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珠峰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珠峰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1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
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但并未大张旗鼓地宣扬。一位大学校长告诉本报记者,“珠峰计划”的名字比较高调,而教育部希望各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
这位校长说,此项计划是高校扩招以后的提高质量之举,可看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决策者注意到,“很多前辈科学家提过顶尖人才培养不出来的问题。”
据介绍,教育部鼓励11所大学各显神通,没有定式。因此,各大名校的做法并不一样。
但是,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它们分别开始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复旦大学的保送生方案称,被数学学院、物理系、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录取的考生,入校后成绩优秀者,可进入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项计划也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注意。最近一段时间,天津南开中学校长杨静武经常从各大名校招生组那里听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个新计划。他认为,这项计划具有前瞻性,对于将来可能是具有导向性的,中学也应积极呼应拔尖人才培养的尝试,与大学合作,将有冒尖潜质的学生输送进去。
南开启动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伯苓班”和“省身班”
天津网讯 在11月13日举行的南开大学2010年招生座谈会上,该校教务长卜文俊介绍,教育部日前选定了包括南开在内的11所高校开展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南大在今年9月正式以 “伯苓班”和“省身班”为载体,启动了该计划。这两个班将选拔一批在理科学习方面具备优秀条件的学生,为他们配备“一流条件、一流师资、一流氛围”,培养理科拔尖创新学生。
在11月13日进行的论坛上,南开大学首次透露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这个计划是我国培养国际级尖端人才的一个项目,清华、北大、南开等全国11所知名高校参与实施。
首届“伯苓班”和“省身班”的学生从南大2009级新生中选拔,人数约为80人。南开大学在2010年将招收100名精英人才,进入以物理、化学、生物为专业的“伯苓班”和以数学为专业的“省身班”学习。在培养模式上,采取小规模、动态进出机制,由南大各基础学科的领军人物授课,培养计划单列。试点班采取“2+2+1+3”的本硕博连读形式:前两年实行本科生的通识教育,第三年进行分专业学习,物理、化学、生物专业学生组成“伯苓班”,数学专业学生单独分出组成“省身班”;部分研究生课程将下移至第四年进行;第五年,实行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习;最后三年,进行课题研究。卜文俊称,试点班集中了各学科优势资源,有强大的教师团队做支撑,而且走国际化的培养路线。
这两个班的教育形式是与国际接轨的教学计划。为给学生们提供一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南开大学将提供顶级的师资力量,知名院士、教授、长江学者和名师将为学生们授课,突出高水平、小规模教学。而且,在学生们在学期间,尤其是从第五年开始,学生们如有突出成绩,成为学科精英,有望被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就读,而就读的费用由学校承担。南开大学已经与众多国外著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培养协议”。从这两个班里走出来的学生,将成为各基础学科的领军人物,成为国际级一流人才,更希望能走出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也寄托着全中国的期望。
南开大学盼望着全国各地著名重点中学能向南大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也是非常有利于这个计划,校长们在学生们中学期间就可以发现他们的非凡能力和能成为拔尖人才的巨大潜能,这样推荐上来的优秀人才有望进入到这两个班被重点培养,造就顶级人才。
第二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3月2日表示,教育部门2009年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1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教育部2日举行2010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请参与《规划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解读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张大良在会上作出以上表示。
张大良指出,最近十多年来,一批高水平大学不断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很多很好的有益尝试,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他们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多样化的,要在原有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因为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所以,在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形势下,应该要很好地抓住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这个有利时机。
张大良表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用人部门,包括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其中,政策方面,主要是在如下七个方面来抓改革:
一是在学生的遴选方面,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的潜质,实行动态统筹机制、自由选择专业的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到培养计划当中。
二是教师的配备,要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
三是培养模式,要突出个性化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参加科学研究的项目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志向更加远大,心态也要是平和的,德才兼备,成为未来的一流的学者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四是营造氛围,要通过世界级的科学家的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等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学术分为和开放的平等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的愿望。
五是制度上要创新,学生管理实行导师制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等制度。
六是条件方面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试验教学试验中心等等,都要向参与这个计划的学生开放,并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专门的支持,经费的支持、条件的支持、空间的支持。
七是国际合作,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快地融入学科领域或者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的群体当中去。
第三篇:兰州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兰州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部署,教育部分别在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19所高校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兰州大学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办学实际,成立跨学科改革试点学院——萃英学院,具体负责我校“拔尖计划”的实施。
一、人才培养目标
萃英学院旨在培养对科学研究有强烈兴趣、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的拔尖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在强调宽广国际视野和浓郁本土情怀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锐意进取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创新研究能力,为最终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跻身国际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奠定基础。
二、学科设置与招生规模
设置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等基础学科。其中,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每个学科每年招生15人,文史哲政学科(人文萃英班)每年合计招生20人。每学年招生规模80人。随着计划实施的深入,逐渐扩展到其他优势学科,适当稳步扩大招生规模。
三、体制机制改革
(一)创立培养平台
2010年8月,学校已成立萃英学院,专门负责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萃英学院由校长兼任院长、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兼任常务副院长,由国际交流经验丰富的知名教授担任执行院长。同时成立了学院党总支。学院下设党政办公室、学生事务办公室(团委)、国际教育合作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建立完善由萃英学院牵头、相关学院协同、职能部门支持配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实行专家教授治理
以两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校内外知名专家为主,组建专家委员会,指导和协调项目的实施工作;并分别成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文科学学科培养小组,具体负责学生培养的各项工作。
四、培养模式改革
(一)学期制改革
试行3学期制。由原来传统的2学期制改为春、夏、秋3学期制,以利于与国际培养模式接轨,聘请国内外教授讲授学分课程、专业导读;学生赴国内外参加暑期学校、社会实践与课程实习等。
(二)国际联合培养。3+1模式:3年国内,1年国外。国内高校交流和海外高校交流互相承认学分。或2+2模式:经过国内2年和海外2年学习,最终实现互授学士学位。或3+2模式,经过3年国内和2年国外高校的培养,获得本校学士及海外硕士学历。利用暑期学校,学生赴海外短期学习、参加国际会议、短期科研训练;三/四年级学生赴海外著名大学插班学习或实习与科研训练等。
(三)课程体系改革
1.注重加强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公共基础与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与核心课”、“专业选修和其他选修课”三大模块设置课程体系。保证厚基础、宽口径、高水平。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实行完全的学分制。
2.推进“两课”改革。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有关要求,将“两课”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改为“课堂+实践基地”模式,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进行校外实践与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深化课堂内容,深入学生心灵,达到“进头脑”的根本目的。
3.英语教学改革。一年级英语课时较普通班增加2学时口语。入学后第一个暑期,集中进行8周英语强化培训,以达到海外大学插班学习和海外教师来院授课对学生英语的要求。成立中英文写作与演讲指导小组,帮助学生提高文字写作、口头发言和演讲报告等能力。积极营造英 语环境,每学期分学科聘请10-15位国际知名教授进行前沿导读讲座,每学年每个学科选3-5门课程,由国内外教授联合授课。此外,还将接收海外插班学生进入萃英学院课堂和班级学习,联合海外高校共同举办暑期学校、组织暑期“游学”活动等。
4.体育课改革。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调整体育课的授课时间与方式。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体质特点,学会一项体育技能,终生锻炼,终生受益。同时,通过加强体育锻炼,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的品质。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与学生生活在一起,零距离陪伴学生成长,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帮助学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发展水平,及时把关,杜绝隐患,帮助学生快乐生活、高效学习。
6.信息技术课改革。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水平,减少原理和理论、强化操作与应用,开设常用计算机软件9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任选四个模块,完成相应的考核即可获得学分。
7.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教育改革。组织校内外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单独授课与集体授课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提高生涯规划的能力,了解就业与创业的基本知识,学会应对挫折、应对失业的基本方法。
(四)授课与考试方式改革
1.小班授课。全部进行小班(15人或20人)授课,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联合式教学、导读式教学模式。选用部分国外经典原版教材,精选国内优秀教材、前沿动态,提供大量课外阅读,强化实习、实践内容。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2.强化考试与学业评估。鼓励每一门课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考试改革,可以按照周考、月考、中考、末考与演讲,小论文+作业+实验+实习相结合,大型作业+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学业评估由萃英学院组织11名以上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专家委员会,听取学生汇报,进行 点评辅导,为每位学生提出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建立学业预警制度。
(五)师资队伍改革
1.高端化与国际化:按照培养方案的需求,从校内外聘任。国内聘请60%,国外聘请40%(教学名师、著名教授、知名学者、杰出人士等)。
2.建立导师小组:由2-4名中外教授组成导师组指导2-4学生,实施科研训练和个性化培养,形成“导师小组+学生小组”模式。学生经实验室轮转后,明确导师小组。
3.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建立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境)外一流大学听课(本科生)制度。着重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考试测评与效果检验等教学方法的研修。
(六)科研训练改革
为每2-4名学生成立由2-4名国内外教授组成的导师小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专题训练,实行实验室科研轮转。
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成立8-10人兴趣小组或学生科研团队,通过申请国家、学校、学院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依托学校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野外教学基地和场站、文科实验平台等,开展相关实习、实践、科研训练和课题研究,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书院式住宿改革。实行不同学科学生交叉住宿,打破学科界限,让不同学术、文化背景的同学一起生活,以利于学科、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扩大“宿学”效果。最终将建成“萃英书院”,实行完全的书院制度。
(八)素质拓展与实践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学生第二课堂,开设《Capacity Building》课程,加强学科导读学术报告、能力素质教育讲座,积极开展海外游学、校级交流、野外实习、社会实践、人文行走,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和素质培养基地。充分利用“传统与传承”为主题的会宁红色实践教育基地、“民族与民俗”主题的临夏金色实践教育基地、“生态与生活”为主题的天祝绿色实践教育基地。以此“三个基地”为核心,辐射甘肃省内外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等特色区域,进行爱家、爱国、敬业、奉献等本土情怀和完善自我的励志教育。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塑造学生积极上进、严格自律、情趣健康、阳光和谐的人生态度。
(九)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强化管理人员与专职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机制。聘请思想上积极上进、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级学业导师(班主任)。建立学院与每个学生的直接联系通道。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发展档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于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通过校内学习研讨自省、校外参观体验践行,力求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使学生做到思想上敏捷包容批判,行为上礼仪高尚规范,人格上积极诚信健全。
(十)学生动态管理机制改革
学生选拔。选拔方式包括:高考及自主选拔招生;入学后笔试+面试综合考察选拔;专家特别推荐;动态调整增补等方式。选拔方式和程序由专家主导,注重学生兴趣与潜力。其中,根据高考成绩直接选拔的条件为本省考生理科前300名、文科前100名直接入选;自主选拔招生采取笔试和面试方式;入学后选拔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志向、兴趣为前提,注重学生的科研素养与潜质(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等),科学地看待和选拔“偏才”、“怪才”。
退出机制。萃英班学生均实行动态分流调整制度。分流调整以学业成绩为基础,以科研潜质、创新能力为重要指标,综合考虑学生兴趣、个人发展目标和综合表现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经过前期学习和培养,一般在一年级末,由各学科培养专家小组进行综合考察。根据考察结果,不适应培养模式的学生退出“计划”,可根据自己的志愿重新定位,进入本专业基地班、普通班或其他专业学习,前期所修学分有效。相关学院根据考核情况编入相应年级。
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起来概括为 “十化”模式,即:1.学术精神质疑化,强调质疑知识、质疑科学、质疑老师、质疑前辈;2.学术氛围宽松化,追求平和平等、思维多元、兴趣自由、个性培养;3.学术环境国际化,要求海外教师、原版教材、双语教学、国际交流;4.授课教师高端化,聘请教学名师、著名教授、知名学者、杰出人士;5.学 期课堂小型化,实施小学期制、小班授课、小组指导、小考多讲;6.授课形式互动化,采取师生互动、教研互动、讨论学习、辩论求是;7.能力培养贯穿化,通过导师指导、科研训练、野外实习、社会实践,将学生能力建设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8.素质教育实践化,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传统传承、民族民俗、生态生活等为主题的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其爱家爱国的情怀;9.学习经历跨界化,让学生跨实验室、跨越学科、跨越学校、跨越文化进行“游学”,充分汲取养分;10.学生管理书院化,通过优中选优、滚动分流、交叉住宿、协同进取,实现“宿学”,同辈伙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五、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学校成立“拔尖计划”专家委员会和学科培养小组,负责“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协调和决策;萃英学院负责“拔尖计划”的具体实施,相关部门、相关学院配合支持。
(二)制度保障:根据六部两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办法》精神和要求,在已出台若干制度的基础上,陆续制定或修订有关政策办法,逐步建立起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制度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制度环境。
(三)资金保障:在管好用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试验计划”经费的基础上,学校从“985工程”、“2011计划”等项目中设立配套经费,支持拔尖学生的培养。
(四)场地保障:规划建设“萃英书院”。安排“观云楼”八楼,由萃英学院作为过渡性办学场地使用。
(五)氛围营造:在校内努力营造鼓励创新、锐意改革的良好氛围,支持萃英学院大胆突破常规,先行先试,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特区”优势。
第四篇: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2
驸马庄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组织机构:
组长:张宁娣
副组长:曹明科
组员:曹红侠于喜莲范昌生吕宏科于西平
李永明金万明何昀金德成吕宏祥
职责:
1.指导青年教师制订培养计划对实施计划做出具体安排,提出明确要求,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2.指导青年教师学习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提高业务水平,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各个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指导完成一门课的授课计划、教案和讲稿,使其能胜任该门课的教学任务,指导青年教师进行一次教研或科研选题,拟定研究计划,并开展研究。
3.从思想政治上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言传身教,培养青年教师养成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积极承担并努力做好其它工作。
4.每月指导青年教师讲课1—2次,课后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定期填写指导教师评语,注意培养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二、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的战略后备队。目前青年教师在我校是教师队伍主体。青年教师的状况关系着我校教师队伍的未来,关系着我校的未
来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发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在教师整体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他们迅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岗位,尽快掌握现代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决定对35岁(含35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为了更好地最好这项工作,进一步优化青年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为我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使学校增强可持续发展力,特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计划。
三、培训目标
1.加强校本培训工作,规范学校培训的组织管理,建立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
2.以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目的,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以老带新为主要形式,以上课评课为主要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尽快胜任教育教学任务。
3.促进教师适应新环境、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应用和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加强相应信息技术的培训。为教师自觉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奠定基矗
四、具体措施
1.学校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落实组织,加强领导。调动和发挥学校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高级教师和有经验老教师的指导作用,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2.加强学习,注重转变观念。学习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境界,特别是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关键。
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自学习惯,鼓励青年教师自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培训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着重失效。
3.通过校本培训,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训练。首先抓好大练教学基本功的工作。因为教学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教学的需要,把教学基本功转化为课堂教学能力,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二通过培训,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素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素质。三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使老师掌握好基本的教育科研、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感知,丰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容量,可以为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4.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青年教师成长不仅依靠自身的不断努力,而且外部环境将直接制约着他们成长的速度和方向。
一是为青年教师指派师傅——蓝青结对(具体方案及落实由各教研组完成)。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师傅,着重于本学科、本专业之间便于交流。任务如下:
(1)如何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学对象等)
(2)如何写教案(基本内容、书写要求等)
(3)如何上好课(组织教学、课堂调控、情况应变、讲练结合等)
(4)如何辅导学生(课内与课外、点与面、主与次、难与易等)
(5)如何布置、批改作业(及时必要、有针对性、讲究适量;精批细改、面批面改、侧重评改等)
(6)如何拟定试卷(典型性、覆盖率、难易度等)
(7)如何讲评作业与试卷(针对性、联系性、代表性等)
(8)如何制定教学计划(长计划短安排、学科要求、发展要求、实际情况等)
(9)如何确定教研专题(准确性、必要性、计划性、可行性等)
(10)如何做好教学经验总结(实践性、理论性、计划性、指导性等)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其他内容。
二是言传身教、具体指导。学校领导和指导教师不仅帮助青年教师备课,深入课堂听课,而且还为他们上示范课、领路课。
三是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多上公开课,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四是为青年教师开辟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
五、培训具体内容。
1、教师基本功的培训。
1)教师教学语言的培训。
2)教师板书设计及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的培训。
3)教学设计及备课方法的培训。
4)课堂教学管理的培训。
5)如何撰写教学论文。
6)如何设计教研课题。
2、课程改革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培训。(如何用借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方法指导我们的教学)
3、信息技术培训:为了使全校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真正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将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培训,这项工作方法是以青带老,使学校每位老教师都能懂得计算机的简单应用。
驸马庄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2013.9
第五篇:北大“元培计划”十年记:培养拔尖人才 - 副本
北大“元培计划”十年记:培养拔尖人才
人民日报2010-9-1
4这是一项被誉为‚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一面旗臶‛的教育革新;这是一项伴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号角吹响而推进的教育革新;
这是一项承载了当代教育家培养中国拔尖创新人才之决心的教育革新。
这,就是北京大学‚元培计划‛。
‚元‛,《尔雅》中意为‚始也‛。‚元培‛,‚培养人才之起始‛。取‚元培‛之名,既有‚开端‛之意,又寓意了对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敬意和对北大精神的传承。
从2001年到2011年,北大元培,躬耕十载。
十年实践,十年检验。
由于她,北京大学的本科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变得生动具体;由于她,通识教育的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由于她,越来越多的兄弟院校陆续探索教育改革的多样化与新途径……
十年探索,十年征程。
这一项对中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革新低调前行。没有高调的宣传,只有默默的实践和反复的摸索。近百位亲历的北大教师见证,近万名莘莘学子见证:尽管有挫折、有困惑,但元培实践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
北大元培,致力于中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十年在行动!观其会通 造就通才
‚只有掌心有力,手指灵活,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
北大的育人理念,是经过历史积淀,一脉相承的。‚中西并重、观其会通、造就通才、发明新理‛的办学思想,就明确写入了京师大学堂的章程。蔡元培担任校长之际,提出‚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些融汇了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先进思想一直影响着北大的发展。
1999年,面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变化,参照国际人才培养理念,一项影响深远的教学改革实践开始酝酿,北大成立本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启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2001年,载入北大史册的香山会议召开,明确了新世纪北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模式。
自此,‚元培计划‛正式诞生,作为改革先头部队的‚元培实验班‛也开始了第一期的招生。
元培实验班按文、理招生,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学生入学后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
这一做法直指当时高等教育的两大弊端。其一,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导致知识面偏窄;其二,大多数中学生在并没有真正了解专业情况的背景下,盲目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后出现落差,学习上兴趣降低,日后放弃本专业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实行通识教育和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自主权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好比我们的手掌,掌心是学生前两年所学的共同基础课程,每个手指代表一个专业方向。只有掌心有力,手指灵活,才能形成有力的拳头。‛时任北大校长的许智宏院士这样解读元培的理念,‚同学们是通过学习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完成学习。‛
广泛涉猎 导师培养
‚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获取知识方法的训练‛
探索,从‚元培实验班‛开始,实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元培计划在全校大规模推开的时间表。因此,所有人关注的目光都聚集到了2001年秋季入学的一群‚特殊‛学生身上。
同一宿舍里,几位同学来自不同专业、有文科也有理科,入学时不分专业,只按文理两类进行教学,大一阶段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大类平台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宽度远远超过一般院系要求;大二之后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专业方向,到相关院系选课;修满学分后即可毕业,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于是,在北大的校园里有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不隶属于任何一
个院系和专业,其教学安排和学籍管理都由‚元培‛负责。在入学后一年半的时间内,他们会按照文理的分科,自由地选修课程,同时,实验班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以自由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和其他普通院系相比,元培计划实验班的总授课学时适当压缩,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参考书、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教学环节的指导。而之所以这样,背后源于一个理念的支撑:‚本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重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获取知识的方法及思维方法的培养和训练。‛
导师制是实验班非常重要的基本制度。导师分为专职导师,也有兼职导师,包括林毅夫等在内的知名学者、北大各学科的资深教授不少都曾担任元培实验班的兼职导师。这些导师与一般意义的导师不同,他们不光要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和专业选择,有的还要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学位论文。最重要的是,导师要发现学生的潜力,帮助学生选择方向。
曾经担任过导师的艺术学系教授朱青生的一段话耐人寻味:在导师制的前提下,更要强调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科学精神。
就这样,从学籍的全新管理,到课程和专业选择的全新变化,改革在一点一滴地推进,尽管一直以来不事宣传,但是,这项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改革依然引发国际关注,美国的《SCIENCE》杂志对此作了介绍,并预言:‚北大元培计划及其实验班,是会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留下一笔的。‛
反复论证 砥砺前行
‚让元培成为一个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2007年,‚元培计划‛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元培学院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先头部队‛初见成效与‚元培计划‛深入推进。当然,任何改革的推进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元培计划‛同样如此。
元培学院的负责老师介绍,由于自由选课制度本身的要求,自由选课机制的顺利运行和各种优势的体现,需要全校行政、教务部门和所有院系的共同配合才能顺利实现。初期由于元培模式和传统专业模式并行,在各方面的配合与协调上仍然不够,在课程设臵、时间与教
室安排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摩擦和阻力。这些问题包括课程冲突、考试冲突等等。
不同于外人的想象,‚元培的学生都是特权生,可以任选专业、任选课程‛,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探索阶段,元培的学生要比其他院系的学生付出更多。
‚教学改革往往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正如在2005届元培计划实验班学生毕业典礼暨座谈会上,老校长许智宏所说,‚教学改革不仅涉及制度的变革,而且涉及观念的更新。而无论是制度的革新还是观念的变化,都是一个艰难甚至痛苦的过程。元培计划实验班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困难并没有阻碍学校探索的步伐,更没有动摇学生们努力求学的信心。在学校里,当被人问及‚同学,你是哪个系的学生?‛他们会这样说,‚我是元培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2年到2010年,元培学院学生在代表本科学术水平的北京大学‚挑战杯‛中,表现一年比一年喜人。从2008年至今,更是连续包揽挑战杯的最高奖项‚王选杯‛。而在每年的高考招生中,元培学院的招生分数都名列前茅,成为最优秀的学子的首选方向之一。毕业生的去向更是令人欣喜,以2011届毕业生为例,169名毕业生中,79.9%考取研究生,81名考取境外研究生的毕业生大多数被牛津、剑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录取。
元培,究竟带给学生怎样的收获,带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怎样的借鉴?或者说,元培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从元培走出的毕业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周岩,毕业后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在元培计划实验班学习的5年中,周岩在修完了化学专业所有必修课的同时也修完了物理和生命科学的全部必修课和数学的部分必修课。‚元培就是这样一个自由宽广的平台,自由选课、选专业制度给每个人一个理性思索后选择自己道路的机会。‛
汪清清,毕业后赴哈佛大学攻读系统生物学专业。在元培,汪清清先后尝试了生命科学、化学,以及光华管理学院。她说:‚元培给
了我一个重新认识自我、自由选择的机会,元培教会了我选择。‛南星,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至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继续深造。‚保研时,我的绩点不是很高,但是在自由选课平台中学习带给我的活跃的思维、宽广的视野以及良好的基础成为我顺利保研的优势之一。‛
如今的元培,十年探索,坚实前行。除了探索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需求建立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之外,还利用制度优势积极探索组织跨学科专业,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闯出一条新路。以元培学院为平台打造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就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这个专业在牛津大学是‚领袖专业‛,培养出许多政治、经济领袖,体现出跨学科知识组合的独特力量。北京大学在这三个领域都有非常强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具备培养这一专业人才的学术实力,但如何招生、学生归属于哪个院系成为专业建设中的大问题。元培学生可以到全校各院系选课,因而哲学系、政府管理学院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决定建设这个专业,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在这个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淋漓尽致的作用。现在和未来中国特别需要具有这样知识背景的创新人才,他们有更为宽阔的知识眼界,有对人类本身存在价值的深刻认识。这或许是元培教育模式对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贡献。
2011年,经过4年培养,第一届11名‚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毕业。‚古生物‛、‚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两个跨学科专业也正在建设中。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喜悦收获。
回首之时,我们发现,北大元培承载的不仅仅是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任,更承载了中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十年探索实践,十年期待憧憬。
未来的路还很长,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如此说,‚我们期待在未来,‘手工’打造一个个精品,而不是成规模的标准件。人才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冒出来的,那么,就让元培成为一个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吧。‛ 本报记者 赵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