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撰写科技报告
如何撰写科技报告
作者:田长明完成时间:2012-9-28
一、为什么要写科技报告
作为工程学科专业的学生,我们需要花费大部分的工作或学习时间来同别人进行技术交流,如同行展示,客户解释,成果汇报等,这是自己证明自己所做工作以及互相交流学习的一种途径。也就是说,交流非常重要,其中,科技报告就是一种相对正式的交流方式。
二、科技报告的写作指导及注意事项
1、标题
凝练准确地展现出报告内容
2、重点
分清主次,突出强调重点信息
3、事实和观点
准确区分事实和观点,哪些是学界公认的事实,哪些是未经证实的个人观点
4、时态
准确把握文章所用时态:
a.过去时态:用于描述在实验室已经完成的工作,或对过去所做工作的回忆介绍。如“Hardness readings were taken on all specimens.”
b.现在时态:用于引入参考对报告内容作解释说明。如“It is clear from the data in Figure 4 that strain energy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recovery.”
c.将来时态:用于预测实验数据在将来的适用性。如“The data given in Table 2 indicate that the tonnage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the next ten years.”
三、科技报告的各部分构成及其特点
1、摘要:整个报告的一个总结。(放在报告的最后阶段)
要求:清晰、完整、简明,250字以内
内容:一句话主题简明介绍;问题陈述;结果展示;主要结论
2、引言:为什么做这项工作?
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给出与报告所涉及领域的研究现状;给出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3、分析:怎样完成这项工作?
建立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假设理论,工程模型;给出能解释说明理论和模型的足够细节
4、实验过程:结果是怎样得出的?
完成实验所依据的理论、技术、仪器等能够允许别人重复此项实验的必要细节
5、结果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结果是什么,尽可能用图、表表示出来;结果数据代表什么,说明了什么,其实用处在哪里,尽可能解释到细处,你感觉显而易见的东西可能正是别人有理解障碍的地方,如果自己也说明不了其中的道理,可以这样说“The mechanism is unclear now, and we are continuing to do some research on this phenomenon.”
6、结论: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不要新的事实,不要实验结果和原理方法的重述;清晰明确地说明新的结论、重要发现
7、附录:用于补充与报告相关的信息
a.与报告相关的一些图、表等;
b.太过详细的过程等不适合在文中体现的专业技术内容;
c.依据个人需要,只有部分读者需要阅读的内容。
第二篇:如何撰写科技论文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
昨天听了倪明选的讲座《怎样混在IT学术界》。他讲了许多写paper相关的事情,有一句很经典,说在中国SCI最吃香,可是那个东西在美国基本没人知道。SCI是个什么东西?下面转一篇科技论文写作的东东,其中部分可以借鉴。
有学者说一篇成功的论文中有三分之一来源于Idea, Design and Experiment/s,有三分之一来源于Writing,有三分之一来源于Submitting and Arguing。那么撰写论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了,即使你的Idea,Design和Experiments都非常好,如果没有好的Writing,那么其价值就大打折扣了。这有些像一颗颗的珍珠,如果把他们胡乱堆在一起就没有多少价值,当把它们用绳子穿起来做成项链的时候,就会变得漂亮起来,如果在戴到一个美女脖子上那就更漂亮了。这也同包装类似,如果没有好的包装商品的价值就会打折扣。“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并不是所有的审稿人都非常熟悉我们从事的研究领域,都非常清楚我们的论文所包含的价值,因此外观和包装很好,往往可以得到审稿人的认可。就如同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首先就会多一分喜欢和向往,谁又会上去看看她是不是“绣花枕头荞麦皮”。其实,真正有价值的论文很少很少,绝大部分的论文最终都是进入历史的垃圾堆了,编辑和审稿人其实也都非常清楚这一点,大部分论文都是处在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的边缘,感觉好一点也许就接受了,感觉差一点也许就拒绝了。
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呢?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没有一个成功的作家是可以通过学校培养出来的,同样,写好论文也绝不是靠什么书面的技巧和别人的经验之谈就能够达到目的的,最重要的是靠自己去体验和努力。人们从阅读中能够掌握10%的内容,从听到的内容中掌握15%,而亲自经历过的内容则可以掌握80%,因此,要想真正掌握写论文的技巧还是需要自己多加练习。老师是教不出来的,不要指望拿到一个范本就万事大吉,更不能依靠几次所谓的培训就能解决所有的写作问题。但是,别人的经验和教训确实可以在我们写论文的初期少走弯路,特别是许多非常明显的错误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所有的退稿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稿件就是因为有了太多明显的错误所导致的——因为这些明显的错误会让编辑和审稿人产生三种很坏的印象,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不够尊重所有的读者,有了这些印象以后论文不被“枪毙”那才是怪事。所以,我们把一些最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最应该避免的问题总结出来还是很有意义的。
创新性问题初探——开动思维试验,努力找出创新点
无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一篇高水平的论文第一是体现出创新性,创新性可以有以下几个种类:
应用性研究:新方法新应用研究;新方法旧应用研究;旧方法新应用研究 ······。基础性研究:新发现新理论(认识);新发现旧理论;旧发现新理论 ······。
交叉学科研究:A领域方法解决B领域问题;A、B结合创新 ······。
“前沿”研究:创新研究;跟踪研究 ······。(没有“跟踪研究”的“创新研究”?)
原创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几乎不可能,真正的创新其实很难得,管理学上有一组统计数据:3000个最原始的想法当中,只有300个值得去考虑,其中又只有30个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只有3个可以进行真正的实验,最后能成功的只有一个。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创新了?显然不是的。伟大的牛顿还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工作,所以我们必须汲取前人的精华,日本有一句话“仿冒+改良=创新”,那么仿冒会不会很难呢?应该不会太难吧,看看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去做就是了;改良很难吗?比起单纯的仿冒来说确实难一点,但也不应该很难。关于创新,我权且叫做“熬粥理论”:稻谷第一次食用算作牛顿级别的贡献,把稻米烧熟并去掉皮来吃算作诺贝尔奖级别的贡献,大米做成米饭或者大米粥就只能是一篇JACS或者SCIENCE论文了,大米粥再加上红枣花生做成八宝粥那么可以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如果改变八宝粥的配料和配比可以发表在Analyst或者Talanta上面,我们知道改变八宝粥的配料和配比几乎是没有限制的,你可以永远做下去,但是当八宝粥的种类非常多了以后就只能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了。那么我们仿冒别人做的八宝粥,在口味和营养方面做一些改良显然是不那么困难的,这不就是创新吗?!。所以创新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我认为最关键、最困难得地方在于仿冒什么、改良哪个方面。
我想这个问题好回答一些,当然仿冒那些畅销产品了,本身这种商品就卖不出去,你仿冒的就更卖不出去了。对于论文来说自然就是跟踪那些热点课题,大家都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仿冒商品是要引起顾客的注意,仿冒论文就是要引起杂志和审稿人的注意,杂志和审稿人就是我们的顾客,要让他们买我们的账才行。这一点需要我们非常注意:我们不能自己在这里说自己好,一定要让人家说我们的好,人家不承认或者没兴趣就没用。举个例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口味上其实差别非常小,不是特别专业的人员是不可能分出来的,但是就是有人喜欢购买可口,有人喜欢购买百事。当然,我们不是说无论我们的文章怎么样就一定要去迎合他们,如果确实比较好却又被拒稿,那很可能是我们选择的杂志不合适,选择杂志的问题在论文写作部分再说。
思维实验
我们的实验条件确实有限,但是恐怕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富裕到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地步,资源总是有限的。那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完成工作和学位,就只有开动脑筋,也就是充分利用思维实验,显得尤其重要。一个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举一个例子:某博士在研究某开链冠醚与铽离子配合物的荧光时,偶然发现了六次甲基四胺配制成的缓冲溶液具有荧光增敏作用,其实凡是从事过荧光分析的人,估计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只是因为是缓冲溶液大家都将其“故意”忽略了,他最初发现这个现象以后,按照原来从事分析专业的习惯就写了一篇定量测定的论文投出了,结果很快被退稿,说这个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没什么测定的价值,但是这位博士从感觉上不这么认为,于是就开始深入研究,首先是怎么这种缓冲溶液就有增敏效应呢,也许是与六次甲基四胺的笼型结构有关吧,那么待分析物质与六次甲基四胺分子是如何结合或者说发生了什么相互作用,很可能是形成了一种超分子体系,接下来就又想到既然是这种缓冲溶液有这个作用,那么改变pH值就必然会影响到荧光强度,是不是可以作为pH传感器……经过这三步深入分析之后,将文章全部重新改写,很快就发表在更高的杂志上了。
多组分荧光混合物的同时检测问题,在九十年代初厦门大学就用最原始的多波长校正等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做过尝试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在97年湖南大学对于同样的体系用相对较新的偏最小二乘和最简单的人工神经网络(ANN)尝试发表在化学学报和Talanta上,在2001年兰州大学用改进的ANN重新处理同一个混合物体系发表在Analyst上面。某课题组用荧光染料测定核酸成功以后,另一课题组就用荧光染料测定蛋白质;某课题组用共振光散射(RLS)测定核酸了,另一课题组就用RLS测蛋白质;某课题组用纳米材料结合荧光染料了,另一课题组就继续用结合了荧光染料的纳米材料作为测定蛋白质的手段和载体……这些实例还不足够给我们以启发吗?一篇论文的规模不一定很大,但一定要能反映作者独到的见解。其实每一个科研领域都有研究的必要性,而且思想和创新其实一点都不难!论文写作——天下文章一大抄,关键是要抄得巧抄得妙
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首先是一个英语基础和水平的问题,这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只有靠持续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来更好的解决问题。英语不是母语、水平又不够,而且写作的经验太少,许多地方根本注意不到,这还只是语法、词汇和写作习惯的问题,涉及到实验的解释、讨论部分问题就更多了,所以我们经常会犯很多很多的小错误。特别注意:实验部分可以用过去时态,讨论部分用一般现在时态;主谓语的单复数一致如each,both,none,and,or;冠词a,an,the的用法;介词of,in,at,under等的用法;数量词的用法;各种连接词that,however,moreover,therefore,though,but,then等的用法,等。本身我们的论文质量和水平就不是特别高,当审稿人拿过文章来看到满篇的小错误就会反感,接下来就是挑毛病拒稿了,甚至干脆直接枪毙了,什么意见都不给你。就像如果一个大美女脸上长了很多雀斑或者小疙瘩,非常性感的身材却穿上了没有洗干净的连衣裙,恐怕你就不那么喜欢了。道理都是一样的。
1、动手写文章之前
一篇高水平的论文要思路清晰、层次清楚、内容完整、结构完整匀称。因此,一定要先定好框架和基调,再往里面填内容,就像盖楼房一样,切忌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最好不要拿来一堆文献,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堆砌完了才发现很多东西没用,或者逻辑衔接不上。给人感觉是进了杂货铺。科技论文其实还是比较好写的,不是很讲究语言的修辞和优美,更关注的是简洁、明了、准确、客观,完全是一种英文的“八股”,只要多读多写勤于练习,还是比较容易的。英语总共有55万单词,2000个常用单词就能完成90%的语言,400个单词就组成了65%的写作内容,只有26个字母和44个发音,只有70种主要的拼写组合。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对一些关键段落,关键句子,甚至关键词等要多多推敲,区分好那些是事实Fact,哪些是想法Idea,哪些是涵义Implication。千万不可一挥而就,因为你自己做的实验,你自己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写作的时候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下去的,但别人看的时候就会非常不同了。
通常,各个杂志都要求论文限制为一定的篇幅,一般研究论文Paper在4000-6000字数,大约4-6个版面,综述类Review在8000字数左右,快报Letter通常少于3000字数,最多两页版面。因此,素材的选取在定下框架和基调的时候就应该做到心里有数,不但那些关系不大的或次要的内容要删除,更要慎重考虑那些可能与自己论文结论或内容相反的素材的取舍和使用。当然,Paper的信息量大一些,实验详尽一些对于接受发表有利一些。
2、题目和摘要
一定要简明、到位,不能出现任何语法或词汇错误。以前经常使用的如 “某某问题的研究”一类的标题,现已很少有人使用。更为常见的是用论文中的主要结论作为标题,以期引起读者注意。标题之后其次最重要的是摘要,摘要要使读者能够明了你要说的什么问题,是怎样着手解决的,并不需要读者非得全面理解你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因为现在各种网络数据库免费提供题目和摘要以便检索,而不提供全文,所以必须在摘要中要读者能够明白你的工作。摘要中不能出现第一人称,也最好不要出现太长的各种从句,尽量不要出现“首次”一类的字眼,容易引起审稿人的反感!尽量要短一些,不可过多的描述技术和实验细节,大多数杂志都有字数限制,甚至一部分杂志不要文字摘要而只要一幅图表。摘要应该包括:研究的对象;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条件;主要结果;结论;其他非结论性工作(例如机理探讨等);研究的意义。这几项内容缺一不可,但是必须用最精炼的句子来表述最关键的问题,不要只是简单的把正文中的内容照抄过来。
3、引言部分
最好是自己写,但对我们的英文水平来说还有些困难,那么就要摘抄别人的句子。此时,要多找些风格不同文献,单个句子的摘抄,切忌整段话搬过来。通常,三段论的写法比较好,条理清晰,逻辑明确。本文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其价值何意义(为什么要做?),前人的工作和尚存在的问题,本文的贡献(写明自己的新意和创新点)。非常忌讳主次不分、层次不明、详略不当,特别是引用前人工作与自己的研究关系不大。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必要具体指出哪些文献中有问题,只要笼统的说就可以,或者引用综述文章中提出来的共性问题;本文的贡献部分最好简明扼要的说出论文的要点,慎重使用“首次”之类过强的字眼,语气要委婉。审稿人一般来说会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来看摘要和引言部分,到看完引言以后就已经对这篇文章定下了一个基调。因为审稿人的耐心和时间,往往不会非常仔细地去阅读全文,如果摘要和引言写不好、引不起审稿人的兴趣,往往就会去查找全文中的问题拒稿,甚至直接什么意见都不写就退稿了。
4、正确使用图表
要牢记,很多人会首先浏览一篇论文的图表以了解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图表被认为是论文的精髓, 它既是论文的骨骼, 又是论文的肌肉, 因而形成论文的“核”,图表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论文的去向。一幅好的图表可以顶壹千个文字,尽可能使用图表,图又比较直观,能用图就不用表,能用表就不用文字。当然,也不可过分追求使用图表,如果能够简单地用两句话说明白的事情,你非要搞一个图表也不好。论文中的图注和表注也应该足够重视,要详细到足以说明问题,使读者看了图表及图注和表注就能够了解全文的主要结果。图表一定按照顺序标出来,在相应的文字说明中不要简单的把图表已经能够反映出来的数据在说一遍,只说与自己的讨论和结论关系最密切的内容。
同时要特别注意图表的规范性,Table统一使用三线表,Figure和Scheme、Chart、Graph都有各自的含义和要求,要充分重视数据的取舍和图表的设计。同时,有些杂志对于图表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另外,对于文字的规范性和论文格式的标准性也要引起注意,应该严格按照Guide for authors执行。当然,仔细阅读Guide for authors / Introduction to Authors很烦人的,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找一篇这个杂志的Sample Copy来参照排版就可以了,5、实验和讨论部分
实验的关键步骤要写清楚,即使你按照某文献或手册进行的试验并且也引用了文献还是应如此。讨论部分如果可能就要和前人的工作进行一些对比,既可以突出自己的优点,又表明自己对该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并增加说服力而不至于让人家以为自吹自擂。“单纯的收集数据和事实不等于科学”,就好比一堆水泥、钢筋和砖块放在一起并不能建成房子,必须经过适当的组织和使用这些材料才能建成房子。因此,实验结果通常不是按照自己做实验时候的顺序来简单罗列,最好是按照你要说明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安排,以便于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对于一些与结论关系不大的数据和内容要敢于舍去,而不要舍不得。对于数据的分析,特别是机理的讨论很重要,高档的文章往往实验不是很复杂,但是讨论非常严谨、复杂,有许多的公式和论证,限于自己的理论水平我经常就看不懂。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一些分析和讨论。
对于论文中的局限性的处理:我们往往害怕说出这些不足之处,加以回避,其实大可不必!你回避的问题却往往成为审稿人提出批评的地方,因为是同行是专家,对这些问题了如指掌,到人家给你提出意见的时候,你再去修改难度反而比较大了。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讨论自己的不足之处既可以表明作者的自信,也可以表明作者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反而引起
审稿人的尊重和认可,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又是大家共知的局限性,讨论一下有什么不可呢? 只是要注意我们只是讨论局限性或者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而不是说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没有优点。
结论和讨论之中要注意尽量不要使用模糊性的描述,例如:不能说“多次测量的平均结果是……”而应该明确说“七次测量的平均值为……”,同时也不应该过多地使用推测性的结论作为进一步的引申结论的证据。尽管在科研论文中一般不说非常绝对的结论,而只说“根据以上证据和讨论,很可能是……的结论”,同时,也允许做一些证据还不够充分的推论,但是不能从一个还不确定的“推论”继续作更多地“结论”。
对于能够支持自己文章结论的文献可以引用,不要引用与自己结论关系不密切的文献,不要夸大自己数据还不能完全支持自己的结论,在结论中适当强调研究的重要性。不要把结论Conclusion和Summary、Discussion等同起来,必须适当区分。
6、致谢
不是可有可无的,有基金支持的项目研究会得到更多地认可,感谢课题组其他成员的帮助或者同行的学术交流讨论,会显得作者有很好的修养和品格。
7、文献引用
引用自己的工作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多地引用自己的工作,否则审稿人会认为你很自负,或者故意忽视他人的贡献,特别是审稿人从事的领域很可能和你很相近(通常都是这样的!)。还容易给人的印象是你在一个没有人感兴趣的领域工作,就你自己在做这些工作,这些都是不利的。另外,参考文献必须仔细核对,主编可能根据引言中的参考文献选择审稿人,所以应该将主要的文献放在引言中,而不是在后面。引言中的文献引用最好能够放在非常具体的位置,而不要很笼统的堆在一起,例如:“……[5-15]”不好,而应该“……[5-6]。……[7-10]。…[11],…[12],…,[13-14]…,[15]…”。
通常编辑和审稿人会根据参考文献来初步判断该论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对有关学科的背景知识水平,因此,引用的文献通常限制在最近三年到五年之内的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只有经典的结论或书籍可以使用年限比较长的,非英文的文献也尽量少引用,同时要注意尽量使文献分散在不同的期刊杂志,不要过多(三到四篇以内)引用一种杂志中的文章,要保证引用你所选择投稿期刊中的大约三篇文章比较好。一般的Paper引用文献数量在20-40篇就可以了。有些杂志选择审稿人的时候可能从你所列文献中去寻找,所以引用文献要适当考虑到这个问题。
由于不同期刊对于引用文献的格式要求差别很大,例如有些要求列出全部的作者,文献的题目,期刊名称和年、卷、期、起止页码,有些则不要求写那么详细,例如只写前三位作者、不要题目和终止页码。如果文章被退稿改投的话,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要重新查一遍文献的题目和页码等。因此,建议在引用文献的时候,第一次写作的初稿中把引用文献的细节都写出来,并且保存一份副本。为以后的修改和改投方便。
关于投稿期刊的选择、审稿人意见的答复和退稿的处理。
选择期刊:
根据稿件内容和期望的影响范围决定。要选择最适合你文章内容的期刊,不要太过考虑影响因子。不要因为因子低就觉得丢人、不好意思、抬不起头来,这是要不得的,邹承鲁院士、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许多人都严厉批评现在唯论文数量论和影响因子论的作风。这些东西
需要,但是不能走极端!。选择期刊的一个有效办法是仔细读一读杂志的Instructions To Authors中的Scopes,浏览一下最近一年内此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看看与自己的论文涉及的范围和质量是否合适。否则,很容易被拒稿。有些杂志可能要作者自己推荐审稿人,我们最好从文稿所列出的文献中选择为佳。
回复编辑和审稿人:
审稿人和编辑都是期刊覆盖领域的学者专家,绝大多数人都是负责任的,是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提出的比较公正和科学的意见,虽然作为该领域的专家,他们负有评议同行工作的社会义务,对于他们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同行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很有帮助,但我们还是应该从内心里尊重他们的劳动。不能因为对自己论文有些尖刻的批评、错误的意见、拒稿而心里骂娘。这是要不得的,闻错则喜、有错必改,及时、礼貌、认真,坚持科学和公正原则是作者的科学品德的表现。
在写回信的时候,作者应该首先对审稿人的工作表示欣赏和感谢。声明稿件按建议作了最大程度修改。我们承认,经常见到的审稿人的观点并不总是正确。有些是由于审稿人的研究领域与作者的工作有一定距离,有些是作者没有交待清楚(英文表达的问题,或者是作者刻意回避的问题)导致审稿人对相关的论文部分有误解。要以实验事实回复审稿人疑问。同时指出对部分批评/建议有不同观点,这个是允许的。不要纯粹迎合审稿人,把审稿人的错误或者不科学的地方也去修改。也不能对这些意见置之不理,否则会被认为是故意或者不认真。只是在阐述相反观点时,要尽量委婉、谦虚并充分表达出对审稿人的感谢和帮助,例如我们可以说:审稿人的评价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个内容很有帮助,这个相反的观点正好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我们的结论;这个地方我们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可能是由于我们的语言表达不够充分所致的误解;我们同意审稿人关于我们的讨论和推测需要更多实验证据的批评,指出科技论文应该允许合理的假设和推测。
关于退稿:
有时候审稿人也会犯错误,正如同许多很厉害的人也会出错,比如,开尔文勋爵说:“X射线是一个骗局”,物理学家卢费福说:“用打碎原子的办法产生能量是希望十分渺茫的事情,任何人期望从原子的嬗变获取能量是荒唐的臆想”,华纳公司总裁说“谁***想听演员讲话?”,20thCentrary Fox公司总裁说“电视占领市场不会超过六个月”。当然,我们现在的退稿还不太可能是因为审稿人的错误。
退稿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拿到具体的退稿意见帮助我们改正,要是任何意见都拿不到我们就真的是失败了。退稿并不绝对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没价值或者有问题,有时候是因为期刊选择不合适,有时候碰到了比较说不清楚的审稿人,这个时候直接改投就可以。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审稿人和编辑部都给出了退稿的详细理由,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这些话的含义,特别是有时候虽然“退稿”但是并不是真的毫无希望,还是希望你修改后再寄回到这个杂志,一定要认真修改。如果确实是需要改投杂志了,切忌不加修改的改投,一定要按照那些正确的中肯的意见进行修改以后再投。
第三篇:科技论文撰写读书报告
《科技论文撰写》读书报告
2014年4月28日,我幸运地进入了四川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从新再次进入校园,找回读书时代的感觉。这是一种自我需求的学习,因此我积极调整心态,静下心来学习了“科技论文撰写”专题。
从教授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科技论文的基本概念、撰写论文的程序及具体作法、科技论文的常用类型、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及撰写科技论文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最后还系统地讲解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和病句的辨析。根据本次学习,结合平时工作实践,对本次学习撰写读书报告。
一、科技论文概念及基本特征
科技论文是在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领域里的某些现象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和阐述,揭示出这些现象和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而撰写成的论文。科技论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在于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因此,完备的科技论文应该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和有效性,这也就构成了科技论文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有效性。指文章的发表方式。当今只有经过相关专业的同行专家的审阅,并在一定规格的学术评议会上答辩通过、存档归案;或在正式的科技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才被承认为是完备和有效的。这时,不管科技论文采用何种文字发表,它表明科技论文所揭示的事实及其真谛已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应用,成为人类知识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科技论文的格式
一篇完整的科技论文应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论文的内容、参考文献。1.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 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2.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3.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 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200-300字左右。4.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5.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6.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7.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8.参考文献
它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读者提供文中引用有关资料的出处,或为了节约篇幅和叙述方便,提供在论文中提及而没有展开的有关内容的详尽文本。被列入的论文参考文献应该只限于那些著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而且正式发表的出 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资料,包括专利等文献。
三、科技论文技巧 1.确定好的选题
科技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题目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很容易写成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面面俱到,一个问题也没有论述深透,也没有能够解决,论文还是没有分量,华而不实,难于完成;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一个角度,把题目缩小。因此确定 科技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不要好高鹜远,贪大贪深,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题,自己毫无基础和准备的题。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角度,如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学科中的关键问题,能够深人其本质,抓住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把这个问题的难点和症结找准了,科学地给予解决了,那论文就很有分量。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主题和论证的角度,除了量力而行外,还应注意要从自己有基础、了解的事情着手。2.做好撰写准备
确定科技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正确的可以汲取和继承,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可以避免和防止。应该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 博览广搜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在材料的搜集、研究过程完成时,论文提纲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因此写提纲的好处是帮助自己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简明具体,一目了然。
对搜集的材料,要进行分析、提炼,保留那些能说明论点的例证材料。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局部要服从整体。单从某一局部看,有些论点和例子可能是精彩的,但从全局确定的基本发展线中看,它插不进去,用不上,只能割爱。
科技论文应有说服力,为了有说服力,就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并且论文要有层次。3.精心撰写
技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 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当然,文气的通畅,文字的华美,还是必要的。该用排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以突出重点、倾注感情的地方,需要妙笔生花、使读者产生特殊感应的地方,还是不能吝惜笔墨。总之,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量体裁衣,从内容出发,为内容服务,句无虚发,字无浪费,这是基本原则。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事实上,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很难一次就达到完善恰当的程度。仔细检查,反复修改,总会发现还有不恰当、不完善之处,大至问题是否提得鲜明中肯,论点和事例有无说服力,结构层次是否严谨,小至文字的修饰加工,有无废话,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等等,总会发现尚需修改之处,发现很多在提纲中看不出的毛病,原先估计不到的问题。写成初稿后反复审查和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科技论文的起码要求。持之有故即事实的根据;言之成理是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真理的标准在于实践,仅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还不一定正确,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即付诸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简略地说,可以说是“行之有成”,即成功的实践效果。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 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四、组后的感悟
通过本次学习,我也进一步知道了对于像我们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随着写作的深入,以后的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 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再以后就可以针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当我的学识达到一定高度后,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时,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那是我们就是大师级别的人了。
第四篇: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摘要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摘要
2010-08-21 11:32:25|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 订阅
科技论文摘要撰写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6447-86)“论文摘要撰写规则”,结合本刊特点,论文摘要撰写的具体要求整理如下。
1基本原则
摘要是论文的梗概,提供论文的实质性内容的知识。摘要的目的在于给读者关于文献内容的足够的信息,使读者决定是否要获得论文。因此中英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与自明性,保持一致,要求阐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2摘要的要素
摘要应当要素齐全。一篇摘要应当包含:
1)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2)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3)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
3中文摘要写作要求
摘要应当客观如实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其形式可以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而定。新理论的探讨﹑新材料的研制﹑新设备的发明﹑新工艺的采用等方面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式的,以便向读者提供原文中尽可能多的定量和定性的信息,如问题的提出﹑解决的手段﹑所得的结论或结果﹑与他人成果的比较等。报道式摘要必须有实质性内容,即应当包括主要结果和结论。报道式摘要一般控制在100~200字;而对综述性文章或以数字解析为主的论文,其摘要则可写成指示式的。这类摘要仅仅指出文章讨论了什么问题,而一般不涉及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一般在100字左右。具体要求如下:
1)摘要中第一句的开头部分,不要与论文标题重复。
2)把背景信息删去,或减到最少。
3)只限于新的信息。过去的研究应删去或减到最小。
4)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
5)不应出现“自我评价”的字句,如:
“该文所描述的工作,属于……首创”,“该文所描述的工作,目前尚未见报道”,“……,是对于先前最新研究的一个改进”。
6)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摘要将直接被检索类二次文献采用,脱离原文独立存在,所以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应使用“本文”、“作者”等字样。
7)为了便于计算机输入﹑存贮﹑检索的方便,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如必须有公式时,则应给出其符号的含义。
4英文摘要写作要求
1)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句子要求完整、清晰、简洁。
2)尽量使用简单句用。为避免单调,改变句子的长度和句子的结构。
3)时态要保持一致,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用过去时态描述作者的工作,用现在时态描述所做的结论。
4)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不使用被动语态。构成句子时,动词应靠近主语。
5)正确地使用冠词,既应避免多加冠词,也应避免蹩脚地省略冠词。如:
正:“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误:“The 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正:“The refinery operates …”误:“Refinery operates…”。
6)使用短的、简单的、具体的、熟悉的词。不使用华丽的词藻。
7)注意英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英文标点中没有中文形式的顿号、书名号、句号和省略号。
8)避免使用那些既不说明问题,又没有任何含意的短语。例如: “specially designed or formulated”,“ The author discusses”,“The author studied” 应删去。
5撰写论文摘要需注意事项
1)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
2)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3)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
4)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
5)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白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化学公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也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6)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应采用“对? ?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为主语。
7)要采用规范化的术语(包括地名、机构名和人名)。
第五篇:报告撰写格式
报告撰写格式要求
(1)图、表清单
报告中的图、表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页之后。图的清单要有序号、图名和页码。表的清单要有序号、表名和页码。
(2)注释表
注释表为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等的注释说明汇集表,置于图、表清单后。
(3)参考文献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一般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或出版书籍等,没有被各级部门图书馆收藏或各级、各部门档案馆收藏的各种资料不要作为报告的参考文献。在报告正文中引用了参考文献的部位,须用上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
(4)、报告附录部分
作为报告主体部分的补充,并不是必须的,包括: 1)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
2)为他人阅读方便所需辅助性数学工具或重复性的图、表;
3)由于过分冗长而不宜在正文中出现的计算机程序清单。
(5)报告要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6)报告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报告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要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
(7)图表
1)图
要有自明性,即只要看图和图题而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切忌与表重复。图位于文中表述之后。
要有编号。图的编号由“图”和阿拉伯数字组成,阿拉伯数字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号分开,前部分数字表示图所在章的序号,后部分数字表示图在该章的序号。例如“图1.10”、“图2.15”等。
要有图题,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题要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要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2)表
表的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读。表要有自明性。表要有编号,表的编号方法同图的编号方法相同,例如“表1.6”、“表2.3”等。表的编号和表题要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
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要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或跟“(续)”,如表1.2(续)。续表均要重复表的编排。
表格、图如需注释,用“(注:……)”(楷体,五号)表示,放在相应表格或图下方。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采用顺序编码制组织。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须用上标标注顺序编码号(即顺序编码号须置于引用处的右上角)。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报告集:[序号]作者,文题,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学位报告:[序号]姓名,文题,[××学位报告],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9)计量单位
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要统一,不得两种混用。
报告的印刷要求
1、报告字体、字型及字号要求
大标题 第一章 黑体小三号 一级标题 1.1 黑体四号 二级标题 1.1.1 黑体小四号 三级标题 1.1.1.1 黑体小四号 正文 宋体小四号 表题与图题 宋体5号 参考文献及篇眉 宋体5号
2、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1)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磅”。
(2)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前与段后间距: 标题 段前与段后间距 大标题 1.5行 一级标题 1行 二级标题 0.5行 三级标题 0.5行
3、用纸及打印规格
必须采用双面打印。
纸张规格:A4(210mm×297mm)。
每页印刷版面尺寸(mm):含篇眉,页码 146×240,不含篇眉,页码 146×220。每行打印字数:32~34字。每页打印行数:31~32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