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营企业招聘问题对策
一、民营企业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聘的随意与无序。公司成立开始,由于公司规模小,员工少,各项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为了避免人员的浪费,提高办事效率,人事工作一般由公司办公室兼管,这是大多数民营企业通常采取的办法。人事工作作为办公室的附属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一般采取的办法是哪个岗位缺人,去劳务市场招聘一个补充上就行,没有长远整体规划,随意性很大。同时由于时间的仓促,往往对所招聘的人员了解不够,新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或是不能按时完成预定目标,在岗位上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造成财力、物力、人力浪费。
(二)招聘渠道的单一。民营企业大多是在企业发展出现人员短缺时,招聘工作才提到日程上来,没有较好做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由于时间仓促,信息的发布,招聘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数采取参加人才交流会或熟人介绍两种途径,招人补充上即可,没有长远的人才发展规划。
(三)招聘时面试方式的单一。大多数民营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成的科学有效的考评体系,面试方法。把招聘工作看成简单的事务工作,在面试过程中主要是凭借个人的好坏,主观意向对其评价,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其真实水平。常常会出现招聘的人与所从事的岗位不相称,不能胜任或是不能充分发挥其才干。
(四)裙带关系。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的复杂,也增加人事招聘工作的难度。熟人介绍有其一定的优点:较熟悉应聘者的工作能力,素质水平,背景资料,能够较好的掌握,安排适合的岗位,较快的进入角色,胜任工作,同时降低了招聘成本。但也有其不当之处,由于熟人介绍,可能会出现应聘者的能力与岗位素质要求不相匹配,或是介绍的人并不是应聘者中最适合的,从而有失招聘的公平。同时由于是熟人介绍,在企业内部有可能形成小的帮派不利于政令的统一,团队的合作。
(五)职业生涯的设计。这项工作很容易被招聘者所忽略;而这项工作恰恰是选人、用人、留人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大多数企业往往认为招聘是比较简单的工作,招聘来一个补充上就完事。殊不知这只是招聘工作的第一步。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变革时代,员工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员工、专业技术人员看重的是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及发展前途,注重的是社会的认可,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果企业没有较好的体制,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企业中就会表现出找不到归属感,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必定会寻求其它归处,选择离开。从而形成人才的流失,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引发招聘的失败,增加新一轮的招聘。
以上是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历程中招聘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公司规模的日益壮大,这些弊端已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公司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和改革,跟上时代的潮流,建立、建全各项规章体制,规范招聘程序,改革存在的弊端。
二、对策
(一)设计、规范招聘流程。制定招聘流程:信息发布→资料筛选→面试→笔试综合考核五个环节。每个环节制订详细的细则,经公司办公会审议,形成公司文件,规范招聘的总体原则,指导公司招聘。招聘过程中认真执行,严格遵守,对不符合条件的应聘人员,一律不予录用,把好公司人员入口关。
(二)建立人力资源需求中、长期计划。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是在组织发展方面和经营管理目标既定的前提下,确保企业在适当的时间获得适当的人员(包括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等),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使组织和员工双方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按计划招聘,可以给招聘者以充足的时间,进行人员的筛选,寻求合适的人选,做到人适其职,从而避免招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扩展招聘渠道。现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如何有效的利用各种媒体,发布信息,收揽人才,已成为招聘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推荐几种方式:
1.参加有关的人才招聘会和群英会。
2.举办自己的招聘会及宣传活动。
3.在本地有名人才网发布招聘信息。(网上招聘及招聘报纸)
4.利用各种成本合理、收视率高的广告媒体。
5.电话拜访。
6.寻求员工与朋友的帮助。
7.利用中介代理机构--猎头。
(四)招聘筛选方法创新。对应聘者的正确选择是筛选过程要完成的任务。招聘者普遍会遇到一个难题:高素质的劳动者越来越难寻。常常是想招的招不到,应聘者又大多是不想招的。这就需要企业的招聘和筛选工作要有长期规划,做到持续化,要未雨绸缪。公司网站长期向公众和社会公布最新的空缺职位,随时吸引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员;招聘理念的转变就要求创新的筛选方法。
(五)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建全各项考核体系。在做招聘准备工作,认真的进行岗位分析,制定出考核要点,评价指标。新员工上任后,在试用期间,要与之保持联系,观察、了解其工作业绩,业务水平,对不适合工作者,不论其有何背景,要及时予以辞退。
(六)建立、完善企业内部人员流动机制。一方面根据生产经营管理的变化,按生产专业化,管理综合化,组织协调化的要求,定期对员工进行重组,如管理人员轮岗制度,员工双向交流制、岗位限时制等,让管理人员及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接受锻炼,提高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公司内部人才库,通过内部交流,可以定期收集公布公司内部各部门人才的供求信息,为公司发展储备人才。同时还可以加强公司内部员工相互之间的了解,增进友谊,提高沟通效率,加强合作,提升团队合作能力,避免不合协现象的出现。
(七)帮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当新员工转正以后,接下来应该考虑如何留住员工,减少人才的流失。结合新员工的心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员工建立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提升公司的吸引力。把员工的个人发展计划纳入公司的发展战略中,有利于公司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生涯规划应充分考虑人、环境、职业与成功的事业生涯之间的关系。
(八)提高招聘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招聘者代表公司的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应聘人员都会有影响,恰到好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互相尊重,实事求是地介绍公司,宣传企业文化和相关规章制度。综合素质高的招聘者对引进人才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自然资源的争夺转移到人力资源的竞争。就必须改变观念,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和管理工作,完善员工的招聘工作,吸引收揽真正的人才。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持续性地不断发展壮
第二篇: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叶帆
摘要:信息化建设无论是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对民营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当前,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在信息化意识、规划、资金、人才、外部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的信息化,需要做好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企业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以企业为中心提供产品和服务;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关键词:民营企业、信息化、规划、资金、人才、外部环境
对于我国众多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从宏观方面说,信息化有利于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微观方面说,民营企业实现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高效有序的管理;有利于节约生产材料,降低库存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缩短企业的服务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实现按订单生产;有利于加速资金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资金的快速重复有效利用;有利于加速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共享和利用。
一、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意识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应用局域网,有些行业应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企业已经超过30%,但局域网的应用主要停留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很少;电子商务的应用也主要在于网上查询、网上发布信息,而在供应链集成、网上支付、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应用还不普遍。资料表明,目前真正实现信息化较高级应用的民营企业在我国民营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5%。也就是说,国内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征是只有5%左右实施了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而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仅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障碍表现在:
1、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存在观念误区
我国相当大比例的民营中小企业都是以订单(销售)为生存基础的,有单子才能活命,没单子就倒闭,平均寿命也就3-5年。在生产规模未达到一定层次基础上,信息化手段往往无法显示出其在大量繁琐的生产过程中准确高效的优势。企业的拥有者、管理者认为客户、渠道才是企业生存的源泉,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是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民营中小企业,他们对信息化的认识方面仍然比较狭窄,认为信息化就是购置几台计算机硬件,运用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用电脑打字、玩游戏、聊天、看新闻;认为网络联通后就等于实现了信息化。把信息化简单理解为“上网”,或者偶尔浏览一下网页也就完成了信息化的进程。
2、民营企业信息化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首先,民营企业收款难,资金拖欠问题严重,自有资金周转较慢,有限的资金大多用在扩大生产、建设中。面对生存的压力、资金的短缺,让他们拿出精力和金钱来完成企业的信作者简介:叶帆(1975—),男,江苏泰兴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教研二处副处长,讲师。从事经济学教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网络经济。
[1]
息化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其次,企业融资困难,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企业融资的交易成本高。银行内部缺少向民营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在提供贷款方面缺少积极性。而企业外部也缺乏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筹集资金的渠道。因此,大多数民营企业大多将信息化放在第二步考虑。
3、民营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我国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常常缺乏高水平的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人才,企业也常常面临人才外流问题的困扰。这主要是因为缺乏高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保持机制。民营企业很难找到一批IT业的高级人才,专职的IT人员薪水又较高,且往往需要更大的空间学习、交流、应用,而民营企业由于对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估不合理,因此本身提供的环境往往留不住这些人才。据统计,民营中小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素质较国有企业、外企低。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每百名员工中,信息技术人员还不到1人。
4、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方面存在问题
民营中小企业由于所处的行业及历史背景各不相同,其运作模式虽有雷同,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需求是互异的,就需要“量身定制”,以工具化、成组的设计来实现不同的需求。但目前国内的一些IT方案提供商只是把自己的产品的优势和功能摆在企业面前,单纯地去推荐自己的产品,以产品卖出为目的,他们看重的只是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及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实实在在从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真正帮助企业改进生产管理上的缺陷,使自己的产品能与企业的生产特点相符合,起到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这也给企业信息化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5、民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完善
一方面,政府对民营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针对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与规范;缺乏鼓励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另一方面,整个针对企业信息化社会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支付手段和配送体系滞后;缺乏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中介结构和高质量的咨询机构等。外部环境的制约使民营企业认为现在还不是投入信息化的最佳时机,限制了民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解决民营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相关对策
1、做好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
民营企业在规划信息系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实用,避免追求华而不实。二是要可靠,一旦实现了信息化,那么企业的生产、管理都不可能再倒退到原有的模式上去。如果信息化系统不可靠,时不时的老出问题,那么对企业来说,将是无法承受的。三是易升级扩展,企业要发展,技术也在更新,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是在变化的,因此在规划时,一定要做到既满足眼前的需要,又能兼顾将来的升级发展。最好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各模块既可以独立运行,发挥一定的效益,又可以相互搭接,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四是要安全,必须确保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是指在信息的生产、传输、处理、存储过程中,不被丢失、破坏、盗用和非法修改等。
2、按照信息化的要求对企业流程进行调整与重组
民营企业的业务流程隐蔽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之中,企业自身难以了解各个流程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模型来分析和重组企业业务流程,从而发现流程中的瓶颈,进而优化
之。对于由于流程引起的权利再分配问题,要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妥善解决。对于企业业务流程的动态变化,系统设计时应尽量考虑采用模式与软件系统相分离的方式来实现。IT厂商能够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开发出量体裁衣的内部企业应用软件,让企业决策者能够真正了解到信息化的作用,要拿出货真价实的解决方案让民营企业决策者们看到实际效果,才会引起他们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视。
3、民营企业信息化要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
民营企业由于在人才、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企业在规划确定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施。如果条件具备的企业,当然可以一次到位,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分阶段、一步步地落实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先选择一些占用资金少、技术含量不是特别高的模块实施。比如,可以先实现互联网的接入,在互联网上发布本企业的主页,宣传企业的形象,介绍自己的产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可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外部信息,这对民营企业是很重要的。这在目前来说,都花费不了多少资金,技术上也不复杂,如果自己没有主页的制作和维护人才,也可以暂时委托别人来完成。采用成熟一个条件,就落实一步的方法,不断地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实现规划确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4、加强民营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
对民营企业而言,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防止和抵御人才流失越来越成为企业信息化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首先,企业应广开门路,招贤纳士。如加强与高校结盟,为学生设立专项奖学金,吸引人才。其次,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对有特殊贡献的关键人才,采用智力入股或技术入股以增强持股的技术人才对企业的凝聚力,稳定人才。还要逐步在职工技术晋级、干部考核时将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技能放到考评内容中去。再次,加强对广大员工的IT技能培训。提倡个人自学为主,同时企业内部也进行一些简单实用、面向广大工人的计算机与网络培训,将广大员工的IT技能培训当作重要项目来建设。最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学习型组织,激发起群众性的学习热情,大大刺激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培养企业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梯队。
5、完善民营企业信息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首先,应加强政策导向,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规。政府应尽快颁布与完善相关的信息化法规和政策,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目标、相关技术标准与信息规范,不断增强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扶持力度,使民营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积极投入资金,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是民营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网络传输速度慢、费用高,资源垄断和体制性障碍弊端逐渐显现。政府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垄断,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最后,应建立完善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政府应不断强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管理咨询和人员培训,同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将政策、法律、金融、战略咨询等都纳入信息服务体系的范围之内,为现代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郑超.中小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0(5).
[2]林文声.关于民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9(12). [2]
第三篇:试论民营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及对策
试论民营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薪金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原因在于家庭式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缺乏现代企业薪金的管理理念,对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增长的互动关系认识不够等。民营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战略薪酬体系,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对象,增强对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互动增长关系的认识,确保薪酬设计与操作程序的公平与透明。
【关键词] 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对策
薪酬问题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且费神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受到企业性质、规模、发展目标、产品竞争力和被市场接受的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其最初的薪酬设计往往难以符合企业长远发展规律的要求。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性,足以使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薪酬制度,已成为当前众多民企的当务之急。
一、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管理者缺乏薪酬管理理念。
民营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对现代薪酬
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的把握相对滞后,缺乏必
要的薪酬管理理论与实践知识。部分民营企业
管理者把薪酬制度简单理解为一种单纯的货币
行为,尽管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都比较注重薪酬的公平性原则、补偿性原则、利害相等原则和透
明原则,这也成为民营企业吸引人才的重要原
因。但是,从长远看,很多民营企业的薪酬制度
缺乏战略性规划,尤其是不适应企业在不同经
营阶段的具体实际。在薪酬决策方面,没有跟
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适应,薪酬标准、薪酬发
放程序带有随意性和主观性。
(二)薪酬设计与发放过程缺乏公平与透
明。一般来讲,民营企业管理层注意到薪酬管
理中公平的各种层次—— 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
得的公平、同等级员工薪酬的横向公平、不同等
级员工的纵向公平等,但他们往往只注意到薪
酬设计结果的公平性,但却忽视薪酬等级、薪酬
标准这些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最终利益所得的设计是否欠缺公平,这是其一。其二,较多民营
企业的薪酬发放程序不透明,发放过程也讳莫
如深,不进行公示。他们认为,只要企业员工的货币回报于他们付出的劳动价值相当,就是一
种公平。至于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这种对
等,就不重要了。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起步时
无力顾及,但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将极大制约企
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人才战略的实现。
(三)忽视薪酬制度中的“内在薪酬”。薪
酬从广义上说可分为“内在薪酬”与“外在薪 酬”两个部分。⋯“内在薪酬”包括舒适的工作 环境、较好的晋升机会、对人格的充分尊重、较 大的工作自由及自由决策权;“外在薪酬”分为 直接薪酬、间接薪酬、非财务性薪酬。直接薪酬 包括基本薪资、加班及节假日津贴、绩效奖金、利润分享、股票认购权等;间接薪酬包括保健计 划、非工作时间的给付、服务及额外津贴等;非 财务性薪酬包括优雅的办公室装潢、宽裕的午 餐时间、特定的停车位、合理的工作安排、业务 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管理
层一般将“薪酬”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外在薪 酬”,而忽视“内在薪酬”。导致员工对企业的 满意度低、流动性大、劳资关系紧张。
(四)薪酬晋升通道单一,不能充分实现员
工价值。长久以来,民营企业根据员工的级别 和头衔来发放薪酬,管理者会精心设计不同部 门、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这固然显示出了一 定的公平性原则。但是,由于薪酬标准直接跟 各职位级别挂钩,而且,这种职位级别一旦形成 就很难打破,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薪酬发放与 员工实际贡献并不直接对等。这就使得员工在 进行职业规划时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把全部精 力集中于职务晋升上,而不是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用劳动创造价值并且享受这种创造的过 程,从企业方面而言,也会使企业高素质员工的 生存与发展空间大为“缩水”。显然,单一的薪 酬等级设计远不能满足员工追求自我发展的需 求,也不能实现员工的真正价值。
二、民营企业薪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大多
数民营企业在起步之初一般采取家族式的企业 经营管理模式,即由有血缘关系相连的家族作 为决策层控制企业经营,包括在人力资源管理 方面也具有浓厚的家族特色。而家庭式的管理 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期乃至发展壮大期,能够很 好地凝聚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因为大都 有血缘关系的缘故,家族企业员工在创业之初 并不计较各自的劳动付出是否与收入成正比,甚至大家并不考虑短期回报,这是一般人力资
源所没有的优势。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 展壮大,家族员工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不再 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借助于其他的人力 资源予以补充。但是,家族式的民营企业带有 明显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从家族以外引进的各 种人才,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难以 融入这种封闭而排他的环境,家族企业员工也 对新加入的员工怀有戒备之心,不愿意跟他们 一起分享辛苦创业之后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企业员工之间的凝聚力很难得到加强。
(-)缺乏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理念、方法和
技术。在企业创业之初,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 不大、人员不多、人员结构不复杂,员工大多是 由家族内部的亲戚和熟人组成,管理层可凭借 自己在家族中的权威地位,在企业的经营管理 上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员工的薪酬发放程序和 标准也不那么规范。但是,随着企业的逐步壮 大和外界竞争的加剧,民营企业和管理者素质 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需要吸收先进、成 熟的管理理念。目前,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成熟 的薪酬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如薪酬体系建设 不完善,缺乏员工多通道生涯发展的薪酬计划,尚未引进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等。
(三)将薪酬视为企业的纯成本支出。大
多民营企业愿意在厂房、设备等硬件方面进行 投资,而对员工的收入却不关心,甚至将员工的 薪酬投入视为纯粹成本支出,而不是当作一种 人力资源投资。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基本理念之 一,是将员工薪酬水平提升与企业效益提高视 为互动的良性循环。这是因为,员工的薪酬 水平较高,企业高素质员工的流失率将降低,节 约员工培训费用,吸纳更多高素质员工。薪酬 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激励员工更主动地加大自我 开发力度,从而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员工薪酬水平提高与企 业经营效益提高的“双赢”局面。
(四)对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增长的互动
关系认识不够。企业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资 本结构中的相对地位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一方面是人力资本存量所 占的比重在逐渐上升,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则相对 下降。尽管员工现金薪酬在现代企业中仍然处 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它毕竟只能作为对员工 “劳动力价值”的一种补偿,在人力资本激励方 面力度显然不够。人力资本补偿和激励不足已 成为民营企业用人失败的普遍性问题。
三、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战略薪酬体系。根
据民营企业的特点,可以选择以下三种薪酬体 系:一是可变薪酬体系。可变薪酬是固定薪酬 之外的报酬部分,它主要随企业业绩的变化而 变化,可灵活采用不同的利润分配、收益分配和 小组激励等形式,这是一种按团队效益为预定 标准给特定雇员群体现金奖励的薪酬制度,这 种体系适合于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初期与成长
期。二是宽带薪酬。它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 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 少数的薪酬等级以及与之相应的较宽的薪酬变 动范围。宽带薪酬打破了传统薪酬的等级观
一95 —
念,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有利于企业 文化的形成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让 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更好地处理其核心工作。这 种体系适合与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成长期和稳定 期。三是两种薪酬体系的结合模式。这种模式 不仅能达到充分激励的作用,且易培养员工的 主人翁精神,使企业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和良 好的企业文化。这种结合体系要求比较高,首 先企业的员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企业也 要有健全的人力职能部门且管理完善,它适合 在中小民营企业成熟期施行。
(--)逐步弱化家族式管理。在创业阶段,由于企业所有权高度集中于私人业主,业主可以 凭借自己的人力资本权威,抓住一切可能的创新 机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致对外的内部 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取得创业成功。在创业成 功之后,只要家族式企业能够及时弱化家族式的 封闭经营模式,实现投资多元化、社会化和管理 专业化,在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管理创新等方 面根据企业的发展及时合理调整,那么家族式企 业就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发展下去。
(三)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对象的薪酬
管理体系。相对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具有更广 的涵义。民营企业的薪酬管理应该是以企业的 人力资本为核心对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利 用各种薪酬手段对人力资本进行激励、整合配 置和协调使用,从而达到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实 现团队产出和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为了维护 和保障人力资本,应将人力资本所有者投入到 企业的人力资本资产“作资人股”,转化为股 权,按照股权平等的原则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 利润分配薪酬。这是民营企业通过薪酬管理这 个纽带,把“人力资本股权化”理念在企业人力 资本运营中的集中体现。
(四)增强人力资本与传统资本互动增长
关系的认识。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人的知识等智 能资本。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等传统资本不 同,它无法与其所有者分离,是人们原本拥有的 技术、知识、能力和价值的继承,具有积累性。有限的物质资源和人类智能的不断开发,使得 现代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人力资本转化替代传 统资本的趋势。在这两种资本中,人力资本的 一96 一
作用显得更为主动,通过对人力资本加以投入 所带来的人力资本的增长必然拉动传统资本的 增长。因此,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 须在制度上对“资本雇佣劳动”的产权安排有 根本性突破,必然经历一场股权多元化和决策 权均衡的管理革命。
(五)确保薪酬设计与操作的程序公平与
透明。薪酬制度的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薪酬制 度所产生的激励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绩效目 标的实现。薪酬设计程序以及操作程序公平与 否,将直接影响企业薪酬制度的内容、员工公平感受、激励行为和企业绩效能否形成一个良性 传递过程。研究表明,程序公平更容易影响员 工的组织承诺、对上司的信任和流动意图。通 过增加程序公平感,员工即使对工资、晋升和其 他个人产出不满意,也可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 上司和组织。因此,在民营企业的薪酬体系架 构中,必须将公平原则视为薪酬设计与执行的 首要考虑因素。
(六)将“内在薪酬”作为薪酬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民营企业员工越来越追求工作生活 质量的提高,精神需求的满足相对物质需求的 满足,所占份量越来越重。因此,将“内在薪 酬”作为薪酬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是民营企 业薪酬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操作包 括:(1)组织修炼,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民营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及时认识到培训对于员工的 重要性,积极防止人力资本的贬值,为员工学习知识、技能和素质修炼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保 证。(2)营造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企业文化 能为企业创造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企 业氛围和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提供强大的精 神支柱,形成生命的共同体。(3)情感关注。通过感情投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形成基于理 解、尊重、信任的合作关系。
(责任编辑远扬)
[参考文献]
[1] [美]理查德·索普,吉尔·霍曼.企业薪酬体系 设计与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朱瑜.企业薪资福利设计指引[M].广州:广东 经济出版社,2003.
第四篇:目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逐步壮大,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已成为民营企业家的共识。财务管理是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动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民营企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自身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国家各方面政策的限制,在融资、筹资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加上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先天不足;同时,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政策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可以说民营企业的财务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传统财务存在很多不足,这给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制约,因此,对民营企业来说,制定企业的财务战略既可以改变企业财务系统的现状,又有助于培植和发挥财务优势,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为保证企业的持久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大多数面临以下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不明确。就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它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什么,不仅财务经理或财务负责人不清楚,就连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也不清楚,更不能把财务基本目标、财务战略或策略、财务政策与制度、财务方法与措施、绩效评价标准等有关各方面的关系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脱胎于家族制企业,他们的脑海中只有利润最大化的概念,从而限制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
(二)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没有摆正。财务管理完全服从于企业管理的决策,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从属地位,便显得无能为力。
(三)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战略眼光。从目前的民营企业来看,企业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大多数是从以前的家族制企业的业主发展过来的,不仅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而且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定量分析,导致企业的决策随意化和个人化,从而没能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战略的系统中来进行考虑。
(四)企业负责人对财务管理认识不到位。民营企业大多数属于家族制企业,即使那些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公司的企业,由于沿用原有的产权理论,该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因此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同时,民营企业中的财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又比较落后,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水平上,加上企业负责人对财务管理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使财务会计信息资源远未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投资能力较弱且缺乏科学性。
二、民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民营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企业财务管理应以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作为主要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企业才能制定规范的财务政策和制度,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建立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价标准,以确保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在转变财务管理观念的前提下,把注意力集中到实施战略财务管理上。目前,许多民营企业中的财务部门人员是由企业主的家属或亲戚组成的,他们疏于更新知识,财务管理的职能发挥很有限。因此。民营企业要积极吸纳外部优秀的专业财务管理人员,向财务人员灌输现代财务战略管理理论。而财务战略则强调联系的观点,注重财务管理与环境,战略和其他职能领域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全方位发挥财务的管理作用,为企业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把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的实施方案落到实处。传统的财务管理下财务部门只是强调财务自身的作用,很少参与企业的决策,而按照财务战略的理论,企业财务战略处于企业战略的核心地位。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金是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的日常活动都直接受到财务活动的影响,因此,财务战略贯穿于企业的所有战略中。为了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必须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特别是民营企业主更应该依靠财务人员广泛收集企业外部资料,分析外部一般环境、行业环境和金融环境等因素,认清企业存在的威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分析内部管理、营销、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等因素,选择-个最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
第五篇:浅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轴心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长远发展都具有深远的价值,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如何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关键。而大多民营企业都存在以下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劳动人事法规政策观念淡漠;忽视激励;人力资源人员配备不到位。以下是对建峰水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关键词:建峰水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存在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一是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绝大部分决策阶层没有接受过管理理论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二是家族成员利益与外部人力资源选用的矛盾突出。三是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还十分薄弱。公司缺乏应有的基本管理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是粗放的,没有认真执行。四是公司对引进的人才在工作上要求过高,不管条件是否具备,只要求出成绩求回报,缺乏以诚待人的胸襟;疑心过重,怕引进的人才掌握本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大权,存在着不放心、不放权、不放手、不放胆的“四不放”现象。五是对人力资源的培训重视不够。不是把培训的投人看作一项投资,而是把它看作一项生产成本,尽量通过压缩这个成本来增加利润。
二、人事劳动法规政策淡漠
由于部分企业经理只知道技术、产品与市场的重要性,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较少,所以选用人力资源管理人士随意性很强。而这些人既不懂劳动人事政策,又没有劳动人事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在管理上根本不考虑人事法规政策,完全依照老板的旨意行事,老板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公司的建章建制、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管理也不健全。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不签,该给员工交纳社会保险的不缴,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买方特点,员工只得接受不合理条件的限制,这就使员工缺乏归属感、稳定感,增加了员工的流失率。造成了员工的基础队伍不稳,事业发展受到影响。该公司除了现有的360名正式员工外,其余的都是临时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合同,而公司也并未给予解释。
三、人力资源人员配备不到位
人力资源经理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行政事务上,工作范围只限于人员招聘、1选拔、委派、工资发放、档案保管之类较琐碎的具体工作,同时还得兼任许多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不大的其他一些管理职能。有些管理者对劳动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认识很少或者不懂’有的有一定基础,但实际经验却极少。
四、忽视激励
目前多数的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过于强调组织中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的制定,忽视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把人看成是一种活的资源来加以开发、利用,把激发人的热情、增强人的能力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目标。通过有效而正确的激励技巧,激发出每个人内在的活力,使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勇于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把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该公司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并以较高的工资收入或其他物质激励方式吸引人才,但在对人才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单一地以增加报酬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忽视非物质的激励方式(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培训激励和自我实现激励等),忽视良好的企业组织环境的培育,使得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缺乏归属感。
五、人员素质偏低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接踵而来的问题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目前该公司管理人员的现状是:
1. 历不高
其管理人员多是家族成员或企业的创业元老,而他们当中大部分的学历偏低。该公司现有员工360人(其中工程师6人、助理工程师22人、技术人员82人、大专以上学历56人、中专163人)。而大多数
2. 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者缺乏现货企业管理的基本认识,不大懂得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大部分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专业结构单一,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少
大部分管理人员都是单纯学技术出身的,知识结构太单一,缺乏必要的相关管理知识。应如何拓宽提高人才素质途径的渠道,如何通过科学配置,整合人力
资源、充分发挥人才整体效应、实现素质与结构的和谐,就显得非常重要。对策:
一、坚持管理创新,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紧密联系,具有独特的个性,而且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复制的。建峰水泥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素质状况也决定了该公司无法直接套用西方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此,创新是根本,一方面要吸收发达国家上百年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制度和方法,学习西方文化及科学理性管理的精髓。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东方文化,创建适合自己的“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素质,同时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升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层次。
二、提高管理阶层的素质,增强劳动法规政策意识
一方面,应将决策层“送出去”参加有关现代企业管理方面,以及人事劳动法律法规的培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老板的思想不改变,其他人改变是没用的。所以,可以为外出培训的领导创造充分的鼓动气氛,并且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实用的培训课程,要让领导感觉这培训参加得“值”。以至于提高其劳动法规意识。
三、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规范管理模式。
要实现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发展指标并使企业得以迅速发展,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自己培养还是通过外部引进等办法来解决,这都需要经过缜密的调查和思考,制定完整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未来劳动力需求预测,内部劳动力供给预测和外部劳动力供给预测。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要注意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了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得到长期利益的计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计划。通过人力资源规划将企业目标和策略转化为对人才的需求,有效达成质和量、长期和短期的人力供求平衡,包括企业宏观、微观、长期、短期的人力资源招聘、使用、培训、晋升、调迁等计划,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在制定人力资
源规划的同时,还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用工制度、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配置系统等,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
四、施行有效的激励措施
公司一方面要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承认人力资本产权,特别要注重以核心员工收入分配为突破口,将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参与分配来促进人才价格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须认真研究企业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不同需求,通过事业发展、增进感情、优化环境等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创造无限的事业发展空间来稳定和吸纳人才,应当成为企业留住人才的基本策略。对于临时工,应与其签署相应的合约,让他们觉得工作有所保障,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五、打造高素质员工
在决策者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个人认为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关系最为密切。
在培训员工素质方面,从员工的价值观、人生观、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创新素质、道德水准、沟通能力、行为规范、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而卓有成效的培训,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强大和持久的竞争力。
纵观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发展历程,短短十几年,已完成了思想意识的转变,普遍树立了“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的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观念的认识与开发也应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实践相对于观念的滞后也应缩短。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小型民营企业面对着十分激烈的竞争,要应对这些竞争,必须树立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配备有现代素质的人事工作人员,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和最优化,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郑远强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多媒体课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陈维政等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0
4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0年7月版《人力资源管理》,黄维德 董临萍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人力资源管理》,余凯成 程文文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