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民政厅2010年信息化报告(最终版)
甘肃省民政厅2010年信息化报告
来源:
民政部信息中心时间:
2011-05-18 16:36
2010年,甘肃省民政厅信息中心在部信息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在省厅领导和办公室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厅机关各处室和各地民政部门的配合努力下,结合民政部《民政信息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文件要求,制定好本省《民政信息化发展纲要》,紧紧围绕民政中心工作,坚持服务、安全、高效、创新的理念,全体人员爱岗敬业,认真履职,团结共事,确保了网络设备安全顺畅运行,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一、全省民政网站群建设顺利完成民政部确定我省为全国民政网站群先行试点,自2009年12月启动建设,在部里的关心指导下,分管厅长亲自抓,专门研究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全省网站群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征求意见。厅里及时落实建设经费,充实信息中心力量,指定专人负责,为推进网站群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中心加强对各地的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市州、县区民政部门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全省民政系统上下协同,高效工作,2010年7月中旬全省106个民政网站建设完成并顺利上线运行,比原定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建网任务,得到了民政部的肯定和表扬。网站群建成后,信息中心加强网站的日常监控与管理,并筛选质量好的信息在网站上发帖;各地上网发布信息和文章的积极性很高,截至今年11月29日,厅机关和各地在网站上投发信息文章1600条;民政部网站采纳网发354条。网站群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全省民政信息化水平,也为更好地履行民政工作宗旨搭建了新的工作平台。
二、积极推进低保信息系统项目建设
按照民政部关于加快低保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的要求,信息中心主动配合社会救助处,积极推进低保信息项目系统建设有序进行。2010年年初民政部为我省配发了低保信息系统一期工程专用机柜和网络设备;今年3月,省厅沙仲才副厅长(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厅中心机房网络设备评估会,邀请有关专家对厅
中心机房及网络设备进行了综合评估会诊,为机房改造和低保信息项目建设启动做好了前期准备。随后,我们按照厅领导的要求,会同救助处和有关专家对《甘肃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修改,使《方案》日臻完善。7月,部里派员为我省安装了低保信息系统专用机柜和网络设备。按照民政部对低保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部署,今年10月,组织全省低保工作人员,参加了民政部信息中心安排的全国低保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和小型机服务器使用培训班,通过培训基本熟悉掌握了低保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操作方法和应用程序。11月初,在全省低保工作座谈会上,沙仲才厅长再一次对加快低保信息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我们按照沙厅长的指示,会同社会救助处向省财政厅起草了并报送了《关于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项目试点市县经费的请示》和《关于我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经费的请示》两份文件,如果经费到位即可组织实施项目建设。
三、加强网络设备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截止今年,厅局域网络已运行使用八年之久,机房设备严重老化,故障多,运行慢,网络日常维修工作量大。在网络设备尚未得到升级改造的情况下,同志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了网络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保证了网络设备正常运行。一是及时主动地做好预防工作,对各处室的电脑软件、硬件进行维护,降低了设备使用的故障率,一旦出现故障及时解决。二是对厅里每台电脑安装防病毒软件,及时对软件进行升级,定期清除隔离病毒的文件夹,避免了病毒在厅局域网内复制播而危及文件资料安全。三是及时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更新,防止了病毒和黑客通过系统漏洞进行破坏和攻击,保障了电脑和资料的安全。四是加强对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的维护,屏蔽不用的端口,优化路由器运行速度,节约了带宽,提高了网速。五是加强对卫星视频系统设备的日常调试、维护和清理;更新了视频会议系统音箱和功放设备,保障视频会议正常召开。同时,对UPS电源系统进行了更新。六是及时更新网站(内外网站、网站群)信息。同时,根据要求及时对厅电话交换系统号码和使用权限进行更新和变更。
四、积极配合厅里做好相关工作
作为保障厅机关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的服务部门,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和配合厅里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通过学习熟悉业务技术、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责任明确,团结协作,增强了服务意识和全局观念。二是全力以赴投入前方舟曲特大泥石流洪涝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参与了救灾款物的捐赠接收、物资的搬运、文字材料的搜集整理,灾情信息的及时整理和在网上发送,捐赠资金网上公布,抗洪救灾展板制作等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厅里部署的抗洪救灾任务。三是积极发挥信息中心的优势和作用,在厅里召开各类会议和开展“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等全局性工作中,进行照片拍摄、视频录像、展板制作、网站发布等一系列的宣传报道。全年共拍摄照片3000余张,多次被省内报刊、网站采用。四是按照省委保密委要求安装调试了网络安全设备;调整办公楼网络、电话线路及电话号码的更改;调整规财处财政专网线路及终端软件。五是在现有网络设备陈旧的情况下,不等不靠,自行研发小型软件及时解决网络出现的问题,保障了网络的正常运行,节约了经费。我们还向各市州下发通知,调查了解各地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六是指导各地民政部门开展信息化工作和制定“十二五”信息化建设规划,起草并修改《甘肃“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甘肃省民政厅信息化十二五发展纲要》。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眼界不够开阔,创新意识和前瞻性不够,同时,与民政部及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不够,相关信息不能及时掌握;二是对基层信息工作情况缺乏了解,对各地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指导不够;三是网络设备严重老化,致使互联网速度慢,影响信息化办公的效率;四是UPS电源系统陈旧,大楼供电系统停电后,备份电源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满足供电需求,为网络系统正常工作埋下安全隐患;五是电话交换系统设备陈旧,故障频发,影响了正常通讯和办公;六是机关配置电脑时有些环节未与信息中心有效衔接,致使电脑安装后频出故障问题;七是全省民政全业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进展滞后,机关公文流转尚停留在纸质阶段,不仅影响了办公效率、增加了开支,也与绿色低碳理念相悖;八是机关人员电脑使用不规范,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办公自动化进程和工作效率。
六、2011年工作打算
信息工作是科技前沿工作,要求我们眼界宽、观念新、知识新,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信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要求不断加大投入更新设备,才能适应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积极推进全省低保信息系统项目建设进程。按照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在厅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配合社会救助处等有关处室开展工作,统筹解决机房和网络改造、软硬件设备更新等问题。
(二)尝试以服务外包的方式,将信息中心部分网络设备委托本地技术力量强的网络公司进行维护管理,网络公司根据厅里的实际需求,适时研发应用软件,提高网络设备管理服务水平。
(三)指导全省民政网站群站点规范化操作和使用,开展绩效评估,指导民政网站健康发展,保持与部里经常沟通,建议对我省网站内容及时修改完善,并积极争取部里为尚未建网站单位尽快建网。
(四)加强对民政系统信息化工作的调研,掌握信息工作动态及需求,及时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指导。
(五)有计划地对民政系统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使工作人员熟悉掌握电脑设备使用方法和软件应用,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六)提高中心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学习,创造和提供学习深造机会,开阔眼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七)按照《甘肃省民政厅机关计算机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甘民办发〔2009〕12号)文件精神,配合规财处做好计算机的配置、更新、和改造改工作。
新的一年,在民政部和厅党组的领导下,我们将以积极进取、高效务实、优质服务的工作态度,不断提高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全省民政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安徽省民政厅2010年信息化报告
安徽省民政厅2010年信息化报告
来源:
民政部信息中心 时间:
2011-05-18 16:55
2010年,我省遵照《民政信息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的统一部署,在厅党组的有力领导下,紧密围绕民政中心任务,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0年工作成果
1、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
今年,安徽省民政厅建成了远程视频灾情会商系统,以省民政厅为中心节点,联接17个市局与61个县局,达到视频、语音和数据的共享,实现省、市、县三级会议功能。
该系统采用标清视频会议组网模式,租用第三方MCU平台。会议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灵活性、易操作性,能实现省厅召开各类会议、应急救援、在线培训、业务管理、远程监控等多种应用,实时转发民政部会议,也可召开各市(县)间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任意两节点或多节点之间的视频会议。目前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已经基本联网,年底前能开通全省视频会议。
2、建立了全省婚姻登记VPN专网。
婚姻登记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改进婚姻登记手段,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对于规范登记行为、提高登记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维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在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厅在省厅机房建立了婚姻登记数据中心,采购了婚姻登记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部署了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在全省各婚姻登记点安装VPN安全网关,组建了全省婚姻登记专网。按计划,全省120多个婚姻登记点在年底前将全部加入VPN专网,实现实时在线登记。目前,已有超过100个点成功联网,基本可确保在12月31日前完成既定任务。
3、组织开发了全省民政政务信息报送系统。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民政系统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提高政务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沟通情况、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我厅组织开发了“全省民政政务信息报送系统”。“全省民政政务信息报送系统”是一个集成了信息报送、信息采编、发布审批、信息管理等功能的政务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平台,方便了各级民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下发与上报,加强了业务交流与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下级信息报送单位通过本系统实时报送各类政务信息,上级单位的信息采编人员通过此系统进行政务信息采集、政务信息处理、刊物采编、刊物编辑、刊物发行等工作,并自动对政务信息的采用情况进行汇总,形成通报。通报内容可以与刊物一起发布到网上,供各类用户浏览查询。
4、建设了全新的安徽民政网站群
今年3月份,安徽省民政厅门户网站开始改版,新的门户网站具备网站群功能,实现了全省网站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厅各处室和没有建立网站的县民政局可在省厅主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子网站,通过各子站上发信息的点滴贡献,实现主门户网站大量及时更新的信息量,也能通过主站组织的高质量栏目信息,充实子站的信息内容。通过网站群可以对众多下属站点的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开发、利用,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二、在建项目进展情况
1、全省民政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2010年8月,厅党组经研究决定建设安徽省民政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民政管理手段,提高民政部门为民服务的水平。几个月来,在民政部信息中心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我厅理顺了安徽省民政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了安徽省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截止目前,我厅业务梳理及调研工作已初步完成,正在制作《安徽省民政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2、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系统。
为了进一步解决广大低保对象医疗费用报销手续繁杂的问题,方便低保对象看病,我厅计划依托“安徽省新农合网络”建立“安徽省民政医疗救助管理系统”,实现低保对象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全面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是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和救助信息平台建设的突破口,是实施民生工程的有力举措。2010年10月,我厅召开全省会议,正式布署此项工作。目前,办公室正在配合救助处采购相关硬件并安装调试。
3、民间组织法人库。
民政部年初举行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指示:2010年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工作要点之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进行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推广,推动各级民间组织管理部门之间数据交换。根据会议精神,我厅于今年3月启动省、市、县三级民间组织法人数据库建设项目。目前,系统开发基本结束,正在进行测试与评估,计划于明年初上线试运行。
三、2011年工作思路与工作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端之年,我厅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民政管理和服务水平。从安徽省民政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调应用,提高效益,以建设全省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为契机,促进全省民政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建设“和谐安徽”、“和谐民生”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主要目标是:
1、建设全省民政系统广域网络。
利用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建立全省民政系统广域网络,构建民政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实现从省到市、县(区)、街道(乡镇)的四级民政业务应用的广域网互联。
2、建设省民政厅办公自动化系统。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机关内部管理水平,首先建设民政厅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再逐步与各市、县民政部门联网,从而实现各级民政部门的办公信息共享,为全省民政系统提供公文传输、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会议通知、信息交流的平台。
3、建设全省民政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二个要求:一是统一的业务平台。在系统功能上,业务系统要确保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需求、全关联”要求。除涉密业务外,其他所有民政业务均通过该平台运行,我省各级民政干部职工都通过该平台来处理民政业务。二是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接口、通道、标准、管理,特别是统一的民政对象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综合库。实现字段、数据、业务、系统、部门间的整合与关联,实现系统智能化。
4、建设全省民政数据中心和决策分析系统。
一要建设分级存储的民政数据中心。充分利用省厅现有设备(存储、备份),建设全省民政业务数据中心,为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和数据保障,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执行国家民政部统一标准。建设形式以集中和分布相结合方式,在省厅建立省级数据中心,17个市建立市级数据中心,以实现省、市两级数据互为备份。同时能与劳动、公安、教育、质监等部门进行了专项数据交换,确保数据准确。设备按省、市不同需求进行配置。二要建设分级呈现的决策分析系统。建立按不同业务和不同等级来划分权限的决策分析系统。通过对民政各项业务进行科学统计分析,进一步整合优化民政业务数据库,建立健全办公决策服务信息系统,为各级领导直接提供各类数据动态、政务信息、业务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料。
5、建设民政公共服务系统。
以安徽民政网站群为依托,开发建设民政公共服务系统,在网上实现民政业务的条件查询、业务预受理、结果公布,并通过开展网上调查、网上信访、网上监督、网上论坛,实现政务公开、政民互动、便民利民。目前,可以考虑在网上开通预受理的功能有社会团体业务、民办非企业业务、基金会业务、社会福利机构业务、假肢网上申报业务,开通条件查询功能的有婚姻登记证件查询业务,开通有结果公布功能的信访业务。
第三篇:甘肃省民政厅副厅长参加福彩中心民主生活会
甘肃省民政厅副厅长参加福彩中心民主生活会
3月6日下午,甘肃省福彩中心组织召开2016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会议由甘肃省福彩中心党委书记张辉同志主持,党委全体成员参加,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列席会议。甘肃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福德同志及驻厅纪检组、厅直属单位纪委相关负责同志莅临指导。
此次民主生活会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重点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自我检查、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下一步整改方向和措施。
会上,全体人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张辉同志汇报了会议准备情况。白波同志首先宣读了《2016省福彩中心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张辉同志代表党委班子进行班子对照检查发言。随后,党委成员按照“自我批评要落细落小、见人见事见思想,相互批评要坦诚相见、开门见山”的要求,逐个进行对照检查发言,认真开展批评。大家严肃坦诚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红脸出汗”,触动灵魂、触及灵魂,达到了互相沟通、互相促进、增进团结的目的。
会议上,王福德同志充分肯定此次民主生活会,给予了3个方面的评价:会前准备扎实充分,材料撰写比较全面;个人对照检查较好地结合了实际工作;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态度真诚、透彻尖锐。同时,指出了3个方面的不足:个人剖析问题深度不够;2016个人重大事项未说明;学习主动性不够。结合分管的福利彩票工作,提出3个方面的要求:切实发挥好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作用,带好队伍,带好年轻干部,充分其调动工作积极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委长期性的重点任务,对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一刻也不能放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一岗双责”,行政、党委主要负责人各负其责,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双管齐下”,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同考核。
最后,甘肃省民政厅直属单位纪委负责同志对会议进行了点评,党委书记张辉同志代表党委班子进行了表态发言。
第四篇: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我于2004年5月就任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述职如下,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履行职责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尽心尽职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1、自加压力,奋发有为,通过实干求得民政工作创一流业绩
江苏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江苏的民政工作也应该在全国争创一流,这样才能与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称,才能促进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几年来,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势,强化敢做第一、敢于领跑的“率先”意识,力争实现民政工作上一流水平。同时,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正确处理务实与争先的关系,从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以为争位。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我们围绕两个方面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为了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历史上形成的市县同城问题而进行的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二是为了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以及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乡镇、村合并调整。这两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程序十分复杂,我们和市县民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调研论证,周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市区区划调整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去年对6个省辖市、今年对3个省辖市的市区行政区划作了调整。通过调整,初步解决了部分市的市县同城问题,扩大了城市规模,优化了城市布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在乡镇、村合并调整工作方面,截止目前,全省乡镇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1974个,减少至1338个,减幅322%;村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35258个,减少至20219个,减幅427%。通过调整,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精简了机构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调整的地方基本做到了“人心不散、社会不乱、工作不断、发展不慢”,总体上运转有序,社会稳定。我省的这一做法,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得到了民政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我省是率先全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任民政厅副厅长之时,厅党组把实施城市低保的任务交给我,我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当年在全省全面推开。1998年我任民政厅厅长后,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从1997年起连续五年将此列为着重抓好的实事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2001年底我省基本实现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目标,比国家提出的至2002年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是全国率先实现“应保尽保”目标的7个省份之一。到今年7月底,全省已有城市低保对象2222万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7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省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近几年,针对改革深入、社会转型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趋势,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在继续遵循“苏南抓提高,苏中抓普及,苏北抓发展”的工作方针的同时,以创建示范城(区)活动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先进典型,今年共有15个市、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区”,位居全国第二位;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不断凸现,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有区、街、居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站)5500多个,便民利民设施13万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6万多个,其中安排下岗职工75万多人,待业人员6万多人,初步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社区服务网络。增强了社区功能,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江苏的影响。
我省的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爱心献功臣行动”,基本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和住房难问题,医疗难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已初步得到解决,近几年,全省共建立优抚门诊1500多个,设立优抚病床4700多张,建立优抚医疗基金8000多个,筹集优抚医疗资金3000多万元;五年来全省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3万人,安置率每年都达98%以上,切实维护了广大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双拥工作为龙头的有江苏特点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已初步形成,拥军优抚安置各项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2000年共有11个市、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位居全国第二。
2、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通过改革促进民政工作创造新特色
我时常想,民政人要“甘当孺子牛”,更要“争当拓荒牛”,积极拓展民政事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为此,我注重以改革统揽全局,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
第五篇: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我于2004年5月就任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述职如下,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履行职责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尽心尽职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1、自加压力,奋发有为,通过实干求得民政工作创一流业绩
江苏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江苏的民政工作也应该在全国争创一流,这样才能与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称,才能促进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几年来,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势,强化敢做第一、敢于领跑的“率先”意识,力争实现民政工作上一流水平。同时,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正确处理务实与争先的关系,从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以为争位。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我们围绕两个方面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为了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历史上形成的市县同城问题而进行的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二是为了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以及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乡镇、村合并调整。这两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程序十分复杂,我们和市县民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调研论证,周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市区区划调整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去年对6个省辖市、今年对3个省辖市的市区行政区划作了调整。通过调整,初步解决了部分市的市县同城问题,扩大了城市规模,优化了城市布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在乡镇、村合并调整工作方面,截止目前,全省乡镇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1974个,减少至1338个,减幅322%;村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35258个,减少至20219个,减幅427%。通过调整,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精简了机构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调整的地方基本做到了“人心不散、社会不乱、工作不断、发展不慢”,总体上运转有序,社会稳定。我省的这一做法,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得到了民政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我省是率先全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任民政厅副厅长之时,厅党组把实施城市低保的任务交给我,我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当年在全省全面推开。1998年我任民政厅厅长后,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从1997年起连续五年将此列为着重抓好的实事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2001年底我省基本实现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目标,比国家提出的至2002年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是全国率先实现“应保尽保”目标的7个省份之一。到今年7月底,全省已有城市低保对象2222万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7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省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近几年,针对改革深入、社会转型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趋势,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在继续遵循“苏南抓提高,苏中抓普及,苏北抓发展”的工作方针的同时,以创建示范城(区)活动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先进典型,今年共有15个市、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区”,位居全国第二位;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不断凸现,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有区、街、居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站)5500多个,便民利民设施13万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6万多个,其中安排下岗职工75万多人,待业人员6万多人,初步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社区服务网络。增强了社区功能,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江苏的影响。
我省的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爱心献功臣行动”,基本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和住房难问题,医疗难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已初步得到解决,近几年,全省共建立优抚门诊1500多个,设立优抚病床4700多张,建立优抚医疗基金8000多个,筹集优抚医疗资金3000多万元;五年来全省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3万人,安置率每年都达98%以上,切实维护了广大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双拥工作为龙头的有江苏特点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已初步形成,拥军优抚安置各项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2000年共有11个市、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位居全国第二。
2、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通过改革促进民政工作创造新特色
我时常想,民政人要“甘当孺子牛”,更要“争当拓荒牛”,积极拓展民政事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为此,我注重以改革统揽全局,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