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基层主要工作任务
深入基层联系卡
联 系 人:王辉市总工会社会保障法律工作部
联系电话:6362300***
电子信箱:6362300@163.com
大庆市总工会网站:http://zgh.daqing.gov.cn/
下基层目的:‚一二三四五‛。即:一个宣讲吉炳轩、韩学键书记对干部的要求,《领导干部要知责任长本领守纪律》、《领导干部要做好官做好事做好人》;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为契机,推进‚两个普遍‛工作开展(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三满意‛工会建设(党委满意、同级行政满意,职工群众满意);发挥项目工会‚四管‛(管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齐全、管及时发放工资、管生活条件保障、管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当好职工‚五人‛(职工贴心人、相对矛盾化解人、诉求代言人、困难帮助人、合法权益维护人)。
主要方法:与基层工会干部面对面,宣传工会理念,开展工会工作,发挥工会作用。再带动他们与职工面对面,帮助职工解难事、办实事,用每名工会干部发挥作用保证每个工会组织发挥作用,求真务实,虚功实做。
具体工作内容:十个推进。
1、全力推进‚两个普遍‛工作。
2、推动工会组织源头发挥作用。
3、推进基层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
4、扎实推进‚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
5、扎实推进出租车行业劳动竞赛。
6、扎实推进构建帮扶体系建设。
7、推进 ‚弘扬大庆精神、争做‘四有’‘三型’铁人式职工‛活动的开展。
8、推动项目工会建设。
9、推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
10、推进‚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
第二篇:新时代下基层政法工作任务、问题及对策
一、新时代下基层政法工作任务、问题。
基层政法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阶层分化多元,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的社会事物、社会需求、社会心态不断呈现,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对政法工作提出新任务。
一方面,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高科技犯罪比例升高,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和反侦察能力增强,为快速准确破案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利益格局调整期社会矛盾激增,利益诉求由单一诉求向多元化、复杂化甚至尖锐化转变,群众愿望与现行政策法规、现实操作等存在差距,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成本和难度增大。同时,法制不健全和“凭关系办事”等不良风气,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配合度降低,依法治理、依法管理难度增大。
政法工作从传统意义上的侦察、批捕、审判、扣押、治安管理等执法行为,逐步扩大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扫黑除恶、电信诈骗、铁路安全、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防范邪教、涉法涉诉积案化解、信访矛盾纠纷调处、新型网络媒介监管等社会服务管理范畴,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其他经济社会工作推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政法机关执法司法的公平正义提出了热切期盼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妥善协调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对当前政法工作是一个重大考验和挑战。
基层政法工作面临着的问题。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增多。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因征地拆迁、补偿赔款,劳资纠纷、追索报酬等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这些问题中,既有群众要求合理但按政策一时难以解决的原因,也有期望过高、要求过于苛刻使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近年来形成的新问题。同时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安置小区管理的不到位等问题引发治安案件高发,四类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持续走高,给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这些矛盾的产生和不断增多,加大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和社会管理的难度,社会发展对政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基层政法机关,各项工作应当进入常态化运作状态,不再只是担当应急角色。
二、新时代下基层政法工作的对策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基层政法工作要积极探索新的对策,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担当起维护维护基层稳定重大责任,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面对严峻形势,基层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发展”的思路,以综合治理创建工作为载体,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形成党政齐抓、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政法工作格局。打实基层政法工作牢固根基。始终坚持对政法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和统一指挥,把政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工作理念。严格落实综治维稳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党委书记负总责,层层签订责任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原则,条块结合,二者并重;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强化考核监督,把综政法工作作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打造现代智慧小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入驻企业、单位、小区逐年增多、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社会治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当前社会治安需要,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紧紧围绕创新社会管理主线,以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努力打造平安桃花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应用、高标准管理”,智慧小区试点工作。努力把智慧小区管理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工程、社会管理创新的“特色”工程、人民群众和企业单位的“满意”工程。
视频监控系统等技防设施的建设给该镇社会治安状况带来了明显的改观,挤压了犯罪的空间,震慑了犯罪,全镇刑事案件和可防性案件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全镇实现“天网”全覆盖整体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营造更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中心作用。当前,全社会都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该镇以此为契机,以综治工作中心为主平台,以社区综治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实行纠纷化解、社区警务、安全生产、流动人口管理网格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综治工作中心的效能,把影响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纠纷调处网格化。实行社区中心户、综治工作站、镇综治工作中心三级调处,切实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基层。社区建立综治网格,划分为网格区域,分层实施两委干部联系社区,社区两委联系群众制度,网格责任人担当起矛盾纠纷信息员和“调解员”角色,及时化解一般纠纷。对在日常排查中发现的邻里、婚姻家庭、征地拆迁等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就地化解;集中化解疑难复杂纠纷。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交办的矛盾纠纷,组织专门力量、制定调解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就地化解,对于多年积压、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协调各有关部门集中攻坚化解;共同化解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对医疗卫生、交通事故、劳动争议、校园安全等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行业和领域,采取共同参与化解的方法解决;着力化解热点难点纠纷。围绕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开展工作,同时为重大活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搞好服务。二是开展群防群治,建设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和义务巡逻队伍,佩戴统一的平安志愿者标志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治安巡逻、协助维持交通秩序等活动,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统一着装,配备专业巡防器械,定期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社区、单位督查社区干部夜间值班巡逻情况、查义务巡逻队巡逻情况、查小区保安夜间值班及巡逻情况、查辖区企业门卫值班巡逻情况,及时将督查结果予以通报。从严打造过硬政法队伍上实现新提升。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新期待,以提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重点,以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全面加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和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
第三篇:工作任务
主要工作职能
1、负责通防现场管理及业务指导和每旬通防质量标准化检查、落实、考核工作。
2、参与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及通防事故救援预案的编审。负责通防、月度计划的编审、负责对通防作业计划的落实进行检查验收,并对其它专业通防工作情况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事故隐患及时提出处理措施,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分析落实处理。
3、负责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业务指导工作,根据生产需要合理布置安全监测探头,并保证系统正常使用。
4、对炸药库、安全监测队、自救器发放室部门的管理情况及标准化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5、负责拟订矿井反风演习、瓦斯鉴定、煤尘爆炸性鉴定、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等方案的编制及实施,同时完成各项技术测定的总结及资料的整理督促上报工作。
6、负责矿井通防隐患排查,并做好通防隐患处理措施的编制工作。
7、负责采区及采掘工作面的通风系统调整,核算矿井需要风量,配合机电部门合理调整主扇运转工况。
8、负责推广应用通防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增强矿井的抗灾应变能。
9、负责矿井停电、停风恢复通风、合理串联通风、新面安装、老面撤除、巷道贯通等通防安全措施的编制。
10、负责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整方案的制定,矿井总回风道排查。
11、负责矿井阻力测定、风机性能鉴定、矿井瓦斯鉴定及反风演习方案的确定。
12、负责矿井通风、防尘、瓦斯、安全监测报表及各种图纸的绘制。
13、负责通风业务管理,保证矿井通风系统完善,无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各地点风量满足要求。
14、负责通防、月度计划的编制,对通防作业计划的落实进行检查验收。
15、负责矿井月度通防专业会议纪要及月度工作总结和安排的整理汇总工作。
16、负责防尘措施的落实,巷道冲刷,并进行检查验收和考核。
17、配合测量小组完成矿井掘进迎头的测量、放线工作。
18、负责掘进、回采工作面的工程质量检查、整改工作。
田 涛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日
第四篇:下基层
下基层、接地气、找问题、转作风”活动。
为贯彻落实全县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为明年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根据县委办通知要求,肥西县气象局紧紧把握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下基层、接地气、找问题、转作风”活动。
近日来,..县气象局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为群众心贴心服务,实打实解难,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此次活动,局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到基层乡镇、行政村、农户群众家中,主要采取了面对面走访、心贴心服务、实打实解难的方式,不断提升了县直机关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效能,同时开展了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的“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农需调研活动,通过调研及时掌握基层广大涉农干部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建议。
第五篇:下基层
干部下基层重在“解民忧”
近来,各地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听民声、访民情,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于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有裨益。但通过下基层活动察政策得失、体民生疾苦,关键还在于为民解忧。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能否从中发现实质性问题并予以解决,是判断下基层工作成效与否的重要标准。如果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实效,只是“车子转一转,隔窗看一看,干部谈一谈”,对于群众反映的难处不能化解,许下的承诺不能加以兑现,这样的下基层不但背离初衷,更会适得其反,令群众反感。把解民忧作为下基层工作的落脚点,就应“做足功课,忙在点上”,首先了解哪里是老百姓最急、最难、最忧、最盼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先期调研,带着“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的目的,有针对性地深入矛盾大、困难多、经济薄弱、需求强烈的地方,才不会漫无目的、走马观花。
真正做到解民忧,核心是“办实事、求实效”。领导干部下基层的最终目的是为民服务、为民谋利,必须秉持务实作风,多想为民解难的办法,多练为民办事的本领,做到群众有难不推脱,帮扶政策不打折,将基层所需所盼之事办实、办好。领导干部下基层利党利民,更应该转化为政府的常态工作。锤炼干部作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仅要让干部“下得去”,还要建立长效机制,用明确到位的职责、清晰具体的章程,让领导干部“待得住,干得好”。
基层稳则天下安。领导干部下基层,关系干群关系与社会和谐稳定。应该明白,只有在下基层的过程中,常怀解忧意识、秉持务实作风,下基层目的才能得以实现。(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从基层来要到基层去
李源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这是党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我国古代用人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机关承担着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领导机关的干部只有熟悉基层,才能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政策;只有经过基层历练,才能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创新举措,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干部工作的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大都源自基层和群众的创造。基层是实践的前沿,是思想创新、政策创新的源头,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如果各级党政机关没有一批来自基层、了解基层的领导骨干,出主意、作决策就容易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所以,领导机关的干部需要从基层来。
我们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能够战胜强敌、取得胜利,靠的是干部与群众一起出生入死。解放后,我们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靠的是干部与群众一起艰苦奋斗。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条件下,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加了。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都反复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干部与普通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靠共同奋斗、共同生活培养起来的。光在机关大楼里成长起来的干部,既不了解农民,也不了解工人,很难与普通群众有深厚感情。只有在基层摸爬滚打过的干部,才能深刻地了解人民群众,才会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才有基础成长为一名自觉执政为民的干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王伯祥、沈浩等人民群众衷心爱戴的好干部,都是在基层这个熔炉里锻炼成长起来的。
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到基层培养,是我们党的一贯用人方针。无论是革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注意把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派到基层接受锻炼和考验,适时把具有基层领导经验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这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党政机关干部来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考试录用公务员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大进步,大大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知识化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从学校门直接进机关门的干部越来越多,机关中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逐渐减少,而且机关层次越高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越少。改革开放初,干部队伍结构的突出矛盾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现在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问题已经得到较好解决,而“三门”干部多、基层经验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造成干部队伍来源结构的根本性缺陷,一方面会增加领导机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一方面机关有不少高学历的年轻人因为缺少实
际经验而难负重任。我们要充分认识从基层培养选拔领导机关干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让优秀人才到基层去,让领导机关干部从基层来。
推动领导机关干部从基层来到基层去,是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决策。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开始抓领导机关干部的结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许多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基层实际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锻炼,应该尽快补上这一课”。胡锦涛同志也指出,“要有计划地组织中央部委和省级党政机关中没有做过基层工作的处级以上干部到基层去锻炼,努力改变目前一部分高中级干部经历比较单
一、缺乏全面领导经验的状况。”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中组部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做好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12年,中央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都要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到2015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要达到一半以上。
各地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贯彻中央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从基层培养选拔领导机关干部的制度,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到基层去的内生动力。各级党政机关提拔领导干部,要优先从具有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和人才中选拔。要完善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工作制度,有计划地安排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主要到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或急难险重岗位上工作。越是发展潜力大、越是工作表现好的骨干,越要舍得放下去。要坚持和完善从基层考录公务员制度,积极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注重从志愿下乡的大学生“村官”中考录公务员,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一线人员中考录基层公务员的办法,逐步提高党政机关新录用公务员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要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立足未来10
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事业发展对领导人才的需要,制定和实施干部培养规划,改革和完善选调生制度,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引导有志从政的大学生到农村、企业、社区经受锻炼和考验,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
领导机关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朝下走,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现在一些机关干部不愿意下去工作,有的认为领导机关层次高、机会多,比基层提拔得快;有的怕应付不了基层的复杂局面,干不好会影响自己前程;有的觉得基层工作太艰苦,担心下去后回不来。这是一种短视眼光。胡锦涛同志指出:“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基层虽然条件较差,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基层虽然矛盾复杂,但复杂环境更能锻炼人;基层虽然层级较低,但直接为百姓服务,更能体现一个干部的价值。沈浩同志在安徽省财政厅工作了近20年,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主任科员,到小岗村担任党委书记6年时间,不仅带领小岗村民根本改变了后进面貌,而且实现了自己精彩人生的理想。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基层舞台大、天地宽、机会多,干部到基层去,既是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也是自己健康成长需要。有志者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最能锻炼意志、最能增长才干、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干部的基层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本文系作者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