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厅2011年农业工作务虚会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今年务虚会特别邀请了洪湖浪米业责任有限公司的刘志祥董事长介绍了稻米深加工产业化情况,并用四天的时间,分别听取了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今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安排,大家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个主题,敞开思路,畅所欲言,讲得都很好,我都赞同。下面,我讲两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围绕“稳粮、提质、增效”,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科技抗灾生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开局良好
2010年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农业形势已经基本明朗。即将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后金融危机带来的通胀压力,战胜了春季低温阴雨、二十多年少见的夏季大暴雨和重大动植物疫病虫害等多种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有望实现连续七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连续七年大幅度增加,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25:1,应该说圆满完成了年初和“十一五”规划既定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总结这一年的工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农业是最近几年来社会关注度最高、工作亮点最多、取得突破性进展最显著的一年,农业系统整体实力、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厅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克难攻艰,共谋发展,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立足科技抗灾生产,加强板块基地建设和优质高产创建,粮食和“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为保障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有效应对通胀压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十分重要贡献
从粮食生产看。我们突出一个“早”,狠抓一个“实”,落实一个“抢”,组织得力,措施过硬,技术到位,大灾之年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早在去年秋冬种,我们提出压缩冬闲田,稳定扩大马铃薯等秋冬种粮食作物,仅马铃薯就扩大50万亩,为粮食增产贡献2.29亿斤。与省财政厅等部门一道,抢在春耕生产之前,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资金通过“一折通”的形式发放到户,确保了春耕生产顺利展开。积极向省政府和农业部门争取和汇报,从省外调剂两系杂交稻种300万公斤,加强质量抽检、南繁鉴定和市场监管,确保了春耕用种需求和用种安全。实施种子工程,每年投入2500万元,连续投入三年。全年共落实万亩优质高产创建示范样板32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集成技术,示范样板小麦平均单产过千斤,马铃薯每亩单纯突破4000斤。面对近二十年少见的暴雨和大暴雨灾害,我们及时提出了抢排、抢管、抢收、抢插、抢补、抢防为主的“六抢”技术措施,改种补种秋杂粮180万亩,落实“早翻秋”27万亩,中稻再生稻42万亩,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灾害损失。3月15日,国务院在我省襄樊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回良玉副总理出席并作重要讲话,清泉书记为会议致辞,鸿忠省长代表省政府发言。李鸿忠省长多次到我厅农业抗灾第一线视察,对农业部门抗灾救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我厅报送的《省农业厅关于嘉鱼县簰州湾镇受涝中稻科学补救成效的报告》批示,“省农业厅今年在抗灾夺丰收工作中成效显著”。大灾之年,我们粮食产量不减反增,确实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不能忘记全省农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更不能忘记厅应急办、种植业处、计财处、植保站、推广总站、种子站、土肥站、宣传中心等部门为抗灾夺丰收作出的贡献。
从“菜篮子”产品看。除生猪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外,其它产品一直处在高位运行,产量、效益“双增”。“菜篮子”建设是今年工作的一大亮点,经过市场处、蔬菜办、种植业处努力,争取省政府出台了文件,召开高规格全省“菜篮子”工程建设会议,有力地推进了全省“菜篮子”工程建设。油菜产业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领先位置,启动实施了经济作物标准园创建,落实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50个,扎实推进果茶品牌建设,果茶菜桑药等经济作物总产值增加37亿元。蔬菜基地建设加快,总产量达到700亿斤左右,武汉市在36个大中城市蔬菜监测价格中排名第32位,为确保市场供给、平抑物价作出了重要贡献。畜牧业克服生猪价格波动影响,稳定发展万头规模养殖小区,鼓励发展以生猪“150”模式为主的家庭养殖模式,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生猪增长9%,家禽增长10%,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水产业围绕做大“一鱼一虾一蟹”产业,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精养渔池改造,创建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唱响精品名牌,名特优产品比重提升,水产品总量增长5%,效益稳步提高。加强饲料产品监管,饲料总产增长5%。
从抗灾生产看。面对7月份暴雨和大暴雨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一条心、全厅上下一盘棋,打赢了抗灾生产的攻坚战,展现了农业部门
第二篇: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采取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大家谈,激发大家干,进一步把务虚的点子转化为务实的措施,推动我市“三农”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总的感觉是:工作有思路、发展有亮点、干事有激情、未来有希望。特别是德汉同志,对“三农”工作思考得比较深、研究得比较透,就如何抓好全市“三农”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请市农委认真归纳整理、消化吸收,融入到2017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之中。希望大家抓好这次务虚会成果的转化运用和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借这个机会,我结合自己的思考,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从思想上要切实深化“三种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在座各位都是我市“三农”工作的操盘手和引领者,只有认识到位,才能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对大家来讲,我觉得要切实深化这么三种认识:
一是要深化对重农担当的认识。
“民之大事在农”。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但越是在这个时候,“三农”压舱石的作用愈加凸显,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就会愈加重要。各地要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始终保持“重中之重”的工作定力,始终担负起“重中之重”的责任,用真感情、真投入、真落实抓好“三农”的各项工作。二是要深化对上级精神的认识。
中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省里明确要发展精细农业,我市2017年“三农”的发展必须在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和谋划,不能单独就农业来抓农业,要在抓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三是要深化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要在抓好传统农业推动农产品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农业产业化和全产业链发展,真正把农业生产变成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车间。同时,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承载农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整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指导“三农”发展过程工作中,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二、在工作上要切实突出“四个重点”
“三农”工作的涉及面很广。刚才,德汉同志讲得很全面。在这里,我想还重点强调一下这么几件事情。
1.要始终紧扣“农业供给侧改革”这根主轴线。当前,我们听到、看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一个高质量、有效率的农业供给体系,不仅取决于生产环节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更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和整个产业链效率的提升,也即从田间到餐桌各产业各环节的有效耦合。我们要始终坚定“四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农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常德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2.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这场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已经把脱贫攻坚纳入了2017年全市“四大会战”之一。我们一定要从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以超常规的举措攻克脱贫难关,坚决实现“三个确保”的目标任务,即确保石门县脱贫“摘帽”,确保退出贫困村150个以上、脱贫8万人以上,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3.要深入谋划“美丽乡村建设”这篇大文章。我们已经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这个决定,我们一定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让美丽、幸福、小康覆盖全市所有农民。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落细落小,不能贪大求全。去年,我们就把厕所无害化、建房规范化、庭院绿色化、集镇整洁化、垃圾处理市场化作为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努力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取得了较好成效。比如津市探索“绿色存折”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减量的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向全国推介。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推陈出新,注重循序渐进,通过持续努力,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
4.要不断激发“农村改革”这个源动力。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王群书记提出,2017年全市在完成上级规定改革项目的基础上,要重点推进十大自主改革。其中直接涉及农村改革的就有项,分别是抓好基层治理创新,整市建设“无上访村(社区)”,加强信息化、法治化、网格化和实名制管理,推进完美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抓好津市“绿色存折”改革经验的总结推广,探索农村社区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新路子;抓好乡村区划调整配套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认真做好深化农村改革的工作。
三、在保障上要切实做到“三力齐发”
一是政策要“给力”。
对农业这个相对弱势的产业,政策就像阳光雨露。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目前,中央和省里关于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很多,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梳理,逐一落实。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把上面的政策最大程度地用好用活。另一方面,要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扶持。重视农业、发展农业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从实际出发,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拿出一点真金白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二是服务要“全力”。
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遭遇一些成长的烦恼,农业尤其如此。解决成长中的烦恼,需要我们用优良的服务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习总书记谈治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就是管理既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既不能懈怠,也不能折腾。我们要从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转到更加重视运用市场方法引导农业发展,多做一些服务工作,努力为“三农”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调度要“得力”。
今天的会议,实际上也是一次调度会。下步,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紧锣密鼓抓推进、环环紧扣抓调度、严格以求抓考核,进一步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责任倒逼机制,进一步营造重视“三农”、服务“三农”的浓厚氛围,确保各项任务真正落地见效。第三篇: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位领导、同志们:
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间节点,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采取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大家谈,激发大家干,进一步把务虚的点子转化为务实的措施,推动我市“三农“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总的感觉是:工作有思路、发展有亮点、干事有激情、未来有希望。特别是XX同志,对“三农“工作思考得比较深、研究得比较透,就如何抓好全市“三农“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请市农委认真归纳整理、消化吸收,融入到2022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之中。希望大家抓好这次务虚会成果的转化运用和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借这个机会,我结合自己的思考,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从思想上要切实深化“三种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在座各位都是我市“三农“工作的操盘手和引领者,只有认识到位,才能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对大家来讲,我觉得要切实深化这么三种认识:
一是要深化对重农担当的认识。
“民之大事在农“。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但越是在这个时候,“三农“压舱石的作用愈加凸显,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就会愈加重要。各地要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始终保持“重中之重“的工作定力,始终担负起“重中之重“的责任,用真感情、真投入、真落实抓好“三农“的各项工作。二是要深化对上级精神的认识。
中央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省里明确要发展精细农业,我市2022年“三农“的发展必须在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和谋划,不能单独就农业来抓农业,要在抓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三是要深化对现代农业的认识。
要在抓好传统农业推动农产品数量增加的同时,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农业产业化和全产业链发展,真正把农业生产变成农业现代化的第一车间。同时,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承载农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整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个别地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指导“三农“发展过程工作中,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二、在工作上要切实突出“四个重点“
“三农“工作的涉及面很广。刚才,XX同志讲得很全面。在这里,我想还重点强调一下这么几件事情。
要始终紧扣高质量发展这根主轴线。当前,我们听到、看到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高质量发展“农业现代化“。一个高质量、有效率的农业供给体系,不仅取决于生产环节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更取决于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和整个产业链效率的提升,也即从田间到餐桌各产业各环节的有效耦合。我们要始终坚定“四化“的发展方向,加快农业向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发展,进一步推动X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要坚决打好“乡村振兴“这场攻坚战。市委市政府已经把乡村振兴纳入了2022年全市“四大会战“之一。我们一定要从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把乡村振兴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以超常规的举措攻克脱贫难关,坚决实现“三个确保“的目标任务,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要深入谋划“美丽乡村建设“这篇大文章。我们已经在全省率先提出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这个决定,我们一定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让美丽、幸福、小康覆盖全市所有农民。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落细落小,不能贪大求全。去年,我们就把厕所无害化、建房规范化、庭院绿色化、集镇整洁化、垃圾处理市场化作为整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努力让文明成为习惯,让习惯更加文明,取得了较好成效。比如X市探索“绿色存折“机制,促进垃圾分类减量的经验做法,被中央改革办向全国推介。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推陈出新,注重循序渐进,通过持续努力,让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
要不断激发“农村改革“这个源动力。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XX书记提出,2022年全市在完成上级规定改革项目的基础上,要重点推进十大自主改革。其中直接涉及农村改革的就有项,分别是抓好基层治理创新,整市建设“无上访村(社区)“,加强信息化、法治化、网格化和实名制管理,推进完美社区、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抓好X市“绿色存折“改革经验的总结推广,探索农村社区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新路子;抓好乡村区划调整配套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认真做好深化农村改革的工作。
三、在保障上要切实做到“三力齐发“
一是政策要“给力“。
对农业这个相对弱势的产业,政策就像阳光雨露。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目前,中央和省里关于发展农业的优惠政策很多,我们要深入学习,认真梳理,逐一落实。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把上面的政策最大程度地用好用活。另一方面,要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扶持。重视农业、发展农业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从实际出发,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拿出一点真金白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二是服务要“全力“。
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前进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遭遇一些成长的烦恼,农业尤其如此。解决成长中的烦恼,需要我们用优良的服务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习总书记谈治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就是管理既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既不能懈怠,也不能折腾。我们要从过去习惯于用行政手段推动工作,转到更加重视运用市场方法引导农业发展,多做一些服务工作,努力为“三农“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调度要“得力“。
今天的会议,实际上也是一次调度会。下步,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紧锣密鼓抓推进、环环紧扣抓调度、严格以求抓考核,进一步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责任倒逼机制,进一步营造重视“三农“、服务“三农“的浓厚氛围,确保各项任务真正落地见效。第四篇:在全市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
中共NC县委书记
XXX
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省市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以及省委鹿书记视察抚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市委、市政府召开工作务虚会,总结今年成绩,分析当前形势,谋划明年发展,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统揽全局、见微知著的政治谋略,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推进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设全面小康新抚州的坚定决心。根据会议主题,结合自己思考,谈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关于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评价。
综合来看,我认为今年全市的工作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快”。这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发展速度上,今年我们抚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利用外资增速均列全省第一,现汇率增幅居全省第二,这种发展速度在抚州历史上是少有的。二是“好”。这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发展成效上:首先,结构在优化。三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30%、29.37%。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信息经济等新兴产业扎实推进。其次,活力在增强。通过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实施“双返双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生机勃发。再次,优势在巩固。成为全省首个全市域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设区市,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三是“实”。争取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投资,签约了近100个项目,其中过10亿元重大项目43个;建设了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点项目,比如,东外环高速、廖坊水利枢纽灌区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赣东大道南延伸段、文昌大道拓宽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办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实事,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50件民生实事,成功举办了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系列活动,等等。四是“稳”。就是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平安抚州”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从NC来看,2016年我们围绕建设抚州副中心城市、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目标,通过全力推进“四区”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党的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效。一是以“四区”建设为核心,发展实力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实力,河东工业园平整土地750亩,开发面积拓展至7200亩。规划建设500亩中医药产业园、1000亩校具产业园和2030亩电梯产业园。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设立5000万元机械电子产业发展基金,募集2.5亿元机械电子产业发展基金,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3.4亿元,完成技改投入5.3亿元。博君农业初定明年一季度在澳洲上市,填补我市工业企业海外上市空白;光明实业集团、迈赛特电子、雷驰实业等一批企业全面投产;豪普高科、麻姑实业、鑫业环保、赣亮医药等企业正加快上市步伐。中心城区提档升级,盱江大桥、太平桥改造、百望电子商城、农店宝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启动建设互联网+城乡精准服务平台,严厉治超治砂治河和打击“五车”非法营运现象,深入开展清理整治“两违”专项行动,查处违建面积4000㎡。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18.9平方公里。景区建设全面提速,麻姑山游步道、双龙湖、何氏山房、仙都广场等项目已经竣工,仙都观、碧涛庵全面修缮,入景公路已经通车,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读书林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当中。现代农业阔步迈进,蛋鸡存笼量达500万羽,水产养殖达12.1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6家。一个占地7000亩集农业采摘、休闲观光、农耕文化教育于一体的麻姑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基本建成。二是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发展优势进一步巩固。建立完善“山长制”、“路长制”、“河长制”,全面开展“清河行动”,扎实开展抚河流域生态村建设。完成封山育林11220亩,规划建设乡村风景林255个,其中7个被列入全省示范点。扎实推进镇村联动和新农村建设,完成村庄规划960个,重点抓好了55个省级新农村点建设。推进古村落保护工作,申报了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中,尧坊村被列为第二批国家传统村落。三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积极推动深化改革,出台了7个专项改革小组工作计划,务实问头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工作迈出新步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走在全市前列。扎实推进对外开放,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包括投资10亿元的广明实业集团和30亿元的电梯产业园。四是以社会保障为支撑,发展成果进一步共享。出台了16个专项扶贫行动办法,完成全部贫困户建档立卡,10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1152户2999人实现脱贫,株良城上村成功摘帽。第二小学、伟才幼儿园等投入使用;县中医院新建工程加快建设,122个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基本竣工;完成336套保障性住房续建工程,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196户,一批民生项目惠及广大群众。五是以党的建设为根本,发展保障进一步夯实。积极探索各领域“党建+”工作,打造“党建+校具产业”、“党建+扶贫”、“党建+和谐稳定”等多个党建品牌。其中,“党建+校具产业”得到省、市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从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创建十大廉政宣传教育基地和评选十大廉洁楷模活动,在全县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这些都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省委鹿书记在抚州调研时指出:“照这样抓下去,抚州大有希望”。作为抚州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实践者,我对抚州取得成绩感到骄傲,对抚州未来的发展更是充满信心。
二、关于对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明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谋划好明年工作,既要看到好的来势,坚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又要把握大的走势,增强发展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机遇方面: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更加有利。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减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在产业政策方面,将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导向总体对我们经济发展有利。二是区域发展前景更加光明。现在我市所处的国家战略平台拥有前所未有的“四加一”,即:中部地区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海西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四大战略。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省级战略——省委、省政府支持抚州加快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战略。这些区域政策的叠加,无疑是我市未来发展的最大机遇和潜力。三是生态环境优势更加明显。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趋向下,我们的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释放,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生态对发展承载力的规律,越来越表明对未来竞争的决定性意义,这昭示我们这些资源,不仅是“好看”的,而更是“好用”的;不仅是“宜居”的,也更是“宜业”的。这是未来我市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最宝贵的后发优势。
挑战方面:主要是产业结构还不优、重大项目还不多,实体经济运行面临困难,新兴产业拉动力还不强,县域经济总体实力有待提升。
总体而言,当前的发展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三、关于对明年工作的初步思考。
就全市而言,我认为就是要按照市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新抚州”的要求,紧紧围绕把抚州打造成为“南昌大都市副中心城市、江西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举全市之力推进“一核两带四区”建设,全力争当“区域经济发展、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强省、干部作风转变的排头兵”。就我们NC来说,就是要紧紧抓住五个重点:一要紧紧抓住“四区建设”这个重点。目前,我县已确定明年总投资20多亿元,重点实施旅游景区、中心城区、公路交通、工业园区、生态农业等五大类共48个项目。在园区,重点打造以绿色食品、机械电子、高档轻纺为主导产业,以中医药为新兴产业,以校具为特色产业的“3+1+1”工业发展体系,加快建设500亩中医药产业园、1000亩校具产业园和2030亩电梯产业园。在城区,重点推进河东棚户区改造三期工程、山水大道南延伸段工程、城西农贸市场改造、泰伯学校等项目建设。在景区,重点抓好麻姑山入景公路绿化亮化工程、入景门楼建设、麻姑广场、麻姑庙、云居山庄等11项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麻姑山风景区景点及基础设施建设。在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推进麻姑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徐家万亩高产水稻种植区,培育壮大优质水稻、生态蛋鸡、特色水产等特色产业。
二要紧紧抓住生态建设这个重点。一方面,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引进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推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大力实施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休闲观光、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信息经济等新业态、新经济,推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推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着力实施绿色生态工程。认真落实“山长制”、“路长制”、“河长制”各项工作,推进建昌、洪门等乡镇创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开展洪门水库生态治理工程,巩固提升生态优势。
三要紧紧抓住文化品牌这个重点。文化是我市的优势之一。今年我们通过举办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纪念活动,充分展示出临川文化的巨大潜力,提升了抚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和全市一样,NC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影响深远的麻姑文化、洪门文化、建昌帮医药和盱江医学文化。我们将充分发挥文化特色,积极做好“文化+”文章,发展“文化+旅游”,加快推进麻姑山旅游开发,着力唱响麻姑文化、长寿文化;加快推进洪门湖旅游开发,打造千年水下古镇硝石,实施洪门探源,着力唱响洪门文化。积极做好“文化+中医药”文章,发展中医药产业,打造中医药产业基地,着力弘扬建昌帮医药和盱江医学文化。
四要紧紧抓住脱贫攻坚这个重点。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对接,推广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等产业脱贫模式,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确保2017年,实现全县2915人的脱贫,五角口、尧坊、田东、庄上、东港、水口等五个村脱贫摘帽的目标。更加注重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群众获得感。持续深化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群众安全感。
五要紧紧抓住作风建设这个重点。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重点解决好“凝聚力”的问题,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力增强“四个意识”;解决好“战斗力”的问题,坚持抓基础、抓示范、抓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骨干队伍建设,拓展“党建+产业”、“党建+扶贫”等党建品牌内涵,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战斗堡垒;解决好“执行力”的问题,倡导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精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解决好“免疫力”的问题,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突出位置,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使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惩,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几点意见建议
1.支持“建昌帮”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当前,我县围绕将建昌帮中医药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专门出台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设立5000万元发展基金,着力实施“123”发展规划。即“一大市场”,规划建设40万平方米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两个中心”,依托南京绿金在线平台,打造中药材电子商务交易中心;规划建设3000平方米的区域性中药材检测中心。“三大基地”,建设5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依托广明实业、建昌帮药业等龙头企业,建设中药饮片生产基地;依托昌诺药业、建洪中药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中成药制造企业,着力打造中成药制造基地。对此,希望市委、市政府将NC作为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给予大力支持。
2.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先行先试试验区。当前,全市各县区之间旅游产业发展还不平衡。NC县围绕麻姑山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正举全力推进麻姑山旅游开发。在旅游开发方面,我认为在坚持全面推进的同时,很有必要实行重点突破。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确定一、二个县作为先行先试试验区,在政策、土地、项目、资金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激励实验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上作出示范。
第五篇:在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在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在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各条线的分管领导都对2005年来的工作作了简要的回顾,并结合实际,提出了2006年的工作思路。其中很多想法和意见建议都很符合昆阳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各位讲话的基础上,下面我再讲几点想法,和大家讨论。
一、简要回顾一下2005年
政府亮点工作
一年来,我们按照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要求,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到11月底,全镇工业经济指标增长良好,完成工业工业总产值37.74亿元,同比增长15.2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13.40亿元,同比增长31.60;外贸出口供货值2.95亿元,同比增长78.66。主要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稳步提升。今年我们连续遭受“海棠”、“麦莎”等四个强台风的袭击,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但是我们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放松,认真做好效益农业发展、水利基础设施、抗台救灾、森林防火、动物防疫等各项工作建设。工业经济是近几年来发展情况最好的一年。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加大。完成招商项目18个,实际利用外资489万美元,完成年任务数的122.25;实际到位内资2446万元,完成年任务数的132.30。引进显峰汽配、耐拉力服饰、嘉诺美卓食品、一鸣牛奶等一批“大、高、外”项目。支柱产业先导作用明显,服饰、塑编、皮革、机械、商务礼品、通讯配件等六大支柱产业产值保持较大的增长,其中服饰、塑编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9.75和22.37,塑编企业产值增长幅度与利润总额创近15年来新高。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良好,昆阳服饰工业园区企业新进场10家,共入园31家,其中20家已投产。G52已顺利进场施工,显峰汽配已基本完成征地工作。组建完成服装航母G52集团,商务礼品龙头企业浙江鸣峰礼品有限公司,通讯配件行业龙头企业浙江高翔电子有限公司,塑编行业巨头温州九凰实业有限公司。“品牌兴业”战略取得累累硕果,金狮啤酒有限公司双鹿啤酒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浙江乔治白公司荣获国家驰名商标称号,浙江远东公司成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金萨克公司荣获省著名商标称号。
二是城市化建设稳步推进。城乡规划不断完善,完成了昆阳城北示范小区北侧地块总平调整,鹭鸶湾地块修建性规划方案完成编制,城北雅河北路设计出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平宋公路口道路排污排洪工程、联东北路人行道工程、安海大厦前人行道工程、雅河简易道路工程、平瑞路歇脚亭景观工程、平瑞路城网改造地龙工程、联东路城网改造土建工程、人民路东侧城网改造土建工程、汇水河路路灯工程和新桥头景观改造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十百”工程深入实施,童桥村改造正在进行,前宕村正在准备前期工作,蒙洋、雅山等村已列为整治范围,镇政府已安排了专项资金。全镇共有5村1000多户改水,改造公侧12座。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珊溪引供水平阳城区片工程已经完成政策处理工作,全线7公里管道铺设已经完工。昆鳌大道一期工程、体育场路雅山大道临时道路建设、人民路拓宽一期和二期工程相继完成并交付使用,体育场西路桥进入最后的桥面施工阶段。“康庄工程”建设取得较好成绩,步廊至鲍岱等5条道路已完工,莲花村至雅村、蒙洋至南岙康庄工程等道路建设已经启动。商住小区开发建设加快,佳乐花园、新湖庄园、大自然商住小区、雅河人家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三是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文明创建推向深入,通过整治环境卫生、交通秩序、违章建筑和市容市貌县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上周,省文明检查考核组刚刚对我县进行创建工作先进县考核。深入创建“平安昆阳”,加大反邪教警示宣传力度,在九凰社区、前宕村开展“无邪教社区”、“无邪教村”试点工作建设,深入实施综治“网络扩张工程”,积极推进综治进企业、进村居,普及综治组织建设,投资10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个乡镇级街面治安动态电子监控系统。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禁毒帮教尿检进一步深入,严打斗争全面开展,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参与社会治安大巡逻活动,营造强大的严打整治斗争声势,龙舟管理切实加强,较好地控制了大局,确保了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全年落实四项手术1177例,征收社会抚养费167万元,积极开展“惊雷行动”,严厉打击拒不全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钉子户”,开展“计划生育百日大行动”,加大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好民政扶贫工作,向灾后群众发放救济款29.5万元,实行“五保”集中供养和低保对象生活保证金制度。
二、2006年工作思路
2006年是“十一五”新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的重要一年。归纳前面各分管镇长的发言,下面我把2006年政府工作思路初步理一下。
2006年政府口重点工作任务很重,总的讲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