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关于培养民政精神文化演讲稿

时间:2019-05-13 20:0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民政局关于培养民政精神文化演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民政局关于培养民政精神文化演讲稿》。

第一篇:县民政局关于培养民政精神文化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五心”给力 培养民政精神文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民政工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涵盖面越来越广,民政工作也越来越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发展民政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民政工作者的智慧至关重要。用统一的文化统领和指导民政工作者,把各地的民政工作者都凝聚到民政文化中来,才能同举一杆旗,共建新民政。因此,民政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对民政事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从形态上说,民政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外围层:物质文化,如办公和服务设备、场所等,这是最直观的文化形态;中间层:制度文化,即基本制度、基本规则和具体的体制、机制和行为规范,它是容易看见、容易改变的,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核心层: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被普遍接受的观念、信念、价值观和行业准则,其特点是无法直观,但可以通过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创新业绩等方面反映出来。

民政精神文化是以为民、爱民、利民、乐民为主旨的民本主义。它是民政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政文化最根本的东西;是民政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为民政事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民政事业的战略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民政精神文化呢?

一是常怀敬畏之心。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我们民政人行使的是公共权力,但公共权力来源于群众,也就是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我们权力是希望我们好好行使权力,造福于民,如果我们滥用权力,就是对人民意愿的背叛,是对公共权力的亵渎,须知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而我们,只是人民的勤务员,对于权力的最终拥有者,我们理所当然地应该尊重,敬畏。我们在行使手中的权力时,更应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公信。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中,我们下乡入户调查时,见到了真正的贫困,听到了贫困群众对低保政策的感恩,但也听到了一些群众的异议:少数村干部有私心,将自己或近亲属纳入低保对象;部分推荐对象家庭情况失实......对于这些群众意见,我们认真组织调查,及时进行纠正,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群众反映失实的事情及时辟谣,有效地安抚了群众,将不稳定因素扼杀在了摇篮之中,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常怀感恩之心。我们都是普通人,拿工资过日子,我不想讲什么为人民服务的大道理,我只想说,我们的工资来源于纳税人,来源于老百姓,人民群众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今天,我们能够坐在办公室上班,能够享有培训、晋级、晋职的机会,生老病死有保障,所有这一切,都间接地来源于人民群众,俗话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们享受着群众为我们提供的这些待遇,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人民,并努力工作以回报他们呢?而我们最好的回报就是把惠民政策公平、公正、公开地贯彻下去,充分体现政府行为的公信力、把群众意见全面收集起来、把群众困难切实解决清楚,要将我们恩人心中的阴霾变成阳光、脸上的苦闷变成微笑。

三是常怀博爱之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辈生在新社会,长在新中国,饱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熏陶,深受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之教诲,更应该以民为本,博爱万民。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民政工作时,不论种族、文化、性别、年龄,但凡弱势群体,都应纳入民政工作的重点对象。他们也许衣衫褴褛,他们也许相貌丑陋,他们也许胡搅蛮缠,他们也许道德败坏,但不管怎样,他们作为我们社会的一员,享有和我们一样的尊严,理当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理当受到社会的关爱,受到国家的扶助。我们民政人应该广施博爱,让社会主义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让党和国家的温暖沐浴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去年,我们把患精神病的低保对象刘绍怀送到精神病院进行救治时,他满身污渍,满口唾沫地对我们民政工作人员破口大骂,还一路上不停地说些下流语言,但我们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放弃,而是坚持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救治,彰显了民政工作人员博爱万民的高尚情怀。

四是常怀无私之心。人生在世,吃五谷杂粮,怀七情六欲,有妻儿老小,有亲戚朋友,工作上,我们很多时候会面临公和私的选择、面临利益和正义的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大公、先人后已的精神,在现时的花花世界中,我们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清清白白做事,常常正正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工作中不优亲厚友,不以权谋私。还记得我经办了一件临时

救助申请,一个老婆婆拿来了医疗发票,但由于她的部分医疗发票丢失,没能凑够5000元的底线,我看了她的住院通知书,心里也很难过,向主任申请后,就让她回去找村干部出具了家庭贫困和就医证明,当我确认手续齐备可以给她办理救助后,她激动的拉了我的手然后离去了,没想几分钟功夫她又回来了,很小心地拿了瓶营养快线硬要塞给我,但是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

线的精神使我坚定原则,经过十几分钟的推让和解释,她终于高兴地拿着那瓶营养快线离去了。

五是常怀创新之心。各地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文素养、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如果千篇一律,生硬机械地照搬照套民政工作制度和政策,必将使民政工作陷于死气呆板,毫无生机可言,更谈不上与时俱进。就拿我乡来说,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就要采取进村入社、院坝会等方式突破宣传难点;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灾民倒房集中重建,就要合理分配倒房重建资金到分散建房户;我们敬老院没有改制,就要通过聘用方式解决工作人员问题等。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百舸急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在竞争中探索民政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突破本土的民政工作难点,打造本土的民政工作亮点,把民政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让我们都行动起来,把爱民、为民、亲民、利民等民政精神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深处,做一个大公无私、博爱万民、求真务实的民政人,我相信,只要培育了良好的民政精神文化,我们就能跳出民政看民政,跳出民政干民政;就能突破条件的限制,摆脱机制的约束,把民政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让我们全体民政人携起手来,共同开创民政工作的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第二篇:民政文化初探范文

民政文化初探

2003-09-29 SRC-225 黑龙江省民政厅办公室、民政干校民政文化课题组

关于民政文化的基本界定

界定民政文化,我们首先应弄清民政文化与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信息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关系。就“文化”而言,一方面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另一方面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根据“文化”这两种含义,针对民政工作的特点,我们将民政文化做这样的界定:民政文化是在民政部门实施行政决策、管理手段及行政行为的过程中,以诉求人的基本生存权、民主权的根本保障为价值目标,进而形成的有形或无形的成果。也就是说,民政文化作为一种行业文化,它是民政思想意识、价值理念、政策法规、民政行为的总和。而其中所体现的民政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兴业”是民政文化的灵魂,以民政亲民、为民为主旨的“民本主义”是民政文化的内核。通过民政文化的这种界定,我们不妨来挖掘民政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从民政文化的内涵分析:在价值取向上,民政文化是建立在“重民、保民、扶民”的理念之上的,具体可表现为民政的“扶弱助残,关爱百姓”的工作信条以及救灾扶贫、社会福利、城市低保等工作内容。在行政行为上,民政文化崇尚一种亲民性。民政部门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和婚姻殡葬等行政行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群众眼里自然而然已成了“政府的形象大使”、“慈善大使”。也有人用“小政府”来形容多年来的民政工作形象。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了民政文化对人的基本生活权利和基层政治民主权利的保障,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物质帮助与人文关怀,体现了民政文化“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民政文化的外延分析:民政文化的外延反映在制度形态上,它主要包括健全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开放的社会福利体系,完善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体系和规范的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体系。反映在行为状态上,主要是民政工作者的思想方法、工作方式、作风特点和形象风貌等。总之,我们认为,民政文化主要是由历史传统、文化精神、时代特质、思想理论和实践成果等诸多方面因素互动互渗融汇而成。

关于民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民政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文化,是因为它作为一种行业文化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特征。

民政文化具有传承性。民政文化是在民政领域对中国不同时期政治、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少有所学,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儒家大同福利社会思想到朱程理学的“死丧相助、患难相恤”的理论,均体现出“恤贫、救助、养老、节丧”的朴素的民本思想,这是形成民政文化的重要思想基础。从治国思想上看,历史上的明君贤相居于不同的政治目的,大多都主动或被动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可以说“施行仁政”的治国方略是中国几千年留下的宝贵历史经验。从现代民政部门的职能上看则主要体现在依法管理社会行政事务,保障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权利,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这些不难看出我们民政“以人为本”的思想继承了历史上的“重民、保民”思想,也是当代民政成功实施国家管理的历史资源。

民政文化具有济慈性。中华民族历来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赈贫”、“恤贫”、“济穷乏”的记载,以后各朝代对鳏寡孤独废疾者多采取国家收养的方式。民政文化的济慈性从现实来看,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宪法第4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说明公民在维持不了基本生活时可以获得国家的救助,体现了公民基本生存权。广大民政工作者则本着“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宗旨,在保障贫困者享受基本生活的同时,帮助其解决困难,树立自强信念,使其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同时民间慈善事业也已形成一定规模,互济互助的民间行为在中华慈善总会的领导、协调下,帮助了大量的社会弱势群体,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政府的救济行为加上民间开展的慈善活动,对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济慈性体现了民政文化与其它行业文化的重要区别,是民政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民政文化具有亲民性。民政文化的亲民性有其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各个朝代的统治者多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均采取“以民为本、重民、恤民”的治国方略。大家熟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既是对民众的重视,也是对民众的亲近。尽管历代帝王在执政中采取亲民措施是为避免出现“水能覆舟”的局面,但客观上都对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政文化中的亲民性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三个代表”中赋予民政文化的理论核心。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组成部分的民政文化,其内容和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三个代表”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角度,体现了民政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以民为本,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通过提倡“公仆民政”、“民政为民”来体现人民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可以说,亲民性是民政文化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民政文化具有多元性。民政工作内容繁杂,领域宽泛。从宏观上讲,民政工作包括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军队和国防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四部分。从微观上讲,民政工作共有二十几项职能,各项民政业务基本是独立的,几乎每项工作就是一个领域,形成相互之间联系不多的多元局面。而每项民政业务又与人民群众及整个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从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结社集会都与民政工作相关。同时各项民政工作领域又多有其相对应的文化。如殡葬文化、福利文化、社区文化、地名文化等。这说明民政文化是由多个不同的子文化所组成,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态势,每个子文化都起着不同的社会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叫响并打造出民政文化的品牌,举起民政文化的旗帜。

民政文化具有时代性。现代民政文化继承了历史上的“重民、恤民、救助、节丧”等民本思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政工作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减少了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社区建设的大力发展,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大社会、小政府”战略转变的实现提供了舞台。同时现代民政文化强化了“民本”思想、“发展”观念、“奉献”精神、“创新”意识,要求现代民政工作者改变过去的传统的工作方法,树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思维方式管理工作的新观念,最大限度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可以说,民政文化将随着民政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关于民政文化的社会功能

民政文化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其作用不可低估。

民政文化具有调节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的稳定功能。民政文化是与民政事业相伴而生的。它所承载的民本思想、方针政策、法规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与爱护。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使困难群众得到必要的救助,摆脱生存的困境。特别是通过社会捐赠,调节了社会分配,使社会贫困阶层心理上得到了抚慰,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通过建立救灾救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帮助突遇灾情的困难群众,有效地缓解了灾情所带来的生活困难,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些都体现出民政文化的亲民、爱民、保民的思想内核,并起到了维护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民政文化具有倡导传统美德,确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导向功能。儒家传统道德理想中就有“老有所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尊老爱幼”的传统理念,民政文化通过养老助残、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等行为加以弘扬,为净化社会空气,倡导文明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民政文化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人道主义情怀与社会主义新风尚。如民政文化的子文化--殡葬文化,就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它引导人们殡葬消费观的变革,在破除封建迷信方面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并正在引导人们破除传统陋习,移风易俗,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民政文化具有弘扬民族精神,振奋爱国热情的教育功能。民政文化通过多项民政工作极大地弘扬了民族精神,启迪了爱国主义思想,更好地丰富了民政文化的内涵。如通过救灾救济,号召民众树立团结友爱,生产自救,不悲观失望、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念,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坚韧的民族精神。再如通过对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物、烈士档案的科学管理,大力宣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启迪了民众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同时也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还如,通过双拥工作,既增强了军民团结,又有助于对人民群众进行国防教育;既倡导了一种为国家、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倡导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民政文化具有对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权利的维权功能。民政文化的亲民性特点,铸造了民政文化的维权功能。民政工作的主旨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在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象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就维护了人民大众的民主权利,体现了公民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对提高公民的民主素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再就是婚姻登记、民间组织管理,也都体现了民政文化对人的婚姻权、结社权的维护。可以这样讲,民政文化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方面有效载体。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民政文化将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关于民政文化的建设

民政文化的建设,既是提升民政工作层次和品位的需要,也是构筑现代民政格局的需要,还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研究认为,民政文化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首先,应当确立现代民政文化的价值观体系,这是民政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价值观是人们衡量不同事物的基本看法,是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做出判断的依据和尺度。民政价值观是民政人所认同的道德评价、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民政文化体现的价值体系,是由一系列的价值观构成的。千百年来,民政文化“以民为本”的内核决定了其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必然体现在“重民、亲民、保民、扶民”的思想上,这是民政文化一条亘古未变的价值主线。时光荏苒,时代变迁,民政思想观念的创新发展为民政价值观体系不断赋予了时代内容。现阶段,“民政为民,服务大局,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现代民政理念,“三为服务”方向和“七个意识”、“六个理念”思想成果,都应确立为现代民政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民政价值观还可以内化在民政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结构中,使其形成科学的思想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科学的行为规范,塑造健康人格,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

其次,应当加大民政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民政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民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政文化中所蕴涵的价值理念、精神境界和思维方式等应通过有效的方式,才能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才能化为人们共同奉行的行为准则。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政宣传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掘各种宣传载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信息网络,大力宣传民政文化,使其逐渐为全体民政人所共享、共勉和共为。同时,通过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民政文化、认识民政文化和接受民政文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政教育培训基地的作用,在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更要注重民政文化的培训,强化民政人的行业文化意识,提高民政人的行业文化品位。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用民政文化去整合民政工作者的思想,把民政文化这种精神财富内化为民政人的精神品格,外化为对个人、对行业、对社会有益的工作成果。

最后,应当把民政文化建设贯穿到民政工作的发展中去,切实发挥民政文化的指导和牵动作用,这是民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民政文化是在民政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凝聚形成的,并随着民政事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民政事业培育和催熟了民政文化,民政文化同时又对民政事业具有指导和牵动作用。所以,民政文化只有付诸实践,在指导民政工作中得以修正,在提升民政工作中得以发展,这才是民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出路所在。基于此,一方面要把民政文化的理念贯彻到民政工作的实践中去,并将其转化为民政工作的制度、机制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要围绕民政工作的全局和重点,针对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创新和发展民政文化,推动民政文化的建设。总之,新世纪的民政工作正在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气势,正在形成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正在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勇立时代潮头,高扬起民政文化的旗帜,引领民政事业大踏步地前进。(来源:黑龙江省民政信息网)

第三篇:民政局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民政局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2015年,全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积极适应新常态、为民服务不懈怠”为主题,提振精气神、开拓新思路、落实新举措,较好完成了全年民政工作目标任务。

一、2015年全区民政工作基本情况

一是社会救助水平有新提高。1—10月,全区投入社会救助资金4158万元,城乡低保标准上调至每人每月750元。春节期间,开展“三级大走访温暖进万家”活动,区、镇(街道)、村(社区)发放慰问金4941.98万元。完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将“一门式”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在了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为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完善收入核对机制,对在册救助对象实施动态管理、精准救助。落实民生保险制度,“4•28”风雹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自然灾害民生保险理赔程序,向全区20000多户受灾居民赔付1000余万元。同时,对遭受灾害的困难家庭实施临时救助,为553户困难群众发放救助款55.3万元,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做好公益慈善工作,预计今年全区销售福利彩票3.5亿元,筹措公益金约3000余万元。设立了多个慈善冠名基金,积极开展慈善助学等活动,帮助困难学生、困难群众1000多人次。

二是养老服务事业有新成效。全面推进“居家福”覆盖工程,在东山、金庭、胥口等地建设“居家福”养老服务站27个,目前“居家福”已为全区5000多户6000多名老年人提供服务7万多次。基本完成了17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个助餐点,2个中央厨房和2个助浴点的建设任务。区、镇两级财政投入1400余万元,实施了尊老金发放、优待证办理、意外险赔付等惠老工程。下拨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155.26万元,“居家福”运营补贴320万元。组织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信息采集员业务培训,完成对9个镇(街道)8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信息采集、养老服务对象认定。举办XX区首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切实提高全区养老护理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是双拥优抚安置有新进展。认真做好“春节”、“八一”等节日期间拥军慰问工作,实施实事拥军项目。积极配合XX市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XX市电科院作为我区军民共建示范单位,接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调研督导组的参观考察,得到国家民政部窦玉沛副部长的肯定。召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与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共同回顾抗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向全区抗战时期及以前参加革命的48名老战士、老同志发放慰问金24万元。精心开展“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认真落实优待抚恤政策,调整部分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下拨各类经费1746.57万元。认真做好安置工作,接收退役士兵190名、士官2名,共发放2014冬季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一次性经济补助经费1733.54万元。

四是民政公共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加快推进骨灰堂建设实施工程,区政府两次召开推进会,区民政局多次赴有关板块调研协调,目前7个计划新建骨灰堂的镇(街道)已完成土地性质的调整,现已进入用地审批和立项程序,为明年公益性骨灰堂的全面施工建设打下了基础。清明祭扫保障工作安全有序,全区接待祭扫群众150万人(次),车辆17.6万辆,宣传和引导群众错峰祭扫,积极引导群众文明低碳祭扫。全面运行公墓墓葬信息平台,17个经营性公墓全部联网,运行情况良好。认真做好地名界线管理,积极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召开推进会,举办地名普查员工作培训。做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提高婚姻收养服务水平,办理各类事项10319件,其中婚姻登记3577件、离婚登记1078对、补领婚姻证1122对、收养登记9件。五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新亮点。作为现代化的社区治理服务载体,XX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顺利建成投用,它是全区民生服务的重要窗口、社会组织的培育基地和老年人活动娱乐的幸福家园,中心运营以来,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全区5个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启用,10个社区服务中心改(扩)建完成。甪直镇被表彰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8个社区获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称号。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组织全区村(社区)主任培训班,全区185名村(社区)主任参加培训。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出台《关于减轻城乡社区负担提升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全区依法登记社会组织390家,全年审批新登记社团16个、变更12个,新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28个、变更15个。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投入200万元开展第二届公益创投活动。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组织社工职业水平考试,全区有43人通过社工考试。

二、2016年全区民政工作初步打算

2016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大局,狠抓项目惠民生,提升服务促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推动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突出抓好6项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机制。落实自然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提高低保、低保边缘等各类困难群体生活救助标准。加大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的力度和覆盖面,做好因病、因残、因灾、因祸致贫对象的救助帮扶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救助审批网上操作。完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设,做到人员配备到位,工作职责到位,服务流程规范。要进一步完善收入核对工作,严把低保准入“第一关”,及时清退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维护好社会救助“底线公平”,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精确认定,慎重清退。积极开展慈善救助项目,继续做好“慈善助学”、“慈善助医”、“冠名基金会”等项目,营造浓厚慈善氛围。二是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对全区养老服务事业进行全面谋划和部署,制定出台《XX区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推广“居家福”虚拟养老服务模式,进一步降低服务门槛、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2016年要争取把“居家福”服务对象扩大到10000人以上。继续抓好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和老年人活动场所的建设,注重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推动实现“医养结合”,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软件服务,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乡镇养老服务设施的入住率。加强对全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全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是进一步巩固军民鱼水关系。开展特色拥军活动,完成不少于10项拥军实事工程,协调好随军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工作。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各项政策待遇,按时发放各类优待金、抚恤金、补助金。做好涉军维稳工作,主动排查矛盾隐患,妥善处置各类优抚对象的信访诉求,维护优抚群体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探讨转业士官安置机制,创新安置方式。妥善接收安置退役士兵、军休人员,增强军供保障能力。

四是进一步提升民政服务水平。加强对公墓规范管理和环境建设的督查,严格执行建墓标准,督促各公墓加强日常管理。加快推进镇级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工程,7家计划新建的骨灰堂全部开工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任务。继续扩大全区墓葬信息平台的覆盖面,将公益性公墓和关停公墓全部纳入墓葬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全区公墓墓葬信息全覆盖。进一步规范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社区保护网络,建立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库和联动服务系统,加强家庭监护服务和监督,形成联动良性救助工作体系。五是进一步激发社会治理活力。加强对民生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运营,完善各项服务功能,使其成为XX区民生公共服务的示范窗口和老年人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组织全区第十一届村委会、第六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切实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化全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出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作用,加大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力度。开展全区第三届公益创投活动,计划安排300万元福彩公益金作为创投资金。继续做好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和年检工作,坚持量质并举,培育发展更多的4a级以上的社会组织。

第四篇:宛城区民政局2010民政工作总结

宛城区民政局二Ο一Ο年工作总结

2010,宛城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履行改善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基本职责,继续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紧密结合我区民政工作的实际情况,开拓创新,依法行政,全力推进民政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目标。为缓解社会矛盾、稳定全区大局、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1、不断规范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1)合理提高低保保障标准。根据我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主动协调财政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不断提高救助标准,适当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今年元月份城市补助标准由人均月补助130元提高到145元,农村补助标准由人均月50元提高到60元。

(2)坚持对城乡低保实行动态化管理。严格按照《南阳市宛城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细则》和《南阳市宛城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审批制度,对保障对象的家庭情况进行复核和审查,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2

题,及时剖析,认真解决;其次是在节假日、汛期和冬春干燥季节有针对性地及时出台防火、防汛有关规定和通知,要求并督促各地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做好入住老人的防火、防冻、防汛、防食物中毒等各项安全防范工作;然后是对全区敬老院的分管领导和敬老院院长等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敬老院促进规范化建设步伐。

3、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和救灾救济工作

(1)加强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灾害应急救助演练,在原有救灾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村级预案的修订工作,为及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调拨工作,随时应对灾害的发生,确保第一时间展开救灾救助工作,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今年我区在由民政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举办的“中国人保-全国防灾减灾知识大赛”中获得了“基层优秀组织奖”,目前我省只有三个地区获得此奖项。

(2)及时做好自然灾害基本生活救助。今年7月15日,宛城区辖区普降大到暴雨,连续十余天的降雨,造成部分乡镇村庄进水,农户房屋倒塌,全区受灾人口2万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千多公顷,绝收近百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达近千万元。面对灾情,宛城区民政局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及时对灾害进行预警预报,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全部下到各乡镇、村组,对因灾倒塌、损坏房屋户进行走访,及时准确掌握受灾情况,强

化各项救灾措施,认真排查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及其他各类受灾困难群众,对居住在危房内的家庭,迅速实施转移,对缺乏粮、油、菜、衣被等生活必需品的困难户,组织人员送物资上门,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全区累计救助3.2万人,支出救灾救济资金238万元。

(3)认真开展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今年全区共确定因灾倒塌房屋280户,倒塌房屋749间。为做好今年的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我区及时召开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会议,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全面启动因灾倒房恢复重建工作。按照个人申请、村民评议、乡镇审核、区民政局审批的程序,确定帮建对象,并对帮建对象和帮扶资金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帮扶制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476万元,紧扣时间节点,抓好重点环节,全区280户倒房恢复重建工作已圆满完成,顺利通过市政府的检查验收。

(4)加强专项救灾资金的监督管理

切实强化救灾资金发放的规范性,严格遵循“一卡一账两公开四程序”的原则,严格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程序确定救助对象,以户为单位向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制订救助花名册,确保救灾款物发放的公开、公平、公正,专款专用,重点使用,保证灾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强对专项救灾资金的督查,对下拨各乡镇的救灾资金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救灾资金使用安全到位。

4、扎实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1)加大救助力度。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积极稳妥、6

将问题解决在当地。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针对宛城区实际,认真制订做好复员退伍军人稳定工作的具体措施。全区民政对象今年未发生群体性赴省到京上访事件,为全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5、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得到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严格执行有关军休干部生活待遇的政策,不断强化军队离退休干部理论学习,坚持每月一次的军休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为每位军休干部免费订阅《老年春秋》等杂志,让军休干部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发展情况。妥善解决军休干部反映的问题,积极组织军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发挥军休老干部的余热。先后组织老干部到西峡、淅川、上海世博会等地参观学习,组织军休干部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门球、书法、象棋、麻将、扑克、钓鱼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军休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年还组织了敬老院捐建活动、舟曲地震捐款和经济建设调研建言活动,有效发挥了老同志的余热。在工作中为军休干部执行人性化、亲情式服务,组织军休干部进行健康体检,为全区军休人员建立病历档案,切实做到有病必医,按规定实报实销。利用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对军休干部进行走访慰问,今年共发放医保金6万元,生活补贴134.1万元,住房补贴16.38万元,送去慰问品价值5万多元,得到军休干部的一致好评。

(三)城乡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发展

1、社区建设工作。一是积极制订社区科学发展规划。出台了《宛城区建设和谐社区五年(2006-2010)规划》和宛城区和谐示

范社区评估考核标准,从完善民主自治、加强社区管理、拓展社区服务、搞好社会治安、繁荣社区文化、改善人居环境、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社区投入等方面对和谐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分层推进,使社区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二是多渠道提升社区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对上协调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将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五室、五站、一场地”的标准分步实施建设。积极通过财政补助鼓励自建、购买、争取新建小区预留、争取辖区单位支持等多种方式为社区解决办公和服务用房。目前全区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均在300平方米以上,为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三是重视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多次组织社区干部赴北京、上海、武汉、广东、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对社区居委会成员进行培训,积极协调落实社区“两委”成员工资福利待遇,考虑实行绩效考评,调动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服务网络,形成社区报送、街道代理、区级办理的相互衔接的高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所有社区全部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内部功能室全部按照和谐社区“五站五室一场地”标准配臵,功能齐全,服务便利,形成了便民、就业、社区救助、卫生计生、教育、文体、治安、城管、环保等九大公共服务全覆盖的服务体系。

2、行政区划工作。抽调精干力量深入到仲景、汉冶、东关3个街道办事处实地勘察,采取座谈走访、查阅资料、征求意见等形式进行了认真负责的调查核实,澄清了行政区域交叉情况,拟

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主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机制,实现婚姻登记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定了《婚姻登记处工作制度》、《婚姻登记处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婚姻登记处保密和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公布了婚姻登记机关职责、结婚、离婚登记等受理条件、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并在工作中认真抓好规章制度的落实,坚持依法办理。二是规范操作程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严格按照《婚姻登记条件》的要求,严格按规定程序、步骤和要求办理登记,推行微笑服务、规范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始终坚持耐心、热情、文明地接待每一位当事人,让当事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三是抓好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按照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规范化建设的要求,邀请区档案局人员进行指导,及时对近几年的婚姻档案重新进行规范化整理,确保档案资料万无一失。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优化机关工作作风

以提高干部队伍科学发展能力素质为重点,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惩防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强教育培训,健全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和综合素质教育培训机制。二是加强干部管理。坚持公开民主、用人唯贤指导思想和培养使用并重的工作方针,并在今年6月份按照群众评议、组织考察、集体酝酿的组织原则,公开竞聘选拨了一批中层干部,激发干部“比、学、赶、超”的积极性,使干部队伍整体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进一步优化机关工作作风。以开展民政系统规范化

建设活动为载体,规范行政行为,健全各项管理机制,落实各项管理责任,积极推动规范化建设向纵深方向拓展,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提升民政系统作风建设水平,树立民政部门良好形象。

(六)认真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和其他民政工作,全力维护大局稳定

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机关干部带案下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认真梳理矛盾纠纷和来信来访,今年以来,共办理政协提案件7件,完成领导批示件、区委和区政府督办件、区群工部等部门交办信访件,办结率100%,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促进了全区的社会和谐和稳定。认真做好信息工作,及时刊发民政工作大事、要事和工作典型经验,加大了对民政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了民政工作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全年完成信息刊发31条,其中在《河南日报》刊发了局社区建设典型经验材料《强化服务夯基础和谐社区上台阶》,在《南阳日报》头版头题刊发《阳光低保》,又在区委办发信息7条,区政府22条,编发《民政工作信息》56期。切实加强福利企业年检认定工作,加强对全区福利企业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规范,今年共有3家福利企业通过年检,切实保障了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搞好福利彩票即开票的规范化发行运作,2010年全年销售额近260万,比去年增长40余万。

2010年,民政局的社会福利院管理、收养登记、财务管理以及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综合治理、老干部、妇女工会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仅2010就获得国家、省、市、区级

314

施。同时要加快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步伐,提升对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共驻共建自觉性。此外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形成“费随事转、权随责移”的机制,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验,重点探索建立公共服务、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把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联动推进。切实增强民间组织自身发展能力。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重在培育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协调利益和自律管理的能力。

(四)以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进一步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大力宣传殡葬法规,积极引导群众破除封建丧葬陋俗,大力提倡文明、节俭办理丧事的新风尚。同时要强化对殡葬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重视和加强对殡改执法人员执法策略和应变能力的培训,加大殡管执法力度,及时查处殡改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纠正、早补救。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做到依法登记、规范服务,继续做好“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窗口单位”的上报工作。继续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监管,做好政策协调工作,为福利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保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老年服务事业管理水平。按照“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新途径,要特别重视解决好特困老年群体基本生活服务问题,

(五)加强自身建设,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的落实

2011年民政工作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确定,关键要抓好落实。全体民政干部职工务必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发扬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加大民政重点项目和民政重点工作的落实力度,扎实推进全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凝聚力

鼓励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和考试,提高民政工作专业化水平,为民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采取多种措施,充实民政力量。

(二)加强改革创新,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要研究用科学的精神、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不断推进退役士兵安臵、殡葬、社会组织管理、公共财政资助民政项目建设等工作的改革。要进一步用发展的眼光研究解决城乡低保、老龄事业、福利彩票风险防范、防灾减灾等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要根据社会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和居家养老等制度的建立。要将民政工作的改革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突出民政工作重大决策的创造性、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民政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民政事业创新发展。

(三)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要树立现代民政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全面提升民政工作的质量、水平和效率。要进一步提高民政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民政系统规范化建设活动,按照“加强学习、规范管理、优

718-

第五篇:民政局主要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民政局主要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区民政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宗旨,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和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全面推进我区民政事业的科学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

(一)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1、城乡低保规范运行

(1)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普查清理扫尾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去年我局在全区范围内对低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清理,由于各镇街适逢村委会换届,普查清理工作顺延至换届后开展至今年2月份全面结束,为了让广大城乡困难居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结合低保工作动态管理的要求,在春节之前召开了一次低保审批会议,对前期开展的普查清理工作进行认真仔细的审查审批,同时对一些家庭突遇重大变故、生大病等困难家庭及时进行审批,共审批城市低保新增对象224户409人金额76460元、取消1567户2267人金额518276元、调整34户净减5人净减金额3148元;新增农村低保对象530户914人金额148420元、取消574户1031人金额165520元、调整361户净减22人净减金额2780元。春节前及时将救助资金发放到位,有效地缓解了这些低保家庭的生活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2)全面开展低保信息数据录入工作。根据省厅《关于加快推广运用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的紧急通知》(皖民社字2015]44号)的精神,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将通知的精神转发至全区各镇街民政所,先后两次召开信息录入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会议,要求各地迅速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期完成信息录入任务。截止到10月底,低保信息录入工作已按时完成。

(3)及时发放低保资金。截止11月份,全区现有5624户、7461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发金额252.3万元,1-11月份共发放城市低保金2825.7万余元,全区月人均补差金额达340元。

目前,全区共有10834户、17946人享受农村低保,月发放金额329.5万元,发放补助资金3600.4万元,全区月人均补差金额183元。

2、城乡医疗救助予民实惠

修订城乡医疗救助方案。今年初,经区政府研究,修订并出台了《2015年XX区城乡医疗救助实施方案》,今年继续进一步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将三类病种救助封顶金额分别提高到15000元、8000元和4000元。

今年1-10月份,城乡医疗共救助6060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103.75万元(含资助城乡困难居民参保35422人,资助参保资金296.99万元)。临时救助382户,发放救助资金198.26万元。

3、救灾救济及时有效

(1)做好冬、春荒救济工作。我区属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每年灾害时有发生。为做好冬、春期间灾民救济工作,今年年初,我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深入灾区农户家中调查摸底,掌握受灾群众家中缺粮和缺衣被情况,并制定冬、春荒救济方案,及时下拔冬、春救灾款415万元,救济灾民4.2万人。

(2)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一是调整局生产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对灾后救助工作进行分工,由局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联系,并责任到人;二是进入汛期以后我局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规定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值班纪律,24小时手机开通,值班时,不得擅自离岗,并认真做好电话记录,遇到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三是与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每周雨情、汛情,做好早期预警工作;四是做好救灾人员培训工作。利用4月中旬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之机,对各镇街民政所负责人进行了灾情统计上报和灾后救援工作培训;五是加强救灾物资准备。4月初,我局对以前使用回收的二手旧帐篷进行了清理,整理出可用救灾帐篷163顶,储备救灾应急棉被500床,并和“商之都”商场就方便面、矿泉水等一些救灾物资签定了意向性购买协议;五是及时开展新灾救助工作。7月23日,我区部分镇街遭受了洪涝灾害的袭击,全区25万人口受灾,受灾面积1.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灾情发生后,我局按照救灾工作要求,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迅速组织群众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对受灾群众及时开展救助,确保群众“五有”。截止目前,我局已下报救灾资金210万元,救济灾民1.51万人。(3)深入开展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一是做好信息采集工作。为准确掌握参保农户户数,我局按照安徽省民政厅、财政厅、住建厅、安徽保监局《关于切实做好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救字2015]53号)要求,于3月底,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池州分公司进行联系,按照文件要求,制定统计表格,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上报参保农户花名册,共统计参保农户13.5721万户,投入保费217.1536万元;二是签订农村住房保险协议签定。按照上级要求,我局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池州分公司在3月底签定了协议。保险期限自2015年4月1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止,保险期限为一年;三是协作保险公司开展理赔工作。截止到10月底,有230户农房倒损获理赔,理赔资金59.8万元。

4、五保供养保障到位

(1)强化敬老院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敬老院制度建设,加大执行和督查力度,使敬老院管理进一步制度化和规范化。5月中旬我局对全区养老机构进行了安全管理大检查,6月上旬又会同区消防大队对各养老机构进行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养老机构严禁院民在个人的房间内私自使用电火炉,对院民屋内使用的电器线路要求做到统一控制,所有敬老院按照每25人左右设一间自助餐厅,确保用火、用电安全;对于院民人数超过30人的敬老院,要求在院内设立超市,以便院民不出院就能购买日常用品,减少院民出院的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院民外出遇到的车祸、走失等各类安全隐患。10月下旬,转发了民政部、公安部《关于严格落实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开展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按照通知要求,对照安全管理十项规定,集中精力开展好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不出问题。

(2)加强动态管理。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施细则》要求,把好审核、审批关,对符合五保条件的对象做到应保尽保。年初,对221名自然死亡的五保户进行了核销,同时,对符合条件的221名五保对象实行了五保。

(3)及时发放资金。全区现有五保户3645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户1875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770人。集中供养资金实行按月发放,分散供养人员年供养资金分上下半年二次发放。1-10月份,全区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567万元。

5、孤儿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有序开展

按照《XX区孤儿救助办法》,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全部实行救助。截止10月底,全区有救助对象209人,其中分散抚养138人,集中抚养71人。分散抚养孤儿生活费救助标准为790元/人.月,集中抚养孤儿生活费救助标准为1190元/人.月。分散抚养生活补助费全部实行按月打卡发放,集中抚养孤儿生活费打到区儿童福利院帐户。目前,已发放1--10月生活救助资金193.5万元。

根据流浪乞讨救助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及时、有效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今年以来,共救助751人次,发放救助资金40万元。

(二)基层政权建设不断推进

1、全面完成主城区社区标准化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果

(1)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市创建办关于《主城区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作专题会议纪要》2015](第1号)精神,结合创建要求和社区实际,我区已将主城区余下的杏花村街道杜坞、清风、长岗社区,清溪街道永明、翠屏苑、清溪、陵阳社区,马衙街道齐山、碧山社区,江口街道锦绣苑等10个社区作为2015年标准化创建重点社区,并确保全部达标,实现主城区标准化创建全覆盖。

(2)加强调研协调。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是创建标准化社区的一项基础性而又紧迫的工作,难度大、压力重,市、区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目前,9个社区办公用房已经改做升级达标,永明社区办公用房现正在紧张施工。

(3)强力推动。6月12日召开了主城区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作会议,主城区7个街道的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民政所长以及列入今年创建的10个社区的党组织书记参加了会议。会上认真回顾总结了2014年创建标准化社区工作,精心安排了今年的创建工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工作重点,细化了工作措施,强化了创建责任。市、区分管领导带队,先后3次进行实地调研,现场解决问题,有力推动了创建进程,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2、启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积极创建和美社区(1)确定工作目标。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厅2013]6号)、市两办《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池办发2014]22号)文件精神和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皖民基字2015]50号)的意见要求,今年省民政厅把我区列为全省第三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县(区)。结合我区实际,2015年全区确定5个镇街和70个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2017年实现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积极探索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集镇中心村社区、传统农村社区等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努力培育独具特色、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领导机构,调整了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负责城乡社区建设的规划、组织、检查和指导工作。各镇街相应成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协调机构。(3)制定工作方案。区两办印发了《XX区全省第三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工作措施。并要求各镇街和村要从群众热切关注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围绕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功能,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完成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第三届换届选举工作,推进基层组织建设(1)精心谋划,制定方案。一是根据省、市要求和31个参加换届选举社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职数,明确候选人选配条件和要求。二是全面了解社区领导班子思想和工作状况。同时,开展社区干部任期离任财务审计。针对各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一社区一策”。

(2)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及时启动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于7月29日召开了全区城市社区党组织委员会和第三次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动员暨培训会议,各街道主要领导、分管组织和民政工作领导、组织部长、民政所长、各社区负责人、区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部署全区城市社区第三次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对选举工作方法、步骤、程序和时间等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和指导选举工作的能力。

(3)加强宣传,精心指导。各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公开栏、社区网站、会议、发放宣传资料、致居民一封信、张贴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换届选举工作的目的、意义、原则、程序和方法,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中来,为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提高依法选举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我们强化督查指导,对组建时间不长新设立的社区、原农村社区纳入城市管理的社区,实行分类指导,对社区换届选举期间可能引发的各种矛盾,制定具体工作预案,及时解决影响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好矛盾调处化解工作,防止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确保换届选举健康有序进行。(4)依法处理,维护稳定。为保证全区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维护选举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对换届选举期间的群众信访问题,按照“有访必接、接后必查、有查必果、结果反馈”的要求,积极主动处理来信、来电、来访,对部分违法违规或操作不规范的进行部分纠正,对直接影响选举结果和选民意愿的坚决予以纠正,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保证了选举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为本次换届的31个社区一次选举成功率达100%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载县民政局关于培养民政精神文化演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民政局关于培养民政精神文化演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政局2010年民政工作规划

    民政局2010年民政工作规划2010年,民政工作的总体规划是:一、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促进保稳定要求的贯彻落实(一)加强矛盾调处工作。认真排查民政工作中影响稳......

    民政局年度主要民政事务工作总结(5篇)

    民政局年度主要民政事务工作总结 2015年,XX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

    民政局年度民政事务工作总结5篇

    民政局年度民政事务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我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主题,以“以民为本、为民......

    区民政局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区民政局年度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2015年,区民政和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按照“强......

    民政局年终基层民政工作总结[合集5篇]

    民政局年终基层民政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

    民政演讲稿

    春风化雨民政情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站在这里,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春风化雨民政情》。五年前,我第一次走进民政局的......

    民政局演讲稿[定稿]

    把青春献给民政事业,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民政人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民政局的一名普通科员,从事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我时常记得,局领导经常教导我们所有机关工作人员,......

    企业创业文化精神演讲稿

    企业创业文化精神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作为公司一名老员工,伴随着公司的诞生、成长、壮大,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当初亲手栽下的幼苗,如今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