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版管理基础知识(五)_重庆事业单位
第五章 控制
第一节 控制概述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根据既定的标准,检查和衡量管理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若有偏差就查找分析原因,发出指令,并做出改进,以确保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活动过程。
控制的必要性
1、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2、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3、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
二、控制的基本条件、特点与功能
实施控制的三个基本条件
1、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
2、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
3、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控制的特点:控制具有整体性;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管理控制是作为人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控制。
控制的基本功能:
1、监督功能;
2、纠偏功能;
3、协调功能;
4、激励功能。
三、控制的类型
控制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若干类型。典型的分类 有:预防性控制和更整形控制;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各种控制的内容、方法、优缺点等
(一)根据控制活动的性质,可以把控制氛围预防性控制和更整形控制
1、预防性控制
预防性控制是为了防止资金、时间或其他资源的损耗,而才去的一种预防保证措施。使用这种控制措施,要求对整个运动活动的关键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预见问题。一般说来,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人员训练和培养计划等,在管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预防控制的作用。当然,这些预防性措施能否真正被遵守,还必须有良好的监控机构作为保证。
2、更正性控制
更正性控制往往是由于管理者没有预见到问题,当问题出现后而使用的一种控制措施。在实践中,这种控制用得也是较为广发的。这一控制的目的是,当出现偏差时,使行为或实施进程返回到预见确定的或所希望的水平。
(二)根据控制活动进程的阶段,可以讲控制划分为预见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1、预见控制
预见控制位于管理活动过程的初试端。在这一点上进行控制,可以防止组值使用不合要求的资源,保证组织的投入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整个活动开始之前能剔除那些在制造过程中难于挽回的先天缺陷。如干部的招录考核、入学的考试和体验。领导审查工作方案等,都是预见控制的例子。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给于知道与监督,以保证活动按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进行。这一控制一般都是在现场进行,而遥控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知道和监督应当遵循计划中所确定的组织方针、政策与标准。同时,知道和控制的内容应当和被控制对象的工作特点行适应。一般地讲,对于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也可以才去眼里的监督可以导致良好的工作效果;而对于创造性劳动,控制的内容应当转向如何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德高望重、秉公执法且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恰当地运用了控制方法和技巧的人,从事指控工作往往容易收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在管理活动中出现最早 因而历史最久的控制类型,传统的控制办法几乎都是属于这一类型。事后控制位于管理活动过程的终点,把好这最后一关,才不会使错误的势态扩大,有助于保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但是事后控制的致命缺点在于,整个管理过程已经借宿或者说整个活动已经告一段落,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已在系统内部造成损害,并且无法补偿。
(三)根据控制信息的类型可以把管理控制划分为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1、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就是用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和将来,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控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指出,自然界经由信息反馈来发现错误,并引导纠正错误的过程,以此来控制他们自身。维纳的控制论及控制系统几乎适合于一切控制过程,管理控制也不例外,管理控制活动往往是借助信息反馈来实现的。在世纪工作中,管理人员在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之后,必须设计出采取更正措施的程序或方法,以便确保控制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2、前馈控制
尽管反馈控制运用广泛,但它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时滞问题,即从发现偏差到采取更正措施之间可能有时间延迟现象。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前馈控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前馈控制又称知道将来的控制,它的具体办法是不断利用最新信息进行预测,把所期望的结果同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才去措施使投入的实施活动与期望的结果相吻合。如一个企业预测下个月销售要比这个月低得多,于是采取广告措施、推销以及引进新产品等,以便改进世纪销售量。可以说,前馈控制的着眼点是通过预测被控制对象的投入或者过程而进行控制,以保证获得所期望的产出。前馈控制能够有效地解决反馈控制可能出现的时滞问题。
(四)根据控制的手段可以把控制划分为直接控制和简介控制
1、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直接接触进行控制的形式。在等级制度中,厂长对各职能科室的控制属于直接控制。在现代管理活动中,人们能把通过行政进行的控制理解为直接控制,这主要是指国家同企业的关系。直接控制是一种运用权力等级结构体系,采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它是一种最直观、也是最简单、能获得直接效果的控制方法。但是,这一方法的运用,要注意处理好信息反馈的时滞现象和直接可控制容易无虐组织中人的因素等问题,避免这一方法的负面作用。
2、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之间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控制的形式。如企业中工段长的控制,就是借助于车间主任而实行的间接控制。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人们习惯于把利用经济杠杆进行的控制称为间接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的经济杠杆有税收、价格、信贷等。间接控制减少了需要处理的信息量,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整个经济系统达到更优的小姑。当然,在实际运用中,也要注意克服这一方法可能的缺陷:如果被控制者缺乏自我约束力,容易导致失控;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的矛盾,有时会影响到间接控制的有效性。
四、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控制应该同计划与组织想适应;
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适度性;控制应该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具体性;控制过程应避免出现目标扭曲问题;
控制工作做应注意培养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二节 控制过程
一、指定控制标准
指定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的起点。
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简明性、适用性、一致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前瞻性。
控制标准的指定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确立控制对象;选择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标准。控制标准可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大类。制定控制标准常用的方法有:统计计算法、经验估计法、工程方法。
二、衡量实际工作
确定衡量的项目、衡量的方法、衡量的频度、衡量的主体等适宜的衡量方式。衡量实际工作的要求
衡量实际工作,应掌握以下四项基本要求:①以系统检查为主,综合运用各种衡量方法,全面、确切地了解和反映世纪的工作业绩;②定期进行,使之称为经常性的工作;③要有制度保证,建立统计制度、报告制度、保镖制度、总结制度等必要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衡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④抓住重点,对于需要加强控制的关键环节,应重点检查,以使控制更有针对性。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及其分类;管理信息系统。
三、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偏差可以分为有利偏差和不理偏差。
偏差产生的原因
产生偏差一般有四类原因:①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组织原定目标和计划无法实现。对于这类 因素管理者一般无法控制,只能调整组织的目标和计划,以消除不良影响;②由于组织调整了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③原来制定的计划不合理,需要调整计划;④管理不佳。确定矫正措施实施的对象
导致计划目标或标准调整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①原先的计划或标准指定得不科学,在执行中发生了问题;②由于客观环境发生了预料不到的变化,原来被认为正确的计划不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选择适当的矫正措施
管理控制中的控制或矫正措施选择:
1、纠偏;
2、调适。
在控制措施的选择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保持矫正方案的双重优化;
2、充分考虑原有计划实施的影响;
3、进行纠偏时要努力争取多数人的支持。
控制偏差的六种手段:
1、人员配备控制;
2、实施评价控制;
3、正式组织结构控制;
4、政策与法规控制;
5、财务控制;
6、自适应控制。
第三节 控制方法
一、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的方法:预算控制、财务审计、财务分析。
二、人员行为的控制
管理控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因为任何组织中最关键的资源是人,任何搞笑的组织都拥有能高效率完成指派任务的优秀人员。
人员行为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坚定式评价方法,实地审查法。
三、综合控制法
综合控制法使用范围较广,综合控制法的方法有:资料设计控制法;审计控制法;网络分析技术;目标管理。
第二篇: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五)
201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管理常识(五)
41.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表现在:(1)制裁的对象不同;(2)制裁的行为性质不同;(3)制裁的原则不同。
42.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行政效率是效果与消耗之比,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人员和科学技术。
43.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1)增强现代效率观念;(2)完善行政管理体制;(3)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4)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5)健全行政法制;(6)实现行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7)改善行政环境。
44.当代西方国家以新公共管理为方向的政府改革基本上可以被定义为追求“三E”(即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效能)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与传统公共行政追求效率原则不同,新公共管理实现由效率优位向绩效优位转移,实际上扩展了效率的内涵。
45.行政效率的要素包括效益要素、经济要素和时间要素。
46.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不同于领导者,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偏重于决策与用人,而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领导作为动态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领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领导是一种“投入”与“产出”;(3)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的函数。
47.行政领导者个人素质结构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
48.领导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2)可行性原则;(3)系统分析原则;(4)对比择优原则;(5)时效原则;(6)团体决策原则。
49.行政决策依据决策目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存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第三篇:重庆事业单位复习提纲_+综合基础知识资料+管理基础知识资料绝对霸道
重庆市2010年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
考 试 科 目 大 纲
㈠《综合基础知识》
1、政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3)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法律(1)法理学
法治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我国当代法的体系;法的运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宪法学
宪法的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3)主要实体法
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4)主要程序法
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3、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2)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中国的国情国力;重庆市情。(3)主要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经济组织。(4)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地区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4、科学技术(1)科学前沿问题
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和认知科学。(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纳米研究;其他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5、公文写作
(1)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 公文基础知识;公文规范。(2)常用公文写作
决定;意见;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3)事务文书写作
会议记录;简报;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规章制度;贺词;感谢信;慰问信。
㈡《管理基础知识》
1、管理概述
(1)管理的概念与特性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特性。(2)管理的职能和类型
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的发展;管理的类型。(3)管理者的职责与技能 管理者角色与类型;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4)管理环境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各种组织的一般环境;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两种环境分析方法介绍。
(5)管理理论的发展
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2、决策(1)决策概述
决策的本质;决策的分类与原则;决策的基本步骤;决策的主要方法。
(2)预测
预测的含义;预测的主要方法。(3)决策与心理
决策中的常见心理效应;决策中的心理压力。(4)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的含义及其利弊;参与决策;群体决策的基本择案规则。(5)计划
计划与决策;计划的类型与作用;计划的编制;滚动计划法。
3、组织(1)组织概述
组织的概念与特征;组织的类型;组织的功能。(2)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内容。(3)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4)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的概念与原则;管理人员的选聘;管理人员的考评;管理人员的培训。
(5)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类型;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内容与影响因素。
4、领导
(1)领导与领导者
领导及领导者的含义;领导的构成要素;领导艺术;领导者素质。
(2)人性假设和领导理论
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3)激励理论
激励的含义;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激励技巧。(4)沟通
沟通的特点与功能;沟通的过程与流向;沟通网络;沟通障碍及其克服;冲突与谈判。
5、控制(1)控制概述
控制的含义;控制的基本条件、特点与功能;控制的类型;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2)控制过程
制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工作;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3)控制方法
财务控制;人员行为的控制;综合控制法。
6、创新
(1)创新及其作用
创新的涵义;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创新的类别与特征;创新的作用。
(2)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制度创新。
(3)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创新思维的作用与意义。(4)创新的过程与组织 创新的过程;创新的组织。
7、管理方法(1)管理方法概述
管理方法的内涵与分类;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2)刚性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3)柔性管理方法
传播方法;情感方法;心理方法。
8、管理绩效(1)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的构成;管理成本的变动及其原因。(2)管理效率
管理效率的含义;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影响及其控制。
(3)管理绩效的评价
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评价的方法;评价后的修正。(4)管理绩效的提高
绩效不良的原因;绩效提高的方法。
9、事业单位及其改革(1)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及其基本内涵;现行事业单位的范围;事业单位发展概况;传统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
(2)事业单位的改革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3)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方向;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一编政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 第三章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第二编法律
第五章法理学
第一节法治理论
第二节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我国当代法的体系
第四节法的运行
第五节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第六章宪法学
第一节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
第四节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五节国家赔偿制度 第七章主要实体法
第一节行政法
第二节民法
第三节刑法
第四节经济法
第五节商法 第八章主要程序法
第一节行政诉讼法
第二节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刑事诉讼法
第三编经济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市场经济概述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人分配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十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
第二节重庆市情
第十一章主要国际经济关系
第一节国际贸易关系
第二节国际货币关系
第三节国际投资关系
第四节国际经济组织 第十二章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第一节地区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国际经济全球化
第三节国际经济协调
第四节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第四编科学技术
第十三章科学前沿问题
第一节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
第二节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
第三节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
第四节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
第五节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
第六节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
第七节脑科学和认知科学
第十四章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节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
第四节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第五节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
第六节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
第七节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
第八节纳米研究
第九节其他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第五编公文写作
第十五章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
第一节公文基础知识
第二节公文规范 第十六章常用公文写作
第一节决定
第二节意见
第三节通知
第四节通报
第五节通告
第六节报告
第七节请示
第八节批复
第九节函
第十节会议纪要 第十七章事务文书写作
第一节会议记录
第二节简报
第三节计划
第四节总结
第五节述职报告
第六节调查报告
第七节规章制度
第八节贺词
第九节感谢信
第十节慰问信
附录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附录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附录三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第一编政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及其规
律;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在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阐述了商品和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的积累和资本的循环;
垄断资本的经济本质和特征。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
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 革。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体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宏观
性、总体性把握。从人类整个知识的角度看,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 和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
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在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
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统一起来,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
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的科学性,成为完全科学形态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各门学科从此变成如
同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精确的科学性,从而也就能真正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唯物
主义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 的秘密,历史唯物主义则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二者一起揭示了社会主义 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说明,物质的根本特
性是客观实在性。这一科学的物质概念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的根本
立场,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也清除了旧唯物主义所作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 理解。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 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但二者是不可分的。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一方面都
处于绝对运动中,另一方而,又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 式,同物质是不可分的。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的活动,它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 的性质和形式。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特征。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和社会变革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其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没有外部世界,即没有被反映的
对象,也就没有意识。意识的本质进一步证明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物质决定
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
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
赖。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独立地存在,都必然地处于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之中。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它是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必然地与周围事物 和现象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联系普遍性原理要求人们在实际
工作中,必须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要顾大局,识大体,处理好各方面的联系和关
系,反对孤立的和片面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不仅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同时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发展的
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和总方向,是指事物由
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向有序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偶然
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
可能那样出现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出现的趋势。事物发
展的必然性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是一致的。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 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
不能消灭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等特 点。
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揭示了世界永恒发展的基本规律,即质量互变规
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表示事物存在的规模、程
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要素在空间中的排列组合等的数量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质的量的
界限、幅度和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二量变是指事物的数量和场所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地
讲是不显著的、微小的、是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连续的、渐进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
本改变,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量变—质变
—新的量变,如此交替、转化,这就是推进事物变化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是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而实现的。一切
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事物的否定方
面是指促使事物走向灭亡的方面。一切事物都是一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统一。每一事物
都包含着内在的否定性,即趋于灭亡的必然性。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
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所谓“扬弃”,是指新事物在否定、克服、抛弃旧事物的同时,又保留、继承了旧事物中积
极的成分。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
物自己完善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螺旋式或波浪
式,即曲折前进的过程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否定之
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
部诸要素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
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系统中。矛盾的
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存在
着辩证的关系,两者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 而是相对的;斗争性则是无条件的,贯穿矛盾的始终,是绝对的。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是人的一种求知活动,是人的思维和外部世界的一种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的主体是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即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
自然性、社会性等特点。认识的客体是指与主体相对的、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对
象,即在实践中被引进到认识里来的对象。它具有客观性和对象性。认识主体和客体存在着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没有认识主体当然没有认识,而没有认识客体,认识也不可能
产生。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获得统一。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
面。一是实践关系。二是认知关系。三是价值关系。四是审美关系。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一方面,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
对认识的产生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
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认识对 于实践有反作用。
认识的过程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感性认
识是客观事物的现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生的认识。其特点是直接性、具
体性、丰富性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脑通过思维而达到
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反映其特点是抽象性、概括性、全而性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 和推理三种形式_
在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了解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卜分重要。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任何真理均包含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
观内容。真理又具有价值性,即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
足主体需要、对主体有用的属性。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因为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实践可以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
观。然后用实践的结果和认识相对照,相符的即真理,不相符的即为谬误。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讨,科学地揭示了人类
社会的本质,指出人类社会在本质-.I--是实践的。这是因为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是社会关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历史产生和发
展的基础。因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人类
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生产劳动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只有把握住生产劳动及
其发展,才能找到揭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才能真正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根源及 其客观规律性。
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有三方面重要因素,这就是地理环境、人口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理环境和人
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对社会的发展能 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能起特别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物质生
产实践是社会物质生活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它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
表现在:其一,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结
构和面貌。其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系统,根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直接形成于人们之间的交
往活动中。其基本构成有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两个子系统。生产力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们改造、利用
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
和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生产关系
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
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对生产关系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 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构方式,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
机关、政党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设施。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是统治
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新型的国家,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只对极少数的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社会观念结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一定关系和方
式组成的有机系统。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来看,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
在:一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二是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平衡;三
是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四是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 响;五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 基础变化要求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中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存在着作用和
反作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
质和水平,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
反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
系,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甚至破坏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贯穿于整
个人类社会的一条最普遍的规律。只有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力才能获得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反之,生产力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社会就停滞。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
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互相依赖、互相联系 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
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化。
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促进它的建
立、巩固和发展,对经济基础起维护的作用。上层建筑必须使自己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
求。当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时,它会促进、推动经济基础的变革以适应生
产力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它会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 阻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类矛盾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
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因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离开人,离开人的活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
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无数个人的活动汇成的,侮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
形成。历史的参与者是指一切社会中从事一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历史的创造者是指
社会历史的推动者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趋势的决定者。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理所当然的是社
会历史的参与者,但社会历史的参与者并不一定就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这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
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 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商品和货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
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商
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可以被它的所有 者用来和别人的商品相交换,就是说它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
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基础和内容。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
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
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 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一
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所特有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
劳动、同一次劳动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就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学
说是马克思创立的,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钥匙。
货币是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交换发展
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货币出现以后,整个商品世界 就分为两极。一极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商品,另一极是作为价值化身存在从而
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使用价值的货币。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
展成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了。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一
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所起的作用,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 段是两个基本职能。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就是商
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也
就是说,价值规律是阐述价值如何决定和如何实现的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价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一方
面由价值决定,受价值调节,另一方面还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价格经常与价值
不一致,不停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而且是价
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
门之间的分配;促进生产者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改进生产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促成经济活动中的优胜劣汰,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这就是价值规律的主要作 用。
二、资本和剩余价值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货币和资本的主要区别如下。
其一,是流通形式的不同。商品流通的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VV-G-W)。资
本流通的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这两个流通形式的区别是:第一,两者的买卖顺序不同.第二,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第三、流通中充当媒介的物品不同。
其三,是流通的内容和!J的小同商品流通的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目的是取得另一
种使用价值,这里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处在商品流通形式起点和终点的两种商品,在
价值量上是相等的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赚钱,即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
再卖出商品取得更多的货币。处在资本流通形式起点和终点的都是货币,但数量不等,后者
要大于前者。当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因此,严格地说,资本 的流通形式应该是:G-W-G′,G′=G十△G,即原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
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
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
料,从而丧失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有价
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其他商品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育后代
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用于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 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则形成价
值。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值的秘密就在这里。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
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劳动是劳动者生产自己和
家属生活必需品的必要劳动以外的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凝结为剩余价值,被
资本所有者占有,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是生产使用价
值的劳动过程,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
为具体劳动,不仅生产出一定的使用价值,而且还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同
时,工人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还创造新价值。这就是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当价值形成过
程超过了一定点,即工人的劳动时间超过工人为补偿劳动力价值而劳动的时间,就成为价值 增值过程,产生出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分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
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时间的绝对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
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
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靠延长工 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
马克思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
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它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的价值转换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不会变动其价值,因此,只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可变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生
产过程中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
新价值,会使原有的价值量发生增值,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叫可变资本。把资本
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也为 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资本的积累和资本的循环
人类社会要生存下去,生产就不能中断,因此,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地进行这种不
断重复和经常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可以分为简单再生
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是大于原有规模 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为了进行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就不能把剩
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或贮藏起来,而是必须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的资本,用来
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
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而资本积累
则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因此,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
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这种职能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作为各个 企业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个别资本,其运动采取连续不断的循环形式,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资本分别处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
商品资本形态上,这三种资本形式执行三种不同的资本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
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
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职能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产业资
本的循环主要是指产业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
三种职能,实现价值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整个运动过程。产业资本家为了不断地获取
剩余价值,他的资本必须不间断地进行循环运动。而产业资本的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又必须
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这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时 间上相继进行转化。
产业资本家为了生产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不能只经过一次循环就中止了资本的运动,而必须使资本的循环不间断地进行。这种周而复始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
资本周转的速度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周转越快,预付的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实际发挥
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因此,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 本的周转。
四、垄断资本的经济实质和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会从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
般规律和基本趋势。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最深厚的基础。根据列宁的分析,垄
断资本主义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经济特征。一是垄断组织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二是在金融资
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三是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四是从经济上瓜分世
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五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在战后的迅速发展,使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资产阶级国家成了真正意
义上的“总资本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的控制,干预与调节。第二,在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的参与和推动下,资本本身已高度社会化。第三,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推动下,资本已全面地国际化。第四,各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经济生活进行共同的干预产生了国际经
济协调的必要性与可能性_第五,国家直接参与国际经济剥削,对落后国家的国际剥削已从
过去的抢占殖民地进行超经济剥削转向J’更符合资本主义本质的经济剥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第一,它满足了社
会生产力发展对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需要第二,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巨大进步。
第三,它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阶级矛盾,从而为国民经济较为顺利地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第四,它对社会经济的运行进
行必要的宏观调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较为平稳和迅速的发展。第五,它对剥削发展中国家 的方式进行了调整,既保持了剥削,也避免了过于激烈的反抗与冲突。第六,它对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要求。
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 的经济本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私人垄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私人垄断
资本为了攫取高额利润,维护国内垄断统治和争夺世界霸权而运用国家政权的一种形式。构
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体是垄断资产阶级,而国家则是“理想的总资本家”。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产生,丝毫没有触动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而是使其发展到了顶点。其次,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为垄断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和维护垄断资本统治服务的。国
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考虑更多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因而更集中地代表了垄
断资产阶级的意志。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加深的条件下产生
和发展的,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一些调整,暂时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私有制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调整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限
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又会进一步加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 私有制的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而延缓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而又通
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更充分的物质条件,使社会主义不可避免 地要取代资本主义。
第三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是反映早期无产者群众解放要求的社会主义学说。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
中叶,共经历了300多年的时间。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最杰
出的代表。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尖锐地批判,对未来人类理想
社会作了天才构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思想材一料。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客观上起了唤醒工人阶级革命觉悟的促进作用。这些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但是,空
想社会主义也存在严重的历史局限性。一是他们的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二是未能找
到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根本力量和有效途径。
由于空想社会主义存在严重的局限,不能为无产阶级指出摆脱雇佣地位,实现自身解放 的真正出路,因而最终必将被科学社会主义所代替。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
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 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
供了社会政治条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参加革命实践和进行科学研究中,创
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就使社会主义理论从人们头脑的幻想中摆脱出来,建立在
现实的经济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之土,从而变成了科学的理论。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
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正式诞生,最终完成了对空想 社会主义的超越,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革命性转变。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有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
体系。其主要内容有:第一,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第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第三,无产阶
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道路。第四,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无
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第五,关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为要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的理论。第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完善、发展和成长为共产主义
社会的必然性的理论。第七,关于国际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相互关
系的理论。第八,关于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完成了社会主
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第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
阶段。第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第四,科学社会主义的 诞生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两大运动合流,整个地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后,首先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社会主义制
度实践的代表人物是列宁。马克思恩格斯在认真研究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得出无
产阶级革命必须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爆发才能取得胜利的结论。列宁在深人研究和
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进人帝国主义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
胜利的思想。列宁认为,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
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917年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成功地发动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理 想变成了现实。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次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开辟了无
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时代。第三,十月革命的胜利动摇了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半殖
民地的统治地位,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纪元。第四,十月革命的
胜利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广泛传播和无产阶级政党在各国的建立。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先例可
循,列宁根据现实情况,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918年,面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列宁实行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并试图直接过渡到
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余粮征集制和粮食贸易垄断制为核心,是在战争和经济遭
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为动员一切力量保证战争胜利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虽然在战争环境中建立过不朽功勋,一旦战争结束,它的局限性就立即暴露出来,苏维
埃共和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共十大一致通过了《关于以实
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它标志着苏维埃共和国进八一r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
个新的时期。接着,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
1921年5月,俄共通过了《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有:第一,以粮食
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第二,允许进行小工业商品和农产品的私人贸易。第三,在工业方面由
全部国有化改为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改革经济管
理的体制和方法。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 索。
新经济政策本来是长期的社会发展战略,然而,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从1928年开
始,苏联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进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完成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
改造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模式—斯大林模式。它的基本
特征在于高度集权。具体说来,在经济方面,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高度集中的
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在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 的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与终身制,以人治代替法治。虽然苏联社会
主义体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但它的基础和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
下,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卫国战争 的伟大胜利。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和亚洲的十几个国家,经过共产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英
勇斗争,利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造成的条件和基础,先后建立了一批人民民主国家政权,并
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走向多国胜利。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共
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达到16国。
三、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曾经在历史上推动过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
这一模式发展起来的日益严重的弊端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进一步发挥,一些社会主义国
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了改革运动。
这场改革运动发端于南斯拉夫。1949年底,南斯拉夫共产党人顶住苏联的压力,根据
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本国国情,进行了颇具特色的“自治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的主要特点是分权。在经济生活中,国家不直接管理微观经济,企业
实行自治;在政治生活中,尝试改革中央高度集权的体制,扩大人民民主,实行地方分权和
党政分工。南斯拉夫对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地 位。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东欧各国也相继开始改革。这场改革断断续续,一直到1989年
东欧剧变。改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改革的总体发展进程看,东欧国家到剧变之前大都经
过了改革的发端、高潮和调整三个历史阶段。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和各国执政党对改革认识的
差异,各国又存在着改革时间的早晚与力度大小之别,其改革的思路、主张和方针政策也呈
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从总的来看,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东欧国家的改革基本上是社会
主义性质的,改革的内容,在政治方面主要是清除个人崇拜,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在中央集中
领导下局部下放管理权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弊端的反思。这 些改革从实践上说明了社会主义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其发展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了改革。在政治体制方面,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权力下
放,减少指令性计划性指标,调整农业政策,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工业和建筑业管理体
制等。这次大规模改革,范围很广,具有一定深度。改革既有成绩,也有错误赫鲁晓夫在
1964年被一场“宫廷政变”赶下台,接替他的勃列日涅夫在执政18年期间,只对苏联社会
主义模式修修补补,不谈改革,错过了改革的机遇。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东欧掀起了改革浪潮,由于方向错误,在短短
几年时间,局势就迅速失去控制。先是东欧国家相继发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这些国家的
共产党被迫下台,反共势力夺取了政权,社会主义制度被摧毁,转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
路。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后,最初的改革还坚持共产党的
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方向后来,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改革 的方向发生重大改变,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作用。1991年8月,苏联共产党垮台;12月,存在74年之久的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结束了自己的历
史。苏联、东欧的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后来居上。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结束了历时10年 的“文化大革命”,从而使我国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共产
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苏联、东欧剧变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继续坚持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积极应对国内外的挑战,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取 得了不同程度的新成就与新进展。
苏联、东欧剧变后,这个地区的国家纷纷转向资本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
会制度的模式在苏联、东欧地区失败了。可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并没有销声匿
迹。原苏联、东欧地区的一些共产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分化与重组后,开始重新崛起;一些
新兴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政党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进行新的探
索,继续在本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2.如何认识当代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叙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建立,经过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10月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
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完成了农业、手工
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中国共产
党人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我们取得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
就,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全面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奋力奋斗。在党的建设理论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
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根本宗旨;党的纲领和路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的纪律和党的团结统一;党员和党的干部。
核心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党的建设理 论。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伟大胜利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
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
第四篇:2018重庆《管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
第一章
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
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呈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统治者、政府的领导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以及他们以各种形式委托的代理人、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的领导者。管理主体包括个人形式和集体形式。
2、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
管理外部环境:①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自然资源状况;
②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制度、法律和政策等; 管理内部环境:组织性质、人员状况。管理环境包括动态和稳态
3、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管理的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质上就是为了有效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4、管理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必要环节
有效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机会、时间、信息等。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6、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典型社会性
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主观作用于客观的活动。
二、管理的特性
1、管理具有两重性(两个方面)①一般性和特殊性
②科学性:按照客观规律、规范要求、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 艺术性:实践性(对“度”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
2、管理具有目标性(重要依据)
管理目标是特定组织和群体成员的共同部分,不是个人的;
管理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性;
管理目标具有时间跨度的区别; 管理目标具有多元价值性;
具有先进性和现实可能性;又需一定的弹性。
管理的目标性使得管理具有明确的活动和资源配置方向;具有激励被管理者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的功能;具有创造和谐管理环境的作用。
3、管理具有组织性(核心要素)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组织的机能;
体现: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具有同一性;管理必须以组织作为其行使和实施的载体和依托;管理必须以组织的合理构建作为其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和基本职能;管理活动受组织规则和规范的制约。
管理的组织性使得管理可以迅速有效地集合起所需资源;使得管理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贯彻组织的目标和管理实施方案;使得管理能够按照有序和规范的途径运行。
4、管理具有创新性(重要途径)——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方式
管理的创新性来源于管理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来源于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
三、管理的职能 一些学者的描述:
20世纪初期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0世纪50年代孔次——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控制
20世纪30年代古利克——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人事、沟通
1、计划(首要职能)
①活动条件研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
②制定业务决策
③编制行动计划
2、组织
①设计组织:机构设计(组织的部门)、结构设计(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②人员配备:适当的工作由适当的人承担;
③组织变革
3、领导
指导和协调组织中的成员,包括管理者激励下属;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等。
4、控制(承上启下)
包括衡量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偏差;采取矫正措施。
5、管理职能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20世纪60年代:创新——是组织活力之源泉;
现代管理中重视协调职能——协调是管理活动所力图要实现的根本宗旨。计划:确定目标,开发分计划,制定实施途径;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 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督,确保其按计划完成;
四、管理的类型
社会生活的两大领域:公共领域——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是其主要组织形式;
非公共领域——企业构成了其主要组织形式;
1、公共管理
含义: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①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根本目标);
②以公共组织为依托(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形式);
③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公共权力是社会力量中最大的;具有运用和运行的合法性;具有权威的约束性。
④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公共利益只有一项;
⑤公共管理接收公众监督。
2、企业管理
含义:企业管理是为实现单个个体利益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①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实现经济效益);
②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
③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④企业管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五、管理者的角色
20世纪60年代末,亨利•明兹伯格(加拿大)结论如下(10种角色,三个方面):
①人际关系:挂名领导、联络者、领导者;
②信息传递: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③决策制定: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六、管理者的类型
按层次分类——高层、中层、基层、(作业人员);
管理者的层次分类与管理职能
按领域分类——综合、专业(开发、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等)。
七、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层次与管理技能要求
八、管理环境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一方面,提供机会;另一方面,造成威胁。
环境分为三大类:一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环境、组织内部环境。
(1)一般环境(五个方面): 政治——社会制度、政策、方针等;
社会文化——某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 经济——宏观(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和变化情况等)微观(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技术——国家对技术的支持政策等;
自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资源状况等。
(2)环境变动与管理模式选择 组织环境的变动特性:不确定性、复杂性; 管理模式类型:①直线管理模式;
②科层系统:
③直线—参谋系统;
④矩阵系统;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
前5千年,古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
前2千年以前,古巴比伦——《汉穆拉比大法典》;
前370年,希腊哲学家色诺芬:“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工作得最好”
前284年,古罗马的连续授权制度——把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度;
15世纪形成了领导体制、流水作业、人事和成本控制等管理方式——威尼斯兵工厂;
16世纪意大利马基埃维利——《王子》,提出四项领导原则: 得到群众拥护,权威来自群众;维持组织的内聚力; 具备求生存的意志力;崇尚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儒家管理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
道家管理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
法家管理思想:核心是“法治”——“法”、“术”、“势”
商家管理思想:范蠡“积著之理”、白圭“治生之学”
二、产业革命后的管理思想
18世纪中期,亚当•斯密(英)——《国富论》,阐述劳动分工的作用;
罗伯特•欧文(英)——工人是“有生机器”,主张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辟了人际关系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先河;
查尔斯•巴贝奇(英)——《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科学管理的启蒙者;
19世纪下半叶,亨利•普尔(美)——强调管理专业化。
三、古典管理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美),《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主要内容——①作业管理: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工作定额原理;
科学的挑选和培训工人;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②组织管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 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其他代表人物:
乔治•巴斯(美)——是泰勒最早、最亲密的合作者;
亨利•甘特(美)——甘特图,“计件奖励工资制”;
吉尔布雷斯夫妇(美)——为制定科学的劳动定额和工效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亨利•福特(美)——1913年借助于传送带建立了世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线装配线。
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地位:
贡献——a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打破传统观念,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b强调实践对理论的作用,在实践中运用管理技术和方法;
c创造和发展了技术和方法,如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和差别工资制等。局限——a把人当作“经济人”;
b只重视个人作用,忽略人的集体行为; c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因素;
d仅解决个别具体工作效率问题,没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
2、古典组织理论——不像科学管理理论过于侧重基层作业基础,是侧重于整体协调和控制。
①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欧洲管理学先驱)管理思想代表作: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主要内容——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6种): a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等); b商业活动(采购、销售、交换等); c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和运用等); d安全活动(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等);
e会计活动(货物盘存、成本统计和核算等); f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的一般原则(14种):劳动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命令、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集中(权力)、等级链与“跳板原则”、秩序、公平、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
②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马克斯•韦伯(德,“组织理论之父”),《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最有效和合理的组织形式。
主要内容——明确的分工;自下而上的等级系统;职务要求决定人员任用;理性 的人员关系;管理人员的职业化;严明的规则和纪律。
四、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
1、人际关系理论
霍桑试验: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访谈试验——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澳):1933年《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和1945年《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主要内容——a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
d存在着“霍桑效应”,即对于新环境的好奇与兴趣,可以导致组织成员有较佳的成绩。
2、社会系统理论
巴纳德(美):《经理的职能》,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问题
主要内容——a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b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意愿、信息交流;
c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下级的认可。
五、现代管理理论
1、管理过程学派——是由法约尔管理思想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孔次和西里尔•奥唐奈
基本观点:管理是一个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五个职能;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2、行为科学学派——是在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马斯洛、赫兹伯格、布莱克、穆顿
基本观点:探索人类行为规律,善于用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一致的;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实行民主参与管理。
3、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代表人物:特里斯特(英)基本观点: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社会协作系统与技术系统的相互协调;主要倾向于研究工业工程学,包括人机工程研究。
4、决策理论学派——由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
基本观点:决策包括提出决策理由、找出方案、选择方案和评价方案等过程;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决策以满意为准则;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的“人—机”系统。
5、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卡斯特
基本观点:组织是由人、物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主题;组织内部的子系统包括目标和准则、技术、社会心理、组织结构等。
6、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理学派
代表人物:伯法《现代生产管理》
基本观点:管理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各种可行的方案均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广泛应用计算机。
7、权变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在美形成的
代表人物:卢桑斯(美)《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
基本观点:权变理论强调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强调环境变量同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8、经验或案例学派
代表人物:戴尔、德鲁克
基本观点:主要从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方面来研究管理,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前人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六、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1、目标管理——1954年德鲁克(美)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把“以目标实现为前提的管理”转化成以目标为控制手段的管理;
三个步骤: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菲根堡姆博士在1961年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中首次提出
步骤:对员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教育;
使员工充分了解市场;
建立明确的质量基准,质量评测制度、激励机制;
改变质检人员“挑问题者”的形象,消除同开发者之间的隔阂和对立;
建立一套明确一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把质量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建立质量小组,加强团队工作培训。
3、绩效管理理论——“关键业绩指标法”(KPI)和“平衡记分卡法”(BSC)
四个环节:绩效计划、管理绩效、绩效考核、奖励考核
4、知识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彼得•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作者”
“职位权威”开始被“知识权威”取代,工作方式从“服从命令”向“主动学习”转变,组
织结构则从命令链转向网络化
第二章
决策
一、决策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决策实施过程的体现,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含义:是决策者为达到某种预定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方案,并对其做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
包括:决策主体(灵魂和核心)——参与决策的领导者、参谋者、决策的执行者;
决策客体——决策对象、决策环境;
决策理论和方法——减少和避免决策结果的偏差与失误;
决策信息(前提和基础)——决策主体掌握充分的信息才有可能作出正确决策; 决策结果(目标)——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决策的特征:目标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
二、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战略性决策:包括组织目标、方针的确定,组织机构的调整等;
具有宏观性、全局性、方向性、原则性特征。战术性决策:包括管理性决策和业务性决策,其目标具体,问题单一;
具有微观性、局部性、区域性、阶段性特征。
2、按决策问题的重复问题程度——程序化决策:例行、常规、定型化、重复性问题。
非程序化决策:例外问题。
3、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4、按参与决策的决策主体——个体决策、群体决策
5、按决策目标的多少——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
6、按决策所解决的问题性质——原始决策、追踪决策
7、按决策涉及时间的长短——长期决策、中期决策、短期决策
8、按决策者在管理系统中所处的层级——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基层决策
9、按决策思维的方法——直觉决策、经验决策、推理决策 10决策中可选方案的数量——开关式决策、旋钮式决策
三、决策的原则
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原则、效益原则。
四、决策的基本步骤
问题发现和诊断——确定目标(基本前提)——拟定备选方案——分析方案——选择方案
五、决策的主要方法
1、确定型决策方法——盈亏平衡点法
盈亏平衡点: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即利润为零。
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方法
决策树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风险决策中,概率的表现形式有主观概率和客观概率。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保守法(小中取大法):选择在最差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要选择的;
冒险法(大中取大法):选择在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要选择的;
折中法:采用乐观系数来评价最大收益值和最小值,算出各种方案的折中收益值,然后选择折中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预测
一、预测
1、含义:就是立足于过去和现在,预计和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
2、程序:确定预测目标——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选择预测方法——评价预测结果——编
写预测报告。
3、预测的主要方法
①定性预测方法(又称经验判断法):
——专家调查法:包括专家个人调查法和专家会议调查法;
德尔菲法:是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
②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分析计算法、统计预测法)
——时间序列法:又称历史延伸法、外推法,包括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两种形式;
因果预测法:是根据各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相互联系、制约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因
果数学模型来进行预测,比如回归分析法。决策与心理
一、决策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1、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以点代面,以偏
概全;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
2、首因效应(先头效应):依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今后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来验证第一印象。
3、近因效应: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的影响作用。
注:首因效应一般在陌生人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近因效应一般在熟悉人之间起重要作用; 认知结构复杂的人易出现首因效应,认知结构简单的人易出现近因效应。
4、从众效应:自觉以多数人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表现为:保全自己利益、权宜之计、模仿与服从、缺乏自信。
5、定型效应:在人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人的固定形象,使人产生偏见,“有色眼镜”看人。
6、反衬效应:指人们对事物进行相互比较的过程中的形成的心理效应。
7、投射效应:指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一些常见的:乐队效应(群体意见为个人左右)、黄灯效应(找借口拖延)、新闻效应(对新闻信息积极反应)、颂歌效应(报喜不报忧)等。
二、决策中的心理压力
1、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
引起压力的原因:生活事件、挫折、心理冲突、不合理的认识。
心理冲突的表现形式:趋避冲突(想达某目标又不想付某代价,两者又不能同时实现)、(矛盾冲突)
双趋冲突(两个好处都想要,因不可同时兼得)、双避冲突(两种都不想要,但必须选择其一)。
2、逆反心理:受信者的态度变化与说服方向完全相反,是一种心理抗拒反应。
超限反应:机体过度接收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当外在劝导或影响威胁到自我价值时进行保护引起反向的反应;
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3、心理压力的持续时间
根据塞赖的压力反应理论,承受压力过程包括: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力竭阶段。
4、影响心理压力的因素
实现决策目标的难易程度、所要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决策后果对决策者个人的利害关系、决策风险的大小、决策时间的压力大小、决策失败后的回旋余地大小、决策目标的多少及其相互的冲突程度、决策环境的变化程度、决策者对处理同类问题经验的多少、群体决策中责任的分散程度。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
1、含义:又称集体决策,指由包括两人以上的人完成的决策。
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
2、优点: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方案;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提高决策合法性。
3、缺点:消耗时间长;不能避免少数人统治;屈从压力;责任不清。
4、头脑风暴法——1939年奥斯本(美)首先提出,“开动脑筋、互相启发、集思广益”
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12人为宜,会议可以考虑利用圆桌,使人感到人人平等;
二、参与决策(民主决策形式)——是削弱和制衡集权式领导的手段
1、含义:指组织的一般成员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参与决策并影响决策。
2、流程:定义问题和列出时间表——确定决策者与核准者——找个领导人——召开正式决策会议。
三、群体决策的基本择案原则 完全一致(一票否决)、商议一致(补偿交换投票)、多数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等级决定程序(由最高等级者定夺); 孔多塞标准(两两对比)、博尔达计数(按偏好次序打分)、赞成投票制(同意表决)、正负表决法(对某一方案投赞成或反对)。计划
一、计划
1、含义: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
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
2、计划与决策:
区别——决策是选择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
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
联系——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延续;两者相互渗透。
二、计划的类型和作用
1、计划的类型:长期计划(5年以上)和短期计划;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战略性计划(共5种)
和战术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2、计划的意义:是一种协调过程;可减小不确定性;可减少重叠性和浪费性的活动;设立目标和标准以便进行控制。
3、计划的作用:为组织的稳定发展提供保证;明确组织成员行动的方向和方式;为有效筹集和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为检查、考核和控制组织活动奠定基础。
三、计划的编制
估量机会(起点)——确定工作目标——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拟定备选方案——评价与选择
方案(关键)——拟定备用或应急计划——拟定派生计划——编制预算。
四、滚动计划法
按照“近细远粗”原则,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逐步向后移动。从时间上,适用于制定长期计划;从内容上,适用于产品品种比较稳定的生产与销售计划以及物资供应计划的制定。
1、制订程序:按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的计划——找出差距,了解存在问题——调整和修订——将计划期向后移动,并制定出第二个计划期的计划。
2、计划修正因素: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客观条件的变化;企业经营方针的调整。
3、优点:更切合实际;使长期、中期、短期计划相互衔接;加强了计划的弹性。
第三章
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既是管理的载体又是管理的工具,同时也是执行组织计划的重要手段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途径;包括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要素。
构成组织的基本因素是人,同时也包括各种物质及非物质资源,特定的规则因素。
一、组织
1、含义:静态——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以上的个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结合起来的协同行动的有机整体,如政府、军队等。
动态——指围绕一定的目标,设置并建立组织结构,安排群体成员的职位,确定其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使其具有较高效率的群体的管理行为或过程。
组织是静态的有机整体或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和动态的组织行为或过程的有机统一。
2、特征:目标的一致性(包括价值目标、层次目标、阶段目标);
原则的统一性(基本依据和规则标准,规范性体现);
资源的整合性(基础)
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属性上的双重性、形式上的结构清晰性和设计模型化、边界上的开放性和封闭性。
3、类型:正式组织——适用于组织目标明确、组织环境稳定、目标实现周期长且工作难度大的事业单位或工商企业。
非正式组织——成因:利益型、信仰型、兴趣型、情感型、亲缘型等;
作用:积极型、消极型、中立型、破坏型等; 塞利士(美):冷淡型、乖僻型、策略型、保守型;
道尔顿:垂直型、水平型、随意型。
机械式组织——适于组织环境稳定、竞争不太激烈、生产稳定有序、生产技术成数的组织。
有机式组织——适于组织环境变化快、竞争激烈、产品更换快、组织规模较小的组织。
4、功能:整合功能(核心)、凝聚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激励功能。
对于一个特定组织,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战略目标和环境状况。
二、组织设计
1、原则:目标一致性、分工协作、精简高效、权责对等、动态适应。
2、内容:职能与职位的分析与设计;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分析及设计;决策系统的设计; 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 控制系统的设计;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规划。
3、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环境、战略、技术、组织结构。
三、人员配备
1、含义:指管理者根据组织结构中所规定职务的数量和要求,对所需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择、考评和培训,并创造条件推动其发展的管理活动。
2、过程:根据组织内外环境或条件制定目标和计划;
制定组织计划,建立组织结构,确定和预测现在或将来所需人员; 确定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和发展方案。
3、原则:经济效益~、任人唯贤~、因事择人~、量才适用~、制度规范~、促进发展~。
5、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
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良好的决策能力; 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
6、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
制定选聘计划——进行职务分析——发布招聘信息——搜集相关信息——测试与筛选——正式聘用人员。
7、组织人员的考评方法
有自我评价法、业绩表评估法、民意测验法、目标考评法、专家评估法、排队法等。
8、组织人员的培训的内容
包括态度培训、技能技巧、应知应会的知识。
四、组织结构
1、结构类型:
直线型组织结构:单线式组织;
职能型组织结构: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管理;
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于产品品类多、销售范围广的大型企业,如跨国或地区企业; 距阵型组织结构——适于需要集中各专业人员完成项目或任务;
虚拟网络型组织结构——自身资源少、业务不稳定、管理信息系统发达的中小组织。
2、组织结构发展趋势特点:
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柔性化、多元化、分立化。
五、组织文化
1、含义:组织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
2、特征:无形性、实践性、独特性、传承性、可塑性。
3、结构:物质层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
制度层文化——约束和规范,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组织风俗;
精神层文化——核心和灵魂。
4、类型:
河野义弘的组织文化类型——活力型、独裁活力型、官僚型、僵化型、独裁僵化型;
迪尔和肯尼迪型——强人文化、拼命干尽情玩文化、赌博文化、过程文化;
科特尔和赫斯科特型——强力型、策略合理型、灵活适应型。
5、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
6、内容:显性内容——组织标志、工作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管理行为;
隐性内容——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组织精神、组织素养、还包括组织的美学意识、组织心理、组织的管理思维方式等。组织文化的塑造: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强化人员认同;提炼定格;巩固落实;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六、组织的变革与创新
1、组织变革的含义:是组织为适应内外部环境及条件的变化,对组织的目标、结构及组成要素等适时而有效地进行的根本性重构或再设计。
早期组织变革理论家Lewin将组织变革过程分成3个阶段:解冻、变革行动、再冻结;
组织变革的动因: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领导层的忧患意识、科技的飞速发展;
2、类型:综合性变革、结构性变革、技术主导型变革、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以任务为基础的变革;
2、组织创新的路径:
战略先导型组织创新、技术诱导型组织创新、市场压力型组织创新。
第四章
领导
一、领导与领导者
1、含义:领导就是引导和影响人们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而领导者就是实施这种行为的人。
2、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管理者是正式组织被任命的,具有法定权力区进行奖惩; 领导者可能是被正式组织任命,也可能只是群体内自然产生的; 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有效的领导者。
二、领导的构成要素
1、构成要素:权力或影响力(权力是领导的首要构成要素);对人的理解和激励;营造组织气氛,构建组织文化。
2、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法定权、强制权、奖励权、专长权、个人影响权。
3、领导者用权的原则:合法、公正、民主、例外。
三、领导艺术与权术的区别——特征:创造性、应变性、综合性。
两者的目的不同、两者的实施标准不同、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两者的实际效果不同。
四、权力的构成(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
职务权力:法定权、强制权、奖励权
个人权力:专长权、个人影响权
领导者用权应遵循的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民主原则、例外原则。
五、领导者素质
1、领导者素质特征:综合性、时代性(与时俱进)、动态性、层次性(罗伯特•卡次提出领导者需
要三种:概念能力、人际能力、技术能力);
2、领导者素质理论最早起源于西方,被称为领导者特性理论或领导者品质理论,“伟人论”;
3、公共部门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性假设和领导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
X—Y理论——麦格雷戈,1957年《企业中的人性方面》提出
X理论:人天生懒惰;不愿承担责任;以自我为中心;反对变革;缺乏理智。
Y理论:人要求工作;主动承担责任;自我指挥和控制;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激励。
从经济人到复杂人四种假设——沙因(美)
“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
二、领导风格理论:
1、领导风格四分图理论——斯托根梯和沙特尔为核心的研究小组提出
低结构低关怀
结构维度: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
低结构高关怀
角色的倾向程度。
高结构低关怀
关怀维度:领导者信任和尊重下属的观点和情感程度。
高结构高关怀(效果最好)
2、管理方格理论——罗伯特•布莱克和简•穆顿《管理方格》提出 1.1贫乏型:领导者不关心人也不关心生产; 9.1任务型:只注重任务;
1.9乡村俱乐部型:高度注重下属需求,不注意提高工作效率; 5.5中庸型:不偏重人,也不偏重生产任务,缺乏革新;
9.9团队型:对人对生产都注重(效果最好)。
3、领导风格理论——勒温根据领导者控制的力度和影响度提出 专制型:强制性命令;
民主型:依赖下属参与(效果最好); 自由放任型:给下属高度的独立性。
4、领导风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和施米特在《怎样选择一种领导模式》提出
领导决策,下属执行;
领导决策,下属执行,但有一定的解释义务;
领导决策,且须对下属所提问题进行回答;
领导提交决策的设想,下属讨论修改;
领导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出决策;
领导规定界限,在限定内,下属作出决策;
领导允许下属在规定的范围内行驶职权。
三、领导权变理论,也称领导情景理论
1、菲德勒权变理论——菲德勒(美)
三种情景因素: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两种基本风格:关系取向;任务取向;
三种情景因素组成的八种不同环境:
两种途径:一是替换领导者,选用适应新情境的领导者; 二是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2、情境领导理论——赫塞和布兰查德(美)命令型:(高任务——低关系)说服型:(高任务——高关系)参与型:(低任务——高关系)授权型:(低任务——低关系)
3、途径——目标理论——罗伯特•豪斯
支持型、参与型、指令型、成就型。
4、领导替代理论——斯蒂文•克尔和约翰•杰迈尔提出
现实中有时存在一种环境:领导毫无存在的必要,或者几乎没什么影响,是因为环境中出现了领导替代物。
①下属经过专业培训,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
②任务属重复性或程序化的;
③组织自身:一个具备了完备详细的规章制度的组织。
四、激励理论
1、激励的含义:指针对人的各种需要而给予适当满足,从而激发、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指引行为向特定目标的一个过程。包括需要、努力和组织的目标三个关键因素。
2、需要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1943年《人的动机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赫兹伯格(美),1959年提出
满意的对立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是没有不满意;
3、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维克多•弗罗姆,1964年《工作与激励》
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激励力量)是效价和期望值的成绩。
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亚当斯(美)
作出成绩并取得报酬时,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值也关心其相对量。
强化理论——斯金纳(美)
人的行为可以通过一种外部刺激达到强化的目标,包括正、负强化。
4、激励技巧
了解人的真正需要,预见和引导人的行为、激发人们积极性
五、沟通
1、含义:意义的传递与理解
2、特点:语言是最基本的工具,包括口头和书面;身体语言。
3、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获取信息。
4、过程:信息的发送者——信息联结的各个部分——编码(把所传递的信息转发为信号形式)——渠道(媒介)——译码(按照自己的方式把收到的信息进行阐释)——接收者(信息的客体)——反馈(指将自己的感受、评价向发送者反映)。
5、流向:横向沟通——在内部同级层次之间相互的信息沟通;
纵向沟通——在等级组织中,按上下级隶属关系所进行的信息沟通。
6、沟通网络(结构形式):
正式沟通:
链式沟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沟通方式,容易造成信息的遗失或失真)、环式沟通(两端相互衔接,形成一个闭环的信息沟通形态,组织的集中化程度和领导人的预测程度都较低,信息流动渠道不多,组织成员具有比较一致的满意度,组织士气比较高)、Y式沟通(集中化程度比较高,解决问题速度快,但易造成信息的曲解或失真,影响组织员工的士气,阻碍组织工作效率的提高)、轮式沟通(组织的集中化程度非常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很快,但组织成员的满意度低,适合于加强组织控制、要求决策效率高而快的组织)
全通道式沟通(开放式的,组织的集中化程度较低,士气高昂,具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但易于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有时会影响工作效率);
非正式沟通:由组织成员自行选择途径进行,其特点是比较灵活方便,信息交流速度快;但信息容易被夸大或曲解。
7、网络时代的沟通
网络对管理沟通的影响:在沟通方向上打破传统沟通的界限;使沟通方式的选择和组合更为自由灵活;为沟通网络提供更好的技术平台。
特征:沟通流程扁平化、沟通模式透明化、沟通活动互动化、沟通对象个性化
网络沟通的方式:网站、电子邮件、BBS等。沟通方式的选择一般主要依据人的主观而定。
8、、沟通的障碍及克服:
障碍因素: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
克服:正确对待、培养“听”、创造信任环境、缩短传递连、加强上下、平行沟通。
9、冲突与谈判:
冲突产生原因:沟通差异、结构差异、个体差异。
处理办法:回避、迁就、强制、妥协、合作。
谈判包括零和谈判和双赢谈判。管理者实现有效的谈判坚持以下原则:
理性分析谈判的事件、了解谈判对手、抱着诚意开始谈判、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第五章
控制
一、控制
1、含义:是保证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况动态适应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
2、主要目标:限制偏差的扩大;适应环境的变化。
3、必要性: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
二、控制的基本条件、特点与功能
1、基本条件: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
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
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2、特点:具有整体性、具有动态性、是作为人的控制并主要由人来控制、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手段。
3、功能:监督、纠偏、协调、激励。
三、控制的类型
1、根据控制活动的性质:预防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2、根据控制活动的进程阶段: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3、根据控制信息的类型: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4、根据控制的手段: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四、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控制应该同计划与组织相适应;
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适度性;
控制应该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具体性;
控制过程避免出现目标扭曲问题;
控制工作应注重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控制过程
一、制定控制标准(起点)
1、实质和要求
实质:控制标准是控制目标的表现形式,是测定实际工作绩效的基础;
要求:简明性、适用性、一致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相对稳定性、前瞻性。
2、过程和方法
过程:确立控制对象、选择关键控制点、制定控制标准;
方法:统计计算法—统计标准;经验估计法—经验标准;工程方法—工程标准。
二、衡量实际工作(第二步)
1、确定适宜的衡量方式:项目、方法(观察、报表和报告、抽样调查、召开会议)、频度、主体;
(需要衡量什么、如何衡量、间隔多久进行衡量、由谁来衡量)。
2、要求:以系统检查为主、定期进行、制度保证、抓住重点。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可分为计划信息、控制信息、作业信息;
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的有效途径;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
三、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最后一步)
1、偏差的性质和原因
偏差包括有利偏差和不利偏差;
原因:外部环境变化、调整组织的方针和策略、调整计划、管理不佳。
2、确定矫正措施实施的对象
组织进行的活动、衡量的标准、指导活动的计划。
3、选择适当的矫正措施
常用的纠偏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法律手段; 控制方法
一、预算控制法
1、预算的种类: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
2、预算的危险倾向:预算过繁、目标置换、效能低下
3、编制可变预算
4、零基预算法——“日落法”
5、项目预算法——“规划—计划—预算”
二、非预算控制法
1、实地视察法:视察是一种最古老、最直接的控制方法,其基本作用在于获得第一手信息;
2、报告制度法:通过采用对组织项目活动全面、系统的定期报告方式来进行 控制;
3、比率分析控制法:对组织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不同指标之间的比率分析,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组织的财务和人事控制;
4、会计审计控制法:是运用总分类账、明细账、往来账以及会计报表、会计资料所反映的数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控制;
5、统计控制法:统计数据控制法和统计概率控制法
6、计划评审技术法:以时间为中心,找出从开工到完工所需时间最长的关键路线,并围绕关键路线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以及对各项工作进行严格控制,以达到用最少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系统预定目标。第六章
创 新
一、创新及其作用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和“十一五规划”指出,要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
1、含义:阿罗斯•熊彼特(美),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首次提出“创新”;
知识管理专家艾米顿认为创新就是新思想到行动;
我国学者王德中认为:创新一般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以新的思想为指导,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方法、新手段,并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周三多认为,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
2、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①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维持是创新的基础和延续;
② 维持是为了给创新提供平台和条件,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 ③ 创新则为更高层次上的维持提供依托和动力;
④ 有维持无创新则会陷入僵化和倒退,无维持有创新则会陷入混乱和变动不定。创造是创新的核心;研发有助于创新;模仿是创新传播和扩散的重要形式之一;
3、创新的类别
① 从创新的规模及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② 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来分析:消极防御型创新和积极攻击型创新; ③ 从创新发生的时期来看:系统初建期的创新和运行中的创新 ④ 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⑤ 从创新内容看:包括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
4、创新的特征
创造性、风险性、效益性、动态性、时效性、综合性
5、创新的作用
① 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② 是提高效率之途; ③ 是获得高效益之法; ④ 是加强管理之路;
⑤ 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之本,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二、创新职能的内容
1、目标创新:即管理创新目标,对管理活动期先导性作用,设定要求包括可实现性、协调性、经济性;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特征——技术创新的市场性、技术创新效益的非独占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投资的高风险性、技术创新的系统性。
包括技术推动型创新和市场拉动型技术创新。
3、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
选择适合自身的企业制度形式; 建立创新制度体系; 保证制度创新的目标。
4、组织创新:组织结构创新方式包括兼并、分割、创新全新组织;
企业价值观的演变——①最大利润价值观②委托管理价值观③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随着企业价值观的演变,企业的工作方式也经历了演变——工作专业化时期、工作轮换和工作扩大化时期、工作丰富化及特征再设计时期、运用社会技术系统方法时期。
5、环境创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管理创新应注意:管理创新是一种手段、方式,而不是最终目的;
管理创新是一个持续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
管理创新贵在新、贵在超越,而不是生搬硬套;
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员工,而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家。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是指管理者积极探索环境与组织自身发展中的未知领域,开拓和创建组织发 展新局面的思维活动。
2、激发创新思维的因素:
目标——动机和动力;
意志——保证因素;
兴趣——引导作用;
情感——心理基础;
3、创新思维的特征:
新颖性、灵活性、艺术性、探索性。
二、创新思维的作用与意义
4、作用:①是一切管理知识和经验的源泉;
②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③可以开辟管理活动的新局面
5、意义:①知识和经验为创新思维提供契机;
②知识和经验为管理者确定创新思维的聚焦方向;
③知识和经验决定着管理者创新思维的质量。
三、创新的过程与组织
1、创新的过程:寻找机会——提出构想——采取行动——持之以恒。
2、创新的组织要求“
① 正确理解和扮演创新“管理者”角色;
② 创造促进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观念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制度是创新文化的保障); ③ 制定弹性工作计划(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 ④ 正确对待失败;
⑤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⑥ 处理好维持和创新的关系(既要开拓进取,又要求实稳健)。
第七章
管理方法
一、管理方法概述
1、含义:事实施管理活动,完成管理任务,达成管理目标的方式、手段、形式和程序。
2、分类:①按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以及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
刚性管理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柔性管理方法——传播方法、情感方法、心理方法;
②按管理对象范围:宏观管理方法、中观管理方法、微观管理方法;
③按管理对象性质:人事管理方法、物质管理方法、资金管理方法、信息管理方法;
④按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定性方法、定量方法。
二、管理工具的含义及类别
1、含义:是指管理主体实现特定目的或履行特定职责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机制、策略等;
2、管理工具的分类:
二分模式:按权力特征分为规制类和非规制类,按资源特征分为开支性工具和非开支性工具;
三分模式:常见分为志愿性工具、强制性工具和混合性工具;
四分模式:常见分为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和系统变化工具。
三、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综合运用
1、管理方法综合运用的理论基础
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管理辩证法:管理活动的联系管、运动观、变化观、发展观;
管理认识论:管理思想和理论来源于管理实践;
管理文化:指组织的全体人员在组织活动中共同凝结而成的理想信念、行为
方式和行动标准,是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之源;
管理的科学价值观: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理论的发展。
管理方法论基础:系统论——组织是人造系统的一种,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信息论——是组织进行决策、制定正确计划必不可少的依据,是进行、建立良好秩序不可缺少的手段,是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效能不可缺少的工具;
控制论——主要是研究如何调节和控制复杂的系统,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去运行。
2、刚柔管理的综合运用
刚柔管理的区别——刚性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依靠的是组织制度和职责全力,适用于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低创造性、衡量标准容易量化的工作;
——柔性管理的基础是员工对组织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依靠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适于高层次需求和革新。各自的优缺点:略
两者综合运用: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润滑剂”。一个组织是以刚性管理为主还是柔性管理为主,则完全取决于组织员工的素质、工作的性质以及组织的文化传统。
3、管理工具的选择、应用和组合——是管理工具研究的最基本的主题和归宿
管理工具选择——基本要素:结构、文化;
完整的要素:目标、工具的特性、工具应用的背景、以前的工具选择和意识形态;
工具效力评价——主要是效果、效率、公平、回应;
工具优化组合——可以取长补短,避免单个工具应用的片面性。
四、刚性管理方法
1、法律方法:指管理主体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司法、仲裁等法律活动,调整各种关系,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来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管理方法; 形式包括立法、司法、准司法三种;
特点: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预防性; 作用: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调节管理因素间的关系、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行政方法: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法定职权,运用决定、命令、指示、指导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的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形式包括行政决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行政指示、行政指导等;
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层次性、针对性;
作用:是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可以增加管理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3、经济方法: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形式包括预算(政治性很强)、税收、信贷(最灵活、有效的)、价格、工资、奖金等; 特点: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平等性。
五、柔性管理方法
1、传播方法:指管理主体通过管理对象的双向信息交流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从而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的方法;
形式包括新闻发布会、沟通性会议、公务谈判、游说策动、政务信息公开;
作用:传递信息、培养积极的态度、产生期望的行为;
运用:注重双向性(传递、反馈)、体现共享性、突出快速性、确保真实性。
2、情感方法:以情感与员工联系和沟通,满足员工心理需要,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管理效果的方法,其核心是激发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情感双向交流;
形式包括尊重、信任、关怀等;
作用:管理实践发展的必然、是发扬中国优秀管理传统的继承、是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总结、是开发组织人力资源,调动管理对象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运用:关心生活,温暖心理、发端于心,热诚待人、相互理解,顺畅沟通、开诚布公,倾听意见。
3、心理方法: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的社会心理进行详细了解和科学分析,按照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形式包括暗示与期待、培训等。
六、具体的管理工具
1、强制性工具:管制、公共企业、国家直接服务;
2、志愿性工具:市场、家庭与社区、志愿组织;
3、混合性工具:信息与劝导、政府补贴、产权拍卖、税收和用者付费。
第八章
管理绩效
一、管理成本
1、管理成本:(科斯首先提出)是指组织为了获得管理这一特有的稀缺性资源,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马歇尔在1890年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生产有四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2、管理成本理论主要组成部分(科斯提出)
内部的组织成本:构建正式组织结构框架所需的成本、内部组织管理机制的运行成本;
外部的交易成本:搜寻成本——指组织主体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交易所付出的代价; 谈判成本——指组织在契约谈判活动中所付出的成本; 履约成本——指组织监督交易合同履行所造成的资源支出。
管理的机会成本:用来衡量放弃其他选择而导致的潜在损失。
委托代理成本:监督激励成本——激励成本包括测量代理人努力程度的费用、测量报酬数量的费用以及使报酬与努力程度相联系的费用等;监督成本包括制定有关约束规则的费用、监督交易者执行约束规则的费用以及对监督对象进行惩罚的费用等; 承诺成本——在承诺中损害利益的经济赔偿;
剩余损失——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偏差导致委托人的福利受到损失。
3、管理成本的变动及其原因
组织规模——组织规模扩大,外部交易成本降低、内部组织成本增加; 产权制度——股东分散,外部交易成本较小、内部组织成本降低、监督激励成本和承诺成本增加;
组织环境——市场的竞争性与外部交易成本呈正比,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与委托代理成本呈反比,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的竞争都会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组织结构——直线型组织减少外部交易成本、增加内部组织成本,刚性组织结构减少内部组织成本,增加外部交易成本,减少委托代理成本; 组织文化、管理者才能
二、管理效率(选择管理方式的根本方式)
1、含义:指管理者从事管理劳动的效用性的效率(一定的管理成本可以取得的管理受益).;
2、特征:多重化——主要表现在管理效率的构成因素、形成条件和社会作用上;
集约化——表现在智力、信息和科技方面,从粗放到集约就是提高效率的过程;
综合化——主要表现在效率责任、效率关系和效能上。
3、影响因素:产权、管理过程、管理方式和管理者;
4、控制途径:①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②通过引导和改变人的行为,使其向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③提高管理密度和强度,增强管理过程的力度;
④完善市场结构,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者。
三、管理绩效的评价
1、绩效评价的标准
绩效:是组织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行为、方式和结果的总和。管理绩效:是组织发展各项管理功能的业绩、成果和效率的总和表现。管理绩效评价: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对组织的整体运营效果做出的概括性评价,一个比较以便形成客观最优的控制决策的过程。
制定绩效评价标准——内容: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和设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标准;
绩效评价指标类型: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
确定绩效指标原则: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定量与定性~、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动态与静态~、相对性与系统性~、可预测性原则;
绩效评价标准设定:基本标准——是指对某个被考核对象而言期望达到的水平;
卓越标准——对被考核对象未做要求和期望但是可以达到的。
2、绩效评价的程序
制定绩效计划——持续沟通——实施绩效评价——提供绩效反馈——绩效改进指导
3、、绩效评价方法 比较法:
排序法(直接排序法和交替排序法)是将员工按工作绩效从好到坏的顺序进行排列;
配对比较法将所有评价对象一一进行相互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排出名次,即两两比 较,然后排序,用于选择最佳员工比较有效;
人物比较法是所有人与某一个特定的人即所谓的“标准人物”进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是评价的依据更为客观;
强制分配法是要求评价者将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按百分比分类,评价人数少不适用。量表法:
等级择一法是指在事先规定各等级标准的基础上,由考评人员根据考评对象的实际状况对属于某一等级作出决定;
行为锚定量表法是将传统的业绩测评表和关键事件标准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绩效评价方法,以等级分值量表为基本工具,辅之以关键事件行为和事件描述,然后分级逐一对人员绩效进行评价; 行为对照表法(又称普洛夫斯特法)评价者先根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描述员工行为的量表,将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与表中的描述进行对照,找出准确描述员工行为的陈述,评价者选定的项目不论多少都不会影响评价的结果,此法不适合于对员工提供建议、反馈指导; 行为观察量表法是在行为锚定量表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它是通过指出员工表现各种行为的频率来评价员工的绩效,此法能够向员工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
综合尺度量表法是将结果导向量表法与行为导向量表法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法。
3、评价后的修正
评价结果的分析:信度和效度的分析(信度是指绩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效度是指绩效评价所获取信息及结果与需要评价的真正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
确定绩效偏差;
评价后的纠正措施:改进实际绩效、调整绩效目标;
四、管理绩效的改进
1、绩效不良的原因
外部环境的不稳定;
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政府治理和监管力度不够、董事会功能弱化、监事会未充分发挥;
管理观念的落后
2、绩效改进的目标
明确工作绩效差距(方法包括目标比较法、水平比较法、横向比较法)、查明差距产生的原因(个人条件、心理条件、组织内外部环境)、改进工作绩效管理的方式(预防性与制止性方式、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组织变革与人事调整)、发现与解决绩效管理中的矛盾(矛盾包括员工自我矛盾、主管自我矛盾、组织目标矛盾)。
3、绩效改进的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减少偏差)步骤——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精益思想:(减少浪费)步骤——识别创造价值的活动;
识别价值流的活动的顺序;
使活动流动;
让客户在整个流程中拉动产品或服务;
持续改进,让流程尽善尽美。
约束理论:(减少约束)步骤——识别约束、突破约束流程能力、让其他流程与约束流程同步、提升约束力、重复上述步骤
五、绩效改进的策略
1、广泛开展培训工作,将培训重点放在各级主管人员之上
2、通过公布绩效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的奖惩措施,从制度上保证绩效改进的实施
绩效改进方案一定要有实际操作性,要有行动步骤;
绩效改进方案要符合“SMART”原则;
绩效改进方案可以与计划目标制定相结合,也可独立制定;
绩效改进方案的形成可以多样,但关键是要控制过程,给员工以指导。
第九章
战略管理 第一节
战略管理概述
一、战略管理的含义
1、定义:最初由安索夫在1976年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中提出;
是指在制定、实施与评价具有全局性、指导性与纲领性的组织目标、方针与计划的活动中通过一定策略、技术与手段以实现长远目标的过程。
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战略评价 构成要素:战略思想(是整个战略的灵魂)、战略目标(是战略管理的核心问题)、战略重点(围绕战略目标进行,具有层次性)、战略阶段、战略对策(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多重性、灵活性)。
2、战略管理特征: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一个长远性的管理过程;是一门决策的科学与艺术。
二、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
1、战略管理的演进发展
三个阶段:长期规划时代(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消费者需求向高质量、有档次、多品种方向转变;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国际化;企业的行为受到规范和约束。
战略规划时代(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认识到,实施机动灵活的战略,是提升应对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战略管理时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战略管理三部曲—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
2、战略管理的传统学派——明兹伯格
设计学派(内外部环境协调)、计划学派(理论和实践结合)、定位学派(行业的稳定性)、企业家学派(强调个性化领导能力)、认识学派(认识风格差异性)、学习学派(在学习过程中制定)、权力学派(权力是战略制定的核心)、文化学派(强调集体思维)、环境学派(强调外部环境)、结构学派(将各派综合)第二节
组织战略
一、组织战略含义
1、含义: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在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内部条件的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制定的涉及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等内容的总体行动计划。
构成要素:战略愿景、目标与目的、资源、业务和组织。
二、组织战略的领导(把握与处理好以下关系):
战略目标与实现能力的统一; 外部机会与内部能力的匹配; 眼前生存与未来发展的互动; 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的衔接; 战略刚性与战略柔性的兼容。
三、组织战略的层次
1、组织总体战略
是组织的战略总纲,是组织最高层次的战略;
2、事业部战略
为总体战略服务,也称为竞争战略;
3、职能层战略
是组织各职能部门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第三节
战略管理的过程
一、战略分析(战略环境分析)
1、组织外部环境分析:机遇和威胁 组织内部条件分析:优势与弱势
2、战略SWOT分析——安德鲁斯在《公司战略概念》中提出
SO战略:(优势—机会)
WO战略:(弱势—机会)
ST战略:(优势—威胁)
WT战略:(弱势—威胁)
二、战略制定
1、战略制定的内容:
确定组织使命与目标、进行战略选择。
2、战略制定的一般程序:
识别和鉴定组织现行的战略——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评估组织自身素质——准备战略方案——评价和比较战略方案——确定战略方案。
3、战略制定的方法:
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上下结合法、战略小组法。
三、战略评价
1、战略评价的一般原则
一致性原则、合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对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原则;
2、影响战略评价的基本因素
战略评价者的价值观与行为偏好;
战略评价者所采取的工具与方法;
战略评价者掌握的信息与资料;
战略评价者的时效性限制。
3、战略评价过程
对每个方案与外部环境适应程度评价;
确定每个方案对组织提出的要求;
分析每个方案本身的一致性;
分析每个方案的风险与困难。
四、战略实施
1、战略实施过程中考虑的因素
结构追随战略、文化适应战略、资源围绕战略。
2、战略实施的类型
指挥型、变革型、合作型、文化型、增长型。
3、战略实施的原则
坚持目标的原则、适度合理性的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权变原则。
五、战略控制
1、战略控制的要素
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2、战略控制的类型
避免型控制、跟踪型控制、开关型控制、后馈型控制;
战略控制的方式:事前控制、事后控制、随时控制。
3、战略控制的作用
组织战略实施的控制是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
组织战略实施的控制能力与效率的高低又是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组织战略实施的控制与评价可为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反馈。
4、战略控制的原则
确保目标原则、适度控制原则、适时控制原则、优先控制原则、例外控制原则、适宜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信息反馈原则。第四节
战略管理的问题
一、问题:战略意识不强;
组织结构滞后;
战略实施刚性;
评估机制缺失;
组织战略管理能力欠缺;
战略规划脱离实际;
组织战略实施不力。
二、战略管理的改进
树立组织愿景、强化组织战略管理观念、提高组织战略管理能力、做好战略管理的宣传工作、明确组织战略重点、保证组织战略有效实施、保持战略控制。
第五篇:2014杨陵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五)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杨陵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五)1、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水果与苹果、梨子、香蕉之间的关系是()。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D.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3、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照惯例应该是()A.通过三个月后 B.批准之日 C.公布之日 D.公布三个月之后
4、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案范围的有()。A.收容审查 B.劳动教养 C.逮捕 D.行政拘留
5、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它会毁坏土壤的结构和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动、植物生长。其PH值范围是()。
A.小于5.6 B.小于6 C.大于6 D.大于7.6
6、王某将李某打成重伤,发现李某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李某的钱包,钱包里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有3000元现金,王某将其据为己有。关于王某取财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构成侵占罪 B.构成盗窃罪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抢劫罪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因素()。
A.市场主体
B.市场规划 C.宏观调控体系 D.社会保障体系
8、(多选)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广义的群众路线,他的具体内容包括()。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向人民群众学习
C.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多选)为履行好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责任,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包括()。
A.充分就业
B.价格稳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10、(判断)辩证的否定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的结果。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常识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关系的问题。苹果,梨子,香蕉是水果当中的一种,具有各自的特征,并且都具有水果的特征。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故本题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依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故本题选C。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照惯例是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故本题选C。
4、【答案】C 【解析】考查行政诉讼。逮捕属于司法程序,必须由检察院批准。不属于行政诉讼的涉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案范围。故本题选C。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酸雨是指雨水PH值不高于5.6的情况。故本题选A。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犯罪类型。王某起初只有殴打李某的故意而没有拿赵某钱包的故意,王某将李某打伤使其失去知觉并不是为了取得李某的财物,并不构成抢劫罪,所以D项是错误的。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显然王某拿走钱包的行为不符合抢夺罪的定义,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对于剩余的两个答案A和B,就要区分李某丧失知觉后,钱包归谁占有。王某在李某失去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财物的时候,具有盗窃的性质,所以应该认定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理论,在被害人失去知觉或者没有发觉的情形下,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之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故本题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构成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有四个基本要素或环节: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故本题选B。
8、【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群众路线的内容。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故本题选CD。
9、【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故本题选ABCD。
10、【答案】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实质是“扬弃”,是事物内部肯定方面战胜否定方面的结果。故本题错误。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文章来源:陕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shan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