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

时间:2019-05-13 04:2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

第一篇: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

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但要在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情况下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了解并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掌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1.1 在“开始”处提问

在一堂课中,如果头开得好,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便可以为这堂课的良好的延伸奠定基础。例如,初一生物学“种子的萌发”一章,教师开始就提问“为什么一粒小小的树的种子给它提供适宜的环境,它就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这在开头的一个提问,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上,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了这一问题,把学生的兴趣引到这一问题上来。

1.2 在“重、难点”处提问

教师诱导学生突破一个个重点、难点,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很多,有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探究或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加以解决的,有的重点、难点,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讨论,学生不仅可以得到轻松思考,而且印象更加深刻,甚至富于情趣

第二篇:关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之探讨

关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之探讨

【摘要】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词汇就是语言的基本构建材料。词汇学家麦加锡曾说过:“一个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其语法无论学得多么好,语音无论掌握得多么漂亮,没有词汇来表达各种意义,语言交际就难以实现。”无论用哪一种语言进行交流,首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如何使学生科学地、有效地记忆词汇,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词汇运用能力是当前教学工作面临的重点和难题。本文针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状况,提出教师应在学生词汇学习中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改变词汇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单词本,以此来促进学生词汇能力及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中学英语 词汇教学 教学方法 探讨

现代英语的词汇总量已达到200多万,是世界上词汇量最大的语言,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扩大。学生仍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词汇。很多学生抱怨新教材英语词汇太多,且无规律可循。还有不少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喜欢背一些偏难生僻的单词,虽然背了很多单词,但在口语交流或英文习作时就词穷,走进了死胡同。词汇教学成了当今英语教学中令教师最为头痛的一个难题,本文就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学英语的词汇教学方法做了以下分析探讨。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词汇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单词,能正确地朗读、书写单词,能用所学的词汇听懂英语、看懂英语、会说英语和会写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他的听、说、读、写能力越高。英国的应用语言学专家威尔金斯(D.Wilkins,1976)说:“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任何语言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着名语言学家里弗(River)也认为,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而事实上,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词汇的重要性。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学的英语词汇通常由常用词、词根等组成,而这些词在英语总词汇量中只占一小部分,这些词数量虽少,但用途却非常广泛,要求学生掌握这些词的本义、转义、比喻义、引申义、修辞义等。但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而是对每个单词都同等对待,都“一古脑儿”地传授给学生,这样无疑就给学生的词汇学习增加了难度,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通过分析总结,英语词汇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英汉词义一对一教学 目前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法,老师在讲解词汇就是同时给出它的汉语意思;检查单词就是给出汉语让学生翻译成英语;讲解课文就一定要逐字逐句翻译成汉语,让同学们在汉语中理解课文的含义等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英汉词汇存在着一对一的对等关系,养成了英汉一对一的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单词时词性不分、词的功能混淆、词的感情色彩和褒贬不分,这是使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学习走进一个 1 致命的误区。

2.2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孤立讲解词义 在中学英语词汇中,虽然词汇量不多,但是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义也完全不同,这就是词汇的多义性,因此,老师在讲授单词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在课堂教学中,本应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理解、思考、归纳和总结词汇的规律,但是都由老师包办了,教师只顾自己的教,把自己理解好的词意强加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和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尤其在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导致不少学生的厌学情绪的萌发,整个学习过程便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和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而陷入了恶性循环。

2.3主次不分,不重视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中有常用词、基本词、词根,这部分词只占英语词汇量的极小一部分,然而,其作用却很大,应将反复记忆的重点放在这方面。《全日制普通中学语教学大纲》对词汇的教学和掌握有明确的要求,但在实际中也有不少教师忽视这一点,不分主次一律要求学生对所学词汇表、形、意、用法全掌握,其结果是,该达到的要求无法达到。在词汇教学的实践中,语言教师往往只停留在对单词意义及用法的讲解上,很少涉及对单词学习的策略及技巧的讲解。教师把词汇学习,特别是词汇记忆笼统地归结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一味地一味记忆单词就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事,没有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认为词汇可以从阅读中自然学得,不必教。由于教师的这种片面观点,词汇教学没有独立的地位,只是语法教学和语篇教学的附庸品。

2.4教学方法单一,一味只讲解课本内容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许多情况下,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会出现与别人沟通不了或出现尴尬的场面。这是因为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语言的深层基础。然而有时候教师只按词汇表教单词,不注重单词的文化背景、场所如何正确运用单词,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单词、学生记背单词为主。这种单

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例如,别人对你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中国学生第一反应是:“哪里,哪里,一点也不漂亮。” 当听到别人夸奖时自谦一番符合中国文化,但在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习惯,当听到别人称赞时,西方人就会自信地说声“Thank you”便坦然、开心地接受,由此可见词汇的文化背景、底蕴是多么重要。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多联系学生生活,适度地扩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适当扩大一点课外的相关内容、适当的引申,多讲解一些文化习俗的知识,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本着因材施教的精神,让学得好的同学多学一点。

2.5系统性不强,缺乏总结归纳

现在很多教师只是按教材一课一课向前推进,遇到新单词就教,很少联系之前所学的总结归纳,词汇教学联系前后薄弱,系统性不强,学生往往学了新词忘了旧词或造成词义混乱。很多教师容易忽视这一点,结果有相当一部分词与学生见过一两次面之后,就很难再见,二老师又没有定时性地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导致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一些不经常用到的词汇。

2.6重孤立讲解词义,轻创设语境 在中学英语词汇中,有许多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意义也完全不同,例如:Is he running in the 100 meters?(赛跑);Run for President.(竞选); He ran a cow into a barn.(赶)等。一个单词“run”,在不同的语境就表达出相差很大的意思。正是由于词汇的多义性,所以教师在教授单词的时候,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使用这个词,怎么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贪图方便,只按照单词表一字不漏地教授单词,有些教师还成了“词典专家”,把那个单词的意义一个不少地抄给学生,然后让他 2 们课后去背,这种把单词单独讲授,而与一定的语境脱离的教学方法,使许多学生觉得学习单词太枯燥无味,对单词渐渐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3.1利用直观教具教单词

在适当的时候教师采取直观教学,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直观教学是采用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的手段,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一般可采用直观教学。例如,学习appl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一手举起苹果,口中问到:“What’s this? It’s an apple。”再举起两个苹果问:“What are these? They are apples.”自问自答,再展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这样反复操练,学生不但掌握了apple这个单词的词性、单复数,而且在运用时也琅琅上口,教师如能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把苹果奖给学生,那课堂气氛就会更好,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3.2音、形结合教学

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无论就音形而言,还是就意义而言,每个英语单词都同其他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由此可见,各个词汇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且系统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利用词汇的这些特点,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当然对于这些特点,教师也不能够直接把它们说出来,最好能在集中教学词汇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这样的学习由于是学生亲自参与,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字母表时就结合字母音和在其单词中相同读音进行拼读训练。学习字母i时,可列出like bike mike,让学生拼读,引导学生的联系总结来熟记单词

3.3利用构词法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中许多单词都是派生而来,向学生介绍一些词根,词缀的意思,不仅可以方便学生记单词,还可以帮助学生自行解决阅读中的单词障碍。构词法包括合成、派生、转化等方法。其中,派生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单词。派生法是通过加前缀、后缀的方式构成其他单词的方法。学生掌握此方法就可以推测出一类词的意思。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构词法,对学生扩大词汇量将有很大帮助,而且使学生记忆单词更便捷、更牢固。构词前缀通常不改变词性,例如:superpower(超级大国)、superman(超人)、supermarket(超市)、supernatural(超自然的)、superiority(优越性)、superficial(表面的);后缀 后缀通常改变词性,如:employee(雇员)、absentee(缺席者)、refugee(难民)、divorcee(离婚者)等。教师在讲解词汇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词汇过程中尽可能地找出每个词的前缀,后缀,再举出与此词缀,词根有关的已学过的词,通过学生的温故知新,可大大减轻学生记单词的负担,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减少一些常见的拼写错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语的含义。

3.4重视语境、语义教学

如果没有一定的语境,任何词汇也将变得没有意义。由此可见语境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学习词汇一定要放在某个语境中。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语境教学法可使学生通过语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多种意义,从而对于单词的记忆更加牢固。例如outside这个词,它有四种词性,词义也有所不同,教这个词时,可造以下几个示范句:“Don’t stand outside.Look, your mother is waiting outside the school gate.The outside of the house is very old.These is an outside broadcast here.”由此让学生体会、理解一词多性和一词多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不同语义。

3.5加大阅读量,提高单词重现率

要想加强对词汇的记忆,阅读是最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能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接触更多的词汇,增大输入量,重新与学过的词汇见面,再一次加深记忆,同时, 3 这也是对词汇的一种运用过程。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借助语境推测掌握词的真正含义。

3.6利用情景教单词

利用情景教单词,是中学生较喜爱的一种方法,因为情景虽然是模拟的,但至少也像置身于真正的交际情景中,这些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的活动,也是他们日常熟悉的场景,例如打电话、购物、借物、问路、邀请和看病等情景,例如,在学习打电话用语时便可拿两部会响的电话,让他们好像真的在打电话一样,在交际中,学得了知识。

A: Hello!May I speak to Jim? B: I’m sorry he isn’t here.Can I take a message for you? A: OK!This is Kate.My telephone number is 8862813.B: All right.A: Thank you very much.Bye.B: Bye.通过这样的场景对话,可以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学知识,让他们多参与,既能说,又能听,还能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词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有效灵活的应用词汇,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更上一个台阶的新形式下尤其如此。英语教师必需按照有关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认真地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因应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才能有法可循有样可学,积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中学生物学

中学生物学

期刊时间 2002年01期

1.生物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张志礼

2.中学生物课的研究性学习

范国军

3.过程探究式学习

张仕频

4.“藻类植物”一节的探究式学习

徐承宏

5.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苏豫

6.国家生物课程改革试验与探究

柏海英

7.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探索

李志丹

8.生物探究实验实施的指导方案

万建强

9.浅谈讨论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功能

俞丽萍 2002年02期

1.高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周洪亮

2.实施开放性生物教学 应对WTO教育革命

史宏

3.STS教育与生物教学

任布君

4.改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徐晓芸

5.“问题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何启示

徐占胜

6.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许丽群

7.改教材进度 利探索创新

卢连平魏洪英

8.讨论生物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策略

李其柱

9.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石进德 谢雪锦 2002年03期

1.生物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郭光志

2.谈“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 张峰 仇召美

3.综合探索创新——创造性教学例谈 张从福

4.生物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探析 戚富厚

5.讨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张晓文

6.让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脑袋 吴建庭

7.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无子果实的成因” 邱国强

8.新教材实验教学特点及启示 冯礼明 2002年04期

1.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评定 王延福

2.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吕柏盛

3.实验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张恒泽

4.“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钱永勤

5.三维+动手+综合——从一份美式生物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浦彤

6.课改带来的生物课堂变化 赵玉琴

7.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试 李言高

8.探究性学习一例 张术良 2002年06期

1.STS教育与探究性学习关系 张文华 李会林

2.推进探究性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金伯明

3.培养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 林晓红 2003年01期

1.高中生物游戏教学法 童春水

2.注重实例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戚富厚

3.变式策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邬林洁 4.生物实验教学中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张松

5.运用探究式学习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郭宗花

6.转变学习方式 开展合作学习魏正惠

7.实施《课程标准》进行探究学习李成广 张玲

8.“我的课堂变了”——新课堂学习方式改变浅谈 林美娟

9.递进性学案设计和使用的研究 袁茂坤 2003年02期

1.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再认识 宋建军

2.引进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环境保护》课后思考 柯维奇

3.生物新教材开放式教学探究 金志秀

4.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沙林祥

5.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尝试 陈嬿

6.生物学探究实验的命题示例 王树云

7新课程条件下讨论式教学的功能研究.谭兴云 万建强

8.一次探究性活动的意外收获 谷霞

2003年03期

1.加强学科渗透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陈燕飞

2.以学生为本 活化生物教学 章红

3.出现相反的探究结果怎么办 薛桂玲

4.生物科学探究与常规生物实验的区别于联系 李志香 卢连平5.感悟新教材 金尚春

6.按照新课标 命制生物题 冉素华 2003年04期

1创新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新时空.李荣万

2.用探究性学习的钥匙开启学生科学素质的大门 谭静

3.对研究性生物学实验的初步认识 宋昌平

4.生物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的尝试 胡振红

5.浅析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意义及及教学策略 燕艳 陈继贞 2003年05期

1.生物课改中应处理好的几个辩证关系及解决策略 马德海 张红丽

2.学生命题——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 于国里

3.解决问题也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成慧霞

4.高中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黄少旭

5.探究不等于实验 许白莲

6.生物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陈素华 2003年06期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张卓鹏

2.“问题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汪建群

3.激励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问“ 袁永文

4.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孙启茂 李爱华

5.规范实验设计方法 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陈行虎 赵秀芳

6.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吴云

2004年01期

1.生物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实施策略初探 徐彬英

2.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策略 俞志斌

3.探究式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黄惠涛

4.巧挖课本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思维方式 孙德 5.结合实际开发生物学新课程资源 陈培豪

6.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陈楠

7.生物学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苏豫

8.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做法 范存连

9.探讨情感目标在生物新课程中的实施 魏丽莉

10.构建生活化、活动化、多维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朱敏燕 任小文 2004年02期

1.对中学生物实验准备课的新探索 李世伟

2.提高探究性学习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周世杰

3.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四种形式 姚笃信

4.对中学生物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思考 刘向红

5.研究性学习一例 杨晓玲

6.新课标新挑战 狄贤超

7.《生物课程标准》的特色及教学方法的变革 丁钉

8.新课标生物学习评价探索 李伟 黄宏军

9.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 薛广林 2004年03期

1.高中生物学科的STS教学 涂金学

2.实施素质教育之路——优化课堂教学 朱文江

3.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生物教学 陈占明

4.如何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生物实验的能力 叶志杰

5.生物学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初探 陈洪根

6.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沈瑜

7.运用各科相关知识 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梁武酉

8.务实创新 推进课程 李杰

9.当好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实验教师 陆卫忠 2004年04期

1.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尝试 赵法茂

2.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林红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探究 何勇

4.浅议澳大利亚的生物课程教学特色 施问华 2004年05期

1.浅谈在生物学中如何创造性开展STS教育 何荣良

2.调查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吕柏盛

3.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构建知识——从两个探究案例谈起 黄建书

4.生物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案例 温新娟

5.新课改下生物作业的改革与思考 孙叶萍

6.网络环境下新课改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 崔洪斌 2004年06期

1.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黄庆坤

2.对“差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 汪花菊

3.生物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探索 许雅芬

4.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蒋桂兰 刘中国

5.新课改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 陈善杰

6.生物教学中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何荣江 顾凌云 2005年01期

1.生物教学中的CMO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李冰

2.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闫朝军

3.多元智论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刘庆国

4.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黄卫华

5.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彭胜

6.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 何夕林 2005年02期

1.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红星

2.“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贾广磊 徐鸿雁

3.浅谈生物课教学中新素质的培养 钟建国

4.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探究 吴小峰 2005年03期

1.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楚尊芹

2让创新能力培养走进生物学课堂.沈琼荣

3.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朱文江

4.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 陈福高 2005年04期

1.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教学语言的思考 郭永峰

2.提高探究性学习时效性的策略 徐安文

3.新课改下生物学教学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殷庆明 李贵玲

4.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张海军

5.变式教学在生物实验中的运用 胡志军

6.探究发现过程 建构光合作用概念 何红英 郭凤英

7.新课改中实验课结构模式的探讨 沈忠 2005年05期

1.反思性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黄惠涛

2.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和新课程改革 石初明

3.生物教学中的赏识与惩罚 陈旭微

4.如何在说课中体现新课改理念 孙叶萍

5.实验中联系实际问题的例谈 石明国 2005年06期

1.生物学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 朱延芳

2.PBL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刘春娣

3.在生物教学序号实施和谐教育初探 朱国梁 沈忠

4.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严晓松

5.中学生物实验设计的教学研究 秦亚平

6.新课程概念下的——“自学式、讨论式”教学实践 吴海燕

7.因地制宜利用课程资源是贫困山区课改的必由之路 任新中

第四篇:培训技巧之经典教学方法详解及设计技巧

培训技巧之经典教学方法详解及设计技巧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据科学家研究证明:**的大脑在没有持续新鲜的信息刺激下,10分钟后将自动关闭,不再接受其他信息。持续新鲜的刺激包括故事、游戏、视频、讨论、竞赛、肢体语言等——这些不外乎都是为了引起学员听觉、视觉、触觉的变化,从而让培训的内容被学员掌握得更加深刻。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会运用多种授课方法,这些授课方法涵盖各种刺激,可以将培训师所讲到的与学员所听到、记忆、最终用到的转化率增大。想让这些授课方法达到期望的效果,就需要从设计层面打好基础,在设计时考虑到每种授课方法的运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操作流程、技巧和关键点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培训过程中常用的五种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一种以说明、阐述、讲解、论述等口头语言方式表达培训内容的方法,也是培训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讲授法特别适用于重要概念、知识点的讲述,但不适用于技能、方法等需要实操演练的内容。

讲授法若不成功,最常见的三类问题是:目标不清、结构混乱、展示不力。目标不清,体现在对学员对象了解不够,对讲授目标不清晰;结构混乱,体现在组织讲授内容时逻辑不够清晰;展示不力,体现在设计PPT时对内容的呈现没有做到重点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讲授内容传递的有效性。所以在设计讲授法时,最值得注意的是要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层次清晰、论证充分。

由于使用讲授法时没有互动,学员参与度通常不是很高。讲师需要发挥高度的演讲功力,否则难以吸引学员。所以在设计讲授法时,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技巧:

举例说明:用例子来说明观点,比苍白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举例说明用在意义、价值、重要性等观点的讲授,更能让学员信服。运用比喻:比喻可以让语言生动而有趣,让晦涩难懂的内容更好地被理解。比如在讲授什么是FABE时,使用猫和鱼来进行比喻: 运用故事:小故事胜于大道理,阐述故事的寓意更容易让学员接受。一个好的故事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个性鲜明的角色,有冲突有矛盾,再加上一个精彩的结局。故事带出的寓意,要能和我们所讲授的观点相关联,这样才能对学员有启发作用。

展示图片:一张好图胜过千言万语,如果能用图片来传递文字信息,那将会更形象生动,直指人心。比如在讲授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守时情况时,使用以下的两张图片,不用太多描述,对比一目了然。引用数据:使用数据来论证要讲授的观点,能使观点更加掷地有声,有理有据。使用时要注意数据的来源及出处。下图运用一则数据说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异常,必须要引起重视,效果非常震撼。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由培训师提供背景信息(工作/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学员通过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适合用于操作技能、管理技巧类的内容。案例分析法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案例的选取要真实、符合逻辑,具有冲突点,有学习和探讨的价值。比如,在学员设计案例中,有一个内容点是销售人员去拜访客户,穿了套西装、运动鞋,西装的口袋里装有笔记本等,最后让学员讨论这位销售人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类似这种案例,就不具有学习和探讨的价值。

明确案例设计的目的。通过案例要能清晰地带出观点和核心知识点。案例的问题设计要能引导学员思考结论的方向。能提出一个好问题,就等于找到了一半的答案。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比如“是谁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和“这场悲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这两个问题所得到的答案肯定大相径庭。

提前设计案例讨论的方式。例如讨论方式、讨论时长、小组是否需要发言呈现等。

提前准备案例的点评。点评内容包括对学员现场发言的点评及案例本身的点评,对案例本身的点评可提前准备,对学员现场发言的点评更多的是临场发挥。

三、视频教学法 视频教学法是结合课程内容,采用录像、电影等视频教材,使学员在视觉、听觉上形成多方位的“感受”,引发学员分析、思考的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适合用于态度、方法技巧、操作流程方面的内容。视频教学法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视频的选取要注意匹配课程内容。需注意视频的清晰度,清晰度太低会影响播放效果。视频长度不得超过15分钟,最好保持在10分钟之内,否则会提高对学员的记忆要求,传递内容易不够聚焦。视频教学的目的要清晰。学员能通过此视频发觉到能带出哪些观点。交代清楚视频的背景。通常视频截取自录像或电影,而电影都是有故事情节的,如果学员不了解视频的背景,就会难以理解视频中剧情的发展。

明确视频的观看重点。视频播放之前,需要为学员指出观看的重点,让学员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思考,在讨论时才会更明确。

提前设计视频教学的学习方式。例如通过什么方式让学员参与讨论,是小组式还是头脑风暴公众讨论、讨论时间多久、一些关键的内容是否需要重复播放录像等。提前设计点评的内容。

四、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学员在一定情境下扮演案例中的角色,以学习、练习某种技能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适合操作技能、方法技巧方面的内容。角色扮演法最能考验讲师的控场能力,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理解角色扮演的目的。清楚通过此方法最终想带出什么核心观点。背景和角色的设计。角色扮演应具有真实感,所以取材最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或工作,要符合逻辑,具有冲突,明确有哪些角色参与并理解这些角色的背景等。

部分角色可考虑事先准备脚本。角色扮演具有临场感,需要有一段时间让学员融入情境。设计时最好能事先考虑给哪些角色准备脚本,这样在演绎时才会比较具有成效。如果任由学员现场发挥,演绎也许会偏离设计,带不出观点,那么角色扮演就失败了。

设计好观看重点。在角色扮演开始之前,指出观看的重点,学员即可带着目标观察扮演过程,有必要时可设置专门的观察员。提前设计点评内容。

五、游戏竞赛法

游戏竞赛法是学员按照一定规则开展游戏、竞赛,通过游戏、竞赛过程中的感受来引发学员思考或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游戏竞赛法在室内培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游戏竞赛法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游戏的选择与课程内容要相匹配,能有效地带出核心知识点和观点。游戏规则的描述要清晰、易懂、易开展。包括游戏如何操作、操作时长、有谁参与、奖惩的标准、是否需要使用道具等。

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应提前设想好这些因素会有哪些,该如何预防和解决。比如将“传数字游戏”运用在沟通的课程中,讲师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三种情况:所有的组传递的数字都正确、有的组传递正确而有的组不正确、所有的组传递的数字都不正确。发生以上三种情形后,分别应如何解决。点评的内容需提前设计好。

上述五种授课方法各具特点,对学员刺激度有强有弱。在做课程设计时,应尽可能地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方法并搭配使用,课程才会像人的**一样有起有伏、充满活力地跳动。掌握五种授课方法的设计,便可为课程的成功演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面试提问技巧

开放式培训

让应聘者自由地发表意见或想法,以获取信息,避免被动一般在面试开始的时候运用,用以缓解面试紧张的气氛。目的是让应聘者说话,有利于应聘者与面试官之间的沟通,如“谈谈你的工作经验等问题”。

封闭式提问

让应聘者对某一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如“你曾经干过秘书吗”,一般用“是”和“否”来回答一是表达考官对应聘者答复的关注,二是面试考官不想让应聘者就某一问题继续深入谈论下去。

清单式提问 鼓励应聘者在众多选项中进行优先选择,以检验应聘者的判断、分析和决策的能力,如“您认为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假设式提问

鼓励应聘者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应聘者的想象力,以探求应聘者的态度和观点,“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去处理“

重复式提问 面试官收到了应聘者信息检验获得信息的准确性。如,“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你的意思是说,,”

确认式提问 鼓励应聘者与面试官交流,表达出对信息的关心和理解。如“我明白你的意思!这种想法很好”

举例式提问

询问面试者过去做过的工作,据此来判断他将来能否担任此岗,在考察应聘者的能力、工作经验时,可针对其过去工作行为中特定的例子加以询问。

下载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物学教学方法之提问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辩论赛提问技巧

    辩论赛提问技巧,辩论本来是一种探求真理的手段。 那么什么才是辩论赛的战术呢?它是能够在许多不同的辩论赛中应用的具有同样效果的技巧方法,当然,首先是不能违反规则,规范发言......

    辩论技巧,提问.

    第四节问答与反驳 问答是日常交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辩论的常见形式:往往在一问一答之中了解对方的意图和目的,也在一问一答之中民开辩护与反驳。有时一个巧妙的问题或一个......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师生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目的任务所使用的教的方法和学的 方法。中学生物学教学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必须有恰当的教学方法。......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范文大全)

    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

    面试官提问技巧5篇

    目前很多企业都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总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或留不住人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那么面试官在面试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哪些面试官技巧,才能更进......

    面试官的提问技巧

    面试官提问技巧(一) 在面试中,招聘者要获得关于应试者的不同方面的情况,如心理特点、行为特征、能力素质,由于要测评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主考官根据评定内容的不同来采取相......

    科学课提问的技巧

    科学课提问的技巧科学课进行启发式教学,需要教师必须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问,二是指点。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还能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调动......

    英语课堂提问技巧有哪些

    英语课堂提问技巧有哪些 把握好课堂提问技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活、机动的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