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生工作思路
一、把握时代发展的新特征,科学认识民生问题
从历史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休戚相关。翻阅中国历史典籍,“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等论述,充分反映了历代先贤以及当政者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民生决定民心,民心决定国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党和国家从政治的高度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一贯治国思维。对丹徒而言,努力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不仅是当前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长远来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导向。
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民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从我区情况来看,XX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再攀新高,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15.6%;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3.7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76部,电脑拥有量45台,恩格尔系数为36%;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99.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1.2分。这一组组数据,充分表明丹徒已全面进入小康时代,民生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相比先进地区,我们的差距还比较大,少数特困群众生活困难问题还比较突出,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社会治安、食品安全、文化娱乐需求等问题也亟待更好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民生问题,不断寻找差距和不足,努力研究如何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群众得实惠的全面小康,让人民群众的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得到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从政治的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当前,丹徒的发展已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XX年全区人均gdp达到3.63万元,这既标志着丹徒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们已进入工业化发展中后期。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这一阶段鲜明特征就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同时也伴随着就业压力凸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公共服务需求增长等民生问题突出。据统计,XX年到XX年,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拉大,二者之比由1.68∶1扩大为2.25∶1。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步减弱,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压力将继续存在。如果这些民生问题得不到改善,就会削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深刻的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工作,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民生工作的几个重要关系
既要注重加快发展,也要注重优化发展。民生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而最终只能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离开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既不可能,更不现实。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特别是推动大项目、好项目等税源经济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打下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优化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优经济结构,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建设生态文明,突出重视统筹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坚决不要只看gdp但损害民生的发展。
既要关注共性问题,也要关注个性问题。民生的共性问题涉及广大群众的衣食住行以及医疗、养老、文化需求等基本保障,需要通过政策、制度的完善来逐步解决,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民生的个性问题主要是针对部分困难群体而言。从我区来看,目前还有为数不少农村低保户、低收入家庭等困难人员。这些弱势群体的困难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或改善,社会的整体和谐稳定就无从谈起。只有在提高保障水平、扩大普惠性的同时,通过政府救助、社会帮扶等层面多措并举,解决好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困难,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逐步减少和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才能真正达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
既要坚持尽力而为,也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讲的是负责的态度,量力而行讲的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保障和改善民生,既需要制度上的支撑,也需要财力上的支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事关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尽量解决,最大限度地缓解人民群众的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尽力而为。但同时,也要做到量力而行。近年来,我区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欠帐较多、负担较重,特别是在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较多的情况下,我们改善和保障民生,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稳步扎实推进,切忌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三、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扎实推进民生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进一步提升富民水平。突出富民的鲜明导向,大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以全民创业带动更多的社会就业。重点做好创业、就业,扶贫帮扶和农民增收文章,不断增加群众工资性、经营性、资产性收入。把推动全民创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抓,努力营造“政府营造环境、群众创造财富”的良好氛围,以培育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为目标,加快建立百姓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结合推进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之路,提高农民群众的经营性收入。进一步抓好结对帮扶工作,强化扶贫帮困,最大限度地改善弱势群众生活,尽力减少低收入人群的比重。通过多方帮扶、自我发展、财政转移等方法,确保在年内消除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消除年集体收入15万元以下的行政村。
进一步健全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稳定器。我们将紧紧围绕“人人有保障”的目标,加快构建城乡统筹、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投向民生保障,巩固和扩大社保成果。扎实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认真落实低保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和公益性就业岗位,加大对被征地农民、低保困难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帮扶,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积极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向自由职业、灵活就业人员的扩面工作,加大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向非公有制企业的扩面征缴力度,全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使城乡每一个居民都享有充分的社会保障。同时,结合丹徒实际,加快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广泛开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保障,切实关爱弱势群体。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好全区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劳有所保、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问题。
第二篇:创新工作思路立足服务民生
创新工作思路立足服务民生
---沂源县失业保险处工作纪实
沂源县失业保险处成立于1998年,主要负责贯彻落实《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及其它关于失业、下岗职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全县失业保险费的征缴和管理;负责全县就业转失业职工失业保险待遇的审核、发放;负责全县就业转失业职工的失业登记、管理、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工作;负责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负责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的救济援助工作。
一、立足本职工作,切实保障民生。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县人社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团结协作,努力进取,我县的失业保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目前,参保单位699家,参保人员46404人,失业保险已基本覆盖城镇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切实维护了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
1、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按照“金保工程”的要求,继续实行社会保险“一票征缴”,同时注重加大欠费企业的清欠力度,避免出现新的拖欠,推动参保人数和基金收入稳步增长。与相关处室积极配合,认真开展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稽核工作,督促企业应保尽保,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
2、按时足额拨付失业保险待遇。通过制定失业人员档案接收程序、失业人员档案转移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失业登记 1
管理,利用失业保险个人缴费记录,实行失业保险待遇集中会审制度,确保职工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结合以及失业待遇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失业保险待遇的应享尽享,保障了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
3、积极开展失业职工培训工作。开展“送培训”活动,对有培训愿望的失业人员及时进行登记,并建立数据库,确保每名失业人员在失业期内有一次培训机会。考察认定了10家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制定了基地培训规则,为切实提高失业职工动手操作能力做好场地准备。聘请劳动保障、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业务骨干,对学员进行创业政策理论综合知识教育。根据学员培训愿望编班,进行微机操作、电气焊、汽车维修、服装设计制作、美容美发、家政服务、厨师、机械加工等不同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结业后发放结业证书。
4、切实做好困难职工春节救助工作。春节困难职工救助是县委、县政府保民生、促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把好事办好,多年来,县失业处始终把春节救助活动当做一项大事来抓。为确保公平、公正,认真调查核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职工家庭生活状况,协调筹集资金,组织慰问物资。随着救助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困难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创新工作思路,社企共谋发展。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以稳定就业和预防失业为重点,继续推动援企稳岗政策措施落实,推进失业动态重点监测、预防失业
和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1、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与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联合,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符合规定要求的自主创业人员,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受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费用,符合相关条件的,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2、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近几年来,不断与县执法局、公安局、建设局等部门联系沟通,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就业岗位,保证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
3、开展“零就业家庭”认定及援助活动。进行“一对一”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帮扶,认定的零就业家庭,实现1个月内其家庭成员至少一人实现稳定就业的目标,有力的维护了我县社会局势的稳定。
4、积极争取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执行“五缓四减三补贴两协商”政策,开展“援企稳岗伙伴计划”,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稳定就业岗位。仅去年一年,就向市人社局、财政局申请各项就业专项资金734万元,其中为县制革总厂、乐利事等14家困难企业拨入困难企业社保补贴611万元,为沂源商厦等7家商贸服务型企业拨付社保补贴20万元,为格赛博、万盛隆等6家企业吸纳的54名就业困难人员拨付社保补贴10万元,为巨源机械等4户企业争取岗
位补贴44万元,为源通机械等4户企业争取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49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三、提升服务意识,立志再谱新篇。县失业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全心全意为广大下岗失业人员服务。近几年来,按照省、市、县行风建设及争创青年文明号的有关要求,深入扎实的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公共就业服务年”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全处掀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争创“文明服务”窗口,争当文明标兵的工作热情。
1、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服务。为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运作,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和制度建设,紧密联系本处实际,强化“五项制度”(目标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AB角制和123服务制度),全面落实“五办”工作法,实行限时办结、政务公开和工作实绩每月写实制度,切实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按照上级关于加强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建设的要求,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规范信息化建设,设置了投诉电话和意见箱,将业务工作标准规范、日常文明用语和政务公开栏制作上墙,及时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各参保单位和广大下岗失业职工的社会监督。
3、强化经办能力建设,以素质提升服务。加强业务经办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经办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保证政策层层有效地贯彻执行。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爱岗、敬业、奉献意识,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能够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担当工作重任的职工队伍。
第三篇:贯彻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贯彻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民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体现了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深刻把握,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民生领域各项改革作出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守住底线的基础是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守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这一底线,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健全困难群众基本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对有特殊困难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重点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和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通过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确保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足额兑现。构建完备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依规及时支付。解决好转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结构调整中产生的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质量和监管水平,确保基金完整安全。
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工作,加强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工作,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快推进和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坚持低水平起步,合理确定筹资水平、待遇支付、合规范围等政策,建立和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努力减轻老百姓大病就医的负担,基本消除在基本保障范围内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的现象。
稳妥慎重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以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为底线,兼顾企业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把握好调整幅度和节奏,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
切实解决好因拖欠工资等事件引发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加大劳动保障领域突出违法问题的整治,深入开展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健全治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突出重点的关键是解决好就业这个重大民生问题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做好民生工作的着力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把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政策落实。
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的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稳定制造业就业比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和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健全促进就业公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反对就业歧视的法规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限制以及欺诈等行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在公务员考录方面,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公平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招聘方面,完善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规定,严厉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在国有企业招聘人员方面,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
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增强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均等化的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机制和市场监管体制。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机制,使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就业技能培训,使每个企业职工都能得到技能提升培训,使每个创业者都能参加创业培训。健全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制度,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增强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在东部7省市开展失业保险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合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作用。
完善制度的核心是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民生事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同时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制度上的公平和公共资源上的共享。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加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明确政府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更好发挥公共财政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保基金的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健全基金监管体制,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加强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实现精确管理和便捷服务。
加快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把着力点逐步转向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制度整合和待遇衔接。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更加公平有效地解决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积极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实施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关乎民生的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制度,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等。
引导舆论的重点是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
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合理预期,是营造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必须妥善处理理想和现实、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吸取一些国家“福利病”的教训,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自身奋斗的目标。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比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别是在工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上,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又引导社会各方面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合理预期。
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等标准,科学把握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鼓励就业,避免因政策标准设定不科学而影响群众求职就业、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防止形成“养懒汉”的制度导向。合理规范、科学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多工作、长缴费获得更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形成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任何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都要按照科学严谨、公开透明的程序,深入细致开展研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更好体现群众意愿。应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充分考虑决策可能面临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收集社会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民生领域的改革发展关系利益格局调整,涉及各个群体和社会各个方面,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都必须加强政策解读宣传,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彻,把思路举措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第四篇:乡镇社会民生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乡镇社会民生工作总结暨工作思路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镇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扣“建设美丽、幸福、和谐、法制xx”主题,科学编制全镇“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五围绕、五突出”为工作重点,突出抓好了基层党建、特色产业、场镇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五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发展抓党建,重点突出基层组织建设,打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与辖区各支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开展正风肃纪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实现作风建设长效化、机制化,打造务实高效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引导各支部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严肃党内生活,进一步强化党员党性意识,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修订完善村(居)干部考核办法,突出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考核;深化干部“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任连心”工作机制,促进工作实效。五是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着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六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党委自身做起,抓机关带基层,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抓好“三严三实”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讨论、选树典型等形式,切实增强干部责任意识。认真执行《机关干部管理制度》,严格日常管理,规范公务支出,切实维护机关工作秩序。七是继续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六个一”和“xx好人,五好干部”评选活动。八是持续科学制定重点工作分线承包制,日常工作岗位目标制,季度工作承诺述评制,村(居)工作例会促进制等工作制度。九是在镇机关、全镇各村(居)支部全面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进一步厘清权力边界,明确职责任务,找准突出问题,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推进各级党组织书记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十是搞好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确保xx党委的“三条禁令”全面落实。
二、围绕产业强镇目标,重点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是扶持传统产业,持续壮大三大亿元产业带。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种植习惯、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市场优势,持续抓好生姜、川明参、生猪、猕猴桃等产业的发展。今年,特别对生姜脱毒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姜瘟的发生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目前,正在探索生猪品种改良的相关工作。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做优做强产业品牌。引导好xx泡菜、xx窖酒的注册和冠名。目前,xx泡菜和窖酒畅销川渝市场。培育好几个产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扩大种植规模。三是抓好农村土地流转。引导生产资源向优势产业、向经营能手集中,年内流转土地1000亩,招引业主大户20户,建设油桐子产业微园区、建设中药材专业村4个(毡帽山、天目观、竹林垭、乐里庙),生姜专业村4个(毡帽山、猪垭槽、竹林垭、小保宁),水果专业村1个(九节梁)、油桐子专业村1个(大云寺村),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4户,生姜种植大户4户,水果大户3户,生猪养殖大户2户,肉羊及家禽养殖大户1户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三、围绕精品城镇定位,重点突出“两违”整治,加快山水田园生态小城市建设
抓住场镇的区位优势和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场镇,加强“两违”整治力度,努力提升集镇品质品位,进而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2015年,投资850万元修建邵家湾大桥,进一步拉伸场镇框架,扩大场镇规模1平方公里;拍卖土地18亩,拟建23000㎡商品房,目前开发商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修建大桥连接线200m,维修街道1200m,大大提升场镇形象;投资28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投资40万元,新栽场镇绿化树2万株,极大提升了场镇的品位。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场镇两违的治理力度,实现了场镇垃圾不乱仍、污水不乱到、畜禽不乱跑、建筑工地不乱象的目标。另外,我镇还全力配合国道347公路过境集镇xx场、狮子场的市政道路改造,确保了“零障碍”施工。
四、围绕服务民生,重点突出民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围绕保障和服务民生,着力开展了下工作:一是以“修路、兴水”为重点,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新建村道水泥路26公里,整治山平塘10口,新建蓄水池24口。二是强化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一年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确保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低保、各种定补款按时足额打卡到农户,未出现任何截留、挪用现象。三是强化公共服务管理。建立特困人员信息动态管理台帐,按规定程序申报符合低保政策的农户50户,保证救济到位,确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按一流标准对两座敬老院和一座互助养老院进行规范化建设,确保五保老人供养有保障;继续抓好辖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高质量、高效率的人口计生数据统计为突破口,切实强化宣传引导,规范办证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场镇居民参保率100%,小额人身意外保险率达到80%。农村农(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实现数字化电视入户达到100%,广播在响率达到100%;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弘扬孝贤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站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建设,挖掘保护传统文化,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关注弱势群体,做好救灾救济工作,按时发放各项惠农补贴。大力发展卫生、教育等公益事业,尊师重教,关注教师福利待遇,杜绝适龄儿童失学现象发生。同时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和监管,坚决取缔无牌无照及不符合规定的车辆接送学生,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五、围绕创新社会管理,重点突出依法治镇,加快法治xx、和谐xx建设
始终坚持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稳中求进”这一理念,围绕“全面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法治xx、和谐xx”的工作主题,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推进网格化管理,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修订完善村(居)规民约,在全镇建立村居民协商议事会和协商会,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推动村(居)民自治。二是扎实开展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镇”活动。打造法制政府,实施法律素质培养工程,增强干部职工法制观念,引导树立宪法至上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结合六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用法能力。三是抓好信访“双基”建设,加大矛盾排查调处力度,完善镇村调解网络,把各类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实行领导包案、领导接访和重点案件集体研究等制度确保辖区零上访;四是抓好“平安xx”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安全感的满意度。宣传贯彻新《安全法》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行业自律,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切实发挥“天网工程”效用,坚持“打非治违”常态化,确保全镇安全生产零事故。
六、2016年工作思路
(一)抓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2016年,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抓好党建工作的统领,重点抓好班子的学风、作风、能力建设和党员干部的管理工作,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一是加强党委班子、村级班子建设,扎实做好党委、人大、政府、纪委及村三委的换届选举工作;二是完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三是完善考评制度,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四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的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省、市的各项规定,将xx镇党委的“三条禁令”落地生根;五是持续在全镇推行清单工作法。
(二)抓经济、促发展,努力增强xx的综合实力
2016年,我们将以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要求,切实加大对产业小微园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业主大户的培育力度。积极探索公司化、合作化等农业发展新路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生态效益农业为主攻方向,依据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群众自愿等条件,按照一村一方案,扎实做好全镇681户精准贫困户,1781名精准贫困人员按时脱贫的产业规划及长效机制。一是建设原狮子片区为重点的亿元畜禽产业带,二是建设以猪垭槽、毡帽山、竹林垭、小保宁村为重点的亿元生姜产业带;三是建设以天目观、九节梁、大云寺、龙吟山村为重点的果蔬产业带,并在大云寺、龙吟山、乐里庙、华严寺、毡帽山、九节梁等6个村新建六个毛叶山桐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毛叶山桐子6000亩。同时,我们还要以登记、确权、颁证、流转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制度的改革,健全农村产权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产权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等相关制度,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大力实施“一村一园”工程,盘活农村发展资源,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农村建设小康步伐。2016年,我镇将依托农业抓发展,又要跳出农业抓发展,全面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打造开放平台,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加快引进和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兴市场体系。举全镇之力,实现土地流转3000亩,招引农业开发公司一家,业主大户3户,新培育种养业大户5户。
(三)抓场镇建设与管理,努力提升集镇品质品位
我们始终坚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场镇。环境就是品味,我们按照“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政府专项治理、居委会日常监管、干部文明劝导、居民门前三包”的工作机制,每天镇、居干部包街包户巡查,每周开展一次“五乱”治理专项行动,每月开展一次千人大扫除,强力治理城乡环境,同时,大力开展“文明居民户”评选活动,把建设“优美新xx”与培育“文明xx人”同步进行,实现了“清爽、靓丽、有序、文明”的管理目标。2016年集镇建设的任务:一是投入资金680万元,启动红军路、观音路建设;二是抓住国道建设良好机遇,规范建设改造好xx场,狮子场两个场镇的市政道路及供排水管网建设;三是力促场镇污水处理站全面投入使用;四是加快小保宁阳光花园2万平米的商品房建设;五是启动xx镇互助养老日照中心建设;六是加强城乡结合部断头路、断头街建设;七是新栽植场镇绿化树1000株;八是规范建设好垃圾中转站。
(四)抓招商引资,努力推动全镇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修路、兴水”为重点,全力争项目,着力干项目,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破除发展瓶颈。一是整治山坪塘10口,新修蓄水池36口;二是新建村道水泥路20公里;三是积极争取项目,力争完成原xx至金子5.6公里乡道公路建设;四是扎实做好产业园区的产业路,蓄水池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三个省定精准贫困村的公益项目建设。
(五)抓民生改善,努力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
始终坚持把关注民主、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2016年重点做好“五大民生工程”。一是对681户精准贫困户、1781名精准贫困人员,进行逐户逐人规划脱贫办法,实行扶持发展生产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政府兜底脱贫一批,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一批落实实处。二是加强敬老院建设和日照中心的管理,确保“五保”老人生活有保障。三是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农村养保达到80%。四是加强广播电视、文教、民生工作,实现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广播在响率100%,建设标准村级卫生站8个,尊师重教,关注教职工福利待遇,加强校园内外安全工作,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和监管,坚决取缔无牌无照及不符合规定的车辆接送学生,确保安全维稳,社会和谐。
(六)抓社会管理,努力加强和谐xx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政治新常态,经济建设新常态,社会管理新常态,法制建设新常态,全面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和谐xx的工作主题,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推进网格化管理,完善网络化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村(居)民协商议事会和协商会作用,引导村(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推动村(居)民自治;二是扎实开展好“六五”普法和“依法治镇、治村、治社”活动。打造法制政府,实施法律素质培养工作,增强干部、群众法制观念,引导树立宽法至上意识,提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能力。三是抓好信访稳定“双基”建设,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力度,完善镇、村(居)调解网络,把各类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全镇信访工作“零”上访,四是抓好“平安xx”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宣传贯彻新“安全法”和《安全生产主体同责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切实发挥“天网工程”作用,坚持“严管重罚”和“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确保全镇安全生产“零”事故。
第五篇: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思路
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思路
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思路
实施民生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镇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的决策部署,健全机制、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协调推进,切实抓好民生工程的组织落实工作。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一条主线,扎实稳妥地组织实施民生工程;把握两个重点,加强对镇直单位和各村的协调服务,加强民生工程的跟踪督查;实现三个目标,确保年内民生工程工作任务完成,确保民生工程取得初步成效,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度提高。围绕上述总体工作思路,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明确镇民生工程协调小组成员和协调小组办公室成员,要求各村、镇直各有关单位都要成立专门的民生工程办公机构,并明确一位专职民生工程联络员,定期沟通调度、统筹推进工作。镇财政所抽调专人负责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及相关机构的工作职责,建立协调小组办公室情况统计报告、沟通调度、宣传信息、跟踪督查落实等工作制度,确保民生工程协调推进、跟踪督查和对口联系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三、实行统筹调度、重点推进。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小组会议,统一部署和推进民生工程的实施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方向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每月召开一次协调小组办公室会议,贯彻落实协调小组的各项决策部署,协调
民生工程具体工作,跟踪督查民生工程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通过实行情况统计报告制度、宣传信息报送制度,全面细致地分析研究民生工程的进展、困难和成效,服务领导决策。在掌握全面情况和政策规定的基础上,通过设立联络员进行定期沟通例会制度,重点调度推进资金管理、工程实施、面向个人资金发放、检查督促活动开展等工作。
四、抓好督促检查和政策落实。6月份,组织镇直各相关单位对全镇民生工程进展进行一次综合监督检查;7—10月份,由镇直各责任单位牵头,分别对各自负责的民生工程项目,开展一次专项检查;11月份由镇党委政府和镇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开展执法检查和审计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实,结合信访举报,坚决纠正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对各项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五、实施严格的目标考核。研究制定《民生工程考核办
法》,对照各有关单位与镇政府签
定的责任书规定的目标要求,实行目标考核。对镇直各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提请协调小组实施奖惩。
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信息简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民生工程政策,报道先进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发动各村、各部门就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采取宣传栏、标语、黑板报、明白纸、公开信等形式加强宣传,让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办好民生工程专题栏目,报告进展,反映民意,总结成效。
七、研究谋划工作思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中央政策,学习外地经验,发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有基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研究提出改进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的建议,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开展“谋民生、解民意、察民情”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建言献策,研究民生工程如何落实、需要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及早为党委、政府确定下年
度民生工程思路作好准备。
八、加强效能和作风建设。加强干部学习培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效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