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游戏小结(共5篇)

时间:2019-05-13 04:5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啤酒游戏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啤酒游戏小结》。

第一篇:啤酒游戏小结

啤酒游戏小结

在啤酒游戏中,我扮演的是零售商的角色。此角色在整个游戏流程中比较轻松。只需要填写订单和零售商情况总表。虽处于供应链的末端,确是需求的拉动源头。

一.实验状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充当零售商的角色,收益变化情况为由最初的较短时间的平稳增长转为较长时间的亏损,继而又开始盈利。实验在进行到9周,结束时收益虽然仍在上升,但由于库存的积压,已经出现了亏损的迹象。

二.原因分析

一开始由于有30箱的库存,这次游戏是采取抽5到10之间的数字作为销售量的,所以市场需求虽不确定,但波动不是很大,利润增长较平稳;而中期出现了较大的欠货量并且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扭转这种局面,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亏损;改变欠货的情况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后期的货物积压情况,利润上升缓慢.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

(1)市场需求预测失误

由于是自己抽取数字,需求是随机的,刚开始抽取数字都不大,一开始有30的库存,所以向上游批发商订购的量也不是很多,与市场需求相当,批发商也有充足的供货,所以收益平稳上升,后来第七周左右连续抽到较大的数字,供货不足,之前平稳盈利减少。

(2)对制造商的产量预测失误

虽说第二次玩这个游戏时,可以与上下游交流,可当我意识到订货量比较少时,开始加大订货,但是对制造商的生产预测失误,分配货物量比较少,不能达到预期要求,而我先前的订货量太少,从批发商处分得的货就更少了,因此,导致中间几周缺货导致收益下降。

(3)库存的调节失衡

在批发商能充足供货之后,我的欠货量开始减少,收益开始上升,直至不再欠货以后收益大幅上升。但是由于先前因为欠货的大量亏损,让我简单地以为囤货要比缺货好,所以在货源充足以后没有及时的控制进货量,又使得货物大量积压,导致后来收益上升幅度明显减缓,甚至如果试验继续的话,已经呈下降趋势。

(4)缺乏系统知识,主观臆断

在做游戏之初,纯粹是为了好玩,对于订货量只是凭主观感觉,没有实际分析利润公式就开始着手。在过程中发现自己利润持续走低时才开始反省。没有意识到如何计算与应用安全库存的概念,只是在缺货的情况下拼命进货,着眼于眼前,对于订货遇到或间隔时间内具体的订货数量概念模糊,对于自己的库存水平没有精确的持续的计算。

(5)游戏玩到后面节奏有些过快,有点忙不过来了,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三.总结与收获

通过此次啤酒实验,让我深刻体会:管理是一门科学。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具体问题。啤酒试验它模拟演示了当市场需求出现变化,从零售商到批发商再到供货商相互影响使需求的微小变化不断放大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牛鞭效应,让我对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供应链上下游的关系,运作情况,库存控制,以及企业对市场的预测等都有了一定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

第二篇:啤酒游戏心得体会

“啤酒游戏”心得

一、啤酒游戏简介

基于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啤酒游戏模拟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变动后,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啤酒游戏”的前提是几个角色互相是独立的,在游戏开始后上游厂商不知道下游厂商将要下订单的数量。下游厂商下订单后,它的相邻的上游厂商将有两周配送延迟。游戏中存在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并且缺货成本是库存成本的两倍,而游戏参与者需要通过控制自己的库存和订货量,使得自己所在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

二、参加啤酒游戏的心得

在游戏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扮演零售商的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只有每周开始被提供的本周的市场需求量,并以此作为参照向上游的分销商订货。由于预先强调了在销售过程中会产生库存成本和欠货成本,而且欠货成本是库存成本的两倍。因此,就零售商而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首先选择的便是确保自身成本最小,即因害怕缺货成本过高而牺牲库存成本。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尤其是在游戏中期市场需求突然开始增加的时候,零售商会选择多订货以备库存,尽量避免出现缺货成本。在游戏结束后,与本条供应链的其他厂商交流后发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物流系统各环节相互分割,只能从自身利益着眼,保证自身的成本最小化,因此会出现订单数量特别大或者数量骤减的现象,这样剧烈的动荡,势必使整个系统处于不良的运作状态。整个供应链核心在于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才能整体上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各个厂商如果仅仅为自身利益进行决策,不重视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整体价值,则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各厂商利益受损。

在游戏的开始阶段,由于库存不足,各环节都出现了缺货的现象,因此为弥补损失满足需求,从零售商开始依次向上游厂商都扩大了订货以储备库存。游戏中,整个供应链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即制造商、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由于信息不对称,各个节点的库存和需求信息无法得到共享,每个部门只能按照订单变化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订货量或生产量。由于商品配送需要延迟两1 周的时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定单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订货的数量不断加大,在每一环节都尽力消除缺货成本的同时,库存成本却快速增加。在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商为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导致成本增加,使得链上所有商家蒙受了损失。

由于订货要两周才能送达,信息不对称导致各个厂商缺乏准确的需求分析,因此订货水平非常不平稳。批发商及制造商无法接触到消费者,因此无法预测到下游客户的需求量。供应链上的信息流是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即生产商传递的,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导致库存总量和缺货总量的增多,从而导致了需求信息变异不断增大。

三、“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一)“牛鞭效应”的基本思想

当供应链中各个厂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下游厂商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会被扭曲,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由下游厂商向上游厂商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达到最源头供应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是“牛鞭效应”的基本思想。

(二)“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游厂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扭曲的信息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时,为了保持有应对这些不确定性的安全库存,销售商便会选择加大订货,将不确定性风险转移给供应商。市场的不稳定性,是产生订货量波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就生产商、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而言,距离消费者端越远,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度越弱,由此引起的库存波动也越大,与实际需求量的偏差也越大,这样便会导致“牛鞭效应”。

导致“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信息沟通不畅,即信息的不对称性;二是订单批量决策;三是价格的波动;四是定量配给和短缺博弈;五是提前期。

(三)“牛鞭效应”产生的影响

“牛鞭效应”会对整个供应链造成严重的影响。牛鞭效应导致需求信息失真,扭曲的信息使供应链中的成员对市场和顾客的预测出现偏差,如果不能缓2 解牛鞭效应,很可能导致企业领导者决策失误。当市场需求增加时,整个供应链的产能增加幅度超过市场需求增加幅度,超出部分则以库存形式积压在供应链不同节点。一旦需求放缓或负增长,大量资金和产品将以库存形式积压,整个供应链可能资金周转不良,严重影响供应链的良好运作。

企业为避免牛鞭效应,通常采用备有过量的库存或放大生产能力作为缓冲,这对供应链管理的绩效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反应能力,而且不利于在供应链内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导致整个供应链利润下滑,其直接后果就是库存积压,成本增加。

牛鞭效应表明,越是处于供应链后端,厂商被影响的速度越慢。因此,当市场需求增加的时候,供应商往往无法支持制造商;而当市场需求放缓时,供应商则往往继续过量生产,造成库存积压。这对制造型企业极其有害,其可能导致库存积压、生产计划频繁波动、交货周期过短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对产品供应链造成消极影响,导致对市场变化的过激反应。

由于“牛鞭效应”的影响,伴随着过量生产的是整个供应链的生产能力过度膨胀。

四、控制“牛鞭效应”的方法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系统自身的结构性特点造成,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许多方法可以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牛鞭效应”。在此,可以从改良供应链、改变库存控制模式、缩短提前期、实现信息共享四个角度进行说明,并自身结合在游戏中所处角色的实际体会提出对策。

(一)改良供应链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讲,供应链参与者的层次越多,信息被加工传递的次数就越多,被扭曲的程度也就越大。简化供应链的结构是弱化“牛鞭效应”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发展直销或连锁经营,并通过开展网络化销售,使得制造商直接与消费者进行联系,从而减弱“牛鞭效应”的影响。游戏中的每个角色都是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点,而销售关系就像是一条线将他们连接起来。从全局出发来思考问题,扩大自己的眼界,从整体结构出发考虑所有环节的关系,同时充分考虑时间上的滞后效应,在做出决定之前能够看到事件的起因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还可以通过对不同的销售商划分不同的等级,从而对他们的订货实行分级管理。如对于一般销售商的订货实行满足管理,对于重要销售商的订货进行充分管理,对于关键销售商的订货实现完美管理,这样就可以通过管住关键销售商和重要销售商来减少变异概率。

(二)改变库存控制模式

从库存控制的角度来讲,传统的订货模式是先产生订单再进行补货的模式,这样的单一线路供给模式不仅使得供应链效率低而且会加重“牛鞭效应”的影响。如果做到以实际的或预测的消费者需求作补货的依据,便可以减少多方预测而导致信息扭曲,消除了传统模式中需求信息从下游厂商到上游厂商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被放大和被扭曲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牛鞭效应”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建立联合库存管理的模式,即要建立供需协调的管理机制;要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的系统;经销商之间要建立相互信息。也可以使得供应商和制造商将自己核心业务外的原材料库存管理,交给专门从事该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在供应链的各个阶段,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各种信息统筹规划和调配,选择具有专长或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企业互相协调和配合来完成的,使得供应链中的每个结点都体现出核心竞争力。

(三)缩短提前期

提前期越长,将会越可能加大“牛鞭效应”的影响,因此缩短提前期是解决“牛鞭效应”的手段之一。提前期的缩短意味着这段时间里所需的存货数量减少,订货的灵活性增加,同时减小了缺货的可能性。可以采取对外承包、增加送货次数等手段来缩短订货周期。产品供应链中各个销售环节的决策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整体的计划过程。所以应该加快信息的流通使信息及时有效的得到利用,此外,缩短各级厂商间商品的运输时间也可以使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四)实现信息共享

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来讲,需求信息的不透明是信息扭曲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信息的共享便为减轻牛鞭效应提供了一条途径。信息共享后,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不仅接受其直接下游传来的订单信息,同时还接受来自最终顾客的需求信息,每个成员利用流向自己的各种信息来预测实际需求和向上游企业的订4 货量,能够有效地避免由多重预测引起的信息失真。不了解实际的最终产品市场需求是订货持续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上游的供应商能够获得直接的市场销售数据,同时下游经销商能够共享供应商的库存水平、生产能力等信息,所发出的订单就会更加明智而准确,相应的库存和缺货成本自然减小了。

实现信息共享的途径是通过集中顾客需求信息减少整个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即为供应链各阶段提供实际的顾客需求的全部信息,因此利用现代化的先进互联网技术建立强大的信息共享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五)处于自身角色的思考

从自身所处角色的角度来讲,作为零售商,我们可以通过查询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和运输状况进行合理的订单数量支配,这样会大大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当作为零售商面临供应不足时,供应商可以自己根据顾客以前的销售记录来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这样就可以防止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多的供应而夸大订购量,导致分销商出现商品过度积压或者供给不足。供应商还可以信息系统中的资料和当前环境分析,适当削减订货量,同时为保证需求,供应商可使用联合库存和联合运输方式多批次发送,这样,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订货的满足。

第三篇:啤酒游戏总结报告

廖贤靖 20083274 2008211

啤酒游戏总结报告

啤酒游戏,是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大型作业通过这个游戏模拟了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使学生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决策和“牛鞭效应”,这种贴近现实环境的库存决策模拟实验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决策思维,更好地理解减缓“牛鞭效应”的一些具体措施。

一、实验目的

1、从时间滞延、资讯不足的产销环境对产销系统的影响,深刻认识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2、通过实验充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系统化思想。

3、扩大思考的范围,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到自己若相成功,必须其他人能成功。

4、突破一定的习惯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才能找到问题并有改善的可能。

二、实验角色

从产/配销的上游到下游体系

1.情人啤酒制造商 2.啤酒批发商 3.零售商

三、实验内容

我与另一同学作为一个小组扮演批发商的角色,是指向生产企业购进产品,然后转售给零售商、产业用户或各种非营利组织,不直接服务于个人消费者的商业机构,位于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在我们的供应链中批发商的上游企业是一个制造商,下游企业是两个零售商。三个个体之间透过订单或送货来沟通,即上游向上游下订单,上游则向下游供货。各个角色拥有独立自主权,可决定该向上游下多少订单、向下游销出多少货物。

四、实验结果

我们小组在最后核算利润的时候发现获得总利润不是很多,在游戏的六天中只有第一天和第五天获得了盈利,其余的几天都出现了利润赤字的情况,虽然最后结果仍是盈利了,但结果与我们的零售商相比却是不甚理想。

我们在游戏中,除第一天外就渐渐开始产生库存不足,各环节都出现缺货的现象,为弥补损失满足需求,各商家都扩大了订货。随着定单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订货的数量不断加大,在每一环节都尽力消除缺货成本的同时,库存成本却快速增加,最上层的制造商最大的库存量已经远远超过实际的市场需求数量。

上述情况的发生在传统供应链管理当中普遍存在,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啤酒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变动并不大,但我们整个供应链中库存和延期交货的水平却波动很大。在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商为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导致成本增加,使得链上所有商家蒙受了损失。这种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被称为“牛鞭效应”。

五、实验结果产生原因分析与对策

形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从我们所填表格的数据直观来看,是由于我们对零售商的欠货量不断增加造成我们的成本成倍增加,利润不断减少。但是通过我们课后的讨论总结发现还有方面的原因:

1、过分响应下游需求

我们作为批发商总是过分响应零售商的订货需求,自己的订货总是以零售商的订货为主要依据向制造商进行订货,而不是从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订货。在前几天的订货中我们是在零售商的订货量的基础上适量的调整,然后进行订货,因为其他批发商的订货量和我们差不多,而且刚开始大家的订货量都比较保守,基本在制造商的生产能力范围内,因此制造商对我们的欠货量比较少。加上前期的库存,我们没有对零售商产生欠货,所以总利润稳定增长。到了中期制造商对我们的欠货开始增加,我们对零售商的欠货开始快速增加,这是因为我们的订货还是以零售商的订货为依据,而同时其他的批发商则大幅度的提高订货量,所以我们在中期这段时间的订货量直接影响到制造商以后给我们的发货量,造成我们成本成倍增加。可以说我们是提前替我们的零售商们分担了成本。

2、库存失衡

作为批发商,我们总是想让库存的成本最低,以至于没有库存,更没有想到安全库存。这是我们在这次实验中最大的失误。其实根据后来我们和零售商的沟通,可以知道他们的需求在一定时期内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应该可以计算出较为适当的安全库存水平。并且由于库存的成本远小于欠货的成本,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大安全库存以避免个别零售商的激进订货而导致我们缺货的出现。由于我们没有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零售商的“替罪羊”。

3、市场预测失误

在实验过程进行中,总是会考虑到市场需求会下滑,零售商会减少订货量,导致向制造商订货过于保守,同时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市场需求,又由于市场信息的封闭,不能知道其他竞争者的订货情况。当我们从制造商发给我们的货量情况判断出其他批发商已经大幅度提高订货量时,我们及时提高了订货量,由于发货的延迟性,难以扭转实验后期利润下滑的趋势。

4、客观原因

时间滞延、资讯不足。被动的等待一个制造商发货,而没有其他选择。总之,在此次实验中我们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没有利用科学的库存管理和订货方法是我们最大的不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认为在真实的市场中,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系统的角度看待每一个环节,尽量达到整体利润最大化,尽管解决“牛鞭效应”方法比较复杂,但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库存、订货、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等)和应用一些分析工具,还是可以减少“牛鞭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通过这次实验,使我对牛鞭效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的现象。可以将处于上游的供应方比作梢部,下游的用户比作根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其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尽可能的削弱其影响。此外作为一个合格的销售商,除了要有积极性和热情以外,还要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预测方法。这些都需要在以后加强学习。在这次实验中牛鞭效应导致了生产过剩或货品不足:

1、作为零售商的订货预测,所采用的数据仅限于下游客户的直接定单,对未来的掌握度并不准确。再加上订货量宁可多一点也不欠货的心理,因而常在订货预测上加上一个修正增量作为订货数量,这使其上游供应商看到的是一个不真实的需求量;

2、当市场上啤酒的需求增大时,使零售商会怀疑这些商品将短缺情况,这引发零售商扩大订货量。但当需求降温或短缺结束后,大的订货量又突然消失,造成了需求预测和判断的失误;

3、总的来说,需求的变动随提前期的增长而增大,且提前期越长,需求变动引起的订货量就越大,企业由于对交货的准确时间心中无数,往往希望对交货日期留有一定的余地,因而持有较长的提前期,因此逐级的提前期拉长。

对策

1、实现信息共享

不了解实际的最终产品市场需求是订货持续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上游的供应商能够获得直接的市场销售数据,同时下游经销商能够共享供应商的库存水平、生产能力等信息,所发出的订单就会更加明智而准确,相应的库存和缺货成本自然减小了。但通过时实验发现,信息共享只能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而不能完全消除。因为每个人的决策都只局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2、缩短提前期

既然提前期的存在会加大牛鞭效应的影响,那么缩短这个期间就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周期缩短了,这段时间里所需的存货数量减少,订货的灵活性增加,同时减小了缺货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通过外包、频繁送货等手段缩短订货周期。

3、提高需求预测的精确度

即使每个阶段的供应商使用同样的需求数据,仍然可能因预测方法和判断方式的不同而引发牛鞭效应,因此科学的预测方法和准确的经验判断也不可或缺。当然,这种方法对于信息共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4、保持冷静头脑

在需求出现波动时,链上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警惕,要避免风险,就必须突破思维定势。

5、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上的企业必须互相信任,共享信息共享、共担风险、共同获利。改造库存管理方式,如联合管理库存(JMI)。在合作伙伴关系上,由于信息共享,制造商了解顾客的实际需求,这时,制造商并不依据零售商发出的订单生产,而会自己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确定生产多少,每一期保存多少库存,向零售商供应多少商品,则可以避免“牛鞭效应”。特别是在产品供不就求的时候,销售商对供应商的供应情况缺乏了解,博弈的行为很容易产生,与销售商共享供应能力和库存状况的有关信息,能减轻销售商和客户的恐慌,能防止他们参加短期博弈。其次在供应不足的时候,供应商可根据销售商以前的销售来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这样可防止销售商为获得更多的供应量而夸大订购量,从而降低产生“牛鞭效应”。

通过这个游戏,是我对供应链企业的运作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性,对于产生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同学之间的沟通,个人学习操作能力的理解都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

第四篇:啤酒游戏总结

啤酒游戏总结

啤酒游戏就是模拟一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供应链的运作。该游戏主要有四个环节构成----生产厂商、批发商、零售商、顾客,通过对客观环境因素和季节变化的判断各个角色要做好一定的库存。

在本次实验中我充当的是批发商的角色,在实验的前5周表面上看来运作的还算不错,总利润平稳增长,但从周6开始,总利润的增长幅度开始减小,到了17周以后利润出现负增长。从利润的计算公式(利润=销售量×5-库存量×1-累计欠货量×2)来分析,主要是由于我们对零售商的欠货量不断增加造成我们的成本成倍增加,利润不断减少。但是通过我课后的总结会发现还有更深方面的原因:

一、过分响应下游需求

我作为批发商的过分响应了零售商的订货需求,自己的订货总是以零售商的订货为主要依据向制造商进行订货,而不是从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订货。在前几周的订货中我是在零售商的订货量的基础上适量的调整,然后进行订货,因为其他批发商的订货量和我差不多,而且刚开始大家的订货量都比较保守,基本在制造商的生产能力范围内,因此制造商对我们的欠货量比较少。加上前期的库存,我们没有对零售商产生欠货,所以总利润稳定增长。到了中间几周制造商对我的欠货开始增加,我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就对零售商的欠货开始增加,这是因为我的订货还是以零售商的订货为依据,而同时其他的批发商则大幅度的提高订货量,所以我们在中期这段时间的订货量直接影响到制造商在6周以后制造商给我的发货量,造成我成本的增加。可以说我是提前替我们的零售商们分担了成本。

二、库存失衡

作为批发商,我们总是想让库存的成本最低,以至于没有库存,这次老师给零售商的开始库存是10箱,我下边有两个零售商,所以我的期初库存是20箱。老师扮演的顾客的角色,她给我们环境因素和季节变化的信息让我们自己来判断应该生产和销售多小箱,并且由于库存的成本小于欠货的成本,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大安全库存以避免个别零售商的激进订货而导致我们缺货的出现。由于我没有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零售商的“替罪羊”。这

个现象在实验的最后2周表现的极为突出。

三、市场预测失误

在实验过程进行中,总是会考虑到啤酒的市场需求会下滑,零售商会减少订货量,导致向制造商订货过于保守,同时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分析市场需求,又由于市场信息的封闭,不能知道其他竞争者的订货情况。当我从制造商发给我的货量情况判断出其他批发商已经大幅度提高订货量时,我及时提高了订货量,由于发货的延迟性,难以扭转实验后期利润下滑的趋势。还有一点就是我对市场预测失误,因为我和零售商是一个整体的,所以我就在是五一的条件下没有给零售商足够的啤酒,所以零售商欠了顾客量增多,而我的库存也增多了,从而增多了成本,这是刚开始的利润不景气的原因之一。

四、客观原因

时间滞延、资讯不足。被动的等待一个制造商发货,而没有其他选择。

五、前景展望

虽然到第6周我们总利润下降,但根据我们调整后策略预测,如果实验继续进行的话我们的利润在接下来的几周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我们组的零售商就会出现库存大幅度增加,利润下滑的情况,但前提是市场需求仍然保持不变。总之,在此次实验中我有做的好的地方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没有利用科学的库存管理和订货方法是我最大的不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认为在真实的市场中,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系统的角度看待每一个环节,尽量达到整体利润最大化,尽管解决“牛鞭效应”方法比较复杂,但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库存、订货、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等)和应用一些分析工具,还是可以减少“牛鞭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第五篇:啤酒游戏总结报告

啤酒游戏总结报告

啤酒游戏,是 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念大学本科时,企业管理案例研究课的老师曾经带领班上同学做过啤酒实验。当时做的是以纸牌为道具的人工游戏,这学期在老师的企业经营模拟课上,我们以计算机模拟软件的形式再次领略了这一经典游戏的风采,并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让我们先介绍一下此次啤酒游戏的主要内容。

一、实验目的

模拟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通过不同条件下的仿真模拟,使学生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决策和“牛鞭效应”,这种贴近现实环境的库存决策模拟实验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决策思维,更好地理解减缓“牛鞭效应”的一些具体措施。

二、实验手段

本实验采用MIT开发的专用“啤酒游戏”仿真软件BeerGame1.10作为本实验的工具。该软件是一种模拟供应链的策略遊戏,游戏将使学生更深体会生产,预测,物流,库存在信息的运送延误的情况下会出现何种联动与影响。

三、实验假设

假设供应链由4个环节构成——生产厂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且每个环节只有单一的下游客户(当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相邻环节之间存在物流(啤酒)和信息流(订单),上游环节根据下游相邻环节发来的订单安排生产或订货。整个供应链如下图所示:

订单和啤酒在相邻两个环节之间需要经过1周时间才能到达,也即发出的订单最早也要3周后才可能到货(如果上游环节无货可发,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假设供应链各环节每周(期)1瓶啤酒存货的成本都是0.5元,各环节缺货1周(期)1瓶啤酒的成本是1.0元。小组成员可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工厂、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还可以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库存决策。

四、实验方法

我们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先后在信息共享和不共享,订货周期延长,确定性需求和随机性需求等多种环境下进行订货决策,最终是要实现价值链上库存的总成本最小。

五、实验过程  生产商

 分销商

 批发商

 零售商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七、共享与不共享的区别 共享:

不共享:

八、结果

在每一次游戏中,都会在开始阶段产生库存不足,各环节都出现缺货的现象,为弥补损失满足需求,各商家都扩大了订货。随着定单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订货的数量不断加大,在每一环节都尽力消除缺货成本的同时,库存成本却快速增加,最上层的制造商最大的库存量已经远远超过实际的市场需求数量。

上述情况的发生在传统供应链管理当中普遍存在,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啤酒市场的实际需求量变动并不大(仅在第三周增长了四箱),但我们整个供应链中库存和延期交货的水平却波动很大。在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商为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导致成本增加,使得链上所有商家蒙受了损失。这种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被称为“牛鞭效应”。

九、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通过对游戏各环节的分析,不断地调整和反复试验,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造成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1)需求预测修正,即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

(2)价格波动,它是由于一些促销手段,或者经济环境突变造成的,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赠票、与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和供不应求、通货膨胀、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

(3)订货提前期的存在,需求是随机的,运输需要时间,无论何时订货,上游要满足下游的订单总要有一个固定的交货提前期。(4)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1)信息共享

不了解实际的最终产品市场需求是订货持续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上游的供应商能够获得直接的市场销售数据,同时下游经销商能够共享供应商的库存水平、生产能力等信息,所发出的订单就会更加明智而准确,相应的库存和缺货成本自然减小了。但通过时实验发现,信息共享只能减少牛鞭效应的影响,而不能完全消除。因为每个人的决策都只局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2)缩短提前期

既然提前期的存在会加大牛鞭效应的影响,那么缩短这个期间就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周期缩短了,这段时间里所需的存货数量减少,订货的灵活性增加,同时减小了缺货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通过外包、频繁送货等手段缩短订货周期。(3)有效预测需求

即使每个阶段的供应商使用同样的需求数据,仍然可能因预测方法和判断方式的不同而引发牛鞭效应,因此科学的预测方法和准确的经验判断也不可或缺。当然,这种方法对于信息共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4)保持冷静头脑

在需求出现波动时,链上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警惕,要避免风险,就必须突破思维定势。

(5)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

面临供应不足时,供应商可以根据顾客以前的销售记录来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这样就可以防止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多的供应而夸大订购量。

最后,感谢老师本学期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而刺激的世界,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企业和商界的气息,让我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孜孜不倦的教诲!

2010年6月

下载啤酒游戏小结(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啤酒游戏小结(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供应链啤酒游戏

    游戏啤酒游戏模拟了一个啤酒生产、销售、消费供应链的运作,我们组扮演的是零售商的角色,这过程中我们更好的理解了库存决策,以货订单,市场需求等一些贴近现实的经济学,提前感受到......

    啤酒游戏总结

    关于啤酒游戏的个人总结 在本次的啤酒游戏中,我小组担任retail的角色。在本次游戏的执行全程中,我小组一直密切关注三方面的信息:市场采购订单的变化预测,优化控制本小组成本,我......

    啤酒游戏心得体会

    五、实验心得 需求量的变动并不大,仅仅4-8之间波动,但是我们的订购量却越来越大,一开始都很谨慎。1-5周的订货量分别是4、8、6、2、4。但是到了第6周,随着需求变动到8时,我们的订......

    啤酒游戏心得体会

    啤酒游戏心得体会 上供应链管理课的时候,稍微略涉“牛鞭效应”。不过,今天,在供应链管理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践行了啤酒游戏,把课堂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牛鞭效应”的......

    啤酒游戏心得体会

    牛鞭效应-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一、“牛鞭效应”的定义、产生原因 1.定义: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 指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

    啤酒游戏总结报告

    关于啤酒游戏的思考物流0701 臧瑞雪、张洁佩、许汉、高雅 目录 1相关背景介绍 .............................................................................................

    啤酒晚会游戏

    啤酒晚会游戏 1、 吸啤酒游戏 游戏道具:啤酒数瓶每位游戏者配备吸管二条,透明胶一卷游戏规则:各位选手齐站于台前,主持人一些令下即可开始吸啤酒但是必须是用透明胶将二条吸管连......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以下图表进行分析 从消费者到生产商的过程可看出需求变异程度逐渐增大,牛鞭效应明显。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按照游戏规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