存货折算金额(年末存货x适用汇率)
3、其他收入和费用项目都按平均汇率折算
折旧费按相关固定资产的历史汇率折算
优缺点及评价
操作麻烦,不能保持原报表比例关系不变
折算汇率选择非常合理
时态法是以资产负债项目的计量属性
国际会计的几种观点
世界会计:所有国家都能承认和接受、采纳的世界性的会计
多国会计:世界各种不同的会计原则、原理和方法的集合体,它分析比较各种的会计差异,探索有关超越国界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协调各种的会计实务
跨国会计:主要以母公司和国外子公司的会计实践为依据,研究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活动中
产生的特殊会计问题
国别研究:研究具体国家会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
会计模式研究:用抽象化、典型化的概念,对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会计主要特征所作的综合表述与反映
影响会计的因素
经济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
二、社会经济结构特点
三、资本来源
四、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联系
1、历史的经济联系
2、与地区性经济组织的联系
3、产品的联系
五、通货膨胀
六、财政与金融政策
政治和法律因素
每个国家的会计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但影响的方面、方式和程度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社会因素
社会上保守秘密的倾向,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报告和披露。
教育因素
从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美国会计
美国会计特色:强调公认会计原则
会计规范的一般特征
1、会计法律规范: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只对会计作原则性规范
2、会计准则规范:由政府法律授权民间机构主持制定,权威性强,以概念框架为指导,以规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准则数量庞大,形式多种
报表注释:强调充分披露,条目多,篇幅大
英国会计
英国会计特色:强调真实与公允观念
会计规范的一般特征
1、会计法律规范:公司法
2、会计准则规范:在法律框架内,会计职业团体自愿制定,并以原则基础为指导,准则
数量相对较少,重视引入国际会计准则
注:真实与公允是指以诚实的态度正确披露有利的或不利的一切重要的信息;不歪曲或掩
盖重大事实,也不故弄玄虚,使之神秘莫测;必要时也可超出规定要
求披露有关细节
法国会计
会计总方案由法国政府统一制定的用来系统表述会计标准化制度的文件
法国会计特色:具有“税务定向”的传统特点,即税务定向会计、会计受政府影响大会计准则的一般特征
1、会计法律规范:商务公司法、税法、商法
2、会计准则与制定: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总方案)和会计准则 会计实务的其他特征
1、资产计价原则上采用历史成本
2、存货发出计价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的坏账不得采用百分比估计;固定资产计价处理体现了税法的要求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化的困难和障碍
1、会计是一种具有评审性质的社会科学,反映着特殊的经营环境的需要
2、不同国家对会计和企业经营存在不同的态度和传统
3、国家之间在法律和经济方面存在着差别
4、国家主权方面的影响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的差距
外汇:一国货币单位购买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
历史汇率:最初取得外币资产或最初承担外币负债时的汇率
平均汇率:现行汇率或历史汇率的简单或加权平均数
在直接标价法中,远期汇率大于即期汇率,为升水,反之为贴水
第二篇:合作建房相关会计处理问题
合作建房相关会计处理问题
合作建房相关会计处理问题-1
案例背景:
通常所称的合作建房业务,实际上包括两种法律上的合作合同,即“合作建房合同”和“合作开发合同”。“合作建房合同”,是指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另一方提供资金,合作开发经营土地,建造房屋,根据事先约定分配新建房屋的一种协议。“合作开发合同”,即房地产联营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企业、事业单位之间,通过签订合作开发合同,共同进行开发经营,获取开发利润的一种民事协议。
合作开发合同与合作建房合同的主要区别为:
(1)合作开发合同通常要组建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目标的企业法人或临时性的项目建设指挥机构,而合作建房通常不会组建任何性质的联营体,只以契约形式存在;
(2)合作开发合同出资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仅仅是一方以土地使用权、一方出资金作为出资的方式,还包括各方共同出货币资金等其他方式;
(3)合作开发合同的各方都具有营利的目标,开发项目完成后,联营法人或联营机构通常将房屋进行销售以换回货币资金作为各自的利润;而合作建房的各方通常将建造完工的房屋按照事先已达成的分配协议予以分配,各自成为相应部分的初始登记产权人。合作建房合同、合作开发合同的具体安排及相关程序,必须符合《合同法》、《公司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将被视为无效合同,会计处理也就无从谈起。
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合同安排及运营情况,实务中,当双方单独设立法人主体运营相关房地产时,账务处理较为清晰,主要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子公司、联合和合营企业,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当双方未设立单独法人主体运营房地产的建设开发时,其账务处理较为复杂,可能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准则。
一、合作建房合同相关处理
案例1.1
甲公司为城投公司,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2014年1月1日,双方以乙公司名义设立非法人项目公司,甲公司以土地出资合作,该土地经评估价值为1亿元,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由乙方办理房地产开发相关手续。项目的设计、建设、管理,以及项目后续所需资金由乙方全权负责。开发过程中对外签订合同等均以项目公司的名义进行。甲乙双方约定,项目完成后,甲方获得固定面积的房地产,其余房地产由乙方负责对外销售,销售所得归乙方所有。
2015年12月31日,项目建设完毕,甲公司获得约定面积的房地产,该房地产按当日市价计算,价值为1.3亿元。甲公司拟将该房地产用作办公楼对外出租。
问题: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如何对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1.2
甲公司为城投公司,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2014年1月1日,双方以甲公司名义设立非法人项目公司,甲公司以土地出资,该土地按评估作价1亿元,账面价值8000万元;乙公司以现金出资1亿元。项目的设计、建设、管理由甲乙公司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乙公司负责具体执行。开发过程中对外签订合同等均由甲方授权以项目公司的名义进行。甲乙双方约定,项目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由甲、乙公司按投资比例共同享有及承担;项目完成后,按出资比例分配所建成的房地产。
2015年12月31日,该项目建设完成,共建成房地产共计2.6亿元,产生负债1亿元。甲公司拟将所享有房地产对外销售。
问题: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如何对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分析
一、合作建房合同相关会计处理
案例1.1
案例1.1的情况,甲公司实质上已丧失了该土地使用权的控制权,由于转让对价为固定面积房地产,因此,该交易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交易。同时,由于转让对价是未来分回的固定面积房地产,所以,在转移时点,该业务属于未完成的资产转让交易,不应确认相关处置损益,待交易完成,即分回固定面积房地产时才能确认相关处置损益。甲公司的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2014年1月1日,甲公司仅应将土地使用权以账面价值转为一项其他非流动资产:
借:其他非流动资产——合作建房资产
8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8000
2015年12月31日,确认所收到房地产,以及终止确认其他非流动资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13000
贷:其他非流动资产
8000
营业外收入
5000
案例1.2
案例1.2的情况,甲乙公司属于共同控制了该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开发。同时,根据双方约定,在建设期,双方直接共同承担和享有相关资产、负债的权利和义务,而不是以项目净资产来进行分配,也未成立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单独主体,该项目属于共同经营。在项目建设期间及建成后,甲公司应按约定比例确认相关资产、负债及费用。
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应将所投入的土地使用权转为一项投资资产: 借:其他非流动资产——合作建房资产
8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8000
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按比例确认相关资产、负债: 借:存货——库存商品
13000
贷:其他非流动资产——合作建房资产
8000
其他应付款等
5000
合作建房相关会计处理问题-2
案例情景
一、合作建房合同相关会计处理(续)
案例1.3
甲公司为城投公司,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2014年1月1日,双方以甲公司名义设立非法人分公司,甲公司以土地出资,该土地按评估作价1亿元,账面价值8000万元;乙公司以建设服务出资。项目的设计、管理由甲公司派驻人员负责,乙公司根据甲公司安排进行项目建设。开发过程中对外签订合同等均由甲方授权以项目公司的名义进行。甲乙双方约定,项目完成后,乙公司按全部房地产销售收入的20%分成。
2015年12月31日,该项目建设完成,房地产发生成本共计2.6亿元(包括土地使用权成本,不包括乙公司建造服务成本),建成房地产1000套,当年对外销售共计800套,取得销售收入3亿元,应按合同约定向乙公司分配销售收入6000万元。
问题: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如何对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二、合作开发合同相关会计处理
案例2.1
甲公司为城投公司,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2014年1月1日,双方共同设立A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甲公司以土地出资,该土地按评估作价6000万元,账面价值5000万元,占A公司实收资本的60%;乙公司以货币资金4000万元出资,占B公司实收资本的40%。A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由甲公司派驻;项目建设总监由乙公司派驻。甲乙公司按出资比例享有A公司相关权益。问题: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如何对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2.2
甲公司为城投公司,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2014年1月1日,双方共同设立A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甲公司以土地出资,该土地按评估作价6000万元,账面价值5000万元,占A公司实收资本的60%;乙公司以货币资金4000万元出资,占B公司实收资本的40%。A公司经营相关事项由甲乙公司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执行。甲乙公司按出资比例享有A公司相关权益。问题: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如何对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2.3
甲公司为城投公司,乙公司为房地产开发公司。2014年1月1日,双方共同设立A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甲公司以货币资金4000万元出资,占B公司实收资本的40%;乙公司以土地出资,该土地按评估作价6000万元,账面价值5000万元,占A公司实收资本的60%。甲公司未向A公司派驻任何管理人员,不参与项目实际开发,项目的设计、建设、管理、销售,以及项目后续所需资金由乙方全权负责。甲乙公司约定,A公司自项目建成对外销售产生收入开始,根据销售价格的一定标准,每年向甲公司分配相当于投资本金7%—10%的年化收益。自该房地产项目对外销售达85%开始,A公司有权向甲公司回购股份,回购价格按投资本金加2%年化收益计算。
问题: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如何对该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案例分析
一、合作建房合同相关会计处理(续)
1.3
案例1.3的情况,甲公司实际上并未转移该土地使用权的控制权,仅由乙公司提供建设服务,因此,甲公司自房地产建造期间,即采用合理估计确认乙公司所提供服务,并计入房地产建造成本。
(1)2014年1月1日,将土地使用权转为房地产开发成本 借:存货——开发成本 80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8000
2014年至2015年期间,甲公司应对相关建设、开发产生费用确认房地产开发成本:
借:存货——开发成本 18000
贷:货币资金等
18000
同时,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动,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预计应向乙公司分配的房地产销售金额,并计入开发成本。假设2014年末,甲公司预计该房地产销售总收入为3.5亿元(1000套×35万),应向乙公司分配收入为7000万元(200套×35万元):
借:存货——开发成本(乙公司建造成本)
70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
7000
(2)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建成后房地产成本: 借:存货——库存商品
33000
贷:存货——开发成本
26000
存货——开发成本(乙公司建造成本)
7000
确认对外销售房地产收入、成本: 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营业收入
30000 借:营业成本
20800
贷:存货——库存商品
20800
同时,由于已出售800套房产实际销售金额较原预计销售金额增加2000万元(3亿-3.5亿×0.8),实际使应付乙公司金额较预计增加400万元。因此,向乙公司分配收入时,应冲减原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为5600万元,多付400万元应增加800套房产的销售成本: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5600
营业成本
400 贷:银行存款
6000
此外,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然应就剩余200套房产的销售收入进行估计,并调整应向乙公司继续支付的应付账款账面价值。
二、合作开发合同相关会计处理
案例2.1 案例2.1中,甲乙公司通过设立法律认可的单独主体合作开发房地产业务,涉及该单独主体控制权的判断。本案例中,由于甲公司从享有回报、派驻人员主管事项等方面,都表明其对A公司具有控制权。因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层面,应采用成本法对A公司的投资进行核算;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应将A公司财务报表纳入合并范围。具体会计处理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修订)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的相关规定。
案例2.2 案例2.2中,甲乙公司通过设立法律认可的单独主体合作开发房地产业务,同时,该单独主体的经营相关事项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通过,涉及一项合营安排。此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相关规定,甲公司对A公司具有共同控制权,并且,A公司属于合营企业,甲公司应对A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具体会计处理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年修订)中有关权益法的规定。
案例2.3
案例2.3中,甲公司并未实际参与A公司的经营管理,且按可确定的金额享有A公司的回报,实际上不属于对A公司的权益性投资,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根据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将对A公司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核算,由于甲公司无法持续可靠取得A公司投资的公允价值,故采用成本法对该投资进行后续处理。
案例小结
对于合作建房业务,实务中应根据具体事实和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的关键要素包括对项目影响程度的判断,以及项目运营形式的分类。一般的分析流程如下图所示:
第三篇:事业单位接受捐赠会计处理问题及改进
事业单位接受捐赠会计处理问题及建议
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而设立的机构,其财务活动实行的是单位预算管理,由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其中事业单位运行的资源主要是其各种收入,由于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以及近年来社会各界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加,使得有些单位的捐赠收入日益增多,然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方法对此规定并不明确。
一、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现行相关会计制度中对事业单位捐赠收入的规定比较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事业单位接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科目的规定中指出,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捐赠方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发生的相关费用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按相关发生的费用(运输费等)
借: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现金)或:
借:无形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同时按相关发生的费用(税费等)
借: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现金)
(二)外单位(个人或社会组织)捐赠未限定用途财物(现金资产和存货)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其他收入科目的规定中指出,其他收入核算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银行存款利息、租金收入、捐赠收入、现金盘盈收入、存货盘盈收入、收回已核销应收及预付款项、无法偿还的应付及预收款项、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其他零星杂项收入以及将其他收入本期发发额中的专项资金收入结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或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转入“事业结余”等。为此,事业单位接受外单位捐赠未限定用途的财物应将其作为其他收入核算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外单位捐赠未限定用途的财物所在的相关科目贷:其他收入—捐赠收入
接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不在此核算内容。
二、现行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上述有关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比较粗糙,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这该方面的规定是不全面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事业单位接受限定用途财物的会计处理规定,事业单位接受的捐赠财物从使用权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业单位对接受的捐赠财物可以自由使用,不受约束;另一类是外单位在捐赠时对其捐赠的财物设定了一定的限定条件,该限定条件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支出附有一定的条件,即受赠方对接受捐赠的资产必须经捐赠人的核准才可以使用;二是捐赠方指定捐赠资产的运作目的;三是赠予本金受到限制,即受赠方必须将本损赠无限期持有,通过对本金进行投资以产生收益,其收益可以归受赠人支用。对第二类捐赠财物,《公益事业捐赠法》对此有详细的规定;公益性非盈利的事业单位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发展本单位的公益事业,不得挪作它用。
事业单位在取得不同捐赠财物时,其影响是不同的。第一类财物事业单位可以自由支配,第二类财物通常需要在满足捐赠人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使用。这种差别需要在会计处理时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予以反映。但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对第一类捐赠财物予以规定,没有对第二类财物进行规定。
(二)接受固定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不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接受固定资产捐赠,现行的会计制度规定仅需要做如下分录:借记“固定资产”科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该分录并没有反映出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业务实质,同时,像材料、存货、现金资产等未限定用途的资产,制度规定是计人其他收入的,这使得事业单位接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捐赠在会计核算上与之不一致。因为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等资产从实质来讲都是能够在未来给事业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源,为何事业单位在接受材料、存货、现金资产捐赠时要确认收入,而接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捐赠时不需要确认收入,对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予说明。初步认为,会计制度对此的规定未能如实反映接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捐赠的经济实质。
三、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提出以下会计处理的建议: 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接受捐赠方面规定的不足,现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可以从捐赠财物的类型出发,将该会计问题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一)对外单位捐赠未限定用途财物的相关会计处理: 外单位(个人、社会组织)捐赠的财物从形态上一般可分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财物,其中其他财物包括货币资金、存货、材料等资产。
(1)对接受未限定用途货币资金捐赠的会计处理。由于预算外资金管理规定,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货币资金是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应由行政事业单位缴入同级财政专户,支出时再由同级财政部门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接受未限定用途货币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捐赠款
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教——捐赠款 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拨付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捐赠收入
(2)对接受未限定用途固定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贤产流失。在事业单位接受固定资产捐赠时,一方面需要反映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另二方面需要将该固定资产纳入固定基金科目进行管理。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接受未限定用途资产时: 借:事业支出
贷:其他收入——捐赠收入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捐赠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捐赠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3)对接受未限定思途其他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对于事业单位接受的其他资产,可以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直接将其计人其他收入,并在结算时将其他收入转入事业基金中的一般基金。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接受未限定用途其他物资时:
借:存货、材料等
贷:其他收入—捐赠收入 同时,借:其他收入—捐赠收入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二)对外单位捐赠限定用途财物的相关会计处理对于外单位捐赠限定用途的财物,事业单位需要在会计上对财物的限定性进行反映。上文捏到外单位的限定条件通常有三种在这三种条件下事业单位可以将具有限定性质的捐赠财物计人专用基金科目。因为该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存情况,反映了事业单位相关科目的限定性。具体的会计处理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对接受限定用途货币资金捐赠的会计处理。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收到货币资金和上缴财政专户的会计处理与上述事业单位接受未限定用途货币资金捐赠的会计处理一致,但是在限定用途资金返回时,需要做如下会计处理:
接受限定用途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捐赠款
上缴财政专户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教——捐赠款 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拨付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用基金
(2)对接受限定用途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专用基金
(3)对接受限定用途其他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
借:存货、材料等 贷:专用基金
(三)事业单位接受捐赠财物价值的计量,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出市场价格或根据捐赠方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制度的规定是采用公允价值对接受捐赠财物的价值进行计量,但是在现实中有些财物由于其特殊性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同类型的财物,无法获取市场价格。对该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使用现值计量的工具来搜寻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二是如果使用现值计量仍无法获取公允价值,可以采用捐赠财物的名义公允价值l元进行计量。
提供给大家参考使用。以便与会计报表衔接。
杨朝洪 2015年2月
第四篇:年终奖处理问题
快到年底了,年终奖成了员工关注的重要话题,结合本案情况,谈谈我对年终奖的看法: 1:年终奖是什么东东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颁布《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4条,工资总额由六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第7条,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另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2条第1项规定,关于奖金的范围: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规定来看,年终奖是员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是奖金的组成之一。
2:年终奖发放有何法律依据
目前来看,我国暂无年终奖的相关法律规定。
这说明员工是否享有年终奖、发多少、发放形式等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国家没有强制用人单位必须给员工发放年终奖。
但是,《劳动合同法》第18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这说明,同工同酬是适用于年终奖的发放的。3:已离职员工是否可获得年终奖
不管主动或被动离职,只要是处于离职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1)有合同的从其合同。若劳动合同规定了年终奖发放数额,用人单位理当及时足额发放。若按业绩支付年终奖,员工年中离职或新进员工,都可以得到他的奖金,单位则不能以你不在职为由或无法考核而不发放,即使有这样的规定,也是不合理的,因为此时的年终奖属于员工工资的一部分,必须及时发放,不能由用人单位单方面来决定是否发放。
2)无合同但单位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若劳动合同只约定了每月工资,而没有约定年终奖,更没有约定按业绩发放年终奖,员工可否获得年终奖,需要视单位具体规定了。但是,单位的这种规定不能违反法律规定,还要通过相应的民主程序制订,并赂员工进行公示或告知,且有相应的证据证明以上事实。
若单位明确规定年底前离职的员工不能享受年终奖,单位设置年终奖,是激励员工不轻易离职,也是留住人才的策略之一,如果员工因为各种原因于年底前离职了,那么,单位也就无需为其提供相应的待遇即年终奖。
3)既无合同也无规定的。若劳动合同和单位规章制度都没有规定是否发放年终奖,员工可否获得年终奖是有争议的。若员工举证用人单位每年有发放年终奖,而且当年,用人单位向其他在职员工发放了年终奖等事实,那么,按照同工同酬、公平合理的原则,仲裁庭或法院可能会支持员工工拿到年终奖,如果用人单位不承认发放了年终奖,是以其他名目发放的,那么,离职员工得到年终奖就不容易了。
4:用人单位年终奖通常做法有隐患 不少用人单位对年终奖是这样操作的:不在劳动合同中提及年终奖一事,要么在薪酬管理办法或绩效考核中规定,要么单独制订年终奖管理办法,即使规定了,也对发放标准、支付方式、享受人不予特别明确,这样做的目的,用人单位以为可以自由决定年终奖的发放。
其实,这样做也是有隐患的:这样对年终奖发放的随意性,如果劳动者能够确认用人单位发放了年终奖,如果劳动者未获得年终奖而主张自己的权益时,用人单位就必须承担劳动者是否符合年终奖发放条件、金额、发放日期等方面的举证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这方面明确规定的规章制度,那么,用人单位就必须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责任。这在实践中,也是为什么不少劳动者在主张年终奖时屡屡胜诉的原因所在。5:本案处理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就本案而言,单位完全可以不理睬该员工的年终奖要求,另外,即使要对其他在职员工发放,建议以其他会计名目发放为好,比如:1月份奖金、过年费之类的。
第五篇:垃圾处理问题
“现在,垃圾再也不是我们镇里的问题了!你看,这是我们镇新建的垃圾处理场„„”孟坝镇党委书记耿勤学带着笔者在镇上新建的垃圾处理场参观时说,“近几年来,镇上被大大小小数十个垃圾堆包围。但现在,所有的垃圾都被集中到这个新建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
镇原县抢抓中央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机遇,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片建设的原则,对全县乡镇排污排洪工程、垃圾处理场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实施了统一规划,并按自主建设、联合兴建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城关、三岔、孟坝、屯字、上肖等乡镇分别建办垃圾处理场,对所有垃圾进行焚烧掩埋处理。围绕生态乡镇创建工作,该县组织群众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粪堆、柴堆、垃圾堆“三堆”和杂草垃圾袋进行彻底清理。严厉查处农村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农村环境监管,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三同时”制度、超标排污、向农村倾倒垃圾以及违规开采造成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目前,埋设排污管道6000多米,建成沉淀池3个、下水井127个;配备垃圾运输车24辆,购置分类垃圾桶160个、大型垃圾箱62个,建大型垃圾填埋场7处。
常德农村环境整治风生水起,“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号角在沅澧大地吹响,一幅整洁、文明、和谐、富裕的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冬云里社区5号楼李大爷是小区里的老住户,从搬进来就搭建了违章,当施工队进驻社区时,他逢人就说:“咱小区这么多违章,我不信能拆干净,只要有一家不拆,就甭想动我一块砖瓦。”工作人员认真地说:“大爷,您放心,我们是一把尺子量长短,您就看好吧。”李大爷认了真,每天跟在施工队后面,当起了“监督员”,看着一个个“堡垒户”被攻克,一个个“钉子户”被拔掉,李大爷心服口服。回去主动拆除了自家使用了10年的存车棚。不仅如此,李大爷还当起了义务劝解员,主动做邻里工作。在安装楼道防盗门时,还自费为全楼每户居民配齐了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