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 说课稿+教案

时间:2019-05-13 04:1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荷花淀 说课稿+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荷花淀 说课稿+教案》。

第一篇:荷花淀 说课稿+教案

荷花淀说课稿孙犁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荷花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优秀小说。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誉为“诗体小说”。此篇课文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总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设计依据: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本单元的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设计依据: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品味人物语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因此本课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和情感构筑起来的美妙的语文世界。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

学校教育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课主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前找有关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则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和迁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让他们能主动地去查找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二)课堂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为1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老师再用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 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文章精彩的对话有好几处,老师通过精讲“话别”这一段,然后通过诵读法,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

“话别”这一段,先分角色朗读,然后让学生来评价他们读得如何,是否把人物的语气,人物的感情读出来了。通过讨论评价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然后再播放视频,让学生看教学电视片中演员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集体朗读(女生扮水生嫂,男生扮水生,老师读旁白)

关于“探夫”前的一段对话,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法来揣摩。其他的对话则由学生课后去品味。

设计说明:在对语言的品味的基础上由学生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总结出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法。

四 品味鉴赏,把握特征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

1、对于“月夜编席”的描写

设计理由:通过分析,得出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2、学生分小组分析“伏击前的景物描写”

设计理由:现学现用!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一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

五 总结课文,加深理解

设计理由: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

六 课外练笔,能力迁移

教案

【教学目标】上文【教学重点】上文【教学难点】上文【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方式】 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课文,创设情境(2分钟)

明确: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检查预习(4分钟)

明确:能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 品味语言,把握形象(20分钟)

(一)朗读品味夫妻话别的对话,用心感受水生嫂表现出的性格情感。品味重要语句“怎么了,你?”VS “你怎么了?”——品味出倒装句式的恰当运用,使水

生嫂表现出关心、敏感、聪慧。“你总是很积极的”。——骄傲自豪,思想进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支持、依恋“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明理、坚强“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关心、体贴。

6“他们几个呢?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细心、敏感。

(二)朗读商量探夫,探夫不遇,战斗感受三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女人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阅读“商量探夫”的这段特色对话

明确:出色的朗读是建立在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这些人物语言极具个性,或聪明伶俐,直率开朗,或谨慎稳重,心直口快,更有羞涩可爱,都跃然纸上。2 探夫不遇(简略分析)战斗感受

(1)女生齐读,共同感受

(2)通过抓关键词来理解

明确:战斗让女人们增长了见识,唤醒了觉悟,战争让她们不甘落后,乐观勇敢,自尊自强。

四 品味鉴赏,把握特征(10分钟)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

1、对于“月夜编席”的描写

明确:通过分析,得出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2、学生分小组分析“伏击前的景物描写”

明确: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一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

五 总结课文,加深理解(3分钟)

明确: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

六 课外练笔,能力迁移(1分钟)

第二篇:《荷花淀》说课稿

荷花淀》说课稿 2004年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第《荷花淀》说课稿

淄博实验中学 盛蓉

2004年11月,在市教研王玉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实验中学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执教的《荷花淀》一课在山东省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这堂课的成功是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下面我就这节课的课堂设计做一下说明。

《荷花淀》是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中的一篇课文。这是学生高中阶段遇到的第一篇小说,而且这篇描写战争的小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孙犁用他诗意的笔调描绘着白洋淀上那烟水渺渺的风光和质朴洁净的女人们,在带给读者无限美感的同时,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保家卫国的热情,同时也会激起读者对那场侵略战争的憎恶之情。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可以利用学案向学生介绍小说的有关常识,引导学生鉴赏小说时重点分析关注的方向,但因为这是学生高中学到的第一篇小说,所以对于一些非常系统的理论性的知识可以不必强求,以免降低了学生欣赏的兴趣。另外,也可以在学案中补充一些对孙犁先生及白洋淀派的介绍,让学生对孙犁先生的为人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在课前做好必要的预习工作。

王老师曾经跟我说过,要成功地诠释一篇课文,就要让学生感受到它最独特的地方。《荷花淀》的绰约风姿无疑就在于它独特的“诗意美”,这种美恰恰与小说表现的战争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这正是孙犁小说风格的体现。我就把这个文本的最独特之处作为架构整堂课的核心。而孙犁小说的诗意美是通过文中的语言传达出来的,所以我们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品味语言,感受风格。课上,牢牢立足文本,以学生活动探究为主,老师引领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文中的环境描写,重点揣摩人物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景物之美、人情之美,进而领会到孙犁小说独特的风格。

为了使教学环节清晰,有层次地推进课堂进程,我把教学过程分为5个环节。

一、初步感知。

在导语设计中,力求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孙犁笔下美丽的白洋淀,引导学生关注这篇小说与其他描写战争的作品的不同之处,并提出问题:小说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学生在预习和阅读学案相关知识介绍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发现了小说的独特在于它的“美”,老师顺势提出学习目标。

二、触摸语言。

《荷花淀》的美体现在文本语言上,主要是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而优美的环境描写相较对话来说,更直观地呈现出美感。这一环节旨

在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文中景物描写之美,为主题的发掘做好铺垫。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读完本文之后,你感觉小说中哪幅画面最能给你美的感受?哪位同学能把你认为最美的语段读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哪幅画面”就给了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引导他们寻找文中的景物描写。学生找的非常准确,分别是1——3段,月下小院和荷花淀的描写,64和65页寻夫未遇时水面的描写,66页伏击战前荷花淀的描写。这几处的景物描写各有特色,呈现出白洋淀不同时间不一样的美。先由学生读一读,老师引导体会美在何处,然后指导诵读,读出美感。孙犁先生语言的美感就在这样的琅琅书声中沁入学生的心里。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适时的提问,如孙犁为什么把荷花比作“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喻成“哨兵”?让学生仔细品味孙犁先生修辞的精妙,初探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品味揣摩。

在领略了文中的景物之美后,我们进而分析文中的人物之美。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这是文章最大的特色,也是老师授课中不能回避的重点。我选择了五个妇女商量探夫时的对话来让学生仔细揣摩。荷花淀的女人们都想去探望丈夫,却因性格不同而采用了不一样的语言来表达,虽然每人只有一句语言描写,孙犁却能使她们姿态各异的美纤毫毕现,可以说语言的功力妙到毫巅。而且这段对话充满情趣,学生非常感兴趣。我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自己揣摩讨论,这五句话分别属于一个怎样性格的女性,然后试着读出来

感觉来。学生们讨论的很热烈,让他们展示讨论成果起来试读的时候都非常踊跃,而且语气语调拿捏的非常准确,课堂效果非常好。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老师引导提出问题:荷花淀的妇女们或娇羞,或直爽,或稳重,或开朗,孙犁用寥寥几句话就为我们勾勒出了如此不同的人物形象。可是个性如此鲜明的女子,作者却没有给她们取名字,是疏忽吗?如果你是孙犁,有读者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将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是王老师帮助修改的,这样就能使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用意,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很容易就答出作者要刻画的是白洋淀妇女的群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民起来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对侵略战争的痛恨。这一认识向下一步思考课堂的核心问题又迈进了一步。

四、深入思考。

一堂课,总该有让学生深思的地方。课堂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到了孙犁笔下的战争与其他描写战争作品的不同。在充分领略了文中的景与人的美好之后,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我先出示了几张战争中生灵涂炭的图片,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直面战争的残酷,把学生带入深深的震撼中,然后顺势抛出思考问题:战争留给人们的似乎只有无尽的眼泪和悲伤,可孙犁为什么要写得那么美呢?整个课堂一片沉寂,学生们都陷入了思考之中。随后,学生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认识:有说保家卫国的战争是正义的,因而美好;有的说把家乡的景和人写得越美,越能衬托出战争的邪恶;还有的同学甚至

联系到了作者本身,因为孙犁是一个内心善良的人,这正是他心中对美的渴望。而这样的认识不仅涉及了小说的主题,更已经关涉到了孙犁的人品、文品和写作风格。

从当时的执教情况来看,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整堂课的亮点,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是真正的在用心思考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看着学生们的表情,我相信热爱家乡、呼唤和平的感情已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中,而是植根到了每位学生的心里。本来那几张战争的图片我是放在课堂导入的部分的,但是王老师智慧的把它们调整到了这个大的思考问题之前,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绪,堪称神来之笔。

五、课堂小结。

在学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老师把他们在阅读和思考中体会到的孙犁小说的独特风格——“诗意美”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课外继续探究。

这堂课在设计上,紧紧围绕孙犁小说“美”的特色,以战争的残酷和孙犁行文的诗意美的矛盾为核心,以文本为抓手,通过诵读品味语言,由景而人而情,使学生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所思考和收获。

虽然这仅仅是一堂课的设计和准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所收获的却是永久的滋养。王老师对我的指导也绝不仅仅在于这一节课,他给我的启发会使我受益终生。

1、文本是一切课堂教学的本源。备好一堂课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王老师说自己先读10遍课文。果然,越读头脑越

清晰,越读越能抓住文章的特色,越读越能找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同样,学生一切信息的获得,思考的产生也都来源于文本本身,课堂上如果少了读书声,少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所有的思考探究都是空谈。

2、设定教学目标时,对文本的重点绝不能回避,否则就不能真正的让学生领会文本的特色。对文中的重点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却不能避重就轻。

3、老师的引导设问要精心设计,同样的问题换一个提问的角度就会呈现不一样的精彩。

以上是我对《荷花淀》一课的设计和体会,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第三篇:荷花淀标准说课稿

《荷花淀》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荷花淀》。《荷花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小说。孙犁是“荷花淀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小说风格清新,笔调雅致、隽永,情节看似散淡而决不枝枝节节,是典型的有散文化、诗化倾向的小说作品。该篇小说在这个单元中是第三篇,同学们在学习了鲁迅《祝福》和沈从文的《边城》节选后,再来学习孙犁的这篇小说,会产生“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的一种惊讶和耳目一新的感受。因此,这篇小说的学习对学生多角度认识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文学就是人学,所以小说的学习应该以把握人物形象和掌握人物塑造方法为主,同时这篇小说具有散文化倾向,因此通过本文学习领略孙犁小说风格清新、笔调雅致的特色也是很重要的,而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就是通过对小说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的把握来实现。根据上述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一是把握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的形象特征,理解本文通过人物对话、人物衬托、环境烘托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是以分析环境描写为依托,理解孙犁小说风格清新、充满诗情画意的特色,同时了解这样写作战争题材的好处。

三是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战争年代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学习课文中人物热爱生活、敢于斗争的品格!

其中第一个、第二个目标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难点是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第三个目标是情意目标。

在教学手段上,我准备采用多媒体,主要是为了在景物描写的学习部分展示白洋淀独特美好的风光,丰富学生对课文诗情画意的感性认识;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学生自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补充的方法,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通过教师的点拨补充,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并深化认识。在学法指导方面主要是教给学生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并让学生迁移运用。

本篇课文的学习计划用三课时。以下就是我的教学程序的设计:

首先是导入。我采用激趣法导入,我的导入语是: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战争题材是文学、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话题。平时我们通过电视、课外读物看到的战争题材作品都是炮弹横飞、血肉模糊的悲惨场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荷花淀》也是战争题材的。那么这一篇课文展示的战争也会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找答案。

接下来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我将在大家预习的基础上,带领同学们完成三个任务:一是让同学们谈初读课文的印象,在老师导入课文过后,让同学们在预习基础上浏览课文,然后自由发表对这篇战争题材的课文的风格、选材角度等的初步印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对这篇课文以独特方式表现战争题材有一个基本认识。二是对课文结构的把握,把握课文结构是为了便于更好的理解课文思路,为进一步探究课文做准备。这篇课文自然的分为了三部分,课后也有一个练习题要求给课文的三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我采用相邻同学合作讨论的方式给课文三部分拟小标题,然后综合优化,确定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是对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首先是主人公的明确,通过讨论明确主人公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体。然后通过合作讨论、相互补充,明确这群妇女的基本性格特征:勤劳贤淑、温柔体贴、深明大义、感情丰富热爱生活。要注意提醒学生在讨论人物性格的时候,不要架空分析,一定要在文本中寻找依据。

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将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第一是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本篇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对话。我采用自主研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课文中挑选自己认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意义丰富的对话,在书上做批注,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在自主分析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要采用贴标签的方式分析。例如: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嫂在得知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加区队后说了这句话,这句话中包含着对丈夫事事争先的支持,也有对丈夫的不舍,因此支持中又含有些许埋怨,甚至还有对丈夫将要面对更恶劣的斗争环境的一种担心。这句话,把一个深明大义、感情丰富、温柔体贴的农村妇女形象展示得十分真实。还要说明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遗漏一些表现力很强的对话,教师要在合适的时候加以补充。

第二个深入探究的方面就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正面衬托法。在理解了主人公群像过后,我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过渡:课文除了给我们展示了一群勤劳、体贴、多情、勇敢的妇女群体,还写到了那些人?你对这些人怎么看?这些人物的描写有什么意义和价值?通过讨论归纳,以水生为代表的男人,也是重情意、敢斗争的血性男人,例如文中有一处写战斗结束后,区小队长问起一帮探夫的妇女从哪里来,课文有对水生的语言和行为描写:“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这样一个细节,从语言看是对女人们胡乱闯入战场的埋怨,但把刚刚缴获的饼干丢给女人,明显是用行动表达对女人们的关心。还有夫妻话别的场景,让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个柔情满怀的水生。还有着墨很少的对水生的父亲的描写和乡亲送别的描写,也可以看出他们顾大体、识大义的精神境界。小说中这些次要人物的形象塑造有什么作用呢?教师通过“绿叶扶花”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人物是妇女形象的正面衬托,使课文刻画妇女令人感动的觉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更加可信,其次是在着重刻画妇女群像的基础上,展示英雄的白洋淀人民这个群体的精神风貌,使小说的主题表现更鲜明,更让人信服。

第三就是对景物描写的研读。研读景物描写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学习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性格的写法,二是课文的景物描写所展现的清新、质朴、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格。课文的景物描写很多,我采用“集体探究、迁移学法”的教学方法。先以前三段为基础,集中探究,我提出一个主问题:你们读了前三段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你认为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围绕这一主问题,我让同学们朗读,自主发言,谈感受,明确课文通过一、三段皎洁的月光、潮润润的苇眉子、笼罩着薄雾的水面、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等,再加上一个和景物融为一体的女人,以及以第二段虚写的白洋淀壮观的苇垛子和壮观的贩运席子的场面为背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朦胧而又清新、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面。为了强化对这一景物描写的感性认识,我采用两种方法:一是联想法,让学生听这三段的朗读带,在脑海中复现课文的场景,二是用多媒体补充白洋淀的相关画面,展现白洋淀的美妙风光。在把握了景物描写的基本风格后,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作用的认识是难点,老师在学生想说而说不好的时候,帮助学生认识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那就是小说的景物描写总是要为塑造人物服务,或者为推动情节服务。这就是学法指导。这样学生自然会将清新柔美的景物描写和水生嫂联系起来,通过讨论,明确课文的景物描写有助于烘托水生嫂柔顺、体贴、勤劳的性格,为夫妻二人充满情感的话别活动提供了美好而又略带感伤的背景。关于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作用的认识更不容易,我主要采用点拨法:引导学生认识宁静、柔美的景物描写与作者避开血腥战斗写战争生活的角度有什么关联,通过引导让学生认识: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一开始就为全文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调,那就是作者将会有意识的避开宏大的战争场面的描写,从战争间隙的平静生活选材,而通过对战争间隙宁静优美生活的描写,更能突显出和平生活的宝贵和战区人民的乐观精神,从而更好地引发读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珍视。

以前三段景物描写的欣赏、分析为基础,我根据课堂时间,以课堂探讨的方式或者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学生采用同样的思路独立分析妇女探夫路途中的景物描写和荷花淀战斗场面时的景物描写,让学生进行学法迁移。

完成了对课文的探究分析过后,我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理解的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拓展性学习。主要安排两个内容:一是讨论总结孙犁“诗化小说”的特色,主要有情节淡化、人物虚化、意境诗化三方面;二是播放《拯救大兵瑞恩》的战斗场面,和课文进行对比欣赏。拓展性学习之后安排课后延伸性练习:一是查阅资料,了解小说细节描写的常用方法,并从课文中选取一定的例子加以分析,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研究性小论文;二是课外阅读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例如《战争与和平》、《西线无战事》、《好兵帅克》、《永别了,武器》等,或者看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和课文的视角与风格做一比较。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请看大屏幕(或小黑板)。(板书设计略,简要介绍自己的板书。)

第四篇:荷花淀教案

课题:《荷花淀》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战争”这一话题导入

二、作者简介:(见大屏幕)

三、检查预习:

预习提问1:给小说的三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要求:①拟题的角度应该一致。②所拟标题能概括基本内容。

预习提问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通过什么来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等)

四、赏析文本:

(一)朗读品味夫妻话别中对话,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请两个同学做情境表演,注意体会人物心理。

思考:读完这段对话你对水生嫂的印象如何?你认为这些语言反映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找一句你认为最简洁,最传神,最动人的话,来给大家说一说。

小结: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二)朗读商议探夫、归途说笑两个片段,领悟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

1、“商议探夫”:

朗读并逐句分析:战争中的女人是什么样的性格? 结论:同样的思念,同样的牵挂,但由于人物性格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表达。运用贴切传神、通俗而又典型的人物对话,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的美,是作品的一大特色。

2、“归途说笑”:

(1)学生朗读:从“‘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到“‘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思考:这些话中,大家能分辨出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说的吗?

结论:到底哪一句是水生嫂说的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因为亲身经历了战斗,亲眼目睹了丈夫的歼敌过程使这群妇女的内心起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她们的心理体现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对丈夫不在自己身边的无奈又有对丈夫勇敢抗敌的自豪;同时也激起了自身投入战斗的意愿和信心。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同时思考:通过鉴赏第三部分文字,你发现战争中的女人又显示出了她们怎样的性格?

结论:显出了乐观勇敢、自尊自强的一面。

五、课堂小结:

(以对话为突破口,赏析了人物形象)

六、拓展延伸:

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思考方向:《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这是不是又是构成孙犁先生诗化的风格呢?

七、布置作业:

A.熟悉课文,女生以水生嫂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水生嫂的故事》。B.熟悉课文,男生以水生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水生的故事》。附:板书设计:

荷花淀

孙犁

水生嫂 勤劳善良、温柔体贴、深明大义。

战争中的女人 乐观勇敢、自尊自强

第五篇:荷花淀教案

《荷花淀》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荷花淀派的风格特点。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关注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细节描写)。3.鉴赏本文的“诗意美”,鉴赏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

一、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他以残酷激烈的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冀中抗日根据地白洋淀的农村妇女为歌颂对象,表现他们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他把战火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和崇高品格、纯美人性发挥到极致,把“白洋淀”派的艺术创作风格发挥到极致。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荷花淀(diàn)场院(cháng)

吮吸(shǔn)

晌午(shǎng)(wu)泅(qiú)

吆喝(yāo)(he)撅(juē)

横样子(hèng)

凫水(fú)

薄雾(báo)锭子(dìng)

红涨(zhàng)

啜泣(chuò)

打点(dǎ)(diɑn)奔着(bèn)

菱角(líng)扑楞(léng)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又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全文已空行标明是三部分,用简洁、含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1)夫妻话别(2)探夫遇敌(3)助夫杀敌

3.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四、找出《荷花淀》中环境描写的精彩语段(三处),反复诵读体味其中的“诗意美”。(提示:主要把握环境描写中所表现出的诗情画意,即纯美的家国之爱与美不胜收的白洋淀风光的紧密结合。)

1.第一部分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特点:描绘的是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⒈充满诗情画意:

皎洁的明月, 干净的庭院; 湿润的苇眉,洁白的苇席;银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雾;

清爽的凉风,新鲜的荷香。勤劳的女人。清新

优美

恬静

美丽富饶的水乡

夜景美: 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 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 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

作用: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2.寂静无声(有点失望,有些伤心)

⒊.密密层层,铜墙铁壁,监视,哨兵(情景交融,刚柔相济)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纯美的家国之爱)画意(美不胜收的白洋淀风光)的艺术境界。

五、鉴赏人物对话,把握人物性格。

1.“夫妻话别”一节,分析水生嫂的形象 小结:“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2.

人物语言

性格特点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有什么看头啊!”

六、传神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2.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1)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 《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辞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淳朴隽永、凝炼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2)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

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总结:《荷花淀》隽永如诗,清新如画,虽不着一个“爱”字,却将水乡儿女的民族大义与夫妻间的浓情蜜意,融进在凝练精妙的细节描写之中,实为一曲洋溢着激情,饱蘸着至爱的英雄之歌。

七、总结:孙犁战争题材短篇小说鲜明的艺术特色

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写冀中农民抗日斗争而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以诗化为原则,以战争岁月普通农人经历为素材,用千彩诗笔在普通农村妇女身上绘写战争岁月独具的时代之美。展示战争的诗意,讴歌创造美的革命和美好的人性,是孙犁战争题材短篇小说鲜明的艺术特色。孙犁的小说皆为诗化小说。《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在《荷花淀》、《芦花荡》、《光荣》等小说中,作者着力追求的是诗一般的意境。他不是正面地描写刀光剑影,而是采取武戏文唱的技艺,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作背景,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云如雪的苇,粉红色的荷花箭,荷花叶的清幽香气,衬托出女主公对正在进行浴血战斗的丈夫的一往深情,点染她们新生活的欢乐和昂扬乐观的战斗精神。作者的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的抒发和人物感情的叙写,都同景物与人物的描绘自然地融合,篇篇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抒情诗的韵致。这就是孙犁小说清新、雅丽的独特风格。

下载荷花淀 说课稿+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荷花淀 说课稿+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荷花淀》教案[模版]

    描写战争的常见词语有血腥残酷 痛苦 灾难 血肉横飞 刀光剑影 等等英国有句话 战争一开始 地狱便打开。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

    荷花淀教案

     建议一 采用指导阅读法,活动教学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本文情节简单,结构明晰,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作为课内自读课文,本文的教学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设疑与学生讨论相......

    荷花淀学教案

    荷花淀学教案 教学设计: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本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背景知识的了解,故事情节的把握,他们可以在课前自学完成,在课堂上不必占用很多时间。本课的目......

    荷花淀教案

    荷 花 淀 孙犁 【教学目标】 1.了解孙犁与荷花淀派的创作风格。 2.掌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鉴赏文学作品。 3. 体会小说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推动......

    荷花淀教案

    荷 花 淀 高一语文 苏曙光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心理的作用,进而领会小说质朴简明却又内涵丰富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文学欣赏和写作能力。 二、感受......

    《荷花淀》教案

    第一课时 2.把握小说情节 (1)根据预习完成下表(用多媒体显示)。(课前预习初步感知)段落1~45~2930~3132~3839~47标题编席待夫与夫话别送别亲人马庄探夫探夫不遇段落48~6061~7475~8384标题与......

    荷花淀教案 [范文大全]

    《荷花淀》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通过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 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

    荷花淀 教案

    荷花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文章写作背景及作家相关知识 2、能够在朗读中,理清文章故事情节 3、能在人物对话中,分析水生嫂等人的人物形象 4、能把把握文章的精彩环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