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参考内容(本站推荐)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效应及其应对举措一邱峰)
营改增对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额抵扣,所以在承揽业务时优势明显。税收监管更加严格,增值税管理比较成熟,“营改增”后,将实行严格的稽核比 对机制;四是营业税纳税人改为增值税纳税人,纳税申报表、防伪税控系统都面临更改,同时必须重新购置打印增值税发票的指定设备,支付接人联网和维护的费用。.
对企业丽言,一是试行差额征税,有可能降低税负;二是减少重复征税现象。重复征税主要是跨区域行政管理,由于地域不同而产生的重复收税;产业链上围绕同一业务的不同企业被反复征税。比如,物流业;
右,而“营改增”试点后则增至4%以上。
。若按201 1年纳税实际测算,交通运输行业占比超过85%,且以一般纳税人为
从政府角度如何解决部分行业税负增加问题对税负增加的企业实行财政补贴或者退税,由地方政府埋单,亦可视作改革的成本。从长远来看,“营改增”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在宽松的生存环境下,企业必然会释放其固有的创造性与成长能力,财政增收能力也将随之增强。当然,税收减少就意味着财政需要再平衡,也需要政府部门对以往支出模式加以改进。
措施,如财政补贴、营业税减免等。同时,对纳入试点行监的划分尽量傲绍潋透。
办公租金、人工费用等支出列入抵扣范围,针对不同行盟实行差别。
营改增”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影响顾瑞兰
。“营改增” 可以理顺增值税链条,为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降低税负,有利于推动首都经济的转型调整。
营业税的弊端;,是价内税。
。与工商业的增值税相比,服务业的营业税存在三大制度性缺陷。一是全额征收,重复征税。营业税是按营业收入全额征税,而多环节营业收入全额征税必然导致重复征税。突出表现在不同性质服务业务的重复征 税,如
值税中抵扣,使抵扣中断;从服务业看,由于征收营业税时外购产品缴纳的增值税不能在营业税中抵扣,使抵扣中断;从产业流程看,当处于中间环节的服务业征收营业税时,不
但服务业从上一环节外购产品和服务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不能抵扣,而且服务业为下一环节提供眼务的营业税也不能抵扣,使抵扣中断。
改革对服务业的意义
现行营业税的制度性缺陷既不利于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与 制造业协同发展,也不利于跨境服务贸易发展。
税时不交营业税,交营业税时不交增值税。“营改增”就是将原来征收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征收增值税,由原来地税部门征收改为国税部门负责征管。“营改增” 旨在从制度上解决营业税制下“道道征收,全额征税”的重复征税问题,实现增值税税制下的“环环征收、层层抵扣”,更好地发挥增值税的中性作用,从而尽可能地抑制间接税对经济的扭曲效应,使税制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国际惯例。同时,“营改增”也是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利于保持北京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领先地位,这对于北京今后的产业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不同服务业的影响
北京市正式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试点范围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业和鉴证咨询服务业共十大服务业。
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相关行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其方案设计是以不 增加税负为前提的。对北京而言,从行业税负来看,全部试点行业小规模纳税 人税率由原营业税的3% 或5% 统一降低到增值税的3%,税负下降;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一般纳税人企业,税率由营业税的5% 变为增值税的6%,表面上税率比小规模纳税人3% 的税率高了一倍,但这些企业采购的设备和服务支出,有许多都可以抵扣税款,实际税负也将降低。
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部分试点企业可能由于规模不同、成本结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等原因,在新老税制转换期内产生税负有所增加的情况。如交通运输业从原营业税的3%,提高到增值税的11%,增加了8个百分点,幅度不可谓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成本中可抵扣项目所占收入、成本比重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交通运输企业税改后的税负,目前由于大部分交通运输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金有限,导致行业整体税负上升。
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之间。本次改革试点对服务业选择了6% 税率,小规模的则适用3%的征收率,所以整体税负并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税负的下降必然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本积累,促使企业走入良性运行轨道并不断发展壮大。
对企业经营决策而言,“营改增”对促进企业经营业态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次税改后服务企业开具的增值税发票,部分服务成本可以抵扣,而生产企业自己的劳务劳动力成本没有税收抵扣的优惠。“营改增”从税制上解决了企业长期以来存在的“大而全”、“小而全” 问题,使营业税重复征收对企业专业化细分产生的制约作用,通过改征增值税后的进项税抵扣链条进行了化解,为细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提供了有效的税制保障,促进了试点企业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的加快转变。因此,会有很多企业更多地选择服务外包以获得成本优势,从而扩大专业创新服务企业的业务来源,这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上海市实行试点以来,不少企业主动将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务转为向外部发包,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逐步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
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实施了主辅分离,正在筹划实施主辅分离的有4家,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有效地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值税与营业税是国家两大主体税种,几乎涉及所有企业和行业,在现行的税制中,最突出的一个结构性问题就是重复征收,这种税负结构不仅不利于经济的整体运行,且企业的税负也较重。“营改增”则打通了联接二、三产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在现代服务业中率先形成企业税负征收全链条的格局,实现企业“进项抵扣”,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和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税制环境,在破解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瓶颈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大部分服务型企业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实现了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对接,促进了服务型企业产业链的融合,通过促进企业专业化生产程度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专业化细分方面的潜力发挥又将带动业态的升级换代
第二篇:学年论文内容
存货计价方法的研究
摘要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很重要的资产。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都有直接的影响。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货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原有的存货不断发出,新的存货又不断取得,随时间的推移,相同存货的价格或单位生产成本可能会有明显的差异,发出存货按照什么时间的购买价格或生产成本计价就成为会计上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键字:存货;存货的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
一、存货计价的依据及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
(一)存货计价的依据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第 14 条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①换言之,该规定取消了原来准则中所允许的发出存货计价采用的“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的计价方法。同时还规定:“各种存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由此可见,《企业 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给予企业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权力。
(二)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判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标准不同,做出的选择也会不同。因此,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之前必须先明确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标准。1.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核算。”②这表明,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我国现行对存货的计价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原则。当企业将存货用于生产或者用于销售时,面对每次不同的采购成本,如何记录发出存货的单价?是按照平均价格来统一核算发出存货的价格,还是逐一辨认每次发出存货的价格?企业通常根据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或者财务报表呈报的特殊目的,选择某一种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2.坚持客观性原则 既要如实地反映销售成本,又要如实地反映期末存货的成本。会计信息必须客观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3.坚持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要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即不高估资产或虚计收益,对于可能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的估计。谨慎性原则既有利于企业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又有利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作出决策时,尽可能规避风险,使风险收益最大化。
二、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一)几种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分析 1.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指每次领用或者发出存货时,查明其入库的实际成本,作为该项存货发出或领用的实际成本。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每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批存货收入的单位成本③ 例 1:天宇文具店 12 月份某型号电子词典进货情况见表 1:
以弥补相应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并获取合理的利润。例如:《华尔街日报》上的这条短讯反映了基于实际售出货物成本进行定价的理念:“全国超市连锁店的零售咖啡价格都下降了。当高价格的存货积压很多的时候,这种降价并不普遍; 当高价格存货不再积压时,批发价格的下降使社会公众也享受到了降价的好处。”④ 因此,如果公司管理者认为毛利就是售价与实际售出存货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他们就应该采 用先进先出法,这样才能在公司的损益表中体现这部分毛利。采用先进先出法的另一个主要理由反映了资产负债表导向。许多人认为,资产负债表上显示 的存货价值应大致等于现实中存货的当前价值。而采用先进先出法,即假定目前存货中的商 品是最近才购入的,就能够计算得到与当前存货实际价值最接近的估价,这一结果与通货膨胀无关。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也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一种综合加权平均的方法,它是在期末以存货的数量为权数来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也为企业税收筹划、减轻税负,实现利润最大化提供了依据,因此,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可以减轻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分析。例如:某企业 2006 年甲货物的购销情况如下:3 月购进货物50 万千克,单价4 元;4月 购进货物60 万千克,单价 4.5 元,5 月购进货物 70 万千克,单价 4.6 元;6 月销货 160 万千克,单价 5.5 元;9 月购进货物 80 万千克,单价 4.8 元;11 月购进货物 40 万千克,单价 5 元;12 月销货 100 万千克,单价 6 元。由于采用个别计价法工作量很大,且适用范围很小,仅用于不能替代的存货等,故不采用。方案一:采用先进先出法。除 11 月购进的货物作为库存外,其余已售出,因此库存成本 200 万元,发出存货成本 1 176 万元,销售收入 1 480 万元,应纳税所得额 304 万元,企业所得税76万元。方案二: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的加权平均价为 4.587 元,则库存存货成本 183.47 万 元,发出存货成本 1 192.53 万元,应纳税所得额 287.47 万元,企业所得税71.8675 万元。可见,在进货价格呈上升趋势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比采用加权平均法所得到的税负要重。反之,物价呈下降趋势时,最佳方案是采用先进先出法,如电子产品,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逐渐下降,选择先进先出法对企业有利。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应符合税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纳税 人的商品、材料、产成品的计价应以实际成本为原则,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因此,企业应在每年年末搜集有关信息,力求准确判断存货价格走势,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存货计价方法。
(二)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一般说来,当存货发生实物流转后,也就产生了成本流转。理论上,存货的成本流转额按照成本计价的原则,应当等同于购入实物的成本额。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存货品种繁多,流转额非常大,则成本流转额很难完全匹配实物流转额。因此,在发出存货时,就要按照一定的计价方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最终使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尽可能接近存货的采购成本,使因采用不同成本计价方式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变得最低,尽可能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三、在现行会计制度下,企业如何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从存货的特点及管理要求角度看 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但我认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应该是盲目的,应充分考虑行业存货的特点。
(二)从纳税的角度看用企业存货进行纳税筹划,需考虑企业所处的税制环境及物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达到企业最佳纳税的目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纳税人的各项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⑥。以上规定,为企业存货计价方法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税前利润、税后利润、可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等的影响不同。
(三)从企业经营成果的角度看合理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为了看清楚存货计价方法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先来看存货影响经营成果的途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让-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⑤从以上各式可以看出,存货通过销售成本和自用形成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影响经营成果。存货主要用于对外销售,构成销售成本。同时还有可能自用的,构成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但是所占比重很小,所以存货计价方法造成存货价值的差异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主要通过销售成本发生作用。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成本、期末产成品之间有以下关系: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成本呈反向变动关系,主营业务成本与期末产成品呈反向变动关系,利润总额与期末产成品呈正向变动关系。
(四)从管理人员业绩评价角度看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合适与否,还与企业管理人员业绩评价方法与奖励机制有关。不少企业按利润水平的高低来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也就是说企业管理人员的报酬是与企业利润挂钩的,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奖励管理人员。为此管理人员总是希望有较高的利润来表明其在任期间的经营业绩。另外,所有者或股东对经营人员的评价也通常用利润指标作为衡量的尺度。从企业筹资方面看,较高的存货价值,较高的流动比,给企业筹资也带来很大的方便。因此,从内部管理及业绩评价的角度出发采用先进先出法更为合理。
此外,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经营业绩比较时,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也将影响业绩评价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① 段佳明,蔡利,牛颖.对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变革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25)② 赵富平.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实证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1).③ 王艳梅,赵秀云,王素敏.小议存货的计价方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④ [美]安东尼(Anthony,R.N).会计学: 教程与案例[M].王立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5-60.⑤ 左刚.从企业经营成果的角度考虑存货计价方式的选择[J].交通财会,2001(11)⑥ 周满奇.对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4(1).
第三篇:论文内容安排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毕业论文安排
一、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每一章都要新起一页。
注:论文不少于30页。论文中不出现源代码。源代码作为附录交上来。
中文摘要(500字)
英文摘要
目录(宋体 小四号字)
第一章系统分析
1.问题来源(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3页
2.需求分析: 画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或者用例图4页
第二章基础理论知识3页(说明一下语言数据库环境的选择,相关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概要设计12页
1.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概述和功能分析
包括系统功能摸块设计、画出系统功能模块图(层次图)
2.数据库设计:实体分析、概念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表的建立
包括:(如果系统不需要数据库,此部分可以省略)
(1)数据库实体-属性分析
(2)数据库表之间的关联关系(画出系统ER图)
(3)每个数据表的设计(每个数据项的名字、类型、是否为空、说明)
(4)数据库表的建立语句
第四章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创建)8页
画类图、模块详细设计与主要核心算法、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1.如果是可视化开发环境:(设计的界面可以出现,运行结果的界面不许出
现)
(1)数据模块的创建
(2)各个窗体的创建
窗体的属性修改、使用的组件及属性的修改、使用的成员函数
按钮单击事件算法
2.如果是非可视化开发环境
正常完成详细设计的分析和编码
第五章 系统实现
结果分析(系统实现,可以出现运行界面)4页
结束语与致谢1页 参考文献1页
包括参考文献的文章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
(至少2篇英文,不少于8篇)
红色字体的页数,不能超过要求的页数,其余各章可以酌情增加页。
第四篇:论文内容格式要求
一、内容格式要求
学位论文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1.题目:应能概括全文的最重要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
2.扉页:扉页上须填写论文题目、学校代码、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论文完成日期等内容。
3.中文摘要:简洁明了地表达学位论文的要点,应包含论文的基本信息,体现科研工作的核心思想,应涉及科研工作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结论及意义,要注意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成果。
4.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要力求语法准确,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中文、英文关键词必须相对应。
5.目录:依次排列文内章节标题,标题应简明扼要。
6.符号说明:论文中所用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或量纲)。
7.引言(序言):应包含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8.论文正文:是学位论文主体,根据学科专业不同,论文选题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9.结论(结果与讨论):要求严谨明确、完整准确,阐述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时,应严格明确本人成果与导师或他人成果的界限。
10.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顺序列出,可列在各章末尾,也可列在正文末尾。引用他人成果时,应在引用处说明。
11.附录: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12.致谢: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工作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辞。
第五篇:论文研究内容
论文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营销理论指导下的营销实践活动越来越难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了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更好地抢占市场,赢得顾客的忠诚,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在顾客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顾客的首选,企业迫切需要新的营销理论的指导。本文意图通过对体验营销的研究,开阔企业的视野,为企业提供一种新的营销理论,也为企业在即将来到的经济阶段——体验经济阶段的营销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使企业走出传统营销的陷阱,获得更好的市场业绩。
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体验营销实证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前人理论的归纳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三、本论文的基本内容首先本文从体验经济时代来临出发,描述了体验内涵,完整的研究体验营销的定义、特征、实施策略、以及与传统营销的异同,顾客全面体验与核心体验。最后用星巴克和IBM体验中心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