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拿来主义导学案_老师版
《拿来主义》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祖国改革开放国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远大的政治情怀。
导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导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积累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2、背景介绍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3、给加点字注音:
冠冕堂皇()吝啬()玄虚()蹩进()......
残羮冷炙()脑髓()孱头()自诩().....
掘起()磕头()徘徊()蹩进().....譬如()国粹()..
guān miǎnlìnsâxuánbiãgēngzhìsuǐcànxǔjuã kēpáihuái biãpì cuì
4、解释词语,并解释加点词语。
礼尚往来大度 .
残羹冷炙冠冕堂皇 ..
孱头玄虚
国粹
5、填空题鲁迅是我国伟大的()、()、()。他发表的我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本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
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1、2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拿来主义”。
3、4段尖锐地指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第二部分(5-9):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精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熟悉课文内容;
2、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
自学引导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4段)
1、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作者对这些主义的态度是什么?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作者所批判的这个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作者对这几种主义进行了否定和破除。
重点在后者:送去主义。
卖国主义。
2、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送去主义”?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发扬国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明确:送古董、送画、送活人。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
“发扬国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发扬国光”在鲁迅看来其实就是“卖国求荣”作者正话反说,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3、第3段的论证过程比较复杂。它采用了类比的认证方法。请将类比的内容填上。
尼采:自诩是太阳中国:—— 自诩地大物博
光热无穷—— 掘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只送去,不拿来
他发疯而死——子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
4、“抛来”与“抛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外国送来了什么?这些东西用作者的话来讲是什么?这种送来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文章第5段和第六段进行分析。
明确:“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也可以理解为 “抛来”是被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
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小东西。
残羹冷炙。
毒害中国人民,欺骗中国人民,用鸦片来掠夺中国的银两。
5、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
(1)“当然,能够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究竟是不是见得丰富和大度?为什么?因此“丰富”和“大度”两个词带有什么意味?
明确:不是。因为“送去主义”会使我们的子孙沦为乞丐。因此,“丰富”和“大度”这两个词带有讽刺意味。
(2)“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摩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摩登”的意思是“现代的”“时髦的”。作者“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是因为“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么说显得语言幽默。
二、小结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揭示了反动统治集团由“闭关主义”变为“送去主义”,由“惧外”到“媚外”的发展逻辑,着重批判了“送去主义”,把它的内容,特别是“学艺”方面的具体内容、反动实质、恶劣后果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破得彻底。而且,把问题放到了总结近百年历史教训的广阔背景上来论述,运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语句表达,既深刻,又有战斗力。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自学引导
一、阅读课文5-9段,回答下列问题
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怎样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
“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2、“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大宅子―文化遗产,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错误态度表现比喻义
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勃然大怒,放一把大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羡慕旧宅子”“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3、“大宅子“里有什么?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什么内容?“拿来主义”者对这所“大宅子“里的东西采取的总的方法是什么?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鱼翅吃掉喻文化精华
鸦片送药房喻益害并存
烟枪烟灯送、毁掉喻文化糟粕
姨太太走散喻封建文化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二,阅读最后一节,回答问题。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怎样“拿来”? “拿来”的目的何在?怎样的人能真正担当起“拿来”的任务?
三、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这篇文章至今仍放射着思想的光辉。就其见解来说,仍有现实意义。作者所论证的“拿来主义”的主张,跟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所讲的对待文化遗产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吻合的,一致的。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仍不能忽视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文化艺术中一切好的东西。
四、附“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练习三:①“捧”,表现了奴颜婢膝,毕恭毕敬的神态。“挂”,刻划了卖力献媚的丑态。“发扬国光”,辛辣讽刺“送去主义”者取悦洋人,宣扬国粹主义的卑鄙行径。
②“一点进步”是反语,送古董去展览和派活人去传道,目的一样,有什么进步可言,何况故意“显出”,更加令人恶心,所以前面加了个“可以算得”以示轻蔑。
③“丰富”“大度”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作者对他们给予有力鞭鞑。④“摩登”是讽刺反动文人无耻地奉行“送去主义”,趋时逢迎,赶时髦。
第二篇:拿来主义导学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鲁迅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学习文章主要采用的两种论证方法: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德育目标
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比喻论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教学设想]
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冯骥才,前几年赴法国访问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请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是这样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三、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 1
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四、仔细反复朗读文章,思考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组织讨论
五、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大宅子”指文化遗产。
“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
“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重点问题:
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
明确:“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
明确:(批判地吸收)“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
明确: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
明确:(坚决抛弃)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六、分析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课时
一、理清全文思路。
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从分析以下句子入手,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指名回答。
明确:
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三、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一)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如果将第9段内容改写为“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改写的这段话可用投影展现,以利于学生比较。)
学生不难发现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板书)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请同学们阅读第3段,想想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议论。老师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板书)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二者的区别一定要弄清
(三)请同学们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
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明确: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板书)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附:论证艺术部分板书
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四、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一)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的不同说法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指出其不同点。(出示投影片)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老师归纳。
每组的两种说法意思一致,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第一组第1句用“送来”、“拿来”两个词把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揭示出来,第二组第1句用“抛来”、“抛给”两个词揭示了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这种用极少的词语深刻揭露事物的本质的语言,反映了鲁迅先生语言的犀利的特点。
(二)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句子中加黑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投影片)
1.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其中的讽刺、幽默的韵味,接着要求学生再尽自己所能举出课文的其它例子。
教师小结。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四题。
2.给下列词语中加黑字注音。
脑髓 孱头 蹩进
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黑语素的意思。
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国粹 冠冕堂皇
六、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另外,每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布置这个作业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可以联系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谈。
第三篇:拿来主义导学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一、通读课文三遍。
二、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说了什么(根据先破后立再总结的论证思路来划分,破指作者反对的、摈弃的观点,立指作者赞同的观点)第一组完成三、文章前4段,作者提到了几种主义?作者对这几种主义分别持什么态度?(第二组)
四、第一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
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第三组)
五、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及危害?(第四组)
六、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什么区别(第五组)
七、第五段中哪些词语符合鲁迅独特风格“反语”。说说其如何体现讽刺意味?第六组
八、第六段的“送来”和“拿来”有何区别?(第八组)
九、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第七组)
十、第八段中的大宅子比喻的是什么?面对大宅子,课文刻画了哪些不同态度?作者对
这些态度是什么看法?(第九组)
十一、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第十组)
十二、教师讲解鲁迅杂文特点
“拿来主义”是鲁迅首先提出的。这篇小文章于西元1934年最早发表在报纸上,当时没有署鲁迅的名字。鲁迅逝世后,西元1937年,此文收入《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主要收录鲁迅在西元1934年间所写的杂文。那时候,鲁迅住在上海租界,“且介”二字就是“租界”去掉一半,有人解读说,“且介”意味着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鲁迅首创“拿来主义”这个词汇后,“拿来主义”在后来经常被人使用。然而,后人使用“拿来主义”的对象和含义,与鲁迅的原意常常不一致,甚至相反。因此,有必要说一说。
鲁迅发明“拿来主义”这个词的原意,直接针对的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间接针对的是崇洋媚外。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大为兴旺,所谓“新文化”其实就是西方文化,与之相对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旧文化”。在胡适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新文化以“全盘西化”的口号扫荡中国社会,似乎中国传统旧文化只有裹小脚、留辫子、娶小妾、八股文之类的糟粕,因此,传统文化几乎统统被置于应彻底抛弃的行列,甚至要取消汉字。然而,当时很多“新文化”也非常拙劣,一味模仿西方,弄得不伦不类,遭到很多嘲笑。在这种情况下,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个传统文化的回潮,当时称为“发扬国光”,也有人称为“复古”,其对立面就是“全盘西化”。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就是在反对“全盘西化”、提倡“发扬国光”的时代大背景下。
我认为,鲁迅在西元1934年写《拿来主义》一文时,对自己过去过分偏向五四新文化、痛批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有了一定的反思,从否定传统文化的道路上退回了一些,因此,鲁迅“拿来主义”的对象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拿来主义”也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按照鲁迅在文章里的阐述,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继承、有吸收、有改进、有抛弃。换句话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是主张客观地对待传统文化。这一态度的产生,一是因为全盘西化过于偏执,二是因为针对“全盘西化”而反弹的“全面复古”过于顽固。因此,鲁迅的“拿来主义”主张对传统文化要动脑子、有眼光,自己去“拿来”,实际上也是对“全盘西化”的间接批评,不能一味否定传统文化。在《拿来主义》一文中,鲁迅特意提到西方的“送来主义”在中国引发的“恐怖”,已经清楚地表明他对于“全盘西化”的否定。鲁迅在这一时期的立场,与他自己过去的主张已经不完全一样。
第四篇:拿来主义导学案_老师版答案
《拿来主义》教学案
孙爱然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3、通过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4、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难点: 目标2、3、4 教学方法 :
引导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积累
一、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2、背景介绍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3、给加点字注音:
冠冕堂皇()吝啬()玄虚()蹩进......()
残羮冷炙()脑髓()孱头()自诩.....()
掘起()磕头()徘徊()蹩进.....()
譬如()国粹()..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课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 ”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1、2段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文艺)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辱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主张必须针锋相对,实行“ ”。3、4段尖锐地指出“ ”的自欺欺人的实质,它必然导致亡国灭种的惨重后果。
第二部分(5-9):阐明“ ”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 ”。
第6段,揭示“ ”的危害性,揭示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第7段,揭示“ ”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8段是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是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问题思考:
文章结构的特点是,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 主义和 主义作者对这些主义的态度是 作者所批判的这个主义的实质是
明确: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作者对这几种主义进行了否定和破除。重点在后者:送去主义。卖国主义。
三、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
1、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送去主义”?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发扬国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明确:送古董、送画、送活人。举的三件事都着眼于一个“送”字。“发扬国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是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和鞭鞑。“发扬国光”在鲁迅看来其实就是“卖国求荣”作者正话反说,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反用“进步”,起同样作用,实质是堕落、无耻,字里行间充满了憎恶与鄙视。
2、“抛来”与“抛给”两个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又可称为“送来”呢?外国送来了什么?这些东西用作者的话来讲是什么?这种送来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文章第5段和第六段进行分析。
明确:“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也可以理解为 “抛来”是被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
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小东西。残羹冷炙。毒害中国人民,欺骗中国人民,用鸦片来掠夺中国的银两。“当然,能够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究竟是不是见得丰富和大度?为什么?因此“丰富”和“大度”两个词带有什么意味?
明确:不是。因为“送去主义”会使我们的子孙沦为乞丐。因此,“丰富”和“大度”这两个词带有讽刺意味。“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摩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摩登”的意思是“现代的”“时髦的”。作者“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是因为“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么说显得语言幽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自学引导
一、阅读课文5-9段,回答下列问题
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怎样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2、“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大宅子―文化遗产,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错误态度 表 现 比 喻 义 孱头 “徘徊不敢走进门。” 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大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 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病患者
废物 “羡慕旧宅子”“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 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3、“大宅子“里有什么?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什么内容?“拿来主义”者对这所“大宅子“里的东西采取的总的方法是什么?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鱼翅 吃掉 喻文化精华 鸦片 送药房 喻益害并存 烟枪烟灯 送、毁掉 喻文化糟粕
姨太太 走散 喻封建文化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二,阅读最后一节,回答问题。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怎样“拿来”? “拿来”的目的何在?怎样的人能真正担当起“拿来”的任务?
第五篇:拿来主义学案
《拿来主义》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2.体会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
3.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
二、思----
(一)知识链接(读一读)
1、了解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2、写作背景: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自主学习(试一试)
1、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带着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从文中来找答案。
2、给加点字注音.冠冕堂皇()吝啬()玄虚()蹩进()......
残羮冷炙()脑髓()孱头()自诩().....譬如()国粹()..
3、再次诵读课文,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哪些主义?作者对这些主义的态度是什么?重点在揭露和批判什么主义? 作者所批判的这个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2)鲁迅摆了哪三件事实来揭露的“送去主义”?三件事都着眼在一个什么字上面?“发扬国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等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三、“议” ——小组快速讨论疑难处,有异议且保留,待老师指点。(9分钟)
四、“展”—— 各小组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注意疑难问题的解答。(8分钟)
五、“评”——教师点评。老师答疑、补充、总结,请同学们认真记。(9分钟)
六、“检”——课堂检测。(3分钟)
(1)填空题.鲁迅是我国伟大的()、()、()。他发表的我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本文选自鲁迅的杂文集()。
(2)品味下面的句子。
“当然,能够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究竟是不是见得丰富和大度?为什么?因此“丰富”和“大度”两个词带有什么意味?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批判地吸收,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导(3分钟)
二、思。自由诵读课文5-10段,回答下列问题.1、“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
2、“大宅子“里有什么?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什么内容?“拿来主义”者对这所“大宅子“里的东西采取的总的方法是什么?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3、阅读最后一段,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怎样“拿来”? “拿来”的目的何在?
三、“议” ——小组快速讨论疑难处,有异议且保留,待老师指点。(9分钟)
四、“展”—— 各小组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注意疑难问题的解答。(8分钟)
五、“评”——教师点评。老师答疑、补充、总结,请同学们认真记。(9分钟)
六、“检”——拓展阅读。(3分钟)
孤独的鲁迅(节选)
周劼人
夏日午后,风雨欲来,并不明澈的天光从玻璃天顶照射下来。
在展厅间穿行浏览,满墙满壁的作品,除了‚文革‛中那几张加了工农形象的宣传画外,涉及鲁迅的画作和影像,大约总是他孤零零的面容,被置在纸中央,或是‚抽小烟冷冷看人的样子‛,定格在时空里。
他怎么会孤独呢?当他从《故乡》向人们指出路的所在,写《阿Q正传》揭开国人的‚乏相‛,《呐喊》着给你看中国儿女们灰色人生的时候,他周围有梁启超鼓吹立宪,有孙中山订立主义,有陈独秀创建政党。那不是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在回答历史命题的答卷上,也不止印着他这一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面容。
但作为怀疑论者的鲁迅又真的很孤独。‚孤独是因为他总走在别人的前面‛,研究了半辈子中国现代文学的陈思和教授,坦言直到中年,才越来越理解鲁迅。‚他总是很容易看穿别人身上存在的问题,发现身边的人和事其实与他理想的状态相距甚远。‛就如著名作家张定璜描绘的那样,‚鲁迅先生站在路旁边……不等到你开嘴说话,他的尖锐的眼光已经教你明白了他知道你也许比自己知道的还更清楚。‛
鲁迅一直在寻找同盟、加入同盟,也曾屡屡被奉为领袖与导师,但他从未真正领导过一个团体,也未曾组织过以自己为中心的团体。他的面容就这样不断被摆放在图谱的中心,却事实上把所有人都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他是一个文人,不懂政治,也不介入政治,‛这是尹鸿的解释,‚他对这一切都深表怀疑,只因为这组织能对中国有一些贡献,他就勉强参加进去。‛所以曹聚仁说,鲁迅一生,总是‚荷戟独彷徨‛的日子为多,他是天空的飞鹫,并非蚁群的首领。
而鲁迅恰恰又是害怕孤独的。1926年,他在厦门大学‚四面几无人家‛、‚海天微茫‛的图书馆里写道:‚四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写。‛连他在上海的房东太太,也会在闹别扭时不准自家小孩和鲁迅玩,叫嚣着‚给他冷清冷清,冷清得他要死‛。
他的害怕孤独,是因为他的‚热‛,他的爱,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倾倒。
所以,鲁迅忍不住去呼喊要‚救救孩子‛,忍不住把满篇仁义道德字里行间那‚吃人的礼教‛抖给你看,忍不住换着名字在《语丝》、《自由谈》上坐实一个‚刀笔吏‛的形象。‚鲁迅首先是国民劣根性和造成这种劣根性的主流中国文化劣根性的最无情也最无奈的批判者。‛这在微博上被频频转发的长句,表达的是学者尹鸿心中,鲁迅的面容。离世前一个多月,鲁迅曾写道,当死亡来临时,对于宿敌,‚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这份绝决,在画家陈丹青的解读里,恰又是鲁迅‚对世人最无话可说的爱‛。鲁迅爱生活。在这个纪念特展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指着展览柜里鲁迅和许广平的通信,略带惊喜地挽着老伴说:‚他竟然叫爱人‘小刺猬’,自己又说自己是‘大白象’……‛整个展厅里,布着鲁迅一生丰富的艺术收藏,从汉画像拓片到明清年画,从中国民间剪纸到西洋木刻版画,都显示着它们主人独特的艺术品位。
鲁迅又是尤其爱青年的。他在中年得子后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在我们没有弄清楚‚我们的面容‛‚社会的面容‛‚时代的面容‛之前,鲁迅的面容,终将还是高悬在历史的天顶下,孤独地等待被注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