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农资金整合汇报
盐城市亭湖区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情况
盐城市亭湖区财政局单文余
(欢迎语)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我区从2006年开始,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按照“稳步推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明确分工、协调配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初步形成了支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我区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并获得了500万元的整合资金奖励,为我区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增添了后劲。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支农资金整合情况
1、强领导,协调配合规范整合。为了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我区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主管农业领导和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农业大镇也根据自身实际成立了相应的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在财政局设立支农资金整合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推进。区委、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列入重点工作督办的内容,保证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区委、区政府每年都出台激励高效农业发展的文件(见材料范本),并多部门协同动作,强化领导督察,严格奖惩,有效推动高效支农项目的实施。
2、擅规划,打造平台科学整合。科学规划是前提,以发展规划引导支农资金整合。区整合办组织人员深入全区9个乡镇(现合并为6个)进行实地调研,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的重点项目,明确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2008年至2010年,我区根据自身为盐城主城区的实际,着眼于市民的“菜篮子”、“餐桌子”,大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并以此为平台,将支农资金进行有机整合使用。在实际操作中,对规划项目实行“扎口制”。一是由各涉农主管部门按照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制定的工作规划,建立各自的项目储备库,然后由整合办负责项目比对,统一管理,对未纳入项目库的项目以及重复报批的项目,一律不予上报,不予投资;二是统一上报项目。所有向上级申报的项目须经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同意后,再由有关主管部门与区财政部门联合行文上报。有效防止项目过小像“撒胡椒面”以及资金投入如“泥牛入海”现象的发生。三是统一组织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各自对应项目的组织实施,并要求符合招投标管理规定的项目必须实行招标,金额较大的物资材料采购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在构建整合支农资金平台中,注重“抓大放小”,结合区情实际,明确了种植业为重点并向高产、优质、高效上调整;畜牧业向园区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坚持把整合支农资金向优势主导产业倾斜,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集中投入的力度则相对较小。截止2010年底,我区共投入支农资金103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4500亩的核心区。随着“万顷良田”等项目的即将实施,园区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
3、提效能,完善机制推进整合。严格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要求,形成一整套的规范制度体系,积极推行“项目公示制、竞争立项制、政府采购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县级报账制、决算审计制、管护责任制、绩效
评价制、责任追究制”为主要内容的“十制”管理办法,确保项目建设每个环节监管紧密衔接,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二、支农资金整合成效
1、实现了集中财力办事和优势互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一个项目载体,坚持整合资金先整合项目的工作思路,根据建设环节的不同需求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以项目整合来带动资金整合,避免了过去部门间交叉重复申报项目现象,较好地实现了资金有效聚合,保证了集中财力办大事。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几年来共实施高效农业项目23个,投入资金7500万元,整合农村公路、农网改造项目资金、农桥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开发、水利建设等资金,对路、桥、电、水等基础设施投入近3000万元,“机耕路上挂葡萄”,“防渗渠旁有大棚”,形成了项目的穿插效应、叠加效应、辐射效应。
2、提高了项目建设档次和资金效能。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整合资金,在同一项目区建立统一、协调、互补的项目申报和资金安排机制,在资金整合前实现了项目的先行整合,避免了项目建设的交叉重复和相互脱节,从而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3、促进了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经过几年的项目实施以及农业技术的集成配套运用,有力带动了周边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2010年,园区内外羊角椒亩收入达5000元,菊花达7000多元,西甜瓜6000多元,其他蔬菜近5000元,远远超过棉花、水稻等原有农产品的亩收益。
三、支农资金整合难题
1、资金多头分散管理制约了资金整合。支农资金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目前,省里、市里有关“三农”方面的领导小组就有若干个,都与涉农资金有关。由于机构重叠、职能交叉,影响了支农资金的整合,使其发挥不了应有的效能,特别是受部门利益的驱使,近些年来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出现了“各路诸侯都分钱”,各报各的项目、各管各的项目,互不通气,投资分散,重复建设,形不成规模的问题,降低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甚至滋生腐败行为。涉农资金虽然较好地为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好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更需要政府多动脑筋。在国家涉农部门职能分配格局不变的情况下,突破目前分配格局已成为资金整合的最大阻力和障碍。
2、资金管理体制不活限制了资金整合。大多数支农资金项目的审批权都集中在中央和省,直接下达到具体项目单位,有的甚至直接到村、到具体地块。由于体制上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延续条块管理模式,形成了带有明显部门属性和行业特点的制度和方法,导致资金整合条件和环境不宽松,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很难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地方匹配能力不强影响了资金整合。中央下达许多支农投资项目,规定省、市、县都要进行资金配套;省下达的支农投资项目,也有一部分规定市、县、乡进行资金配套。但是,像我们苏中、苏北等地方财力有限,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更谈不上整合资金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扶持生产生活项目上,对于要求农户配套资金的项目,很多贫困户的自筹部分根本拿不出来,使这部分农民失去了参与支农项目的机会。
4、资金运行机制不良遏制了资金整合。支农资金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支农资金的监管目前主要靠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具
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支农资金整合规划有待于细化,个别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区缺乏统筹规划,致使项目申报不集中,各类支农资金难以实现“打捆使用”;项目计划建设和资金拨付存在时间差的问题,有些工程是季节性工程,往往由于资金到位较晚(有的拖到11月底),项目不能在当年及时实施,没有及时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益。
四、支农资金整合建议
1、提升科学协调机制建立的幅度。通过“统一规划、捆绑投入、共同实施、统一验收、各记其功”的办法,形成“政府领导、财政牵头、部门联动、责任清晰、科学规划、兼顾特色”的各级支农资金整合新机制。在县区一级层面上,应按照精简机构的要求,屏弃部门利益,避免交叉扯皮,更好地整合支农资金,发挥应有的效能,真正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建立健全系统的支农资金效绩考评体系,最大限度的实现农业投资效益最大化。
2、提高资金整合平台建设的强度。加强以县、区为主整合支农资金的平台,由县、区级政府根据本县、区实际,结合农民意愿,将支农资金整合后统筹安排到重点建设项目。按整合后的项目对上争取资金,打造真正的适合发展的资金整合平台,推行“集中使用、渠道不变、用途不改、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促使不同部门分散管理的资金共同投向农村建设。对不同层级的资金,采取“事权不混、性质不变、上下配套”的办法,形成相互联动机制。当前要进一步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开展资金整合。
3、加快整合资金制度完善的速度。健全项目库制度。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实行项目申报制度。项目的申报由当地政府提出,经投资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农口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后,列入项目库。专项资金要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制度。所有专项资金应层层签定项目合同,明确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大额支农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资金要推行项目单位法人责任制。项目完工后,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申报、立项、使用、验收等全过程的监督检查,逐步推行“政府主导、财政主管、部门协助、社会监督”的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统一管理。要精简项目审核手续,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缩短支农资金运行时间,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4、加大财政部门协调作用发挥的力度。财政部门要研究提出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区域和项目,积极做好政府的决策参谋。与各涉农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资金的使用管理要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共同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要按照“减少交叉、权责一致、强化协调、增强服务”的原则,调整和归并部门职能分工,理顺投资主管部门和财政主管部门在支农资金管理方面的职能定位,对支农项目实行相对集中管理,逐步实现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支农资金,强化统筹协调,避免重复投资和分散投资,归并支出事项,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县、区镇财政管理部门除了协同搞好项目的申报立项外,要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及时传递和反馈支农资金信息以及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不做“局外人”,共同参与项目的督查验收和追踪问效,真正将支农工作落到实处。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以上是我对支农资金整合方面的粗浅认识,相信兄弟单位的支农资金整合 “拼盘”做得比我们好,有机会一定前往“品尝”取经。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领导、同仁不吝赐教,谢谢!
2011年6月14日
第二篇:创新支农资金监管
积极探索支农资金监管模式 努力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近几年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等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引起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在财政部门逐年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情况下,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金,真正使财政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已成为财政部门不容忽视和探讨的问题。2007年,莱州市财政在“三农”方面的资金投入达23655万元,比2006年增加4986万元,增长26.7%。为切实加强和完善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我们紧紧围绕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这一重点,不断探索和创新财政资金监管新模式,实现全主位、多层次、多环节全过程监管,进一步提高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
一、改革资金拨付方式,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新模式近几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这项制度的改革,减少了中间环节,避免了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等违规问题,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为配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我们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支付也进行了改革和规范。根据《山东省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县级报帐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结合国库集中支付政策,制定了《莱州市支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国库集中支付程序中增加了报帐环节,从资金分配到资金拨付等环节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由于改革涉及到部门利益,最初遭到了主管部门的抵触,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认真详细地宣传政策,耐心细致地解释沟通,最终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并能积极配合我们做好这项工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使财政资金的高效安全运行从根本上得到了保障。
二、加强事前控制和管理,确保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不仅要防止挤占挪用和贪污腐败,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许多项目上马后无法按前期规划进行实施,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我们加强了事前的控制和管理,严把入口关。对重点支农项目,一抓投资评审,二抓政府采购。项目立项阶段就委托财政评审中心,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主要是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审查,以此作为我们确定项目是否可行立项的依据。这样,就从源头上避免了财政投资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财政资金。凡使用财政资金的项目,必须全部实行政府统一招标和采购。2007年,我市的庙埠河水库除险加固、坎赵水库调水工程、节水灌溉以及村村通自来水等8个财政支农项目,全部进行了论证评审,节约财政资金200多万元。并对2个经论证不可行的项目给予否决,不予立项,节约财政资金120万元。
三、加强事中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专款专用 财政工作一手抓好资金分配,一手抓好资金管理,两手都不能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事中控制和管理,就是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跟踪做好资金的监管。财政部门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监督职责,监督跟着资金走,随时掌握项目单位资金的变动情况,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对项目资金的事中监管,我们主要是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实行了县级报帐制:第一步,收到上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或本级安排的项目资金,我们以正式文件通知业务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第二步,项目单位根据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建设,并随时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进度提出报帐申请,由业务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我们再组织人员对项目的形象进度进行现场验收,并对报帐的项目支出原始单据等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第三步,审核合格后,我们将资金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拨付到施工单位。从根本上避免了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资金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同时,这种报帐制度,加大了财政部门对资金的事中监督力度,有效控制了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避免了事后检查出问题实际无法整改的弊端。
四、建立事后评价和跟踪反馈,确保财政资金的完整性 以前,对完工项目的监管,主要是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而对项目本身所发挥的作用及效益情况,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2007年,根据烟台市局统一部署和“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总体要求,我们一方面加大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从各业务主管部门抽调了4名业务骨干,集中二个月的时间,对我市2005、2006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共检查各级支农项目94个,涉及财政补助资金4559万元,并对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了整改。另一方面,我们委托财政评审中心,对投资额较大、社会比较关注的10个支农项目,按照上级制定的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科学地综合评价,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客观公正的论证。
五、探索支农资金整合新模式,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粘合作用,优化资金投放结构,在支农资金的整合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2007年,重点围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全市的重点项目,我们统筹规划,集中整合,对农田水利建设、村村通自来水、水源地建设等2000多万元支农资金,实行捆绑使用,集中投入,重点倾斜,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造、村村通自来水、水源地调水及集中供水等工程加快推进,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优化了支农资金支出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引导作用。2007年,我们在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尝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步,我们要继续在市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虚心学习兄弟县市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扎实工作,再接再励,再创农业财政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支农资金整合研究
全面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探讨
近年来,为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相应地,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支农投入,并逐年增长。财政支农资金的大量投入,对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看到,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管理层次和环节多、投放项目多等原因,资金分配使用分散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了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模式,2006年,我省选择7个县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试点,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经验,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同时对下一步全面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出探索性意见。
一、试点工作经验
中央和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7个试点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支农资金实现了有效整合。各试点县以本地区优势主导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为载体,在统筹规划下,对有关的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支农资金对主导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的整合投入。例如建平县围绕当地具有优 1 势的马铃薯、杂粮、设施农业、养羊四大支柱产业,将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有效整合,共安排四大主导产业项目资金3948万元,使四大支柱产业投入空前增加。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增长。各试点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主导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从而实现了财政支农资金与其他资金的合理对接,放大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据统计,通过主导产业项目整合共吸引银行信贷资金6亿元,引导农民自筹资金4亿元。三是农民增收效果明显。通过整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等各项资金,有效地促进了支柱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如建平县通过资金整合重点扶持优势产业,项目覆盖到30个乡镇156个村,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人均增收461元。
对7个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条主要经验:
1.县级应是支农资金整合的重点和先行者。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终端在各县,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各县域内,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重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必须以县级整合为重点。同时,因为县级各部门之间易于协调,整合工作易于操作,因此,县级支农资金整合相对于省级和市级而言,应率先开展,先行加以推进。
2.领导重视是支农资金整合的前提。
由于支农资金整合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开展工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程度。只有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才能很好地协调部门之间关系,实现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
3.选好载体是支农资金整合的关键。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必须因地制宜地选好载体。这是深入开展支农资金整合的关键。支农资金整合载体的选择,要着眼全局,以政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因地制宜地选择支柱产业、优先扶持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并以支柱产业、优先扶持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为资金整合载体。在此基础上,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要求,围绕支农资金整合的载体,采取纵横向资金“打捆”、“拼盘”、“合并”等方式归集和安排资金,并落实到具体的扶持规划或实施方案中认真实施。这样,才能实现各项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
4.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措施。总体工作机制是政府主导,财政部门牵头协调,各部门积极配合。在具体工作中,还要建立一整套的工作机制。如政府如何主导,财政部门如何牵头协调,各主管部门如何配合,财政部门与各主管部门职能和职责如何确定等,都需要明确和制度化,从而形成切实有效的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工作机制。这是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措施。
5.完善配套措施是支农资金整合的保障。
开展支农资金整合,必须有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予以保障。重点是:一是要完善制度建设。按照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原则,对现行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进行清理,制定新的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使之适应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要求。二是推进预算编制方式改革。要在预算编制环节上为支农资金整合创造条件。在每年支农资金预算编制上,要围绕支农资金整合进行。三是切实加强资金管理。要严格实行报帐制、公示制、政府采购、绩效考评、检查验收、责任追究等加强和规范资金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同时加强资金和项目的日常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全省7个试点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特别是建平县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也反映出一些难点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门权力分割,工作协调困难。由于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财政部门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以政府为主导,为整合支农资金提供了领导保证。因此在支农资金整合过程中,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态度是积极的,对此项工作是积极支持的,保证了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但也有个别试点单位感到,整合支农资金财政部门内部没有困难,工作协调起来也比较容易,难就难在个别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由于受部门权力和局部利益趋动,不愿意使部门支农专项资金参与到整合之中,给财政部门工作协调带 4 来一定困难。
二是上边定向投入,基层难以改变。主要表现在:县级相关主管业务部门对整合支农资金纵然有较高的积极性,对有些支农专项资金也有参与整合的意愿,但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却难以参与整合,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在向市、县下达计划任务时,对有些专项资金已经明确了投入方向和专门用途,可能不在整合支农资金扶持的主导产业范围之内,对这部分专项资金难以实施整合。
三是宣传力度不够,舆论较为平淡。整合工作只局限于财政内部上级对下级提要求,而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开展舆论宣传不够,致使此项工作在政府部门、在群众当中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整合的深入开展。
三、全面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工作建议
借鉴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对2007年全省全面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合理确定支农资金整合原则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以县为主,稳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主要在县(市、区),因此,全面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必须坚持以县(市、区)为主,逐步摸索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纵向(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横向(部门之间支农资金)两个方面支农资金整合工作。
2.围绕规划,突出重点。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当地政府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确定阶段性和整合支农资金扶持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并以此为平台。确定支农资金的重点投向。
3.因地制宜,形式多样。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措施,在具体方式上,要大胆探索和创新。因地制宜选择产业、项目、区域等多种形式,带动支农资金整合。
4.明确职责,健全机制。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财政部门牵头协调,各涉农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要明晰界定财政及涉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有序开展。
5.注重实效,不断完善。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支农资金整合机制,不论采取哪种资金整合方式,都要注重取得实效。要建立确保支农资金整合取得实效的各项监督制度,健全支农资金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措施。
(二)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和方式 1.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要从纵向(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和横向(部门之间支农资金)两个方面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财政部门管理分配的支农资金除救灾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特殊用途资金外,其他部门预算中用于农业项目的支出,都可纳入支农资金整合范围,条件成熟后,积极推进 6 政府安排的所有支农资金的整合。现阶段,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资金中“切块”下达或虽然定项但能够实行整合的各类支农专项资金;省级财政资金中的农业专项资金、水利专项资金、林业专项资金、水产专项资金、畜牧专项资金、农垦专项资金、扶贫专项资金和其他综合类如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贴息资金、东部山区林地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农村能源建设等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技术推广资金、农民合作组织及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等;市、县级财政资金中凡属于与以上省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性质和范围相同及其它能够实行整合的资金,都应纳入整合的范围。部门之间的支农资金,要在做好充分沟通和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当地政府农业发展规划以及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统筹安排使用,从而形成支农资金的整体合力。
2.资金整合的方式。各市、县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实际和相关资金使用管理要求,因地制宜选择产业、项目、区域带动等多种形式,确定支农资金整合的方式。一是以产业带动支农资金整合。各地可选择一项或几项重点产业,按照产业化布局,结合产、供、销各环节的投入重点,并根据相关资金的性质,统筹安排使用资金。二是以项目带动支农资金整合。各地可选择一个或几个重点项目,围绕项目的统一规划,将相关资金按各自的使用用途实施集中投入。三是以区域带动支农资金整合。各地可选择一个或几个重点区域,根据政府确定的区域发展布局规划,按照相关资金的性质统筹安排,集中投入。
按照上述模式,在相关资金的整合具体方式上要研究建立资金筹措和使用的有效机制。在投入层面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各负其责”的要求,采取纵横向资金“打捆”、“拼盘”、“合并”等方式归集和安排资金;在引导投入的层面上,采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贴息、担保、参股、以奖代补、保险等投入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发挥资金整合效力。
(三)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方法和步骤 1.工作方法。一是实行先行试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各市在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中,每个市选择一至两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并以“点”上的经验为指导,完善“面”上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对那些所辖县(市、区)数量较少的市,要在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同时,各市财政要在省财政相关资金实施整合的基础上,研究市级相应资金的配套整合,并指导和帮助县(市)做好资金整合工作。二是要继续抓好先行7个试点县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巩固成果,总结经验,指导和推动全省面上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三是实行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调度制度。省财政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调度会议,听取各市财政部门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指导各地不断完善各项措施,推动全省支农资金整合工作。
2.工作步骤。第一步是总结经验,全面部署。在学习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先进典型主要做法的基础上,对全面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第二步各市财政要做好支农 8 资金整合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包括健全领导和工作机制、确定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市)、组织专家对整合支农资金扶持的重点项目进行前期论证、拟定支农资金整合实施方案、完善资金运行管理机制等。第三步各地要组织具体实施。各市要组织开展阶段性绩效考评工作,在此基础上,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向上报送总结报告。第四步省级要组织开展阶段性验收、考评、总结工作。
(四)合理确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配套措施 1.省级财政要为县(市)支农资金整合创造条件。一是在编制下一农业项目支出预算时,会同省直各有关部门,提前将立项指南和资金额度下达各地,使市县在编制下本级预算前就掌握省财政支农资金投向和分配额度;二是对由市、县(市)确定项目的资金,省财政按照一定的分配依据,在整合的基础上,能够“切块”下达的都要进行“切块”下达,从而为市、县(市)整合支农资金创造条件。
2.及早下达支农资金,为开展整合创造条件。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要采取更加规范的支农资金运行方式,进一步加快支农资金拨付进度,为市、县整合当年支农资金创造条件。
3.完善资金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支农支出。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建立起资金分配规范、使用范围明晰、管理监督严格、职责效能统一的支农资金运行机制。要强化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省财政要进一步完善各类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将支 9 农资金的使用范围、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监督及农业财政支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监督管理等各环节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各市、县财政也要修订和完善各项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实施细则,为做好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4.创新管理机制,加强支农资金监督检查。在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实行多项支农资金整合投入的情况下,更要把加强资金管理放到突出重要的位臵。在确定支农资金整合投入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方面,要推行专家评审制度和支农资金项目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使之通过支农资金的扶持切实能够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在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对可能发生违规违纪的环节,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充分发挥各级财政监督检查机构的力量,加大对整合投入的支农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以确支农专项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积极开展支农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工作,逐步建立起以结果为导向的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确保支农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5.建立工作考评机制,推动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省财政要继续贯彻落实和完善绩效考评制度,并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列入重点考评内容。对各市、县(市)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并实施奖优罚劣措施。各市、县财政部门也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考评机制,推动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顺利开展。
6.加强领导,加强宣传。各市、县(市、区)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支农资金,协调好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支农资金整合的模式。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准确地要加强宣传工作,争取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促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不断达迈向新阶段。
第四篇: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1
7月22日接临财农(xxxx)21号文件《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自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业务站、所人员,对近几年(自xxxx年)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临川区境内东部,毗邻金、临、东三县区交界处,属丘陵地区,易旱易涝,全镇总人口21536人,辖11个村委会,耕地面积18060亩,
二、自查情况
自xxxx年,我镇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程序全部纳入了“一卡通”发放。
其中:
1、良种补贴资金:上级拨付22.98万元,22.56万元,32.80万元。共计人民币78.34万元;
2、油菜补贴资金上级下拨0.03万元,1.10万元,共计1.13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0.25万元,其中专项结余0.88万元,已于3月31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88万元;
3、能繁母猪补贴资金:上级下拨1.6万元,8.76万元,共计10.36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9.85万元,其中结余0.51万元,已于5月20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5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鉴于上述:油菜补贴结余0.88万元,能繁母猪补贴结余0.51万元,造成按政策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种时村级在统计油菜面积,统计能繁母猪数量上报看,因种植油菜遭受旱灾和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发放补贴资金时,
四、几点建议
1良种补贴资金。能否由政府统一采购优质品种,由农业技术部门按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将良种直接发给种植户,做到了良种优质化。
2油菜补贴资金。
3能繁母猪存栏动态变化,当年新增母猪难以核实,应确定母猪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档案,二至三年补贴一次。
以上汇报当否,请批评指正。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2
一、工作落实:
自县四部门召开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检查工作会后,我镇于7月10日召开了由各村委会主任、会计及政府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专题会,会上传达和学习了县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对我镇自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以广办发{20xx}8号文件形式下发到各自查单位。同时对自查的工作要求及时间进行了安排。
二、自查结果:
1、粮食直补方面:20xx年和20xx年我镇共上报耕地面积77625.12亩,其中20xx年37708.94亩,20xx年39916.18亩,均为各村委会按要求申报的面积,粮食补贴也以一卡通的方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2、油菜奖补方面:按照上级精神要求,我镇于20xx年和20xx年共上报了油菜种植面积8386亩(20xx年4258亩),其中20xx年油菜补贴已下拨,20xx年补贴暂未下拨。据调查各村委会已把下拨的油菜补贴款全部收回(原补贴款打入村干部或村小组干部一卡通账户中),并开具了发票作村委会收入,用于种油菜够种等开支或作村其他开支使用。
3、支农项目资金方面:20xx年和20xx年县级财政安排我镇支农项目9个,支农项目资金13万元(其中2万元未下拨),共涉及到7个村委会,项目分别有道路硬化、沟渠维修护坡,对于上级下拨项目资金各村已做收入入账,并且资金也已使用到相关项目中。
三、存在的问题、原因、措施:
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油菜补贴发放方面,由于现在大部分农户在外务工,真正种植油菜的很少,也很分散,统计较难,根本达不到上面的冬播要求,所以造成补贴资金很难发放到种植农户手中。另外在财政支农项目专项资金方面,基本上都使用在专项项目之中,只有个别村用于其他项目,但也是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总之我镇没有发现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侵占、挪用及截留的情况。
针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镇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油菜种植方面,积极引导农户播种油菜,鼓励农户成片种植,真实统计农户种植油菜的面积,将补贴资金如实打入农户一卡通账号,真正让农民等到实惠。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方面,我镇将加大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和使用情况,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不让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发生。目前我镇对支农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我镇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支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3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346号)和市财政局、市农业委员会、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度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201号)相关文件要求,大观区林业局组织专人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我局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无挤占和挪用情况。认真做到资金足额及时发放,未滞留、延压项目资金。在发放过程中坚持严格会计制度,对所发放资金全部登记造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认真处理,强化管理,有效杜绝了涉及林业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
二、自查情况
我区涉及此次自查自纠工作范围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xxxx年各级财政下拨的退耕还林财政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一)退耕还林财政资金
xxxx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26.31万元,涉及我区十里铺乡、山口乡总计2105亩林地,补助标准125元/亩,已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
xxxx年省财政与市财政拨付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共计16万元,其中省财政10万元,市财政6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相关乡镇,其中山口乡11万元,十里铺乡5万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
xxxx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两笔共计11.84万元,涉及我区山口乡8030亩公益林,补助标准xx.75元/亩,因乡镇申请表未报送资金尚未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四)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拨付我区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7.97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625万元,省财政2.3523万元,涉及7户造林户,因资金刚到区财政,我局将在近期申请拨付。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4
7月22日接临财农21号文件《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自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业务站、所人员,对近几年(自——)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临川区境内东部,毗邻金、临、东三县区交界处,属丘陵地区,易旱易涝,全镇总人口21536人,辖11个村委会,耕地面积18060亩,
二、自查情况
自——,我镇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程序全部纳入了“一卡通”发放。其中:1、良种补贴资金:上级拨付22.98万元,22.56万元,32.80万元。共计人民币78.34万元;2、油菜补贴资金上级下拨0.03万元,1.10万元,共计1.13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0.25万元,其中专项结余0.88万元,已于3月31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88万元;3、能繁母猪补贴资金:上级下拨1.6万元,8.76万元,共计10.36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9.85万元,其中结余0.51万元,已于5月20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5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鉴于上述:油菜补贴结余0.88万元,能繁母猪补贴结余0.51万元,造成按政策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种时村级在统计油菜面积,统计能繁母猪数量上报看,因种植油菜遭受旱灾和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发放补贴资金时,
四、几点建议
1良种补贴资金。能否由政府统一采购优质品种,由农业技术部门按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将良种直接发给种植户,做到了良种优质化。
2油菜补贴资金。
3能繁母猪存栏动态变化,当年新增母猪难以核实,应确定母猪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档案,二至三年补贴一次。
以上汇报当否,请批评指正。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5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关于开展20xx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346号)和市财政局、市农业委员会、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关于认真做好我市20xx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201号)相关文件要求,大观区林业局组织专人对20xx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我局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无挤占和挪用情况。认真做到资金足额及时发放,未滞留、延压项目资金。在发放过程中坚持严格会计制度,对所发放资金全部登记造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认真处理,强化管理,有效杜绝了涉及林业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
二、自查情况
我区涉及此次自查自纠工作范围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20xx年各级财政下拨的退耕还林财政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一)退耕还林财政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26.31万元,涉及我区十里铺乡、山口乡总计2105亩林地,补助标准125元/亩,已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
20xx年省财政与市财政拨付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共计16万元,其中省财政10万元,市财政6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相关乡镇,其中山口乡11万元,十里铺乡5万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两笔共计11.84万元,涉及我区山口乡8030亩公益林,补助标准xx.75元/亩,因乡镇申请表未报送资金尚未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四)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拨付我区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7.97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625万元,省财政2.3523万元,涉及7户造林户,因资金刚到区财政,我局将在近期申请拨付。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6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度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346号)和市财政局、市农业委员会、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度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201号)相关文件要求,大观区林业局组织专人对度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我局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无挤占和挪用情况。认真做到资金足额及时发放,未滞留、延压项目资金。在发放过程中坚持严格会计制度,对所发放资金全部登记造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认真处理,强化管理,有效杜绝了涉及林业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
二、自查情况
我区涉及此次自查自纠工作范围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各级财政下拨的退耕还林财政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一)退耕还林财政资金
中央财政拨付我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26.31万元,涉及我区十里铺乡、山口乡总计2105亩林地,补助标准125元/亩,已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
省财政与市财政拨付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共计16万元,其中省财政10万元,市财政6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相关乡镇,其中山口乡11万元,十里铺乡5万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
中央财政拨付我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两笔共计11.84万元,涉及我区山口乡8030亩公益林,补助标准xx.75元/亩,因乡镇申请表未报送资金尚未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四)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拨付我区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7.97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625万元,省财政2.3523万元,涉及7户造林户,因资金刚到区财政,我局将在近期申请拨付。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7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镇涉农资金管理工作,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根据中共贵州省纪委《关于做好迎接全省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黔纪发〔20xx〕号)文件精神,我镇及时对全镇范围内涉农资金来源、用途、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报告。
一、镇情简介
巴铃镇位于兴仁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距州府驻地兴义86公里,距省城贵阳260公里,东与贞丰县毗邻,南与安龙县接壤,西与本县民建乡、李关乡和东湖办事处相连,北靠大山乡。全镇国土面积2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248个村民小组,54000多人口,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9个民族。巴铃被列为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兴仁县的第一人口大镇,也是黔西南州的商贸重镇之一。
二、自查情况
(一)农村低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严格按照城乡低保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各环节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核”的程序,把低保资金发放到最困难群众的手里。20xx发放城低保695855元,农低保1990920元。20xx发放城低保624660元,农低保5322809.3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
20xx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4646人,收缴参合金892520元,参合率95%,审核报销1300772.75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747626.5元,巴铃医院553146.25元;
20xx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3690人,收缴参合金873800元,参合率95.17%,审核报销2427698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1405807元,巴铃医院1021891元。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20xx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927000元,其中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520人,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8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学生54人,每人500元。
20xx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1360500元,其中7月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7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500元;12月提标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2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2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250元。
(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情况
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xx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万元,解决农村危房户 户,20xx年改造危房 户,涉及补助资金 万元。
(五)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20xx年退耕还林共发放补助资金891673.5元,20xx年发放补助资金611175.45元。从自查的情况来看,20xx年、20xx年各类涉农资金均已拨付使用到位。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资金都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投向、贪污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问题,财务管理较为规范,能够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办事。目前镇政府对涉农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薄弱环节镇政府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涉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制定出台管理措施,一是建立登记备案制度,要求各涉农部门把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的 15日内报镇纪委备案。二是建立公开制度,各涉农部门
要在项目资金安排后 15日内,将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和项目安排,作为政务村务公开内容,在项目区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资金专户管理,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四是实行项目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程序依法执行,项目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项目实施完毕进行检查验收,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杜绝专项资金的“跑、冒、漏、滴”现象的发生,使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使用效益。
三、资金管理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我镇把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采取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力度,规范支付程序,保证涉农资金专款专用。
(二)坚持政务公开,便于群众监督。按照各级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由各部门公开资金分配的详细情况(包括现金发放和实物分配情况)及资金拨付的过程和结果。
(三)规范支付程序,完善管理制度。一是采用报账制日常管理方式,建立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二是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凡涉及专项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均属监督检查对象。每季度镇纪委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进行抽查。
(四)严肃政策纪律,查处违纪行为。镇纪委、财政所等部门加强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经常性检查督办,坚持处理事和处理人相结合、内部通报和公开曝光相结合、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相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惩罚相结合,坚决查处挤占挪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涉农资金自查情况看,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信息不对称、操作透明度不够。一是信息公开的“时间差”导致群众猜疑。上级下拨涉农资金经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群众知情快,但这些环节多、程序多,政策落实到基层、到群众则需要很长时间,容易引起基层和群众误解。二是公开的内容针对性不够。由于信息公开不规范,规划计划、分配方案、类别标准等基层、群众关心、关注重要事项,难以成为公开的规定内容。三是公开的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乡镇、村组村务公开、公开栏公开等常规公开,公开面较窄,或者没有在规定的地点全面公开,也让群众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二)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部门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规范。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三)由于涉农资金的发放多数采取“一折通”的形式发放,基层财政所和基层信用社存在衔接协调不到位的情况。农户将涉农补贴专用存折丢失、销户后自行补办而不重新登记新账号,也导致补贴资金不能及时上折,给资金发放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资金发放上,上级财政要对乡镇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合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降低管理成本。
3、创新公开形式,扩大社会监督
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一是在乡镇、村一级推广点题公开的形式,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直接公开群众点题关心的问题。二是当前可以重点探索电子网络公开形式,建立完善的中央、省、州、县涉农资金公开网上平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基层的自上而下的全过程公开,把资金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涉农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扩大社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规范主管部门权利动作,降低其工作的随意性,防止和减少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乡镇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8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提升支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澂财农4号《关于全面开展支农资金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8月13日县财政局召开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安全检查的会议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所组织业务人员对我镇支农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至1—7月,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我镇财政支农资金249.8万元。其中:公路修复补助款0.7万元,农田水利工程补助资金2万元,农业生产救灾恢复资金40万元,沼气建设补助经费0.7万元,标准化养殖补助经费0.7万元,扶贫款50.4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49.5万元,对种粮农户补贴资金8.1万元,油菜种植补贴2.2万元。镇财政共兑付财政支农资金249.8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退耕还林资金和对种粮农民补助资金。
退耕还林资金10.6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38.9万元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资金8.1万元,油菜种植补助资金2万元,共计159.8万元。均已全部兑现到户。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方式发放,切实做到了“五个到户”和“六个不准”。
二、农业救灾恢复资金。
财政局拨给我镇农业救灾恢复资金40万元,我镇实际支付农业救灾资金40万元,对农业救灾资金,镇领导深入农户和受灾现场,按受灾程度,经研究以不同的.标准把救灾资金解决到各受灾户,减少受灾群众的损失。
三、村道公路建设补助资金。
上级财政拨给我镇村道公路建设补助资金0.7万元,我镇按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标准按时、全额将此项资金支付给各村,并监督各村资金使用情况,确保真正用于村道路建设。
四、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至拨入我镇财政扶贫资金共50.4万元。其中:
1、拨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9.4万元(其中:潭14.7万元,铺14.7万元);
2、拨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1万元(其中:潭1005万元,塘1005万元);资金的拨付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所规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每一次项目资金的拨付均由镇长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均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各部门之间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同时均成立了项目监督小组,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资金拨付进行全面监督。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
①按扶贫开发规划和计划执行;
②未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
③及时拨付扶贫资金,履行项目报帐。
2、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坚持做到:
①遵守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审批程序等制度;
②依法设置会计账薄、填制会计凭证;
③资金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扶贫资金。
五、整改意见及建议
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目前镇财政对支农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九村镇财政所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支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9
乡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提升支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澂财农4号《关于全面开展支农资金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8月13日县财政局召开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安全检查的会议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所组织业务人员对我镇支农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及1—7月,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我镇财政支农资金249.8万元。其中:公路修复补助款0。7万元,农田水利工程补助资金2万元,农业生产救灾恢复资金40万元,沼气建设补助经费0.7万元,标准化养殖补助经费0.7万元,扶贫款50.4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49.5万元,对种粮农户补贴资金8.1万元,油菜种植补贴2.2万元。镇财政共兑付财政支农资金249.8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退耕还林资金和对种粮农民补助资金
退耕还林资金10.6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38.9万元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资金8.1万元,油菜种植补助资金2.2万元,共计159.8万元。均已全部兑现到户。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方式发放,切实做到了“五个到户”和“六个不准”。
二、农业救灾恢复资金
财政局拨给我镇农业救灾恢复资金40万元,我镇实际支付农业救灾资金40万元,对农业救灾资金,镇领导深入农户和受灾现场,按受灾程度,经研究以不同的`标准把救灾资金解决到各受灾户,减少受灾群众的损失。
三、村道公路建设补助资金
上级财政拨给我镇村道公路建设补助资金0.7万元,我镇按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标准按时、全额将此项资金支付给各村,并监督各村资金使用情况,确保真正用于村道路建设。
四、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至拨入我镇财政扶贫资金共50.4万元。其中:
1、拨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9。4万元(其中:潭14.7万元,铺14.7万元);
2、拨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1万元(其中:潭10.5万元,塘10.5万元);
资金的拨付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所规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每一次项目资金的拨付均由镇长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均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部门之间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同时均成立了项目监督小组,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资金拨付进行全面监督。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①按扶贫开发规划和计划执行;②未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③及时拨付扶贫资金,履行项目报帐。
2、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坚持做到:①遵守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审批程序等制度;②依法设置会计账薄、填制会计凭证;③资金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扶贫资金。
五、整改意见及建议
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目前镇财政对支农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九村镇财政所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支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10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扶贫资金管理,全面提升扶贫资金的监管,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xx文件的精神和工作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所组织业务人员对我镇20xx年扶贫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扶贫资金xx万元。其中:xx续建村道xx公里,补助
资金xx万元,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补助资金xx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xx村道扶贫项目。
该项目于20xx年开展实施,20xx年4月完成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并向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出具了申请项目竣工验收的相关资料,该项目任务下达xx公里/xx万元,实际完成xx公里,扶贫资金安全到位,资金使用准确无误我镇派出专人监管确保真正用于村道路建设。
二、茶叶产业扶贫项目。
该项目扶贫补助资金xx万元。1、茶苗购买发放用款xx万元,xx村发放茶苗“福选9号”xx株,金额xx万元;伏金村发放茶苗“乌牛早”xx株,金额xx万元,发放“福选9号”xx株,金额xx万元。茶苗发放准确到户,资金落实
保障有力,为茶叶栽种争取了时间。2、茶叶产业扶贫项目xx叶园生产便道工程用款xx万元。该便道工程长xx公里,修建金额xx万元(群众自筹xx万元,扶贫补助金额xx万元),该工程已全面竣工。3、茶叶产业扶贫项目xx村茶叶园生产便道工程用款xx万元。该便道工程长xx公里,修建金额xx万元(群众自筹xx万元,扶贫补助金额xx万元),该工程已全面竣工。为我镇茶农运输、销售茶叶提供了方便,为茶农脱贫致富带去了有力的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目前镇财政对扶贫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我镇财政所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扶贫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并高度重视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违法违规问题,搞好项目资金的专项检查,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检查验收、跟踪问效,杜绝挤占、挪用,随意调整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项目上。逐步实现项目资金的安排与监督职能分离、责任明确和相互制约的新机制,使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监督、考评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11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好国家各项民生惠农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乡镇财政涉农资金使用与管理,根据《xxxxxx》xxx号文件要求,我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得力措施,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进行全面自查。通过自查,进一步提高了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现将本次自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局始终把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构建工作网络,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xxxx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财政局长任组长,县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直涉农部门的分管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成员由成员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各级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监管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各级各有关部门编制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能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每一项资金无论在哪个层级、哪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同时,
构建工作人员信息网络,确保运转畅通。三是制定监管方案。制定了xxxx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方案。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级各涉农部门工作积极性,要求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根据县上的方案相应制定本辖区本部门资金监管具体实施方案,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考核评价,强化责任
为调动相关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县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强化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涉及乡镇财政资金的部门分别围绕本部门财政资金监管项目和内容,制定出量化评分标准,对各部门资金监管情况进行考评排名,考评结果列入各级各部门政风行风评议和绩效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强化监督,注重实效
根据年初制定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把监督检查始终贯穿与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在监督方式上,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上来,由专项的、事后的监督检查向经常性的事前、事中与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对乡镇财政惠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在20xx年xxxx月份,由县财政纪检组长带队,由分管惠农办公室领导、财监办主任、惠农办负责人组成的检查
组对全县xxxx个乡镇财政所进行了集中检查,对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养老保险等涉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率达到100%,同时深入农户家中对基础数据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核对,及时查纠问题,确保足额兑现。并对乡镇“一册明、一折统”管理方式实施和补贴项目政策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巡回督查,指导乡镇做好补贴对象的审核公示、信息录入、资料报送、档案管理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公平、公正地发到农户手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核查我县共有土地面积xxxxx亩,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xxxxx万元,农资综合补贴xxxxx万元,发放率为100%。
四、公开透明,阳光运作
一是政策公开,我们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范围、条件、补助标准和工作动态等,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政府的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县财政局对全县乡镇、村一级干部组织了多次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二是资金公开。涉农补贴资金通过“一折统”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县、乡、村四级联动公开,推进强农惠农资金阳光运作。各乡镇镇、村利用单位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资金使用情况。
五、自查自纠,摸清底数
认真梳理涉农政策项目,对20xx年强农惠农资金进行摸底统计,摸清了资金底数,为资金监管夯实坚实的`基础。
20xx年打入惠农“一折统”资金共xxx项,资金共计xxx万元,无直接用现金发放惠农资金的现象,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真正做到了惠农补贴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惠农资金方面,充分发挥财政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理财”的观念,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巩固和完善现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财政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继续严格推行财政惠农 “一折统”管理改革,使财政惠农资金拨付工作的整体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六、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我县财政部门对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对财政资金监管能够发挥上级财政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管意识不主动。一些乡镇领导主要精力在于乡镇经济发展和资金筹集,资金监管意识不够强,精细管理还做得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资金分配,轻使用监管”、“重项目申报,轻后期监督”的现象。同时,乡镇财政人手少、业务量大,加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来明确相应的工作要求,使财政监督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二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乡镇财政所机构
设置、人员管理不统一,业务指导不规范,适于乡镇财政的一整套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仍未有效建立;其次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能力偏低的现象;再次是硬件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三是资金信息上下级沟通不畅,乡镇财政对某些资金来源性质不明,资料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政策执行的相关进度、数据等信息滞后。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工作责任,积极发挥乡镇财政的监管作用,强化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和管理,认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的重要性。要站在维护财经纪律的高度,统一思想,把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作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责任,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目标责任制,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重投入、轻管理,重建设、轻效益”的问题。,提高其法律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严把会计准入关,做到持证上岗。加快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二是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人员的财经法规培训,努力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将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与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强化业务培训,及时传达和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加大对基层财政干部的培训力度,帮助基层财政干部增强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三是要加强预算监管,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把项目申报关,
第五篇: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加强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是建立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一方面可以规范和加强项目管理,另一方面通过项目绩效和预算安排挂钩,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可以真正建立起资金使用的问效制和问责制,切实改变重分配,轻监督,轻绩效的现状,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
效能和使用效益。
坚持和明确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的使用原则。一是公益性原则。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让大多人受益,对于直接服务于农民的项目,如教育、卫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应以无偿性资金支持为主,对于自身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涉农项目,财政更多的应以有偿的周转性资金予以扶持。二是公开化原则。对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的使用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分配原则,凡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项目,要向社会公布、公开招标竞标,规范程序,避免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三是市场化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向直接关系民生的方面倾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原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支农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市场规则办事。四是安全性原则。要让财政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上,避免被变相侵占、挪用或截留。
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就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长远的科学规划和近期的目标任务,把现行分散的项目建设目标向产业建设目标转变,把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起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在保持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力度,对农业投入的同时,应对现有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梳理,合理配置,按照渠道不变,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合理分工的原则,把农业项目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真正使农业投入实现从分散的项目建设目标向产业链配套建设目标的根本转变,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推进规模农业,实现规模效益。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财政专项支农资金支出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建立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目的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过程中目标与结果的对应关系,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绩效考评的内容可分为项目考评和财务考评,项目考评指标应包括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项目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一致性,立项目标完成情况,项目组织管理情况,项目的政策效应,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内容,财务考评指标应包括财务计划的科学性,资金配套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等内容。当然,财政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重点围绕是否让农民受益,是否为国家培植税基,增加税源这一目标,如果项目运行有成效,带动农民增收明显,就应集中投入,重点倾斜,以最大限度体现绩效考评的结果。
对支农项目资金进行过程监控。一是在立项阶段,做好支农项目预算,进行事前控制,财政与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扶持政策规定,对支农项目的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审查,组织专论证、筛选,严把入口关;二是在执行阶段,做好支农项目的事中监督,财政与主管部门可委托中介机构跟踪抽查项目实施情况,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防止财政资金流失与浪费。三是在竣工阶段,做好支农项目的检查验收,支农项目完成后,财政与主管部门要及时委托或中介机构进行项目竣工的决算审计,根据审计结果核拨项目尾款,除国家、省、市的规定外,对于超出项目支出核算部分一律由项目用款单位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