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述职报告 - 安徽省民政厅
述 职 报 告
周大群
(2011年4月)
2010年在厅党组的领导下,政权处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是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9月份省委、省政府在铜陵市召开了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和各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今后三年全省98%的城市社区和60%的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基本实现社区居民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孤有所抚、病有所医、难有所帮。会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乡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通过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市场化服务和社区义务服务三个服务体系,搭建起我省城乡社区服务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完善居委会、村委会的组织建设、资金支持、设施改造、政策支撑、队伍发展等多种手段,夯实党在城乡基层基础工作,构筑起具有时代特点、安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社区服务的新格局。
二是“难点村”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根据我厅建议,由省委督查室牵头,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农委和省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参加组成了5个督查组,对南陵等10个县20个“难点村”治理工作开展了专项督查。并
1对各地在治理“难点村”工作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进行了认真分析。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我厅上报的“难点村”治理工作情况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巩固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扎实推进“难点村”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据统计,我省已有91.6%的“难点村”得到有效治理,基层群众对治理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项目带动、规划先行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我省社区建设规划项目完成情况较好,2010年确定的滁州、亳州、阜阳、宿州、蚌埠市的7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8个社区服务站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着手制定了“十二五”城乡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并从各市上报的280多个项目中筛选120个项目作为“十二五”储备项目。同时制定了城市提升计划、乡村跟进计划和幸福家园计划,着力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高标准建设。
四是社区干部培训工作取得新收获。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省委文件,提高基层社区工作者的能力,10月中旬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了为期三天有150多人参加的全省政权科长、街道主任和居委会主任培训班,邀请了民政部政权司领导到会,重点解读中办27号文件,还考察了长沙市芙蓉区的部分社区。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的认识,提高了社区居民自治和社区服务的工作能力,尝试了大规模人员走出去培训、参观、学习的有益做法,为我省今后社区培训工作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五是启动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去年10月28日,全
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我省立即行动,组织人员调研并封闭起草我省实施办法和选举办法,初稿形成后,多次与省委组织部、省法制办、省人大内司委等部门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为今年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过去一年全处同志团结一致,廉洁自律,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受到民政部的充分肯定。今年将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十二五”开个好头。
政权处
第二篇:2010述职报告 - 安徽省民政厅
2010述职报告
机关党委 段贤来 二〇〇一年四月六日
一年来,在厅党组和省直工委的领导下,在机关全体党务工作者的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党建工作“五大建设”、“三大培训”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效能建设、文明创建、创先争优、群众团体等各项工作。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一年来,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党性锤炼,始终不渝坚定理想信念,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同党中央及各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注重从讲政治的观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的侵袭;注重树立良好的公务员形象,在生活中,能尊敬领导、团结同志、正直无私、勇于奉献、保持“生活朴实、作风务实、干事求实”的作风,努力把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二是认真强化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党务工作能力。为了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履行岗位职责,一方面本人坚持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习,同时,注重向党务战线上的兄弟单位学习;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党务工作者应具备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同时,为处理工学矛盾,注重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坚持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学习实际知识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结合。通过不断学习和工作实践,其政治理论水平、文字写作能力、基本业务素质均有了新的提高。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机关党委工作事务面广,除机关党建外,还承担效能建设、文明创建、创先争优、群众团体、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为使工作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坚持每周一上午召集本室人员碰头会,研究安排一周工作计划,努力使各项工作计划有序地开展。一年来,在厅属各党支部、各处室的支持下,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党建建设年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党建工作围绕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五大建设”,重点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先后为各党支部配发了大量的政治理论书籍和刊物,组织全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系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四中、五中全会和党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党务干部和优秀党员赴革命老区金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军事迹陈列馆”等活动。二是深入推进效能建设向处室基层延伸。先后两次召开了全厅效能建设工作会、推进会。注重督促检查。从去年5月份起,几乎每月明查突访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深入贯彻落实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先后为厅机关所有办公室统一制作了离岗告示牌和AB职责牌并挂墙公示。三是文明创建成效显著。通过发动全厅职工参与,对照创建标准进行补缺补差和深入整改,我厅被省直文明办评为省直文明单位和推荐为第九届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四是创先争优活动完成了规定“动作”。一年来,先后开展和完成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目标任务承诺活动,“七一”期间开展了“五个一”活动,以及领导点评、民主评议等活动。五是其他各项活动有序开展。积极组织全厅干部职工参加了省直六运会,共组织107名职工参加的18大项67小项的竞赛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厅的总体比赛成绩在158个省直单位中位列第31名。同时,我厅先后组织了2010春节联欢和游艺活动,参加了省直工委统一组织的环万佛湖健身跑活动,举办了全省民政系统第四届福彩杯乒乓球比赛、第三届福彩杯扑克牌比赛、第四届书画笔会、向玉树和舟曲灾区捐款、开展结对帮扶、献爱心、送温暖春节慰问等一系列活跃机关文化生活的健康有益活动。
三、执行党风廉政制度,增强拒腐防腐能力
本人把廉洁奉公作自己从政的座右铭,始终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干事、老老实实为公。一是积极参加全厅开展的“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教育。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按照《规则》的十八条52款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警示教育、知识测试、观看反腐影视片等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二是不断强化廉政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时刻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艰苦朴素、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
一年来,在工作中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还有差距,与广大党员的期待还有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工作中,安排部署的较多,督促检查落实力度不够;二是工作中按部就班的较多,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三是由于工作中事务较多,下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本人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把机关党建及其他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安徽省民政厅2010年信息化报告
安徽省民政厅2010年信息化报告
来源:
民政部信息中心 时间:
2011-05-18 16:55
2010年,我省遵照《民政信息化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的统一部署,在厅党组的有力领导下,紧密围绕民政中心任务,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0年工作成果
1、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系统。
今年,安徽省民政厅建成了远程视频灾情会商系统,以省民政厅为中心节点,联接17个市局与61个县局,达到视频、语音和数据的共享,实现省、市、县三级会议功能。
该系统采用标清视频会议组网模式,租用第三方MCU平台。会议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灵活性、易操作性,能实现省厅召开各类会议、应急救援、在线培训、业务管理、远程监控等多种应用,实时转发民政部会议,也可召开各市(县)间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任意两节点或多节点之间的视频会议。目前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已经基本联网,年底前能开通全省视频会议。
2、建立了全省婚姻登记VPN专网。
婚姻登记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改进婚姻登记手段,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对于规范登记行为、提高登记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行政成本、维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在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厅在省厅机房建立了婚姻登记数据中心,采购了婚姻登记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部署了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在全省各婚姻登记点安装VPN安全网关,组建了全省婚姻登记专网。按计划,全省120多个婚姻登记点在年底前将全部加入VPN专网,实现实时在线登记。目前,已有超过100个点成功联网,基本可确保在12月31日前完成既定任务。
3、组织开发了全省民政政务信息报送系统。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民政系统政务信息报送工作,提高政务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沟通情况、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我厅组织开发了“全省民政政务信息报送系统”。“全省民政政务信息报送系统”是一个集成了信息报送、信息采编、发布审批、信息管理等功能的政务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平台,方便了各级民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下发与上报,加强了业务交流与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下级信息报送单位通过本系统实时报送各类政务信息,上级单位的信息采编人员通过此系统进行政务信息采集、政务信息处理、刊物采编、刊物编辑、刊物发行等工作,并自动对政务信息的采用情况进行汇总,形成通报。通报内容可以与刊物一起发布到网上,供各类用户浏览查询。
4、建设了全新的安徽民政网站群
今年3月份,安徽省民政厅门户网站开始改版,新的门户网站具备网站群功能,实现了全省网站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厅各处室和没有建立网站的县民政局可在省厅主网站上建立自己的子网站,通过各子站上发信息的点滴贡献,实现主门户网站大量及时更新的信息量,也能通过主站组织的高质量栏目信息,充实子站的信息内容。通过网站群可以对众多下属站点的信息资源统一管理、开发、利用,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二、在建项目进展情况
1、全省民政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2010年8月,厅党组经研究决定建设安徽省民政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民政管理手段,提高民政部门为民服务的水平。几个月来,在民政部信息中心的指导下,在兄弟省、市民政部门的帮助下,我厅理顺了安徽省民政信息化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了安徽省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截止目前,我厅业务梳理及调研工作已初步完成,正在制作《安徽省民政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2、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系统。
为了进一步解决广大低保对象医疗费用报销手续繁杂的问题,方便低保对象看病,我厅计划依托“安徽省新农合网络”建立“安徽省民政医疗救助管理系统”,实现低保对象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全面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是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和救助信息平台建设的突破口,是实施民生工程的有力举措。2010年10月,我厅召开全省会议,正式布署此项工作。目前,办公室正在配合救助处采购相关硬件并安装调试。
3、民间组织法人库。
民政部年初举行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指示:2010年民间组织管理局的工作要点之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重点进行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推广,推动各级民间组织管理部门之间数据交换。根据会议精神,我厅于今年3月启动省、市、县三级民间组织法人数据库建设项目。目前,系统开发基本结束,正在进行测试与评估,计划于明年初上线试运行。
三、2011年工作思路与工作目标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端之年,我厅信息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民政管理和服务水平。从安徽省民政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调应用,提高效益,以建设全省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为契机,促进全省民政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建设“和谐安徽”、“和谐民生”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主要目标是:
1、建设全省民政系统广域网络。
利用安徽省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建立全省民政系统广域网络,构建民政综合业务信息系统的网络平台,实现从省到市、县(区)、街道(乡镇)的四级民政业务应用的广域网互联。
2、建设省民政厅办公自动化系统。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机关内部管理水平,首先建设民政厅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再逐步与各市、县民政部门联网,从而实现各级民政部门的办公信息共享,为全省民政系统提供公文传输、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会议通知、信息交流的平台。
3、建设全省民政业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二个要求:一是统一的业务平台。在系统功能上,业务系统要确保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需求、全关联”要求。除涉密业务外,其他所有民政业务均通过该平台运行,我省各级民政干部职工都通过该平台来处理民政业务。二是统一的数据标准。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接口、通道、标准、管理,特别是统一的民政对象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综合库。实现字段、数据、业务、系统、部门间的整合与关联,实现系统智能化。
4、建设全省民政数据中心和决策分析系统。
一要建设分级存储的民政数据中心。充分利用省厅现有设备(存储、备份),建设全省民政业务数据中心,为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和数据保障,数据格式和数据标准执行国家民政部统一标准。建设形式以集中和分布相结合方式,在省厅建立省级数据中心,17个市建立市级数据中心,以实现省、市两级数据互为备份。同时能与劳动、公安、教育、质监等部门进行了专项数据交换,确保数据准确。设备按省、市不同需求进行配置。二要建设分级呈现的决策分析系统。建立按不同业务和不同等级来划分权限的决策分析系统。通过对民政各项业务进行科学统计分析,进一步整合优化民政业务数据库,建立健全办公决策服务信息系统,为各级领导直接提供各类数据动态、政务信息、业务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料。
5、建设民政公共服务系统。
以安徽民政网站群为依托,开发建设民政公共服务系统,在网上实现民政业务的条件查询、业务预受理、结果公布,并通过开展网上调查、网上信访、网上监督、网上论坛,实现政务公开、政民互动、便民利民。目前,可以考虑在网上开通预受理的功能有社会团体业务、民办非企业业务、基金会业务、社会福利机构业务、假肢网上申报业务,开通条件查询功能的有婚姻登记证件查询业务,开通有结果公布功能的信访业务。
第四篇: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我于2004年5月就任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述职如下,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履行职责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尽心尽职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1、自加压力,奋发有为,通过实干求得民政工作创一流业绩
江苏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江苏的民政工作也应该在全国争创一流,这样才能与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称,才能促进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几年来,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势,强化敢做第一、敢于领跑的“率先”意识,力争实现民政工作上一流水平。同时,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正确处理务实与争先的关系,从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以为争位。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我们围绕两个方面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为了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历史上形成的市县同城问题而进行的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二是为了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以及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乡镇、村合并调整。这两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程序十分复杂,我们和市县民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调研论证,周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市区区划调整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去年对6个省辖市、今年对3个省辖市的市区行政区划作了调整。通过调整,初步解决了部分市的市县同城问题,扩大了城市规模,优化了城市布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在乡镇、村合并调整工作方面,截止目前,全省乡镇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1974个,减少至1338个,减幅322%;村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35258个,减少至20219个,减幅427%。通过调整,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精简了机构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调整的地方基本做到了“人心不散、社会不乱、工作不断、发展不慢”,总体上运转有序,社会稳定。我省的这一做法,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得到了民政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我省是率先全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任民政厅副厅长之时,厅党组把实施城市低保的任务交给我,我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当年在全省全面推开。1998年我任民政厅厅长后,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从1997年起连续五年将此列为着重抓好的实事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2001年底我省基本实现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目标,比国家提出的至2002年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是全国率先实现“应保尽保”目标的7个省份之一。到今年7月底,全省已有城市低保对象2222万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7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省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近几年,针对改革深入、社会转型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趋势,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在继续遵循“苏南抓提高,苏中抓普及,苏北抓发展”的工作方针的同时,以创建示范城(区)活动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先进典型,今年共有15个市、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区”,位居全国第二位;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不断凸现,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有区、街、居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站)5500多个,便民利民设施13万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6万多个,其中安排下岗职工75万多人,待业人员6万多人,初步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社区服务网络。增强了社区功能,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江苏的影响。
我省的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爱心献功臣行动”,基本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和住房难问题,医疗难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已初步得到解决,近几年,全省共建立优抚门诊1500多个,设立优抚病床4700多张,建立优抚医疗基金8000多个,筹集优抚医疗资金3000多万元;五年来全省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3万人,安置率每年都达98%以上,切实维护了广大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双拥工作为龙头的有江苏特点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已初步形成,拥军优抚安置各项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2000年共有11个市、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位居全国第二。
2、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通过改革促进民政工作创造新特色
我时常想,民政人要“甘当孺子牛”,更要“争当拓荒牛”,积极拓展民政事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为此,我注重以改革统揽全局,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
第五篇: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述职报告
我于2004年5月就任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述职如下,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履行职责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尽心尽职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1、自加压力,奋发有为,通过实干求得民政工作创一流业绩
江苏是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江苏的民政工作也应该在全国争创一流,这样才能与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称,才能促进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几年来,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势,强化敢做第一、敢于领跑的“率先”意识,力争实现民政工作上一流水平。同时,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正确处理务实与争先的关系,从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以为争位。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我们围绕两个方面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为了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历史上形成的市县同城问题而进行的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二是为了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以及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乡镇、村合并调整。这两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程序十分复杂,我们和市县民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调研论证,周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市区区划调整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去年对6个省辖市、今年对3个省辖市的市区行政区划作了调整。通过调整,初步解决了部分市的市县同城问题,扩大了城市规模,优化了城市布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在乡镇、村合并调整工作方面,截止目前,全省乡镇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1974个,减少至1338个,减幅322%;村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35258个,减少至20219个,减幅427%。通过调整,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精简了机构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调整的地方基本做到了“人心不散、社会不乱、工作不断、发展不慢”,总体上运转有序,社会稳定。我省的这一做法,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得到了民政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我省是率先全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任民政厅副厅长之时,厅党组把实施城市低保的任务交给我,我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当年在全省全面推开。1998年我任民政厅厅长后,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从1997年起连续五年将此列为着重抓好的实事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2001年底我省基本实现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目标,比国家提出的至2002年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是全国率先实现“应保尽保”目标的7个省份之一。到今年7月底,全省已有城市低保对象2222万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7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省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近几年,针对改革深入、社会转型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趋势,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在继续遵循“苏南抓提高,苏中抓普及,苏北抓发展”的工作方针的同时,以创建示范城(区)活动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先进典型,今年共有15个市、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区”,位居全国第二位;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不断凸现,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有区、街、居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站)5500多个,便民利民设施13万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6万多个,其中安排下岗职工75万多人,待业人员6万多人,初步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社区服务网络。增强了社区功能,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江苏的影响。
我省的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爱心献功臣行动”,基本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和住房难问题,医疗难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已初步得到解决,近几年,全省共建立优抚门诊1500多个,设立优抚病床4700多张,建立优抚医疗基金8000多个,筹集优抚医疗资金3000多万元;五年来全省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3万人,安置率每年都达98%以上,切实维护了广大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双拥工作为龙头的有江苏特点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已初步形成,拥军优抚安置各项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2000年共有11个市、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位居全国第二。
2、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通过改革促进民政工作创造新特色
我时常想,民政人要“甘当孺子牛”,更要“争当拓荒牛”,积极拓展民政事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为此,我注重以改革统揽全局,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