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20:0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第一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浅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是由许多民族共同体结合而成。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互相展,边疆地区和中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和依存关系的加深,进一步导致政治上的接近和结合,从而逐步为组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而奠定基础。

全国统一集中的发展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矛盾和斗争始终是有少数民族参加的在历史上不少朝代,如五胡十六国、北魏、辽、金、元、清,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它们或者统一了中国大部,或者统一了全国,这就从政治上说明了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

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各民族也就是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中的最高利益,也是个民族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民族政策;成就;建国及改革开放以来;意义与启发

二.中国的民族政策及成就

(一)建国以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 1

了一整套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

(二)民族团结政策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②

为推动各民族尽快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国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特殊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加大培养与任用少数民族干部,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在经济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科技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民族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一套民族政策以及这套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地区五十多年的稳定。

(二)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族理论政策进入了全面调整和系统创新的时期, 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对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了重大的发展与创新, 其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理论政策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等基本成果。这些不同阶段理论成果, 也是我国民族理论政策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的充分体现, 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问题主要矛盾的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

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尽管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但都是围绕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民族问题这一中心的, 其基本思想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创新, 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理论也是社会总理论的一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由此, 我们可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族理论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也就是包括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在内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经验的理论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从邓小平民族理论直到十六大以来的新发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以下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 最集中地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从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看, 该理论体系③主要由四个层次的基本内容构成:

(一)第一层次是关于民族概念及民族过程规律的理论

1.结合我国民族工作实践, 从特征描述角度对民族概念做出新界定, 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 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准确把握了民族过程的长期性。强调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从而以更加具体明确的表述阐明了民族存在的长期性。

3.科学阐述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过程的二重性特征。明确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 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 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 仍将长期存在。

(二)第二层次是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1.准确界定和正确把握了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阐释了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 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

系。强调在当今世界, 民族问题具有五个基本特性, 即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2.辩证阐明了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强调我国的民族问题, 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上面这两个层次的基础理论构成的理论基点,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基石。

(三)第三层次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理论

1.强调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指出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 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2.重申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根本原则。指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 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3.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明确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必须全面贯彻执行。这些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处理国家与各民族之间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价值观和方法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支柱, 又是连结基础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的桥梁。

(四)第四层次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政策的理论

1.强调“三个离不开”的基本观点,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要求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重申“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 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

社会发展, 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3.提出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4.强调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 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这些基本政策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 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自身发展及各民族之间关系发展的基本要求,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对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实践的具体要求, 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的对策和措施。⑤

上述四个层次的具体内容逻辑严密, 层次分明, 内容丰富, 联系密切,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 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 领导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④209-210 这条道路指导我国民族工作实践,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同时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创新和发展, 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赞赏和衷心拥护。

三.学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意义与启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

1.具有爱国意志、民族意识,热爱我们的祖国,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人为骄傲。

2.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答祖国。

3.关心国家大事,爱护国家的公共设施。具有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4.同破坏国家统一、威胁国家公共安全的行为做坚决斗争,配合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工作。

5.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一定要自信面对未来。在这迅速变迁的世纪,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

社会稳定是福,民族团结是福。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曲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社会安定团结,各民族和睦相处,国家就能集中精力搞建设,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和改善。

参考文献:

①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心民族大学出版1996.②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吴宗金主编

③2005 年中发【2005】10 号文件提出的12 条

④《人民日报》2000年05月10日第2版

⑤史筠著《民族区域自治法概论》出版--《中华民族》1991年03期

第二篇: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一、填充题

1.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3.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5.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6.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的)规律。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1.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前提)。

2.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3.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4.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5.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3.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长方式。

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2.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4.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

长制度以及(原始民主)制度等。

5.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1 . 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3.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4.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5.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 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7.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8. 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9.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2、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程中的产物。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 态民族。

4、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

1.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D)。

A.6千多万人 B.7千多万人C.8千多万人 D.1亿多人

2.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C)。

A.佛教和道教 B.佛教和基督教 C.佛教和伊斯兰教 D.佛教和原始宗教

3.最早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口号的是(C)。A.奴隶主阶级 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4.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B)。

A.自主、自立、自生 B.自治、自养、自传 C.自办、自收、自支 D.自立、自养、自强

5.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C)。

A.弘一法师 B.延参法师 C.赵朴初居士 D.青莲居士

1. 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B)。

A. 一种突变 B. 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 C .民族的进化 D.民族的发展

2. 变异是民族风俗习惯自身发展之必然,(D)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

A.传承性 B. 演变和发展 C. 变异性 D.传承性和变异性

3. 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C)。A. 原则性 B.灵活性 C. 原则性和灵活性 D. 前瞻性 1.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D)种。

A.12

B.13 C.14 D.15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A)。

A.满、回

B.回、壮

C.满、壮

D.满、蒙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A)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的形式的拼音文字。

A.11 B.12 C.13 D.14

1.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B)。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民俗文化 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A),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 B.科技人员 C.教员 D.研发人员 3.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D)个。

A.基本前提 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4.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A)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B.民族语言的发展 C.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 1.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D)。

A.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平等、团结、互助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C)。

A.有利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B.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4.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D)。

A.西部开发 B.手拉手行动 C.阳光工程 D.对口支援

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A),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2.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少数民族干部从1950年的1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D)。

A.260多万人

B.270多万人

C.280多万人D.290多万人

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

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C)。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A)。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C)个。A.135 B.145 C.155 D.165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C)

A.28 B.35 C44 D.55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B)。

A.中央集权制 B.民主集中制 C地方自主制 D.政治协商制

1.(A)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经济发展 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2.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C)。

A. 基本出发点 B. 前提 C. 根本原则 D总政策 3. 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 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B)。

A. 1/2 B. 1/3 C. 2/3 D. 2/5

1.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C)个国家接壤。

A.7 B.8 C.10多 D.20多

2.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A)以上民族共居。

A.两个B.三个 C.四个 D.五个

3.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C)。

A.44% B.54% C.64% D.74%

4.我国大陆地区的(B)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24个 B.31个 C.36个 D.41个

5.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B)。

A.16个 B.18个C.19个 D.20个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B)的问题上。

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 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2. 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A)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 民族与阶级 B. 民族与部落 C. 民族与氏族 D. 民族与部落联盟

3.现今世界上共有(C)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A. 10000 B. 12000 C.3 000 D 1000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D)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 不同发展水平B.不同历史传统C . 政治利益 D. 经济利益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A.平等 B.团结 C.互助D.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A.氏族B.氏族

C. 部落联盟

D .民族

2.民族发展,是以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B)的 质与量的提高。

A.变化

B. 演进

C. 进化

D. 形成3. 民族(D)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象和社会过程。

A. 融治B.演变

C.退化

D. 同化

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C)同化。A.自觉 B.自由C.自然 D.自愿

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A)。

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D)。A.血统 B.语言 C.风俗习惯 D.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D)。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D)。

A.1954年 B.1965年 C1978年 D.1987年

1.(A)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 重视政策的运用

C. 理论和政策兼纳

D.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

2. 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理论具有(D)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

B.学术性

C. 实用性

D. 政治性

3. 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D)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发展

C民族之间矛盾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A.政治发展 B.经济发展 C文化教育发展 D.社会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ABDE)。

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 C.宗教的传承和发展 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2.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ABCDE)。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3.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ABCDE)。

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E.基督教

4.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ACDE)。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一

1.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ABCE)。

A.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D.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融合作用 E.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2. 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ABCDE)。

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A.民族性 B. 群众性 C. 传承性 D 变异性 E. 敏感性 4.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BCDE)A. 遗传原因 B. 自然原因 C. 经济原因 D. 历史文化原因 E 宗教原因 1.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ABCE)。

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

D.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2.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BDE)。

A.独立

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

3.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BCDE)。

A.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

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4.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

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D.回文六协 E.蒙文八协

1.民族教育(ABCD)。

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E.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2.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BCDE)。

A.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3.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BCDE)。A.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结构 B.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 D.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1.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ABCE)。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2.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ABC)。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E.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少数民族干部是(ABCDE)。

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标志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2.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ABCDE)。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C.专业结构

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

3.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AB)的方针、原则。

A.科学技术干部 B.理论干部 C.军事干部 D管理干部 E.文化干部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ABCDE)。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BCDE)。

A.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ABCDE)。

A. 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4.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ACE)。

A.民族干部 B.民族文化 C民族语言文字 D民族风俗 E.民族形式

5.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ABC)。

A. 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D.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E.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1.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ABCD)的平等。A地位 B. 待遇 C. 权利 D. 利益 E. 财富 2.(BCDE)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 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ABCE)。

A. 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 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D.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E.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4.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ABDE)。

A. 和睦 B. 友好 C. 融合 D.联合E.协调

5. 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ABCD)。

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E.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BD)。

A.维吾尔族 B.壮族C.蒙古D.满族 E.回族

2.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BCD)。

A.《阿诗玛》 B.《格萨尔》 C.《江格尔》 D.《玛纳斯》 E.《嘎达梅林》

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ABCE)。

A.封建制度B.封建农奴制度 C.奴隶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4.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ACDE)。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ABD)。

A.普遍性 B.国际性 C.不定性 D.敏感性 E.连锁反应性

2. 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DE)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

A.民族自身的发展方面 B. 民族与阶级之间 C. 民族与国家之间 D 民族的活动中 E. 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3.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ABDE)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地域 B 民族C.体质 D. 经济 E. 文化

4.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BCDE)。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A. 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交织在一起B.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C.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D.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E.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ABE)

A. 常态发展B.异态发展C.渐进式发展D.突变式发展E.跳跃式发展

2. 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ABC)

A.社会生产 B.社会分工 C内部交往程度 D.外部交往程度

E.地理位置

3. 民族发展包括(BCD)等

A.原生态发展

B经济发展

C政治发展

D文化发展

E次生态发展

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ABCDE)等内部和外部条件。

A.民族结构 B.民族素质

C.民族关系

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

5.强迫同化是(ABCD)A.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

B. 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C 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

D.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E.民族融合的结果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ACE)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B人文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E.生物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

A.血统 B.生活C.语言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DE)。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ABCD)。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ABDE)。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E.就近认同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A. 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 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ACE)

A.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 信息综合方法C. 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D 定性分析方法E. 定量分析方法

3.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ABCE)

A. 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 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D.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 民族理论(ABCDE)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

C.是一门实践科学

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

第三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内容摘要】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其服饰、婚礼、饮食具有自己本族的特色。

【关键词】历史 服饰 饮食 婚礼 祭祀

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大国,并被推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蒙古”开始被作为一个民族的称呼。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人口581.39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样式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宽大直筒到脚跟的大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套花贴边;锡林郭勒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青海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腐蚀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沁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套发式,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珍宝石珠的链坠。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5套制作和保存有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品。

传统饮品包括奶茶和奶酒。奶茶亦称蒙古茶,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放入开水锅煮沸,然后加入新鲜牛奶,一般为浅咖啡色。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古称马奶酒,常用于待客。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红食、炒米、乳制食品、肉食、粮油。白食包括奶豆腐(也称奶干)、奶皮子。红食主要指全羊席,最出名的是烤全羊。乳制食品有奶茶、乌日莫、黄油、酸奶、奶豆腐、酸奶子、皮子、奶酒。肉食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食物,有手把肉、肉粥、肉汤面、宝日斯等。蒙古族常吃的肉有马肉、驼肉、牛羊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节日,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等。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敬的客人。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踏、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影片、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们喜爱的盛会。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为长短调两种,蒙古族舞蹈既能表现出男性的样刚豪迈,也能表现出女性曲线的优美,著名的舞蹈有顶碗和筷子舞。蒙古族的乐器也有很多种类,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莫林胡兀尔(码头胡琴)。常用于独奏、合奏或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广泛流行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云南以及东北等蒙古族聚居区。传统马头琴以硬东木做框板,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琴头雕刻精致的马头,先用长马尾合成。

此外蒙古族的乐器还包括笛子、呼日(四胡)、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好必斯)、蒙古四弦琴、恒格勒格(蒙古鼓)、蒙古族大鼓、蒙古族四胡等。

蒙古族因其长年过着游牧生活,所以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主要方式。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宅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谐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通气透光。门小,木质,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方便、非常适合于牧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要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结婚这一天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对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的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才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隆重的“与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郎要拉着新娘从火堆另一端端过来的鞭梢,从火中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娘手持铜壶,新郎手端放有银杯的洒盘向宾客敬酒,被敬者一定要一次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行高潮,丰富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祭祀:祭“腾格里”,蒙古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天主”;还包含有“命运”的意思。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蒙古族部分部落已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进行了改变,而因地区的不同一些风俗也产生了差异,但总体来说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仍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

第四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琼州学院社会工作系

课程论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专 业: 社会工作 班 级: 2012级 姓 名: 孟令娇 学 号: 12203022 指导教师: 黄星溦

2015年6月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研究

——以海南黎族地区的婚恋风俗习惯为例

社会工作系12级社会工作 12203022 孟令娇

摘要:海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省份,其中人口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就是黎族和苗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所谓风俗习惯,简言之,就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会对该民族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与社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而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黎族地区的婚姻风俗习惯与政策,以及该风俗习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黎族地区;民族政策;婚姻;习俗;作用

一、民族风俗习惯的内涵

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的显著特点之一,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目的是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各种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民族风俗习惯,一般都具有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形式,行为心理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方式也体现了该民族特定的行为心理。例如,民族风俗中表现出来的喜好、崇尚、禁忌等,反映的是民族的一定的行为心理,但这些又是通过特定的仪式、活动等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民族风俗习惯反映一定的民族心理,又具有一定的物质的和具体的活动方式。

总之,民族风俗习惯是在民族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由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决定的,通过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并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它反映了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等,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黎族地区的恋爱婚姻风俗习惯

(一)婚姻成立

黎族婚姻习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自己民族的独特之处。在黎族父系氏族公社中有许多母系氏族时期的残余,黎族妇女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地位,母系氏族时期婚姻习俗的长期存在和遗留,是影响黎族婚姻风俗习惯发展的重要因素。

1、婚制

黎族婚姻的基本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由于经济结构和地域性差异,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夫兄弟婚、妻姐妹婚、交换婚、入赘婚等。

夫兄弟婚,即弟弟可以娶兄长遗弃之妻或遗孀为妻,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家庭贫困导致,因为弟弟娶嫂子可以免交身价费。

妻姐妹婚,亦称“姐妹续婚”、“姐终妹及”或“接婚”,即姐姐去世了,姐夫可以娶妹妹为妻。

交换婚,实际是包办婚姻的一种,即甲乙两家子女的嫁娶均由父母做主,前提是甲乙两家都必须各有一儿一女,双方家长商定后儿女互为夫妻,即甲儿娶乙女,乙儿娶甲女。

入赘婚有两种类型:一是丈夫过世后,妻子在原夫家招郎,免收男方身价费,只举行“入室”婚仪即可:一是男方交不起聘礼到女方家“短期入赘”或“入赘”以劳力抵偿聘礼,3—5年以后将妻子带回家或长期居住。

2、通婚范围

同氏族、同血缘不能通婚是黎族婚姻风俗习惯的基本原则。在黎族,同部族、同血缘不通婚,同村绝对不通婚;结拜兄弟的子女不通婚;有的地方甚至仇家也不通婚。如有违者,将受到一种叫做“神罚”的惩罚,在打雷下雨天,违背祖训的男女爬在草地上吃草。该惩罚通常由双方父母提出,若不接受就将被赶出部族。

3、结婚年龄

黎族社会有早婚的习俗,很多人在11—12岁时就由父母做主结了婚,很多男子在15、16岁时就由父母做主成婚。

(二)婚姻缔结程序

1、恋爱

黎族人谈恋爱就是年轻人通过传统节日认识自己喜欢的对象。与通婚范围一致,即凡是可以通婚的男女能够在一起谈恋爱,彼此不能通婚的男女严禁在一起谈恋爱。谈恋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隆闺恋、节日恋、集会恋和劳动恋等。“隆闺恋”即在未设火炉的小屋里谈恋爱,在隆闺里,通过搭话、对歌、吹奏乐器等形式物色对象;“节日恋”即在节日活动中,不同血缘的未婚男女在一起互恋;“集会恋”利用举办婚丧、祭奠或做

七、做佛等机会互恋;“劳动恋”即青年男女利用放牧、砍柴、帮工等机会互恋。

2、订婚

订婚即男女双方合意订立婚约。自由恋爱后,男女双方应带槟榔、酒、茶等物品亲自到女方家说亲,女方应在双方父母在场的情况下作出同意或是不同意的表态。如果同意,男方家又要第二次带上述物品来女方家举行定亲仪式。定亲后,两家可以互相往来。当孩子达到当地习惯认可的婚龄,男方家就会与女方家共同协商结婚吉日。婚约在黎族的婚姻成立过程中充分发挥习惯法的效力,对订立婚约的男女具有财产上以及道德上的约束力。订亲后,若是男方提出退婚,托人告诉女方家长,取得同意,聘礼一般不退回,双方未申明解除婚约前,都不得另择婚,违者受到村寨众人的斥责,被认为是侮辱别人的家门,要赔礼道歉。

3、结婚

黎族婚礼秉承了中国传统婚礼的隆重与热闹。在结婚前,男方家要做三件事:第一,要向女方家送聘礼;第二,要筹备婚礼物品;第三,要动员亲属为新郎盖新房。女方家要办两件事:第一,要备好酒菜招待接亲队伍;第二,要组织村里妇女参加送新娘队伍。黎族结婚礼仪的大致步骤是:接亲—迎亲—饮福酒—逗娘—对歌—送亲—收席—回门——请妻等程序。

(三)婚姻解除

黎族传统的离婚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男女双方协议提出解除婚姻关系,然后各自向父母报告,男方家请来村中最有威信的“奥雅”主持离婚仪式。男方家要杀猪摆酒,男女方的亲属代表对面就座,并请村里乡亲参加。在宴席中,男女双方申明离婚的理由,双方父母表明态度,众亲评议,如果一致同意离婚,就举行离婚仪式;第二种,离婚当事人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经过“奥雅”和双方父母调解无效后后,则由当事人自己处理。如果是女方提出离婚,必须退还男方家结婚时的彩礼,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女家不退还彩礼。男女双方离婚后子女一般留在男方家里。婴儿则由女方哺育,男方家给一定数量的抚养费,待孩子长大后要送回男方家,或者按照孩子的意愿,自由选择跟父亲或是母亲生活。如果女方离婚时坚决要求带一个孩子走,则由男方家的“奥雅”和女方家代表协商裁决,若男方同意,女方要付一定费用,但是随母的小孩不能改换姓氏。

(四)再婚的问题

黎族男女的再婚、改嫁现象很正常,不会受到人们的歧视。不论女方是由于丧偶而回娘家,或是与丈夫分开而回娘家,都没有人指责,黎族人对此采取开明的态度。女子再婚全由自己的意愿,没有人会干涉。女方若是丧偶,再婚时则没有其他特别的形式,但是财产由儿子掌控,如果孩子年纪小就带回娘家抚养,大了就回男方家,但也有女方带着孩子改嫁的情况,女方和孩子也不会受到新夫家的歧视。年纪比较大的寡妇,儿子已经结婚或长大就很少考虑再婚了,而是选择留在夫家和子女一起生活。有的寡妇为了照顾子女,也可招夫入赘。

三、民族风俗习惯的作用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的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内容、性质和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从而对社会的影响力度也不一样。

(一)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与民族关系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个民族中好的、有益的风俗习惯,对于发展民族的优秀传统,提高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推动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和繁荣,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促进民族间的交往联系、团结和睦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对于黎族地区的一些好的婚恋习俗,比如,恋爱是相对自由的,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就可以继续交往下去;黎族的婚制也奉行一夫一妻制,这充分体现了男女在婚姻家庭关系中是平等的;至于妇女改嫁的问题,也不必担心受到别人的歧视,无论是由于女方丧偶而回家,还是因为与丈夫离婚而回家,都没有人指责,这一点对于妇女来说还是比较开明的。以上这些婚恋风俗习惯都是好的、有益的,对于民族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与繁荣都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应该继续发扬下去。

(二)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与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作用

一个民族中不好的、有害的风俗习惯,是对社会和自然等条件的歪曲的、片面的和不正确的反映,这种反映对民族的发展起滞后作用。落后的民族风俗习惯,有的反映出听天命、信鬼神的宗教迷信观念,有的反映出剥削阶级的偏见和意识,有的反映了人们的愚昧无知,还有的反映了民族之间的仇视和隔阂心理。这些都是民族文化中的糟粕,其对本民族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甚至是破坏作用。

黎族的婚恋习俗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取的风俗习惯,比如,婚制中的夫兄弟婚、妻姐妹婚和交换婚,都反映了传统思想观念中妇女地位低下的不合理信念,一方面也表现出人们的愚昧;黎族的通婚范围中不允许仇家通婚,这反映出民族之间的仇视与隔阂,对于民族关系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在婚姻关系解除时,黎族男女双方的权利是不对等的,相对而言,一旦离婚对妇女是很不公平的,甚至不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这也是婚姻风俗中不好的一面。以上这些“糟粕”都是应该摒弃的,否则就会阻碍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有害处的。

综上所述,面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的一些“糟粕”成分,我们必须果断摒弃,而对于那些有益的方面,我们也应该发扬继承下去,最终促进我们中华民族的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尧:《中华文化通志之民族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 吴永章:《黎族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 王学萍:《中国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4】 海南省民族学会编:《黎族田野调查》,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5】 中南民族学院编:《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第五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填空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一、填充题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一、填空题

1、中国共有(56)个民族。

2、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个。3、5.12四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老城主要居住的是(羌)族。

4、泼水节是(傣族)的民族节日。

5、(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6、维吾尔族的乡村,每年(3)月(22)日过(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

7、(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水)族。

10、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11、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1979年识别的是(基诺)族。

12、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

13、我国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大昭寺)。

14、元代,我国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把(黎)族棉纺工艺带到中原,促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15、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辽宁)省。/ 7

16、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赫哲族)。

17、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8、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9、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20、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2、(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

23、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24、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族。

25、发明云南白药的典焕章,是(白)族。

26、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的少数民族喜欢干栏式房屋,(吊脚楼)是干栏式民居的代表。

27、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在西藏建造的(布达拉宫),后经历代的不断整修,如今已成为藏族地区最宏伟的建筑。

28、我国最早的航海家郑和是(回)族。他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航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9、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是(高山)族。

30、鼓楼、风雨亭、风雨桥是(侗)族的主要标志。

31、(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32、闻名全国的红(枸杞子)、黄(甘草)、兰(贺兰石)、白(滩羊波)、黑(发菜)产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

33、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在草原上举行那达慕大会,节日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和射箭等比赛。

34、青海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35、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是(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

36、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1984)年,又在(2001)年进行了修订。

38、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9、(撒拉)族被我国列为人口较少民族。4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自治权)。

41、在民族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始终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43、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44、民族识别的原则包括(民族意愿)原则和(民族特征)原则。

4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4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

47、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和(行政级别)的顺序组成。

48、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

4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50、(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51、世界上约有(3000)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约(80)%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

52、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左右。

53、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

一、填充题

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7

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0、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1、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2、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13、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14、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1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7、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发展的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20、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22、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

23、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4、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5、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26、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27、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28、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29、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30、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31、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32、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33、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4、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35、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3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7

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39、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4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3、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5、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46、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47.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8.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9.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0.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51、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2、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

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5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5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5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6.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57.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58.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59.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60.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6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6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6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6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6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7

68.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69.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70.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71.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72.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填充题

P1)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1)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P4)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P2)4.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一、填充题

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

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一、填充题

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4.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5.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6.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 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发展的。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一、填充题 . 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7

3. 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4.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5.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 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7.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8. 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9.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居民)制度等。5.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一、填充题

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4.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一、填充题 . 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一、填充题

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3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填充题/ 7

1. 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填充题

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一、填充题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一、填充题

1.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3.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5.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 7

下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02任务答案 1.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有何特点?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临颍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效果和经验 张明铭 摘要:民族聚居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各族群众安居乐业,......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每题5分,共20分。) l、民族 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科技发展现状和困境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教育科技调查报告 姓名xxx 学号 0901118 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任课教师 xxx......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和谐社区建设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镇黄龙村民委员会姓名:黄俊超学号:11143013院系:药学院专业:药物制剂任课老师:王丹完成时间:2012年8月25......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调查报告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传承和发展完成日期2013年11月03日土家族摆手舞文化传承和发展摘要:土家族摆手舞是一项广泛流行于土家族集居区的传统体育和艺术......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全文5篇]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一、填充题 1. ( 民族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2. (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填空题

    . 一、填充题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 研究 )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2.民族理论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