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护士之中的应用
实例1护士职业获益感
研究背景
根据国家卫生部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201 2年我国共有注册护士249.7万人,前两年的统计数据则为2011年 224万人,2010年 205万人但是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仍只有1.83人,远低于美国每千人9.8人、英国12.8人、日本9.5人,甚至低于非洲国家埃及的3.4人以及南非的4.1人。护士短缺不仅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危及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职业倦怠被普遍视为引起护士短缺的重要影响因素。众所周知,“工作压力终与职业并存”历来是任何就职个体必须面对的,“满意度永无止境”则是从业者自身需求不断增长的真实体现,但多年来围绕护士职业倦怠及其相关因素等大量研究始终未能较好地改变部分护士因职业倦怠而离职的现象,造成了护士队伍发展的“瓶颈”,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学者就提出若能以新的视角探究护士职业倦怠的本质,或许对形成“缓解护士职业倦怠、维护护士身心健康、稳定护士职业队伍”的有效策略更具价值,该研究充分借鉴国内外益处发现(benefit finding)这样一个积极心理学新近研究成果,从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职业认知评价切入,探索护士在职业中感受的收获和益处以及职业对个人全面成长的促进作用。研究设计
【方法】
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滚雪球抽样的方法,考虑访谈对象不同的岗位、职称、科室以及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多样性,筛选出某直辖市2所一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8所三级医院及1所疗养院的23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深入挖掘其在护士职业中体验到的收获和益处。所有访谈资料均进行录音,并转录为word文档。借鉴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编码访谈资料,通过资料与资料、资料与编码、编码与编码之间的不断比较逐步提炼出主题,形成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概念框架。②基于已形成的概念框架,构建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初稿,请12名专家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应用该问卷以方便抽样法对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74名护士实施了预调查,使用SPSSl7.0统计软件分析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初稿的项目区分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校标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形成正式问卷。
研究结果
①护士较普遍认同其职业获益的多元性,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概念框架内容包含五大主题:即正向职业感知、良好护患关系、亲友认同、团队归属感和自身的成长。依据概念框架,“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概念界定为“护士在从业过程中感知到职业带给自身的收获和益处,认同从事护士职业能促进自我的全面成长。”②形成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专家咨询结果计算得出专家权威系数Cr值为0.858,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tem—CVI,I-CVI)为0.83-1.00,S—CVI/UA为0.70,S.CVI/Ave为0.97。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的总体Cronbach’s ɑ值为0.958,各维度的Cronbach’s ɑ值在0.821~0.893之间;总体分半信度为0.938,其他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813~0.881之间。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得N5个公因子,特征根值在2.580~4.349之间,解释总变异的65.031%。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各维度均与其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成和低个人成就感成负相关(P (一)护士职业获益感概念框架内涵丰富 护士职业获益感概念框架五大主题体现了护士职业获益感来源广泛、层次多元、内涵丰富。 1、握有职业优势与职业资源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下,护士的就业形势依然 乐观,且一旦就业便不会轻易失业。收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小,并随护龄的增加稳 中有升。在当今普通百姓住房压力大、经济负担重的社会背景下,一份有保障且较为 满意收入对一个家庭至关重要,因此,护士对许多女性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此 外,护士还可因职业背景为自己和家人握有终身有靠的优质医疗资源。需要说明的是,医疗资源获益并不意味着以公谋私,而是充分享用因职业而获得的就医环境、医疗信 息、人脉资源等。试想,一个长期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势必比普通百姓对各专科医生的 医术、医德更为了解,因此当自己或亲友有就医需求时,便能掌握和提供更准确的信 息,帮助自己或亲友获得更好的医治。 2、体现专业价值与自我价值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有一种积极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 倾向,这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这种心理特征对个人职业选择及整体人生目标具 有无比的重要性,因为工作是实现个人潜能的根本途径。护士选择护理行业,当然也 期望能在职业中实现专业价值和自我价值。经过护士多年的努力及护理专业从服务、教育、科研及专业组织等方面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护理已成为一门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的独立的专业学科。护士作为护理专业的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应用自己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护理服务,尽自己最大努力保障服务对象的健康及安 全、满足服务对象的健康需要。当服务对象生命得以挽救、疾病得以康复、健康得到 促进、自己的护理服务获得认可时,护士便觉其专业价值得到了体现,同时也获得了 职业成就感,实现了自我价值。 3、亲友的医疗保障与健康顾问 本研究中,许多受访者都表示,因从事医疗行业,家人与朋友均可从中获益。首 先,当亲友有就医需求时,护士可为其提供医疗信息,给与就医指导。例如,同样想 看某科专家门诊,普通患者或许无法全面了解每位专家的出诊时间、专攻领域等具体 详尽的信息,做出最合适的就医选择;而护士因工作便利则可掌握最新最准确的讯息,甚至在一些诊疗号紧张的情况时还能帮助家人提前预约挂号,使家人尽早得到医治。此外,鉴于健康宣教是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护士也向自己的家 人及周围的朋友传播了健康知识、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置身团结合作的执业氛围 在某些行业里,对于身处其中的许多人而言,工作场所已经不再是一个团体,激烈的竞争已取代了团体合作,这样紧张的工作氛围不利于从业者的心理健康。医疗行护士职业获益感概念框架及测评工具的研究业是一个讲求医护配合、团队合作的行业,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中,同事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信任使得护士体会到团队的凝聚力,因而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研究显示,护理实践环境对护士工作投入具有正向影响p引。在全球卫生人力联盟(Global HealthWorkforoe Alliance)的支持下,国际护士理事会、国际药物联合会、世界牙科联合会等组织合作发起了优良执业环境(Positive Practice Environment,PPE)运动,为保障医疗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促进优质的病患照顾以及提高个人及组织的动机、生产力及工作绩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不论是工作场所的环境改善还是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护士的执业环境正在变得更加温馨、和谐,这不仅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也可促进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士的留职意愿。 5、获得专业提升与自我成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健康的重视,护士的角色及功能范围不断扩大及延伸,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高要求不仅帮助护士在专业能力上不断提升,还促进了个人的全面成长。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与患者、家属、医生、同事及其他健康工作者沟通,甚至还需要协调患者与医生等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护士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不仅工作时更 得心应手,对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也大有裨益。医疗工作的内容决定了护士在职业中常常面对的是一群饱受疾患折磨、相对自身而言处于弱势的群体。工作中的助人行为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同情意识,衍生出更多社会生活中的利他行为,同时也让护士能够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知足拥有的一切。 6、职业获益感伴随护士的亲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位受访者在初入职场时就能感知到职业获益,而是伴随其职业历程、在与其他职业相比较、与职业投入相权衡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的从事护士职业的诸多益处。如护士N1 l提到的:“护士这个职业比较稳定,你只要做好你的本职,基本上不会被医院所淘汰。不像其他单位优胜劣汰,竞争这么强烈。”又如护士N1分析自己没辞职的原因时说道:“这工作是铁饭碗,那边如果做的不好你得走人,思前想后还是没有把这个铁饭碗给扔了。”由此可知,若护士能感知其职业获益,认为其留职的利大于离职的弊,便会主动调节自己的职业心态,主动应对其职业压力。 如图2.2所示,护士职业获益感概念框架的指导意义在于从研究者、管理者、教 育者及护士个体等不同角度,指导他们提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案、干预策略,引导护 士个体感知职业获益、提升职业获益感水平,进而促进其职业心理健康的发展。 1、对护理研究者的指导意义 (1)测评工具研制 既往护士职业获益感相关测评工具多聚焦于某一特定角色的护士,如临床带教护 士、姑息护士,国内外均未见较具普适性的护士职业获益感测评工具,无从依据护士 职业获益感的实际水平开展相应的认知干预及佐证其干预效果。本研究界定的护士职 业获益感概念及所得概念框架的内容,可为进一步研制相应的测评工具提供依据。如 研究者基于本研究所得护士职业获益感概念框架的内容,可形成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 的条目池,再就其征询专家意见形成问卷初稿;经调查评价问卷的信、效度并修订问 卷,最终形成较具普适性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 (2)后续调查性、干预性研究 依据护士职业获益感概念框架内容形成的测评工具,研究者即可开展护士职业获 益感水平的现况调查、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干预策略、干预效果评价等系列研究,有望为解决长期困扰我国护士职业心理健康问题有所突破。 2、对护理管理者的指导意义 (1)引领正向职业感知 护士身心健康不佳,主要源于护士个体的职业心态偏差,不能对职业持理性认知 评价。护理管理者可尝试从职业获益的视角开展认知干预,引导护士正向职业感知、积极认知评价。如可开展专题讲座,引导护士理性分析职业给自身提供的医疗资源保 障、就业岗位及收入较稳定、工作环境较适宜等各种有利条件,便有利于其调整职业 心态偏差,从而主动应对职业压力、排遣职业倦怠,增加对职业的承诺和投入,感知 职业的回馈和褒奖。 (2)倡导感悟患者回馈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现“患者安康修复、护士快乐工作”之双赢目标的重要条件。如今我们大力提倡的优质护理服务,其内涵或许可以理解为:护士在满足患者需求的 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然而,一些护士时常为工作中少数医患纠纷经历所困扰,忽视了 多数情况下护患关系融洽之事实,导致面对护患关系时心态发生偏差,即不能很好地 服务患者,也影响了自身的身心健康。护理管理者可通过组织护患关系研讨小组,鼓 励护士相互分享工作中护患之间良好互动经历以及带给自身的感受,引导护士体会、感受个人成就感正是实现于患者的认可与感激之中。此外,管理者还可鼓励护士记录 护患沟通经历中的点滴感触,通过感悟与反思,正视护患关系,感恩患者回馈,这不 仅有利于护士摆正职业心态,更有利于其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例如,一位护士被自 己曾经护理过的一位癌症患者积极的心态、对护士尊重之举所感动,动情地写到“老 人的举动是一阵温暖的风,吹开了浮在我心头的阴霾,给了我护士职业价值新的理解; 老人的举动是一股流动的爱,消融了我日积月累的职业冷漠,重聚起我对患者的信心; 是一贴疗伤的药,抚慰了我渐进积累着的伤痛,复苏着我在病房里那份疲沓的热情。我要说,是患者感动了我,让我在护理这块田地里El夜耕耘且心情欢畅。感谢你,我 的患者!”由此可见,“护士倾情付出、患者感恩回馈”之良性循环正是护士乐 司其职之不竭动力。 (3)营造和谐执业氛围 从概念框架内容可知,团队归属感是护士职业获益的重要内容,此提示护理管理 者应注重组织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医院政策部门应完善公平公正的 岗位竞争机制和薪酬福利体制。美国心理学家斯塔西认为,当个体所获得报酬与其所 付出的努力成正比时,才能使个体感到满意和起到激励作用。因此,要让护士自觉身 处一个公平的组织环境里,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管理者还可采取外 送护士学习、培训等方式,让护士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从而能够热情投入工作、不断 自我提升。此外,管理者还可定期组织护士集体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还可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加深团队成员的情感,实现团队成员之间的相 互信任,提高团队凝聚力。 (4)鼓励挖掘自身潜能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经长期研究得出结论:在心情愉悦且精神振奋的状态 下,个体的潜能、创造力常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个体的身心更健康,更少 产生抑郁等消极情绪,故其成就阈值更高,更具有自信心(97】。管理者应正确认识和尊 重护士的职业价值并鼓励其不断发掘内在潜力,指导其觉察、体验工作中的积极改变 和成长,鼓励其相信自身能力可以成功处理、应对各种问题和困难,帮助护士尝试在 困难的经历中寻找“益处发现”,使护士在工作实践中较多地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既可增加护士的工作成就感,还有益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迸其职业心理健康。 3、对护理教育者的指导意义 (1)启发理性职业认同 既往有些护生因受到一些对护士职业持偏见者说三道四的影响,认为从事护士投 入大而职业回报却很少,产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困惑。护理教育者可从职业投入与职 业获益的视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启发护生理性分析护理工作。如引导护生正确认 识未来职业的发展前景,助其认识护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的就业优势,以及从业后 可为自己和家人握有一份稳定、终身受用的优质医疗资源等诸多获益,从而帮助护生 对职业持恰当认知评价,逐步确认职业角色、形成职业身份。例如,有学者曾在某大 学以大 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为受众开展以“护士职业获益感”为主题的讲座,得到 的普遍反馈是“换个视角发现原来做护士挺不错哩!”95%的听课者都认为从职业获 益视角出发更能认同护士职业。 此外,护生进入临床实践后,可能会因“理想与现实职业目标反差”再次对专业产生动摇,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重视继续护生职业认同教育,引导护生体会职业获益。 Watson等【98】的研究结果显示36.23%的护士认为实习阶段是其职业认同发展的关键时 期,29.54%的护士认为实习期带教老师是影响其职业认同发展的重要他人,其影响可 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对于刚进入临床的护生,要尤其注重其带教老 师的挑选,选择职业获益感水平较高、职业认同感强、对工作积极热情的资深护士,其现身说法的榜样作用势必能引导护生正面、积极地看待护理职业,前瞻性的认识到 从护的诸多优势,从而稳定专业思想,提升职业认同。 (2)指导规划职业生涯 掌握丰富的职业信息是个人职业决策的重要条件。学生在校期间,老师应提供有 效的职业信息服务,帮助学生进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如可向其介绍临床专科护士 发展现况及前景、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护生培养专科兴趣,恰当定 位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对于即将毕业面临就业的学生,做好就业推荐工作,提供全面 具体的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根据个人特质和岗位需求,实现最佳的“人.职匹配”,做出理性就业决策。此外,护理教师还可从强化护生价值观入手,使学生懂得职业并 非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重要途径,从事护士不仅能 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体会到使命感和成就感,更能从患者一声声感谢和一面面锦 旗里感受到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4、对护士个体职业心理健康的指导意义 根据职业获益感的概念框架,护士可通过引导自己从以下几个方面感知职业获 益,进而提高职业认同、缓解职业倦怠水平,促进职业心理健康的发展。 (1)理性社会比较 我国护士时常喜欢将自身职业与关系密切的医生群体相比较,关注医生的收入和 地位,过多地抱怨自身收入少、地位低。但是护士却很少关注临床本科医生就业难的 问题,而同等学历护士的就业形势却相当乐观:医生入职前对职业的投入、入职后承 担的压力与风险均远远高于护士。若护士人群能以“向下社会比较”的认知,把比较 的视角指向一些普通职业人群,便能了解“职业风险和疲溃”绝非护士职业专利,一 些高风险、不稳定、低回报的职业人群职业倦怠隐忧远高于护士。 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护士便会发现从护的诸多优势。例如当其他行业深受金融 危机影响,从业人员随时担心被裁员失业时,护士却能牢牢端住饭碗,享有一份稳定 工作伴随的收入保障;当普通百姓遭遇“看病难”“病急乱投医”等就医困境时,护 士却因握有宝贵、优质的医疗资源可为自身及亲友提供就医便利和健康指导。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时代快速发展,一些职业萎缩,一些职业兴旺,但“职业无 贵贱,行行出状元”是不变的真理。护理职业的社会需要肯定了其存在的价值,也为 从业者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护士如能正确看待职业,从职业带给 自身的获益出发悦纳并珍惜职业,无疑将助其有效应对工作压力、减轻职业倦怠。 (2)主动人际适应 护士职业注定了护士每天需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人际适应不良则易导致不 同程度的身心偏差。本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护患关系、和谐的工作团队是护士职业 获益感的重要内容,因此其对于缓减职业倦怠、维护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在工作团 队中,护士应主动与其他护士、医生、药师等团队同事经常交流情感,以达到相互了 解、相互支持、相互协作、配合默契,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和职业环境。对于服务对 象,护士还需与患者、患者家属等经过有效沟通达成护患“双赢”——既满足患者治 疗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需求,又从患者的回馈中获得了成就感。 (3)寻求社会支持 护士个体寻求亲友、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是“互助共赢原则”的体现,是个体与个 体、个体与团体之间彼此支撑和相互促进的需要。本研究显示,归属于社会支持的亲 友支持在护士职业获益感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支持能保护应激状态下的个体,维持 个体的良好情绪体验。首先护士应乐于分享自身的医疗资源,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量 为身边的求助者解答医学疑问、提供健康指导。当护士在工作中遭遇压力较大、适应 不良等问题时,则可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倾吐,亲友的理解与宽慰或许能帮助其打开 另一扇窗,从另一个视角看待闯题,困扰身心的烦恼便能迎刃而解。 家人的认同和支持是护士工作的动力之一,因此,护士如能与家人有效沟通,寻 求家人精神和物质的有力支持,便能更好地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毫无顾虑的投入 工作,相信其职业倦怠等身心健康问题的发生亦能得以有效控制。 (4)设定成长目标 护士职业可以促进个人的全面成长,在护理岗位的磨练下,不论是专业能力还是 综合素质都能得以提升。护士的个人成长与发展若能在职业中得以满足,其个人价值 会得到实现与提升,对工作更能产生积极认同,进而有效缓解职业倦怠水平。因此,护士应根据自身特点,规划职业生涯,设定成长目标,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其职业发展 目标相协调,以达到既满足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的要求,又满足自身的职业发展愿望,从而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共同受益。 浅谈积极心理学 摘要:为了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此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运用领域、启示和意义、展望。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1 前言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思,它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具体指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促进个人顺利的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诞生背景 3.1 理论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特曼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在二战期间这种研究被迫中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人本主义思潮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关于“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的观点,对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以及把积极组织系统和积极关系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影响。3.2 现实背景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种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于对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了主导性模式[2]。目前,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孤独、焦虑、精神空虚等负面心理也层次不穷。这让心理学家们不得不反思传统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也开始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注重对第二、三使命的完成,也即是对积极品质、人类的潜能等进行研究,于是积极心理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诞生了。4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3]。另一方面,虽然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但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4]。如:它学习和继承了质性研究的一些优势和长处,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等。积极心理学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真得可谓做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也有利于它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5.1 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的情绪体验 它对人类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人类对过去的幸福感、满意感,对现在的快乐感,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5]。其中对幸福感和快乐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了只有对它们进行充分关注,才能真正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 5.2 个人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积极的心理品质,它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个人特质,包括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等,这些特质许多早期都被研究过,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让有关研究又蓬勃发展起来[6]。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积极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在这个层面中,积极人格的研究是其重点。5.3 群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组织系统的建构 积极心理学家认识到要想人们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只从个体层面出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对积极社会组织的建构。于是他们致力于探讨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对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的学校等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6.1 心理学应该重新实现其价值平衡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统治20世纪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于人性存在一种共同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消极性是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7]。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它提倡积极地人性论,也不是把人的优点看作克服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的目标,最终使人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6.2 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乐观、宽容等积极力量,这种积极力量不仅对自己是正向的、建设性的,而对他人也应该是的。每个人都必然存在着积极的力量,只要我们找出他的积极力量和品质,就可以预防和制止他的“疯狂”和“错乱”,这样比他“疯狂”和“错乱”后再去医治价值要大得多。如:马家爵事件,如果我们对他孝敬父母、知恩图报的积极力量进行引导,或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 6.3 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地意义。其实消极和积极都掌握在我们手中,主要来源于我们的认知。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性,一是多角度思考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获得积极体验。例如:期末考试有一门你考了50分,你不妨归因为自己的运气稍微差了点,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低。积极心理学的运用领域 7.1 心理问题的积极预防 积极预防指的是系统地塑造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潜能和品质,而不是去修正缺陷。通过发掘人类乐观主义、勇气等积极力量来预防出现心理问题。例如,要阻止那些易于沉溺于网络中的青少年,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找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一个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男孩还会网络成瘾吗?。 7.2 积极的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提倡心理治疗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佩塞施基安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提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a.观察、保持距离阶段;b.调查阶段;c.处境鼓励阶段;d.语言表达阶段;e.扩大目标阶段[8]。 7.3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主要是进行积极教育,也即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理想状态是依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9]。例如:我们常说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就有点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正是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利于发展的教学环境,才让学生最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7.4 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应用 在经济领域人们从收益(积极)和损失(消极)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对问题做决定时,通常趋向于以收益为核心来做出选择,可见对于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思想主要以积极为主。在管理领域,注重对员工的愉悦、兴趣等积极情绪的培养,有利于成员之间、成员与顾客之间形成相互的影响,更有利于企业事业的发展。因此,现在企业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和对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意义 8.1 积极心理学的优点 积极心理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缺,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人类消极的一面,而它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使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看做机器和动物,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和建设性。8.2 积极心理学的不足[10] 8.2.1 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脱节 前人已经研究了一些重要的概念,但积极心理学并不借鉴。例如: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已经早就把它看成研究对象了。8.2.2 积极心理学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 它的许多概念大多散见于各种文章和研究报告中,缺少一条把它们串起来的主线。8.2.3 积极心理学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 它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而且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8.2.4 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 消极心理学毕竟存在了这么多年,还是有其价值,对人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能完全的对其否定。9 积极心理学的展望 积极心理学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它的发展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只要积极心理学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接受别人的批评,并给予改正,一定会走得更远和更好。因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11]。 [1][4]龚光军.积极心理学研究概述[J].论文网.2009(11).[2]顾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乐观精神培养的意义[J].EDUCATION EXPLORATION.2009(222):12.[3][7]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5]张芸芸.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教育前沿·网络财富[J].2009(5).[6]石国兴等.积极心理学介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2006(20):2.版.2007(2).[8][9]张若舒.浅析积极心理学[J].论文网.[10] 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1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6.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和体会 动科131 王姝怡 15113101 不知不觉间大一的时光已经进入尾声了,在这一年中,我选择了积极心理学作为我公选课中的一门。当时我对这门课并不了解,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门可以引导人积极向上的课程,后来通过半年的学习我发现我的理解确实不错。 以下是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1.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 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1.2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 但是,正如Se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所以在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努力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心理品质中积极的一面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然,人本主义主要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是一个原因。)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地关注。 2.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与理念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有积极心向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目标选择能力观:预定的目标水平影响幸福感水平;积极心理学的社会比较能力观:攀比使人远离幸福;积极心理学的适应能力观:适应会推动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3.积极心理学的特征 “人类有效地充分发挥自己功能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进化适应技能和学习性技能?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大多数人仍然设法会使自己过一种有尊严、有目的意义的生活,对这一现象又怎样解释呢?” 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想寻找到现象世界(主要是人性积极方面的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一种使普通人生活幸福的规律。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是积极情感体验;第二是积极人格;第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从研究人的积极情感人手,如乐观、幸福、愉快等。它认为人消极情感的去除并不意味着积极情感的生成,人只有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才能使自己真正战胜消极情感。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生成积极情感的能力、策略和手段等,期望通过培育积极情感来预防问题的产生。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 积极心理学者主张心理学要以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以往社会上研究较多的是消极的心理学,在我理解起来,它的目标就是发现人心中的消极面,并采取方法防范和治疗。相关用语:心理病态、心理变态、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心理缺陷,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离婚、死亡、虐待。 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却是培养积极的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用语:幸福、快乐、乐观、爱、道德、勇敢、坚强、无畏„„ 总的来说,消极心理学研究对象以痛苦为中心,而积极心理学则以幸福为中心。现在在美国,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主流。 谈到积极心理学,就不能不说说他它研究对象:幸福。 什么是幸福呢?对于这个词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路人皆知,无人定义。 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认识和感受。幸福,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生活状态。它不等同于快乐、快感,不是短暂的,易逝的,获得并不简单。幸福包含着对现在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希望。幸福划分为三个维度——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对于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 如要提升幸福感,发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首先要能够热爱自己才能够热爱生活。因此老师曾要求我们写下自己性格的五个优势并想想它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益处。 以下是我性格的五个特点及优势: 坦诚:与人坦诚相待使我很轻松,没有勾心斗角与相互猜忌,尽管“坦诚”能够使人知晓自己的弱点,知晓伤害自己的方法,但是因为“坦诚”我可以把自己做得很好,真诚地表现最真实的自己!总之,“坦诚”让我交到很多值得信赖的朋友。 乐观:一个乐观者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线闪光的希望,而悲观者却在每一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可怕的忧患。“乐观”使我面对每一次挫折与悲伤都能够勇往直前。 宽容大度:“宽容”使我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常常能够心情愉悦。大度对待朋友和亲人,会赢得他们对自己的爱,大度对待敌人和竞争对手,至少会赢得尊重。 随和:这使我常常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心智平和,不太引人注意、安静、稳定、闲适、可靠。对别人不要求,对自己也不苛求。 执着:牛顿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即使在这件事上我没有特殊天赋,我也能够做到。我相信“执着”会带给我不一样的人生。 通过这样的一个总结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不错的人,以往对自己的失望、抨击现在都烟消云散。我知道只要自己能把这些优点继续发扬起来,自己就会变成越来越优秀的人。这让我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希望。 在开课不久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在本子上记下三件今天令自己愉快的事情。到现在我的开心事已经密密麻麻记了厚厚一沓了。每当我心情阴郁的时候,捧起我越来越厚满满一本的幸福,都会扬起嘴角。一件物品没有痛苦的感觉同时也感受不到愉快,那么我为我作为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而感到深深的庆幸。 自古以来,因乐观而取得胜利的例子不在少数。就比如说望梅止渴的典故,一群口渴的士兵因一句“前方有梅林”获得了希望,顿时心情振奋,终抵达水源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心情对人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积极的心态可以使人战胜困难,许多挫折在积极的心态面前都变得不那么严重了。 小结: 通过半年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我感觉自己掌握了一些情绪的控制的方法,懂得了在心情低沉的时候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我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优点和长处,更加热爱生活并对未来的生活有了信心。“快乐”与“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旗帜,它的理念、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宣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为我日后的发展种下了乐观向上的种子,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学到这门课程,也衷心地感谢李献斌老师。 参考文献: 《应对现代社会压力提升生存幸福感》——百度文库 心得体会 很庆幸这学期选修的是积极心理学这一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在心理素质这一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本次积极心理学主要学习了性格特征、微笑、赞美、幸福和沟通等等。接下来我将从这五个方面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点:从第一节课我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性格特征:从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以及自己兴趣拓展对性格特征这一方面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是否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不仅会影响到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好比家庭,有或者是同学和同事。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乐观是一种“迷人”的性格特征,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乐观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免疫力;乐观能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乐观的人更容易与周围的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家庭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所以,在我们不断学习和工作时,不能忽视自身的性格特征,而应该要在生活中把自己不断培养和塑造成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第二点:微笑应来自内心。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让我深信微笑是与人交往时拉近距离最好的方法。当你对别人微笑时,其实就在传递一种快乐积极的信号,意味着你对他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对方就会和你产生共鸣,体会到你的快乐,更愿意和你接近。无疑,微笑为你的吸引力加分了。人际交往并不难,只要随时保持微笑,让自己充满热情,别人自然能够与你更加亲近和放松。因此,在我往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努力时刻保持微笑,给自己带来好心情外,也希望能够给别人带来同样的心情。 第三点:赞美。爱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善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当然,赞美他人并不意味可以毫无顾忌,以下两个原则是要注意的:一是真诚。夸奖别人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如夸奖一位身材矮小者长得魁梧恐怕就要出现“拍马屁拍在蹄子上”的情况。二是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便很容易引起良好反应,而赞美儿童年轻、青年人牙齿坚硬等却很难有积极效果。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感到愉快,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因此,人际交往中,适当地赞美他人才能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 第四点: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幸福。首先,我认为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与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其次,幸福度不仅仅是表现于自身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更应该是当我们自己付出并收获得到的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当今有许多人虽然物质上很充裕,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的幸福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没有发现自己过的很幸福,相对于那些山区的人民,残疾的人们,我认为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满足,只有当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候,我们才能帮助不幸福的人们。还有就是,当我们很自然地去帮助别人时,每一天都会过得很幸福。因此,学习了有关幸福的知识之后我有了新的改变,不再抱着那些自己讨厌也做不到的幸福观了。在审视自己一段时间后我为自己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我也遵从了自己的感受,不再强求一些什么,好好地把我自己的幸福,为自己将来的幸福做一个规划,享受自己的人生。 第五点:沟通是一种技巧。人是群居生物,因此沟通这一技巧是每个人都应该要掌握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清楚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和重要载体。有效的沟通理念,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些已经成为我们大学生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基本方面。因此,我深刻认识到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沟通时候尊重对方是最基本的,当别人讲话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听完等。其次,强化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技巧也是良好沟通的条件。所以要不断学习知识,掌握语言技巧,同时也要了解时事,让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避免与别人沟通时无话可讲,使自己处于窘迫境地。 通过以上五点详述自己对此次积极心理学的心得体会,我总结如下:现在的我们仍然是学习阶段,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生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同时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学习积极心理学之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自我提升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塑造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不断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保持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第二,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赞美他人,能够根据场合和对象进行有效地沟通。第三,每天告诉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有亲爱的家人在身边关心自己,还有几个知心朋友,生活无忧无虑,生活得此足矣。相信只有自己快乐才能带给他人快乐! 天 津 农 学 院 积极心理学期末论文 系别:______人文社会科学系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09级人力一班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孙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0907024109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题目:谈“我是一切的根源” 2011年12月2日 这学期学习积极心理学,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的“我是一切的根源”的理论,我很认同老师的观点,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是一切的根源!一切问题不都是人的问题吗?我们活着就要面临一切问题,而一旦去世什么问题也就没有了! 我们经常看到:企业间的竞争、生存的压力、管理者不断想方设法提高销量、员工每天在不情愿的按步就班的工作等等!但是就没有谁停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不能融洽的交往?为什么不能开心的工作?非得要赚好多好多钱吗?更为有意思的是:世界富豪们恰恰在散财! 我想说活在世上一切不要那么复杂!简单些,再简单些!做好当下事,建立使命,未来目标再大也是今天一点一点持续努力的结果!还有重要的是健康快乐是排在第一! 我想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正在恋爱时,所看到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到处都是光亮、光明的,人生充满希望,你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可爱,身边人所做的许多原来你不能接受的事情,你也都能够一笑置之。 可是当你生活里遇到挫败时,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物却变得如此无法忍受!其实世界可能仍是相同的,可是因为你内在感觉的不同,所看到的将是不同的世界。 “我是一切的根源”,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而那一切的根源就是你自己,也就是你潜意识里从小到大所有的经验。 如果你愿意,不妨在你匆忙的人生脚步里,停下来,好好觉察在你生命里有哪些模式,为你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下一章里我们将详细的谈“觉察”,因为这是生命潜能开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没有觉察,就不会有改变,也不会有自我的发展,更不会有潜能的开发。 生命潜能的一切研修也是根源于“觉察”。当我们迷失在人生匆忙的脚步里,迷失在外面世界的潮流时,就失去了觉察的能力;生命的脚步越匆忙,你将越没有能力去觉察。 我想假如你曾经有在高速公路开车的经验,会发现当车速越快,视野将会变得越狭窄,时速超过一百二、一百三时,你只能看着眼前的一个定点,完全无法看见两边的风景;可是车速渐慢时,你又发现视野逐渐宽广;当车子完全停下来时,眼前的一切完全浮现在视野里,你可以充分浏览视野里所有的风景。 所以参加自我成长、潜能开发课程,或者训练工作坊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暂时抛开匆忙的心,给自己两三天的时间,停下来看一看在你眼前、身边的风景到底如何?停下来看一看这些结果与你生命里的经验、与现在、与你经验中的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一对年轻夫妇,先生的父亲是比较传统的大男人,他童年的经验是父亲每天下班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 而他的母亲,正好也是一个很传统的女性,当父亲回家后,母亲会先把父亲侍候好,不让孩子们吵他。父亲休息了一会儿,可能才开始注意家里有没有他可以帮忙的事情。 而这位先生的太太却是生长在另外一个不同的家庭,她的爸爸是一个非常体贴、会照顾家里的人,每天下班回家,放下公文包,就先帮着太太把家里的事料理好,把孩子整顿好,甚至会帮忙做晚餐,然后一起上桌,和妻子、孩子一起用餐。 这对年轻夫妇在恋爱时,因为被对方吸引,所以看不到对方的缺点,结婚之后,热情逐渐消退,你可知道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里,他们最容易发生争吵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当然是每天先生下班回家的第一个小时。 这对夫妻彼此带着自己生命的经验相互结合。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先生”、“爸爸”各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看法。 只有他们俩人结婚吗?我想不是的,他们俩人的父亲都跟了过来。也许这对夫妻一辈子都不了解真正引发争吵的症结在哪里? 他们总是在外在行为上认为一个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有时候先生用许多理由、借口不做家务,很可能当他做家务时,在潜意识更深的地方就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不像一家之主。在这种情况下,太太不会很愉快,她可能压抑了许多不满、委曲和愤怒。 有时候太太不停唠叨着自己所处的境况,而她惟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先生帮忙做家务。可能她一直都不知道她也在期待着先生成为她父亲的样子,因为她觉得必须要这样才是一个男人!当然,当先生因屈服而帮忙时,他一定也会压抑许多不满、委曲,甚至愤怒。 不知道有多少夫妻可能都不自觉地这样相处了一辈子,所以很多夫妻刚开始时是相拥而眠,渐渐地两人开始平躺,当那些不满与委曲开始累积时,他们就背靠背;慢慢累积更多了,他们就分床睡,然后分房间,最后很可能就分房子了。 所有外在的距离都是开始于我们内在先有了距离! 每一个人在现在的生命里,所有一切的结果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现在所有的读者在看这本书,但是每一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一本不同的书,虽然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样,可是因为你是不同的,所以接受到的部分也不同。所以我们常常以为玻璃是透明的,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相,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整个世界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你所处的四周都是镜子,那不是透明的玻璃。 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就会看到他许多缺点,然而那个人在一百个不同的人眼中,他就会是一百个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都看到他自己想看到的那一个人,到底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外面的世界都只是一个外缘,都只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内在的因和生命里的许多经验。如果我们想要成就自己的生命,想要让自己有一个更高可能性的自己,首先要接受“我是一切的根源”这样的观念,停止要求外在世界来附和我们的需要,把所有曾经浪费过的那些精力,用回到自己身上。 停下脚步,去觉察一下自己生命里所有的模式、潜意识和在成长过程中所学会的一些方式。那些都是幼小时候所学的,都是内心里无形的绳索,当我们重新觉察后,也可以重新再做选择,这是改变的开始,也是潜能开发的第一步,这个重点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想当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时,当我们的内在已经是一个不同的人时,我们将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反应,而创造出不同的结果,同时生命也将因此而改变。第二篇:浅谈积极心理学
第三篇:积极心理学
第四篇:积极心理学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