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作业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1、您对目前的生活满意吗?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有些不满意D.很不满意
2、您外出打工已有多长时间?
A.1年以下B.1—5年C.5—10年D.10年以上
3、您目前每月的工资大概是多少?
A.4000以上B.3000—4000C.2000—3000D.2000以下
4、您每月的生活费大概是多少?
A.500以下B.500—1000C.1000以上
5、老板是否拖欠过你们的工资?
A.经常拖欠B.偶尔拖欠C.不拖欠
6、您每天工作多长时间?
A.8小时B.9小时C.10小时D.10小时以上
7、您工作的环境如何?
A.有很多安全隐患B.有些安全隐患C.基本上没安全隐患
8、您对劳动法熟悉吗?
A.了解很多B.不是很熟悉,了解一些C.不熟悉
9、您大约多长时间回家一次?
A.一个月一次B.几个月一次C.一年一次D几年一次
10、您在外打工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A最基本的生存费用B子女受教育的费用C老人的赡养费用
调查人:受调查人:
第二篇: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人:****** 指导老师:****** 时间:2010年8月20日 地点:*******
一、调查情况介绍
民工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大学生,我对这个问题也一直很关注。此次假期,正好创造了我与农民工接触的机会,在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了民工的不易与艰辛。
本次调查的范围是:在我县城镇就业的农民工。调查的对象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进行个人问卷调查。
二、调查内容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情况以及他们的生活质量状况。包括就业保障、工资待遇状况、子女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社会保障等其他方面情况。
三、调查的具体情况及分析
(一)基本调查情况
以下写一下我调查中的部分人:
1、男,30岁,未婚,户口所在地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淮宁湾镇。务工地是榆林市子洲县家园工地,学历是初中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有父亲、母亲和他,其哥哥已经成家,妹妹已经出嫁土地拥有状况为原来拥有土地,但因为建路占用已经卖出。该人的工种是工地水泥工人。谈话时,问到就业保障问题,他说,只要那个地方有建设之类的,他就有事情做,不过很幸运的是,我县这几年来一直 在建设当中,所以工作也比较忙,现在不担心找不到事情做,这样很好,并且工资待遇问题也很不错,可以照顾到父母。虽说是工地,但是安全设施和卫生条件都相当不错,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安全隐患,政府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保障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是替我们民工着想啊。
2、男,42岁,已婚,户口所在地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何集。职业是施工人员,学历是高中文化程度,家里有3口人。谈话时,当问到子女教育问题时,他表示特别高兴。他说,当初进城打工时,最犯愁的就是女儿的上学问题。没想到与教育局的领导讲清楚我们的情况后,他们当即表示愿意接收,并且不收借读费。现在,女儿已适应了学校的环境,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对于孩子上学问题是每个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还好我县教育局在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这样的压力下克服种种困难,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予以合理安排。
3、女,34岁,已婚,户口所在地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裴家湾镇。务工地是榆林市子洲县某理发店女工,学历是初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是4人(儿子读中学,女儿读小学)。谈话时,谈到子女教育问题时,她说,儿子女儿都学习不错,每次都是班里的前几名,人缘也都很好,和别的孩子玩得很好,很合得来,没有说是因为从乡下来的而受到别的孩子的歧视,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益的,而且儿子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呢,作为母亲有这样优秀的孩子,我感到很骄傲。
4、男,42岁,已婚,户口所在地是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务工地市铁路宿舍生活区等,职业是电工,学历是高中文化程度,家庭人口为3人。谈话时,问到农村人和城里人平等的问题时,他说,不平等啊,人家就觉得你是农村来的,人家是城里的,就是有歧视的。在社会群体的构成关系中,地缘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连接方式,地域认同是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在外出流动的过程中,除了户籍身份排斥外,农民工还面临着从农村向城镇、从小地方向大城市的那种地域排斥。我们的工作条件也是不平等,用工太乱,在我们打工的那里,经常发生对于我们权利的侵犯的事情,太让人气愤了!
5、男,38岁,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1990年第一次外出打工。现在为油漆工。家庭人口数是4人。谈话时,问到权利有没有得到保障,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的时候,他说,其实什么都还好,过日子嘛,何必计较的那么真,浑浑噩噩也 2 就那样过去了,关于权利保障问题,我觉得还好,有时候得一些,有时候也就是一些,这是必然的事情,生活嘛,看开些就好了。
(二)调查分析
关于此次调查,针对我自己对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我做了有关的分析与说明,如下:
1、关于子女教育问题
我们国家已逐渐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就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国家已经规定了两个为主的原则,就是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以政府为主,这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价值,要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的职能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以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要改变当前以户籍人口为准的教育管理体制。我们管理模式是以户籍为主的,要适应流动人口的现实,就要改成以常驻人口为准,把常驻人口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的范围,纳入政府的教育的日常管理。
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创新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制度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就教育问题来谈教育的制度创新,因为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只是技术性的问题,不是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当务之急,是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经济制度的改革,要消灭城乡两元制度,这个制度不改革,经济不发展,城乡的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永远解决不了,为什么农民要进城,就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经济制度的差异,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首先,教育是“全民教育”,农民工子女享有受教育权利,而且是平等的教育权利。其次要认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正逐步递增,搞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克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农民工子女比较懂事,有良好的自强自立意识,但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与社会对立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总之,农民工子女也是公民,他们的父母也是国家的建设者,政府义不容辞地有为他们提供教育的责任。
2、农民工维权的问题
虽然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但这个群体的正当权益却屡遭侵犯,由此引发的劳资冲突等社会问题,日渐形成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消极因素。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保护力度不够。农民工在城市大多从事的是那些脏、累、难、险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劳动条件差,缺乏起码的劳动保护。工伤、职业病和自然疾病对农民工的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
工资待遇低。由于我国在制度上将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分割成二元劳动力市场现状的存在,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所享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受自身素质限制,农民工只能从事那些就业门槛较低、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低的工作。
社会保障权利缺失。农民工作为非城市居民,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等社会保险,大多数农民工不享有,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而且当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生活遭遇风险与困难时,也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
合同签订率低。一些企业为减少企业成本,通常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发生劳动纠纷后,调查取证比较困难。当遭遇工伤时,农民工往往是“责任自负”。
所以,农民工的处境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与改革之初农民工刚刚进入城市之时相比,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对待进城农民的态度有了不小的转变。为此我们应切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同时,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也加以高度重视。第一,要做到外出农民工的有序管理。在输出地,实行外出农民工准出证制度,记载外出基本情况,包括身份、计生、遵纪守法等内容及联系方式。接受一定的法律知识教育,应成为颁发准出证的前置条件。在用人单位,实行劳务用工备案制,即持有外出务工准出证的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后,必须在当地劳动部门备案,以此作为农民工办理暂住证的依据之一,也是劳动部门开展劳动监察的内容之一。待条件成熟时,可建立劳务用工信息网络,使输出地、输入地都能准确把握劳务人员输出、输入基本情况。第二,要加大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性工作,也是维护健康的劳动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用工方,劳 4 动、经济主管等部门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法制宣传,并将其遵纪守法等情况作为企业诚信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褒优惩劣,提高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对于农民工,按照“谁用人,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用人单位及其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对农民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承担起来,以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只要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法律意识都提高了,侵权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第三,要构筑跨地区的法律服务协调机制。综观全县为农民工开展维权活动情况,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受制约因素多(如人力、财力严重不足,到外地取证难等),收效不明显。农民工出于对在输出地聘请法律服务人员所需经费过高的考虑往往也放弃维权。为加强发挥法律服务在维权方面的作用,我们应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农民工发放法律服务卡,所有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实行联动,劳务工输出地、输入地相关机构有义务配合、支持。这样一方面减轻了维权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输入地法律服务机构的积极参与将提高维权的效果。至于提供支持、配合一方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可由接受支持、配合的一方从法律服务费中进行支付。第四,要解决与农民工密切相关的工伤保险。应该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以普遍性为原则的工伤保险制度。农民工的保险关系应等同于城镇正式职工。否则,农民工即使参加了工伤保险,也还会因流动性强而随时中断保险关系,亦无法随着工作区域的改变而继续这种保险关系。而且,相对于事后补偿的制度而言,更应该强调事先的宣传和预防工作。政府的劳动监督部门应加大对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及事故多发或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企业的监督力度。应采用现代的、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以预防为主,而不是“事后处理”型的管理和监督。第五,要逐步考虑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有的地方出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体现了政府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但是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难度很大,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很强,而且现在过高的养老保险缴费率会提高农民工就业单位的人工成本,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所以,对于养老保险,有必要设计两个以上的方案供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和无稳定职业的农民工自主选择,否则,养老保险可能演变成一种不确定的强制储蓄,从而失去这项政策的意义。政府在实施此类政策之前,还可以先对农民工进行适当分类,对达到规定居住年限及有相对固定住所和单位的农民工,给予享受本地区居民权益的资格条件,并正式纳入当地的养老保险体系; 5 而对不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则另定方案加以解决,并视情形逐步纳入。第六,要为农民工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援制度。为了缩小社会的不平等,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应启动农民工遭遇天灾人祸时的紧急救济、特殊情形下的贫困救助、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等社会救援制度。在建立这种制度时,有效的选择应当是政府和民间结合,即除政府承担相当的责任并直接主导外,还需要发挥民间慈善公益机构的作用。鉴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地区差异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社会保障制度不可能一下子从二元化而转到一元化,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多元化时期。在此期间,各地方政府应适时分层分类保障农民工的权益:经济条件好的,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一视同仁地将其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经济条件暂不允许的,应将与农民工生存状态最为迫切的项目(工伤保险、大病统筹医疗保险等)最先出台,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险权益。第七,要下大力完善配套措施。农村政策不合理,农民不合理地流向城镇,不但增加城镇的压力,而且农民工权益保护也将是空谈。因此,对农村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减轻农民负担;控制农民生产资料价格,对农资生产部门进行扶持;鼓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减少农业管理成本,加强农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措施只能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宏观调控予以实现。着力发挥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限制缩小其管理功能,农业才可能按市场要求合理布局,真正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同时,国家也要改革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各项不合理的制度,城市必须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的限制,禁止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
四、调查总结
鉴于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强人强市强省乃至强国,教育的重要性仍旧是不容置疑的。而且通过这次亲身的暑假的实践调查活动,真正的了解到,解决农民工问题是现在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于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如果现行法律政策没有重大调整,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将长期存在。据有关“权 威”方面的调查说,我国农民工数量已超过2亿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多了,事也就开始多了。于是各种和农民工相关的问题就来了,听得多的莫过于被拖欠工资,生活含辛茹苦之类的,而那些皆大欢喜,高高兴兴地场面通常只有在他们受尽了委屈之后才会有的,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难道农民工所期待的“玉”就非得经过艰难困苦不可?在过去的时候有三座大山压在全中国人民的肩头,但到了现在,那旧的大山没有了,却又有新的三座大山开始压在了我们的农民工身上:改善住房条件成了农民工最迫切愿望;打工赚的钱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过高的生活成本;教育开支成为大多数农民工家庭最大的一笔支出。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不仅是政府的工作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劳动无贵贱,多换位思考多谢关心与宽容世界会更美好。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前言:在我国,一般“农民工”泛指无某地长住户口而在该地从事各种活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自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大步伐的向前迈进着,而当前,农民工的数量也在迅速的增长着。这个庞大的特征群体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相对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个人意见)。据媒体报道,目前在京的农民工数量已接近300万,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0%左右。那么,究竟他们的生活状况怎么样呢?做为一名大学生,有权力去了解,更有义务去关注。所以,我和同宿舍的一名同学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进入了在京农民工的工作现场,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看到了听到了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情况,感受很深刻。
调查对象:在京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包括了从事第而行业建筑业及餐饮、服务性的第三行业。
调查时间:2012年7月25日——8月15日
调查地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迎教评校园美化建设的施工现场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某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北京市海淀区某宾馆
调查方式:聊天式询问
下面就是主要的调查事实:由于调查者本人暑假没回家,故此有大量的时间去接触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首先,就自己最近的本校由于校园美化,所以有不少的农民工在这里找到了活干。最先接受我们调查的来自河南安阳的三位男性农民工。其中,年龄最长的43岁,有两个孩子,姓王;最小的30岁,有个4岁的女儿,姓郝;另外一个姓张,40岁。当时接受我们调查采访时,着三位师傅正在吃晚饭,且不时的用家乡话交谈着。王师傅懂一些普通话,他诙谐的说这是由于经常在外地做工的缘故。他告诉我们,他们不是那种常年在外的务工人员,这次出来是经过年轻的老乡介绍的,因为是老乡介绍,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次包括临村一共出来了8、9个人,他们自己的村子共有4、5个人,村子都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一年可以出来干活200天左右,每年都是刚开春,过完春节就走,然后等到小麦熟了的时候就得回去。因为家里还是很缺劳力的。下一次等到种上玉米,把一切家务活干完后再重新出来。王师傅一边抽着烟卷,一边用叹息的声音告诉我们每次出来都得换好几次地方,就象现在这份活8月底就完了。
是啊,9月份我们就开学了。当问及这样来回折腾累不累时,他只轻描淡写一句:“习惯了”这话中谁知道有包含着数不清的艰辛啊!郝师傅也告诉我们,他们这次出来,火车费用是由工头报销的,并且包吃包住,对此他们感到很满意。当问及这几位师傅业余生活都干吗时,他们一脸无奈的打量着我们俩,唏嘘着告诉我们他们基本是没有业余时间的,经常要换班、赶工期,包工头为了按时完成工程,就不断的给他们增加活干。张师傅笑着告诉我们,现在是吃饭时间,这是他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享受。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寒了起来,脑子里闪现出了夏衍先生的《包身工》,那一片肮脏不堪的地方……正说话间,已有不少另外的工人吃完了饭,拿起了工具走向了工地去加晚班了。三位师傅告诉我们,待会他们也得加班,学校的后门改造工程是要求提前完成的,工头催得很紧,加班也不给他们多算加班费的,每天晚上都得加班到11点左右,早上5、6点还得起来出早工。对于这样长期干苦力的他们来说都过早的衰老了,他们明显的略微显老,我和另外那个同学都猜错了他们的实际年龄。像他们这种工种,大工一般是每天40-50元,而小工只有20-30元。虽说是国家这几年都在不停的抓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但工头也聪明起来了,都是每天少给几块,这样时间一长,就榨取了他们好几百块。我们俩天真的告诉他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权益是,他们说根本就没有想过,活计太难找了,找到都算很幸运了,怎么还敢去告人家呢!后来我们又问起了对这样的状况有什么感受时,这时似乎是我们触动了他们久违的痛楚了。师傅们一字一顿的告诉我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实在是太多了,期待也是太多太多了,但最希望的还是工头不要找茬,每天多加几块钱,能够长时间的多干几天。更希望自己出来做工后家里一切都好,家人平安,儿女好好学习,以后不在象他们这样!是啊,这或许也是所有在外的农民工共同的心声了!最后三位师傅还说石化学院做活很好,这里的食宿条件等都很好,再说工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胡乱来。是啊,到底是在学校,但愿他们以后也能找到更好的工地去做工……
后来我和同学又就近去了芳庄某工地,发现这里的农民工业余生活很贫乏,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睡觉、打扑克、侃大山,或者上街闲转,连看电视也都成了一种享受。城市的文化设施与休闲设施从来都与他们无关的!当然他们的业余时间也只是在有阴雨天时。32岁的甘肃籍民工陈文化告诉我们,他们也有一些乒乓球馆,可从来都不开放,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突击检查而已。这里的施工条件明显恶劣与学校:工地四周都是全部封闭的矮墙,只有一个门可以出入,我们进去是费了好大的口舌才得以进去。在这个工地上,我们还看到了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工人,本来他们也应该在校园里读书的,他的眼神让我永远难忘。他告诉我他的家乡很穷,或许只有靠出卖青春,或许只有在繁重的劳动压力下度日了,而他们的付出却又是如此的廉价!
在后来我们去了西三环边一家规模中等的饭店,点了菜之后便和一位忙着拖地的同龄山东籍于姓员工说了起来。他告诉我们,他每天早上从5、6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钟,并且和老板签了一年的合同,每月工资大概是500元,实行的是年终发放制,平时只给60-80元生活费。其实他们在签合同时就等于把一切都押给了老板,如果在这期间有什么旷工或其他以外情况时,老板则会狠命的克扣工资,他还告诉我们。老板之所以实行年终发放制,是为了把钱存入银行获得不匪的利息收入。哦,原来老板时时刻刻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我问他是不是住在饭店,他来了一个大力度的摇头后告诉我,这一个饭店共招收了15个像他这样的人,他们住在一起,一起住在公主坟一个地下室里,条件极其恶劣,是大通铺,阴暗无比,而且空间很小,加上现在是大热天,蚊子能把人吃掉,没有风扇,简直快要死了!听到这时我要求去看看,可他表示很忙,而且不一会就离开了我们。
通过这次亲身调查研究,是我们这个整日只呆在教室里的理论型大学生感受很深。城市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新生的社会群体,目前大多从事着脏、重、苦、险等粗放型工种。他们的生活状态如此之差。令很多农民工不满的告诉我,自己也为北京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凭什么就瞧不起人。是啊,我想社会是应该高度重视这个特殊群体,为他们寻求更好的出路!后来我们在阅读和研读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并且针对我们的调查给出了一些建议,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加快城市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政策支持。逐步完善有利于农民外出打工的各种优惠性政策,清理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为农民进城打工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通过媒体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促进农民工与现有城市居民间的良性互动,增加群体间的信任,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须知,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会切实让民工们感到党的伟大和体贴。
二、改善劳动生活条件。
针对农民工工作环境较差的不良状况,用工单位要改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消除农民工后顾之忧。各用工单位更要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真正建立一个良好而又温馨的工作氛围,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心,让他们能够愉快生活,愉快工作。千万不要让农民工们离了猪圈又进了人圈!让人寒心啊…
三、规范用工行为。
各级用工单位要按照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实行“凡是用工、务工一律签订合同”的用工制度。各劳动部门应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实际情况,完善用工制度,规范用工行为。
四、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兑现力度。
各级劳动执法部门要积极受理农民工的投诉案件,对上报的投诉案件要建立详细登记制度,做到受理一起,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对不接受劳动部门受理的个人或团体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把长久拖欠克扣工资的私营业主的丑恶行径要在社会上“曝光”。在拖欠工资现象严重的行业,建立工资支付信用档案及工资支付基金制度,由用工单位出资建立,保证农民工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各级劳动、建设、工会等部门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健全用工监控制度,严惩那些不具备合格资质,违法违规运作,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劳务企业。此外,要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建立良好的工作查处制度,为农民工撑起一把健康、持久、耐用的打工“保护伞”。最好不要让工头的各种小伎俩得以实现,钻了空子。
五、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
当然,农民工自身也有一些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和工业化要求的缺陷。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对农民工要在技能、法律、卫生、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水平,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一是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时时刻刻把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牢记在心里,把他们的寒暖记在心里,这或许就是我们此次调查的意义所在了!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http://xiexiebang.com/diaochabaogao/
第四篇: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工程10.220100342048 蒙清新张光闪
工程10.2201003420张光闪
工程10.2201003420张光闪
工程10.2201003420张光闪
工程10.2201003420张光闪
工程10.2201003420张光闪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从温饱不断向小康生活迈进。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着庞大的农民数量,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他们的生活仍旧值得我们密切的关注。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广大农民工。他们默默的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然而他们却没能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条件,他们仍旧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条件及状况值得我们广泛的关注,他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帮助解决。
关键词:农民工 工资子女教育 社会保障
农民工,是指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工作的人员。"农民工”这是带有一定歧视的称谓,虽然说,劳动是光荣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同样工作在同一个城市,他们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他们的待遇却是最低的。同样是为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却得不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同样是中国公民,差距却是明显的。他们却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他们就是农民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发展起来,各地城市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农村中耕种仅有的一点儿土地,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了。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给家庭创造更好地生活条件。他们离开农村,离开生长的家乡,甚至跨越南北,来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只为那绵薄的工资。他们来到那向往的所谓城市,然而这里并不是他们的家,他们并未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同。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城市的边缘,他们始终没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中。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媒体几各界人们的不断关注,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国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农民工问题。然而,我国的农民工在两亿以上,在这么多的农民工中,还有很多农民工生活在困难中,他们生活的根本问题还没得到解决。还有很多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对此,我们展开了关爱农民工的调查活动。对调查的结果我们进行客观的分析,下面是我们了解到的一些问题和相关的建议。
一、工资
首先是农民工最关注的问题——工资。农民工不同于其他的城市员工,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工资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得不到工资或者不能及时得到工资都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地影响。从乡村到城市——他们在城市开始了寻梦之旅。梦总是美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就算不残酷,也是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的。来之前,城市是他们美好的向往,来之后,他们才体会到无尽的辛酸与艰难。现在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代,也是一个现实的时代,从小生长在农村,他们没能获得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因为农村的贫穷,所以,他们离开来到城市,然而来到城市也很难摆脱贫穷。在城市里,他们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岗位,甚至找不到工作岗位,打工也变得困难。我们的农民工始终是农民工,因为没有文化,更不懂法律,更不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正因为如此,农民工在城市中始终受到各种欺辱。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们是淳朴的是憨厚的,他们知道勤勤恳恳的劳动,他们为城市的建设挥洒着汗水,他们为社会兢兢业业的奉献着,他们没有任何怨言,这么可爱的人,你们又怎么忍心欺辱他们呢?根据我们的调查,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工作岗位,农民工的待遇也是不同的。在工地上,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都在辛勤的劳动着,他们用常人数倍的汗水换来的知识常人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工资。在建筑工地上,他们平均每天工作都在十小时以上,这已明显的超出八小时制的工作时间。当我们问及对现在的工作是否满意时,他们只能无奈地苦笑到,不满意又能怎样呢?我们还有选择吗?为了生存和家里人能过上更好地生活,他们只能工作在这里。在这里,有模板工,钢筋工,瓦工,机械工等等。不同的工种的待遇也有一定的差别,模板工的工资平均在70元左右,钢筋工的工资平均在50元左右,瓦工的工资平均在60元左右,而机械工的工资平均只有45元。这些工资只能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有时候为赶进度,他们不得不起早贪黑的加班,有时候天不见亮就要起来,经常摸黑才能回家,然而加班费却少得可怜,有时候甚至拿不到一分的加班费。最悲惨的是,有的时候几个月才能领到工资,有的甚至到年底才能拿到自己的工资。工资偏低他们并不在乎,在乎的是只要能拿到工资。因为家里面需要这笔钱,吃饭要钱,孩子上学需要钱,老人看病更需要钱。当问到是否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他们的表情让我很担
忧。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因为他们都不识字,缺乏知识,更不懂得法律。劳动合同是保证劳动者最根本的工具,没有劳动合同就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也没有法力依据。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在于农民工自身,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争强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我们还调查了内江市龙岭机械厂,地点为市中区乐贤大道。厂里的员工大多为年轻人,几乎全部为30岁以下,男女工人差不多各占一半。其中最年轻的一名男工只有16岁。通过调查发现,一个厂里的待遇有着明显的差异。工资高的可以达到两千多,然而工资低的却只有七八百左右。经常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甚至是少发工资。经常加班,却只能得到很少的报酬。农民工的工资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如果不能得到自己的工资或者是不能及时得到都会给农民工的生活到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关注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情况。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一)、农民工的孩子教育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我们首先看看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存在着许多问题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反应在各方面: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第二,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第三,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第 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大约有65% 的适龄儿童 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第六,部分 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2、就学过程不平等
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 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这是我一个亲身体会,我的二舅在外打工,由于孩子在家没有人照看学习,所以准备把他的孩子弄到 工作地点学习,但学校的要求相当的苛刻,要有高额的借读费,成绩还必须达到优等以上,尽管他的学习成绩在家乡已经很优秀咯,但还是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所以只好让孩子在自己的家乡读书。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农民工子女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常常疏于管 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不能在当地参加高考,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 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还有些教师还歧视农民工 子女学
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3.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
长期见不着父母,缺少父母的关心,导致心理发生障碍,很多是由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过于疏于管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孩子的自觉性差。这些在农村随处可以看见。
(二)、解决对策
1、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增大对农民工子女学习的补助,让农民工子女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 筹措教育经费。让更多的人关心农民工子女。
3、消除法律上的歧视。让农民工子女享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
三、社会保障状况调查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1、关于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还不完善。农民工就业的流动性很强,而且转移目标地不确定,今年在这个城市打工,明年可能转到另一个城市,也可能回到家乡;而现行城保制度规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时只转个人账户资金,不转移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许多参加了城保的农民工不能肯定自己现在缴了费今后能不能领到养老金,因而在离开一个就业城市时往往选择退保,只把个人账户的钱领出来,这样的制度实际上损害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
2、农民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难。农民工工资收入普遍较低,使用农民工集中的企业经济承受能力也普遍较低;而现行城保制度规定缴费标准较高,许多农民工及使用农民工集中的企业感到难以承受,因而导致大量的农民工没有参保。
3、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
(1)农民工普遍意识到以后养老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但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养老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
(2)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为生计满足于有活干,只能放弃养老保险等权力。
(3)法律意识淡薄。对不签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权行为,往往持克制,忍耐的态度,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根据现状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快立法、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平等、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当前的城乡差异现实,使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具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可衔接性,在全国实行社会保险卡的“一卡通”,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2,出台一些政策,积极鼓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能参保。降低用人单位缴费工资总额比例;同时降低农民工个人缴费比例,这可以根据本人的收入情况合理选择和确定。过去已经参加城保的农民工及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规定调整缴费比例。这样规定,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工及其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以最大限度地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3,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在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针对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加强对养老保险重要性的宣传、养老保险知识的教育。采取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增强农民工养老保险意识,督促企业为其参加养老保险,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因此,若要进一步的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还得靠国家的帮助,法律条文的制定,执法者的公正无私,都急需解决。希望有一天,农民工也能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参考文献:
(1)胡建勇,陈海燕,农民工子女满非义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2)金磊,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解决途径探析【J】,天津教育,2005,(8)。
(3)刘淑萍,赖以柱,讲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6)
(4)从生存到发展: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问题,福建行政院学报,2009年第4期。
(5)韩俊,崔传义,金三林,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主要特点。http:///xwxx.asp
(6)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东岳论丛》2009年第8期。
第五篇: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班级 10机制四姓名 周杰学号 2010111426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不断增加,大批农民涌入城市的各种企业工作。这些通常被城里人俗称为“农民工”、“打工仔/打工妹”或“外来工”的农民们,已经形成独特的社会群体。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是不容忽视的,它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估计已达1亿以上,他们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这一庞大的群体,我们有理由要去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生活状况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治安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关键词】农民工、生活状况、提升
通过调查,从收入状况、居住状况、饮食状况、是否拥有移动通讯工具、闲暇活动、生活感受、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医疗状况八个指标,用数据来说明农民工的生活状况特点。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5份,其中合格问卷368份,合格率达到92%。因此样本资料完全符合研究分析需要,可以作为研究的依据。现就本次调查的样本资料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分析。
一、收入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被调查对象总体月平均工资为1056元,月工资超过1300元的人数只占调查人数的36%左右,再根据现阶段市场物价和全体国民的生活水平可以知道目前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情况还不是很好,难以支付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开销,因此我觉得政府应该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扶持,另外也希望老板们也适当提高农民工朋友们的工资。总之,农民工朋友们的薪资待遇还有望进一步提高。
二、居住状况
在调查对象中,仅有26.04%的被调查者是和家人在打工地共同居住,没有和家人在打工地共同居住的比例高达73.68%,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工还没有摆脱“离家——返乡——分离——团聚”的生活旋律。
在居住的的选择上,被调查者中,居住在“工地工棚”的占10.8%,居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的占18.28%,租用他人房屋的占51.81%,居住在“私有房屋”的比例为14.40%,另外还有3.60%采用其他居住形式。
农民工在居住形式选择上更倾向于居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自己或和他人一起租用他人房屋居住,可能的一个解释就是农民工所从事的主要是餐饮业等行业,因此主要是居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或在单位附近租用房屋居住。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住房平均面积为43.38平方米,其中最小面积为5平方米,最大值为125平方米。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对居住条件不满意的所占比例为26.88%,其中很不满意的为6.37%,不满意的为20.51%;认为住房条件一般的比例为51.80%;而对自己住房条件满意的比例仅有19.11%,其中比较满意的比例为14.68%,很满意的只有4.43%。
三、饮食状况
调查中我们收集了被调查者伙食方面的信息,通过分析发现,农民工之间伙食状况没有显著差别,早餐基本以包子馒头辣汤稀饭面条类面食为主,午餐以米饭为主食,菜种类比较复杂,大部分以荤素菜搭配,伙食较差的主要是馒头咸菜等,对于晚餐,他们则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有能填饱肚子就行。
四、是否拥有移动通讯工具
被调查者中,没有手机或小灵通的所占比例为44.04%,拥有手机或小灵通的所占比例达到54.02%。由此可见移动通讯工具在农民工朋友们之中还没有完全的普及开来。
五、闲暇活动
在关于闲暇活动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看电视(28.81%),第二位的是睡觉(21.05%),第三位的是看书看报(20.78%),以下依次是:和工友聊天、听音乐、上网、阅读报刊杂志、没有活动、逛街、听广播、其他活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农民工在休息时间已经不是单纯的睡觉聊天打牌等,他们更多的开始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例如阅读报刊杂志等。另外一些年青农民工容易接受一些新事物,如上网等,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减轻一天的工作带来的压力。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打工城市重复枯燥乏味的生活,他们羡慕城市的现代生活渴望能够像城市人那样享受现代生活,希望能够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社会的一员。这一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农民工朋友们之中注入了一批年轻的朋友们。
六、生活感受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认为生活没有压力的仅有8.59%,压力较小的比例也仅占8.59%,压力较大的占26.04%,而压力很大的所占比例达到27.41%。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这一群体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相对来说是比较重的。
调查数据同时表明,被调查者的压力的主要来源排在前三位的是:收入低(36.57%)、就业无保障或找工作难(30.75%)、没有固定经济来源(23.55%),以下依次是:想致富没门路、生活费用上升、看不到个人前途、住房困难、缺少生产技术、看病就医问题、其他压力、社会治安差缺乏安全感、没有知心朋友、同工作伙伴关系紧张。
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严格的户籍制度、冷漠的社会歧视等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不断粉碎着他们的城市梦。他们在城市中彷徨,不知道何去何从。
在压力缓解方面,被调查者中能通过一定方式舒缓压力的比例为59.58%,但是缓解压力的方式却只能是抽烟喝酒睡觉等一些消极方式,而不能自己缓解压力的比例仍占39.06%。
七、是否享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
在被调查者中,享有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为4.99%,享有社会医疗保险的占8.03%,享有农村低保的占7.48%,享有社会福利的占2.22%,享有失业保险的占
4.16%,享有农村合作医疗的占27.15%,而不享有任何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的比例高达52.35%。农民工作为一个边缘群体,脱离了原有的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不享有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而城市又将这一群体排斥在社会保障范围外。
八、医疗问题
如果身体不舒服,只有18.01%的被调查者会“直接去医院”,11.91%会“找一个私人诊所看”,48.48%会“自己去买药吃”,而仍有21.05%表示“不去医院,实在坚持不下去再看”。农民工在城市中由于不享有任何社会保障,因此,在生病的时候,昂贵的医药费对他们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而且医院中的 “大处方”乱收费现象也是他们不愿到医院看病的重要原因。在这里我呼吁各个相关部门应该对各大医院加强管理,对违规章程的医院进行严厉打击。以保证农民工和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
综合这八个方面,农民工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希望社会对广大农民工多一份关爱,相信政府也会对他们多一份关照和保护。在这里我真切的希望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够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蔡群 周虎城 孙卫平《江苏农村经济》 2007 第9期
澹台思鑫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