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归纳
会议及其内容总结
八七会议1927.8.7
毛泽东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遵义会议1935.12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并在革命重大历史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洛川会议1937.8
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 1949.9.21
通过《会议组织法》 《政府组织法》 《共同纲领》,这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六届六中全会1938.10
毛泽东 在中共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
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提出了“两个转变”和“两个务必”
八届九中全会
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6
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
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二大 1922.7
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党的七大 1945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28年,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注: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是指从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即从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到1945年的中共七大
中共八大 1956.9
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八大二次会议 1958.5
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十五大 1997.9
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十六大 2002
提出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实现速度、结构、效益、质量的统一”
1979.3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78.5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中心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总结
1928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阐明中国革命只能走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35《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即(八一宣言)最早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1935.12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1936.12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937 毛泽东《实践论》 《矛盾论》 批判了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王明)
1938 毛泽东《论持久战》
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
1939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首次明确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39.10.4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把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1945 毛泽东 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三个主要标志
1948.4.1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明确地吧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
1948.12.30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 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
1956.4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标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7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
毛泽东《关于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
1、党内出现的错误观点
① 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② 瞿秋白的“无间断革命” ③ 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2、党的自身建设
① 1941.5---1942.2 整风运动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党八股 ② 1951---1952 “三反”运动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③ 1952 “五反”运动
打击不法资本家的“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盗窃经济情报” ④ 1957 “整风运动”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
① 1924.1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② 1937.9.2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近代史
㈠ 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1、1840年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2、1898年 戊戌维新运动 3、1905年 同盟会成立 4、1911年 武昌起义5、1912年 辛亥革命失败
㈡ 新民主民主革命
1、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2、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党的成立)
3、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㈢ 大革命时期(1925-1927年)革命对象:北洋军阀
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十年内战)1、1927年八七会议,南昌起义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1935.12 遵义会议 中共历史上的转折点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结束
㈤ 抗日战争时期(1937.7.7—1945.8.15)1、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起点
2、全面侵华:1937年卢沟桥事变3、1945.10.25收回台湾,抗日战争完全胜利
㈥ 解放战争时期(1946.6.26—1949.4.23)1、1945年8月—10月重庆谈判
中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2、1946.6.26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3、中共作战原则:
1946.6--1947.6战略防御1947.7—1949.4战略进攻
㈦ 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49.10.1建国---1956年底“三改”完成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1.12---1956年底)发展互助业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高级„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底---1956年底)供销小组 → 供销合作社 → 生产合作社
4、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 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㈧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1957年“大跃进”运动 2、1958.8 人民公社化运动 3、1959年,“反右倾”斗争 4、1962—1965 三年调整时期 5、1966.5—1976.10 “文化大革命” 6、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7、1981.6 十一届六中全会
全面拨乱反正,确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8、1987.4 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9、1992.6 江泽民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劳动收入主要包括:
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出卖技术所得的收入,参与管理劳动所得的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企、外企劳动者所得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主要包括资本收入: 利润,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 当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媒介时,是实在的货币 一本书售价18元,这里的“元”是价格标准
个别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两种形式来实现的;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是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
政治路线方面的错误倾向笼统的说都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又分为:
右倾机会主义(或投降主义)左倾机会主义(或冒险主义)
学风方面的主观主义又分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所谓“民主党派”是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主要理论知识点
“三个代表”:
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重点是:诚实守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群众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发展 主要动力:坚持改革开放 重要保证:坚持民主法治
重要条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与基石是:公平正义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毛泽东思想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邓小平理论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
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其特征主要有:(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长期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第二篇:2017考研政治G20峰会核心考点
一、核心考点
1.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峰会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今年二十国集团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
2.9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主要观点包括:
(1)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是:是探索前行的进程;是真抓实干的进程;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
(2)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①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②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③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④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3)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就要:第一,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第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第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4)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信念、立即行动,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3.9月3日,习近平同奥巴马、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
(1)习近平指出,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倡议二十国集团发表了首份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率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两国共同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法律文书,展示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国际社会应该以落实《巴黎协定》为契机,加倍努力,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实。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按照巴黎大会授权,稳步推进后续谈判,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发达国家要履行承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2)奥巴马指出,气候变化的威胁是人类面临的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美中两国为推动国际合作、促成《巴黎协定》共同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美中作为两个最大经济体和最大排放国,同时批准和接受《巴黎协定》具有历史性意义。美方愿同中方继续密切合作,为建造一个更加安全和繁荣的世界而努力。
(3)潘基文指出,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将极大推动该协定于今年内生效。联合国高度赞赏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富有雄心的《巴黎协定》将为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新的稳定框架,将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提供安全保护。4.9月3日,习近平会见奥巴马。习近平指出:
(1)2013年以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许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中美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人员往来都创下历史新高。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建立两军互信机制、打击网络犯罪、应对非洲埃博拉疫情、推动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充分说明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
(2)中美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3)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方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不动摇,将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并继续为其提供良好营商环境。希望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争取早日达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双边投资协定。
(4)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已成为中美关系中一大亮点。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并共同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批准文书,率先完成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再次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双方要继续拓宽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智能电网、绿色港口、低碳城市等领域务实合作。
5.9月4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
(1)希望杭州峰会能够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面对当前挑战,我们应该: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第二,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第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第五,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2)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我们要努力把它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第一,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第二,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第三,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第四,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
二、经典习题
1.(单选)2016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 A共同行动以实现包容和稳健增长 B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C促进私营企业成长,增加全球经济抗冲击性 D跨越危机,携手成长
2.(多选)9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
A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 B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 C中国加快法治体系建设、推动依法治国的新起点 D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3.(多选)习近平在2016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指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就要 A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 B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 C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 D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4.(多选)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同奥巴马、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习近平指出,国际社会应该以落实《巴黎协定》为契机,加倍努力,不断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路径,推动《巴黎协定》早日生效和全面落实。为此,我们要坚持的原则包括 A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公平原则 C各自能力原则
D适应与延缓相结合原则
5.(多选)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会见奥巴马。习近平指出,2013年以来,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许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中美双边贸易额、双向投资、人员往来都创下历史新高。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建立两军互信机制、打击网络犯罪、应对非洲埃博拉疫情、推动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成果 A说明中美双方坚守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 B展示了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 C说明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
D表明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
第三篇:2017年考研政治G20核心考点
一、习近平的三个讲话
(一)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1)这是探索前行的进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这是真抓实干的进程。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
(3)这是共同富裕的进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4)这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进程。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2.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个新起点”):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3.五个“坚定不移”: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
4.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1)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2)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3)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我们应该加强政策规则的联动,一方面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放大正面外溢效应,减少负面外部影响,另一方面倡导交流互鉴,解决制度、政策、标准不对称问题。
(4)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也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7左右,超过了公认的0.6“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同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给不同产业和群体带来了冲击。我们要正视和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努力让经济全球化更具包容性。我们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二十国集团不仅属于二十个成员国,也属于全世界。我们的目标是让增长和发展惠及所有国家和人民,让各国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日子都一天天好起来!5.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立即行动,作出努力)(1)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我们应该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3)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开放为导向,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适应形势变化,广纳良言,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诉求,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防止治理机制封闭化和规则碎片化。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合作为动力,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应对,合作是必然选择,各国要加强沟通和协调,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共商规则,共建机制,共迎挑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共享为目标,提倡所有人参与,所有人受益,不搞一家独大或者赢者通吃,而是寻求利益共享,实现共赢目标。(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要抓住以下重点: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
(二)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
1.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让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1)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2)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3)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
(4)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5)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2.努力建设好二十国集团,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1)与时俱进,发挥引领作用。
(2)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3)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平台。(4)同舟共济,发扬伙伴精神。
(三)在G20杭州峰会上的闭幕辞——杭州共识(五个“决心”)1.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2.我们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3.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
4.我们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的作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5.我们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二、G20杭州峰会的主题和成果
1.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2.主要成果
(1)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进一步明确了二十国集团合作的发展方向、目标、举措,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了杭州共识,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描绘了愿景。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我们同意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
(2)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将使我们在理念上有共识、行动上有计划、机制上有保障,有助于为全球增长开辟新路径,全面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3)制定《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发展,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以释放全球经贸合作潜力,扭转全球贸易增长下滑趋势。
(4)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填补了国际投资领域空白。期待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在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下,世界经济将重新焕发活力,经济全球化进程将继续蓬勃发展。
(5)发起《二十国集团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制定创业行动计划,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决定在粮食安全、包容性商业等领域深化合作。这些行动计划和务实成果,将着力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要努力,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6)同意在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推动《巴黎协定》尽早生效。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和人类未来。《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的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明确了方向,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和合作。两国共同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法律文书,展示了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中美率先批准《巴黎协定》并共同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批准文书,率先完成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再次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三、政治局集体学习“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有关精神(2016年9月27日)
1.杭州峰会,是近年来我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峰会。峰会形成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的成果,实现了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为国际合作筑牢根基的总体目标。在这次峰会上,我们首次全面阐释我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把创新作为核心成果,首次把发展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突出位置,首次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首次发布气候变化问题主席声明,首次把绿色金融列入二十国集团议程,在二十国集团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
2.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要坚持为发展中国家发声,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3.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
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等等。要继续向国际社会阐释我们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理念,坚持要合作而不要对抗,要双赢、多赢、共赢而不要单赢,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引导各方形成共识,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第四篇:2014考研政治考点
2014考研政治考点:十八大相关知识点考查题型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1:“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部署:一个总依据、一个总布局、一个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我们所有改革发展举措的立足点、出发点。
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明确了清晰宏伟的目标。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上,除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了新论述,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同学们应掌握的选择题知识点3:“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五篇:2012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背诵大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 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多选把握)
(一)(1)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2)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3)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三观)(4)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马哲和西方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
(一)(1)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
(2)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不是以人为本),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4,物质观体现唯物自然观和历史观、唯物论与辩证法、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二)。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界限---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和物质范畴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物质和物质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庸俗唯物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2)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4)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使事物呈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物运动尺度。(5)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形式:生产、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6)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三环节:目的、手段、结果反馈。(7)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实践活动就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客体化。5,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二)(1)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的总和;(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个人的存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2)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被动者)
(3)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4)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6,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二)★★不能说意识创造物质,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生物刺激感应-> 动物感觉和心理-> 人类意识;(劳动促进人脑形成,起决定性作用。)(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调控。
(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不能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
(5)意识发挥的条件:①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7,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物质统一性原理)★★★
(二)(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 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二)(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4)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
(三)★★★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是客观的普遍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其中最主要特征:整体性。(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5)①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②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③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影响整体;④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
(三)(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发展的本质:创新):①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证的否定过程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存在即过程,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11,规律及其客观性。本质和现象
(三)★★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人的意识活动却受规律的支配。
(1)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2)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也表现本质,它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3)本质和现象的辨证关系:①现象为感官直接感知,本质为抽象思维把握;②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③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④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⑤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12,必然性和偶然性(正确分析可能性)
(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1)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2)偶然性: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3)区别与对立: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 延缓事物的发展。
(4)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以及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完全割裂开来的观点。
13,原因和结果
(三)★★(1)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2)结果: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3)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是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4)辨证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①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②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
③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14,可能性与现实性(补充)★★(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2)相互对立:(对立统一关系)
①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②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没有“有根据的可能性和无根据的可能性”之说)①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多种可能性(特别是相反的可能);概率的大小。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②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15,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三)★★★★(1)概念:(质是起点前提)
①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②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③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认识度要掌握适度原则。(2)量变和质变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①其区别的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和量
②其联系是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背熟)16,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1)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
(2)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3)辩证的否定: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包含肯定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即扬弃。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背熟)17,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②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其形式多种多样。斗争性绝对。(3)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相对的
(4)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18,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07年新改)(背熟)
(三)★★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相对同一性和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2)同一性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用同一性分析)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③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规定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斗争性的作用是: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矛盾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3)矛盾解决的形式:(多选注意)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③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以及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问题精髓
①区别是:普遍(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被包括在一般之中。②联系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立的焦点是: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②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③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④承认矛盾和否认矛盾 21,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三)★★★★可能就某一部分展开考,重点。
(1)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3)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
(4)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
(5)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
(6)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22,认识(认识论三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反映论和先验论、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
(四)(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②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③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2)认识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表现:感觉选择;信息能动选择;自觉选择
(3)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4)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主客体关系:改造被改造,反映被反映(5)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这是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反映论,唯物和唯心认识论区别: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对象,实践是基础。2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四)(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决定作用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四点:提供新课题;经验材料;研究手段;规定发展方向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思想本身不是现实力量,和实践相结合才会变现实,被群众掌握才起作用①实践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③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3)实践的基本特征:①物质性。唯物实践观与唯心实践观的区别;②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③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与生物适应活动区别;④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24,传统哲学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四)“听其言而观其行”强调以行验知,以行证知①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知行相须,知行互发。②知和行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知行两端,不离不一。③重视“知”的作用。知然后行,“行为知功”。④重视“行的”的作用。行而后知。25,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四)★感性是基础,理性是升华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特点直接性具体性。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1)相互区别:经验论的错误表现为: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的认识。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是起点,是初级阶段,不能说是认识的来源);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相互依赖:(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区别: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的辩证法)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局限性在于她的直接性和具体性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26,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四)★★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的条件:认识完成的标志:运用于实践并取得实际效果。①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制作。(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①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③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行动;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认识的辩证过程是:①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②感性-理性-实践
27、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四)(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动力、诱导、激发
(3)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约。
28、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1)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2)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29、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四)★★★★★(自主创新是重点,要背熟,并进行扩展)
(1)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不断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0,真理
(四)★★★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①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的客观性两点)
(3)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客观性)②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可知性)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无限性)
(4)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
①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②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③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5)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反映与被反映。)②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6)真理的具体性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3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①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还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并加以对照,从而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①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②实践也一定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③凡经过实践检验过的都包含绝对真理的因素。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①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②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③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32,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以及尺度(价值的特点)
(四)(1)价值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二者的关系中生成的。(2)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两方面)
①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②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3)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
①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是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②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③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中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4)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应当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两项要求)33,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四)★
①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客观尺度;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主体尺度。②凡是真理必有价值,凡有价值的东西应不与真理相悖。相互贯通,互为前提,相互引导,实践是共同标准。③真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价值则强调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特点人的需要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满足人的不合理需要的这类事物所体现的价值,与真理常常是相悖的。只有通过正确反映对象并能动地改造对象以满足人的需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34,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四)★★
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②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五)①历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②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生产方式、地理、人口 ③社会意识是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生活过程。36,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
(五)★★★(1)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2)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①地理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②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其开发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时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们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③生态系统平衡时,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生态平衡受破坏时,会造成各种危害,人类就要受到 自然界的惩罚。
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05 已考,依然非常重要,结合和谐社会理解)★★(3)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①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②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
③发挥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须对人口进行调节和控制,提高人口的质量。④人口与物质生产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4)自然资源和人口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才能转化为社会的要素。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②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更替的历史。
(5)人类社会是由自然而来又对自然进行着能动改造的物质存在形式。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37,社会的实践本质
(五)①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②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38,▲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
(五)(1)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
(2)社会有机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的活动之中;②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③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在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类三大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形成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39,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力(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层次性)
(五)(1)社会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反映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表现为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应。
(2)经济结构的功能:①以一定的形式把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变成现实生产力;②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基础。
(3)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①生产力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实体性要素,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②现实生产力是呈现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包括先进的、一般的和落后的生产力。③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科技水平的社会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40,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五)①生产关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41,社会的政治结构
(五)社会政治结构核心问题:国家,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①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②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基本内容由两部分构成:①政治法律制度②政治法律设施
42,社会的文化结构
(五)统治阶级思想之所以处在统治地位原因是他们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①意识形态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或观念的上层建筑,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一定阶级或社会集体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
②社会的文化结构就是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观念及其联结方式形成的有机系统。
43,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五)(1)社会存在: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社会意识: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3)意识形态: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称为意识形态。
(4)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表现在:★判断社会意识是否先进看它是否反映并服务于新生产方式 ①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②意识形态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③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④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5)意识形态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背熟)★★★
①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②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意识的发展水平同某国家、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不平衡性。④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功能集中体现在维护或批判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上。
44,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五)文明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本质即是人化。(2)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3)人化的形式、社会的性质和多样的形态是文化的一般特征。
(4)文化的功能: ①知识传承功能②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④提升、规范人类认识过程的认识功能。
(5)先进文化:①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③代表未来发展方向④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45,文明和文明形态。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1)文化与文明是不可分的,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2)二者又有不同点,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它与经济、政治相结合构成一个具体的社会,而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尺度,是与人类的野蛮状态相区别的。
(3)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此外还有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三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
(4)胡锦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其总体布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大建设有机统一、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46,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
(六)★
(1)社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特点是:①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②要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③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有其客观性,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4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及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2)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是因为:新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总有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中得到反映;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5)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
48,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六)(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又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2)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49,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1)阶级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对立的实质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拥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2)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50,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六)(1)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改革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方式,它是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3)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以解放生产力,也是一场革命。
5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1)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控制和调节社会的一种重要活动,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并且始终是进步的革命的因素。“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2)科学技术具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和重要保证。(注意:自主创新和科教兴国联合考)
(3)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4)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解决全球问题,应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52,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交往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2)交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①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③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④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53,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六)(1)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规律只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
(2)凡是社会中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
54,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六)(1)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其创造历史的作用突出表现在: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历史人物和反动历史人物。(3)杰出人物: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4)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②历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③甚至对历史事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④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制约。55,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六)★★
(1)群众观点基本内容: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6,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七)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57,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七)①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运动具有必然性、规律性,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③主体的选择性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因为主体的历史选择有既定前提并受规律制约,可以加速或 延缓社会发展,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58,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七)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形态的更替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
(1)纵向上:①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更替;②多样性是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地向前发展。③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2)横向上,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特点。59,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七)(1)社会发展进程的决定性、统一性表明总趋势是前进的;选择性、多样性表明道路是曲折的。(2)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3)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总趋势中的局部的“回复”和暂时的“倒退”。(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七)(1)深化了对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认识。(2)深化了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3)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认识。61,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背熟)
(七)★★★(1)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①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方面的属性;②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③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2)人的本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②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支配作用,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③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包括两方面:①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②人的个人价值:个人通过自己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③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主导方面,个人价值从属社会价值(4)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①人类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进的过程,又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③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原则。
62,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背熟)
(七)★★
(1)自由:指从受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其含义有
①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②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是指人的意志自由③自由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是指人的行动自由,(2)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3)人的发展是指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4)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5)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6)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①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②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③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
生产关系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生产力最活跃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④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⑤经济规律有三种类型: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某一个社会形态特有的。
1、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
2、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4、制度和体制区别:1)前者利益关系,后者组织关系;2)前者所有制关系,后者资源配制方式;3)前者稳定,后者及时调整。
5、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关系、产品分配。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
(二)★★
①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经济社会经济两种基本形态:自然、商品。②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体现为有用性③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商品本质属性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劳动二重性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两方面。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二)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②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 ③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⑤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活劳动创造价值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二)生产率提高->单位值、劳动力值、必要劳时降,相对剩余升①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②两者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内在的价值尺度);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是货币。
③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二)★★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①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②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③货币的职能: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由货币本质决定,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④货币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6,货币流通规律
(二)★★
①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②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③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同一单位货币平均周转次数)
④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三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7,纸币和信用货币
(二)①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可按汇率兑换,还可充当储蓄手段,但是不能充当储藏手段。纸币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②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式。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二)①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流通、支付、储蓄、兑换。②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③通货紧缩:纸币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导致纸币升值、物价下跌现象 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引起通货膨胀因素: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对比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二)★★
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就存在并发挥作用。
②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
1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二)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市场机制①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商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
②现实的交换活动中,由于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相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11,市场机制
(二)①价格、竞争、供求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核心是价格机制。②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12,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二)★★
①自发调节资源配置;②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③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3,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性
(二)①科学的理论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②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 的一些基本观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运用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诸多现象的本质。③列宁继承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结合新情况运用劳动价值论,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解释。
14,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二)①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②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1)分工的发展、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过程中,价值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总体工人”包括直接生产工人,科技劳动者,和管理劳动者。
(2)创造精神财富,特别是科技财富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PS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PS2、商品流通公式W-G-W和资本流通公式G-W-G’的不同:①买卖顺序不同②起点终点不同③流通媒介不同④流通目的不同
1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特征: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1)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①人身自由②一无所有(货币转化成资本决定性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5)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特点)
(7)劳动力的使用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具体劳动的作用是生产新的使用价值和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雇佣劳动制度(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①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②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对于工人来说,是一种经济强制性的劳动。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7,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划分依据:在剩余价值中的不同作用及其意义
(三)★
(1)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价值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2)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①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②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③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分配等理论奠定了基础。18,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要素是商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2)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的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
(3)本身不创造价值,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土地不是劳动产品所以没有价值)
19,剩余价值率
(三)m’=m/v★★★剥削程度还可以=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m/v,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①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②增加可变资本总量。
2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三)★★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值。(1)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2)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劳动力价值为v;而劳动创造v+m(3)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劳动力和劳动不能混为一谈。(4)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支付的是工资。
(5)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掩盖了剥削。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劳动力买卖实质;掩盖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掩盖了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划分;掩盖了剩余劳动和 必要劳动的划分。
2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前提),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工作日长度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是以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是全社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都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22,超额剩余价值
(三)源泉:工人剩余劳动
(1)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2)某个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具有暂时性。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迫使每个资本家都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到先进企业水平时,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相对剩余价值。
(3)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竞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
23,资本积累
(三)--原因:资本家的内在欲望和外在压力。(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的数量和分割的比例。)
(1)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趋势。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又是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
(2)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24,资本有机构成(三)★★从物质方面考察资本构成,用C和V比例关系表现,反映技术水平。(1)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2)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物质形态:资本技术构成;价值形态:资本价值构成。
(3)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剩余价值而不断改进技术、更新设备,使不变资本增大,可变资本相对缩小,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的后果①V 比重小②相对过剩人口形成③资本周转速度减缓④平均利润率下降。25,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三)★★
实现资本集中的方法:兼并或组成股份公司;集中后果:个别资本迅速扩大(1)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①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②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可以采取吞并的形式(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借助于竞争和信用两个杠杆来实现。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区别在于:①资本积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不会,只改变资本家之间的分配。②资本积聚的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数额的限制,从而增长比较缓慢;③资本集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的资本。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联系在于:个别资本总额增大有利于积聚。①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资本集中的进展;②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的积聚。26,▲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在资本积累的发展进程中,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内在地、本质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社会总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还造成了劳动力供给增加,加强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主要表现在:①工人阶级的实际收入比重趋于下降,而资产阶级收入比重趋于上升,两极分化趋势明显;②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现象极为严重,大批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大量存在;③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时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极不安定。2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业利润的实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①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形式。利润形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利润率p’=m/c+v,和有机构成反方向变化。②利润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③影响利润率因素:剩余价值率、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原材料价格变动
28,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超额利润。内部竞争也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1)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3)剩余价值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即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指以预付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计算归每个生产部门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
(4)平均利润率水平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利润率反映了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资本的赚钱速度。①各部门利润率水平,②利润率不同的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29,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前提是:平均利润形成(三)是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1)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随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注:生产成本指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该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真相,因为它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2)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变化,即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而上下波动。这没有否定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支配着生产价格的变动。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4)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家间关系。30,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职能资本家:产业、商业、农业资本家 商业利润实质:雇佣工人所创剩余价值。
(1)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中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独立的资本形式。(2)商业资本的职能: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通过购销差价,按照平均利润率的要求,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所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并剥削包括商业职工在内的雇佣工人的关系。商品资本:直接生产出来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31,借贷资本和利息
(三)★★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价格低于生产价格
(1)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2)借贷资本的特征有:①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②它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与职能资本相对立;③它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即G—G’,是最富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3)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本质是借贷资本家通过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①利息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②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和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高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高低和资本市场供求(4)利息率是一定时间内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
(5)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6)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银行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剩余价值。32,股份资本和股息
(三)股份资本建立表明:社会资本代替了私人资本
(1)股份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其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2)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方式集资经营的企业,企业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
(3)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
(4)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加速资本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5)有利于大资本的统治,并不可避免地会滋生投机与欺诈,从而深化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6)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不是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7)股票价格不等于股票票面金额,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反比。(8)股票价格受股票供求关系的影响。股票价格=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息率。33,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三)★★★★★地租是由农业中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
(1)资本主义地租: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农业资本家交的超过平均利润的收入。(2)资本主义地租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3)级差地租:农业资本家租种不同等级土地而缴纳的有等级差别的地租。
①中优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②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
③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原因不同:级差地租:经营垄断;绝对地租:私有垄断)a 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I;b 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Ⅱ。
(4)绝对地租: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因而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①它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②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③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按农产品价值出售。(5)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①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②因为租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把这部分超额利润作为地租缴纳给土地所有者。③地租体现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34,土地价格
(三)(1)在商品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土地可以买卖也就有了价格。
(2)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实质)(3)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①一是地租数量的高低,②二是银行存款利息率。
(4)土地价格和地租量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变化。土地价格=地租量/银行存款利息率。(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
35,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三)(1)资本主义发展经历自由竟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3)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36,垄断和竞争
(三)当代垄断主要形式:跨国公司;(私人垄断的产生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的结果)
(1)垄断: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2)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37,垄断利润
(三)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
(1)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2)垄断利润的来源是本国工人、小生产者和其他国家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38,垄断价格
(三)形成基础:垄断统治;
(1)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购买和销售时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2)垄断价格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生产成本+垄断利润。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1)国家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生产社会化与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矛盾的加深,具体表现: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②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③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资本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④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⑤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问题更加突出等。
4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三)国家垄断根本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3)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固有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占统治地位的资本:金融资本,统治者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实现其统治形式—参与制;在政治上实现统治形式—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二战后,垄断组织表现为跨行跨部混联企业。4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三)(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①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42,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四)★★★
(1)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原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2)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划分三种资本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单个资本连续循环所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②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③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
(3)资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43,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资本周转
(四)★★
(1)产业资本循环的必要条件:①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②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2)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循环考察连续性 4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依据、目的、形式都不同)
(1)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按每次生产使用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划分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分析剥削程度
(2)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投在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它们的价值在周转方式上是一次性投人生产过程,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性全部收回。(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周转速度不同;③价值回收方式不同;④实物更新方式不同。45,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四)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价值
(1)固定资本的损耗分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资本价值叫折旧费。
(2)无形损耗: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减少无形损耗的办法:①提高劳动强度②延长劳动时间③提高对机器利用率。
(3)固定资本折旧: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方式。46,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四)(1)资本的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包括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和资本的周转速度成反比关系。生产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管理。
(2)资本周转次数: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n=U 年/u。
资本周转次数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关系。流通时间取决于生产地点离市场远近,交通和市场供求、通讯 47,影响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四)★★★
①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②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比率大速慢,流大速快。48,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四)★★
(1)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关系到一定数量的产业资本所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2)加速固定资本周转:加快资本周转的结果: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流动资本增殖程度)①可以减少无形磨损带来的损失;②可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加速固定资本更新。③有利于资本家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3)加速流动资本周转: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取决于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①能节省预付流动资本的数量②使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量增加(增强预付资本增殖程度)③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49,社会总资本运行
(四)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替换)和价值补偿是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2)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可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3)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理论前提)①第一部类(I)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②第二部类(Ⅱ)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4)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50,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四)(1)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是否发生变化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①简单再生产: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②扩大再生产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看,有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两种方式①内涵的: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原生产规模。②外延的: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扩大生产场所的手段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5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四)★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所应具备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I(v+m)=Ⅱc。可以引申出:①一是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即I(c+v+m)=Ic+Ⅱc。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②二是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I(v+m)十Ⅱ(v+m)。这个条件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 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物质条件是追加生产资料和追加消费资料。①I(c+v+m)>I c+Ⅱc或I(v+m)>Ⅱc。
②Ⅱ(c+v+m)>I(v+m/x)+Ⅱ(v+m/x)或Ⅱ(c+m-m/x)>I(v+m/x)(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必须使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平衡关系。①I(v+Δv+m/x)=II(c+Δc)必须到外部交换才可以实现的是:IΔv、Im/x、和IIΔv ②I(c+v+m)=I(c+Δc)+II(c+Δc);II(c+v+m)=I(v+Δv=m/x)+II(v+Δv=m/x)。
(4)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实现表明: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积累的规模相互制约。
(5)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规律: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才能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包含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5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
(四)(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2)经济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3)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产生发展的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要求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的产物。它①通过国家收购私人垄断企业而国有化;②通过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③通过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资的方式来形成。
(4)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
(5)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方式主要有:①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②经济计划③财政政策④货币政策⑤社会福利政策
53,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四)(1)国际分工是指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生产国际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超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它是生产的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主要表现在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
(2)国际分工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又推动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
(3)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主要形式。资本输出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5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实质
(五)★★统治地位所有制形式决定社会形态性质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区别于私有制的是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保障条件(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4)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
(5)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5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和建立的客观依据
(五)(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根本不同,区别在于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4)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②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初级阶段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56,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多种实现形式主要是股份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五)(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①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 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④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5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五)其中的劳是以企业为单位的个别劳动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前提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3)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是:直接原因是旧分工存在、劳动存在差别,劳动是谋生手段。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惟一的分配原则
②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是因为存在私营经济 ③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尺度。④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58,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
(2)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作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
(3)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发展。市场调节长处:①调节资源②发挥竞争③优胜劣汰;不足:总量失衡两极分化生态 59,加大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1)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3)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①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③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具体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② 取缔非法收入③ 整顿不合理收入④ 调节过高收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②要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更加重视社会公平问题,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6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目前小康特点: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
(六)(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市场是资源配制的方式
①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多选把握)①经济活动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政府调节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4)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自己的特征: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③ 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61,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六)
(1)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
(2)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合。(3)全面认识计划与市场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是运用好这两种手段的基本前提(4)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使两者有机的结合。62,构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六)★★★★★
(1)在我国现阶段,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和居民。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
(2)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3)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①产权清晰②权责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5)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现代产权制度有四大特征:①一是归属清晰谁的东西②二是权责明确谁来管理③三是保护严格,④四是流通顺畅。
(6)前两个特征决定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清晰和权责明确的特征。后两个特征说明了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6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六)(1)市场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2)包括消费品、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3)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64,完善市场体系
(六)★★★
(1)生产要素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利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的统称,一般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内容:资产出资人制度;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组织管理制度。(2)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实现流动和配置,形成要素市场。
(3)①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开放②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③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④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 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65,规范市场秩序
(六)(1)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制约(2)要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
(3)健全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秩序。6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六)★★★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②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③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政府的经济职能
(1)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①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具有的职能;②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所具有的职能;③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宏观调控者所具有的职能。
(2)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政府领导和管理经济的职能混同于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指挥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政府职能。(3)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4、健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1)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 调控体系,以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①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②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①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 进税收改革。②积极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③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制机制,完善金融监 管体制。
6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六)★★★
(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①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 稳定器。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④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主要由①社会保险②社会救济③社会福利④社会优抚和⑤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
(3)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68,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和现实基础
(七)(1)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经济走向全球化。生产全球化
(2)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区域性经济合作(3)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贸易全球化(4)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金融全球化(5)国际间相互投资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投资全球化 69,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正的负的(七)
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全球化的微观基础;跨国公司的实质:高度国际化的资本垄断组织(2)跨国公司内贸易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一个崭新形式;(3)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加速了资本跨国家的流动(直接投资)。70,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七)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表现在:
(1)促进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增加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2)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3)使世界市场实现一体化,某些商品全球性过剩成为可能;(4)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投机因素,增大国际经济运行的风险。7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七)中国经济已融人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1)技术扩散、规模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2)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机遇。(3)同时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挑战)
①贸易、生产、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②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胀,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7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七)(1)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要积极走向世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努力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73,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1)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拓宽经济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基础在经济实力,我们增强国力才能在竞争与合作中双赢。7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和发展
(七)(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2)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成长期,原有经济基础薄弱,仍属于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快发展,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三、毛泽东思想概论核心考点
第1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是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思想武器、行动指南、指导思想、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①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既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③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党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需要。①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万能的教义,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②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和建设,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复杂的问题。
(3)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做到:
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②增强全党的总体理论素养。③从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④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树立世界眼光,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⑤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多选)★★
(1)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根本前提。毛泽东思想理论渊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列主义(3)生产力增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发展,为毛思的形成准备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深刻而复杂的人民大革命,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莫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3.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单选)★成熟的政治保证是领导地位的确立,遵义确立毛领导(1)萌芽时期: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革前、阶分、革运、湖考》(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星火》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反本》。形成(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标志的经典文献:《红政》、《井斗》、《关纠》、《星火》、《分农》《反本》。
(3)20 世纪30 年代中后期至40 年代中期(即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目任、七报、论专政、论关系、处矛》
(4)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事业。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继续发展。毛思形成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
▲4.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本质特征(理论来源:①马列,②孙中山三民主义,③传统优秀思想)(1)它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2)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3)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必须做到:坚持马列、运用、实践发展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与科学内涵(多选)★★核心是马列与中国实践相结合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①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括两大组成部分:(理论六方面)①一是其独创性的理论内容②二是贯串于上述理论之中的一以贯之的立场、观点、方法。
6.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列主义的独创性发展。七大《修党章》和《若干问题》阐述毛思
(1)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即: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④关于政策和策略;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⑥关于党的建设。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3)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活的灵魂---《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第一次使用,构成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具有科学性、独创性、完整性等特点。中共四大提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 7.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多选)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这个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为毛泽东思想萌芽做贡献:陈、李、毛、瞿、邓中夏、周(1)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八七会议总方针:武装起义、土地革命
(2)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别开来。反对本本主义主要反教条。(3)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毛晚年错误: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急于求成 第2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近代中国国情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旧民主革命失败根本原因:软弱性妥协性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落后总根源是帝国主义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旧民主向新民主转变转折点:五四运动 ①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革命性质决定因素: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的主要矛盾②这两大任务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创造条件,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及其具体内容(最重要)★★★★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
1948 年4 月毛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明确提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核心),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①直接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②根本目的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标志旧民主向新民主革命转变的实现指:共产党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制定
(2)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它反对的只是官僚资本主义(不反民族资本)。新旧民主革命相同点:革命对象和动力
(3)革命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贫雇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广大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属于劳动者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有天生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两面性。(由软弱性决定)
(4)革命领导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 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保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5)革命性质: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①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②是无产阶级领导的,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不再是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的,而是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6)革命前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中产阶级:民族资产 ①前者是后者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必然趋势。抗战时解决土地问题政策:减租减息-《抗日救国纲领》 ②党内曾流行过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二是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对地主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工农民主政权和“三三制”
③毛泽东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思想,正是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3.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第一次公开使用民主专政--《将革命进行到底》
(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
(3)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主要内容: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人民民主政权。人民民主专政学说特点: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概念表述准确鲜明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本质特征)。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和职能,除了对内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对外抵御敌人的侵略外,还必须有步骤地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④阐明了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建国初期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过渡性质的经济纲领(两个没收一个保护)★★《目前形势》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2)对官僚资本主义实行没收政策,具有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对民族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其原因是:四面八方政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①由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决定;②由民族资本的特点所决定;★★★★ ③由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所决定; ④是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需要。
5.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党的最高纲领: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新民主主义。第3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主要法宝: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问题--(《井冈山的斗争》最早论证三者关系),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党的组织是英勇战士。
(2)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为什么?)国情:外无独立,内无民主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国情)②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③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保证是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3)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核心:积极防御; 根本法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①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②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③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红政》、《井斗》、《星火》、《反本》作理论依据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中国革命只能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PS: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分析或者多选)①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良好的群众基础。③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④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①②③是客观条件; ④⑤是主观条件
(5)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
PS2: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内容:①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方针。②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③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④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人民军队内部要发扬三大民主: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民主)
PS3:人民军队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PS4:中国革命战争三形式: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2.中国革命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和主要法宝。两头小,中间大:工人阶级少,大地主少,中间小资产阶级大(2)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主要决定于敌我力量的对比以及中国革命长期性与不平衡性的特点。
(3)分析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与变化以及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在民族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立统一战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过程:(第一次国共合作>工农民主统一>抗日民族统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①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由于共产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导致了统一战线破裂和国民革命失败。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 年9 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抗日统一战线特点:①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②两个政权两个军队;③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④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多选把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对顽固派的斗争采用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质:坚持领导权
(5)实现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①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一个是无产阶级与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这个是基础;另一个是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②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坚持独立自主的实质是领导权)。③对资产阶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对民族资产阶级要尽可能地联合,以保证革命的顺利进行。无产阶级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带领斗争,施以物质福利,不损害其利益 3.为什么说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中,阐 明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1)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2)农民是中国的基本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3)毛泽东强调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在推翻反动政权,建立人民革命政权中的重大作用。★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35.12 月瓦窑堡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毛泽东为整风撰写的指导性文件:《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
(1)有利条件是:整风运动中心任务:反对主观整顿学风①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根据马列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党建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
②中国的工人阶级有坚决的革命性,党的建设有一个良好的阶级基础;
③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党建有锐利的思想武器。
(2)特殊困难是:国共合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著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策略》 ①党的理论准备不足;②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③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相当严重;④共产国际对党的影响以及不适当的干预,党内教条主义倾向,给党建带来特殊困难。
3、党建主要经验:(看政党是否先进:纲领是不是马克思,是不是代表社会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着重思想上建党,看指导思想和纲领是不是马列主义的。(这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基本要求:个服组织,少服多,下服上,全党服中央)③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理论联实际、密切联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④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整风形式。(整风运动方针和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党建的意义: 整风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方法,进行马列教育好形式,思想建党原则新发展,马列建党学说新贡献
①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②对新时期党的建设仍然有指导意义。第4章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②中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改造基本完成。
(2)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新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中共纲领所决定的。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国家资本主义
(3)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是一个过渡时期。它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即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只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4)这个时期既是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时期(进行土地改革),也是为进入社会主义作准备的时期,它需要多长时期,取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备的条件,包括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国际环境等。①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更重要的还有处领导地位的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②政治条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二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各级政权的建立。(政治保障)
③国际环境的影响: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援,也成为促使中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国际条件。2.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意义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这是一条以“一化三改”’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两翼。总路线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3)过渡总路线反映历史必然①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三大改造的实质: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实现工业化。③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党在过渡时期路线的主旨是:变革所有制
①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不失时机地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为了确立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经验与意义(单独考大题不可能)
(1)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工商业改造中利润分配采取的政策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资方红利、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2)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①对个体农业与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
(3)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历史意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
利用限制改造,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①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②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重要变化,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③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5章社会主义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索成果 ▲1.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2)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又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毛泽东率领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1956 年和1957年上半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2.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
(1)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2)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虽然还有阶级斗争,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3.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本章最核心理论问题)★★★
(1)57 年2 月,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①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其运动具有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④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的改革。
(3)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①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②这两类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③由于这两类矛盾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采用专政的办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只能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诸如:在经济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
4.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1)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还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工、农、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
(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步,从1965 年起,用十五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5.执政条件下的党的建设★★★(不成熟理论,不大可能考大题)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问题: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
(2)反对官僚主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群众路线。周恩来指出官僚主义是政治病。(3)共产党要接受①党的内部监督②群众的监督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小平8 大)
(4)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标准:懂马列;为人谋利益;团结人;商量;自我批评(5)重视思想政治工作,55 年毛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①能够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正确方向; ②能够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精神动力;
③有助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障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 ④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⑤能够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6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探索的意义(07年新增)★★★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注意多选)薄一波:“始于毛,成于邓。”①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探索上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②毛泽东探索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③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 关系。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第6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次重点)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及其意义
(1)内容:①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②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③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关系。④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⑤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意义:①毛泽东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虽然犯过错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初步理论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②这些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决定性因素---科学)
(1)56年5月八大的方针(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中共八大把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确定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2)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注意三代领导人的工业化道路)①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②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了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 问题。提出“降低军政费用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③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④1962 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主张,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3)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①毛泽东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地方的机动权; ②要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三者的关系,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③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②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③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 由市场为补充。)(4)管理体制改革
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毛泽东提出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不重要)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最大的权利管理国家事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有: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核心);②各级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③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向它负责,接受它的监督;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这一方针作了比较集中的论述。
①所谓“长期共存”是指,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都可以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同存在;
②所谓“互相监督”是指各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中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其中包括来自民主党派的监督。这个方针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
(3)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主要有:①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 方都是不可分离的部分;②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③民族自治地方在充分行使自治权的同时,必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
(4)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A.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涵义 是:①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②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其他风格和学派。③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B.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的具体涵义是:①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②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5)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任务,强调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技术,发展科学;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报告提出“向科学进军”②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刘少奇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③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4 .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
(1)中印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贡献:①提供指导原则;②指明解决争端途径;③维护利益;④促进发展;⑤推动新秩序。(2)三个世界:美、苏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第7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活的灵魂体现著作:《矛盾、实践、反本、领导方法》(1)内涵: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最早反对教条主义,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包含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基本要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实事求是,作出最新解释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独立自主。②本质要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学风问题)的实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③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环节。群众路线 理论概括《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④必须反对主观主义与经验主义。独立自主内涵:立足本国,以 自力更生为基础,争取外援为辅。
(3)意义: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三个基本方面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②它是中共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2.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注意: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不能混淆)(1)群众路线内涵:包括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个方面。
(2)基本要求: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群众观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和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这样四个方面,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是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3)意义:①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②它是党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如果离开了群众路线,就会一事无成。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
(1)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十二大党章规定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第一次飞跃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抵制和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强调毛泽东思想丢不得,否则犯错误。
(3)强调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4)1981 年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正确的评价。
(5)此后,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 毛泽东思想概论核心笔记梳理
一、重要会议简记
一大奋斗目标提,革命对象错确认;二大高低两纲领,秋白统一战线提; 三大国共合作忙,思想组织要独立;国民一大新三民,联俄联共扶农工; 四大首分两资产,无产领导工农盟;五大工农小资产,新创民族独裁制; 八七独秀枪杆子,革命起义总方针;六大新民革命定,无产基础批左右; 古田军队服从党,党建军建纲领文;六届四中王明左,革命质形路军乱; 瓦窑堡民族抗日,老毛提马主中化;遵义中共首自决,老毛领导地位立; 洛川抗日有措施,减租减息转游击;六届七中尊老毛,若干问题有决议; 七大少奇改党章,三大作风论联合;七届二中贺胜利,农村转城两务必。
二、历届重要会议
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贡献:①提出党的奋斗目标;②确定革命对象(可惜错了)。③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
2.二大(1922.7)半殖半封;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民主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找到了革命的对象)
[提出革命纲领的因素] ①主观上:马中结合;国情认识②客观上: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 ①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②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③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④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三大(1923.6)①国共合作,党内合作,②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 ③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国民党一大(1924 年1 月)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②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核心是民权)4.四大(1925.1)讨论问题:①无产阶级领导权;②工农联盟
[功绩]:①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②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③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五大(1927.4)纠正陈的机会主义(对待农民问题的错误)
没有真正改正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五大实际上并没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6.八七(1927.8)提出枪杆出政权;纠正陈右倾;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7.三湾(1927.9)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组织、政治、思想建军
8.六大(1928.6 莫斯科)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1)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①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发反帝反封建;③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④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⑤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3)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认识的估计和政策 4)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9.古田(1929.12)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六届四中全会(1931 年1 月)王明的左倾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有: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0.遵义(1935.1)①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注:没说政治路线问题)(PS:政策问题-瓦窑堡;思想问题-延安整风;作风问题-七大);②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③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11.瓦窑堡(1935.12)①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将“工农共和国”变“人民共和国”;③无产阶级和全民族(两个先锋队)榜罗镇会议:正式确定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12.洛川(1937.8)全面抗日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无产阶级领导权;减租减息解决农民问题
13.六届六中全会(1938 年)总结抗战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毛提出“马克思中国化”
14.六届七中(1945.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建党学说重要内容(思想建党);世界观和党性(作风建设);整风处理党内矛盾;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国民参政会(1944 年9.15)林伯渠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正式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5.七大(1945.4)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次总结;确立毛思为党的指导思想;《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区别他党的标志);作风建设(世界观和党性原则)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最终目的(解放、发展先进生产力,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群众路线(根本政治和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1948 年9 月),毛泽东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 16.七届二中(1949.3)①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两个转折、两个务必)
②毛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③毛第一次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 17.七届三中(1950.6)国民经济恢复期主任务及战略和策略方针;毛提《不要四面出击》。[实现任务三条件]土改完成;工商业合理调整;国家机构经费节俭。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手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与改造并举七届六中(1955 年10 月),初步形成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一届人大(1954 年10 月),通过第一部《宪法》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知识分子会议(1956 年1 月),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 18.八大(1956.9)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工业国与农业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与不能满足需要
[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方针)[经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地方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政治]扩大民主,建立健全法制-董必武:依法办事是加强法 制的中心环节,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和各民主党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坚持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科学文化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外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八大二次会议(1958 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八届九中全会(1961 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1964 年12 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第一次公布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1979 年3 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纠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倾错误,这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 转折,是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 年6 月)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共十二大(1982 年)
1)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明确规定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国家与中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
十三大(1987 年):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四大(1992 年10.12--18):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五大(1997 年9.12--18):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26 4)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
5)明确回答了邓小平死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 年和97 年十五大把第三步再分为三个小阶段:
1)21 世纪第一个十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比较富裕,有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2)再经过十年,到建党一百周年时,经济更加发展,体系更加完善;3)到建国一百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25经典文献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年)—— 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
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
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揭示中国革命的对象。
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
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
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五、《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 年)
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①中国是一个正好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1924-1927年的革命;②敌人的强大;③人民军队的弱小;④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02其中①④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②③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
六、《实践论》(1937 年)—— 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七、《矛盾论》(1937 年)——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八、《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 年)——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九、《论持久战》(1938 年)
1. 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 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 ;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3. 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99 4. 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5. 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十、《<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 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 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十一、《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
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5、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十二、《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客观依据: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十三、《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十四、《整顿党的作风》(1942 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
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十五、《反对党八股》(1942 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
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
十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 年
1、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2、中心问题,即“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十七、《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 年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十八、《论联合政府》★★★(1945 年七大)——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
3、提出中共三大作风:(1)理论联系实际(2)紧密联系群众(3)批评与自我批评。
4、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5、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6、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7、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十九、《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 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二十、《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
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二
十一、《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年
1、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
2、中共中央首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二
十二、《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 年3月)—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1、提出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恢复和发展生产)和主要途径。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4、毛泽东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估计了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提醒全党警惕“糖衣炮弹”,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
十三、《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6 月)——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进一步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社会主义 二
十四、《论十大关系》(1956 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的总结
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2、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1)经济方面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2)政治方面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④是和非的关系; ⑤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
3、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了唯物史观。
4、辩证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
5、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6、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7、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二
十五、《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阐明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①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②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8、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的现实意义:①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②为修改宪法提供基本依据。
四、文章和会议的归纳与总结
1、国民革命时期的文章:《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土地革命前中期的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怎样 分析农村阶级》、《反对本本主义》。
3、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4、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文章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6、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章有:《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7、毛泽东关于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文章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
8、毛泽东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文章有:《目前抗日战争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不要四面出击》、《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
9、毛泽东关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文章有:《青年运动的方向》、《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
10、毛泽东关于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文章有:《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11、党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两次集中概括:一次集中在1945 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一次集中体现在1981 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 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中。
五、★★关于土地问题的总结:★★
1.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共同点是: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①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采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到1931 年前后,基本形成了一条比较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富农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③1947 年.中共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不能损害中农的利益④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保护富农政策,保存富农经济(合作化后)从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2.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1927-1931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1931-1956 使用权和所有权归农民所有 1956 至今土地公有十六届三中全会:农民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
六、★★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必背的三:★★ ◎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三大纲领:收封建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大优良作风(和其它剥削阶级政党相区别的标志):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三制:共产党员(无产、贫农),进步分子(小资产),中间分子(民族、绅士)各三分一 ◎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核心民权)◎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
◎三大革命对象:帝国、官僚资本、封建
七、26个第一次
◎人民军队三大任务:打仗、筹款(生产)、做群众工作
◎抗日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有理有利有节)
◎对民族资本和平赎买三政策:利用、限制、改造◎中国革命战争三形式: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 ◎整风三大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三大改造: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第一次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
2、第一次明确提出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的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
3、第一次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著作:《整顿党的作风》;
4、中共二大确立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
5、中共三大确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
6、第一次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的著作:《论联合政府》;
7、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会议:六届六中全会;
8、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的文章:《<共产党人>发刊词》;
9、第一次提出建设一项伟大的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10、第一次系统总结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
11、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线”概念的文章:《反对本本主义》;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
12、最完整系统地阐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
13、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实践和理论阐述;
14、毛成熟标志: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5、第一次完整的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6、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7、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文章:《将革命进行到底》;
18、第一篇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献:中共七大刘少奇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9、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的文献:在中共第七届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20、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把一切积极因素„„”的报告:《论十大关系》;
21、第一次明确指出执政党建设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2、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
23、瓦窑堡会议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4、1954 年人大一届通过第一部《宪法》。
25、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首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
26、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八、十三个重要的问题
一、近代中国革命必然性和他的进步意义原理
1、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①革命不是人为制造的,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②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现象。③近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巨大影响,制约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两大历史任务:
①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根本目的与必然要求。
3、举例说明
4、结论:颂扬党中央:“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二、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有无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1、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①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②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③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便是证明。
2、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①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富有(组织性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②他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④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三大优点
3、由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革命成败关键。
4、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①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②给同盟者一定的物质利益并加以政治教育。
5、实现领导权的的后盾是武装斗争。根本保证是党的建设。
6、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意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1919“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线。(1)新民主王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基本特点有:①新的时代条件,即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③新的革命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④新的革命前途,即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两者在革命任务与性质等方面各不相同。只有完成了第一个革命,才能进行后一个革命;但另一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选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问题★★★
毛泽东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
(1)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反封建君主专制的先进性,也包含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标要求。(2)但是这种政权主张是注定行不通的:①帝国主义不允许②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允许③中国的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允许。④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力量弱小,具有先天的软弱性
(3)中国共产党主张在中国国民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民族阶级参加的人民民主共和国。(4)符合各阶层民族的愿望和要求,再加上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胜利,使这个政权主张最后变成现实。(5)总结我们的历史经验,就是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五、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注意各个时期)
1、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1)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2)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①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②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2、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①参加这个联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②人数上占绝对优势,③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中间势力向革命靠拢,才可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最终孤立、分化、瓦解直至消灭敌人。
3、统一战线本身可以说是上述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方面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两个联盟之间互相促进。
4、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不再是两个联盟,而是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者为主体,②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5、民主革命时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除了工农联盟之外,还要团结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从而使统一战线成为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阶级联盟。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阶级关系和各阶级的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统一战线不再是四个阶级的联盟,而是由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注:题目中有无“在民主革命时期”这个时间限制,答案要点不同。
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认识和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1、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出发,去分析论证中共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①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矛盾,因而具有革命性的一面,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资产阶级和他结成民族统一的革命战线;②同时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妥协性动摇性的另一面,对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斗争。
2、要全面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①如果只看到他革命性的一面,而忽视或者看不到他妥协性动摇性的另一面,那就会导致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倾向,②相反,如果只看到他妥协性动摇性及其表现,而忽视或者看不到他还有革命性的一面,就会导致对民族资产阶级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错误倾向。
3、抗日战争时期,对亲英美派的大资产阶级也要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①因为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其利益受损,因而有抗日的一面。②但同时其出于阶级本性又具有反共和对日妥协的另一面。③对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其进行坚决的斗争,甚至不惜作流血的武装斗争。
4、正确的政策与策略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党正确认识和处理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问题,这是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1.特殊重要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是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革命的长期性(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和不平衡性(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以便在长期斗争中逐步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使革命力量最终战胜反革命力量,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2.现实可能性
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各种矛盾的焦点,造成了中国最广大的民众处于被压迫受剥削的痛苦境地。中国最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受奴役的人们团结起来,组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八、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①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②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③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尽快的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②他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他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得到不断解决。
3、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敌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①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要用专政的方式加以解决,②而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③人民内部矛盾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九、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意义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对于今天我们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①明确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即在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的前提下产生的矛盾;②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④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辅之以经济、法律法规和行政等其他手段;⑤建立各种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完善协调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十、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 权的中心问题,中国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这是因为:
(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是掠夺对象和剥削对象,历来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是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对广大农民的领导。
(2)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
(3)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凶恶而强大的,而城市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共产党必须领导农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事实上,作为中国革命支柱的人民军队主要是由穿上军装的农民组成的。中国革命战争正是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下取得胜利的。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十一、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的双重革命性质
①没收官僚资本,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具有双重的革命性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唯一一项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②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封建的买办资本,是在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因此,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③没收官僚资本,把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形成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营经济,成为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