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县城市排水管理调研报告
城市排水建设与管理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除非遇到暴雨城区大面积积水,排水及排水工作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笔者通过调查、走访、翻阅资料,试图对我县的排水建设历史、存在问
题和解决意见进行简单的初探。
一、我县城市排水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解放前,***城区无排水设施,每逢大雨,街巷成河,污水逐流,居民怨声载道。新中国成立初期,限于财力,仅在城内大街(现名无锡路)首次用块石修筑排水明沟,废水不再浮积于街面。1978年,成立市政工程队(即市政公司前身)后,分期分段实施排水工程建设,并对城区下水道配有专人管理,新修街道时与下水道建设同步进行,采用60厘米混凝土管建排水管渠。1984年,成立县市政公司,编制40余人,从此有专业队伍将排水工程全盘规划,统一施工,至1987年,城区已经建成新阳路(现名北京路)、向阳路(现名上海路)、河南路(现名南京路)等排水管道17条,总长15320.5米。1989年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迅速发展,排水管道一律改用预制混凝土管,管径由60厘米发展到80厘米。旧城区排水系统,1988~1990年对水沟渠进行修建和改造,城区建有排水控制闸5座,其中沭河3座,圩东河1座,城北公园1座。控制闸由城管局实施管理,具体负责对水位的控制及内外沭河、圩东河河水更换和漂浮物清理等。
至2005年底,城区共有68000米地下水道,窨井2049座、雨水井3014座。基本保证了城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
另外,工业园区排水系统、各机关单位和开发居住区
排水系统,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小区、居民点、路边沟等排水分别由县园区管理委员会、各机关单位与开发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和沭城镇负责,实施全面管护。
二、排水管理队伍建设
目前对城区排水管理的水道队隶属县公共事业管理处,是我县唯一一支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排水管护专业队伍。
该水道队共有在编人员14人,退休人员13人。共分为两个组。
每年对全城地下水道、窨井和雨水井进行两次清掏和疏通。每天对各条路段进行督查,发现堵塞的及时清掏疏通,对损坏或丢失的井盖及时维修和更换,防止事故发生。
三、目前城区排水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正常维修经费。排水项目是隐蔽性工程,由于我们对下水道疏浚及时,加上***多年没有出现大暴雨天气,没有出现大面积积水事故,因此排水管理方面常常没有被领导放在心上,许多管理资金得不到具体落实。
2.法规不健全。目前环境保护已有法可依,《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道路管理条例》等都相应出台,而《排水条例》还没有出台,使得排水工作的管理缺乏法治依据,排水设施的损坏管理难度增加。其主要表现在:占道经营,乱排乱放现象严重。建设部已于1995年出台了《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但我们市、县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给排水设施管理增加了难度。
3.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是城市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排水系统不完整,老城区尚有近20%的地区未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排水管道状况差、标准低,老城区的排水管道中约有18%的管道是七、八十年代修建的,历经几十年变迁,情况发生了变化,而原有方井和盖板沟却年久失修,淤积严重。
4.城区排水缺乏统一规划设计,施工时无统一标准。施工不规范,没有统一标高、施工结束后无正常验收、交接手续。排水设施不统一、不配套,如窨井大小不统一、井距不统一、型材不统一,部分地段未设雨水井,导致雨天路面积水严重。
5.城市排水建设管理混乱。随着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在我县的兴起,由于管理力度不够,对排水等公共实施缺乏统一管理,使得城市开发建设中排水管理出现了混乱。如为了减少工程建设成本,不按规划设计施工,在施工中随意更改管道的管径和改变标高,造成新建的生活小区排水不畅。有的居住小区排水设施、化粪池设计不规范,清掏不及时,经常出现排水不畅、污水外溢现象。
另外,自管道路排水管理不到位,窨井不清掏,管道不疏通,淤塞严重,设施不维修、丢失、损坏较多。
四、几点建议
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与管理,首先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其次要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情况,结合城市排水设施的现状及地势特征、水系分布情况,按照分散布局、就近排放的原由,规划布置好雨污水排放系统,做到自排与机排相结合,高水自排,低水机排,利用与改造相结合,新建与扩建相结合。
在具体做法上,根据城市目前的排水设施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宣传,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深入开展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主题教育,利用各种
形式(电视、广播、简报等)加大宣传力度,创造强烈的舆论氛围,唤起全社会高度重视,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城市排水设施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人民生活免受涝害的保障体系,从而真正地从思想上关心、重视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让所有居民共同做好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2.建
立健全有关管理法规。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使其更好地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的生活服务,提高环境和社会效益。
首先是要制定严密的法规,把城市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要加强城市开发建设的管理,对成片开发的,要按规划、规范的要求高标准地建设好排水设施,做到“还清旧账、不欠新帐”,对在城区见缝插针开发的,也要完善好排水设施。
其次,要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排水设施管理,对占道经营、人为的破坏排水设施的人和事,按照谁损坏谁赔偿的管理办法解决,尽快出台我县城市排水管理办法。加快排水监测站的建设,加大对排污单位排污口的检测次数,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对超标准排放污水的单位,如造成排水设施淤积、堵塞的,要加收排水设施损害补偿费。
3.理顺管理体制。首先要明确环保与城建部门的职责和关系。对排入下水道、明沟的污水排放,要由城建管理部门根据排放水质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发放排水许可证,不符合水质要求的,要限期整改直至达到排放水质要求。对城市开发建设中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不按设计要求完善市政配套设施的,不得给予接通自来水,从而确保新建小区的设施完善,并制定养护措施,以减少种种矛盾的出现而给政府造成压力。
4.解决好重建轻养的矛盾。根据《水污染防治法》中“谁排水,谁承担治理责任”的原则,污水的处理和设施的养护费用要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来解决。雨水设施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社会效益,维护费用由政府在财政收入中支出,政府应逐年增加排水设施养护费用,克服每年养护工作因费用不足而只能治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做法,以加快设施更新改造的步伐。
5.逐步推行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围绕着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创造出了许多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如利用先进设施疏通下水道,以减少排水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我们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认真地学习、研究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确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速度,制定周密细致的管理规定,坚持长效管理,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胡宏伟)
第二篇: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调研报告
市水务局
一、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现状(一)城市排水管理机构建设及工作交接情况。
根据宜宾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对水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九县一区先后都完成了水务局的组建工作,其城市排水管理职能同步调整到了水务局。但除南溪县水务局内设了城市排水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和城市排水管理实物性工作移交到位外,其他区县均有不足:翠屏区、长宁、珙县、江安、筠连、兴文、屏山和宜宾县水务局内部均未设置城市排水管理机构;高县水务局虽然设置了供排水管理股,但未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江安、筠连和高县城市排水设施,以及长宁、屏山、珙县和宜宾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维护管理仍在住建部门。另外,全市镇乡排水行政管理工作均在区县环保部门。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9座,污水处理总能力为13.55万吨/日,完成总投资33172万元。兴文、江安县和宜宾南岸污水处理厂实现正式运行,达标排放;南溪、长宁、筠连、高县、珙县和宜宾县污水处理厂,于2010年相继获得省环保厅试运行批复,目前仍在进行工艺调试,并积极做好申报正式运行的相关准备工作。屏山县城新址污水处理厂和宜宾杨湾污水处理厂分别于2010年12月初和12月中旬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场平,两座污水厂均计划在2011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12年竣工并投入运行。届时,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总能力将达到18.05万吨/日。
(三)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情况。全市建成DN50以上排水管网1300多公里,其中,DN300以上雨污水合流管网约678.95公里,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DN300以上污水管网223.99公里,正在建设的有160.75公里。
建成雨污水提升泵站17座(中心城区13座,江安县2座,宜宾县1座,兴文县1座);建城区污水管网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2千米。“十二五”全市规划建设污水管网589.78公里,需投入资金在10亿元左右。
(四)镇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
近两年,各区县将镇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镇乡党政“一把手”考核内容,且实行一票否决制,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因此成效比较显著。翠屏区的镇乡污水治理工作名列川南地区前茅,全区有6个乡镇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其他乡镇配套建设的是集中式沼气净化池。截止目前,全市建成污水处理站21座,分别是江安县1座(夕佳山镇),南溪县1座(刘家镇),高县1座(可久镇),兴文县4座(麒麟、仙峰苗族乡、大坝乡、太平镇),筠连县3座(高坎、塘坝乡、沐爱镇),宜宾县3座(喜捷、高场、白花镇),翠屏区8座(宗场镇、邱场镇、牟坪镇、李端镇、菜坝2座、宋家2座);在建7座,分别是江安县1座(铁清镇),南溪县1座(林丰乡),高县2座(四烈乡、双河乡),兴文县3座(莲花镇、玉屏乡、僰王山镇)。
(五)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目前,除筠连、珙县和屏山县外,其余区县均在征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费。截止2010年11月底累计征收污处理费3542万元。江安县居民用水0.4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8元/吨、工业用水0.4元/吨、经营用水0.9元/吨、特种用水1元/吨;长宁县居民用水0.25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4元/吨、工业用水0.4元/吨、经营用水0.5元/吨、特种用水0.7元/吨;高县居民用水0.3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5元/吨、工业用水0.5元/吨、经营用水0.5元/吨、特种用水0.7元/吨;南溪县居民用水0.2元/吨、工业用水0.5元/吨、经营用水0.5元/吨、特种用水0.5元/吨;兴文县居民用水0.5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9元/吨、工业用水0.8元/吨、经营用水1.1元/吨、特种用水1.3元/吨;宜宾县居民用水0.4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7元/吨、工业用水0.5元/吨、经营用水0.7元/吨、特种用水1.1元/吨;翠屏区居民用水0.4元/吨、行政事业用水0.4元/吨、工业用水0.7元/吨、经营用水0.9元/吨、特种用水1.3元/吨。
二、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排水管理机制不顺。各区县虽然都按照宜宾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对水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相继完成区县水务局的组建工作,但绝大部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工作均未同步移交至水务部门。
(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偏低,根本不能满足污水处理厂运行资金需要。目前9座已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每吨污水的平均成本,最高的为2.84元,最低的为0.6元。而全市各县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居民用水在0.2-0.4元/吨(占自来水公司售水总量的70%以上)、行政事业用水在0.4-0.9元/吨、工业用水在0.4-0.8元/吨、经营用水在0.5-1.1元/吨、特种用水在0.5-1.3元/吨之间;筠连县和珙县甚至尚未开始征收。
(三)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进水量不稳定。十一五以前,建设的城市排水管网几乎都是雨污合流制管道,全市目前已建成DN300以上的污水专用管道仅223.99公里,只为相同大小雨污合流制管道建设总长度的三分之一。降雨时,过多的雨水进入生活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厂进水浓度集聚下降;雨量偏大时,污水厂的进水水质可不经过任何处理就能达标排放。
(四)污水处理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部分县城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未采取市场化,由当地自来水公司派出一部分人员,经省住建厅培训机构短时间培训,就从事污水处理厂的设备维护管理和操作工作,对污水处理技术理论、设备原理和远程控制系统研究不够深入,基本上均不能有效解决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中发生的各种常规性和专业性的问题,过多依赖于设备供应商和中控系统开发商工程人员。
(五)城市排水基础设施档案资料不完整。历年来,我市城市排水设施在没有城市排水专业规化和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移交办法的条件下建设和发展,致使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档案资料收集归档不力、资料保管不善和建管移交不规范。
(六)雨污合流制管道分流改造难度大,改造费用高。城市雨污合流制管道几乎都位于旧城区,其旧城区的显著特点是:车行道和人行道非常狭窄,交通流量大,商业以街为市,地下各类杆管线密集;加之,地下杆管线档案资料不全,敷设具体位置不清。因此,开展管网改造需协调的单位和商家众多,施工路段交通影响大,施工作业极易损毁其它城市基础设施,相对于新建工程,其工作难度和费用均较高。
(七)城市排水管网敷设位置不清,污水来历不明。城市排水设施档案资料不完整,对地下排水管网的起止位置不能查证核实,每个排污口污水来源无法确定,增大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难度。另外,市政排水管网覆盖区域内部分企业未建设独立的工业排污设施,而是将废水直接排入城市公共管网,接入点位置多数又不详,其水质监测难度大。
(八)乡镇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大部分镇乡排水设施均为雨污合流制暗沟,“十一五”期间,财力条件相对较好的镇乡,逐步对原雨污合流制排水设施进行了分流改造,且新建排水设施统一采用雨污分流制,同时,配套新建了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多数为沼气池,小部分为厌氧+人工湿地或厌氧+爆气+人工湿地工艺)。
三、加强宜宾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对策
(一)根据中央、省、市对水务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前我市政府机构改革的步伐,着实加快推进区县水务体制改革进程,建议尽快在区县水务局内设置独立的供排水管理机构,并落实人员编制和办公经费,尽早完成多龙治水向一龙治水的转变,确保市、县(区)城市供排水管理工作协调一致和供排水事业健康发展。
(二)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根据省政府向市政府下达的《宜宾市“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2006-2010年)的规定,督促指导已运行未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的污水厂尽快启动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工作。已征收但征收污水处理费标准偏低的污水处理厂,尽快启动完成污水处理费的调征工作。以满足经后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资金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污水处理厂的治污能力。
(三)科学合理利用国家和省上关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及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的项目配套资金,进一步加大本地财政投入力度,结合城市改造进程,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计划,逐步对原雨水、污水合流制管网和暗沟进行改造,确保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和进水量趋于一个稳定的正常浮动范围。
(四)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引进社会诚信度较高,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的污水处理厂运营商,或者由市上牵头面向社会定向统招污水治理工艺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彻底解决各地污水处理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
(五)建章立制,依法管理。首先,应建立健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移交、管护等相关工作制度;其次,加强对城市排水设施工程建设中、建管移交过程和工程档案资料收集及管理的指导和监管力度;第三,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大查处城区工业企业向市政管网偷排废水的行为;第四,落实专项资金,对本地的城市排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建立一个完整的城市排水设施管理体系。
(六)根据乡镇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以及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和生态市创建工作总体要求,合理编制城镇排水专业规划和“十二五”城镇排水设施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项目配套资金,加大市、县财政对镇(乡)排水设施建设及改造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结合当地实情,对条件具备的镇乡将沼气净化池升级改造为生活污水处理站;不条件具备的,应根据轻重缓急逐步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工艺应选择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并已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第三篇:城市排水管理建议
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确保城市排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需要,根据《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和保护,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排水设施是指:城市排水管网(站)、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合流管道、沟渠、涵洞、出水口、进水口、窨井、泵站、调节池、污水处理厂(站)及其附属设施等公共排水设施和自建排水设施。
本办法所称公共排水设施是指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城市排水设施;自建排水设施是指社会单位、个人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城市排水设施。
第四条 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市管城市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和管理工作,并受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全市城市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进行行业指导、监督检查。
区县(自治县、市)市政(城建)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建设、规划、土地房屋、公用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同城市排水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城市排水设施的污
水排放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城市排水设施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和建设、养护、管理并重及雨污分流的原则。
原有的城市排水设施应当按照城市排水规划的要求,逐步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
第六条 鼓励对城市排水设施的科学研究以及采用和推广城市排水设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城市排水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同时鼓励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排水设施的义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当劝阻和举报。
第八条 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需要,负责编制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经市建设委员会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区县(自治县、市)市政(城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地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第九条 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方案审查,对其中城市排水设施工程提出意见,对城市排水设施工程竣工进行验收。新建、改建和扩建及片区开发建设项目应经环保、规划、建设、市政、土地房屋、公用等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其中,污水处理设施应按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十条 需要建设城市排水设施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向市政行政
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委托设计和施工。
承担城市排水设施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并接受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一条 新自建的排水设施确因生产、生活需要须与城市公共排水设施连接的,应当备齐有关资料向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接沟手续后,方可接入,并保证排水设施完好。
城市公共排水设施需连接或通过自建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应经自建排水设施产权单位或个人同意。
第十二条 因城市建设需要迁移、改建、扩建城市排水设施的,其设计和施工方案应经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并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动工。其迁移、改建、扩建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城市排水设施工程竣工后,设施产权单位应当向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使用,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负责返修或重建。
第十四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维护城市排水设施,禁止下列行为:(一)堵塞、损毁、填埋、盗窃城市排水设施;(二)擅自接、改、占(跨)压城市排水设施;
(三)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腐蚀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质;
(四)在分流制管网上混接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
(五)向城市排水设施进口、出口、沟渠、调节池、窨井排放垃圾、废渣及其他杂物;
(六)在城市排水设施安全间距范围内修建妨碍城市排水设施正常使用或影响其安全的建(构)筑物;(七)直接向城市排水设施加压排水;(八)其他有损城市排水设施的行为。
第十五条 因城市建设需要临时占(跨)压城市排水设施的,应经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和设施产权单位或个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确保设施安全,接受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自管辖的城市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工作。
建设小区、公(私)房住宅及单位自建城市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由设施产权单位负责。
集贸市场、经批准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开办摊区市场的城市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由市场主办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 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和自建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应当符合和达到国家及本市规定的养护维修标准、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城市排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自建排水设施的产权单位或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应当接受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城市排水设施养护维修责任单位在城市排水设施发生故障时,应当及时组织抢修和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公安、交通、公用、房管、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保证抢修作业的进行。抢修作业需要暂停排水时,应按照市政行政主
管部门通告的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用于城市公共排水设施养护维修的专用车辆和机具,应当设置明显标志;作业时,在不防碍交通畅通的情况下,不受禁行路线和时间的限制。
第二十条 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的污水,应当符合建设部规定的《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999);污水处理厂(站)排放的污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6)。
第二十一条 使用城市排水设施实行许可制度,凡直接或间接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水户)应向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排水许可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一)本单位平面布置图;
(二)生产、经营品种种类和主要原材料及用水量;(三)污水排放口径、位置、标高和排水的水质水量;(四)污水处理工艺;
(五)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与排水有关的设计文件和资料。
向市管城市排水设施排水的排水户应向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许可证》,其他排水户到当地市政(城建)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
《城市排水设施使用许可证》(以下简称排水许可证)由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提出的排水申请,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排水监测,1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第二十三条 对下列情况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核发临时排水许可证:
(一)对城市排水设施可能造成损害,但经治理可以达到排放水质标准的;
(二)建设施工临时排水。
第二十四条 取得排水许可证或临时排水许可证的排水户,必须按照许可内容排放污水。
排水许可证每三年进行一次审验。
临时排水许可证按规定时限使用,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二十五条 在排水许可证有效期内,排水户需要变更排水许可内容的,应当提前申请办理排水许可变更登记,并提供有关资料。
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变更申请之日起,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排水户因紧急情况需要临时变更排水条件的,应当及时向城市排水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二十六条 市城市排水监测部门负责全市排水户排入城市排水设施的污水水质、水量的检测和检查工作,建立排水检测档案。排水户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应当接受市城市排水监测部门对水质水量的检测和检查,并如实提供必要资料。
环境保护部门监测或认可的监测数据,应当作为对排水设施实施监督管理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自建排水设施与公共排水设施相互连接的,应当按
照城市排水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由提出申请连接的一方设置可供采样、监测的监测井。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按照《重庆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九条 城市排水设施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重庆市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篇:城市排水许可管理总结
城市排水许可管理总结
自1999年底,我单位依据《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规,负责全市(高开区、民营科技园区除外)排水许可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市政公用事业建设集团为行政主管部门。
一、排水许可管理情况
截止目前共办理排水许可证363份;临时排水许可证119份(2007年3月1日新《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实施之前)已作废,其中证件到期未办理延期或换证的45户,破(停)产、搬迁、开发的62户。在排水许可管理的实施中,共查处超标排水、无证排水等违规排水行为235次;检查新建项目95家,监督排水户实施雨污分流改造20户;配合路网改造中沿线排水雨污分流100余家;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重点排水户350余次;走访排水户,为排水户上门服务近500次。通过近10年的排水许可管理工作,我市的排水管理日趋规范,各类违规排水行为明显减少,污水集中处理率显著提高,城市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全社会对依法排水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其中既有自身对我市排水政策宣传少和市民的依法排水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政府对排水管理政策支持不够的因素。目前我们所能依据的较规范的排水法律法规只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性法规一直没有出台,这决定了排水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不便。
2、没有行政执法权和行政处罚权,同时也没有像供水、供电等部门那样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这使我们在监管违规排水行为时方法不多,工作被动。
3、中、小排水户监管难度大。在已办理《排水许可证》的排水户中,以大型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大型餐饮、居民区为主,而小型餐饮、沿街商铺、无管理单位的居民区是排水许可管理的难点。
四、今后排水许可管理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规范审批工作,在排水户申报材料审核中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增强服务意识。
2、今年6月至今通过电话通知、上门催办的方式,完成47户证件延期手续的办理或前期工作。下一步将继续采取上述方式,必要时采用媒体曝光的方法,对剩余45户证件到期未办延期的排水户进行清理。
3、依据《保定市强化污染物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年实施方案》的要求,对现有重点排水户进一步加大监督、走访力度,特别是结合排水检测机构对其进行不定期抽查。
4、呼吁政府尽快出台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排水管理条例。尽快取得行政执法权和行政处罚权,对我市违规排水行为加大执法力度。
二0一0年八月十八日
第五篇:城市排水管理服务承诺
文章标题:城市排水管理服务承诺
一、新建、改建、扩建排水户专用雨、污水下水道申请接入城市排水管网或因工程建设需要迁建城市排
水设施的申请,审批部门受理后进行现场勘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答复。
《排水许可证》或《临时排水许可证》将在申请单位新建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启用后,按照在用排水户办理
程序,并根据排水水质检测结果核发。
二、在用排水户申领《排水许可证》(《临时排水许可证》)或到期换证申请,审批部门受理后将协同水质检测部门现场采取排水水样。《排水许可证》或《临时排水许可证》将在20个工作日内根据排水水质检测结果核发。
《城市排水管理服务承诺》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城市排水管理服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