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总结

时间:2019-05-13 02:3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心理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心理学总结》。

第一篇:积极心理学总结

积极心理学总结

dxg

不知不觉,这学期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就结束了。我从积极心理学这门课程中学到了很多,导学老师们给我们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追求幸福生活,它也是能给人、小组和机构带来昌盛或使他们能够发挥最佳功能的环境、氛围和过程的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导学老师们放的哈佛大学幸福课的学习视频。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TalBen Shahar)主讲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他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他的这一理念及其精彩的授课,使得幸福课在哈佛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被选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

所谓的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心理学运动,并不是一门新的心理学科。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旗手Seligman 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积极心理学正是对战后和平时期心理学依然只强调矫正心理疾病的反叛。积极心理学“是以一种新的视角诠释心理学”,目标指向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完善发展。

一、幸福的关键在于转变。

心理学所经历的发展和转变轨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使心理学从仅仅关注人类心理的消极和缺陷方面转变为更加关注人类心理的健康和良好方面——为我们如何建构个体的幸福和快乐提供了重大的启示:我们要变得更积极、更乐观、更幸福的关键在于能够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

其实,很多时候对积极和幸福的真正困扰不在于人们生活中遭遇的负性事件,而在于个体对负性事件的固执、对负性情绪的固着。当我们仅仅将注意力聚焦于一个问题,那我们会偏执于问题的一面而无法自拔,会错失许多现实的重要部分而看不到全面的真实的现实。正如泰勒·本·沙哈尔所举得例子,一个人失恋了,被女友抛弃,他会非常的难过,想想自己哪里不好,开始自卑,反省反省反省,然后变成恼羞成怒,怨女友,怨老板,怨政府和总统„„他的世界变得只有这一件事,看待这件事的眼界只集中在这一点。其实,他并不是不能幸福、不能快乐,失恋没有限制他的积极,而是他自己限制了自己的积极。

二、实现转变的前提是内心的安静。

泰勒·本·沙哈尔也指出,内心的平静是十分重要的,平静一直是东方哲学所追求的境界,无论佛学的“空”还是中国土长宗教——道教追寻的 “无”、“无我无相”。有学者指出,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就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东方哲学,主要是佛教的哲学文化。

《Kungfu Panda Ⅱ》,似乎正是演绎了这一点。这是一部带有浓重东方色彩和元素,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电影。电影的主角是一只热爱功夫的熊猫——阿宝,它为了捍卫中国功夫,勇敢承担起与邪恶作斗争的重任。但是就在此时,阿宝心中深埋的痛苦回忆却复苏了——小时候父母惨遭杀害、自己被遗弃在冰天荒野中,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时一个人指点他:“不要挣扎了,让它自然的流动”,“你人生的开始或许不算好,但是这并不能决定你是谁,你的其他部分的人生才能决定”。记忆慢慢展开,如水般流淌,阿宝面对灾难的记忆,学会了勇敢而平静的接受,他领悟到了心如止水(inner peace)——功夫最高境界。此时,涌现在脑海中的是养父的关爱、师傅的教导、自己对功夫的追求,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和身上的使命,最终捍卫了中国功夫。阿宝曾说过“你得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了,唯一重要的是你选择现在成为什么”。它的遭遇是现实中人生的隐喻:只有接受现实,获得安静,才能实现转变,才能从悲观和负性事件中走出来,才能关注到生活中积极的因素。这些都是实现思维、视角转变的前提。

三、安静源于对事实的主动接受和个体内隐信念的正确。

安静是如此的重要,但是令人沮丧的是,安静的获得是那么的艰难和不易。一方面,安静的获得需要主动接受事实。正如泰勒·本·沙哈尔所言,有些事我们不完美,我们能够改变;有些事我们不能改变,我们必须理解并主动接受它的存在——我们必须接受人性,接受自我,接受我们自然产生的情绪。另一方面,安静的获得需要正确而健康的内隐信念。无论逻辑学还是心理学都发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或者认知结构中存在着一些不可怀疑或更改的坚定信念,这些信念是人们进行日常推理的内隐性的大前提。正如三段论中大前提之于推理的作用,内隐信念对于个人心里健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比较而言,这些内隐信念主要是与个体的成长背景和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常见的健康的内隐信念有:“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我是独特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有信心和力量,能够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试图压抑自然痛苦时,只会强化它;拒绝人性时,只会导致次优的表现。只有发自内心的接受,思维才不会僵化而会流动,就如同流淌的浑水会在流淌中随着泥沙的沉积而变得清澈,内心会随着思维的流动才能获得安静。电影中阿宝的内隐信念是它对中国武术的挚爱、是捍卫功夫的强烈使命感、是父亲的关爱、朋友的支持和师傅的教导等,这些内隐信念属于人类高级的精神现象,但是它们的重要性或许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

幸福,有人曾经把它编在歌里,有人曾经把它写在书籍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去追求幸福呢?

1.遵循内心的热情。选择对自己而言最有意义且能够让自己快乐的课,而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

2.尽量多和自己的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的工作缠得不可开交,亲密的人际关系才是获得幸福感的不二法门。

3.正确地看待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那些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关键是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烦乱与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坦然地接纳这些,允许自己偶尔地失落和伤感;然后再问问自己,接下来做什么会让自己感觉更好一些。

5.简化自己的生活。更多并不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未必对自己有利。审视自己是否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应该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为自己安排锻炼。体育运动应该是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事情。适当地做一些体育运动,能够?大地改善身心健康。

7.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每天保持7~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在醒着的时候,会让自己感觉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感到更开心。

8.慷慨做人。没有钱没有时间一样可以帮助别人。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在帮助自己的时候,也有可能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9.勇气。即便心怀恐惧,依然勇敢向前。

10.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在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一切都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

最后,作为结束语,我想说欢笑与悲哀常常源于一个人看世界的那双眼睛。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很难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难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个快乐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也是快乐的,我们要用乐观的心态去真实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不陷入完美主义情节,遇事冷静,懂得控制情绪。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中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过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让悲伤包裹自己!虽然我的积极心理学课程结束了,但我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却还没有结束,或许心理学跟我以后的职业没有什么很大的联系,但是积极的心理能带给我快乐,带给我健康的心理!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拥有一份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明天。

第二篇:积极心理学课程总结

积极心理学课程总结

在暑假就已经大致看了下哈佛公开课里最受欢迎也是,哈佛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幸福课。翻译成中文,也就是这学期上的这门课,名字叫积极心理学。一开始听这门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样一门课,只不过潜意识的觉得是这是一门教我们“如何去寻找幸福的感觉”的课。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个喜悦的体验过程,但却不是一般快感喜悦。幸福的感觉是一个过程,贯穿整个前后。书中把幸福定义为“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幸福就是,当你设定一个目标,你在奋斗的时候感觉快乐,你实现目标的时候也感觉快乐。目标是有意义的,书中的意义为两种,一种是自我完善、一种是自我实现。书中的快乐是过程中的快乐,是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中的快乐。幸福的感觉就是过程和结局双赢的快乐。

幸福的意义。追寻幸福有什么意义?幸福感应该是人生的意义。很久以来我就觉得,人生的意义就是自我完善,这个想法注重了结果,但却没体验到过程。“幸福感的追寻是人生的意义”这个命题高于我以前的认识。别忙忙碌碌为了一个目标又一个目标,只求体验到目标成功后的一霎那喜悦,然后又重归虚无。要体验过程,体验当中的快乐。引申过来就是,你忙碌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拥抱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获取幸福。

任何教人生智慧或者为人处事的课程或者是书籍,看上去大多废话。大多外国人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理论化,弄得大家都不懂。但是其研究出来的有一点好处就是人们能在废话堆中发现一些金子,金子数量根据书或者老师的质量而定。如果某些人觉得某些是金子,又有另一些人发现了心目中的宝石,那这样的课就算值得一听了。照这个标准,积极心理学应该是这样一门课

看了《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作者很可爱。看过很多书想过很多东西,但当众讲起自己如此熟稔的东西还是有点小腼腆。他就这样宠辱不惊,云淡风清地尽力用大众都能接受的方式平易地讲自己经过很多痛苦的思考而感悟到的人生智慧,言浅意深。

言浅意深是什么意思?大道理们总是听起来很空泛,直到亲身体会过才知道怎样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就是所谓人生智慧。所以人们说幸福的生活不是凭聪明,而是靠智慧。

撇开课程的内容说句题外话,我觉得很多人现在的阶段还停留在中学老师教什么然后学什么的阶段,而不会自己去发现,去学习。而心智似乎也停留在小时候需要大人荫佑的阶段,缺少了对社会的担当,还有责任感。归根结底我觉得是我们从小的教育问题,而在大学里让我们去上类似西方高等学府“幸福课”的课程,我觉得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我们现在身边的学生并没有达到那种阶段,就好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方式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一样,而不能超越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否则就像大跃进,只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不过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好的。费尔巴哈说,人活着就是要使自己幸福。但是幸福的含义每个人都不同,有人说是为了有更多的金钱,有人说是为了更大的房子,也许有人说是为了有更高的地位,或者有人说:一生平安就是福,一家团圆就是福„„

幸福本身,天下的人有无数种定义。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如此的宝贵,我们将享有一生的时间,它其实不在乎长短,而更在乎质量。我们要用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建设一个灿烂的人生,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我觉得,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因为我而变得更美好,这就是幸福。但这个过程很痛苦,感觉自己的价值观跟周围的人不一样,很多时候会觉得很烦恼。但我一直坚信只要努力过了,终将会被人理解的。

再者,在学业和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现在渐渐悟到:凡是做出大事业的人,也许刚开始是出于爱好和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做了,但到后来自觉自愿已经退到其次,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意志开始越来越占上风,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使自己不得不努力前进,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所有获得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从自愿自觉走向坚忍不拔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才能够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和成就,没有例外。

近几日回想王元老师对我的话,总越来越觉得有道理。自己这么多年提高不了确实是自身有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阻碍自己的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以后的生活中必须要去突破它们。

最后,在上完这门课结课之后,我才发觉原来暑假看的“幸福课”只不过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在内心深处建立什么东西,所以在上课回想起来的时候什么都记不得了。回去还是得重新看一下,再细细品味才行。

Positive Psychology Course Wrapup

In this term I learned a lot of knowledge about happiness from the book Happier.In the first part What Is Happiness.The writer uses this question to begin the course.All of these sections tell us the knowledge about happiness.We should look through the false appearances of happiness.Rather than feeling despondent and wasting time, we need to recognize that happiness is an unlimited resource and then focus on ways in which we can attain more of it.As is well known, being success is hard to get, as well as happiness.It’s just a feeling from the depths of the soul.Only to understand what you want, can you easily be happy.The second part is Happiness Applied.It tell us that our best chance for happiness is education.Most students dislike schoolwork, but on the countr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re all need to get happiness.The road to happiness isn’t stright.So we must use our heart to feel the world and nature, even something we don’t like.The last part is Meditation on Happiness.The writer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happiness of his meditation.Among these sections,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meditation is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happiness is simple.As people said, happiness is just a feeling of our souls, if we make the level of our contentment low, I think we can easily become satisfied and feel happy.In order to possess a happy life, we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others, about the society, about our culture and history.We should be positive, observe the law and realize our own responsibility, and then we can have a happy life!

第三篇:浅谈积极心理学

浅谈积极心理学

摘要:为了对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此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背景、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主要观点、运用领域、启示和意义、展望。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1 前言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最早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倡导的“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而提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反思,它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正式开创的,具体指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促进个人顺利的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诞生背景 3.1 理论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特曼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在二战期间这种研究被迫中断,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层面,重视积极的心理活动。人本主义思潮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也对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关于“任何一种建构都必须通过人与社会(环境、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的观点,对积极心理学所强调的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环境,以及把积极组织系统和积极关系的构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都产生了影响。3.2 现实背景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种使命: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于对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成为了主导性模式[2]。目前,虽然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孤独、焦虑、精神空虚等负面心理也层次不穷。这让心理学家们不得不反思传统心理学存在的问题,也开始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注重对第二、三使命的完成,也即是对积极品质、人类的潜能等进行研究,于是积极心理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诞生了。4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方面,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承继了西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取向,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法、量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3]。另一方面,虽然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但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4]。如:它学习和继承了质性研究的一些优势和长处,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等。积极心理学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真得可谓做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也有利于它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5.1 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的情绪体验

它对人类积极情绪体验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人类对过去的幸福感、满意感,对现在的快乐感,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5]。其中对幸福感和快乐进行了重点研究,强调了只有对它们进行充分关注,才能真正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

5.2 个人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积极的心理品质,它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个人特质,包括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等,这些特质许多早期都被研究过,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让有关研究又蓬勃发展起来[6]。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积极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在这个层面中,积极人格的研究是其重点。5.3 群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组织系统的建构

积极心理学家认识到要想人们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只从个体层面出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对积极社会组织的建构。于是他们致力于探讨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对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的学校等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6.1 心理学应该重新实现其价值平衡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作为统治20世纪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对于人性存在一种共同的隐喻,即否认人性的独特性,将人喻为机器或动物。认为消极性是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属性: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7]。积极心理学反对人的机器或动物隐喻,反对心理的本能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以及由此带来的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它提倡积极地人性论,也不是把人的优点看作克服缺点的工具,而是把培养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研究本身的目标,最终使人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6.2 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乐观、宽容等积极力量,这种积极力量不仅对自己是正向的、建设性的,而对他人也应该是的。每个人都必然存在着积极的力量,只要我们找出他的积极力量和品质,就可以预防和制止他的“疯狂”和“错乱”,这样比他“疯狂”和“错乱”后再去医治价值要大得多。如:马家爵事件,如果我们对他孝敬父母、知恩图报的积极力量进行引导,或许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

6.3 提倡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个体或社会具有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地意义。其实消极和积极都掌握在我们手中,主要来源于我们的认知。积极心理学主张从两个方面来寻求问题的积极性,一是多角度思考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从问题本身获得积极体验。例如:期末考试有一门你考了50分,你不妨归因为自己的运气稍微差了点,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低。积极心理学的运用领域 7.1 心理问题的积极预防

积极预防指的是系统地塑造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潜能和品质,而不是去修正缺陷。通过发掘人类乐观主义、勇气等积极力量来预防出现心理问题。例如,要阻止那些易于沉溺于网络中的青少年,有效的预防并不是对他们进行治疗,而是找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一个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男孩还会网络成瘾吗?。

7.2 积极的心理治疗

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提倡心理治疗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上。佩塞施基安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提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a.观察、保持距离阶段;b.调查阶段;c.处境鼓励阶段;d.语言表达阶段;e.扩大目标阶段[8]。

7.3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主要是进行积极教育,也即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理想状态是依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9]。例如:我们常说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就有点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正是老师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利于发展的教学环境,才让学生最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7.4 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应用

在经济领域人们从收益(积极)和损失(消极)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对问题做决定时,通常趋向于以收益为核心来做出选择,可见对于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和决策思想主要以积极为主。在管理领域,注重对员工的愉悦、兴趣等积极情绪的培养,有利于成员之间、成员与顾客之间形成相互的影响,更有利于企业事业的发展。因此,现在企业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和对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意义 8.1 积极心理学的优点

积极心理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空缺,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人类消极的一面,而它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使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它也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看做机器和动物,人要么由本能驱使,要么由环境决定,渲染一种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的心理观,高扬人性的积极性和建设性。8.2 积极心理学的不足[10] 8.2.1 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脱节

前人已经研究了一些重要的概念,但积极心理学并不借鉴。例如: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已经早就把它看成研究对象了。8.2.2 积极心理学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

它的许多概念大多散见于各种文章和研究报告中,缺少一条把它们串起来的主线。8.2.3 积极心理学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取向

它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而且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8.2.4 积极心理学对传统心理学的批评过于苛刻,也过于武断

消极心理学毕竟存在了这么多年,还是有其价值,对人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能完全的对其否定。9 积极心理学的展望

积极心理学虽然存在许多问题,但它的发展并不会因此而停止。只要积极心理学家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接受别人的批评,并给予改正,一定会走得更远和更好。因为“人文关怀是21世纪的主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实现人文关怀的必由之路”[11]。

[1][4]龚光军.积极心理学研究概述[J].论文网.2009(11).[2]顾群.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乐观精神培养的意义[J].EDUCATION EXPLORATION.2009(222):12.[3][7]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5]张芸芸.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教育前沿·网络财富[J].2009(5).[6]石国兴等.积极心理学介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2006(20):2.版.2007(2).[8][9]张若舒.浅析积极心理学[J].论文网.[10] 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11]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6.

第四篇:积极心理学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和体会

动科131 王姝怡 15113101

不知不觉间大一的时光已经进入尾声了,在这一年中,我选择了积极心理学作为我公选课中的一门。当时我对这门课并不了解,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门可以引导人积极向上的课程,后来通过半年的学习我发现我的理解确实不错。

以下是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1.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 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1.2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开始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大大地推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马斯洛、罗杰斯等倡导的人本广义思潮,以及其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的积极一面的重视。为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奠定了理念基础。

但是,正如Se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所以在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努力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心理品质中积极的一面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然,人本主义主要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是一个原因。)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地关注。

2.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与理念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有积极心向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目标选择能力观:预定的目标水平影响幸福感水平;积极心理学的社会比较能力观:攀比使人远离幸福;积极心理学的适应能力观:适应会推动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3.积极心理学的特征

“人类有效地充分发挥自己功能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进化适应技能和学习性技能?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大多数人仍然设法会使自己过一种有尊严、有目的意义的生活,对这一现象又怎样解释呢?”

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想寻找到现象世界(主要是人性积极方面的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一种使普通人生活幸福的规律。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是积极情感体验;第二是积极人格;第三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从研究人的积极情感人手,如乐观、幸福、愉快等。它认为人消极情感的去除并不意味着积极情感的生成,人只有通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积极情感,才能使自己真正战胜消极情感。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生成积极情感的能力、策略和手段等,期望通过培育积极情感来预防问题的产生。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

积极心理学者主张心理学要以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以往社会上研究较多的是消极的心理学,在我理解起来,它的目标就是发现人心中的消极面,并采取方法防范和治疗。相关用语:心理病态、心理变态、心理疾病、心理问题、心理缺陷,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离婚、死亡、虐待。

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却是培养积极的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用语:幸福、快乐、乐观、爱、道德、勇敢、坚强、无畏„„

总的来说,消极心理学研究对象以痛苦为中心,而积极心理学则以幸福为中心。现在在美国,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主流。

谈到积极心理学,就不能不说说他它研究对象:幸福。

什么是幸福呢?对于这个词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路人皆知,无人定义。

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是对自身生存状态的一种认识和感受。幸福,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生活状态。它不等同于快乐、快感,不是短暂的,易逝的,获得并不简单。幸福包含着对现在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希望。幸福划分为三个维度——快乐、投入、意义。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对于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

如要提升幸福感,发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首先要能够热爱自己才能够热爱生活。因此老师曾要求我们写下自己性格的五个优势并想想它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益处。

以下是我性格的五个特点及优势:

坦诚:与人坦诚相待使我很轻松,没有勾心斗角与相互猜忌,尽管“坦诚”能够使人知晓自己的弱点,知晓伤害自己的方法,但是因为“坦诚”我可以把自己做得很好,真诚地表现最真实的自己!总之,“坦诚”让我交到很多值得信赖的朋友。

乐观:一个乐观者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线闪光的希望,而悲观者却在每一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可怕的忧患。“乐观”使我面对每一次挫折与悲伤都能够勇往直前。

宽容大度:“宽容”使我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常常能够心情愉悦。大度对待朋友和亲人,会赢得他们对自己的爱,大度对待敌人和竞争对手,至少会赢得尊重。

随和:这使我常常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心智平和,不太引人注意、安静、稳定、闲适、可靠。对别人不要求,对自己也不苛求。

执着:牛顿说过:“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即使在这件事上我没有特殊天赋,我也能够做到。我相信“执着”会带给我不一样的人生。

通过这样的一个总结思考,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不错的人,以往对自己的失望、抨击现在都烟消云散。我知道只要自己能把这些优点继续发扬起来,自己就会变成越来越优秀的人。这让我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希望。

在开课不久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在本子上记下三件今天令自己愉快的事情。到现在我的开心事已经密密麻麻记了厚厚一沓了。每当我心情阴郁的时候,捧起我越来越厚满满一本的幸福,都会扬起嘴角。一件物品没有痛苦的感觉同时也感受不到愉快,那么我为我作为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而感到深深的庆幸。

自古以来,因乐观而取得胜利的例子不在少数。就比如说望梅止渴的典故,一群口渴的士兵因一句“前方有梅林”获得了希望,顿时心情振奋,终抵达水源地。从这里可以看出心情对人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积极的心态可以使人战胜困难,许多挫折在积极的心态面前都变得不那么严重了。

小结:

通过半年积极心理学的学习,我感觉自己掌握了一些情绪的控制的方法,懂得了在心情低沉的时候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我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优点和长处,更加热爱生活并对未来的生活有了信心。“快乐”与“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旗帜,它的理念、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宣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为我日后的发展种下了乐观向上的种子,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学到这门课程,也衷心地感谢李献斌老师。

参考文献:

《应对现代社会压力提升生存幸福感》——百度文库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

心得体会

很庆幸这学期选修的是积极心理学这一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在心理素质这一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本次积极心理学主要学习了性格特征、微笑、赞美、幸福和沟通等等。接下来我将从这五个方面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点:从第一节课我认识到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它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性格特征:从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以及自己兴趣拓展对性格特征这一方面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是否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不仅会影响到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还会影响到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影响,好比家庭,有或者是同学和同事。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乐观是一种“迷人”的性格特征,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乐观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免疫力;乐观能使人的身体更加健康;乐观的人更容易与周围的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家庭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所以,在我们不断学习和工作时,不能忽视自身的性格特征,而应该要在生活中把自己不断培养和塑造成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第二点:微笑应来自内心。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让我深信微笑是与人交往时拉近距离最好的方法。当你对别人微笑时,其实就在传递一种快乐积极的信号,意味着你对他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对方就会和你产生共鸣,体会到你的快乐,更愿意和你接近。无疑,微笑为你的吸引力加分了。人际交往并不难,只要随时保持微笑,让自己充满热情,别人自然能够与你更加亲近和放松。因此,在我往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努力时刻保持微笑,给自己带来好心情外,也希望能够给别人带来同样的心情。

第三点:赞美。爱听表扬的话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喜欢正性刺激,而不喜欢负性刺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善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人际间的愉快度将会大大增加。当然,赞美他人并不意味可以毫无顾忌,以下两个原则是要注意的:一是真诚。夸奖别人要出于真心,所夸奖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或即将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不要让别人感到你言不由衷,另有所图。如夸奖一位身材矮小者长得魁梧恐怕就要出现“拍马屁拍在蹄子上”的情况。二是夸奖的内容应被对方所在意。称赞中年妇女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便很容易引起良好反应,而赞美儿童年轻、青年人牙齿坚硬等却很难有积极效果。赞美他人会使别人愉快,被赞美者的良性回报也会使我们自己感到愉快,从而形成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因此,人际交往中,适当地赞美他人才能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

第四点: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幸福。首先,我认为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与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其次,幸福度不仅仅是表现于自身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更应该是当我们自己付出并收获得到的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当今有许多人虽然物质上很充裕,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没有看到任何的幸福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没有发现自己过的很幸福,相对于那些山区的人民,残疾的人们,我认为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满足,只有当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候,我们才能帮助不幸福的人们。还有就是,当我们很自然地去帮助别人时,每一天都会过得很幸福。因此,学习了有关幸福的知识之后我有了新的改变,不再抱着那些自己讨厌也做不到的幸福观了。在审视自己一段时间后我为自己找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时我也遵从了自己的感受,不再强求一些什么,好好地把我自己的幸福,为自己将来的幸福做一个规划,享受自己的人生。

第五点:沟通是一种技巧。人是群居生物,因此沟通这一技巧是每个人都应该要掌握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清楚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和重要载体。有效的沟通理念,良好的沟通能力,这些已经成为我们大学生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素质的基本方面。因此,我深刻认识到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沟通时候尊重对方是最基本的,当别人讲话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听完等。其次,强化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技巧也是良好沟通的条件。所以要不断学习知识,掌握语言技巧,同时也要了解时事,让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避免与别人沟通时无话可讲,使自己处于窘迫境地。

通过以上五点详述自己对此次积极心理学的心得体会,我总结如下:现在的我们仍然是学习阶段,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生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同时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学习积极心理学之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自我提升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塑造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不断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保持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第二,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赞美他人,能够根据场合和对象进行有效地沟通。第三,每天告诉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有亲爱的家人在身边关心自己,还有几个知心朋友,生活无忧无虑,生活得此足矣。相信只有自己快乐才能带给他人快乐!

下载积极心理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心理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心理学

    天 津 农 学 院 积极心理学期末论文 系别:______人文社会科学系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09级人力一班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孙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心理学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 作者:冯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同寻常的。他们没有了父辈们大学毕业后包分配的优厚待遇......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护士之中的应用 实例1护士职业获益感 研究背景 根据国家卫生部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201 2年我国共有注册护士249.7万人,前两年的统计数据则为2011年 224万人,2010年......

    积极心理学大全

    积极心理学在教师教育信念建立中的作用 姓名:郝飞飞班级:政法学院思政二班 一:积极心理学概论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最早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它最早是......

    积极心理学书目

    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活出乐观的自己》、《教出乐观的孩子》、《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生命教......

    积极心理学论文

    积 极 心 理 学 ——心得体会姓名: 系别: 专业:学号: 指导老师: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进入大学第三年,面对选修课的选择,经过同学的推荐,最终选择了积极心理学,选择本课程的原因很......

    积极心理学演讲稿

    我在美国心理学会当主席的时候,电视台的人想要教我如何面对媒体。我在CNN做了一期节目,我在节目里说的话可以概括今天要讲的主题:我们应当保持乐观的第十一个理由。Discover的......

    积极心理学-感谢

    心理学论文 积极心理学 ——我的每日感谢 心理学论文 目录 1绪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