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门村开展“3523”畅通民意工程总结
土门村开展3523畅通民意工程总结
我村党支部根据镇党委“3523”畅通民意工程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情民意表达、调处、反馈、监督等机制为重点,立足本村实际,积极开展“3523”畅通民意工程。现就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具体措施
构建“3523” 畅通民意网络体系。立足本村的实际,对群众需求信息的收集、调处和反馈三个环节进行模式化,构建起畅通民意的网络体系,形成自下而上的民情民意诉求表达机制和自上而下的调处机制。
(一)建立三个民情民意受理采集渠道
基层走访。组织“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村级党员、村民代表定期走家入户,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村民心恳谈室。村党支部设立民心恳谈室,落实村干部民情接待日制度,每一个接待日由一名村干部负责接待群众来访。村民心恳谈室设置民情热线、民情信箱,由专人负责接听、查收、记录群众的意见建议。
(二)建立三支民情民意受理采集员队伍
1、组建村干部民情民意受理采集员队伍。由村“两委”干部及大学生村官组成;
2、组建村级党员民情民意受理采集员队伍。由党小组长及 1
骨干党员组成;
3、组建村民代表民情民意受理采集员队伍。由全体村民代表组成。
(三)建立民情民意调处平台
党代表、人大代表,村干部、村级党员、村民代表受理采集的民情民意和村民心恳谈室受理采集的群众需求信息,由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梳理分类。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村级有能力解决的,由村级负责解决、答复,并建立群众需求档案。需上一级协调解决的,由村党支部上报镇民情民意服务中心。
对群众提出的需求,村党支部、村委会本着便民为民的原则,认真加以解决。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也能够及时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诉求要诚心对待,耐心解释,争取群众理解。
(四)建立三种信息反馈方式
1、面对面反馈。对能够及时解决的或只需解释说明的采取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反馈;
2、村民代表反馈。涉及全体村民利益,并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形成决议的,由村民代表进行反馈;
3、公示反馈。需分阶段实施的,利用镇、村公开栏或民情电子信箱对办理过程、办理结果进行公开。
二、保障措施
(一)规范民情民意受理采集方式
统一使用《民情民意受理采集卡》,村民心恳谈室、各民情民意受理采集队伍成员,用统一的《民情民意受理采集卡》记录、反馈受理采集群众的需求信息。
(二)建立完善“3523”畅通民意工程工作制度
完善民情民意收集、调处、反馈、民情民意责任追究等制度,推进“3523”畅通民意工程制度化,规范化。
(三)成立“3523”畅通民意工程领导小组
成立土门村“3523”畅通民意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畅通民意工程的开展。
组长:刘克宗
成员:陈万里
张长龙
孔祥凤
三、工作成效
开展畅通民意工作,使村民广开言路,许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反映到村委会。其中大部分由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解决,没能及时有效处理的一部分在村民代表会议上由代表提出已审议解决。现在村民有事不再想着上访了直接找村民代表或其他信息采集员一反映,很快就会有回音。群众感觉自己与村委会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村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民主,感受到了民意的畅通。
1、民意通促发展。村民的各项困难事宜及时反映到村委会,并得到快速有效解决,村民不再花时间和过多精力在寻找解决困难上,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生产工作上,使各项生产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加了村民生产所得,加快了村民致富的步伐。
2、民意通促和谐。村民的大事小事都是村委会的要紧事。村民感觉自己越来越受重视,村里的事比以前更关心了,无论是街坊邻居的琐碎事,还是全体村民的大家事,都有自己也是相关人的意识。邻里关系和谐了,村两委与村民的关心和谐了。村级各项工作均得到了和谐顺利进行,感觉阻力和村民的不理解比以前少多了。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民的意见建议往往采集员不太重视,使得其问题得不到及时采集。
二是由于居住分散,一部分地方的问题等不到大多数村民代表的同意,无法在代表会议上及时通过,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是还有一部分村民存在顾虑,有想法和建议不能及时反映,致使其问题被扩大,干扰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五、进一步工作打算
为了更好的开展畅通民意工作,解决好个别村民意见不被重视的弊端,解决好因居住分散无法使多数村民代表着眼全村考虑问题的困难,为更好的消除部分群众心里存在的顾虑,有
问题不及时反映的问题。我村仍将加强教育宣传工作力度,打消群众心中的疑虑。做好信息采集员的进一步培训工作,使每一位村民的意见建议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加强对村民代表的全局观教育,培养村民代表着眼全局考虑问题的意识,使居住分散部分群众的利益得不到全村重视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争取做到民意通,民心齐,全村群众像一家的和谐土门。
土门村党支部
第二篇:村畅通民意工作总结(xiexiebang推荐)
Xxx村畅通民意工作总结
我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立足发展和富民,积极探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从今年3月份开始,在我村广泛开展了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题的民情民意访谈活动。
一、、主要做法
1、明确要求,规范内容。按党委要求结合“勤廉双述”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民情民意访谈会。参会人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要有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又要有村民代表,村民代表占参会人数的比例一般不低于。有专人记录,建立档案。对开展民情民意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规定,主要是了解广大党员和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倾听群众对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等,发布科技致富信息,帮助群众寻找致富门路,选择致富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2、精心组织,严格程序。一是会前充分准备。村干部通过进村入户,收集社情民意,广泛征求意见,并对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制定会议预案,并提前三天利用广播和村务公开栏发布预告。二是会中严密组织。由村党组织书记主持会议,讲明召开民情民意访谈会的目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依次发言,镇、村负责人做好记录,并坚持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应解释的问题当场解释清楚,能解决的问题当场给予答复,当场难以解决的问题公开作出承诺。三是会后认真落实。根据党员和群众代表提出的问题,建立民情民意访谈活动档案,并分类梳理。对当场答复解决的问题,制订措施,明确责任,组织办理。
二、初步成效
一是转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开展民情民意访谈活动,镇、村干部面对群众提出的令人脸红心跳的问题,认识到自己工作与群众要求之间的差距,听到了群众过去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了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什么,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和群众谈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余份,收集梳理社情民意60余条,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10余件。
二是畅通了民情民意绿色通道,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往农村基层组织了解民情民意的渠道比较狭窄、群众向农村基层组织反映问题不够畅通,以至于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迅速解决。民情民意访谈活动的开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管理民主”的要求,真正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落到了实处,广大农民群众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
三是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通过民情民意访谈活动,农村基层干部了解到了农村存在的隐患,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化解矛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村干部与党员群众“零距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形成共识,防止了农村基层干部与党员群众之间的误解,有效避免了对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的推诿责任、拖延时间等现象的发生,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四是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通过开展民情民意访谈活动,不仅能够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社会公益事业,而且能够促使村进一步理清经济发展思路,把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引导到发展经济上来。
xxx村党支部、村委会
第三篇:畅通工程工作总结
2009年河池市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工作总结
(征求意见稿)
2009年,我市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共同参与、社会齐抓共管”的基本思路,以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为载体,以“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交通”为主题,以“路畅民安,群众满意”为目标,深化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城市交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把这一工程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的基础工程、社会工程、民心工程、形象工程,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八个平安”创建活动,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深入实施。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完善由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城市交通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不断推进畅通工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畅通工程领导小组经常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掌握交 1
通设施、交通秩序等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梳理、归纳、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政策研究,提高管理水平,稳步推进畅通工程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结构。
市委、市政府围绕“加快旧城改造、推动新区发展、突出景观亮化、主攻标志工程、完善城市功能”的工作思路,在完善城市交通管理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机制,将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与维护费用纳入道路建设预算,加大资金投入,优化道路网络,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一是完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①建设部门积极规划、协调实施城市道路畅通工程项目:已落实责任单位的新建项目10项,其中投资5270万元的城东新区路网建设工程、投资20155万元的城西新区芝田片区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续建工程、投资1206万元的九龙大道、投资2330万元的市城区工业园区路网建设、投资25800万元的河池绕城二级路(大外环)工程已于2009年动工;续建项目2项,城西大道已作为城市道路畅通工程示范项目报自治区建设、公安部门。该项工程的实施,形成城区西北外环路网结构,将河池市中心城区主干道新建路和南环路有效的连接起来,使南丹方向驶往市中心的车辆通过城西大道可直达市中心,切实提高城市的道 2
路通行能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推动城西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树立河池新形象,对适应城市建设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②市政部门具体实施完善旧城区重要地段、路面改造工程:投入628万元对新建路、文体路、南新西路、西环路部分路段人行道进行铺装大青石改造并完善盲道的设置,改善了市民行走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投入40多万元对城区江北东路、新建东路、新建路、文体路等路面损坏严重的路段进行混凝土路面维修。同时,对城区乾霄路的六个路口、南新西路糖厂坡路口、新建路拥政路口、新建路思源路口等路口进行了扩宽渠化,使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二是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为促进城市交通安全畅通,提高公交运行效能,市政部门优化了公交车候车亭的设置,调整了市人民医院、街心广场、建设银行、百货大楼、三医院等公交车候车点的位置,取消了南园、南新路白马街口等候车点,有效缓解了主干道重要地段交通拥挤的局面。根据人行道改造情况,投资20万元重新增加、调整人行横道线10处,施划完成热熔标线12.0km,增设标志63块,进一步完善了交通管理设施,不断提高了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同时,科学调整南新路河南岗亭交叉路口红绿灯的设置,有效分流控制交叉路口交通,使车辆行驶更加有序。
三、深入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提高交通参与者交通文明意识。
为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文明意识,我市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载体,以“迎60大庆,文明出行”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深化实施文明交通的宣传教育工程,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文明交通建设,把交通安全宣传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企业、学校、社区、家庭,使广大交通参与者逐步形成良好的行车、骑车、停车习惯,倡导“喜迎大庆,文明交通”的理念,全力营造“人人关注城市交通、人人遵守交通法规”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的执法环境。一是集中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交警、市政部门精心组织开展了“拒绝超速、平安归来”、“拒绝超员、祝福春运平安”、“安全乘坐车辆”、“安全生产月”、“平安摩托”电影宣传等主题宣传活动。共开展日常咨询活动20余次,设立咨询点和宣传资料发放点6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18余万份,出动巡回宣传车186台次;给中小学生上交通安全课52余场次,组织主题班会16次,播放安全警示片30场次,受教育学生达12000人次;二是树立宣传标牌,打造永久宣传展台。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城区各个社区制作“平安摩托,安全回家”交通安全固定宣传栏52块。在交通违法处理大厅等窗口单位在醒目位置展出宣传挂图45多张,并全天播放交通安全警示录像片。三是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全方位扩大宣传效果。依托网络、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交通安全信息,曝光交通违法行为,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4
提示群众安全出行,在公交车上粘贴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和播放以“文明交通、和谐交通”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据统计,在市级报刊刊登信息37篇,市级媒体发布信息52篇,省级报刊刊登信息18篇,省级媒体发布信息2篇,国家级媒体发布信息1篇。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攻势。
四、加强综合治理,消除安全隐患,营造文明和谐交通环境。
市委、市政府以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遵循外树形象、内求和谐的要求,坚持建设、整治、管理相结合,以实施“八个平安”创建活动为契机,把城镇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预防城郊结合部和城市周边城镇道路交通事故作为深化实施“畅通工程”的切入点,根据城市严重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分析研究城郊结合部、城市周边城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一是加强静态交通秩序整治,2009年发布实施了《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城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管理规定的通知》,继续落实《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取缔电瓶三轮车的通告》、《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对河池城区相关道路实行部分车辆限制通行的通告》、《河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燃油(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等文件精神,多措并举整治城区交通环境。5
二是加强动态交通秩序整治。把整治行车秩序作为动态交通管理的切入点,依托党委、政府,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违法掉头、超速行驶、闯红灯、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以及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或拼装机动车上路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交警、运管、市政等部门联合开展城区交通综合整治,加大对乱停乱放的车辆的查处力度。2009年1—10月,先后开展联合执法员城区交通秩序大整治15次,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26267起,依法拘留53人次,暂扣车辆3434辆,暂扣驾驶证40本,其中无证违法行为513起,饮酒违法行为33起,醉酒违法行为22起,超速违法行为6110起,超员违法行为16起。二是加强安全隐患点段整治。安监、交警、交通等职能部门联动配合,加大对城郊结合部、城市周边城镇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整治力度。2009年,先后排查城市交通安全隐患点段及交通安全设施不全63处,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改。
五、创新管理理念,增加科技含量,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我市积极推进以系统化、科技化、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科技配置,创新管理理念,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一是科学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建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与 6
新建或改建道路、桥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的管理体系,形成以规划为龙头、建设为基础、管理为保障的科学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新格局。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平台,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应用水平,积极建设功能全、效率高、服务广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平台对加强源头管理、预防事故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市实施畅通工程形成了党委政府总揽、职能部门联动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离上级的要求和市民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着眼城市建设发展大局,找准问题,总结检验,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努力推进我市实施畅通工程迈上新台阶,为建设文明交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河池市实施畅通工程领导小组
二〇〇九年十月三十日
第四篇:大学生村干部村情民意总结
2011年曹庄居委会上报村情民意工作总结
自2010年7月县里实施大学生村干部村情民意月报告制度以来,新许社区管委会曹庄居委会认真收集、按时上报,每月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查找矛盾纠纷。
曹庄居委会因面临城中村改造,所以矛盾点比较突出,加上一直有历史遗留问题存在,所以县里也安排工作组进村调查了解相关情况,我也跟随村干部及工作组下去摸排情况。现将2011年曹庄居委会村情民意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情况总结如下:
一、历史遗留分地问题
曹庄居委会从2009年土地调整以来,一直有个别村民反映土地分配不公平,但是经过村里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新许社区管委会也多次到村调查了解,多次公布分地情况,绝大多数村民都对土地分配无异议,所以最后认定个别村民反映的情况属无理要求。
二、村账目公开
曹庄社区居委会一直有个别村民要求公开村内近几年账目,举报村民小组财务不清,要求彻查;账目公开后又要求对每项开支进行认真细致的说明,村里及时把情况上报,后多方开会认为账目公开无任何问题。村内账目也属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多次党支部和村委换届,当时账目的知情人有的以不在,所以无法准确无误的弄清账目问题。
三、私搭乱建拆迁
2011年7月8日许昌县各相关单位配合新许社区管委会到曹庄
进行制止私搭乱建拆除,从拆除后村里一直有针对拆迁问题上访反映情况的村民,村民反映在建房屋不属于私搭乱建,但是按照市政府下发的文件及划定的区域,反映情况的村民的在建房屋都在私搭乱建区域内,针对该情况各级多次找相关人员解释,目前矛盾还正在化解中。
今后,针对大学生村官及时上报村情民意工作一定认真及时,做到深入群众,认真排查,深刻分析,及时上报,争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家门口,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篇: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区里开展“四位一体”宣传活动的部署和村情民意调查活动的具体安排,从4月18日到4月25日,我就广大农民朋友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对我村56户居民进行了走访,还与全区14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进行了座谈,征求了许多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意见我着重谈
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老百姓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持乐观态度,但也对好多现象提出了疑问,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现将此次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上莲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上莲村2007年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市级重点整治村,2008年被确定为我区唯一的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两年来在开发区的正确领导下,在支村两委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0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200多元,村容村貌得到改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并逐步迈向小康水平。
(二)存在问题
1、部分领导、党员干部依赖思想严重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有些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对上级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
有一些干部就像是风车的轮子,推一推就转一转,上级财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给钱就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对产业发展不够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实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但却忽视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拿上莲村来讲,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路宽了、街亮了,但老百姓手里的钱却没多起来,村里修建了多处小型休闲乐园,安装了数十件健身器材,但村民却没时间去休闲散步、锻炼身体,造成资源浪费。试想,他们整天在地里劳动很累,收入很低,种出的菜还没卖出去,西瓜熟了还没人要,怎么有心情休闲健身?硬件建设好了,产业发展却滞后了,最终导致发展缓慢。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就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努力完成。否则,党的政策再好,没有好的农村带头人,农村也根本不会有新的气象。因此,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即想不想干事的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即能不能干事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等支村两委主要成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调查中,老百姓对上莲村新当选的两委班子成员都十分满意,他们能够主动入户
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做好群众工作,得到了村民理解、支持。在农村环境卫生特别是旅游沿线卫生整治工作中,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沿线居民主动拆除破旧篱笆配合工作,有的村民主动出工、出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其他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如造林绿化方面,大家都主动配合,积极投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绿化任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所以说,要想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必须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军人,摒弃懒惰和依赖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共建新农村。
2、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民增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力发展生产,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一是充分利用上莲优质核桃基地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业。虽然我村核桃种植面积达到了近千亩,但与相邻的贺家岭村相比,差距还很大,我村种植比较分散,管理上也不到位,今后要在技术管理上下功夫,扩大集中连片种植的面积,真正将核桃产业发展成为促进我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是千方百计加快农民向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依托老爷山旅游开发为契机,在政策上给予农民支持和引导,积极鼓励农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如筹办农家乐饭店,在旅游沿线修建核桃观光园等,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的渠道。三是搞好本村农民就业。充分利用村级科技图书屋和老促会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民提供就业致富的技能,加快农民就业转移。
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抓好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尽快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依靠群众自力更
生,共同建设小康秀美和谐新村。
二、农村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
随着我区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莲村有一部分农民已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是还有一部分农户收入水平较低、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延缓了我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同时也影响了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目标的步伐,这一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就走访我村困难户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困难户的基本情况
上莲全村235户,850口人,其中五保11人,低保21人。此次调查我挨家挨户走访了全村的低保、五保户,看到他们的生活现状,不禁令我心里悄然泪下。大多数人生活条件极差,生活没有保障。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低保户宋巨金,家中4口人,儿子脑瘫死亡,本人双目失明,无劳动能力,妻子常年生病,老两口还抚养两个孙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五保户史振斌,肢体残疾,无儿无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全靠政府救济生活。
像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二)困难户的贫困原因分析
根据对所走访困难户所见的现实情况分析,我认为,首先病、残是导致大部分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农村比较常见。虽然农民享受到了“新农合”等医疗保健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农民收入本来就很低,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会令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
能力,没有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其次,贫困户家庭仍以种养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人数多等因素,制约了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其家庭成员中的老弱病残,牵扯很大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其本人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养业维持生计。
(三)目前困难户家庭存在的几大问题
1、孤寡老人今后的生活问题;
2、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如何改变现状脱离贫困状态;
3、有患重病病人的困难家庭的治疗如何进一步保障;
4、智力障碍、残疾困难户的生活如何改善。
(四)帮扶困难户、低保户的政策落实情况及几点建议
近几年,上莲区委、管委会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把我区农村的惠民政策、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农业税费的减免,到“新农合”的医疗保障制度;从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到始终开展的扶贫帮困走访慰问活动,都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认真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解决了我区部分困难户的家庭住房、患病就医、基本生活保障等实际生活困难。但是扶贫帮困是一项细致的、艰苦的、长远的工作,仍需我们继续做出巨大努力。为此就如何做好困难户帮扶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实。继续扩大参合面积,2009年要保证我村所有农民全部参合,最大限度地减少老百姓的就医负担特别时贫困家庭的就医负担。借助“新农合” 医疗保障制度和近年来国家对医疗
卫生的扶持力度,争取区卫生院和村卫生所的支持,给予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医疗救助。
2、建立动态帮扶档案,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和换季时,为帮扶的贫困对象进行捐款,并定期走访探望,发现问题及时为其解决。
3、为困难户提供相应的就业优惠政策,改善困难户家庭就业状况。从根本上解决困难户没有经济来源的问题,就要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优惠政策,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使他们逐步脱离贫困。下一步,我将在做好农村就业服务的同时,侧重于对困难户、残疾人家庭的就业帮助,尽快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五)走访困难户体会
通过这次对困难户的走访,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对这些困难家庭的帮助要具有经常性、制度性。要建立起一整套社会保障机制,决不能一阵风刮过,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根据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让困难群体真真切切地得到帮助,使全村人民都能过上幸福、健康、美满地生活。
通过此次村情民意调查活动,使我对本村的村情、民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新农村建设的部署,结合我村实际情况,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工作,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我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关闭本窗口]
版权所有:屯留县人民政府
屯留县人民政府主办 屯留县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屯留县政府各部门协办
邮箱:tlxxzx321@163.com?? 联系电话:0355-7528897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麟绛东大街51号
晋ICP备08003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