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干旱缺水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02:0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县干旱缺水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县干旱缺水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县干旱缺水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抗旱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我县多年平均可用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0亿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00吨,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2,世界平均值的1/10,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属于资源型中度缺水区,旱情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水资源越来越少,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始终把其作为一项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德政工程来抓。为了全面了解我县的旱情,以便于做好做实抗旱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就我县旱情我们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十年九旱是我县的基本县情,自2010年10月下旬以来,全县没有效降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各地出现严重旱情,尤其是城乡人畜饮水方面出现严重危机。通过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已有100个村3.3万人和0.35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其中严重缺水的有45个村1.1万人,近期县城供水由于水源不足也一度出现供水危机,西部较高地势小区四楼以上无水可用。农作物方面,旱情也十分严重,果树受灾面积达15万亩,旱地缺墒44.58万亩,全县25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旱情仍在不断发展。应对旱情,这些年,我县兴建大批水利工程。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方面,2005年起我县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2010年底,1

我县已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六批,完成总投资2880万元,累计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6.81万人,涉及2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兴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12处,自2007年7月至2009年5月,又投资1950万元,进行了县城供水工程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方面,全县共建设小型农灌工程1965处,包括管灌、扬水站、小水渠等工程,但由于管理不善,水源枯竭等原因,有效灌溉面积确不足10万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投入不足,重视不够。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近些年水利投入强度明显不够。一是由于政府财政困难,工程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本级投入也是少之又少。二是群众本身,由于农业利益较低,打工收入与务农收入差距太大,使农民不愿意对小农水进行投资,自筹资金没有出处,且现在取消了“两工”,群众投工投劳,多数工程不能实现,就是关系自身利益的饮水工程,也不愿投资投劳。三是没有长期抗旱的思想意识,旱情来时才想抗旱,旱情过后就把其抛在脑后。

(二)水利设施薄弱,建设滞后。我县总耕地面积为48.13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不足10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0%左右。另外,我县是果品大县,多数果园没有灌溉配套设施,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现状,抑制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粮果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且目前我县农村还有19.67万人还没有实现饮水安全,县城自来水供给也出现了很大缺口,这都需要大批的水利工程建设。

(三)管理不到位,工程效益不能正常发挥。水利工程建成后,没有落实管理主体,权、责、利不清,工程缺乏维护维修管理,运行没多久,就瘫痪了。当旱情发生时,工程已不能用了。

(四)水源短缺,亟待解决。现有的部分水利工程已建成了,并进行了配套,但由于水源枯竭,工程确成了摆设,不能发挥其原有效益。

(五)科学抗旱水平低。一是抗旱设备科技含量低,农业上多数还采用大水漫灌形式抗旱;二是旱情监测预报还没有形成较完备的管理系统;三是抗旱方法还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靠灌溉,在保水方面做得太少。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抗旱工作的领导,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抓落实,认真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全力完成抗旱任务。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水利基础设施。一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职能部门积极做好水利建设项目的规划、可研、初设等项目前期工作,并与上级部门做好对接,政府要更加注重项目前期工作的投入,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二是在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的同时,政

府应从预算内增加抗旱水利建设专项投入,设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补助基金,建立和完善以“以奖代补”为主的政府激励机制,对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乡(镇)、村、组和农户予以奖励和补助,发挥好政府扶持资金的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积极引导和发动群众,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汲取群众和社会资本投入。

(三)多种措施结合,解决水源问题。一是进行跨流域调水,对水资源进行再分配,把河谷地区的水资源调往缺水地区;二是多建蓄水工程,利用好库塘,留住天上水;三是改善生态环境,加大退耕还林工作力度,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水源涵养量。

(四)强化工程管理,发挥工程效益。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思想,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适时做好工程维修和养护工作,政府可对贫困村适当补助维修养护资金,尽可能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同时,要加大有关水利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基本建设与管理,珍惜和爱护好各类水利工程,切实做到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与管理协调发展,让水利工程和有限的水资源真正兴利于民。

(五)深化体制改革,转换运营机制。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要支持水务部门,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明确水利工程的所有权,开放建设权,搞活经

营权,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运营走上责权明确、管理规范、良性运营、滚动发展的轨道。改革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发挥群众自建、自管、自营、自用的优势作用。大力推行水利工程有偿供水,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水利基础设施的有效养护及其效益的充分发挥。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六)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抗旱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的规划、架设,工程的运行维护,服务及监管等方方面面,涉及水务、发改、财政、农业、林业、供电、气象、新闻等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好国家的资金政策和自身优势,全力搞好抗旱管理、服务和监管,形成抗旱合力。

(七)健全抗旱服务体系,提高科学服务水平。抓好县、乡镇抗旱服务队组织建设,搞好抗旱服务队的业务培训,使抗旱服务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好抗旱物资储备和维修保养,在旱情发生时,确保有物资可用;要勇于创新, 制定开展相关专题的技术研究计划、技术人员培训计划,确保抗旱规划方案的实施;加强节水抗旱知识法律宣传,增强全社会的抗旱意识和能力。

第二篇:地区缺水调研报告

全县农村居民用水比较困难,全县以村为单位,大量挖井取水,若还不能解决生活用水,以村为单位,就近运水送水,地区缺水调研报告。

象山干旱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县委县政府对旱情非常重视,措施得力,居民生活用水基本保障,人心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平稳。为解决爵溪产业用水之急,预备投资9200万方,展设12.5公里管道,从白墩水库引水管道正在紧张进行中,近期可应急供水。白墩水库集域面积41平方公里,水库增容建设完成后,年总产业供水量2400万方,总投资达3亿元。已经开工建设上张水库,总库容近2000万方,总投资2.8亿元。规划建设泗洲头水库,总库容4000万方,预计总投资7亿方。从白溪水库引水5万吨,已经宁波协调将着手建设。县里规划将水库和供水连万网络,优化配置水资源,进步供水保障率。

二、爵溪缺水状况及对产业影响

爵溪是象山城区的一个街道,是象山重要的产业基地,也是我省著名的针织品出口基地。总人口2.8-2.9万人,其中本地人口1.3万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左右。2003年产业产值46.5亿元,财税收进达1.1亿元,调查报告《地区缺水调研报告》。

目前,街道内聚集了众多品牌针织企业,已形成印染、织造、绣花、成衣、加工贸易等为一体的针织服装产业链,是一个层次较高、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积聚能力强的纺织生产、出口基地。象山旱情对爵溪生产用水影响最大。爵溪日用水需4万吨,其中生活用水3000-5000吨左右,其余大部分为产业用水,其中漂染企业日需水2.5-3万吨。2003年大旱以前,象山县城丹城、爵溪管道已联网供水,日供水4万吨。目前,城区管网向爵溪日供水8000-10000吨,尽量保证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与部分产业对优质水需求,街道在满足生活用水需求外,企业用水根据用水质量要求与用水量统筹安排。本地自备水源日供水可达5000吨。缺水由企业自行从溪坑、河道拉水,不足部分从外地运水,经改装的运水车辆100多辆,最高峰时企业日拉水2万吨。

企业针对用水不足己采取各种措施调整。该县最大的产业用水户海达针织染整有限公司用水状况:

海达针织染整有限公司是一家漂洗、染色企业,是一家为爵溪300多家企业提供原料的上游企业,共有工人1000多人,固定资产总投资1.5亿,2003年交税2000万元。该企业也是爵溪耗水、耗电最大的企业,高峰日耗水近2万吨,用电装机达6000千瓦(全镇用电装机13万千瓦)。目前城区自来水天天向该企业提供优质水4000方,水价每方2.2元,其余用水由企业雇车拉水,现有拉水20车辆辆左右,天天拉水6000方左右,日增加本钱2-3万。

企业应对缺水新增了循环水利用装置,已在内部展设水循环利用管道,开始着手节水工艺改造,同时进口低耗水设备,新设备漂染1吨布耗水从原先的10方水下降到1.2方水,企业日用水总量也从2万吨下降到1万吨左右。企业在缺水、缺电下生产正常,产品供不应求,企业不断在更新设备,加强技术改造投进,上半年企业交税600万元。

第三篇: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管理措施

措施

措施一:

实施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如甘肃的 “121” 工程、陕西的 “甘露工程”、山西的 “123”工程、宁夏的 “窖窑工程 ”和内蒙的 “11338” 工 程。通过雨水就地拦蓄入渗、覆盖抑制蒸发利用、雨水富集等技术,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雨水利用的形式很多,包括:A雨水的当时和就地利用,包括为了提高土壤水利用率的措施,如深耕耙耧、覆盖保墒等;B 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拦截降水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梯田、水平沟、鱼鳞坑以及在小流域治理中的谷坊、淤地坝等治沟措施;C

拦截雨洪进行淤灌或补给地下水;D微集雨,即利用作物或 树木之间的空间来富集雨水,增加作物区或树木生长区根系的水分;E 雨水集蓄利用,是指采取人工措施,高效收集雨水,加以蓄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

我国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的范围主要涉及13 个省(市、自治 区,700 多个县,国土面积约2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2。6 亿。主要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华北半干旱山区、西南季节性缺水山区、川陕干旱丘陵山区以及沿海及海岛淡水 缺乏区。据统计,从 20 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全国已建成水窖、水池、小塘坝等小 微 型 工 程1200 万 处,初步解决3600 万人的饮用水问题,为近267 × h m 旱 作农田提供了补充灌溉水源,使近3000 万人开始摆脱干旱缺水的束缚和困扰(朱强等,2004)。农业雨水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黄土高原为例,西北地区作物的年总无效蒸发耗水达33×10 8 m3,若采取集流保墒措施,年可减少蒸 发损 失64 × 108 m3。如果收集居民工矿地和交通地的汇流潜力,可使西北的粮食增产超过10 % 初 步推算黄土高原地区可增产粮食约 28 ×10 8 kg(徐学选等,2000)。措施二: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利用屋顶做集雨面用于家庭一般基本用水。

措施三:

推广节水灌溉措施,带动农业科技的应用及经营管理制度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完善节水政策,普及农业常规节水技术,推广高新节水技术。

农业节水。

普及常规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广喷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促进节水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

生活节水

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取消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由于经济欠发达,生活水平低,节水型器具与设备推广、旧便器改造率偏低,新建房屋节水型器具的配备达不到国家要求。“中水回用”也尚未起步。

一、总量控制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制订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之间的指导性用水比例的基础上,将剩余的可利用水资源量作为地区的用水总量,逐级分配到各县区、各乡镇、各村社,并层层实行总量控制。

二、定额管理

制订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等各行业的用水定额和基本计量水价。以定额核定用水总量,总量不足时通过调整结构确保总量控制指标。在总量控制范围内,定额内用水的实行计量水价,超定额用水的实行累进加价

三、以水定地(产)

以承认地区实际灌溉面积为原则,在确保生活用水、满足生态用水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用水总量指标、用水定额和渠系配套状况等因素,核定灌溉面积,进行水量分配。所确定的灌溉面积即为(配)水权面积。今后新增耕地不再配水,禁止开荒。

四、配水到户

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下,成立村级农民用水协会,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根据确定的水权面积,将分配到本级的用水总量指标进行分解,民主分配给每一用水户,落实到地亩,具体到每一灌溉轮次。在此基础上,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向每一用水户核发水权证,标明每一用水户的水量、地亩、用水定额和灌水轮次。

五、公众参与

成立用水者协会,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分配到村级的用水总量指标是与集体土地所有制相联系的集体水权,由村级用水者协会负责分配和管理,并负责斗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管理、维护和水费收缴、水事纠纷调处及渠系内部水量交易管理。

六、水量交易

在已界定水权范围内的水量,无论拥有者利用与否,节余的水量均允许自由交易,交易各方自愿达成水量转让协议后,即可提请农民用水者协会或水管部门组织协调供水。政府对交易价格予以指导,但不干涉。政府规定的转让价格指导价一般不超过政府基本水价的猿~ 源倍。

七、水票流转

水票是水权、水量和水价的综合体现。核发用水户水权证以后,对水权内的配水实行水票制,由用水户持水权证向水管单位购买每灌溉轮次水量,水管单位凭票供水。采用水票的好处有三点:一是确保水价到位,水费足额上缴,水过账清;二是明晰水权,通过控制用水户各轮次用水量,进而达到控制用水户用水总量的目的;三是用水户可以将自己节约下来的水票进行自由转让,方便交易。

八、城乡一体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激励节约用水

确定各类用水的用水定额,实行定额管理。农业水价要推行季节水价、超额累进加价、浮动价格、计量水价和容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等科学的节水水价制度。资源水价也要区分基本用水资源水价、适度用水资源水价、舒适用水资源水价、超额用水资源水价等梯次式的收费标准。

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让户户明确用水总 量、人人清楚定额。最终达到“以节水调结构、以节水定产业、以节水促发展”的制度效果。将节约用水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发展以渠道防渗、地膜覆盖、小畦灌溉、畦改沟及推广科学合理灌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常规节水。

甘肃民勤的案例:

一、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指导思想和目标

针对民勤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现实,结合新阶段社会生产特点和入世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以现有水资源为基础,充分挖掘潜力,以水定人,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业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抑制,并逐步得到改善,实现民勤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为此,民勤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经济的发展由注重数量增长目标为主转向以提高能力和效益并重;资源的利用由注重经济效益为主转向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节水技术由注重单一技术为主转向以技术集成为主,实现技术优势互补,建立节水型社会。

二、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制定原则

(1)生产与生态相协调原则

社会生产必须与生态相协调。生产与生态是一个综合体,好的生态促进生产的发展,健康的社会生产促进生态的保护。只有生产与生态用水协调,经济才可能持续发展,牺牲生态发展生产是短期行为,不可能持续。目前,民勤每年超采地下水3 亿多立方米,依靠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如果继续按目前这种用水模式发展下去,民勤绿洲继续萎缩并逐步消亡是一个必然。因此,生产与生态相协调是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严格掌握的第一原则。

(2)承载力原则

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一定要建立在水资源承载力范围之内。根据民勤的水资源状况,以水为中心,从粗放型、掠夺型的传统外延扩张生产方式,向集约型、高效型的现代内涵挖潜生产方式转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承载力。

方案总结: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额外来水量的保证,必须将超载的耕地退出。

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一)控制人口增长、鼓励人口外迁

(二)强化流域水资源管理

为实现本区资源、经济、环境持续发展,应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合理分配中、下游地区用水,建立流域管理机 构,以法律的形式实施流域分水。争取在上、中、下游开展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定人。让上、中游节约部分地表水资源输送到下游民勤,达到全流域的持续发展。贯彻 《 水法 》,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

民勤水资源的管理关键是控制水的需求,适当增加水的供应。首先,民勤本地采取各种措施,挖掘水资源潜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其次,通过流域的综合管理和适当的水利工程,将石羊河进入民勤的水量恢复到20 世纪80 年代水平,同时早日启动景电二期工程,增加水资源供给量;再其次,各级水政管理与执法部门要积极开展教育以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加强取水许可证的审批和发放,严格限制增加新的取水口,控制水井的数量,在水资源超采严重的地区 “封井”,确定封井指标压缩种植面积、建立每眼井的用水审批和定额管理制度、通过供电和安装计量设施限制抽水量;同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作用,采取阶梯式水价模式,即在规定的配水额内是基本价,超过配额水量加价,抑制水的需求。

(三)科学配置水资源,将生态环境用水放在突出的位置

民勤经济发展与生态整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水平。国土狭小的以色列同样有水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问题,但由于其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与利用,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实现了资源 环境 经济的良性循环。民勤 盆地应当 积极借鉴以色列成功的水资源利用经验,走节水型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要科学地配置水资源,合理配置生产、生活和生态 “三生用水”,转变增长方式,将生态环境用水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保证!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民勤地区的水土资源主要为农业占用和消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要用高投入高产出、资源低消耗型的现代农业逐步取代低投入、低产出和资源高消耗型的传统粗放农业。

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民勤比较优势,加大 酒大麦、优质黑红瓜籽、优质棉花、辣椒、甜瓜、制种、畜禽等生产基地建设投入,通过设施化和高科技,最大限度摆脱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制约,形成高投入、高产出的资源节约高效型产业。

建立国家、地方和农户三元节水投资机制,确保投资需求。目前,要充分利用石羊和流域综合治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日本协力基金贷款项目和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渠道衬砌、管道输水、对分散地区合并取水口等减少输水损失;通过合理布局机井,斗农渠未衬地区采取井河水合并输水,井渠结合,减少蒸发、渗漏损失;对条件比较好地区推广大田和温室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五)调整种植结构,实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灌溉制度

根据表19-37,不同农作物种类对水质、水量的需求特点及其转化效率不同,我们 要调整种植结构,压缩高耗水低效益的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面积,推进种植业从粮逐步向棉花、籽瓜、紫花苜蓿等省水高效作物转变,尤其是发展耐旱耐碱作物,促进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转变,形成 “442” 结构模式,即40 % 的粮食、40 % 的经济作物和20 % 左右的饲草,建设 “瓜菜名县”和 “草业、畜牧强县。”

同时,要平整土地,改大水漫灌、串灌为畦、沟(< 0。03h m2)灌溉,小块(< 0。1h m2)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 效率。运用地膜覆盖减少作物棵间的无效蒸发,减少灌水 时间和次数,实施浇关键水的节水灌溉制度,通过工程节水措施和农艺节水措施结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篇:解读云南干旱——那些缺水的日子(写写帮推荐)

机械工程学院“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队

解读云南干旱——那些缺水的日子

XXX 摘要:2009年秋季以来,中国西南地区发生大面积干旱,其中云南省的旱情最为严重,云南大部分地区情况已经达到了特大干旱的等级,百年不遇,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云南旱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而这环境问题背后隐藏着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恶习。反思校园中出现的用水不良现象,不免引起我们的共鸣:在高校采取节水措施势在必行。关键词:云南特旱区;持续干旱;高校节水

引言:

2012年6月21日,在云南特大干旱的第三年,“萤火虫”团队赴云南省深入体会云南那些缺水的日子,对云南八大特旱县之一泸西县的旱情及由旱情引发的各方面问题的实地调查研究。

2009年秋季以来,中国西南地区受降水量异常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偏大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正经历大面积干旱,其中云南省遭受三年持续大旱,旱情百年一遇。这次干旱发生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 都是云南省历史同期少有的。

2012年,大旱第三年袭击云南,全省90个监测站出现气象干旱,12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截至2月16日,持续干旱已造成云南13州市91个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242.76万人,其中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231.38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55.45万头。而云南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省农作物因干旱受灾达到559.9万亩,成灾203.7万亩,绝收32.4万亩,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人民币。

持续的干旱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同时工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云南省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全力抗旱。当一步步走进这次干旱之地时,团队成员体会到那些缺水的日子,了解云南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用水是怎样状况,农业灌溉又是怎样的情况。生活的幕幕剪影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网络上乏味的经济损失之类的,更多的是这背后隐藏着的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恶习。高等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中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校园中出现的种种用水不良现象,不免引起我们的共鸣:在高校采取节水措施势在必行。

红河州概况、目前旱情

干旱对人民生活(日常用水、物价)的影响 工农业生产(农作物产量、农业用水)的影响 政府部门及各界对抗旱工作的实施调查 干旱原因分析 高校用水现状 高校节水建议

机械工程学院“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队

1云南产业概况

烟草产业是云南最大的支柱产业。烤烟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总量的30%。

糖产业和茶产业是云南除烟以外的传统骨干产业。云南甘蔗品质好,糖分含量高,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云南是实际茶树的原产地,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历史有1700多年,是我国的古老茶区,茶树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在云南茶叶生产上应用最广的是普洱茶种,即云南大叶种,它的有效成分含量高,具有显毫、味浓、回甘等特点。云南茶叶的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普洱茶、紧压茶等。目前,云南茶叶种植面积已超过35万公顷,占全国茶叶总面积的19%以上,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已超过18万吨,居全国第二。

云南橡胶产业已有相当规模,已建成仅次于海南的天然橡胶基地。在橡胶种植中,云南创造出一套适合云南特点抗寒高产综合技术,使得全省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橡胶的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云南橡胶种植面积已超过46万公顷,产量30万吨,居全国第二。

花卉产业是云南新兴产业。云南花卉品种资源丰富,有野生花卉约2500多种,在长期的栽培选育中,已推出一批有色有香的奇花异草,其中山茶、杜鹃、报春花、兰花、百合、,木兰、龙胆、绿绒蒿“八大名花”最为盛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花卉生产特别是鲜切花生产发展迅猛。近年来,在新品种研发、扩大出口、带动花农增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花卉基地已由昆明市逐渐向玉溪、曲靖、红河、大理、迪庆等州市延伸,形成以温带鲜切花为主体,热带花卉、球根类花卉、盘花和观赏园艺植物共同发展的产品格局。2009年鲜切花产量已达56亿枝,居全国第一,出口量占全国的50%,云南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出口基地

由此可见,在云南第一产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天气状况直接影响着云南的经济发展,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自古以来,农民靠天吃饭。正如有句老话所说:“庄户人种地,种在人收在天。”

2干旱对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2.1库塘蓄水不足,人畜饮水困难由此可见

由于长时期的降雨稀少和高温干旱,致使云南许多地区的库塘蓄水严重不足,偏远山区发生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部分山区群众需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外拉水,拉水成本最高可达70~80元/m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蓄水总量仅约3.7亿立方米,占计划蓄水量的51.13%。

2.2农作物受灾面积大,产量损失严重。

云南省的干旱,发生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深、旱灾损失之重,均为历史同期少有。据云南省农业部门2月下旬的统计资料,全省3148万亩小麦、大麦、豆类、马铃薯、油菜、蔬菜、甘蔗等秋冬播种的农作物受到干旱影响,其中成灾2223万亩,绝收957万亩;全省678万亩水果、茶叶、蚕桑、咖啡等经济林果受到干旱影响,其中成灾211万亩,绝收22万亩。

机械工程学院“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队

另外,由于长时间的降水短缺,使得河道来水急剧减少,或完全干涸,水库及塘坝的蓄水也明显不足,不仅严重制约了小春作物、经济林果及蔬菜作物的抗旱灌溉,而且严重影响到水田的育秧泡田,以及大春作物的及时播种。中新社统计数据显示,仅 2012年春因干旱造成大春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8万公顷,成灾面积达40万公顷、绝收面积达7万公顷。

3政府部门及各界对抗旱救灾所做工作

3.1 政府部门组织专人送水到各个缺水的乡镇

在最干旱的时候,政府部门组织人力物力在各个乡镇打深水井,以满足当地的人畜饮水等,但不少乡镇即使打了深水井,却也还是没有水,这种情况下,只能是政府组织专人专车,每天给各个缺水地方定时定量地送水.我们在云南调查干旱期间,遇到一位好心的企业家,他与当地政府关系比较密切,当旱情最严重的时候,他接过为乡民们送水的责任,他还给了我们很多很珍贵的照片,例如,村民们见到送水车到来时两眼发光的情形.3.2 社会各界对抗旱救灾所做贡献

走在我们调查的泸西县的一条公路上时,我们看到路边立了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星光家私 抗旱救灾 我们与你同行„„

不管星光家私为抗旱救灾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但至少我们能相信,有一些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也好,企业也好,他们必定已经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4干旱原因分析

4.1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

云南处于低纬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临近我国南海和孟加拉湾,属季风气候,而且是高原地形,容易形成“焚风效应”。“焚风效应”是由于比较潮湿的空气在迎风山坡上升时,水汽凝结成云雨,到山顶后空气已经变得比较干燥,然后沿着背风坡下沉增温,此时空气便变得更加干燥和炎热,特别是省内几条近似南北走向的大山脉对气流的隔阻,导致空气中含水量极低,难以形成有效降雨。

机械工程学院“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队

4.2 多变的气候环境影响

云南气候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受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周期性变化(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大,除此之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干湿两季交替明显。每年的十一月份至第二年的四月份是干季,从五月份到十月份是湿季,一般来说,湿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所以一旦雨季的降水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整年的干旱。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多发,一旦海洋季风无法抵达陆地或者陆地高压(如青藏高原高压)过于强大,使孟加拉湾水汽无法输送到云南地区,或者输送不足,就会造成降雨不足。

4.3复杂的地质构造影响

云南全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坝子(河谷、盆地)仅占6%,地势垂直高差大,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6600多米,山高坡陡,山高谷深,雨水顺着地势快速向谷底江河汇集,利用较为困难。另外,湖泊、江河虽多但多处于低海拔位置,将水资源从低海拔提引到高海拔地区的难度很大。全省岩溶面积11万平方公里,岩溶地区的降雨径流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地下,难以发挥对地表植被的涵养作用。

4.4 水利设施基础薄弱

在09年大旱之前,地方水利设施长期得不到修缮,小型水库、坝塘等多建设与六七十年代,常年失修。农村供水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加之水费征收标准低,维护经费投入不足,管护困难。许多村庄的蓄水池、小坝塘靠天蓄水,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尚未贯彻落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山区农村,旱情发生前一些村民不重视水利设施管护,不注意节约用水,在旱灾发生时面临无水可用。而主要江河缺少用于灌溉水利工程设施,水库调蓄能力不足,河谷中的水无法提至山坡居民点和耕地。虽然云南政府计划在今后的6年中,云南省要累计投入1000亿元左右,开工建设100件以上骨干水源工程和100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完成541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但是需要时间进行建设。

4.5 云南精华所在的滇中地区,人口密集,属资源性缺水

云南精华所在的滇中地区,人口密集,属资源性缺水,人均水资源约为全国水平的70.8%,其核心部分的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188m3,比京津唐地区的(260~337m3/人)还低。区域内的水资源丰富的河流呈峡谷地形,山高水深,地形复杂,水资源开发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而区内已有水利工程主要以中、小型水库为主,难已形成规模效益,径流调节能力小,属工程性缺水。滇池还受到严重污染,属水质型缺水。滇中地区的水资源困境迫切需要采取工程手段进行解决,云南省内希望引金沙江水进行滇中调水工程。

5高校用水状况

5.1高校用水现状浅析 5.2高校用水建议

机械工程学院“萤火虫”暑期社会实践队

结语:

持续的干旱无论对云南省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十分明显的影响。曾经对于干旱的认识都仅是肤浅的表面理解,而几天生活用水紧张的经历,不是一个简单的干旱可以表达的,反思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造成的巨大损失对环境的影响及人畜饮水困难,更凸显出当前及今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在当前西南干旱的严峻形势下,各地高校应当率先吹起节约水资源的号角,采取节水措施,大学生更应当承担起“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各界做出榜样的。我们每个人应当做出思考,拿出想法。此次百年大旱或许只是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而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就是在这随机事件中养成持续不变的节水习惯。

第五篇: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浙江省主要缺水地区水资源配置调研报告

一、全省水资源基本概况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北与江苏、上海相连,西邻安徽、江西,南与福建相接,东临东海。全省土地面积10.18平方公里,“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我省陆域地貌的基本特征。

我省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2200毫米之间,东部滨海平原为1200毫米~1600毫米之间,南部山区为1600毫米~2200毫米之间。雨量分布特点是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7月(梅雨)和7月~10月(台雨)。梅雨期降水一般情况强度不大,持续时间长;台风雨降水强度较大,常暴雨成灾,而台风影响较少年份,又常出现干旱现象。

全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937亿立方米,人均径流量为2073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径流量2250立方米/人。全省已建有一大批大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据统计小

(二)型以上水库3880余座,总库容达360多亿立方米,为有效地防治水旱灾害和合理配置水资源奠定了基础。

二、全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与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要求,我省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利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加以有效解决,以更好的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省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供水的紧张程度将进一步加剧,杭嘉湖、宁波、舟山及温州、台州的部分地区城镇供水将面临着量和质的双重压力,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污染型缺水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平原河网地区较为严重,这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上表现为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亦比较突出。

2、水环境恶化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控制

人口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将消耗更多的清洁水资源,同时也将产生更多的污染水体。目前全省受污染的河流已较为普遍,沿江、沿海是我省人口和工农业的主要集聚地,也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同时也是我省水体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区域。如杭嘉湖、温黄、温瑞等大部分地区水体严重污染,部分地区水网已不存在符合 Ⅲ类的饮用水达标河段;部分水库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这些都势必加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3、水资源管理还不能适应现代水利的要求

多头管水现象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工程功能的有效发挥。由于各个时期国民经济对水资源的不同需求,已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均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运行,各有侧重,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省内一大批大型骨干水电工程仍然注重发电效益,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存在一定矛盾,未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由于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配置手段,有些地区和部门缺乏全局观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进程,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4、水资源费太低和水的价格形式机制不合理,是当前水资源利用中重要的经济问题。

三、水资源配置构架

针对上述问题,要解决我省水资源配置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五个区域,即浙北的杭嘉湖地区,浙东的萧绍宁舟地区,台州的温黄平原,温州地区和浙中的永康义乌地区,现分述如下:

1、杭嘉湖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

杭嘉湖地区,土地面积11637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4%;2001年域内总人口850万,占全省的19%;GDP总量为1754亿元,占全省的26%。杭嘉湖地区可分为东部、西部两片,其中西部为山区、丘陵,水资源相对丰沛,拥有青山、赋石、老石坎、对河口等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型水库,水质良好,在建的安吉凤凰和规划的湖州老虎潭、长兴合溪等大中型水库,均可作为城乡水源地,因此,浙北地区的西部以及湖州市等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相对不突出,该片的水资源基本可满足自身近期及长远的用水需求。

杭嘉湖地区的东部为平原河网,河网纵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其水资源可从太湖和长江水源作为补给,故其水资源量原本并不匮乏。只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对水资源保护的力度欠缺,造成大量水体被污染,减少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地处平原腹地的余杭、嘉兴等地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保障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嘉兴等平原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等更多的深层次问题。因此,解决其污染型缺水和地下水超采所造成环境的问题已显得十分迫切。经多方研究论证,从新安江水库引水作为杭州和嘉兴地区的生活和重要工业供水水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新安江水库总库容178亿立方米,水质为Ⅰ类,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是极好的供水水源。根据调研,供水总规模为462万吨/天(53.5立方米/秒),其中杭州市为35.5立方米/秒,嘉兴市为18立方米/秒,日均引水量为364万吨/天。引水工程输水距离271公里,输水线路全长872公里,工程静态总投资约129亿元。本区的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主要靠引用太湖水和河网水解决。太湖水质作为杭嘉湖东部平原的环境用水是很好的水源,应充分用好太湖水,造福杭嘉湖人民。

2、萧绍宁舟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 萧绍宁舟地区包括杭州市的萧山区、滨江区,整个绍兴市、宁波市和舟山市,土地面积20224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0%;2001年总人口963万,占全省的27%;GDP总量约为2200亿元,域内有曹娥江、甬江二条较大的河流,流域面积分别为6080平方公里和451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39亿立方米和32亿立方米,曹娥江和甬江流域的上游均为山区半山区,下游为滨海平原,以曹娥江为界,分别为萧绍平原和姚江平原,该地区为我省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对水资源的需求等分析,仅靠域内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尚不能满足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舟山和慈溪的水资源尤为短缺,必须从域外引水方能根本解决其资源型缺水问题。

宁波、舟山:宁波现状全市年总需水量为20.2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6.8亿立方米/年,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等用水13.4亿立方米/年。其水源主要通过水库直供和河网取水解决,其中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由水库直供,目前主要由亭下、皎口、横山、四明湖等大型水库和东钱湖、梁辉、四灶浦等十多座中型水库直供,按95%保证率时的供水量为5.1亿立方米/年,尚缺1.7亿立方米/年;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等用水主要从河网取水,按95%保证率时的供水量为9.6亿立方米/年。预计到2020年,宁波市的用水总需求将达25亿立方米,其中水库直供水11亿立方米/年,一般水14亿立方米/年。

解决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的主要措施为①继续开发利用本地水资源,包括建设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和周公宅大型水库,溪下、葛岙、许江岸、双溪口、西溪等十余座中型水库。②是引用曹娥江水资源。在曹娥江上游兴建钦村水库可向宁波供应0.8亿立方米/年的优质水,输水至宁波亭下水库,距离仅22公里。

解决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的主要水源是利用计划建设的曹娥江河口大闸,拦蓄曹娥江径流,可向河网提供2亿m3水量用于农业和环境用水。

舟山市是典型的以资源型缺水为主的地区,现状条件下,舟山市90%(本岛95%)保证率时的年需水量为2.1亿立方米,而相同保证率时的可供水量仅为1.1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的总需水量将达2.5亿立方米。规划通过本岛和其它岛的水源工程建设,可使2020年的供水量达到1.5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通过大陆引水解决。大陆引水总规模5立方米/秒,现已实施大陆引水应急工程,从宁波姚江引水1立方米/秒。不足部分水量可主要通过曹娥江水资源解决,其中生活用水等优质用水可通过钦村水库经陆地的供水管道和海上的“大陆引水工程”引至舟山,一般用水可通过曹娥江大闸经河网至姚江后引至舟山,以满足舟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萧绍区:绍兴的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主要由曹娥江流域以汤浦水库、长诏水库、镜岭水库为主的水库群供应,可供水量为4亿立方米,经分析能够满足绍兴市当前和今后对优质水的需求;杭州市滨江、萧山的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则与杭州市一并考虑,规划从新安江水库引水解决,引水流量11.5立方米/秒,引水量1.77亿立方米。整个萧绍平原的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用水,在平原河网相互调济的基础上,不足部分再通过富春江引水解决,富春江引水流量为45立方米/秒。

3、台州沿海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

台州沿海地区包括台州市区、温岭市、玉环县、临海市等地,土地面积4921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8%;2001年总人口406万,占全省的8.9%;GDP总量约为656亿元,占全省的9.7%。域内主要水源为椒江流域,流域面积66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7亿立方米。域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为全省平均水资源占有量的83%。

域内主要大中型水利工程有长潭、牛头山、童燎、溪口、佛岭、秀岭、湖漫、太湖等水库。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现有水利工程尚不能满足本地区的自身中长期发展的供水需要,其缺水性质是工程性、污染性、资源性缺水兼而有之。现状年总需水量为8.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用水总需求将达9.7亿立方米,遇P=95%干旱年份缺水量为0.7亿立方米;2020年,用水总需求将达10.7亿立方米,遇P=95%干旱年份缺水量为5.1亿立方米。

临海市和椒北地区:本区生活和主要工业用水主要靠调整牛头山水库供水功能,增加牛头山水库的供水量来解决。牛头山水库集水面积25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59亿立方米,正常库容1.56亿立方米,向椒北供水工程的引水线路长度49.3公里,引水流量4.0立方米/秒,供水规模35万立方米/天,年供水量6450万立方米,工程投资3.14亿元。本区的一般工业用水和环境用水则通过童燎、溪口等水库和河网供水来解决。

椒江以南地区:本区包括台州市区(椒南、黄岩区、路桥区)、温岭市、玉环县。现状年需水量6.9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3.1亿立方米,一般工业和农业用水3.8亿立方米,预计2010年和2020年其需水总量分别为8亿立方米和9.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分别为4.5亿立方米和6.4亿立方米,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用水分别为3.5亿立方米和3.0亿立方米。其缺水量分别为1.5亿立方米和4.5亿立方米。近期通过实施长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台州市供水工程,可基本解决缺水问题。长潭水库除险加固后,正常库容为4.57亿立方米,总库容为7.32亿立方米,可增加供水量0.7亿立方米。远期通过实施台州北水南调引水工程,可基本解决缺水问题。北水南调工程兴建朱溪堰坝、十三都堰坝和下岸水库(在建)工程,通过隧洞引至长潭水库,进一步提高长潭水库向台州沿海平原的供水能力。引水隧洞总长度56公里,引水流量10.4立方米/秒,年引水量2.0亿立方米,工程投资4.1亿元。本区的一般工业、农村和环境用水通过其它水库及河网水源供水,可基本解决缺水问题。

4、温州沿海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

温州沿海地区包括以温州市区为核心的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洞头等地区,是我省私有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土地总面积357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5%;2001年总人口456万,占全省的10.1%;GDP总量约为783亿元,占全省的11.6%;地处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河流的河口地区,域内主要有瓯江翻水站、赵山渡引水及淡溪、泽雅、桥墩等水库工程。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现有水利工程尚不能满足本地区的自身中长期发展的供水需要,其缺水性质是工程性、污染性、资源性缺水兼而有之。

瓯江以北地区:本区主要包括乐清市的虹柳平原和永嘉县的上塘、瓯北、七都、乌牛等地,总人口163万,国内产生总值177亿元。现状年生活和工业需水量3.2亿立方米,预计2020年需水量4.56亿立方米。虹柳平原城镇供水2010年和2020年多年平均缺水量分别为1.25亿立方米和1.71亿立方米。解决的措施是兴建库容7亿立方米的楠溪江水利枢纽工程提供配水水源,通过永乐引水工程(引水距离18.5公里,工程投资3.3亿元),2010年和2020年水平年可向乐清市虹柳平原提供水量2.3亿立方米和3亿立方米,可以满足虹柳平原城镇供水和农业用水要求,并解决永嘉县上塘瓯北等地的缺水问题。

瓯江以南地区:本区包括温州市区、瑞安、平阳、苍南,总人口29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606亿元,现状年需水量15亿立方米,预计2020年水平年需水量19亿立方米,其中水库直供水量9亿立方米,河网供水及河道提水10亿立方米。本区生活和工业缺水主要通过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来解决,珊溪水库集水面积152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6亿立方米,水库调节库容6.9亿立方米,设计供水量6.2亿立方米,干旱年供水量7.3亿立方米,苍南片通过兴建丁步头水库增加供水量,可满足本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温瑞平原的农业和环境用水量主要通过瓯江翻水站提水解决。本区域远期不足水量可通过瓯江上游滩坑水库来解决缺水问题。只要通过工程措施本区域的水资源是有保障的。

5、中部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

浙中地区已形成金华为中心,以经济非常活跃的义乌、东阳、永康等市组成的城市群,其中义乌以小商品城闻名于世,东阳素有“百工之乡”、“建筑之乡”美称,永康则以小五金称雄全国。三市土地面积3891平方公里,占全省3.8%。2001年总人口199万,占全省4.4%,国内生产总值328亿元,占全省5%。域内主要水系为东阳江、永康江。水资源总量2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约1060立方米,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义乌市:全市2001年总人口67.21万,国内生产总值136亿元。域内主要水系为东阳江。全市水资源总量7.2亿立方米。域内主要水利工程为巧溪、八都、岩口、长堰、柏峰5座中型水库,集雨面积192.7平方公里,正常库容1.0亿立方米。

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现有水利工程尚不能够满足本市自身中长期发展的需水要求,其缺水性质是资源性及工程性缺水。现状年总需水量3.8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重要工业用水0.8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年总需水量4.5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1.6亿立方米。遇P=95%干旱年份将缺水1.1亿立方米。

解决其生活和主要工业的缺水措施是扩建巧溪水库增加供水量,同时实施从东阳横锦水库引水5000万立方米。解决其一般工业、农业和社会环境缺水措施主要是扩建本区域内的枫坑、南山等水库增加供水量,同时提高渠系水利用率等措施。通过上述配置可基本解决义乌市2020年的缺水问题。东阳市:全市2001年总人口78.81万,国内生产总值110亿元。域内主要水系为东阳江。全市水资源总量13.5亿立方米。域内主要水利工程为横锦、南江2座大型水库,集雨面积588平方公里,正常库容2.62亿立方米。

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本区域的生活和重要工业通过横锦、南江2大水库可基本满足中长期发展的需水要求,一般工业、农业和环境用水通过横锦、南江水库及现有的其他水利工程也可基本满足中长期发展的需水要求。由于地形等原因,在北江上游部分山区存在一定缺水问题,可从本市境内的曹娥江上游梓溪引水1500万立方米解决。

永康市:全市2001年总人口53.38万,国内生产总值82亿元。域内主要水系为永康江。全市水资源总量7.6亿立方米。域内主要水利工程为杨溪、太平、三渡溪3座中型水库,集雨面积229.3平方公里,正常库容0.94亿立方米。

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现有水利工程不能够满足本市自身中长期发展的需水要求,其缺水性质是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现状年总需水量3.67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年总需水量4.32亿立方米。遇P=95%干旱年份将缺水0.95亿立方米。

解决其生活和重要工业的缺水措施是通过从相邻流域好溪上游的好溪水利枢纽工程(集水面积304平方公里,年来水量2.7亿立方米,正常库容6600万立方米)引水解决,年引水量5600万立方米;同时扩建杨溪水库,增加库容2000万立方米,增加部分供水量。解决其一般工业、农业和社会环境缺水措施主要是新建、扩建本区域一批小型水库,增加库容400万立方米;同时抓好节水灌溉,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通过上述配置,可基本解决永康市2020年的缺水问题。

四、加强管理、节约用水

在重视区域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还应加强管理,注重节约用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在相当长的时期,城市需水量将呈增长趋势,城市需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将越来越高。目前城镇供水管网渗漏损失偏大,有些管网水量损失率达到40%,浪费惊人,水资源浪费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水资源浪费的另一种表现是优水不优用,如用优质水冲污,优质水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行业、企业用水,由此造成优质水资源紧缺现象。加强城市用水管理,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促进城市水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目标,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技术等各种管理手段,提高城市节水水平,发展节水型工业,创建节水型城市。在水资源紧缺地区,经济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和产业结构。在缺水地区严禁安排高耗水的工业项目,要采取有力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强制采取节水措施,大力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要继续坚持计划用水和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加大水价对节水的引导力度。各城市、各有关部门、各工业企业,要重视节约用水的科研工作,加大节水的科技投入,发展节水技术,鼓励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节水工艺、节水方法、节水设备和节水器具,以科技进步推动城市节水工作。加强节水的主要措施有:

1.运用经济杠杆节约用水 正确发挥经济杠杆和相应技术经济措施的作用,是实现城市生活节水的关键,而建立合理水费体制又是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核心。实践表明,运用经济杠杆是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水)的最有效途径,又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2.通过宣传教育强化节水观念

节水宣传教育是强化节水意识,改变与人们不良用水行为和方式密切相关的某种潜意识的重要手段。它在节约用水特别是在节约生活用水中具有不同于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特殊作用。

3.推广应用节水器具

节水器具对有意节水的用户而言有助于提高节水效果,对不注意节水的用户而言至少可以减少水的浪费。

4.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

提高工业用水效率的内容主要包括改变生产用水方式。通过加强节水管理以及其他途径以杜绝水的浪费,减少水的损失,提高用水效率。

5.农业节水

农业灌溉渠系水利用率偏低,现状全省大部分渠系利用率仅0.55-0.6,农业节水主要措施是减少渠系渗漏,提高渠系利用率。同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如薄露灌溉、喷灌、滴灌等。通过节水措施可减少农业供水量10%-20%。

规划计划处 2003.4

下载关于我县干旱缺水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县干旱缺水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干旱问题的调研报告五篇

    1999年4月,自治区政协对海原县的干旱、水资源和春播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五次座谈会,深入7个乡、8个行政村、7座水库、10万亩水源涵养林、2处井窖和节水灌溉大棚、......

    锅炉缺水爆管事故报告(范文模版)

    提溴厂关于一车间锅炉烟管渗漏情况报告 工程设备动力部: 一、设备概况: 锅炉种类:承压蒸汽工业锅炉、用途:生产、型号:DZL2-1.0-AⅡ、注册代码:***00435、使用登记证......

    我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决......

    我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众对保险行业基本认识的调研报告在经济迅猛增长的现代社会,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人们对个人生命财产等的保障方式日益多样化,其中保险可说是一个重要的保障途径。为了解人......

    我的幼儿园调研报告

    幼儿园调研报告 1. 我眼中的幼儿园 幼儿园也属于是教育性质的机构,只是比起我们熟悉的高中大学来说,幼儿园的孩子针对的年龄小,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教育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孩子......

    我的社会调研报告

    我的社会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一、行程30号离开李兄提着大包小包去中华环境文化促进会报到,见到了青年文化评论网站的另两位负责人——程兄、廖兄,聊得很是亲切投机,以后更是与......

    实践报告——西南干旱 牵动你我5则范文

    清明小长假又到了,放学前,我和丁宇萱盘算着怎么使这个短暂的假期变得有意义而又充实呢?偶尔瞥见了报纸上对西南干旱的大篇报道,又想到妈妈说过清明上坟有很多人,我突然想到了一......

    干旱山区土地流转中土地的撂荒情况调研报告农经14-3(共五则)

    干旱山区土地流转中土地的撂荒情况调研报告 ——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新集乡西坪村为例 王树森 (塔里木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要:通过实际调查,对干旱山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