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1、全体教师实行“一岗双责”制度,每个教师对自己工作区域的安全负责。学校与各处室、班主任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
2、值周老师为当天的学校安全员,负责全面巡查校园内外环境、各种设施设备安全情况,每周向学校汇报校园安全情况。
3、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各自工作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向学校报告,确保辖区水、火、电及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5、学校坚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对查出的不安全隐患,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项目、定时间、定经费,确保隐患整改落实。
6、对暂时不能整改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确定专人进行不间断监控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7、事故隐患整改期限后,学校领导应组织人员到现场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8、学校要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做好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备案工作,按时上报学校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闫庙学校
第二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三莎二标项目经理部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制度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我2标项目部各施工队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各部门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我2标项目部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稳定好转,特制定本制度。
一、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管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督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各部门及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日常工作由安全员负责,对全项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督查和协调。
二、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和每个作业人员。充分做好排查治理的宣传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做到思想重视、制度健全、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到位。
三、成立以李运东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每月召开自查排查工作会议,阶段性地总结排查整治工作的成果,及时研究和制定有关防范措施,部署阶段性排查工作的任务和重点整治内容,确保整治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保证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对排查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领导小组要督促、指导施工及时组织开展阶段性安全生产隐患自查排查工作。在排查工作开展期间,进一步完善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危险性较大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制度,最大限期度杜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隐患的产生。
五、各部门每月对辖区内的生产场所、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立即进行整治,确保整改验收合格,达到安全生产的状态。对查出的隐患应逐一登记建档,分类分级进行整治管理,整改工作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对重特大事故隐患要实行挂牌整改,重点监控,并做好备案。对整改不力、隐患不能及时消除的生产场所和施工现场进行停工整顿;对因整改不力而导致发生事故的,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项目部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在节假日确定值班人员,对举报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安排监管人员立即查实,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七、,每月负责对全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组织一次检查,重点检查上次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发现有未整改或重复出现类似的问题,将严肃处理。
八、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月报制度。
九、建立健全预防和处置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做到迅速反应、果断应对、依法处置。加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三莎高速二标项目经理部 2012年5月20日
第三篇: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全文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全文
第一条
为建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学校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隐患监督管理,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流程,指在校园安全管理中通过“隐患排查→应急处置→逐级报告→建立台账→整改治理→检查验收→复查销账→恢复使用→隐患排查”的工作流程,实现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及时验收、及时监督。
第三条
学校校长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责任人,学校其他人员按照“一岗双责”,负责做好相应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第四条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定期不定期分析研判校园安全工作形势,明确界定学校各处室的隐患排查区域和范围,统筹协调校园安全隐患整改治理和检查验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做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学校要建立安全工作日常巡查机制,由各处室每天安排专人开展日常巡查,填写安全日志,逐级汇总形成全园的安全日志,专门归档,专人管理,作为分析、研判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资料。
第六条
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排查按照教学需要和设备设施要求定期开展,不定期隐患排查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可按照每月至少一次安排安全隐患排查。
第七条
出现下列情况时,学校必须进行安全隐患专项排查。
1、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发生变更或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
2、新建、改建、扩建相关建筑物交付使用之前;
3、发生安全事故后;
4、重大自然灾害、极端天气、重大节假日、大型活动;
5、收到上级隐患排查工作安排后;
6、其他应当进行专项安全隐患排查的情形。
第八条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检查人员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办公室负责人。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先口头报告再书面报告。报告要写清楚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一式二份,一份交处室负责人,一份自己留底备查。
第九条
学校要建立安全隐患逐级上报制度,安全隐患逐级上报到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后,要有专人做好安全隐患登记,建立安全隐患台账,记录安全隐患排查时间、安全隐患排查的具体部位或场所、发现安全隐患的具体情况、参加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及签字。
第十条
对于能立即整改的安全隐患,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确定整改责任人,并立即督促整改。
第十一条
对需要一定时间整改的一般安全隐患,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要督促相关责任人拟定整改方案,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改。
第十二条
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
组办公室要聘请专业人员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确定时间表,明确责任人,严格按照同意后的整改方案组织实施整改,并将相关情况报区教育局备案。
第十三条
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责任人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
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中,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安排专人对隐患治理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在排查治理信息台账上签字存档。
第十五条
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完成后,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人员,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复查验收。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在安全隐患治理信息台账上签字确认。经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同意后,对该项安全隐患台账进行销账存档。属重大安全隐患的,要按照有关规定逐级处理。
第十六条
学校安全隐患销账后,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将结果反馈给相关处室,处室负责人要将结果反馈给具体操作者,履行告知手续,恢复正常的教学活动。
第十七条
对未按规定进行学校隐患排查、整改或上报,导致发生
事故的,按照安全事故责任倒推、安全隐患责任倒追、安全职责倒查,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八条
学校要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安全隐患的有功人员,可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十九条
本制度若与上级下发的相关管理规定相违背,以上级下发文件为准。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试行。
第四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和公司《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规定,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一)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主体责任。
(二)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的组织协调、督查督办、整改验收、资料汇总和报表填报工作。
(四)明确本单位所属各相关管理部门、各单位(车间、部门等)及各岗位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并认真落实。
(五)自觉接受、积极配合安全监管部门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
二、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分析制度
(一)实行安全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检查相结合,定期排查与经常性排查相结合的原则。
(二)每月组织一次定期排查,排查工作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带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员进行。相关管理部门和各生产单位每月不少于一次开展定期排查。
(三)每月召开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分析会议,会议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召集,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会议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并做好会议记录。
三、安全隐患治理监控制度
(一)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各生产单位分级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帐》。
(二)对一般事故隐患,由隐患所在的部门负责人组织立即整改。整改难度较大或需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由隐患所在部门编制隐患整改方案,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验收。
(三)在隐患整改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四、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一)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和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评估,确定事故隐患的类别和具体等级(一级重大、二级重大、三级重大),并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二)对评估确定为重大的事故隐患,及时填写《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单位盖章后,报当地乡镇政府或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三)及时组织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隐患概况;
2、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3、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4、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5、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6、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7、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按《方案》认真组织治理,并在治理期限内完成。
(五)治理结束后,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和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六)隐患治理评估通过后,填写《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报告书》并附评估报告报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复审通过后,事故隐患销案。复查未通过,继续整改,直至复查通过。
五、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资金保障制度
(一)在财务计划安排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列入财务预算,予以资金保障。
(二)按照国家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的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从提取的费用中支付。
(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主要包括事故隐患治理的费用、相关宣传费用和专项奖励。
(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由负责隐患治理的相关单位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经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使用。
(五)财务部门对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资金,单独建帐加强管理。
六、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一)鼓励本单位广大从业人员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举报,举报方式包括来访、来信、网络等,设立专门用于接受举报的信箱。
(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事故隐患举报的登记、汇总工作。来访举报,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好书面记录。
(三)对接受的事故隐患举报,由二名以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四)给予事故隐患举报人的奖励应具备以下条件:
1、属重大事故隐患或影响较大的隐患;
2、在本单位组织安全检查或隐患排查中未发现的隐患;
3、举报人留有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五)奖励方式为直接发给一定数额奖金或在对从业人员月度、考核中予以奖励。
(六)奖励方案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编制,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统计上报制度
(一)每月末,各相关管理部门将本部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帐》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二)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统计汇总后,填写《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报表》,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后,于每月次月3日和每季度次月3日前报所在乡镇或县安监部门。
八、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将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报表、台帐、工作见证、会议记录等资料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汇编成册,并长期保存。相关管理部门也相应地做好资料整理汇总工作。
(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立“一患一档”,主要包括:
1、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定级材料
2、《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
3、监管部门《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指令书》
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5、监管部门《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跟踪督查记录表》
6、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评估报告
7、《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报告书》
8、监管部门《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审查表》
9、其它相关资料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患一档”长期保存。
****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五篇:县交通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县交通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
一、总则
(一)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落实全县交通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全县交通行业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全县交通行业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交通主管部门及其行业管理机构实施监管督查。
(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坚持“政府领导、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为主”和“实事求是、科学认定、分级管理”的原则。
(四)本制度所称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是指交通主管部门及其行业管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交通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行政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二、职责分工
(五)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积极主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其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六)交通局和运管站负责对本辖区内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上报的各类隐患的梳理和审核工作,确定本级挂牌督办治理隐 1
患,并向县人民政府和上级交通行业管理机构申报挂牌督办治理隐患;负责本辖区内交通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
(七)交通局负责对本辖区内各交通行业上报的各类隐患的梳理和审核工作,确定本级挂牌督办治理隐患;负责向属地政府申报挂牌督办治理隐患;负责本辖区内各交通行业管理机构较大隐患和挂牌督办隐患治理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工作。
三、隐患排查
(八)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九)安全隐患按危险程度和整改难度可分为三级:
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较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生产经营单位自身能够完成整改的,但需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后方能排除的隐患。
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很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需经过较长时间整改治理后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十)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的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层层落实责任,按规定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十一)交通局和运管站应每月对本辖区、本行业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抽查,对存在的较大隐患和重大隐患应每半月至少组织一次督查。
四、隐患治理
(十二)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隐患治理的主体,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治理。一般隐患应立整立改,及时消除隐患;较大隐患应成立专项治理小组,限期治理;重大隐患应制定整治方案,实施分级挂牌督办治理。
(十三)存在重大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向交通局和运管站申报挂牌督办治理,成立以生产经营单位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重大隐患治理小组,组织专家组评估,制订整改方案。整治方案主要内容:
1、治理期限和目标;
2、治理措施;
3、责任部门、责任人员以及经费和物资保障;
4、应急救援预案。
(十四)对已明确的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交通局和运管站应当根据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整治方案,及时向生产经营单位下达
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负责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完成隐患治理。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主要内容:
1、安全隐患的基本情况;
2、可能影响的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3、治理要求和治理期限;
4、治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5、治理督办单位和责任人。
(十五)生产经营单位一般隐患治理时间须立整立改,原则上不超过7天;较大隐患治理时间根据专项治理小组意见来确定;重大隐患治理时间根据专家组意见来确定。
五、隐患报告
(十六)生产经营单位应按规定每月向交通局和运管站上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每月向交通局上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一旦发现重大隐患,应及时报告当地交通行业管理机构。报告内容包括:隐患现状及产生原因、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隐患治理方案等。上报内容应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以书面形式报交通局和运管站。
六、隐患销号
(十七)重大隐患的治理实行分级挂牌、分级督办、分级验收、分级销号的办法。挂牌督办单位依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对挂牌督办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予以销号。
(十八)生产经营单位在完成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治理后,应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专家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及时向挂牌督办单位提交申请验收报告。申请验收报告应附整治方案、评估意见、初验意见等。
(十九)挂牌督办单位应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0日内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或专家进行验收,验收后应以书面形式告知验收结果,对验收不合格的,应再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组织整改,直至验收合格为止,方予以销号。
(二十)生产经营单位、交通局、运管站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举报制度,公布举报方式和途径,方便群众举报,接受广大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
重大隐患可逐级举报,也可越级举报。对举报人身份信息应严格保密。
(二十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实行分级公示。较大隐患应在生产经营单位醒目位臵公示,每月不少于一次;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在挂牌督办单位范围内予以及时公示,并接受群众监督。
七、工作纪律
(二十二)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二十三)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规定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二十四)承担检测检验、安全评价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评价证明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二十五)交通局和运管站的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八、附则
(二十六)本制度所涉管理内容如法律、法规和规章已作出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十七)本制度自****年**月**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