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梁静:应尽快规范信用担保行业
梁静:应尽快规范信用担保行业
http:// 2010-03-12 人气:3490 信息来源: 中国金融网综合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工商联主席梁静建议,应尽快规范信用担保行业,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仅有十年的历史,信用担保业是在摸索中前进,尤其是去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各级政府、工商联、商会协会、民营企业等纷纷成立担保公司,信用担保机构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现象。
梁静委员认为,“行业立法长期滞后,制度体系建设欠缺。”《中小企业促进法》早在2003年已经出台,作为配套法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至今仍未制定,从而导致了担保机构的设立依据、市场定位、机构功能、经营范围、内部控制及外部监管等均缺乏法律依据。
金融机构对担保机构设置门槛过高,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亿元门槛”,使大部分担保机构难以跨越。担保机构与银行风险比例分摊难以实现,合作双方的不平等性仍然存在。银行向担保机构收取保证金比例过高,制约了担保公司业务的开展。
此外,部分担保机构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担保机构因实力较弱,难以获得银行认可,为维护生存,自身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有些担保机构违规 “吸存”、“放贷”;有些担保机构在设立申报、批准备案过程中弄虚作假,借用其他担保公司的个人资料、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些担保机构资本金不实,注册之后转移资本,虚假注资等等,这些问题加大了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给担保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进一步促进信用担保行业健康发展,梁静委员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有利于担保机构持续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一是结合当前情况和今后发展趋势,修改完善《担保法》,使其进一步适应发展的需要。二是国务院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促进信用担保机构有序和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政策扶持力度。担保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承担着一定公共职能,风险高、收益低,难以覆盖成本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一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对操作规范、业绩突出的担保机构进行重点支持。二是对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实行三年营业税免征制度。三是对担保机构业务开展涉及反担保抵(质)押登记问题,登记机关要提供方便,降低评估、登记费用,避免对房地产等担保物的重复评估、登记。四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要对担保机构平等开放。
(三)推进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平等合作,建立风险共担制度。对业绩突出、制度健全、信用较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协作银行要切实分担一定比例受保企业信用风险,并且在交存保证金、放大倍数、“单笔单户限额”等方面营造宽松环境。
(四)开展专项治理,净化担保市场。鉴于目前部分担保机构存在明显不规范行为,潜在风险较大,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原则,开展对担保市场的清理整顿,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一是发展壮大一批。对运行规范、风控较好、信用较高、为中小企业担保服务好的担保机构,要加大风险补偿、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力度。二是整顿提高一批。对担保实力不强、服务信用不高、业务开展不充分的担保机构,鼓励和引导其增资扩股或合并重组,或被整合退出。三是限制淘汰一批。对长期未开展担保业务、从事违规、违法业务的担保机构,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予以清理和取缔,维护行业整体形象。
(五)强化风险管理,预警防范风险。要切实防范担保业的制度风险、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加强风险提示,防止风险累积和扩散。一是加强调研,切实掌握担保业难点和倾向,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适时加以引导。二是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经营指导,加强动态监管力度,建立风险预防与预警制度,促其落实各项风险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对担保业高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认证管理,增强担保机构从业人员自律和风险意识,严防道德风险。
第二篇: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模版]
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近年来,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大力推动下,在制度建设、业务创新、银保合作、信用提升、行业自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助推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新兴行业。
一、大连市担保机构基本情况
大连市担保机构的构成,从初期的主要由政府出资为主,发展到以企业、民间组织和自然人等非政府出资为主,逐步形成了市、区、县、园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框架。截止到2009年6月底,大连市共有担保机构107家,机构总数同比增长21%。全市注册资本金规模已达到81.3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资本金过亿的担保机构已达到31家(含一家分支机构),占机构总数的32%。
受政策推动与市场拉动双重影响,大连市担保行业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以融资担保为主业、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定位更加明确,并积极创新业务品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有着鲜明特点的优势担保品种,不仅成为支撑和活跃大连市担保市场的要素,同时也表明大连市担保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细分越来越明确。
二、大连市担保业务产品情况
随着大连市担保机构的发展,产品种类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大连市担保市场传统产品包括二手房担保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担保、车贷担保、房贷担保等,新兴的产品有工程履约担保、银行票据担保、出口信用证担保、工程招投标担保、融资租赁担保、军产房担保和店铺置业担保等。同时,在担保协会的组织倡导下,担保机构之间的联保、分保、第三方保证等形式的同业合作也积极开展起来,使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顺畅,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三、大连市担保业务开展情况
2008年,大连市担保机构累计为7675家企业提供贷款8399笔,实现年担保金额102.1亿元,首次过百亿,同比增长10%,担保责任余额85.373亿元,同比增长12%,累计保费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7%。截至2008年底,大连市担保机构已经累计为55381户中小企业进行担保60954笔,累计担保金额381.09亿元,在保余额160.43亿元。
2009年上半年,国家的金融形势仍然不够乐观,担保行业在这期间遭遇了严峻考验,大部分担保机构能够主动适应这场危机带来的挑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今年1—6月,我市担保机构累计为5712户企业担保6328笔,户数、笔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体持平,累计担保发生额59.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担保责任余额85.5亿元,累计代偿52笔,累计代偿金额1754.8万元,四、大连市担保机构机遇与挑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今年的影响还会扩大。从 国内看,经济运行情况还存在很多不利因素。经济增长放缓和效益下滑的状况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目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危机到目前为止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最后见底。
但国际上的不利因素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2008年,中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拿出四万多亿拉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从大连市自身来说,也有保持经济今后平稳较快发展的很多有利条件,首先,大连市通过多年经济结构调整,在抗风险能力方面能力大大增强;其次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将会列入国家战略之中,再加上东北振兴战略继续实施,所以大连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要比其他地区会更有利一些。
另外,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对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90号)作为专门文件,从财政扶持、税收减免、银保合作、抵质押登记、信息共享及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大连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也会同财政局、人民银行、银监局、税务局、工商局等部门加强了对担保机构运营状况的统计监测和监督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完善,取得明显进展。
总之,大连市担保行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相信在大 连市政府及担保协会的指导与支持下,随着担保实力的增强、产品种类的多元化、银保合作的加深,大连市担保机构将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大连市中小企业及市民提供更全面的融资服务。
第三篇: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自律公约
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自律公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35 更新时间:2009-11-9 10:50:18
第一条为促进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在市场交易中的信用纽带作用,维护担保市场秩序,保护担保机构、担保从业人员以及担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的倡仪
下,全体参加签约的担保机构决定以身作则,倡导自律,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本公约所称担保机构是指经依法注册登记、具有为企业法人或自然人提供信用担保职能的各类担保公司或担保中心等担保机构;担保从业人员是指各担保机构内从事担保业务或担保管理的人员。
第三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金融财经制度,恪守行业自律的基本理
念:诚信、守法、公平。
第四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担保程序,热情为客户服务、为客户着想,认真负责地办
理担保业务,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合理收费。
第五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与银行合作时,应当恪守诚信,向银行披露真实的相关信息,包括担
保客户的信息和担保机构自身的信息。担保贷款出现逾期时,应当按合同约定代偿。
第六条鼓励担保机构之间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以提高担保机构的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水平。反对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行业内竞争,反对私下撬挖同业其他机构人才。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
当时刻维护行业利益和形象,密切合作,相互尊重,交流互助,共谋发展。
第七条担保机构应当建立内部业务统计制度,并将其已对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报送的各项报表按
季抄报一份给省担保协会,便于省担保协会开展担保行业统计分析和统计监督工作
第八条积极支持开展担保机构资信评级工作,提高担保机构的信息透明度和权威性。在此基础上,逐
步建立对担保客户的信用评价和联合征信工作,实现担保行业内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第九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从事担保业务时不得有下列不当行为:
一、利用媒体或者其他方式夸大、虚假宣传,误导当事人;
二、故意诋毁、贬损其他担保机构、担保从业人员的声誉;
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
四、干扰其他担保机构正常的担保业务;
五、给付或者承诺给付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六、采用不正当方式垄断担保业务;
七、串通担保当事人或金融机构,提供虚假担保;
八、忽视风险控制、低价竞争客户。
第十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担保行业的监督和批评,共同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负责实施本公约,接受担保机构自律情况的投诉,指导、检
查、监督和通报担保行业的资料情况,维护担保机构的正当利益。
第十一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公约的,其他单位均有权及时向公约执行机构——广东省信用
担保协会进行检举。经查证属实的,将视不同情况给予通报或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第十二条本公约已经过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理事会讨论通过,经参加签约的担保机构签字后正式生
效,并报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备案。
2005年3月15日
第四篇:应尽快制定《军训条例》规范军训行为
应尽快制定《军训条例》规范军训行为
县政协委员 党校副校长 省政协特约信息委员 谭抗战
军训做为新生入学的必修课,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2013年,河北一名初中男生在军训期间非自然死亡、青岛一名高中生在军训时中暑猝死;今年,辽宁高中女生军训期间跳楼、湖南军训教官与师生互殴 40多人受伤。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人们对于军训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必须尽快出台《军训条例》,依法规范军训行为。
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制订的《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以文件的形式将军训的性质、目的、组织方式规定了下来。但该《规定》对于教官的行为缺乏具体限制,有关军队和学校的管理责任也并不明确,特别是对刚刚入学的新生权益保护没有明确,而军训期间发生的诸多案件莫不与此有关。
普通高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是根据《兵役法》和《国防教育法》中有关规定作出的安排,对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受训人员的国防意识,提高受训人员个人的身体素质都有重要意义。
严格的军训是必须的。集体行动、队列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敢乐观的精神,还有利于学生培养纪律观念、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目前的学生军事训练形式存在诸多问题,很难达到相关目标。一是军训形式非常单一。训练项目只有踢正步、走步、军姿站立、转身等几个项目。不是踏步、跑步、方式方法、保障体制、武器器材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而且要明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人武部和具体执行任务的部队等各方责任,特别是要对教官的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予以具体限制。力求细化军队、学校、教官和班主任的管理责任。
2、教官资格及教官行为规定。教官必须为现役军人,军队要设立专门部门与学校接洽军训事宜。要加强军训教官的培训和管理,承训官兵事先必须接受相关系统培训。对学生军事训练日程,训练量要做出详细的安排,既要达到磨炼学生心智的目的,又不能让学生的身体或安全上出现问题。教官每天必须向军队领导汇报军训情况。
3、明确班主任职责。军训的时候每个班的班主任要随时“跟班”,在一边观看学生军训,处理可能发生的事件。班主任每天必须向学校领导汇报学生参训情况。
4、要改革军训内容。一是在军训课程设置上要与时俱进,除了军姿、队形、报数这种传统的“老三样”,还要多增加些新式武器介绍、野外生存技巧、电子实战演习等新内容。二是要把重点放在国防知识普及上。要大力普及21世纪国防的理念以及现代国防科学技术知识,培养学生对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
5、要加强学校、部队、基地三方合作,完善军训方式,细化军训要求,提升军训效果,提高学生军训工作的管理水平。
6、条例应有保护学生权益的条款。
7、设置责任追究条款。对在军训的实施中违犯法律规定,造成不良后果和严重影响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篇:信用担保行业的出路在哪里?
信用担保融资一直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主流。尽管每年信用担保行业里都不乏新面孔,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却只有极少数商业担保公司和部分由地方政府出资或筹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行业整合的呼声渐高,信用担保行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融资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事实上,国内业界对于该问题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并不陌生,其中,信用担保就是已经实践多年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
尽管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很多种,但信用融资无疑仍然是其中的主流。正如小额信贷业务一样,其意义在于有和无之间的天壤之别。我们知道,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显然不是诚信意识问题,而是缺乏抵押物和商业银行进行客户信用评价时所要求的信用记录。在商业银行授信时,遵循审慎风险监管和管理规则是头等重要的。这时,信用担保机构的出现填平了摆在信贷供需双方之间的鸿沟。从狂热走向沮丧
1993年,国家经贸委牵头成立了专业化担保公司,并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信用担保业务。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地方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此之后各类担保机构的涌现如雨后春笋,其中尤以商业化运作的担保公司为甚。
然而,信用担保业与征信、信用评级以及其他信用服务行业一样,经历了太多的坎坷。这项新兴的事业在几年内便从狂热走向了沮丧。从变相骗贷的恶作剧到担保公司自身风险的积聚与资本金不足,不利的事实很快就破坏了担保行业的商业形象。
如今,在信用担保行业中,尽管每年都不乏新面孔,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只有极少数商业担保公司和部分由地方政府出资或筹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按照2004年国家发改委对北京、内蒙古、广东、吉林、山西、浙江和江苏等七省市担保行业进行的信用评级,该行业整体状况被认为是很不理想。行业整合的呼声随之而出,然而,前方的路却并不明朗。
在困惑中彷徨 编辑本段
为何国际上普遍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在国内却水土不服呢?不仅担保行业外部感到困惑,那些踌躇满志的商业化担保公司也开始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忧虑。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发展到如今这一地步,在诸多困惑中彷徨是难免的。一方面,行业内外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发展模式问题仍然模糊不清,即政策性担保和商业化担保两种模式何为主导并不明确。
如果直接对比国内外担保行业发展模式的差异,人们或许会认为,该行业应当由政策性担保机构主导。在经常被奉为楷模的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都是由政府主导的,且主要是出于鼓励就业、促进贸易或科技创新等目的的政策性担保。
如果政策性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途径,那么对于国内的商业化担保公司而言则是一种打击,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另谋出路。而对于监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而言,只需在每个地方做一个担保中心就足够了。但是,目前人们还证明不了政策性担保就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唯一解决途径。毕竟国外也存在着良好运作的商业性担保,并且在理论上也不存在商业化无效的根据。就是在两种发展模式都不够确定的条件下,面对仅有泛泛的政策没有可靠支持的生存环境,国内的商业担保机构还是没有看到自己发展的曙光。
另一方面,担保公司生存环境恶化。其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在监管上以及合作对象上存在缺陷。
监管方面,信用担保机构的主要监管方是国家发改委。除此之外,还包括地方政府与地方自律性质的行业组织。尽管融资担保可以很容易地被认为是一项金融业务,且存在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但迄今为止,它仍然没有被纳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可以说,正是由于业务经营与监管组织的错位,担保行业混乱的经营管理才一直没有平息的迹象。
与此同时,没有对口的专业监管方,也就没有审慎的风险监管。这样不仅导致了担保机构的风险放大,同时也守旧性地限制了担保机构赖以生存的担保业务放大倍数。这一倍数是指担保机构可以担保的贷款金额相对其资本金的倍数。一般在国外,10~20倍的放大倍数是比较常见的,在日本则可以放大到60~70倍。相比较而言,商业性担保业务中,通常5倍之内的放大倍数对商业化担保公司而言是致命的。较低的放大倍数,在1%~2%的担保费率面前,商业担保公司的收益很难覆盖其代偿风险。这不仅扼制了他们的盈利空间,甚至也危及了其生存。事实上,很多担保公司仅是源于一单的担保代偿便会大伤元气。
在合作对象方面,发放贷款的商业银行还没有与担保机构形成和谐的默契。就政策性担保机构而言,由于地方政府的影响与政策支持,只要拥有客户资源就不愁找不到合作的商业银行。而且,在贷款发生违约损失时,政策性担保机构还可以与商业银行分担一定比例的代偿。
但对于可以更主动发掘客户群体的商业化担保公司而言,它与商业银行合作谈判的地位就悬殊多了。通常,担保公司要被动性地接受商业银行提出的100%代偿率的要求。在这种极不对等的合作中,商业银行将信贷风险完全转嫁给了担保公司,并加剧了后者的经营风险。同时,这种合作方式也扭曲了双方的激励机制,不仅会出现担保公司向银行骗贷的现象,而且担保公司上当为银行买单的事情也时常发生。
以客户资源较为丰富、担保业发展相对充分的深圳为例,一面是深圳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业务的蒸蒸日上,另一面则是曾经存在300多家担保公司,如今沦落到只有几家公司发生实际业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政策性担保机构与商业化担保公司的处境存在巨大差异。
商业化担保之道
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商业化担保公司终会淘汰出局吗?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的调查与思量。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有大量的事实表明商业化担保公司仅是一时的艰苦环境使然,其社会价值终将为市场所发掘。毕竟,真正决定担保公司命运的是现实市场的需求。人为规划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固然有所困惑,但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信用补足需求,以及国内商业银行与其他信用机构的发展则是清晰的现实状况。
巨大需求创造发展空间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看,中小企业的信用补足需求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而上升,矛盾也将趋于激化。这时,社会各界对于中小企业发展将更加重视,而商业化担保公司的发展则可能由此迎来历史契机。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2007年出版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中指出,在2001~2005年间,中小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8%左右,远超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中小企业数量在加快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也随之快速增长,其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比例达到了82%左右。受惠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好时机,促进就业的意义在不久的未来将是空前的。因此,《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落实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从近几年国家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向来看,破除中小企业发展道路的各种障碍,多辟蹊径已成未来的基本趋势。显然,信用担保机构将在这一趋势中得到巨大的发展空间。
信用机构发展共赢
从我国商业银行或整个银行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由于体制改革不久,业务能力与国外发达银行业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国内的区域性银行或社区银行还没有发展起来,已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分散不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对信贷业务构成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技术上,担保机构应是当地的,或者至少其业务部门落于当地。这样的担保机构对于存在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的情况较为熟悉,可以通过采用反担保措施来保证信用水平的补足,与客户一起分担风险。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担保机构的介入,商业银行就很难突破自己的行规,为没有充分抵押物和信用信息的客户发放贷款。在中小企业损失发展机会的同时,商业银行也损失了一个资金运用机会。正是由于担保机构的介入,才实现了共赢。
在担保机构中,再来看政策性机构与商业化担保公司的作用差异。不难发现,政策性机构的成长,包括业务成熟和规模扩张,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中国的地理幅员还是市场规模,现有的政策性担保都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再者,商业化担保公司存在治理优势,便于激励和提高经济效率。特别是在区域金融机构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商业化担保公司充当银行业的金融触角,发挥部分银行业功能与一些金融投资机构的功能是相当必要的。因此,在国内引入并大力发展商业性担保公司几乎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国内其他信用服务措施也需要相应发展。虽然央行征信局已经积累起了可观的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但对于我国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及其所处的复杂环境而言,这些数据根本不足为用。在反担保措施所涉及的种种问题上,还需要消除法律规范与体制方面的制度障碍,以使当前信用机构在进行业务操作时能够有据可依。
前景看好
可以乐观地预期,在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补足问题上,市场自发的推动力与政府部门的推动力最终会合为一体,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对于商业化担保公司而言,生存环境的改变就如整个社会变革一样,是快速演变的。
目前,地方担保体系中的行会组织与再担保组织正在形成之中。随着社会对融资担保金融性质的认识,担保机构、担保行会组织、地方政府与最高监管部门的不断协调,担保公司的恶劣生存环境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发生扭转。
在短暂而难熬的当前形势下,担保公司应当做的或许就是在煎熬中等待时机。同时应该未雨绸缪,潜心修炼公司的担保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能力,等待信用评级的行业准入考验。此间不妨通过业务创新或多元化经营来支撑淡季的生存。毕竟,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为历史付出一些沉淀成本,才会有历史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