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构建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2006.3.14
近年来,江永县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积极探索民政工作新路子,大力突破民政工作重点、难点、热点和特点,着力开创民政工作新思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崇尚实干,扎实工作,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发展,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了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对如何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一、当前民政工作状况
1、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城乡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的新平台。一是健全了救济扶困工作负责体制,夯实了救济基础。近两年来,发放救济物资180余万元,确保了3600多户重病重灾、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二是强化管理,完善了低保工作制度。主要乡镇设立了低保服务中心(站),聘请了低保专干。加强了对低保入保对象入户排查和年检工作,对所有低保对象户主进行张贴公示,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全县4230名低保对象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人均低保补差由原来的54元提高到67.8元,并享受水、电、电视收视等配套优惠。三是加大老年扶助工作力度,做到困有所解。把改扩建农村敬老院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投入近10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了扩改,入住五保老人100余人。
2、坚持依法行政,构筑了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新平台。一是推进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全县210个行政村第六届村民委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建立了民主自治章程和理财小组,潇浦镇玉岭村被评为全省民主法制示范村。二是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社区功能,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方便社区群众生活,增加就业岗位就业岗位,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居民解决就业问题。两年来,全县共实现就业和再就业9000多人,其中国企下岗职工就业3000多人,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1000多人;劳务输出12000多人。同时,做好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工作,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逐步形成社区居民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平等协作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3、坚持政策依据,构筑了优抚和稳定工作的新平台。一是足额发放抚恤定补款。2004年,及时足额发放抚恤定补款118万元,确保了1355名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二是切实做好优待工作。落实了老复员军人安立每人 1
每年60元的医疗补助费和3元自然增长费,并确保优待金入时到位不拖欠。三是拓展安置渠道。2004年,安置退役士兵42人,同时,积极鼓励自谋职业,减轻了安置压力。四是抓好复退伍军人的扶贫帮困工作。两年来,县级领导和各单位对60名困难退伍军人结成了对子,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210多人次,确保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稳定。
4、坚持引导为主,构筑了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的新平台。按照“依法登记,严格管理”的原则,加强了全县社团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大力培育和引导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进一步规范了组织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全县登记社团组织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5个,成立了蔬菜产销、肉牛产销2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民政工作在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了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对社会进步的稳定作用和对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保障作用,但当前民政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思想方法的创新不足。思维观念中现代的创新的东西少,单纯依赖国家的“等、靠、要”思想、独家包揽的封闭管理思想、凭老规矩和老经验办事的思想、民政工作小打小闹难有作为思想,还没有很好解决,依然影响民政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是依法行政的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把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执法依据、程序和结果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现“阳光民政”,做得还不够到位。
三是工作理论的升华不精。比如如何对社区职能、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做出科学定位,如何科学地制定行政区划标准,如何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等等调查研究不深入。
四是扶济救助工作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福利事业在养老、助孤、安残、济困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同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处理到位难,殡葬改革推进慢。
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受特定的历史条件所限,但最主要的还是停留在单纯的业务观点上,宽阔的眼界、战略性的思考和谋划还不够,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还不强。改变这一现状,更需要深入贯彻好“三个代表”思
想,这是工作上水平,有品位,提升和带动各项民政事业发展的政治思想保证。
三、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思考
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是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因此,新时期民政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始终突出为民、利民的人本思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为民、利民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好标准。
(一)、从全县大局的重点中把握民政工作的着力点,力求和谐发展
1、实现从传统民政到现代民政的思维转变,切实把民政工作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来思考、来谋划、来安排、来对待。县、乡镇党委、政府委政府要加强对民政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民政工作作为极为一项事关民生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民政事业的发展纳入县、乡镇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督促检查,统一考核落实。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中,对于灾害救助、低保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五保供养等民政专项资金,要列足预算、据实核拨,对于老龄工作、社区建设、专项事务管理等在经费上也要给予优先保障。同时加大投入,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民政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2、要实现民政工作内容的转变,把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求生存作为主要任务转到以扶贫济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并存上来。江永县是一个农业山区小县,是干旱、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每次自然灾害成灾面积大,经济损失重,受灾群众多。对此,在确保安排好灾后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灾区尽快实现信、路、电“三通”,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同时,要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增强农村抵御灾害的能力,达到“水稻损失烤烟、蔬菜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二三产业补”的效果,实现困难群众特别是灾民能够自给自足,从根本上解决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工作就事抓事的问题。
3、要实现民政工作机制的转变,把过去以民政部门包揽为主的做法转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机制上来。做好民政工作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靠政府主导,做好民政工作;靠部门配合,推动民政工作;靠社会参与,搞活民政工作;靠和谐社会,发展民政事业,从而提高
民政工作的亲和力,最大能量地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同时,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引导社会居民的自觉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坚持和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动员方面长期形成的好传统、好做法,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有效机制,正确引导群众对待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的威胁,从而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从社会稳定的难点中选准民政工作的突破点,创建和谐局势 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根基在群众,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事关社会大局稳定。
1、要落实优抚政策确保稳定。复退伍军人是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要围绕完善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政策,创新工作机制,搞好协调配合,按照自然增长机制,及时提高优抚对象抚恤救助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复退伍军人重访、集访难的问题,形成工作互助、团结稳定、良性发展的局面。
2、要拓展安置渠道确保稳定。解决了安置对象的“出路”问题,很大程度上也就解决了民政工作“活路”问题。在正常安置的基础上,要想尽千方百计,积极鼓励自谋职业,以减轻安置压力。要立足县情,依托优势,按照“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对象自主创业”的方针,坚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就业安置问题,努力探索促进和扩大就业的新路子。
3、要依法信访确保稳定。民政工作涉及社会事务的各个方面,来信来访多,做好每件来信来访工作,是解决社会矛盾,为民排忧解愁的重点工作。要按照“责任真强化,制度真落实,问题真解决”的要求,带着真情了解问题,带着亲情解决问题。一是要有效化解新信访案件。定期开展社会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实行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限期办结制等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办结答复,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和久拖不决现象。二是要切实解决老信访案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被动调解为主动上门服务,公正客观调查核实信访户所反映的问题,符合政策应该解决的,克服困难尽快解决;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则安排专人负责作说服解释工作。三是要构建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定期召开镇村干部会议和党政联系会制度,及时分析研究信访工作新动态;认真执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点案件督办、责任追究、限期办结、领导信访接待等工作制度;抽派专门人员组成工作组,及时办理群众信访案件。
(三)、从群众关注的热点中寻找民政工作的着力点,构建和谐社会
1、要抓住为民解困这条主线,切实保障民生。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保证。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助残、救孤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要进一步建立并逐步规范保障城镇贫困居民基本生活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做到应保尽保;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方式,对农村鳏寡孤独实行“五保供养”;要切实解决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加快改革福利事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投入机制,大力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引,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覆盖面广、功能多样、能够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福利服务需求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
2、要抓住城乡基层建设这个重心,落实民权,形成合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城乡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也在基层。要大力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深入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增强农村基层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积极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面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搭建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综合平台,促进社区共建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3、抓住民间组织这支重要力量,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民间组织由于具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机构的特性,被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第三部门”。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更好地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应注重民间组织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坚持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方针,逐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民间组织网络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民间组织管理服务体系。要大力培育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自律性行业协会、对促进农民增收有巨大作用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适应城市基层管理服务要求的社区公益性和服务性民间组织、社会慈善组织等,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要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发展重点,调动民间组织发展的积极性,把握民间组织发展的方向。
四、从自身建设的特点中优化民政工作的关键点,扮好和谐角色
新形势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民政部门切实履行职能,为发展市场经济和深化各项改革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和有利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又对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优抚安置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有关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以及民政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党委、政府尤其是民政部门决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必须根据民政工作的特点,在改进工作方法和措施上下功夫、做文章。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民政开拓创新、依法行政的力度。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增强法制意识,建立健全民政工作规章制度,以完善的制度管人、管事,在思想上树立不违规、不逾制的观念,公正、平等对待工作对象,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二是要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综合协调、服务群众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和“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相互协作,推动工作的完成。要丰富“为民”情感,躬行“为民”实践,思民之所想,忧民之所愁,急民之所难,办民之所需,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权益的代言人、维护人。三是进一步提高民政干部队伍的能力。要以开展好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强化宗旨意识,始终把“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百姓群众解愁”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转变作风,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第二篇:构建和谐社会与首都民政工作
北京民政局局长赵义:构建和谐社会与首都民政工作
很荣幸与大家一起探讨首都民政工作,我主要把首都民政工作的基本情况给大家汇报一下,谈一些工作中的个人体会,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下面,我谈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民政概述
先简要介绍一下民政工作的历史、特点和北京市民政部门的有关情况。
(一)民政工作的历史
关于民政的历史,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有了很粗浅认识,先应该清楚三个概念:民政词汇、民政事务和民政机构。
1、民政词汇。“民政”从字面上讲,“民”是指民众、人民,也就是指广大人民群众。“政”是指政务、政事,即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意思。把这两个词合起来,就是指管理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社会事务,这就是民政工作的基本内涵。民政这两个字比较准确表述了民政工作的内容。“民政”一词最早见于《两汉会要》和《宋史》。“两汉会要”是南宋徐天麟编撰的,列有“民政”门类,记载了两汉时代的民政事务。元朝脱脱等人所编的《宋史》,在记述宋官职中,有“军谓兵,州谓民政焉”的说法,即军管兵事,只管带兵打仗;州官是管行政的,称之为民政,民政与军政相对,除带兵打仗之外,都是民政,民政包括了全部地方政权的职能。但是,官方和学者普遍使用民政的概念从清代开始的。
2、民政事务。民政作为一种思想和一些工作,具有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据《周礼》记载,西周的地官的职权有以下事项:领土疆域、行政区划、基层政权、救灾救济等,这些与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民政工作十分相似。由此,可知早在西周的时候,一些民政事务就已经开始了。此后,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民政的内容不断变化,但是一些基本的民政事务,如行政区划、基层政权、救灾等等,一直延续下来。
3、民政机构。民政机构是近代的产物。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中央政府中设臵民政部。这个时期民政业务相当广泛,几乎包括现在公安部、建设部、卫生部、测绘总局和民政部的全部业务,这是一个大民政时期。解放以后,新中国成立了内务部,管理民政事务,下设民政、社会、优抚、地政和干部五个部门。之后,民政部门又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二)北京市民政局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民政局是一个老局,建立于1949年9月。50多年来,伴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北京市民政局的职能和设臵也发生了多次重大调整,业务工作有所变化。有不少工作曾经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但现在不是了,其中,一部分工作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工作,比如解放初期收容改造妓女等工作,现在没有了。有的则已经从民政部门独立出去,比如民族、宗教、侨务等,现在有民族委员会、宗教局、侨办等职能部门。有些则是民政局近年来新增业务的,例如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社区建设、低保、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等。2000年机构改革后,市政府三定方案明确了北京市民政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局,主要任务是负责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的职能。
从业务工作来看,民政业务比较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4个方面、30多项业务:
第一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工作,包括救灾救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捐赠、老龄工作,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生产以及福利彩票发行等等。保护困难户、灾民、孤儿、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比如低保,现在全市享受最低保障的城乡人口23多万人。再如老龄工作,北京市现有老年人224.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3.1%,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第二是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开展社区服务,指导村委会和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现在全市共有社区2400多个,行政村3900多个,做好社区建设,依法指导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维护城乡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第三是服务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双拥、抚恤优待、烈士褒扬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安臵服务管理工作等。北京驻军比较多,军队的首脑指挥机关集中在北京,所以北京市双拥优抚安臵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北京市双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
第四是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包括民间组织管理、殡葬管理、婚姻登记、行政区划、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等。现在北京市登记的民间组织共5600多个;每年还为8万对新人办理婚姻登记。
(三)民政的性质和特点
关于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许多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其中,影响 比较大的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提出的“三个一部分”,即: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政权建设的一部分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部分。另一个是前任部长多吉才让把民政业务工作分为四个方面,即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和专项社会行政管理。我刚才介绍民政业务时,采用的就是后一种说法,这也是现在比较通用说法。
民政工作有四个特点:
一是群众性。所谓群众性,就是民政工作主要任务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民政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要不怕麻烦。”朱德同志说:“民政部门是人民群众的组织部。”陈毅同志说:民政部门“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这些说法都表明民政工作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这些说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历来对民政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年“六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并作了重要讲话,给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巨大的鞭策和鼓舞。
二是多元性。民政业务工作内容繁杂、领域宽泛,且各业务都相对独立,与其他行政部门有显著区别。如,公安部门管理社会治安,卫生部门管理医疗卫生,这些部门的内部虽有分工,但业务之间紧密联系。民政工作各项业务则有很大的独立性,如婚姻登记与殡葬管理没有直接联系,行政区划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也没有直接联系。
三是社会性。民政工作的范围是社会领域,管理的是社会事务。西方学者习惯把整个社会分为三个领域,即政府、市场和社会。民政部门不是经济部门,是负责社会行政事务的管理部门,民政工作的范围主要集中在社会,是一种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四是政治性。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都是为中心任务服务的,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一部分民政工作如双拥优抚安臵、基层政权建设、民间组织管理等,本身就是一项政治任务,与国家政权密切相连。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直接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民政工作的对象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全民为对象的工作,如基层政权建设、殡葬改革、行政区划、婚姻登记等;另一类是以一部分人为对象的工作,如优抚安臵、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一般而言,民政工作对象主要指的是后者。
二、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为民政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
首先说科学发展观。党中央提出要科学地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的发展还不够科学,主要表现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即“经济的腿长,社会的腿短”,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将更加重视和关注社会事业,政府的职能将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国家的资金政策和社会资源将更多地向社会事业倾斜,民政工作是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和谐包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和各种关系,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是最根本的。民政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服务对象是各种人群,主要包括老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下岗失业人员、灾民等困难群众。做好民政工作,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人们之间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融洽,社会的和谐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政部门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将大有作为,可以发挥重要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促进社会发展。一是发挥民政部门在部分行业上的主导作用。在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福利彩票等事业上,民政部门承担着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市场培育等职责,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环境起着主导性作用。二是发挥民间组织载体作用。民间组织对完善市场秩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组织程度、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服务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和力量。三是发挥行政区划布局作用。要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强区划管理工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地区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实现社会公平。协调社会利益关系,通过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困难群体或特殊群体提供物质上或服务上的帮助,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体现社会发展和进步,平衡社会发展,确保所有社会成员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人际关系,这是民政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直 接体现和作用方式。
(三)维护社会稳定。民政工作是社会的稳定器,维护稳定的作用十分突出。一是稳定军心。双拥优抚安臵工作是稳定部队、稳定社会的重要政治任务,事关军心稳定,事关军地和谐,历来是捍卫国家安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稳定民心。通过健全“托底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人群构筑一道最后的安全防线;健全“改善性”老人优待制度,使他们颐养天年;健全“机会性”残疾人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就业,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条件。三是稳定街头。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街头流浪乞讨人数激增,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通过做好救助管理工作,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帮助其渡过难关,避免其因生计问题与社会发生摩擦、冲突。四是稳定灾区。灾区人心浮动,民政部门负责转移安臵灾民,调集发放救灾物资和资金,解决灾民基本生活需求,担负着稳定灾区的重任。
(四)规范社会管理。城乡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婚姻登记管理、救助管理、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等民政工作,都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其中,确保基层社会的和谐有序至关重要。一是建立起新型社区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起党组织领导、政府指导、自治组织主导、社区民间组织协助、志愿者和居民积极参与的社区管理机制,扩大基层民主,维护村(居)民的合法权益,提高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功能。二是建立起社情民意反馈和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具有贴近民心、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解决民生的优势和作用,是建立社情民意反馈和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可靠资源和有效途径。
(五)弘扬社会正气。一是弘扬“双拥”精神。通过双拥共建活动,形成全社会拥军优属,关心支持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共筑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二是弘扬见义勇为精神。通过依法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事迹,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三是弘扬社会互助精神。通过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社会捐赠活动、组织送温暖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三、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各界对民政部门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民政工作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
(一)民政工作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民政部门直管、直办的社会事务较多,政企、政事和管办不分的 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许多民政业务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起来,导致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不适应的问题日渐凸显,如何转变观念,创新管理和工作方式,提高适应市场经济和运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的能力,民政工作的改革创新任重道远。
(二)民政工作的职责任务越来越繁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民政部门的职能不断拓展,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民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工作是民政部门近年来新增的业务,没有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需要积极实践和探索。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要求,社会救助、社区建设以及民间组织管理等工作需要开创新的局面。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部分传统的民政业务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工作难度加大,有的甚至走到了尽头,需要改革创新。
(三)民政工作对环境资源的依赖性大。民政工作具涉及面广、横向关联度高,尤其是民政工作大都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工作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一个协调不同系统的资源、并将其用于服务对象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民政工作对环境资源的依赖性大,政府的重视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和就业环境等都是做好民政工作的重要因素。
(四)民政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依法行政是提高民政工作整体水平的根本途径。总的来看,民政法规制度建设比较滞后,许多现行法规政策需要调整和完善,有的业务工作甚至无法可依。民政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观念需要增强,具体工作程序需要规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
(五)民政部门社会管理能力亟待增强。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建立的社会福利项目,如社会保险、低保制度、社会福利、社区服务、教育和医疗救助等。社会管理就是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的过程。总的来看,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还不强,主要原因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且长期以来,偏重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严重“缺位”,欠账较多。
(六)民政工作缺乏社会科学理论的支持。民政工作的实质是助人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但我们缺乏好的理论和技术的支持,这 使一些工作长期处于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水平。例如,低保户的资格界定主要依靠邻里反映,靠居委会干部的主观判断,但居委会干部缺乏业务训练,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情面等问题,工作中容易出现偏差。另外,我国特殊的国情使得国外理论适用性非常有限,很多民政工作带有探索性,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提高。
四、如何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我先说一说,今后一段时期首都民政事业的发展思路:
第一、推进民政工作法制化,把所有民政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推进依法行政。民政工作是有关社会行政事务的管理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项工作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特别是随着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年,全市民政系统共发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20多起,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增强法律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第二、推进民政事业社会化,在政府主导下,要充分发动、组织和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民政事业。一方面,民政事业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只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民政事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民政事业发展才能有充足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既有愿望也有能力兴办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民政事业社会化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存量上转换机制,二是在增量上转变方式。存量上转换机制,就是要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转换用人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搞活运行机制,提高现有资源的综合效能。增量上转变方式,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改变政府包办的做法,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增强民政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推进服务组织网络化,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依托,整合基层民政服务工作,打造社区工作平台,健全社会化的基层民政服务组织网络,推动基层民政工作有效落实。
第四、推进工作手段信息化,在民政工作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民政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今后首都民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
(一)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与稳定。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安全网”,起着兜底保障的作用,对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自1996年,开始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市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框架体系,救助内容逐步拓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在各项救助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以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进程。今后,社会救助工作将从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救助环节入手,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首都社会救助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完善各项救助制度。不断完善低保标准的科学调整机制,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家庭困难系数,确保困难程度大的家庭得到更多救助。健全低保家庭收入核查和入户走访跟踪制度,完善低保家庭分类管理、动态管理以及人户分离人员双重管理措施,规范社区公益性劳动制度,增强低保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加强低保与就业、扶贫政策的有机衔接,逐步变被动救助为积极救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和危重病救助制度,实现专项救助与临时救助相衔接,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项目相衔接,缓解低收入家庭的医疗困难。进一步扩大城市廉租房救助范围,加大农村特困户危旧房翻建数量。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的救助措施,保证低收入家庭子女不辍学。
二是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对现有救助政策和资源的整合力度,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有效保障灾民、贫困人口和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理顺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起统一规范、运转协调的工作体系,明确社会救助工作归口管理机制,强化街道乡镇的综合救助职能,搭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平台,确保各项救助措施落实到位,发挥综合解困效应。要健全社会救助的各个工作环节,规范操作程序,增强救助工作的透明度,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实现应保尽保。
三是提高临时救助和灾害救助能力。建立健全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家庭变故的快速反应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临时有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救助。进一步完善落实“三制、一案、一评估”机制,加强灾情信息收集、报送和监测,积极推进社区减灾,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危机应急反应和紧急救助 能力。认真开展灾民生活救助,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十一五”期间,建成5个市级救灾捐赠物资储备库,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物资形成一定储备规模。
四是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加快管理设施建设步伐,采取“两站合一”的方式,新建北京市救助管理总站和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区县正式建立1个救助管理(咨询)站。不断完善救助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提高救助管理工作专业水平。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的相互协作,扩大社会力量参与,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流浪乞讨现象。加大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力度,保护流浪儿童的合法权益。
五是推动社会互助和慈善事业发展。贯彻落实《加快首都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广泛宣传慈善理念,培育和发展慈善公益组织,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挖掘社会资源,拓宽募捐渠道,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推动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在全社会倡导开展社会互助和志愿者活动,积极营造诚信友爱、扶危济困的社会氛围。“十一五”期间,全市接收捐赠站点力争达到1000个,基本构建起以爱心家园和捐赠站点为平台、“96156”社区服务热线为纽带的经常性社会互助网络,发挥慈善捐赠和社会互助的积极作用。
(二)健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和整个社会的幸福和谐。
社会福利主要是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困难人群提供基本保障和生活照料。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今中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共313所,总床位3万张,百名60岁老人拥有床位1.5张,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为此,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老龄问题的研究。北京市199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30万人,占总人口的13.4%。人口老龄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积极应对。我们将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及趋势,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更好地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加快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到2010年,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达到5万多张,百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3张,初步实现养老服务设施整体布局比较合理、床位数能基本满足需求的发展目标。加快市级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重点抓好市级示范项目,完成“农村星光 计划”、“爱心护理工程”、“霞光计划”等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各区县均建立起1所200张以上床位的区级老年福利机构。全市60%以上的街道(包括地区办事处)拥有1个床位不少于60张的养老服务机构。陆续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1000个山区村建设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同时,制定养老服务机构“公办民营”指导性意见,落实“民办公助”补助资金,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逐步实现社会福利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加快老年福利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十一五”末期,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2万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40%以上。加强行业管理,促进福利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
三是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通过专业化的服务,为居住在家庭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从国际经验和现实国情来看,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化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途径。除少部分老人入住福利机构外,绝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在家中,这就需要老人所在的社区有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为此,我们将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认真做好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工作,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使老人能在家庭里享受廉价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搭建居家养老的平台,加强对养老服务的指导,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服务组织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由社会组织运作,服务主体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家政公司、志愿服务组织等,通过无偿、低偿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另外,进一步规范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家庭寄养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社会化模式,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不够规范。我们将从财政保障、寄养家庭选择以及家庭寄养工作中各主体的责任、权利、义务等方面加以明确和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程序,促进规范化管理。研究制定促进福利企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积极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坚持诚实守信,严格管理,扩大福利彩票发行,“十一五”期间,福利彩票销售总额为100亿元。
总之,要加快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建立以政府基本保障为基础,福利服务提供社会化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福利格局,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自律、机构自我发展的社会福利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为老年人、孤残儿童、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福利服务。
(三)完善优抚安臵工作体系,促进军政军民关系的融洽和谐。
优抚安臵工作是民政部门的一项传统业务工作,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驻军多,军队的首脑指挥机关集中在北京。做好北京的双拥优抚安臵工作,意义尤其重大。近年来,北京市双拥优抚安臵工作发展较快,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各项优抚政策逐步完善和有效落实,安臵改革不断深化,保障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今后,将加大抚恤优待、退役士兵安臵、军休服务管理的改革创新力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型拥军优抚安臵制度。
一是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双拥活动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有助于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我们将立足首都特殊地位,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加大军地双方在各个领域相互支持与合作的力度,努力构建军地团结、共促发展的双拥格局。抓好北京市双拥联席会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军民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加强军供站建设,做好新老兵转运和军供工作,维护军队和社会稳定,促进军政军民团结。
二是完善和落实优抚政策。优抚对象都曾为国家做出过贡献,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优待抚恤政策,科学合理地调整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保证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实施农村优抚对象危房翻建新的五年规划,改善城镇优抚对象的住房条件。完善和落实在乡优抚对象医疗减免办法,提高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好优抚对象的住房和医疗问题。
三是推进退役士兵安臵改革。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退役军人安臵工作新途径,不断拓宽安臵渠道,健全和完善扶持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政策,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提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鼓励和引导复员退役军人自谋职业,逐步实现安臵方式多元化。
四是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认真做好军休干部接收安臵工作,全面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加快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探索符合首都实际的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新路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国家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新模式,不断提高军休服务管理水平。
(四)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促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
基层社区和村镇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整个社会高效运转的基石。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越来 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近些年,中央和北京市都十分重视基层工作,加大了对基层的投入力度,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去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若干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们将围绕“民主制度健全、社会秩序良好、基本社保均衡、公共服务完善、生活环境舒适、邻里互助友爱”的要求,积极推动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自治功能,提高基层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是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街道的职责定位,总结推广街道体制改革试点经验,逐步理顺街道办事处与政府专业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的关系,社区居委会与其它社区组织的关系,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属于政府和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应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完善社区自治功能,健全各项民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形成社区管理的合力。建立居民登记报告与提供公共服务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作用。
二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围绕居民群众的需求,大力发展社区福利服务、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推动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社区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和模式,在社区形成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准市场机制等多种机制并存的社区服务发展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到2010年,全市城乡社区工作和服务用房面积不低于350平方米,力争达到每百户居民拥有的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强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适应社区发展形势,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制定《社区居民会议议事规程》,明确其地位、议事内容、议事规则、决策效力、执行程序等,推动社区居民自治,提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能力。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村民小组为主体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 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着力完善基层组织的工作保障机制,解决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建设经费不足问题,改善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和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努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四是繁荣社区文化生活。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历史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根据居民文化需求,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开展和谐社区、文明社区、文明楼院建设,创造和谐共处、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以社区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导向,增强居民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社区成为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
(五)加强民间组织培育和管理,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安定和谐。
民间组织是社会管理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民间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类型。目前,北京市民间组织的数量较少,能力比较弱,功能和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
一是重视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公民社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良性互动,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从现实需要看,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剥离了办社会的职能;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部分社会职能已经或即将回归社会。由此,形成了一个广大的社会领域,需要各种社会组织发挥作用,这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国际交往频繁,社会事务众多,居民参与意识比较强烈,发展民间组织的任务显得尤为紧迫。
二是加大民间组织扶持力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着力培育发展经济类、公益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使民间组织的数量、质量有较快提高。经济类、公益类社团、基金会的登记标准适度从宽,简化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民间组织登记程序,逐步实行备案制。建立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发展的专项经费,通过政府购买、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从事公共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的民间组织,建立起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 显的民间组织发展格局。
三是健全民间组织法律法规体系。贯彻落实《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依法对民间组织进行登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台《北京市促进行业协会发展和改革办法》、《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意见》和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等配套政策,将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是加强和改进监督管理工作。民间组织是“双刃剑”,要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民间组织的内部管理和能力建设,建立以章程为主的内部管理机制,健全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机构,保证议事民主、行为自律。坚持和完善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建立登记管理机关为主、业务主管单位与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民间组织评估机制,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加强对民间组织活动的监管,确保民间组织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自主开展活动。建立民间组织综合治理机制,坚决取缔各种非法组织,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此外,民政部门负责的征地超转人员服务管理、婚姻登记、殡葬管理、行政区划、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以及上访接济服务等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结合新的形势认真进行探索和实践,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切实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为北京市民政局局长赵义的发言稿)(来源:北京市民政局网站2007.7)
第三篇:创新民政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创新民政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张兴荣
〔内容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求民政工作确立新理念、拓展内涵、提升能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 民政 创新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民政局
一、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确立新的民政工作理念
新时期民政工作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用重大,加强和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做好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需要确立新的工作理念。
第一是以民为本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传统的民政工作注重行政管理和物质帮助,新形势下要把“以民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施政方略、思想作风和制度设计及创新中,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灾有所救,残有所助,民有所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是树立发展的理念。从总体上看,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个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人生的各个阶段,从社区建设到基层民主权利,从公共管理到移风易俗倡导精神文明,民政工作渗透到社会的很多领域和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要以宽广的视野看待民政工作的新发展,凡有利于民政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有利于维护人民基本生活权益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进步的,都要大胆试验,广泛吸收。民政工作必须实现一系列的转变:工作重点要从困难群众向面广大群众转变,政府办民政要向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办民政转变,要从人民群众诉求方向的转移出发实现民政部门职能相应转变;在具体业务上,要实现从救灾赈灾向防灾减灾转变,从给予式救助到注重帮扶对象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转变。
第三要坚持公平的理念。和谐社会要求“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社会成员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进行劳动创造,都能够依靠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公平的社会环境具体可表现为获得公平机遇,享有公平权利,能够公平参与。民政部门要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让广大群众平等获得民政服务的机遇,实现自身发展;要在解决困难群众生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基层群众民主权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人民群众享有公平权利。从能够公平参与上看,民政工作点多线长,联系的社会对象广泛,当前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对社会化要求加大,这就要依靠群众,发动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广泛参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新机制。因此,民政部门要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在社会公示、公众参与、社会听证方面有更多作为,使广大群众能够公平参与,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
第四要坚持法治的理念。结合民政工作实际,首先要健全与民政工作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加强学习,掌握相关法规知识;第三要严格依法行政。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对民政工作内涵进行重构
在新形势下,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找准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结合点、切入点、落脚点,拓展民政工作的新内涵,赋予民政工作新的功能定位,发挥民政工作的推动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要从营造健康发展环境的要求出发,寻求民政工作的切入点。一是要发挥民政部门在部分行业上的主导作用。民政部门加快职能转变、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改革创新,本身就是优化发展环境的体现。同时,在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福利彩票等事业上,民政部门承担着政策引导、行业监管、市场培育等职责,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环境有着主导性作用。二是要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在社区建设的推动下,社区环境不断改善,人际关系逐步和谐,社区治安趋于好转,社区资源得到整合,与居民相关的服务更加周全。社区是民政工作服务于和谐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和平台,对发展环境的优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三是要发挥民间组织载体作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业行为、提高社会组织程度、解决社会问题、推动服务性产业发展。四是要发挥行政区划布局作用,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区划管理和调整工作,根据六盘水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适时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调整县级行政区域,以便早日把六盘水建成贵州西部甚至西南地区大城市;结合农村综合改革目标,因地制宜地调整、撤并乡镇及行政村的规模,加强宏观规划、理顺体制、资源配置、优化环境,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创造科学的合理的空间布局。
第二、要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要求出发,寻求民政工作的切入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是民政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直接体现和作用方式。社会救助工作能适时解决困难群体生活问题,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缓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福利工作能为老年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福利服务,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社区服务能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依靠。真正做到困有所济、灾有所救、老有所养、残有所助、幼有所抚,是和谐社会的最低要求,对此,民政部门责无旁贷,任务艰巨。
第三、要从规范社会管理的要求出发,寻求民政工作的切入点。城乡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婚姻登记、救助管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等民政工作,都是社会管理工作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新时期下,要从立足于满足群众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立足于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和社区建设工作,加快基层社会管理和谐发展,确保基层社会的有序。
第四、要从弘扬社会正气、凝聚人心的要求出发,寻求民政工作的切入点。当前,要重点弘扬以下精神。一是弘扬“双拥”精神;二是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三是弘扬社会互助精神。特别是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社会捐赠活动、组织送温暖行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民政工作能力尽快提升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民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研究新的问题,探索新的思路,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快民政事业发展,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一、要提高社会救助的能力。一是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应建立起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农村五保、灾害救助、流浪乞讨救助管理等为重点,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社会互助、临时救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二是构建起一个健全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要理顺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三是构建起一个合理的社会救助筹资分配体系。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合理分配救助资金负担比例,加大社会资金筹措及社会资源整合,提高社会救助的保障能力。四是构建起一个科学公正的社会救助监督体系。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救助标准,实行分类救助,加强对社会救助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以确保社会救助的公正性、积极性。
第二、要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能力。首先,要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要理顺条块关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管理渠道畅通,同时加大社会参与力度,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工作队伍。
第三、要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民政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关键是从民政工作实际出发,适应公共需求,提供适宜不同群体、对象的较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注重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扩充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美化社区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及时提供居民迫切需要的卫生、医疗、教育、文体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二是为老年群体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快养老院、福利院、“星光计划”等公共服务设施市场主体转变步伐,增强其为公共服务的能力。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养老服务模式,丰富养老服务事业的社会经济主体。三是为优抚安置对象提供重实际、重实用的公共服务。及时调整优待抚恤补助标准,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问题,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加快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为退役士兵提供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四是为军休干部提供全方位、高层次的公共服务。整合军休服务资源,拓宽军休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为军休干部提供医疗、物业、金融、文体等服务,满足军休干部日益增长的全方面、多样化的需求。
第四篇: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社会充满活力,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大局稳定,社会管理有序。新时期民政工作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关系密切,作用重大。
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其基本特征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六方面:
1.和谐社会是富裕的社会,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贫穷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俗语说:“穷则思变”,“变”,从客观上就带来了不和谐。只有从经济上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开开心心,安居乐业,这样的社会必然是和谐的社会。
2.和谐社会是活力的社会,即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由于社会开放公平竞争,为绝大多数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破除了束缚人的创造活力和向前发展的各种障碍。例如逐步清除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的限制,使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的机会,从而减少不满和对立情绪。另一方面,严禁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大力反腐倡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这就激发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更大积极性。
3.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即兼顾各阶层利益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形成合理的社会分配格局。例如:就业面的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国家加大落后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通过财税政策,调节各阶层收入,遏制两极分化。另一方面,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一些地方贫困弱势群体既能吃上饭又能看得起病,既能养活孩子又能供得起孩子上学,从而避免绝对贫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4.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即制度完善、管理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与法治,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其民主权利。同时,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5.和谐社会是太平的社会,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安全感的社会。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26年来,人们生活富裕了,总希望天下太平,希望过上没有天灾人祸的安全日子。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要加快维护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
6.和谐社会是自我调整和不断自我完善的社会,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的社会。目前,中央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就是对前几次在“三农”问题上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正是这个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使整个社会更加平等,更加和谐。
二、新时期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民政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这表明民政工作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维护稳定、改革创新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是新时期民政工作范围广,接触面大,是社会性、政策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做好民政工作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实践证明:没有政府主导,民政工作就寸步难行;没有部门配合,民政工作就步履维艰;没有社会参与,民政工作就缺乏活力;没有和谐社会,民政工作就难以开展。二是新时期民政工作又是做人的工作,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民政部门的责任,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宗旨,由于民政工作重心在基层,根基在群众。因此,我们民政工作时时事事体现着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如果民政工作做好了,就能够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目前,我们民政部门最重要的是靠政府主导,做好民政工作;靠部门配合,推动民政工作;靠社会参与,搞活民政工作;靠和谐社会,发展民政事业。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给新时期民政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民政工作在各级政府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职责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突出,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四是新时期民政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由于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能是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在所有的民政工作中,都要始终突出为民、利民的人本思
想,坚持为民、利民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好标准。因此,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有着密切关系。
三、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1.进一步提高民政开拓创新的能力。要使民政工作紧跟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扎实推向前进,就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提高民政开拓创新能力。既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又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服务本领。新时期民政工作涉及面广,难点多、矛盾多,这是客观事实。我们要善于思考,分析问题,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是个大课堂,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特点、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要善于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习、思考、实践,进一步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2.进一步提高民政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民政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既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民政干部行为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提高民政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增强法制意识。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自觉在思想上确定不违规、不逾制的观念,公正、平等对待工作对象,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二是抓好建章立制。法律法规是为民施政的根本依据,也是推动民政工作的重要手段。提高民政依法行政的能力,还必须建立健全民政工作规章制度,以完善的制度管人、管事。三是严格依法行政。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各项行政行为,权责统一,既不能失职又不能越权;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需赔偿并接受法律惩处。
3.进一步提高民政综合协调能力。民政工作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一项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工作,不仅涉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多个领域,而且开展一项工作难免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综合协调是做好新时期民政工作必备的重要能力。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一是增强大局意识。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发展趋势。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和服务大局。要从大局出发,整合力量,相互协作,推动工作的完成。二是善处各方关系。善于与协调的各方求同存异是协调的前提,只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能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尤其是要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如涉及到群众利益时,要避免“与民争利”。三是善用协调机制。目前,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需要,民政工作已建立了两个工作机制,即:“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和“分级实施、各负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前者是对整体民政工作而言,后者是对民政系统而言。在新形势下,根据工作需要,还建立了一些由民政部门牵头,或民政部门参与的协调机构,这些协调机构,进一步增强了开展民政工作的合力。
4.进一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民政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民”。做群众工作是民政部门的天职,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民政干部的本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一是丰富“为民”情感。胡锦涛同志强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做好“为民”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民政工作者要铭记于心、化为行动,做到“思民之所想,忧民之所愁,急民之所难,办民之所需”,“体察民情,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厚待群众”,培养“为民”的职业情感。二是躬行“为民”实践。群众观点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是民政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权益的代言人、维护人。
5.进一步提高民政干部队伍的能力。民政干部职工队伍是实施民政工作的主体,如果主体能力不强,其他各种能力的提高也就无所依托。因此,提高民政干部队伍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抓班子建设,凝聚人心,培养和发扬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一是抓好班子。班子是一个单位的“灵魂、支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抓班子建设,提高领导成员思想境界和领导水平是关键。同时,还要加强班子成员团结,树立科学发展观,使班子成为团结协作、作风优良、务实高效、勤政廉洁、与时俱进的领导集体。二是凝聚人心。凝聚人心要靠事业,事业蕴涵理想和目标。要靠感情,赋予真挚感情,可以营造和谐,形成干事业的氛围。要靠机制,建立选人用人机制,使大家心齐,气顺、劲足、心情舒畅。三是培养和发扬好的作风。作风正、事业兴。我们民政部门要牢记“二个务必”,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观点,用典型引导、示范服务的方法推动工作。
第五篇: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社会充满活力,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大局稳定,社会管理有序。新时期民政工作主要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关系密切,作用重大。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其基本特征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六方面:1.和谐社会是富裕的社会,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贫穷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俗语说:“穷则思变”,“变”,从客观上就带来了不和谐。只有从经济上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大家开开心心,安居乐业,这样的社会必然是和谐的社会。2.和谐社会是活力的社会,即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由于社会开放公平竞争,为绝大多数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破除了束缚人的创造活力和向前发展的各种障碍。例如逐步清除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的制度性的限制,使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的机会,从而减少不满和对立情绪。另一方面,严禁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大力反腐倡廉,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这就激发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更大积极性。3.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即兼顾各阶层利益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社会各阶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形成合理的社会分配格局。例如:就业面的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实际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国家加大落后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通过财税政策,调节各阶层收入,遏制两极分化。另一方面,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一些地方贫困弱势群体既能吃上饭又能看得起病,既能养活孩子又能供得起孩子上学,从而避免绝对贫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4.和谐社会是法治的社会,即制度完善、管理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与法治,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切实保障其民主权利。同时,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5.和谐社会是太平的社会,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安全感的社会。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改革开放26年来,人们生活富裕了,总希望天下太平,希望过上没有天灾人祸的安全日子。安全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要加快维护社会稳定机制建设,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6.和谐社会是自我调整和不断自我完善的社会,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的社会。目前,中央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就是对前几次在“三农”问题上改革的深化和完善。正是这个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使整个社会更加平等,更加和谐。
二、新时期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民政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这表明民政工作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维护稳定、改革创新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是新时期民政工作范围广,接触面大,是社会性、政策性和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做好民政工作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实践证明:没有政府主导,民政工作就寸步难行;没有部门配合,民政工作就步履维艰;没有社会参与,民政工作就缺乏活力;没有和谐社会,民政工作就难以开展。二是新时期民政工作又是做人的工作,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民政部门的责任,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宗旨,由于民政工作重心在基层,根基在群众。因此,我们民政工作时时事事体现着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如果民政工作做好了,就能够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目前,我们民政部门最重要的是靠政府主导,做好民政工作;靠部门配合,推动民政工作;靠社会参与,搞活民政工作;靠和谐社会,发展民政事业。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给新时期民政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民政工作在各级政府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职责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突出,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四是新时期民政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和谐社会上,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由于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能是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在所有的民政工作中,都要始终突出为民、利民的人本思想,坚持为民、利民的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好标准。因此,民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政工作与和谐社会有着密切关系。
三、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1.进一步提高民政开拓创新的能力。要使民政工作紧跟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扎实推向前进,就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提高民政开拓创新能力。既要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又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增强服务本领。新时期民政工作涉及面广,难点多、矛盾多,这是客观事实。我们要善于思考,分析问题,抓住本质,把握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是个大课堂,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特点、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要善于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习、思考、实践,进一步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2.进一步提高民政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民政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既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需要,也是规范民政干部行为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提高民政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增强法制意识。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自觉在思想上确定不违规、不逾制的观念,公正、平等对待工作对象,自觉接受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