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 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3 04:0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生态学 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生态学 实习报告》。

第一篇:农业生态学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科。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可见,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课程基础之一。通过农业生态学的课程实习,让我们了解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以及农业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此外,实习过程中要求遵守实习纪律,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有事必须经教师同意方能离队。注意安全,防止任何意外事故的发生。全面认真地完成所交给的实习任务,做好实习笔记,认真完成实验分析,为撰写实习报告做准备。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并保证报告的质量。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2年1月5日星期四早上8点—11点

地点: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

三、实习内容

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参观了培养基质高温灭菌区、接种室、培养室。听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的杨老师讲解人工食用菌的接种,栽培过程。

首先在培养基质高温灭菌区参观,看到了搅拌机,培养原料,从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杨老师那里学习到了食用人工菌的接种基质及培养原料的配制。初步了解了食用人工菌的栽培方法。

培养基质的原料由80%的木屑、15%的棉子壳和腐料组成。腐料一般加适量的玉米粉或米糠。不能用含油脂的植物作为原料,如桉树、松树等。其中棉子壳要用3%的石灰水浸泡。人工食用菌的接种、栽培流程中应注意:

1.原料准备:原料要注意粗细搭配,80%的秸秆、高粱、15%营养料、2.5%的石灰、2%的石膏粉和0.5%的普钙、磷肥。其中石灰和石膏粉的作用主要是调节酸碱度。

2.水分的控制:保证原料不干不湿,用手捏时不出水放开时会散开。

3.装袋,高温消毒:用17cmX38cm规格的塑料袋装包,在0.15压力、110℃的高温消毒3-4小时是最关键的,可以防止生霉。

接着参观了食用人工菌培养室,在这里,学习了解食用人工菌菌种。食用人工菌菌种分为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

一级种又称为母种,由试管培养,要求也最为严格。原料有:麦糊、水、马铃薯、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原料准备好以后放入试管中,5支装包,在0.14压力不超过0.15压力的稳压下放置40min高温消毒灭菌防霉。拿出降温,将试管摆成斜面,2-3天试管内的水汽晾干,接菌种。

二级种又称为原种,原料有:木屑、腐料、石灰、石膏粉、普钙。将原料放入玻璃瓶内,然后进行冲瓶,把瓶壁上的渣子冲干净。用干净的筷子在土中打孔,打到底,盖上牛皮纸,高温消毒,接菌。

三级种又称为栽培种,等瓶中菌丝长满,就开始装袋,一瓶二级种可装20包左右三级种,同样也要进行高温消毒。在20℃左右的培养室中培养,1个星期到20天以后菌丝长满。期间袋上如有菌长出,要及时将菌拔出。

最后,通过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杨老师学习到如要保证天天有菌收获,有几点必须注意:

1.要保持接种室清洁、规范,不能把接种包放在接种室,必要时要对接种

室进行定期消毒。

2.培养室要单独有一间,培养室温度在20℃左右。温度较高时,菌生长较

快,大概40多天即可出菌。

3.出菇房保持在2-3间,出菇房轮流采菌,以保证每天出菌的数量。出菇

房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防止病虫害。出菇房里的出菇包每天加2-3次水,注意通风。

出菇房的出菇生产包一个星期到十多天会出菌,采菌后继续浇水,十多天后出第二次菌,大概2-3个月腐料全变黑时菌全部出完,一个出菇生产包总产量在1公斤左右,多时可达1公斤半。

四、实习体会

这次在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一上午的农业生态学实习让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除了了解 学习到了食用人工菌的接种与栽培过程。还让我学到了循环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就拿对用完的腐料处理来说就是农业生态划的体现。由于培养食用人工菌的腐料变黑后已失去了养分,还含有很多的霉菌,如果随意丢弃在环境中,会污染土壤,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所以要对用过的腐料进行处理,一般把用过的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腐熟。腐熟后的腐料可以作为肥料供给植物使用。或是把腐料集中灭菌后再丢弃,可以疏松土壤,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我还了解到栽培食用人工菌有很大的经济利润和商机。1支试管里的一级种可接种5-8瓶二级种,1瓶二级种可装20包三级种,一包三级种又可分为25包出菇生产包进行出菇。这样算下来1支一级种可接种出2500-4000包出菇生产包。一包出菇生产包可产1公斤左右的菌,那么1支一级种最后培养下来的产量可达2000公斤以上。1支一级种的成本为10元,一瓶二级种为5元,一包三级种为3元,昆明菌苑食品有限公司的杨老师告诉我们,1-2万袋出菇生产包一年可获4-5万元的收入。可见,食用人工菌中还有很大的商机。这次野外实习让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了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农业生态学对实际生产的重要性。

第二篇: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

这一天,我们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盘龙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内设有奇趣瓜果园、一丘田生态餐厅、会所、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厅、无公害蔬菜种植采摘园、无公害蔬菜露地种植和绿化区域。其中,温室大棚8000平方米,露地种植和绿化区域12亩。园区种植有达百余公斤的南瓜;还有从国外引进的五彩番茄、迷你黄瓜、紫色苣菊、红珊瑚、火焰菜、苦苣等。目前,园区内已种植各种绿化苗木2万余株,50余个品种;80多种观赏食用瓜果品种,特色蔬菜和野生蔬菜品种20个,成了云南省可食用瓜果蔬菜品种最多的一个园区。以下几种品种是我记忆犹新的并且查找资料后总结:

1、巨型南瓜是观光农业园区的重要瓜类作物之一,巨型南瓜瓜型巨大,可达100 kg以上,外形美观,集食用和观赏为一体。南瓜悬挂在大棚上方,很是壮观,据相关人员介绍,这种南瓜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品种。

2、树形番茄即按树的形状来栽培的番茄,属一年生草本,和植物学上所说的番茄树(又名木本树番茄,属多年生茄科,四季常青灌木)不同。由于其生长期长,枝叶繁茂,每株可结上万个果实,从播种到收获结束长达9~10个月,观赏期长,省工,深受农业观光区种植者欢迎,近年来在全国一些省市均有不同面积的种植。仅秋季产量就可达14吨。仅

3、长丝瓜又名蛇形丝瓜。挂长120-150厘米,最长可达220厘米,上端直径2-2.5厘米,下端直径4.5厘米,绿色。果肉柔嫩,纤维少,品质较好。蔓长4-5米,7-8节开始着生雌花,以后常每节着生雌花。其中又分木把和铁把两种,木把即瓜柄部肥嫩可食,品质好。铁把品质较差。杭州的葫芦青丝瓜,合肥长丝瓜均属于此类型。

4、无土栽培的红薯。只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吧红薯的主根放入营养液中培养,藤蔓和块茎则悬挂于空中的架子上,以达到观赏的效果。产量也是很可观。它长出的红薯很多都很像人形,第一次看的时候真觉得很神奇,一眼都没认出来,后经介绍才知道。

5、无公害蔬菜。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该园区使用的用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两种,为了能有更好的观赏效果,他们还设计了循环式的无土栽培法,用水 1 车的方式,即达到了补充营养的效果,又更美观。据相关人员介绍,该园区内大多都使用生物农药,尽量减少有机农药的使用。

6、绿色鸡蛋。不吃合成饲料,没有添加剂,一般在山上放养的鸡下的蛋。其营养价值也比较高。

7、吸毒草。吸毒草(学名:柠檬香蜂草或者皱叶薄荷,拉丁名:Melissa Officinalis,英文名:Lemon balm)是唇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南岸。耐寒耐阴耐干旱,也耐修剪。冬季能耐低于0°C的低温,夏季30°C以上的高温生长受限,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0-20°C之间。株高50厘米左右,茎叶具有雕牌肥皂香味,轮伞型花序,唇形白色花,花期7-8月。香蜂草繁殖容易,可以播种,扦插和分株繁殖。专吸室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甲醛、氡气、苯气、氨气、二氧化硫、以及烟味、异味、二氧化碳释放负离子速度快、消毒杀菌。

8、苦瓜酒。据园内人员介绍,他们园内的苦瓜酒是只供观赏而不出售的,因为它的制作工艺有点特殊,他们的苦瓜是一整个的放入到酒瓶里的,由于口径太小,在苦瓜小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放入酒瓶里培养。常饮苦瓜酒,可促进食欲、清热解毒、泄热通便,而且还具有预防和治疗感冒、扁桃体炎、咳嗽等作用。

9、川穹。园内的无公害大棚里种植了很多川穹,使用的是我前面所说的无土栽培技术。川穹的功效主要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据介绍,奇异瓜果种子来自国内外不同的地方,且有的还是太空种子。空中长出的红薯是运用无土栽培的方法培植出来的,打破传统的种植方法,充分发挥空间的作用,因而也就摆脱了土地的约束。

据介绍,他们实施以园养园的运行模式,在养殖上,用养鸡是产生的粪便来给蔬菜施肥,用种植出来的蔬菜中质量差的由喂养即,质量好的在餐厅使用或是出售。在经营上,以生态餐厅为主,以绿色超市、蔬菜采摘、科普示范休闲度假、商贸等多元化经营方式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每年春天,顾客还会来园区选购各式各样的奇异瓜果的秧苗回家去栽种。众多的游客来这里享受小桥流水、瓜果长藤满情绕的都市田园风光。

据介绍,该园区每年都会引进新品种来这里栽种,进行新品种的推广示范。此外,园区还积极引进全省特色农产品到绿色超市销售,让园区成为农业发展的窗口,也为市民休闲旅游,体验农耕文化提供一个好去处,让科技农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三者有机地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大统一。

这一天的参观下来有很多的收获,了解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植物,也知道了很到新的科学技术。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到校图书馆查阅云南省资源植物,以下是我查阅资料后整理的内容:

定义:资源植物是能够被用于人类衣、食、住、行的所有植物。分类: 1食用植物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反应了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而人们,尤其是我国人民每日所吃的粮食,大部分来自植物。粮食、蔬菜、油类、水果、干果、饮料、甜味剂、调味香料、天然食用色素等成千上万种食用植物及其不计其数的制成品,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质元素。

例如:烟草:

类别:目: 茄目 科: 茄科 属: 烟草属

特征:一年生草本,普通烟草主根不很明显,侧根和不定根是根系的主要部分。根系能合成烟碱,根尖活动与烟碱含量的高低关系很大。株高1~3米。茎直立,每个叶腋都有腋芽,均可萌发成分枝。叶互生,螺旋状排列。烟株移栽后叶片生长较快,顶峰期在移栽后的45天前后,每天约增加1片。多数普通烟草品种无叶柄,叶基部与茎连接处呈耳状的侧翼,俗称叶耳。大多数烤烟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在0.65左右。叶形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圆形、长卵圆形、披针形和心脏形等。

应用前景:对于植物学科的发展来说,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烟草作为模式植物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遗传、繁育、生理、生化和后期采收代谢方面。烟草种子数量多,品系之间特别容易杂交,尤其是它的染色体里有许多标记性基因,因此,是一种进行遗传学研究的绝佳研究材料。由于烟草是较为理想的模式作物,因此,可用作生物反应器将其他作物的抗癌、抗艾滋病以及有益于人们健康的基因导入烟草,使其充分表达,然后利用生物技术予以提取,可加工成治病强身的“灵丹妙药”。瑞典科学家将人体基因注入烟草植株,从收获的烟叶中提出血液蛋白质活化剂,可医治心脏病等。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培养出抗体烟草,从中提取抗癌和抗病毒干挠素,对肺癌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改进方向:提高烤烟质量,减少种植面积;加快发展白肋烟;适度发展香料烟;开发马里兰烟;大力开发晒烟。

2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是指人参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供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

例如:三七

类别: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属:人参属

特征: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

应用前景:在医疗上能够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能够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各种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保护作用;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氧利用率,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流量;能够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具有镇痛、抗炎、抗衰老等作用;能够明显治疗大鼠胃黏膜的萎缩性病变,并能逆转腺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

改进方向:通过栽培实践,了解到三七生长过程,达到高产、高质;对土壤的利用要养用兼重。

3、观赏植物

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中国的观赏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还有在世界上只有中国特有的许多珍贵植物。

例如:山茶

类别:科:山茶科 属:山茶属

特征:常绿乔木,高8-16米,胸径达50厘米;对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或被细柔毛。叶互生,革质,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至短尖,基闻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细锐锯齿,下面主脉被毛或无毛;叶柄长4-15毫米,被柔毛或无毛。花粉红色至深红色,常1-3朵着生于新梢顶端叶腋,直径5-18厘米,无梗或花梗菜短;萼片5-7,被毛;花瓣5-7,重瓣花可达30-60;雄蕊多数,基部连合成筒状;子房上位,3-5室,被丝被茸毛。蒴果扁球形,直径4-8厘米,外壳厚木质,成熟时3-5瓣裂,每室有种子1-3粒;种子直径1-1.5厘米。花有单瓣、复瓣、重瓣各类型;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红、银红以及红百相间各种。

应用前景:云南山茶花是具有15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云南省特有土著木本花卉,它以树体高大、花期特长、花大色艳而极具观赏价值著名,是世界公认的名花,也是中国十大名花和云南省八大名花之一,它是云南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改进方向:想要发展云南山茶花花卉产业,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市场问题;其次就是花卉商品化的问题,将云南山茶花做大做强之后,使其形成花卉产业,这样才能让云南山茶花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4、材用植物

材用植物通常指的是那些向人们提供木材的那些乔木属树种。没有那种木材适合于一切用途,但所有的木材都有一定的用途,所以我们要根据用于来选择。例如:云南油杉

类别:科:松科 属:油杉属

特征:树高达40m;干皮厚而粗糙,不规则深裂痕。一年生粉红色至淡褐色红色,有褐毛。叶较厚,长2~6.5(9)cm,宽2~3mm,先端尖,成不规则二列状。球果圆形,长15~20cm,径约5cm,果鳞上缘向外反卷。

应用前景:木材耐久用,供建筑等用。木材富含树脂,种子含油30%,可用于制皂工业。根皮煮水治痔疮,能散风热,活血解毒,治跌打损伤。

改进方向: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

5、纤维植物

能从中取得纤维的植物。例如:白草

类别:科:龙舌兰科 属:龙舌兰属

特征: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植物,植株高大。叶色灰绿或蓝灰,长可达1.7米,宽20厘米,基部排列成莲座状。叶缘刺最初为棕色,后呈灰白色,末梢的刺长可达3厘米。花梗由莲座中心抽出,花黄绿色。

应用前景:叶的硬质纤维白色有光泽,弹性好,拉力强,耐摩擦,耐潜力强,可作渔业、航海、工矿用绳索、缆网、防水布等原料。加工后的渣可作造纸、提酒精、醋等原料和作肥料。又可用作卧具、家具的填充物;医药上还用叶来提制“海科吉宁”。

改进方向:由于龙舌兰是喜温植物,适合栽培于温暖而霜冻期短的地区,故栽培时应注意因地适宜。

6.树脂及树胶植物

树脂及树胶都是植物体内的分泌物,其形成过程和对植物体的生理作用,尚未完全了解,通常多存在于植物的茎干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有机物。

例如:小桐子

类别:科:大戟科 属:麻风树属

特征:小桐子树为喜光阳性植物,灌木或是小乔木,枝条粗壮,圆柱形,绿色,有白色乳汁。叶互生,纸质,基部有黄绿色腺体两个,具长柄。蒴果长椭圆形或近球形,顶端有小尖头。黑色种子,长椭圆形,切面钝三稜角。

应用前景:小桐子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国际上研究最多的能生产生物柴油的能源植物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可能成为未来替代化石能源的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树种,则被认为是极具炼柴油开发潜力的一种。最近用麻风树油作燃油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经改性的麻疯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并在闪点、凝固点、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颗粒值等关键技术上均优于国内零号柴油,达到符合欧四标准的生物柴油,成分接近石化柴油,油流动性好,其中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等不饱和脂 7 肪酸。在印度人工栽培灌溉的条件下种植6年的麻疯树亩产达800公斤种子。种仁含油率在40%-60%。提高麻疯树油含量的空间还有很大。印度出产的部分种子含油量可达80%。今后应继续加强对麻疯树提高含油量的育种研究;加强人工高产栽培潜力的研究。

改进方向:由于小桐子树对土壤的酸碱性无特殊要求,故用苗床育苗的土壤也不用特殊改良,只需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无杂草,无建筑垃圾与杂物的壤土或山土均可,北方地区也可选择透气良好的沙壤土育苗。

7、淀粉植物

能食用或工业用的富含淀粉及其他糖类的植物。淀粉是植物体内贮藏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麦芽糖等成分。不同植物所富含淀粉的部位不同,主要有种子、果实、果梗、茎、根茎、球茎、鳞茎、根、块根、髓心、皮层等。根据植物所含淀粉部位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种子类(如银杏、板栗等);果实类(如野燕麦、薏苡等);茎类(如马铃薯、魔芋等);叶类(如须蕊忍冬);和根类(如甘薯、木薯等)。

例如: 海芋

类别:科:天南星科 属:海芋属

特征:直立草本,地上茎有时高达2—3米,全株最高可达5米。匍匐根状茎粗5—8厘米,圆柱形,有节,常生不定芽条。叶多数,螺旋状排列;叶柄粗大,长可达1.5米、下部1/2具鞘,基部连鞘宽5—10厘米;叶片革质,表面稍光亮,绿色,背较淡,极宽,箭状卵形,边缘浅波状,长50—90厘米,宽40—80厘米,前裂片宽卵形,先端渐尖,长宽几相等,后裂片半卵形;长约为前裂片的1/3,基部联合较短,弯缺圆形,后基脉互父成直角或锐角;前裂片Ⅰ级侧脉6-10对,略宽。花序柄2—3 丛生,圆柱形,各被以长50厘米,宽约8厘米的苞叶(鳞叶),后者披针形,绿色;花序柄长(12-)50—60厘米,淡绿色。佛焰苞管部席卷成长圆状卵形或卵形,白绿色,长3—5厘米,粗4厘米;檐部白绿色、黄绿色,后变白色,舟状,长圆形,先端稍突尖,略下弯,长(10-)20—30厘米,展开宽(4-)5—8厘米。肉穗花序芳香:雌花序圆柱形,长(2-)3—4厘米,不育雄花序长(2.5-)5—6厘米,渐狭过渡为能育雄花序,后者长3—7厘米;附属器圆 8 锥状,奶黄色,基部较粗,长3—5.5厘米,粗1—2厘米,先端钝,嵌以不规则的槽纹。雌花:子房棱柱状,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柱,柱头盘状,胚珠卵形,基底胚座。不育雄花扁平,顶部六角形。浆果亮红色,短卵状,长约1厘米,径5—9毫米。花期4-7月。

应用前景:淀粉可供工业原料用。根茎还可入药,有健胃、治肺结核、痧症热病及外敷消肿等功效。

改进方向:供食用时必须经过处理除去所含的山芋碱。8.芳香油植物

所有的植物都会进行光合作用,它的细胞会分泌出芬香的分子,这些分子则会聚集成香囊,散布在花瓣、叶子或树干上。而芳香油植物就是指含有芳香物质成分的植物类群.例如: 金合欢

类别: 科:含羞草科 属:金合欢属

特征:灌木,高2-4米;枝具刺,刺长可达1-2厘米。二回羽状复叶,羽片4-8对,每羽片具小叶10-20对,小叶片线状长椭圆形。头状花序腋生,直径1.5厘米,常多个簇生。荚果圆柱形,长3-7厘米,直径8-15毫米。种子多数,黑色。常为二回羽状复叶。许多澳大利亚种及太平洋种的叶小或缺;叶柄扁平,代行叶片的生理功能;叶柄可垂直排列,基部有棘或尖刺。花小,通常芳香,聚生成球形或圆筒形的簇;花多为黄色,偶为白色;雄蕊多数,使花朵外形呈绒毛状。荚果扁平或圆柱形,种子间常缢缩。头状花序簇生于叶腋,盛开时,好像金色的绒球一般。

应用前景:金合欢还是一种经济树种,花极香,供提取香精,可提炼芳香油作高级香水等化妆品的原料。果荚、树皮和根内含有单宁,可做黑色染料,茎中流出的树脂含有树胶,可供药用。术材坚硬,可制贵重器具用品。

改进方向:本种可用播种及扦插繁殖,在我省干热河谷地区有发展前途。我国的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我国在资源植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能够健康地向前发展。但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资源植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50—60年代的乱砍滥 9 伐森林、乱垦滥挖草原、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气候失调,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严重殃及了资源植物种质的生存,危及了这一可更新资源的永续利用。又如对资源植物管理工作上的疏漏和科研进展的缓慢,使我国名贵的资源植物种质流失国外,浪费了其使用价值。例如国际上对月季的栽培曾经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引进了我国月月红常年开花的特性,另一个是利用我国黄花蔷薇的种质育成了黄色的月季。原产我国广西的一级保护植物金花茶以它金黄色的花朵别于一切现有的名贵山茶,在山茶花的培育上今后也可能育成含有我国金花茶种质的大朵黄色山茶或黄白相间的名贵山茶,从而风靡全球。此类一级保护植物我国是禁止出口的。但在几年前,岂止已被某日本人盗买了一株,回国后用组织培养法大量繁殖,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又如,新西兰栽培原产我国的中华猕猴桃作为优良的含维生素C水果出口,赚取了大量外汇。我国此项研究已开展二十多年,找到了单个果实重达150克的优良植株,可是至今未形成令人瞩目的生产规模,市场上也很少见。

[1]何明勋.资源植物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云南省植物研究所.云南经济植物.云南人民出版社.1972 [3]梁宗锁.药用植物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第三篇:农业生态学实习报告之温室效应

《农业环境学》课程报告

题目: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2年06月14日

成绩:_________

-0

一、温室效应的定义

行星所接受的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和向周围发射的辐射能量达到平衡时,行星表面具有各自确定的温度。如果行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则因为太阳的可见光和紫外线容易穿透二氧化碳成分,行星表面发射的红外线不易穿透这种大气成分,引起上述平衡温度升高。这种效应与玻璃可提高温室内的温度类似,故名温室效应。

二、形成原因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地适应居住环境和相应的气候条件。在此期间,人类并未对环境和气候产生足够大的的影响,气候仍在其基本因子的作用下变化着。但在世界工业革命的二百年间,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中,燃烧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同时吸收地球发出长波红外辐射。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促使入射能量和逸散能量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造成地球表面的能量平衡发生变化,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造成地球大气变暖的气体,除CO2以外,还有CH4、CFCS、N2O等,应为它们均可以吸收红外辐射,因而可增温地球大气圈。据估计1980—1990年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贡献分别为:CO2占55%;CH4占15%;CFC11和CFC12为17%,其他CFCS占7%;N2O占6%。

三、温室效应造成的环境影响

1.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使全球温度升高。

6.生态系统破坏

虽然由于温度升高,有部分动植物会加快繁殖,而如果食物链中的上层和顶层生物如果不作出相应变动就会严重危机到种群的繁殖和发展,整个生物多样性会受到威胁,许多物种会加速灭绝的步伐。7.水资源减少

虽然冰川的融化是海水大量增加,但是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却因此严重减少,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淡水资源的污染。8.洋流受到影响

气候变暖并不是平均的,会改变现阶段全球海洋的冷热分布,同时海水的增加也会改变海盐的浓度分布,因此改变洋流。9.海水的酸化

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使海水的平均pH值下降了0.1,达到了8.2。据预测进一步排放可于2100年将其再下降0.5,这是数百万年来从未达到的数值。10.农业的衰退

虽然在一些地区可以预见局部的受益,但最近的研究证实在全球范围内这是一个负面的影响。“更大范围的实验显示,天气温度的升高、更长时间的干旱及其二者的副作用。11.世界经济损失

全球变暖给人带来的经济损失究竟有多大?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说,如果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不采取“猛砍”措施,今后50年内,每年所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最高可达3000美元。该数字是今天全球变暖损失的7.5倍,将占一些沿海国家财富的10%以上。报道还估计“频发的热带旋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土地减少和渔业、农业、及水力资源的破坏,每年造成的损失将约达3042亿美元。” 12.影响交通

温差增大,道路、机场跑道、列车线、管路.将更容易损坏,需要更频密的维修、替换,在冻土地区,更可能出现沉降。

因为天然气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气取代液化气,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1%的程度左右。(5)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预计将对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分担2%左右的抑制效果。(6)鼓励使用太阳能

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不过,就算积极推动此项方案,对于2050年为止的温暖化,只具4%左右的抑制效果。其效果似乎未如人们的期待。(7)开发替代能源

利用生物能源作为新的干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

五、结论

从1990年起,全球温暖化的成因和危害已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接受。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对自己国家以及全人类的责任感,对全球温暖化表示了深重的忧虑并由此产生了控制全球温暖化的强烈希望。京都协议的形成准确的反应了世界各国对全球温暖化的一致立场,即人类必须控制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控制和缓解全球变暖。可以预测,未来若干年国际间控制全球变暖的协作政策和行动,以及各国采取措施和制定的各种政策,均将为绕着京都协议开展。

京都协议的制定是全球协作控制全球变暖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协议制定后,许多接受排放限制的发达国家随即开始探索和开发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措施,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全球变暖问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人与自然一定能和平相处,我们的地球也会越来越美丽。

第四篇:农业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经典生态学:个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景观,生物圈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 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 , 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和各组分间的能量、物质、信息流的方式和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能量和物质被暂时储存和停留的位置亦即每一种生物所处的位置(环节)称为营养级。

生态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

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林德曼定律(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沿营养级的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上的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自然动力和生物动力的作用下,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图里,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流动和循环的过程,就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

地质大循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经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后,再被生物利用的过程。

系统构成的条件:①由一些要素组成;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③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跟各个组成成分不同的新功能,即整体功能。

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组分的整体性,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初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②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式的功能系统;③一个生态系统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随时间发生演变;④生态系统内部保持有一定的平衡关系。生态系统的功能: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组分(经人工驯化的农业生物,最重要的调节者与主体消费者——人类)②环境组分(自然环境组分,人工环境组分)。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①能量流——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②物质流。③信息流。④价值流。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1.生物构成方面:①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经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特定环境下经生物种群间、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适应形成的自然生物群落②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2.环境条件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受到人类的调控与改造,以便农业生物能够更加高效地转化出人类所需的各种农副产品 3.结构与功能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既包含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组分又包含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组分。

4.稳定机制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建立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发展农业生态系统因生物种类减少,食物链结构变短,自然调节的稳定机制被削弱,生物小循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链浓集效应):某些物质当他们沿食物链移动时,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而是浓集在有机体的组织中的现象。

种群: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总和

生态密度:指单位栖息生物实际占有空间内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生态出生率(实际出生率):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量,它受生殖季节、一年生殖次数、一次产仔数量、妊娠期长短和孵化期长短、以及环境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

生态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

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密度改变时,就必定会对相邻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群落: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群落最小面积(表现面积):指能够包括群落中绝大多数的生物种类和表现出该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

物种多样性: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层片:是群落的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和一定小环境的种类组合。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征,是一个生物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交应。

生物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间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生态变异。

生态型: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具有类似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物种类群。

贝格曼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稳定性:生态系统与其组成成分(种群或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干扰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能够自我调控、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使其内部稳定的能力。

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在一个系统中,具有同一功能的组分数量超过必须的数量,处于备用状态,这称为系统的功能组分冗余。系统的反馈作用:系统的运行结果作为控制信息(反馈信息),回到系统调控中心,对系统未来动态产生影响,这种作用过程称系统的反馈作用。

生态系统的三种结构:物种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

食物网的类型: 草牧食物链,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混合食物链。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生物小循环的特点: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竞争排斥原理:对环境资源要求很相似的两个物种,由于对食物或生活资源而竞争,使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最后竞争力弱的物种部分灭亡或被取代。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太阳能,自然辅助能,人工辅助能。三种类型的循环:水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土壤植物动物土壤的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该模式包括三个主要养分库,即植物库、家畜库和土壤有效养分库。

次级种群参数:性比、年龄分布、种群增长率、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

种群的年龄结构:年龄锥体有三种类型:下降、稳定和增长型。

种群增长模型:与密度无关的种群增长模型:Nt+1=N0λt,如果λ>1,则种群上升;λ=1,种群稳定;λ<1,种群下降;λ=0,雌体无繁殖,种群在一代,中灭亡。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①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 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种群间相互关系:①正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②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和寄生。决定群落的外貌因素:①植物的生活型②组成物种③植物的季相④植物的生活期。任何一个生物群落的形成,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过程:迁移、定居、竞争、反应。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光的生态作用体现在光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影响生物分布的三个条件:光,温度,水。

系统的自我稳定性下降。

5.生产力特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6.开放程度方面两者均是开放性的系统,但农业生态系统要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7.能流特征方面因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输入与输出的开放系统,系统内自我维持的能量很少。

8.养分循环方面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养分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9.服从规律方面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同时受到自然与社会经济规律即双重规律的支配。

10.运行的“目标”方面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运行“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各个营养级逐级减少的原因:

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总有一部分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利用;②各营养级的同化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变成排泄物而留于环境中,为分解者生物所利用;③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变成热能而耗散掉,这一点很重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均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分解归还于环境;第二条路径:各个营养级中的部分已死亡的生物有机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变为CO2、H2O等,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发;第三条路径:呼吸作用,维持生命代谢。

能量流动的途径特点:①能流是单向流动②能流是能量不断递减的过程③能量流动的途径和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效率的特点:大型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小型动物。老年动物的生长率低于幼年动物。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比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食动物能利用较多的初级生产量。恒温动物的同化效率很高,但生长效率极低。变温动物的同化效率比较低,但生长效率极高。变温动物的总能量转化效率要比恒温动物高的多。变温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更有效的“生产者”。

能流分析的步骤:①确定系统的边界②确定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③确定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实物能量流动或输入输出量④将实物量转化为能量⑤绘制能流图⑥能流分析:包括输入能量的结构分析、输出能量的结构分析、能量转化效率分析、综合分析与评价。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的调控途径:①扩源:扩大绿色植被面积②强库:一是从生物体本身对能量的贮存能力和转化效率考虑;二是从外界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考虑,加强辅助能的投入③截流:通过各种渠道将能量尽可能地截留在农业生态系统之内,扩大流通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减耗:降低消耗,节约能源。

生态系统内能流与物流的关系:①都增循“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则;②能流是物流的动力,物流是能流的载体;③能流是单向流动,只能利用一次;而物流是往复循环,可重复利用;④物质在流动过程中只会改变形态而不会消失,可在系统内永恒循环;⑤而能流会在转化过程中逐渐衰变,最终转变为低效热能,离开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特点:有较高的养分输入率和输出率;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养分保持能力弱,流失率较高;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养分循环的调节:①调节的基本原则:合理输入;建立养分再生机制;强调养分保蓄,供求同步;充实有机质库;提高投入效率;系统的整体优化。②调节的具体途径:合理安排归还率较高的作物及类型;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用养结合)。农林牧相结合,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促使秸秆还田。农产品就地加工,提高物质的归还率。

种群的特征;①数量特征;种群参数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体现。②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内分布型。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

生态对策的特征:r-对策: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r)高,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种栖息环境,种群数量常出现大起大落的突发性波动,如农田中的昆虫、杂草等。k-对策:个体较大,寿命长,存活率高,适应于稳定的栖息生境,扩散能力弱,但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种群密度较稳定,常保持在 k 水平,如乔木、大型肉食动物。利用r 型生物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利用k 型生物稳定环境。

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应用:①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作;②稻田养鱼、养鸭、养萍等;③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相利用。

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特征。

种类组成的性质分析:①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②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在复层群落中,它通常位于下层。③伴生种: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④偶见种或稀见种:偶见种是那些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多半是由于种群本身数量稀少的缘故。

群落的结构要素:①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②生长型: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①因子的多样性和对生物起作用的综合性(生态因子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②主导因子作用(生态因子的非等价);③直接和间接作用(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子);④阶段性作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⑤不可替代性和相互补偿性(生态因子间不可替代,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偿)。

自然调控的方式:①程序调控;②随动调控;③最优调控;④稳态调控。

生态系统健康原理:动态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创造性原理,有限性原理,多样性原理,人是特殊组分原理。

第五篇:农业生态学

浅谈生态农业

农学院 农村与区域发展 纪朋涛 201161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令世界瞩目。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环节,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比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等现象日益加重。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寻求一条科学,环境友好,可持续的道路势在必行。而生态农业的出现使得大家眼前一亮,因为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完全符合当今科学的发展观。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十分必要,因为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型社会。因此在这里我要小谈一下生态农业,让大家对生态农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关键词:农业 生态农业 小谈 经济发展

一、生态农业的定义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而在中国生态农业又有了新的环境,有了新的特色。我们可以概括其为中国生态农业,其基本内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生态农业的特点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也体现出了其基本特点。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三、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到目前为止主要发展成为了以下几种模式:

(1)时空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2)食物链型。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3)时空食物链综合型。这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四、生态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因此它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总结一下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而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以后我们才能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

1、理论基础上的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科学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科学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种分组有了一定、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对于这些分组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

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产农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藕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与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科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的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4、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持、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与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起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能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之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这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式,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再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五、生态农业的作用。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因为目前我国的农业发展相对来说还比较缓慢,还不能跟上工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现象,这些现象对于农业的发展大为不利。但是发展生态农业,却能使我们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有利于保护好现有的环境。因此我们只能在发展农业时走一条科学的道路。生态农业在区域发展的规划与实施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应是最大的。因为在区域发展时,通过生态农业我们可以整合整个区域的所有资源与人力以及财力,并合理分配他们,使他们在基础便达到最佳配置,取得最佳成果。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我们应首先考虑生态农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基础的科学配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

下载农业生态学 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生态学 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生态学(范文大全)

    农业生态学重点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生态金字塔” 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写......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一、选择题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组分两类。 2、种群的营养特征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3、种群的......

    农业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 1.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2.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系统及系统特性 .生态系统及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 3.农......

    农业生态学[本站推荐]

    “桑基鱼塘”模式 [摘要] "桑基鱼塘"模式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常闹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

    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丛枝菌根在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关键性作用 Silvio Gianinazzi & Armelle Gollotte & Marie-Noëlle Binet & Diederik van Tuinen & Dirk Redecker & Daniel Wipf 摘......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一、前言 通过一学期的《环境生态学》学习,我们已初步掌握了环境生态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对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加我们的......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实习实习时间:2009年5月25日星期一—2009年5月27日星期三 实习地点:室内实习C区310教室室外实习小珠山 实习目的: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生活,从......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农学113班莫鸿塔1131100329 一、实习目的:通过观察杨武鸣下渌村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了解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明确农业生态模式的实践意义和作用。 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