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5

时间:2019-05-13 02:3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_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_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5》。

第一篇:_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5

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

——以十六大报告与十七大报告比较为视角

魏法谱 关兴(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 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举措,特别是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方面表现的十分明显。重视加强制度建设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特色。把这些方针认真落实和贯彻,无疑有利于促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 十七大报告;党的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D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The17th Party Congress Report and the New Exploration on Party’s Construction

WEI FapuGUAN Xing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China430079)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16th Party Congress Report, the17th Party Congress Report put forward many new theory and measures, especially on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tyle construction.System construction is a new feature of the17th Party Congress Report.If all the policies are carried out, it is good for the Party’s Construction.Key Words: the17th Party Congress Report;Party’s Construction;innovation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作为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全国代表大会,无疑是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而作为大会报告,又是历次党代会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关于党的建设部分在许多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本文试图以十六大报告与十七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部分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十七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1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创新

1.1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十七大报告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创新是一大特色,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第二部分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报告还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坚持了这个理论体

1系。

1.2全面系统论述了科学发展观

与十六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类似,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论述(随后修改的党章中将科学发展观载入党章)。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报告还对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论证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可能行及其巨大的作用。

2党的组织建设的方面的创新

十七大报告对党的组织方面的创新是最多的,显示出中共中央对党的组织建设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

除了与十六大报告相一致、继续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同时,十七大报告更加强调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这是十六大报告不曾注重的,虽然也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些要求,但没有像十七大报告一样高度重视。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3]这无疑对党的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强调在体制方面和工作机制方面进行健全和完善,这与十六大报告只强调各种能力来加强执政能力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建设无疑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必须的。

2.2制定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党内民主

十七大报告对党内民主问题非常重视。认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4]这与十六大报告中强调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5]无疑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十七大提出了许多新的举措,促进党内民主建设。

首先,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在十六大提出的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这无疑有利于党的代表大会发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建立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

受监督的制度。” [6]这是推进党内民主的新举措,有利于党员通过正式途径及时了解党内的各种情况,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

第三,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十七大报告对党内选举制度改革也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报告提出“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

[8] 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这些探索无

疑有利于党员发挥自己的民主权利,从而真正把党内民主落到实处。

2.3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十七大报告也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十六大报告尽管提出了干部任用方面的一些措施,但并没有从制度的高度提出干部选拔与考核的相关机制。十七大报告弥补了这个缺陷。

首先,在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方面,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健全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回避、交流制度,完善公务员制度。健全干部双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8] 制度建设对于党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就没有一个恰当的制度标准来进行干部的任用和考核,那么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就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十七大报告还提到了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同样也是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十七大报告中还特别强调,“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9] 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这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是

不曾有过的,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和一线干部的关心和爱护。

其次,在干部的培训方面,十七大报告与十六大报告相比也有许多新的探索。十七大报告提出“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10] 在党的报告提出这样的方针可以看出党中央是十分重视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的,在指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执政素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4强调加强党员的先进性建设,继续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十六大以来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长达一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十七大报告中对先进性建设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方针。十七大报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11]

这样就从制度化的层面注重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从而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特别是关于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等措施无疑对加强党员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十七大报告与十六大报告同样都十分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以及机关、学校、新社区组织等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但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助互帮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是十六大报告未曾涉及的,无疑是一个创新,显示了中央对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高度重视。

3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创新

十七大报告也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注重反腐倡廉建设这是与十六大报告相一致的地方。重视作风建设与服务群众的关系。除此之外,十七大报告在作风建设方面也有一些新的观点。

特别是在反腐倡廉方面,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完善巡视制度。”[12] 仍然强调制度方面的建设。这也是十七大报告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反腐败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热点的问题,真正防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制度保障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制度建设的这些问题无疑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十七大报告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方面做出的新的探索无疑有利于我们继续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十七大报告强调制度建设,为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的是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的最大的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搞好党的建设,使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

参考文献

[1] [2] [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

[N],2007-10-25.第二版

[4] [5] [7] [8] [9] [10] [11] [1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N],2007-10-25.第四版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9

(责任编辑彭承尧)

收稿日期:2007-12-08

作者简介:魏法谱(1982-),男,山东邹平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与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 兴(1981-),男,安徽太和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第二篇:十七大报告与社区建设范文

和谐社区发展中心2008年社区研修活动之一 “十七大报告与社区建设”专题报告会邀请函

主办: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北京)

承办:和谐社区沙龙(上海业伟业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主题:“十七大报告与社区建设”专题报告会; 时间:2008年2月23日~24日

(一)2月23日星期六

地点:静安区昌平路403号平安大厦三楼会议室(近陕西北路)

交通:19、23、24、36、54、76、112、113、138、148、738、765等公交车直达(第一班)上午8:30~12:00

8:30~9:00签到、领取讲义、互动交流 9:00~9:50,十七大报告与社区建设;

主讲人:孙荣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主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 9:50~10:00茶歇,互动

10:00~10:50,社区建设与统战工作

主讲人:彭镇秋教授,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上海市政协常委、民建上海市委原副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10:50~11:00茶歇,互动

11:00~11:45社区治理的基层组织建设;

主讲人:蔡若焱 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理事长,北京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11:45~12:00互动交流、学员集体合影(第二班)下午1:00至4:30

1:00~1:30签到、领取讲义、互动交流 1:30~2:20十七大报告与社区建设;

主讲人:孙荣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主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 2:20~2:30茶歇,互动 2:30~3:20社区建设与统战工作 主讲人:彭镇秋教授,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上海市政协常委、民建上海市委原副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3:20~3:30茶歇,互动

3:30~4:15社区治理的基层组织建设;

主讲人:蔡若焱 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理事长,北京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 4:15~4:30互动交流、学员集体合影

(二)2月24日星期日

地点:浦东新区市民中心市民会堂,合欢路2号(丁香路口)。

交通:地铁二号线科技馆站,1号或8号出口,步行10分钟即可。公交线路:815、987、638、隧道四线到市民中心下即可

(第三班)2月24日上午8:30~12:00 8:30~9:00签到、领取讲义、互动交流 9:00~9:50,十七大报告与基层民主建设;

主讲人:倪正茂教授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原上海市政协常委。9:50~10:00茶歇,互动

10:00~10:50,十七大报告与社区建设

主讲人:何海兵博士、副教授,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社会学教学与研究部 10:50~11:00茶歇,互动

11:00~11:45社区治理与基层民主建设;

主讲人:刘淑妍 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党委副书记,政治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1:45~12:00互动交流、学员集体合影(第四班)2月24日下午1:00至4:30 1:00~1:30签到、领取讲义、互动交流 1:30~2:20十七大报告与基层民主建设;

主讲人:倪正茂教授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原上海市政协常委。2:20~2:30茶歇,互动

2:30~3:20,十七大报告与社区建设

主讲人:何海兵博士、副教授,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社会学教学与研究部 3:20~3:30茶歇,互动

3:30~4:15社区治理与基层民主建设;

主讲人:刘淑妍 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党委副书记,政治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4:15~4:30互动交流、学员集体合影 参加人员:

1、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业主代表、热心社区工作的志愿者

2、街道办事处业主委员会主管、房产办事处主任、工作人员

3、社区专家、学者及其他研究人员

报名及咨询电话:021-509041*** *** 传真:021-50904115 电子邮件: savanture@sohu.com,savanture@yahoo.com.cn; 联系人:刘生敏(高级工程师、业主咨询专家)

本次活动为免费的公益活动。每班人数限50人,每小区或单位限2人,注明参加日期、场次,每位限选一班。

欢迎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和社区志愿者报名参加。

本次免费研讨会凭短信或电话、传真定位都有效,报名时请注明姓名、单位、职称职务、联系方式。

和谐社区发展中心、和谐社区沙龙(上海业伟业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报名回执(电话/传真:021-50904115)

姓名:

性别:

职称/职务:

单位或小区名称: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手机:

电子邮件:

备注:推荐参加人员姓名:

电话:

提问:

班次:

日上午下午

主办单位简介

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简介: 和谐社区发展中心(Governance & Community Institute 简称GOCO)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原国家社科基金会项目社区治理课题组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注册的一个非营利法人社团机构(NGO)。以服务社区、促进和谐为宗旨,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致力于探寻适合中国发展的社区治理模式,鼓励和促进社区发展的实践,为实现社区和谐和发展而不懈努力。

和谐社区发展中心(GOCO)自2002年社区治理研究课题组(其前身)成立以来,汇聚了社区治理与业主组织的理论与实践领域权威的专家,包括学者、业主组织实践者、律师、媒体、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具有各种行业背景的社区研究和实践人员的汇集和整合。开展了针对于社区业主和业主组织以及居民组织的诸多普查、调研、研究、交流活动和各种形式的会议。同时,业主群体通过各层面沟通希望能够获得的经验交流和指导。

和谐社区发展中心(GOCO)已经在2006年7月至11月期间在北京市举办了十期共计三百人次参与的业主及业主组织交流活动,此系列交流活动通过专家专题讲述和参与者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反响和较好的评价。

承办单位简介

和谐社区沙龙(上海业伟业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简介:

和谐社区沙龙(上海业伟业主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家为业主、业主委员会提供业主顾问服务、物业管理招标代理、物业管理咨询的非营利社会中介机构。

沙龙设有秘书处、招标代理部、维修基金审核咨询部、物业管理费收支审计部、会员服务部,同时聘请物业管理行业专家、研究机构专家教授、主管部门领导成立专家委员会,独立设有业主顾问研究所。和谐社区沙龙是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科教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咨询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市湖北商会理事。

经营范围:业主及业主委员会顾问,物业管理咨询,物业管理招标代理,房屋维修项目审核,物业管理费收支审核咨询,房地产咨询。

和谐社区沙龙自2003年成立以来,举办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知识讲座达近百场,培训业主委员会成员、居民委员会成员、业主代表、社区工作者达数千名;其编辑出版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问题解答100问》、《业主咨询》简报发行总数近万份,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主讲嘉宾简介:

孙荣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主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彭镇秋教授,彭镇秋教授,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上海市政协常委、民建上海市委原副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民建中央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倪正茂教授,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司法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原上海市政协常委。

何海兵博士,上海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教授,历史学学士,社会学硕士,社会学博士在读。主要从事和谐社会建设与管理、社区建设、社区党建、民间组织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研究。在《管理世界》、《天府新论》、《当代中国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参与撰写的著作共5部,承担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曾获全国行政学院系统首届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全国党建研究会调研报告二、三等奖。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城市社区管理、城市管理学、上海社会建设与管理、上海社区党建、民间组织发展与管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刘淑妍 管理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党委副书记,政治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员,上海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上海政治学会会员,上海法治研究会会员。2005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有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社区治理和高等教育管理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城市管理和社区治理研究课题,在《中国行政管理》和《政治学研究》等相关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蔡若焱,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理事长,社区治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社区治理课题组项目研究员、北京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海淀区司法局阳光社区矫正中心理事、司法部命名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优秀人民调解员。曾任上地西里业委会主任、上地西里居民委员会调解委员会主任。

第三篇: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表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观点(摘编)

一、“两个没有变”——观察国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解读:“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两个没有变”,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新的期待,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要求,都会使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会给社会的主要矛盾带来新的挑战。二、十七大报告新提法、新表述

1、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们注意到,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解读: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相应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在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我们党创新理论的科学整合。近三万字的十七大报告在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解读: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解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并要求推进厂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4、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解读:“总量”GDP变为“人均”GDP,这是对过去29年发展的经验总结得来的。虽然从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连续4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4年内连续赶超法、英,跃居第四,但一旦除以人口总量,人均GDP仍然排在靠后位次;而且一味追求GDP总量,容易导致“GDP崇拜”、甚至助长不科学发展。

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解读: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基础上增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十七大报告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论述中,除了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之外,还特别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解读:这是我们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的统筹理念,这表明,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

7、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解读:这“五化”中,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排在了“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8、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解读:人们注意到,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

9、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相比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的变化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解读: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稳妥,又要不断深化,才能与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形势相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如何深化?十七大报告明确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三、四个新名词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用一批新名词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新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之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新名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已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和谐发展转变。

2、“人文关怀”

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原文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这一提法透露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起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以人为本”。胡锦涛的表述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3、“票决制”

报告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此举意味着中共有意将这种党内民主形式用一种制度予以固定,这是中共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成果。

“党员主体地位”是本次报告的一个新提法。这个名词包含了三重含义。“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说明中央开始着力理顺党内关系。

4、“软实力”

报告中,“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

“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说明执政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 四、十大亮点

亮点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

十六大报告表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亮点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六大报告表述:基本实现工业化。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亮点三: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

十六大报告表述: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亮点四:新农村建设 十六大报告表述: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亮点五:社会公平正义

十六大报告表述: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亮点六:文化建设

十六大报告表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亮点七: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十六大报告表述: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亮点八: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十六大报告表述: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亮点九:人人病有所医

十六大报告表述: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亮点十:生态文明

十六大报告表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五、五个首次

1、人均

·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解读:中国人口较多,单纯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可以表明中国国力的增强,但是人均GDP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确定的。”

2、生态文明

·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解读: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反过来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前两个文明。

3、财产性收入

·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内涵丰富、新意十足,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

解读:作为一个专业经济术语,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

·首次强调在初次分配中体现公平以遏制贫富差距

胡锦涛在十七大上作报告时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解读:这一理念变革,意在遏制近年收入分配状况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中央对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的强调,意味着老百姓不仅能从再分配中得到好处,在初次分配中也能保证自己的权利,不用光等着政府救济。这些年中国消费需求总是上不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低收入者比例太大,他们的消费能力不足。“在收入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5、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廉政文化”

·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廉政文化”首次出现在了报告中

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这样的铿锵之词,首次出现在了报告中。胡锦涛说:“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与以前不同的是,“廉政文化”的表述出现在了党代会报告中。

解读:中国共产党对于扩大党内民主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加强,越来越具体。党内监督的渠道更加畅通。十七大召开前,国家级预防腐败的专门机构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揭牌。“加强监督、关口前移,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 六、十七大报告十大关键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解读:党中央之所以如此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因为当今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代化建设事业呈现出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加上改革开放也进行了近30年的时间,一些需要作出回答的重大问题不容回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最可宝贵的探索成就。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乃至中国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深化改革开放,意义十分重大。

2、改革开放

十七大报告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解读: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实践中形成的,就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构成的意义来说,的确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找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所在,找到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所在,找到了中华民族重新走向世界走向振兴更加自信的光明坦途。但是,事业愈是伟大,就愈是挑战重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需要重新回答的重大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结合新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给予科学解答。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就是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科学回答。

3、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读: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逼”出来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系统回答。就其实践渊源来说,它是对我们党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就其思想渊源来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就其科学内涵来说,它是从回答发展问题入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精神实质来说,它是要实现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既是对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深思熟虑,又能够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就其重大意义来说,它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上,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因而与其一脉相承。

4、四位一体

十七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读:这正是我们党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标志。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始终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伴随。

5、和谐

十七大报告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解读:和谐思想深藏于中华文明的宝库之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其重要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要求,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的根本要求完全一致。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相伴随,又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大特征。

6、民生

十七大报告摘要: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解读:民心民意不可违。这是历史的必然。实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开辟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光明的前景,需要时刻对人民群众的所想所需予以高度关切。既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率,又要注意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人民群众才能由衷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民生问题格外突出的时代条件下,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是党决意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7、和平协议

十七大报告摘要: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解读:这一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的真诚意愿和务实态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8、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十七大报告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解读: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背景。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战略思考。

9、惩治腐败

十七大报告摘要: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解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赞赏。十七大报告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五年来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形成了更加系统的工作思路和理论要求,意义十分重大。

10、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解读:最近这些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破坏问题等,这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所以,国家这些年来开始提倡科学发展观,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而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七、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

1、扩大民主成为全面小康新目标

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五项新要求之一,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2、扩大人民民主 提出多项举措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把人民当家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民主”。

3、人民将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十七大报告的这一提法,让人眼睛一亮。

4、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步伐加快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就全面落实这一基本方略进行了部署,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求,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坚强信念。

5、建设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

“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和20个字的改革目标。

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突出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权力运行上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

7、一条主线、五大建设 执政党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晰

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对应、相配套,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条主线、五大建设”,使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明晰完整。

报告强调了 “五大建设”的各自重点:思想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组织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作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制度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在新时期以来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重大问题。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的这一导向性论述,发展了此前的相关认识,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十七大报告对发展党内民主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等。

引人关注的是,报告还突出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党员主体地位”这一重大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未来的党内民主、党内生活充满期待。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群工作部汇编 2007年10月22日

上传者:总公司党群部

返回 发布日期:2007-10-25

第四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五个新观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五个新观点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兴奋点。在全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日子里,半月谈记者特从中选择海内外公众普遍关注的15个新观点,结合党代表、专家学者的热议和点评,予以权威解读。

新观点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专家点评]李崇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宽广的道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新观点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专家点评]林毅夫(北京大学教授):党代会报告将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上日程,意味着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有利于缩小令人不安的贫富差距。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赚取收入的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这些年来,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繁荣了,但是个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劳动力要素在整个经济发展中所获得的收入分配比例始终不高。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表明解决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已经摆上中央重要议事日程。

刘伟(北京大学教授):我国是一个劳动力供给充裕的人口大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尽管有相当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通过再分配途径获取的,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是确保在初次分配途径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能够得到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再分配途径劳动报酬的协调上升,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观点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代表热议]尚福林:这个新提法,引起了我很大兴趣。财产性收入必然会涉及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等,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我们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共享经济增长的好处。

[专家点评]陈小龙(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按照占比大小分别是:工资性收入(工资等)、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等)和财产性收入。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在2%左右。今后,居民财产性收入快速提升是个大趋势。

新观点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专家点评]黄桂田(北京大学教授)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同等收入国家水平。作为人口大国,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需要通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扩大内需,应该建立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基础上的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给数千万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形成拓展消费空间的新来源。

新观点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代表热议]胡有兰:2006年中国GDP总量排世界第四,但人均GDP却排在百名之后。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体现出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部署。

[专家点评]许宪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一是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二是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要求,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

贾建芳(中央党校教授):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前提下,GDP人均翻两番,也就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左右。这显然是更高标准的小康指标,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成果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状况。

新观点六:建设生态文明。

[代表热议]丁纯:以前我们提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现在中央又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观点,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二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政府要考虑的事情,企业要考虑,个人也要考虑,全社会都要考虑。

[专家点评]王一鸣(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我们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边界,最近一些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思:经济增长的低成本时代还能维持多久?高度依赖低成本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还能持续多久?经济高速增长的“拐点”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易宪容(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发展经济,不仅要考虑民众的切身利益,更要考虑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改革开放近30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拼能源、拼资源、污染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生态文明”这一新提法,把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观点七: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代表热议]刘川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我是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的,我们读书的时候,还不知道网络是什么,可现在,网络已经席卷了整个世界。十七大报告把过去经常提的“四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

新观点八: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专家点评]张春生(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平等是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核心原则之一,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一个选民在一次选举活动中只有一次投票权;二是相同数量选民在一次选举活动中,应当选出大致相同数量的代表。第一个要求我们已完全做到了;第二个要求还没有完全做到。我们目前正在努力,适时再往前迈一步,逐步缩小差距。

贾建芳(中央党校教授):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结构、功能和权力运行机制。其中,“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是前所未有的新提法,体现了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要求,意义重大。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人大代表人数比例上将会持平,农民的政治地位将逐步提高,将拥有更多的发言权。

新观点九: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专家点评]汪玉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政府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比如大部门体制。今后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部门调整,可望按照十七大报告对政府架构提出的整体调整方向进行操作。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和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归口管理”模式,而大部门体制概念的提出,预示着将进一步在机构改革上采取行动。大部门体制可以化解政府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及权限冲突,有助于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公务手续和环节,提高政策执行效能。

常修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大部门体制是发达国家在政府运行管理过程中的通行做法,有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对现行政府部门体制进行“手术”,体现了我们党建设服务型政府、革除旧有行政管理体制痼疾的决心。十七大后,中国将会掀起新一轮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浪潮。

新观点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代表热议]张群山: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教育,以奠定必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文基础,是实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目标的前提。公民意识是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

李军:“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

新观点十一: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专家点评]秦刚(中央党校教授):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这两个新名词是以人为本在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的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确立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文精神,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内在要求。这一新亮点,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更加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贴近人的心灵。

朱四倍(青年评论者):当前,人们的精神与心灵也经历着如同社会大变革一般的强烈震撼与冲击,社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任危机等现象,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的剥夺感、焦虑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也在一部分群体中滋生起来。党代会报告里提出的“人文关怀”和 “心理疏导”,有利于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寻求精神归宿。

新观点十二: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代表热议]赵亚平: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党代表在平时发挥监督、咨询等方面的作用;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

欧阳淞: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在市县这一级进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已有很长时间了。在四川的雅安、浙江的台州这些地方,较早就已经实行党代会的常任制了。到现在,党代会的常任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十七大报告中的有关措施就是根据这些试点得出的经验而作出的决策。

新观点十三: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代表热议]欧阳淞: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根据岗位的需要,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今后我们将继续积极稳妥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把符合条件的非中共党员干部选拔到有关领导岗位上来。

[专家点评]王永杰(复旦大学法学博士):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部委正职,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为非中共人士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开辟了更宽广的渠道。据最新统计,目前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达到3万多人,其中有18人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都配备了党外副省长、副市长或副主席。

新观点十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专家点评]靳飞(东京大学特任教授、日中传统艺术交流促进会会长):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不能丢,精神家园的根脉不能断裂。其实,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日电影在各自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都曾受到过本国传统戏剧艺术的滋养。我们近年参与策划的“中日合作经典版”《牡丹亭》、原创芭蕾诗剧《光》五部曲、芭蕾舞剧《水》等,就是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支点。

王振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昆曲为世界创造了剧诗独特的审美意境,也为今人留下了诸如自强不息、心忧天下、和谐为贵、劝善抑恶、见义勇为等思想精华。新时代的昆曲艺术工作者,要在真正把握古典神韵的基础上,焕发出勇于探索创新的活力,使古典艺术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我们北方昆曲剧院创演的《琵琶记》、《西厢记》、《关汉卿》等,走进了大学校园,让当代大学生与古代文人雅士能够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新观点十五: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专家点评]尹韵公(中国社科院新闻所所长):十七大报告中,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六大任务,“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与全国各族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全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从而使我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人们更加和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广。

丁元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很长一段时期,人民对于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长而得不到满足。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促进就业摆在公共服务突出的位置。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优先发展教育,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十七大对这些民生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尤其强调地方政府提供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显著加强。

第五篇: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社会建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社会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一样,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适时地将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不仅关系到我国的未来,也关系到百姓民生和社会稳定。

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

1、社会事业,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就业、医疗、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

2、社会建设基本制度,指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基本规则,包括城乡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工资和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

3、社会公平与公正;

4、社会秩序与规范;

5、社会管理水平。当前,社会管理水平集中体现在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和优化社会资源上。

十七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五有”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一,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党要在新时期进一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建立稳固的执政基础,就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感受群众的冷暖安危,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

第二,实现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

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容。实现民生“五有”是和谐社会目标的具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只有做到民生“五有”,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公平正义。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实现民生“五有”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经历一个从低层次到高水平的逐步完善过程。

第三,实现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为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提供了可供检验的标尺。十七大报告从多方面系统阐述了民生问题,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百姓从发展中受益。因此,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问题建设得如何,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具备正确“三观”的标尺。

总之,在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前所未有地强调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从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方面入手,推进民生”五有”建设。这必将进一步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分享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下载_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5word格式文档
下载_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十个结合”是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是围绕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 停顿倒退没有出路 台海政策: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实现祖国统一 国民经济: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民主政治:坚定不移发......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尚不完善,但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特别是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历史从来没有给予我们今天这样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创业来展示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新一代创业者正在茁壮......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及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有的放矢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好字优先:好比快更重要;基层群众......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

    党的十七大报告心得

    学习党的十七大心得体会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后感想更新时间:文档格式:DOC文档 学习党的十七大心得体会 鲍红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