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江市信用担保行业的调查与思考
吴江市信用担保行业的调查与思考
冯月根
担保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发展担保行业是国家、省、市推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制约“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等政策,对信用担保均作出了专门规定。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担保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直接关系到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现就吴江市信用担保行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报告以下。
一、吴江信用担保行业的基本情况
担保机构是指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没有抵押物或手续不齐全时,为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提供担保增信并收取一定担保费的机构。2003年7月,吴江市恒泰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的成立,这标志着吴江市担保行业的起步,6年来,全市信用担保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对经济运行影响日渐深刻。至2008年,全市共有注册信用担保机构76家,注册资本34.5亿元;就区域而言,以盛泽镇居多,为47家;就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金2亿元以上有2家,2亿以下至1亿有7家,1000万元以下的有36家;就出资性质划分,政府出资参股的2家,其余为民营资本74家。2008年9月成立了吴江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以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强化风险防范和行业管理,扎实推进信用建设和行业自律。据了解,2008年,吴江全市共有76家担保机构,已累计为1203家民营企业提供了总额达55亿元的贷款担保,担保代偿率0.2%,担保损失率0.06%。为鼓励担保机构扩大服务,从4月1日起,市财政设立规模1亿元的中小企业再担保专项资金,用于对商业担保企业担保贷款的再担保和担保业务奖励、风险补偿资助。为解决全市广大民营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和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发展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二、吴江市信用担保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引擎。担保机构为实现企业融资担保、推进银企合作、完善金融业务链条、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缓解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吴江担保行业仅6年时间得到了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担保放大效应不明显。信用担保的经济扛杆效应主要是放大倍数,全市担保机构在保金额55亿,担保总体放大倍数不到2倍,与政策许可范围放大5——10倍,差距甚远。最大一笔的保额也仅5倍多。大多数担保机构担保实力很弱,融资能力有限,担保费用偏高,风险控制力较差。
2、担保业务开展不平衡。全市担保机构数量多,而能够正常开展业务的少,全市已有10家担保机构自行停业。其运作的担保机构存在业务操作不规范,内部没有形成业务运行机制,而外部还没有与金融部门及土地、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制约了担保业务的展开。全市约有三分之二的担保公司没有正式开展业务,更有一些担保机构虚假出资,抽逃注册资本,没有或很少提取担保风险准备金。
3、担保专业人才的局限。由于担保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众多的担保公司,缺乏专业人才,业务不熟悉,经营受局限。目前,市内稍大的担保公司其管理层也主要来自金融系统转行引进的人才。人才问题制约了担保业务的拓展。
4、银、担合作意愿不高。信息不对称是银、担合作意愿不高的原因之一。全市仅19家担保机构与金融单位开展合作。中小企业由于粗放型经营,存在过多的经营风险,所以,商业银行严格控制风险而“嫌贫爱富”,其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基本上偏向于贷大(大企业大项目)、贷政(政府公共项目)、贷垄断(国有垄断行业)。
5、再担保机构缺失。
三、对吴江市信用担保行业的几点思考
民营中小企业是全市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群体,截止2008年,全市民营中小企业9678家,占民营工业企业总数的99.9%。在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就业,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全市民营企业融资而言,企业上市直接融资门槛高,难度大,仅百里挑一;民间借贷虽然简便易行,但缺乏法律支撑和保障;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依靠银行金融机构来贷款融资,企业对银行的依存度高。但民营中小企业资本实力弱,经营规模小,有效实物资金少,经济效益差,而抵押物缺失或不足一直是中小企业融资的“软肋”,企业想贷贷不到,银行想贷贷不出,正是困扰企业融资难最主要的原因。从银行管理要求来看,商业银行2004年体制改革后,基层银行权限上收,有责无权,银行放贷为规避风险,条件苛刻;再从企业信用环境方面看,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甚至于提供虚假报表,一厂多表,财务信息失真,有意拖欠或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信用等级较低。
此外,即使企业有抵押物,但在资产评估登记中存在低估及牵涉土地、房产、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手续繁,收费高,时间长,也令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因此,强化政府主导,创新金融服务,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善担保行业发展环境,全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困境,让民营中小企业永续健康发展。
1、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用做法,尤其是政府要完善和规范担保机构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应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由市或乡镇政府出资或控股,具有法人资格的规模相对较大的融资担保机构,以发挥担保的调控能力。引导和鼓励商会组织的会员企业募集资金,联合出资,建立联保、互保、互助性质的融资担保机构。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信用再担保机构,为企业提供担保再担保业务。
鼓励现有担保机构增资扩股或吸纳社会资金,扩大自身规模,以提高担保贷款能力。创新担保行业的体制管理,要以“政府引导,商会参与、规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为指导,以“股权多元、股权分散、团队协作、商业化经营”为基础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构,推进担保行业的体系建设。
同时,要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企业四方会议交流制度,促进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互交流、融合和支持。
2、创新融资担保方式
针对民营中小企业担保难的情况,金融界要积极开发为企业融资服务的贷款品种,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探索权利和现金流质押等新的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范围。如仓储质押、货权质押、商铺经营权质押、银票质押担保、信用证担保、引入自然人担保、大股东担保等多种担保形式,尽可能解决中小企业不动产抵押不充分的难题。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潜在市场,科技成长型企业,企业信用等级高,法人代表信誉好的企业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以提高服务中小企业的效率。
3、加强行业监督与管理
要强化担保行业自律意识和行业协会管理,引导担保行业公平有序竞争,维护我市担保行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和良好形象。规范行业管理,探索担保机构的准入及退出机制,开展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证书认定,不断提高担保行业协会会员单位的总体形象和人员素质。
4、落实政府扶持政策。
制定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优惠政策,要加大对担保机构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政府
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资金,对担保机构提供风险准备金补助和贷款贴息补助,引导担保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担保成本,促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要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并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提高抗风险能力。要规范担保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5、整治信用环境,构建中小企业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
规范中小企业行为,着力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与运行质量。要加强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及指标,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公信度,融合工商、银行、税务、统计等信息资源,实行信息联网。搭建评估登记机构的信息系统和共享平台,要收集、分析、研究企业信息,保障银企合作,银担合作的信息对等公平。只有严格控制和防范担保风险,才能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要严厉打击逃废债务的企业和个人,维护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的合法权益,整顿和维护经济秩序,积极创建金融安全区,建设金融生态城市,重点扶持一批信用担保示范机构,全力打造诚信社会,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作者单位:吴江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第二篇: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模版]
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近年来,大连市信用担保行业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大力推动下,在制度建设、业务创新、银保合作、信用提升、行业自律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助推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新兴行业。
一、大连市担保机构基本情况
大连市担保机构的构成,从初期的主要由政府出资为主,发展到以企业、民间组织和自然人等非政府出资为主,逐步形成了市、区、县、园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框架。截止到2009年6月底,大连市共有担保机构107家,机构总数同比增长21%。全市注册资本金规模已达到81.3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资本金过亿的担保机构已达到31家(含一家分支机构),占机构总数的32%。
受政策推动与市场拉动双重影响,大连市担保行业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以融资担保为主业、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定位更加明确,并积极创新业务品种,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有着鲜明特点的优势担保品种,不仅成为支撑和活跃大连市担保市场的要素,同时也表明大连市担保市场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细分越来越明确。
二、大连市担保业务产品情况
随着大连市担保机构的发展,产品种类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大连市担保市场传统产品包括二手房担保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担保、车贷担保、房贷担保等,新兴的产品有工程履约担保、银行票据担保、出口信用证担保、工程招投标担保、融资租赁担保、军产房担保和店铺置业担保等。同时,在担保协会的组织倡导下,担保机构之间的联保、分保、第三方保证等形式的同业合作也积极开展起来,使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顺畅,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三、大连市担保业务开展情况
2008年,大连市担保机构累计为7675家企业提供贷款8399笔,实现年担保金额102.1亿元,首次过百亿,同比增长10%,担保责任余额85.373亿元,同比增长12%,累计保费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47%。截至2008年底,大连市担保机构已经累计为55381户中小企业进行担保60954笔,累计担保金额381.09亿元,在保余额160.43亿元。
2009年上半年,国家的金融形势仍然不够乐观,担保行业在这期间遭遇了严峻考验,大部分担保机构能够主动适应这场危机带来的挑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今年1—6月,我市担保机构累计为5712户企业担保6328笔,户数、笔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体持平,累计担保发生额59.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担保责任余额85.5亿元,累计代偿52笔,累计代偿金额1754.8万元,四、大连市担保机构机遇与挑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今年的影响还会扩大。从 国内看,经济运行情况还存在很多不利因素。经济增长放缓和效益下滑的状况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目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危机到目前为止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没有最后见底。
但国际上的不利因素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2008年,中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拿出四万多亿拉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从大连市自身来说,也有保持经济今后平稳较快发展的很多有利条件,首先,大连市通过多年经济结构调整,在抗风险能力方面能力大大增强;其次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将会列入国家战略之中,再加上东北振兴战略继续实施,所以大连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要比其他地区会更有利一些。
另外,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对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90号)作为专门文件,从财政扶持、税收减免、银保合作、抵质押登记、信息共享及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明确。大连市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也会同财政局、人民银行、银监局、税务局、工商局等部门加强了对担保机构运营状况的统计监测和监督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完善,取得明显进展。
总之,大连市担保行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相信在大 连市政府及担保协会的指导与支持下,随着担保实力的增强、产品种类的多元化、银保合作的加深,大连市担保机构将取得突破性发展,为大连市中小企业及市民提供更全面的融资服务。
第三篇: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自律公约
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自律公约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35 更新时间:2009-11-9 10:50:18
第一条为促进广东省信用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担保机构在市场交易中的信用纽带作用,维护担保市场秩序,保护担保机构、担保从业人员以及担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的倡仪
下,全体参加签约的担保机构决定以身作则,倡导自律,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本公约所称担保机构是指经依法注册登记、具有为企业法人或自然人提供信用担保职能的各类担保公司或担保中心等担保机构;担保从业人员是指各担保机构内从事担保业务或担保管理的人员。
第三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金融财经制度,恪守行业自律的基本理
念:诚信、守法、公平。
第四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担保程序,热情为客户服务、为客户着想,认真负责地办
理担保业务,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合理收费。
第五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与银行合作时,应当恪守诚信,向银行披露真实的相关信息,包括担
保客户的信息和担保机构自身的信息。担保贷款出现逾期时,应当按合同约定代偿。
第六条鼓励担保机构之间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以提高担保机构的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水平。反对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行业内竞争,反对私下撬挖同业其他机构人才。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
当时刻维护行业利益和形象,密切合作,相互尊重,交流互助,共谋发展。
第七条担保机构应当建立内部业务统计制度,并将其已对工商、税务、银行等机构报送的各项报表按
季抄报一份给省担保协会,便于省担保协会开展担保行业统计分析和统计监督工作
第八条积极支持开展担保机构资信评级工作,提高担保机构的信息透明度和权威性。在此基础上,逐
步建立对担保客户的信用评价和联合征信工作,实现担保行业内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第九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从事担保业务时不得有下列不当行为:
一、利用媒体或者其他方式夸大、虚假宣传,误导当事人;
二、故意诋毁、贬损其他担保机构、担保从业人员的声誉;
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当利益;
四、干扰其他担保机构正常的担保业务;
五、给付或者承诺给付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六、采用不正当方式垄断担保业务;
七、串通担保当事人或金融机构,提供虚假担保;
八、忽视风险控制、低价竞争客户。
第十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担保行业的监督和批评,共同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负责实施本公约,接受担保机构自律情况的投诉,指导、检
查、监督和通报担保行业的资料情况,维护担保机构的正当利益。
第十一条担保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公约的,其他单位均有权及时向公约执行机构——广东省信用
担保协会进行检举。经查证属实的,将视不同情况给予通报或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第十二条本公约已经过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理事会讨论通过,经参加签约的担保机构签字后正式生
效,并报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备案。
2005年3月15日
第四篇:关于吴江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吴江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本站 | 编辑:本站 | 点击:2689 | 时间:2008-4-14 | 收藏本文 【字号:大 中 小】
中共吴江市委组织部
社区党务干部工作在城市基层的第一线,是推进社区各项事业和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是社区党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试图探讨在新形势下,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的内涵,进而分析我市近年来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适应建设新型社区的要求,对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应对措施和前瞻性思考。
一、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是新形式下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
1、社区管理区域的扩大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
城市化的进程将越来越多的城郊地域划归进城镇中心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农村被撤除,社区建立起来。2003年以来吴江市共有11个村撤村建社区,占全市社区总数的18.3%,社区管理区域比以前增大了近1/3。而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数量,传统的党建手段、资源等在区域不断扩大的趋势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2、党员人数的激增对社区党建提出新要求
地域的扩大必将带来管理对象的增加,吴江市11个村划归为社区后,社区管理的党员就增加了502名,再加上属地化管理,大量转制、下岗党员涌入社区,全市2006年底社区党员人数达3707人。单纯依靠为数不多的党务工作者挑起社区党建的重担是不现实的。
3、社区人员复杂化给社区党建工作提出新问题
过去的社区居住人口,主要以城镇居民为主,邻里之间都相互认识。社区管理相对单纯。而今,随着外来打工人员不断向城市涌入,社区中出现大量租房者,成分多元化,且相互不熟悉,给社区管理和党建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以吴江市松陵镇东门社区为例子,社区内共有住户3502户,人数达9428人,仅流动人员就超过1000人,党员已超过130人,已达到成立党委的规模。
4、信息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要求传统管理模式有新发展
靠居委会主任拿个喇叭喊话,街口挂个小黑板宣传的社区管理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区管理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化的时代。这就要求社区管理的手段、途径以及社区党务工作人员必须顺应信息化、社会化的潮流,有新的发展。
新的发展形势要求社区党员管理,特别是社区党务工作者必须顺应变化,跟上发展的步伐。
(二)新形势下社区党务工作者必须适应新的变化
1、工作对象与工作内容多样化、复杂化,要求社区党务工作者具有较宽的知识结构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传统的社区党务工作局限于党费收缴、党组织关系接转、党员传统的“三会一课”等,内容有限,工作量并不大。而在新的形势下,党员分类管理的探索、党建资源的有效整合、服务党员途径的多样化等客观上要求党务工作者在理念上必须有所转变。
2、新旧体制的转变,要求社区党务工作者有更强的奉献信念与应变能力。目前在社区这一领域,无论是组织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基础设施、经费待遇等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和社区事务的繁杂,社区党务工作者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面对困难和问题的应变能力,无法应对面广量大的社区党建工作。
3、城市社会管理重心的下沉,要求社区党务工作者不仅要做好党务工作,还必须胜任社区的管理工作。随着城市社会管理重心的下沉,社区已经成为一级“小政府”,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卫生、民政等各项条线工作最终落实到社区一级完成,且各项工作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社区党务工作者不能孤立地做党建工作,要以其社区管理的专业水准去面对、协调、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对社区党员群众负责,以各项社区管理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带动社区管理工作。
二、社区党务工作者必备素质研究
根据新形势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社区党务工作者应当具备较高的素质,其基本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
(一)政治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科学体系,全面正确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尤其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从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社区党建这个平台,把党和政府对党员、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体现到每一个社区党员、每一个社区群众身上。
(二)职业道德素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党务工作者职业道德,要求党务工作者在其职业生涯中要始终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社区、奉献社会”的最基本的工作规范。处理好“做事与做人”、“职业与事业”、“自律与他律”、“职业技能与道德素养”的关系,平等待人,热心助人,真正做社区党员群众的公仆。
(三)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人才专业化、职业化的基本体现,是从业者必备的专业修养。相比较而言,传统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时,主要局限于组织活动,宣传思想政治,开展学习等,大多数的党务工作者不善于总结经验,工作缺乏计划与程序。而社区党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是以其职业需求为基础,突出了社区党务工作者作为一种职业的专业背景,即以社区党建总方针为指导,以一定程度的社区工作专业理论与知识、社区工作专业方法、社区工作专业基本能力和党建相关知识为核心,辅以多学科相关知识建立的基本知识体系。如对党的的基本知识认识、党的历史、社区的建设、社区资源、党建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等。以及一定的社会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和经济学知识。根据工作分工的不同,有关人员还需要具备医学、老年学、女性学、青少年学等知识。此外,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新形式下,计算机、网络知识正成为社区党务工作者必备的一项业务能力。
(四)能力素质。在以上业务素质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党务工作者的能力是其开展专业化工作的基本保证。其中尤其需要刻意培养和锻炼的是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社区党建工作的过程就是挖掘、整合、利用社区内外党建资源的过程。因此,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组织、协调能力相当重要。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则是建设新型社区的推动力,提倡创新能力是为了克服长期以来社区党务工作者习惯于恪守常规程序所形成的“按部就班”的惯性,强调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此外,社区工作者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吴江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概况
近年来,吴江市社区党建工作受到多方重视,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全市现有60个社区党组织,其中党总支27个,党支部33个。共有社区党组织书记60人,其中29人是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有8个社区设党组织副书记,各社区均无专职的党务工作者。全市68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平均年龄为45.5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2.9%。在237名其他社区工作人员(包括居委会主任、副主任)中高中及以下占67.9%。
全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部分:一部分是经过组织考核合格,参加选举并当选的原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另一部分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的社区工作人员;还有一小部分是社区部分离退休党员无报酬兼任的。
(二)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这几年,吴江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通过学历教育、党建指导员选派等已得到加强和充实,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区党务工作基本由各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唱独角戏,组织网络不健全。目前我市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均为打统仗,没有实现合理分工,更没有配备专职的党务工作者,这与上级规定党总支及以上建制的社区应配备党组织副书记或专职党务工作者的要求相差甚远;二是党务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仍占有21.5%。普遍缺乏社区党建工作系统知识和能力,知识面也不够宽,尤其是计算机操作能力、基础写作能力十分缺乏;三是生活待遇仍然偏低。2006年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平均月收入是750元,他们要兼顾党建工作和其他社区工作,工作量大,工作任务重,待遇虽然较前几年有大幅度提高,但整体水平不高,这影响着社区党务工作者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松陵镇为例,2003年向社会招聘的大专学历社区工作者共10人,至今已有5人离开了社区工作岗位。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对策和措施
(一)多途径配备合适的社区党务工作者
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吸纳新的高素质的社区党务工作者,使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文化结构更趋合理,实现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知识化。到2010年,我市学历在大中专以上的社区党务工作者应占到整个队伍的70%以上,普遍具备基本的社区党务工作专业知识。
1、通过公开招聘,“外引”人才。通过不断扩大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比例,招收有较高学历、具有计算机操作、基础写作、组织协调能力的专职党务工作者。逐步分流那些不能适应现代社区管理的人员,达到优胜劣汰,逐步培养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
2、加大培训力度,“内造”人才。采取学历教育、参观学习、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对社区干部进行党建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社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逐步完善以市委党校为龙头、以镇党校为主体、以街道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为平台的教育培训网络。在加强理论、科技、法律等知识培训的同时,还要培训社区党务工作者掌握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社区党建的基本知识、社区自治的工作程序、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等,同时,特别要加大计算机、网络、基础写作等基本技能的培训力度。
3、做好发展党员、培养年轻的后备干部工作,“孵化”人才。把在社区工作中表现突出、积极要求进步、符合党员条件的年轻社区工作者吸收到党内来。既要选年富力强老党员进党组织班子,又要培养年轻的社区工作者进班子,同时,要逐步增加社区工作者在党组织班子中的比例,优化社区党组织班子的结构,增强社区党建力量,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二)创造适应社区党务工作者成长的优良环境
1、提高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资福利,以待遇留人
适当的待遇才能体现出劳动者应有的劳动价值。一个人选择或者离开某一岗位,薪酬也许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要建立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可参照公务员增资办法,建立社区党务工作者工资收入自然增长机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职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每隔三至四年自然晋升一个档次,工资收入的整体水平应以不低于全市城镇职工人均收入为基准。
另外可通过多渠道增加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报酬。在继续依靠市、镇财政承担社区党务工作者工资收入主渠道的同时,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对属于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外的社会事务,其主管部门要求社区党务工作者及其他社区工作者协助完成的,必须相应下拨经费。依托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街道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的投入,根据财力增加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收入。
2、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以事业留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人们,人的需求是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逐级上升的,而事业始终是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一个价值平台。要留住人,就要我们充分利用社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使社区党务工作者在这广阔的天地里,感到英雄能有用武之地。
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社区党建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大力讴歌社区党务工作者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及其中的代表人物、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和爱护社区党务工作者的良好氛围,增强社区党务工作者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另外,要注重及时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社区党务工作者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为其创造更广阔的舞台。可对在社区工作五年以上并作出优秀成绩的社区党务工作者,在镇机关招考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时,实行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使广大社区党务工作者感觉到工作有奔头、事业有前途、成长有空间。
3、创造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以感情留人
栓住人才其实重在“栓心”。当我们无法在待遇上给予社区党务工作者更大的满足时,就更应该在用“心”留人上多做文章,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温馨互尊的人际关系和良好氛围,使社区党务工作者能够保持团结之协作、理解之宽容、平等之人格,心情舒畅地工作。
上级领导部门对社区党务工作者应多些理解与宽容,少些偏执与抱怨。在社区党务工作者们受到委曲和思想产生被动时需要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可通过定期与社区党务工作者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加强交流和沟通,及时送上一份真情和关怀。另外要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环境。加大对社区工作的投入,充分把握城市化推进、旧城改造力度加大的契机,采用新建、改建、置换等办法,进一步改善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办公条件。
(三)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务工作者的管理机制
1、实现合理分工。要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破解目前我市社区党务工作者职责不清大多身兼数职打统战,协助政府处理行政事务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其主业——社区党建工作被行政性工作所挤占,联系党员、服务党员的功能被严重削弱这一现象,根本出路在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要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工作站,实施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并行、“三位一体”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实现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
2、明确职业规范。要明确社区党务工作者做为一个职业序列,同时还对其管理方式、工资福利制度、考核制度、养老制度都作出了规定,另外高素质专职社区党务工作者作为固定的一种职业,应该规范它的职业行为准则,促进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培育和发展。
3、完善考核制度。社区党务工作者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可将党员与共建单位参与度指标,社区党员满意度指标、社区居民满意度指标,以及社区社区党建工作考核指标作为最基本的评价指标,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定期的考核,这有利于社区工作者激发工作热情和发挥创造力,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
(该文为苏州市2007优秀组工调研报告)
第五篇:信用与担保协会2008工作报告
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2008工作报告
(经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一届四次会员大会审议通过)
2008年是全省担保行业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中小企业出现较大的经营困难,全省担保机构在不断加强自身风险防范的同时,尽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成为中小企业过冬的棉袄。省信用与担保协会在过去的一年中,以“诚信自律、维权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二项认证、三项创新、四项服务”的全年工作目标,努力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尽力为会员单位发展服务,全力为担保行业提升服务。
一、过去一年协会的主要工作
2008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暖春行动为载体,为担保机构抗御风险、确保生存、增强信心服务
首先,开展暖春行动。为响应和贯彻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在全省信用担保机构开展暖春行动的通知》,协会发出了《关于响应省中小企业局在全省信用担保机构中开展暖春行动》的倡议。要求全省担保机构对转型升级及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的加大担保融资力度,加强与银行的合作,降低担保费率,为中小企业缝制过冬棉袄。省协会把开展暖春行动作为各市协会工作的重点和考核的依据。中新力合担保公司在开展暖春行动中,积极创新担保新品种,在全国首创了集合债权信托基金,为29家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6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其次,及时风险提示。2008年11月14日配合省局下发《关于加强防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经营风险的通知》从注重担保品种创新、监控企业负债结构、重视企业主风险、强化反担保措施等方面提出风险提示,引导担保机构要从严控制风险;11月28日及时召开了省协会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议,要求全行业做好七方面工作来落实省局《关于加强防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经营风险的通知》。余杭区协会召集6个会长单位举行担保风险座谈会,并向区政府提出三条建议。2008年全省担保机构在严峻的形势下,严格控制风险,代偿率为0.6%,仍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在全国处于风险控制的先进水平。
第三,增强信心提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担保行业信心的增强,有助于各级政府保企业、保就业、保民生目标的实现。协会配合省局召开了较大规模担保机构座谈会,研讨2008年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促进担保机构与中小企业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坚定了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做出新贡献的信念。配合省局召开全省担保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抓紧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精神,总结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近年来的建设经验,分析了当前制约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明确了抓住机遇,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工作思路。通过全省担保机构的共同努力,2008年为全省中小企业提供了398亿元的担保贷款,比上年增长20%。
(二)、以融资平台为载体,为担保机构拓展业务、创新品种、抱团增信服务
完善平台运行机制,组建融资平台第二组团。2007年协会依托省中小企业局的政府信用资源,整合了国开行开发性金融和担保机构资源,成立了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2008年协会一方面继续完善发挥融资平台第一组团融资服务功能,在第一组团10家担保机构为326家中小企业提供5.01亿元基准利率贷款担保的基础上,积极组建融资平台第二组团。目前,第二组团10家担保机构已召开三次项目评审会,为41家中小企业提供了7600万元基准利率贷款。
复制平台成功模式,开辟银行合作渠道。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抱团增信”和“风险控制”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担保行业公信力,也为银行找到了一条依托专业担保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批量、集约服务的融资模式。继国开行之后,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光大银行浙江省分行都前来洽谈,利用协会的组织协调功能,采用“抱团增信”的融资平台模式,构建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融汇政、银、保各方资源的资金供给平台。湖州市经委借鉴省融资平台的做法,正在组建小企业多方服务平台湖州分平台,探索区域性融资平台的新路子。
(三)、以推进双证为载体,为担保机构提高素质、规范运行、提升品质服务
信用评级活动较为客观公正的反映了担保机构资金规模、风险控制、治理结构、管理等各方面水平,信用等级已成为银保合作的重要衡量器。协会全力配合省中小企业局和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开展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负责组织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申报和评级机构的衔接,扩大信用评级覆盖面。截止目前为止,全省共有113家担保机构通过了国家权威评级评级机构北京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信用评级,担保机构信用评级通过率为36.93%,显示了我省担保机构具备了较强的行业信用水平。
2008协会在全国首创开展浙江省信用担保行业从业资格认证制度。5月份在杭州先行试点,杭州市担保业协会组织来自杭州市51个担保机构214名担保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及考试;10月份担保从业资格考试在全省推开,由各市协会(没成立协会的委托各市中小企业处)组织报名及培训工作,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精心组织考务,全省共有698名担保机构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考试;从业资格考试在协会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办的工商管理EMBA班第一、二、三期学员中同时展开。截止2008年底为止,全省共有1200余名担保从业人员通过了考试,全省从业资格领证达到了43%。随着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在全省的推行,营造了全省担保机构从业人员学习经济、金融、法律专业知识的氛围,为行业的提升夯实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同时,协会在2008年3月30日的首届三次会议上邀请了最高人民法院曹士兵博士进行物权法培训;组织安排了各市从业资格考试人员及师资力量进行培训,配合省局组织128名担保机构管理人员参加国家发改委银河培训工程,继续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办了第四期高级工商管理担保专业EMBA班,截止2008年底有313名担保机构负责人参加了担保EMBA的学习。一支担保专业队伍开始形成,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逐步得到提升。
(四)、以一刊一网为载体,为担保机构增进交流、沟通信息、促进和谐服务
继续办好“一刊一网”。协会紧紧围绕贯彻《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浙政办发【2007】93号的文件,通过《信用担保》会刊,重点宣传了行业内较大规模担保机构的风采和担保机构近年来开发的担保新品种、赢利模式。并用易拉宝方式在全省担保工作会议上展示,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协会网站及时提供协会动态和政府部门及行业信息,及时采编和公开相关政策法规,接受各市协会和担保机构的投稿,起到了快捷、方便的交流窗口作用,网站的日浏览量达到591pV。5月15日,汶川地震后协会通过网站倡议会员担保机构向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截止5月21日,省信用与担保协会的会员担保机构共向灾区捐款139.34万元,协会收到捐款34.76万,协会把捐款资金用于汶川香溪乡小学的建设,表达了我省担保机构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担保行业社会形象。
协会为会员单位征订了《中国经济导报》,促进会员单位了解政策动向,宏观经济信息;同时,编印了《担保政策指引》一书,分发到全部会员担保机构和相关单位,为政府机关、担保机构、行业协会、学术研究单位和社会各界,从政策、法规层面作相关指引,进一步了解信用担保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每逢佳节倍思亲”,协会秘书处在中秋向会员寄送月饼,在元旦向会员寄送新年日历贺卡,发送问候短信,从而传递情感,增进和谐,凝聚力量。
(五)、以行业调研为载体,为担保机构反映心声、维护权利、营造环境服务
协会配合省局深入开展担保行业的调研,协会深入到余杭区调研互助型担保机构的情况,将行业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向省委省政府如实反映,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协会组织人员深入到衢州、金华、嘉兴等市进行平台贷后企业的调研,了解和掌握贷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风险,及时与国开行浙江省分行沟通。协会召开三次秘书长会议,及时沟通省内担保行业信息,了解担保机构面临的难点和热点,向政府积极进言建言。并为担保机构互通业务、开展合作提供信息服务。与此同时,协会积极配合省局制定并下发了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信用评级、规范型担保机构认定、银行与担保机构合作、担保机构风险补偿等五大担保行业制度,通过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进而使担保机构的权益不断的得到保护,担保机构持续发展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今年是协会成立三周年,三年来,我们一直为营造“诚信自律、维权服务”的行业自律组织而不懈努力,积极搭建担保机构与政府、银行、企业沟通的桥梁;我们一直为得到全体会员的全力支持而充满信心,积极构筑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从业资格认证、培训进修的通道;我们一直为得到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扶持而孜孜不倦,积极争取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风险分散的政策措施。
二、今年协会的主要工作
09年协会将巩固工作成绩、创新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服务为先,以服务体现协会的发展力
1、形成行业内调研之风,及时掌握担保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求。建立会长单位专题调研制度,由协会秘书处制定会长单位专题调研计划,重点在优化担保机构发展环境、强化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等方面形成调研报告,向省级有关部门进言献策。建立银保联系制度,加快担保业态信息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传递,促进担保业和银行联合对企业融资支持,重点在经评级且备案的担保机构如何享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这方面有突破。
2、制定各项服务工作的计划,为会员单位提供超市式的服务。有计划地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分层次的各类培训、国内外融资担保考察和有针对的论坛。进一步完善常务理事、秘书长季度例会制度。大力推进担保统计信息化进程。
3、加强省、市协会的联动,形成目标统一、形式多样、互相促进的会员服务网络,积极配合省局深入开展暖春行动。
(二)、维权为本,以维权体现协会的生命力
1、配合省局加强与财政、人行、税务、银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联合财政、人行、银监等部门,进行省内外扶持担保机构发展的考察调研,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担保机构风险补偿的政策力度;衔接落实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政策;全面落实国家银监会取消担保机构1亿元注册资本金的规定和取消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合作的资本金起点限制。
2、配合省局加强与工商、房产、海事、及法院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为担保机构在融资担保中涉及的抵押物登记和出质登记提供便利。
(三)、规范为上,以规范体现行业的持久力
1、继续配合省局开展全省信用担保行业从业资格认证和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两证”工作,加快推进担保机构的备案制度的实施,争取从业资格认证率、信用评级率、担保机构的备案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2、完善担保行业统计报表申报制度,加快推行网上申报,定期开放担保机构信用信息,及时公示不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担保公司名单,让社会相关部门能够快速、准确和全面地认识我省担保机构的资质、资信和业务能力。
3、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落实对担保机构的监管,促使担保机构落实各项内控制度和尽职调查措施,做好贷后资金监管。
(四)、提升为重,以提升体现行业的公信力
1、探索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提升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帮助担保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互通,促进联保、互助、再保等合作行为;协助担保机构加强与银行、券商、投资基金、信托等机构的合作,在加大贷款担保的同时,为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股权投资等融资方式发挥担保、增信等功能。
2、复制担保机构“报团增信”的平台模式,提升担保机构发挥准公共资源能力。继续配合省局组建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新的组团,吸引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发挥担保机构的信用保证资源,促进金融交易,进而通过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及适度财政补助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3、探索小企业集合债权信托基金和金融仓储动产监管业务等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模式,提升担保机构的创新能力。配合省局总结推广“平湖秋月”“宝石流霞”小企业集合债权信托基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应用于小企业融资和增加担保机构的流动性;组织调研金融仓储动产监管,提高银行对动产质押授信的支持力度;积极为工程履约和诉讼担保等各种担保业务的开展,提供正常次序服务。不断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拓展新的领域,同时不断地为担保机构的发展拓宽新的路子。
今年是中小企业发展转危为机的关键之年,也是担保行业乘势而上的发展之年,让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规范提升、控制风险、创新产品、创造财富,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优异成绩向建国60周年献礼。
二○○九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