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四谈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模版)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四谈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连着公平与和谐。按照中央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不仅是扩内需、稳增长之所需,更是人民群众之所盼,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以来,在经济增速放缓、财政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民生的投入力度空前加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但也应看到,我国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社会管理水平还不足以适应社会主体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增强的变化,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能拉动消费,又有利于增加投资,还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更是我们发展的目的所在。最近10年来,我国之所以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克服巨大自然灾害等一系列来自国外国内的各种挑战,发展迈上更高台阶,无不与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民生密切相关。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从目前情况看,下半年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不利因素仍会较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可能较大,做好经济工作的难度不小。
但越是环境复杂、形势严峻,我们越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
1这一根本目的不动摇,越要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把民生工作放到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把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重大民生工程摆在发展工程的优先序列,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尤其重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更加严峻。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为9.97亿,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在促进就业上付出更大努力,一方面要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制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中扩大就业。与此同时,还要重视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社会保障是一张“安全网”。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可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意愿,又可促进社会和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就要落实并完善业已制定的、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实现今
年年底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我国新医改既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难点问题将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将集中暴露,工作难度还会加大。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认真总结医改的经验和做法,抓紧完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规划,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思路,加快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日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关部门应扎扎实实把这项工作推进下去,试点城市应把启动破除“以药补医”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实抓好。与此同时,要适应人们对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和部署,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等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和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关系民生也关系发展,具有惠民生、稳房价、扩内需、促发展的多重作用,是当前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和硬任务。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就要充分认识这项工程的重要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年初的既定目标,并继续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要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既缓解部分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又达到刺激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支出,带动居民消费的目的。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办实事,多帮群众解决困难,我们的事业发展就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经济日报,经济日报评论员)
第二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十二五”时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纲领性建议和指导性方针。“十二五”时期,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时期。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指明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模式。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合理,从扩大投资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提高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生产和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在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国情中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富裕安康的艰巨使命,面临着在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艰巨使命,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居民收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已成为全党共识。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外延型扩张模式难以为继。如果不能抓住“十二五”时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今后发展的代价就会越来越大、空间就会越来越小、道路就会越来越艰难。当传统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建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可能时,就必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任务。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为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新的道路、新的机制,从而促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迈上新的台阶。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就是将其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和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时不我待、加快步伐,又要渐进推进、持之以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目标和导向,并根据发展规律和进程确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步骤和机制。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表现为生产要素、经济结构、能源类型、增长动力的转变,也表现为分配体制、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生态环境的转变。贯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就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体制机制、利益关系的整体变革,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推动发展转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轨道;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
“十二五”时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更为全面深入地发挥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作用,使之更为集中有效地服务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要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切实改变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集中度,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从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的现实问题,形成符合国情的住房供给结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健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加快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形成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人才制度,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要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新文化生产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更加重视改革总体设计和顶层设计,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各领域重点改革任务,促进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促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要加快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有效防范外部风险,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发展不仅要解决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为什么发展、为了谁发展、发展成果属于谁的问题,这是决定发展成败与否、持续与否、和谐与否的根本问题。科学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以人为本要求把发展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体现在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民生是民利之基、民意之系、民乐之源。“十一五”规划基于我国人民生活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一判断,提出了认真解 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了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根本目的,表明了科学发展的利益属性、价值指向和评价标准。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或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制定的,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内容,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给予无偿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而提供各种福利待遇。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准和自理能力。
社会优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属给予的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
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总体来看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覆盖面小,资金缺口较大以及整体计费水平高等方面。再加上社会保障对象的数量多,类型复杂等现状,我国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第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有利于劳动力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通过社会保障制度,降低人们社会生活的风险,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劳动者自身的生产不会因为生活陷入困境而中断,通过对家庭的救助,有利于下一代的顺利成长。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社会保障能够刺激社会总需求,保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同时还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如一些基金类的社会保障基金可用于社会的生产建设。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进行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手段。通过调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保证全体成员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总之,只有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快建立健全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的界定保障的标准和方式,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提供全面,可靠的保障,才能真正起到社会安全网的作用,才能为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提供 重要的保证。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性建设。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追求。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就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就要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各级领导干部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负有重要责任。要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努力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三篇: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如此注重民生问题,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坚强决心。这是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新认识。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对现实生活中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趋势,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夯实执政基础,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管子〃牧民》有句名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是告诫古代君王要爱民、教民、养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群众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日益多元化,党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做好群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做好群众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 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内含着群众观,体现着群众观。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回答了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完整内容。树立新时期的群众观,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
2、做好群众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政通人和是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会有矛盾。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使各种社会问题也容易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通过法制建设来不断提供社会和谐的法制保障,通过文化建设来不断构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也要通过群众工作来不断协调关系、凝聚人心。改革发展越是处于关键时期,越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越需要社会稳定,党的群众工作越是要加强。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下大力气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稳定大局,构建和谐氛围,保证改革开放继续推进。
3、做好群众工作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执政能力的现实要求。党章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 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必须严格遵循。是心系群众、服务群众,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干部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感情上疏远群众,在思想上害怕群众,在工作上脱离群众,导致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民主政治制度不够健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仍然存在,作决策、搞工作脱离群众;工作作风漂浮,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群众办事难;工作触角萎缩,党群信息阻塞,上情下达受阻,下情上达不畅;合理调节各阶层利益关系,关心弱势群体,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还不够大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必将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加强群众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极端重要性。
二、以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努力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本领,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基础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2008年1月10日以来,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抗灾前线,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亲民爱民形象,表现出强大的人格魅力,不但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法新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寒冬下矿井‛;《星岛日报》报道‚总理冒险‘闯’灾区‛。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做好民生工作,就是抓住了群众工作的本质和要害。可以说,能否做好群众工作,也是检验一个党员、一个党组织先进性的重要标准。
(一)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感情关乎成败。要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干事创业,首先要解决感情问题,没有情为民所系,就不可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学习郑培民、牛玉儒等同志先进事迹及其精神实质,从中汲取营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切实解决‚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不断洗涤思想感情上的尘埃。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自觉地深入基层、深入去体会人民群众的安危疾苦,去感受群众的智慧,在实践中培养加深与群众的感情。感情深了,就有办法做好群众工作,群众也才会信任我们。
(二)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提高发展群众利益的能力。发展是和谐之基,稳定是和谐之首,利益协调是和谐之要。群众工作与发展群众利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群众工作的目的是带领群众扩大社会各方面福利,同时也只有通过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做群众工作。发展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总根源,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经济是基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财富,增强财力,为改善民生创造条件。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扩大群众就业、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理顺利益分配、促进各方面公平等方面下功夫,使群众成为发展的受益者。三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力度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要以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为参照,超过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就谈不上改革的成功,也就谈不上发展。因此要做到审时度势,突出重点,审慎决策,并建立相应的补偿和保障机制,兼顾 各方面利益,以利于社会稳定。
(三)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畅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宣传教育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发展意识、改革措施与群众的思想、认识并不总是一致的,目前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群众利益确实受到损害所致;另一种是由于群众的误会、不理解所致,前者必须认真纠正,后者就需要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使群众的思想认识与正在进行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要求相适应,形成共识,尽可能扩大相同点和认知程度,缩小分歧。
宣传教育群众,一要做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开门决策‛,畅通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通过调研、座谈、咨询等形式,形成集中民意和民智的长效机制。二要做好与群众的双向交流。无论是决策前、执行中,还是工作实施后,干部都要把深入了解民情与群众充分表达意愿结合起来,形成双向沟通,使群众确信自己是社会的主人;同时,要真诚地把决策的主导权和管理的监督权交给群众,使群众确信决策是自己制定并利于自己的决策。要善于因势利导,推动群众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清讲透为什么这样做、应当怎样做;要善于运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和典型动员和组织群众,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要特别注意教育引导群众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用发展的要求来思考问题,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党和政府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为老百姓着想的。
(四)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关注细节,善政养民。西方有一句谚语:‚人不会被大山所绊倒,而是被石头所绊倒‛。我们的工作遇 到一些困难、干扰和群众的信访问题,常常也不是因为大方向、大目标有问题,而是由于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或一些细节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或没有认真地对待,如在政策前期调研、政策宣传、政策把握、群众教育、与群众的沟通、工作的细致程度以及事后的后续工作不到位等,致使小矛盾转化成了大矛盾,小问题积累成了大问题。
关注细节,一是要做好调研。作风扎实、情况清楚,做工作才能让群众信服,要全面了解工作的时、地、人、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切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二是要统筹兼顾。既要突出群众长远的根本利益,也要兼顾每个个体眼前的具体利益;既要学会办大事,也要善于办小事;既要建设壮观靓丽的大街广场,也要建设整洁有序的小街小巷,切不可‚善小而不为‛。三是要操作到位。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高操作技巧和抓落实的能力,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善作善成,切不可‚眼高手低‛。不仅要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还要进一步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加大为民办实事的投入,落实为民办实事的责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群众实现发展的热情激发出来,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谋发展之策,共创发展大业。在衡量政绩时,不仅要看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还要看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使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扎根、行动上体现。
(五)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依法办事。领导干部虽然有一定的权力,但是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如不尊重法律、不遵守规则,乱用权力,群众必定要在法律以外找渠道,社会必定混乱无序、不可能和谐。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群众工 作也是如此,依法则理正、违法则气短。依法办事,一是要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法治的观念深入骨髓,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二是要熟悉、把握法律政策,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善于在法制轨道上解决矛盾问题;三是要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以牺牲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代价搞建设抓发展,当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自觉地予以维护;当群众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通过调解、协商等形式积极予以化解。四是要清正廉洁,‚民不畏吾权而畏吾公、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廉,公生明、廉生威‛,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一系列规定,不以权谋私侵犯群众利益,不因个人的不廉洁行为影响公共利益,以获得群众的信任。
第四篇:以改善民生为抓手谋发展促和谐
以改善民生为抓手谋发展促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我们党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作出的承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物质基础是保证。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学发展之路。近年来,宁夏紧紧抓住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施依托煤炭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突破传统单一的资源开采买卖模式,举全区之力打造宁东、太阳山煤化工和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实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产业优化升级、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国有企业改制改革重组、大企业培育和品牌创建“七大工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制定节能减排“十条铁律”,关停一批落后企业,使重点流域、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乡乡通油路、通宽带,村村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和户户通电。坚持区域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构筑以银川为中心,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为主干,县城为基础,小城镇为补充的大、中、小相结合的城镇体系,城镇化率提高到45%。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三纵六横”骨干路网形成,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全境。通过这些措施,宁夏经济总量快速提升,财政收入成倍增长,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创历史新高。同时,首府银川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县域经济竞相发展,12个市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亿元,两个县级市进入西部百强。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民生问题凸显,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密切相关。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把发展社会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宁夏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创新工作思路,着力进行突破,取得了明显成效,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采用“一卡通”方式兑现粮食直接补贴,实现全面禁牧封育,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奖励机制,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制改革,实行药品招标、配送、价格“三统一”;大力加强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12件环保实事按期完成,大六盘生态经济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工程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9.8%,重点流域、重点地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成为全国第一个“人逼沙退”的省区;认真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24.9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10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0元,分别增长12.3%和10.7%,同时3次调高最低工资标准、4次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低保标准;突发公共事件、防灾减灾、重大疫情应对处置体系基本建立,安全生产监管全面加强,产品质量与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切实帮助困难群众
宁夏城市人口相对较少,但由于经济欠发达和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城市居民中贫困户相对较多,同时在中部干旱带还有近百万贫困人口。切实帮助困难群众,是关系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这方面作出了艰苦努力。2003年,建立了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目前这项政策正在推开,先后有44万城乡特困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全面推行。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教育支出成倍增加,城乡学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较快,农民参合率达85%。城乡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农村五保户供养、教育救助、司法援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建成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485万平方米,采煤沉陷区和资源枯竭矿区困难职工迁居工程进展顺利。塞上农民新居、危窑危房改造加快实施,13.3万农户住上新房。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完成7.7万人的生态移民和270个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务,解决了31.2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绝对贫困人口由29.7万减少到5万左右。2008年,全区又安排9.3亿元资金,用于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和增加社保、就业、住房、公共卫生等的投入。
第五篇: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一谈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
——一谈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针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是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部署。我们要充分认识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经验做法,针对现实问题,建立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扩大内需是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举措,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内外需失衡是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就在于调整和转变需求结构。国际经验也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内需。只有立足扩大内需,坚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才能真正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使我们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进入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我国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无论是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还是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处处都孕育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就要抓住这些有利条件,立足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扩大内需;立 足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扩大内需;立足城镇化稳步推进扩大内需;立足加强社会保障系统的不断完善扩大内需;积极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扩大内需;积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
立足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扩大内需,收入最为关键。尽管我国人均GDP已迈上5000美元的新台阶,但收入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均衡问题仍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努力做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就业是收入之源,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只有就业规模扩大了,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扩大消费才有基础。社会保障是“安全网”,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意愿。而且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本身也是社会消费。因此,下半年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健全养老、医疗卫生、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办好群众需求最迫切、政府又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与此同时,还要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要总结以往扩大消费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消费法规标准、市场流通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安心消费、方便消费。
立足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扩大内需,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是重点。当前,居民消费正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向以住、行为代表的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也进入 了关键时期,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需求空间越来越大,健康、节能、环保、低碳和个性化、智能化等绿色方向正在成为主流消费市场的重要标志,新的技术和创意也推动形成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我们要适应这一趋势,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发展新业态来满足不断扩大的绿色需求,创造和引领新的消费需求。
其中,尤其要重视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方向,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的最大产业支撑。
这不仅体现在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们对餐饮、音乐、图书、旅游、健身、新媒体、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居民消费的进一步扩大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展服务业、增加服务消费来实现;而且体现在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类生产性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制造企业会更多地将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性服务环节交给专业的服务企业完成;同时还体现在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过程本身也是相关实体经济获得发展的过程,这将为企业创造众多难得的、利润丰厚的投资机会。特别是现阶段,我国一些产业产能已经很大,有的领域甚至已经过剩。在这种情况下,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到加快发展服务业上,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不仅有助于为扩大内需提供产业支撑,夯实“稳”这个基础,也有助于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在城镇化。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能够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有关数据表明,按照目 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如果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而相应增加的投资需求会更多。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城镇化发展蕴含的巨大机遇,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逐步释放出城镇化带来的需求潜力。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消费是基础,稳定投资是关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必须保持投资需求的合理增速。但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因此,稳定和促进投资需求合理增长,应把重点放在投资结构的调整上,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一方面,要做好投资投向的调整,使投资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保障重点在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加强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还要在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民间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完善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和“新36条”实施细则,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的内生和自主增长基础,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来源:经济日报,经济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