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一、啤酒游戏简介
啤酒游戏,是1960 年代,MIT 的 Sloan 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基于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啤酒游戏模拟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变动后,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啤酒游戏”的前提是几个角色互相是独立的,在游戏开始后上游厂商不知道下游厂商将要下订单的数量。下游厂商下订单后,它的相邻的上游厂商将有两周配送延迟。游戏中存在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并且缺货成本是库存成本的两倍,而游戏参与者需要通过控制自己的库存和订货量,使得自己所在的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小。
二、参加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在啤酒游戏中,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扮演分销商,由于信息的封闭,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只是每周下游批发商的订货量,并以此为依据再根据自己的预测像上游制造商下订单。估计是缺货成本是库存成本的2倍吧,我们的下游批发商订货量并不特别大的变动,在14至17周我的订货量是0,一是本身库存较多,而是下游批发商下的订货量少,由于我们的保守战略,订货量从总体上来说并无特别大的变动,实验完成的比较早,我们分销商没有缺货的现象,实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游戏结束后,与本条供应链的其他厂商交流后发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物流系统各环节相互分割,只能从自身利益着眼,保证自身的成本最小化,因此会出现订单数量特别大或者数量骤减的现象,这样剧烈的动荡,势必使整个系统处于不良的运作状态。整个供应链核心在于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才能整体上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各个厂商如果仅仅为自身利益进行决策,不重视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整体价值,则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各厂商利益受损。
游戏中,整个供应链是由四部分构成的即制造商、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由于信息不对称,各个节点的库存和需求信息无法得到共享,每个部门只能按照订单变化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订货量或生产量。由于商品配送需要延迟两周的时间,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定单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订货的数量不断加大,在每一环节都尽力消除缺货成本的同时,库存成本却快速增加。在供应链的上游,供货
商为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导致成本增加,使得链上所有商家蒙受了损失。
由于订货要两周才能送达,信息不对称导致各个厂商缺乏准确的需求分析,因此订货水平非常不平稳。批发商及制造商无法接触到消费者,因此无法预测到下游客户的需求量。供应链上的信息流是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即生产商传递的,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导致库存总量和缺货总量的增多,从而导致了需求信息变异不断增大。
三、实验结果
啤酒游戏验证的是“牛鞭效应”这个现象。游戏结束后,我们各自填出自己的记录表,并绘制出库存~缺货折线图和需求预测量折线图,由于没有缺货成本,我们的总成本数值和总库存量一致。实验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后来的时候我们重新做了一次,第二次的实验数据波动比较大,不仅有很高的库存还有很多的缺货,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做到20周的时候就没有做下去,实验数据采取的是第一次的数据,希望以后的实验会做的更好!
第二篇: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啤酒游戏实验心得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以下图表进行分析
从消费者到生产商的过程可看出需求变异程度逐渐增大,牛鞭效应明显。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按照游戏规则不与上游商家交流信息,需求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息透明度不够,这是产生牛鞭效应的最主要原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生牛鞭效应是因为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商家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使得信息扭曲逐渐放大,导致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就如上图表所示,从零售商的订货量就和市场需求量之间就开始有差额地波动,第七周时,零售商的波动的幅度就明显增大,导致紧随的生产商波动幅度进一步增大。造成需求扭曲的原因有:
供货时间:供货时间是下级商家向上级商家订货后,货物送达之前的时间。如在这段时间内下级企业接到意外客户的订单,就可能缺货,为快速满足客户需要就会增加这种货物的库存量,即安全库存。需求变化越大,要求的安全库存就越多,供应时间越长,要求的安全库存也越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下级企业向上级供应商加大订货量。安全库存沿着供应链向上,在各级供应商那里不断累积,这就造成需求扭曲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测误差:需求预测误差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利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零售商往往根据历史销售量及现实销售情况进行预测,确定一个较为客观的订货量。为保证这个订货量及时可得,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进行一定数量放大后向生产商订货。供应商特别越往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的订货偏差越来越大。如第7周的市场需求量是121,为保证供应,零售商会在121的基础上增加16.7%向生产商订货140,而生产商为保证零售商的需要,于是按照140来生产,并且考虑到货损等情况,又会加量生产。
人为制造需求扭曲:比如商业折扣和促销,造成顾客消费量骤增,供不应求,许多零售商会一次购买比预定需求量多得多的商品,此时零售商订货量没有反映实际需求的变化,夸大可需求量,因此零售商会进行一定数量放大后向生产商订货。
减少“牛鞭效应”的措施
缩短供货时间
供货时间长短影响到零售商的安全库存,也影响到零售商的订货量的增加。缩短供货反应时间,安全库存货量下降,零售商的订货更接近需求,需求的扭曲得到了缓解。因此,通过应用现代信息系统可以及时获得销售信息和货物流动情况,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同时多频小批联合送货,努力将供应时间缩短。实现信息共享
集中实际需求信息,为供应链各级企业提供市场需求的信息,减少整个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减少和消除“牛鞭效应”。零售商通过销售信息系统采集顾客实际购买量,将信息传入供应链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可在短期更新一次数据,这是没有扭曲的最终需求量,各级供应商都可以分享信息,及时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实现精确的预测
各级零售商和分销商必须掌握好历史资料,定价,季节,促销和销售额等因素的数据,采取供应链各级供应商分享预测数据并使用精确的预测方法进行协作预测提高精确预测。这样比把货物发送出去以后就失去对货物的信息要好。缩短提前期
订货提前期越短,订量越准确。
第三篇:关于供应链——啤酒游戏心得
啤酒游戏心得
阿帆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有自主探究,有团队学习,还有团队竞争。通过做啤酒游戏,我们学习体验到了企业供应链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亲身体验产品从制造商到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环节,体验到由于各种原因将造成的成本扩大,学习理解供应链中的长鞭效应、造成长鞭效应的各种因素、如何有效的改善长鞭效应等,了解了一些供应链系统中的库存管理,对时间滞延、信息不足对供应链的影响有所感受,深刻感受到在一个复杂系统中信息沟通、人际沟通的必要性。
我们组各商家的成本不一,零售商的成本比较低。各角色的人都很负责,都是仔细思考和评估以后才做出决策,可是整组的成绩并不理想。其他环节出现了大范围的缺货或者库存。游戏是比赛,于是各商家从一开始便展开竞争。其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大家没有注意到主持人所强调的,最后结果是每个小组的成绩的比较,而不是小组内各角色的比较;二是,大家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思维在这个时候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多数人习惯于原子式思维,专注于个别事件,只顾自身利益,而不会从全局着眼。殊不知,要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必然需要整体的利益来带动。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各商家忽略了沟通,忽略了互利,导致信息不对称。点滴积累之下,在正反馈机制的作用下,损失到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事实上,竞争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两者之间的孤立竞争,更为全面的竞争理应是各小组之间的竞争,即他们所处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竞争的核心意义在于,供应链厂商之间必须高度协作与同步,才能整体上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收益。各个厂商如果仅仅为自身利益进行决策,不重视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整体价值,则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低下,利益受损。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供应链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游戏过程中,每个人都投入到自己的角色里,热烈讨论,细细谋划,都在尽量把握分析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做出认为最优的决策。我们看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理性,尽力做好行动与判断决策。不幸的,每个小组的最佳决策,不见得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最佳决策。参与系统的各个份子,常常只见树而不见林。鲜少有人抽身出来,从整个供应链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管是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对自己所能接触的信息,做出最符合本身预期的善意、果决、最佳决策。然而,大家几乎都没想到很重要的——信息共享。真正理性的做法,应该是供应链上的各商家应形成战略联盟,上下游厂商之间通过高度的信息沟通,共享市场信息,通力协作,共同确保物流供应的同步,降低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价值浪费。这样,才能提高效率,保证价值的最大化。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共享,将会大大提高整个供应链厂商之间的协作程度,共同降低库存和滞发成本。
游戏开始没多久小组产生库存不足,各环节慢慢出现缺货的现象,为了满足需求,各商家又扩大订货。为了要让库存减少却又不能让库存不足,我们会实时反应下游的动作并做估计,来期望达到供需平衡。但是因为供货的速度与实际状况,有时间上的差距。随着定单向供应链上游移动,订货的数量不断加大,在每一环节都尽力消除缺货成本的同时,库存成本却快速增加,最上层的制造商最大的库存量已经远远超过实际的市场需求数量。在实验中啤酒市场的消费需求量变动很小,但我们整个供应链中库存和延期交货的水平却波动很大。在供应链的上游,供货商为满足下一级的需求,不得不保持较高的库存水平,导致成本增加,最后使得链上所有商家蒙受了损失。有趣的是,最后各商家会互相怪罪。
这种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被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制造业的供应链结构中。当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而各节点企业分别从自身角度进行预测,并通过增加库存来应付需求的不确定性。在这种需求放大效应的影响下,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供应商更高的库存水平,这样“牛鞭效应”就产生了。
在供应链中,某种产品的零售数量是比较稳定的,但是随着往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变化程度不断增加的现象。牛鞭效应是需求信息扭曲的结果。在供应链中,每一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都有信息的扭曲,并且这种扭曲程度沿着供应链向上游逐级放大,使订货量的波动程度沿供应链不断扩大。这种现象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最终使每一个供应链成员蒙受损失。在整条供应链上,各个环节: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等等,每一个节点企业的订单都会产生波动,需求信息都有扭曲发生,这样下来,通过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制造商,逐级而上,信息的扭曲越来越严重。
那么如何解决“牛鞭效应”呢?
(1)信息共享
不了解实际的最终产品市场需求是订货持续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上游的供应商能够获得直接的市场销售数据,同时下游经销商能够共享供应商的库存水平、生产能力等信息,所发出的订单就会更加明智而准确,相应的库存和缺货成本自然减小了。游戏过程中如果除了零售商,分销商、批发商、生产商都能获得市场需求量,各商家互通信息,相互协作,决策一定会更优,供应链成本也就会更低了。
(2)缩短提前期
既然提前期的存在会加大牛鞭效应的影响,那么缩短这个期间就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周期缩短了,这段时间里所需的存货数量减少,订货的灵活性增加,同时减小了缺货的可能性。所以,可以通过外包、频繁送货等手段缩短订货周期。使用外包服务,如第三方物流也可以缩短提前期和使小批订货实现规模经营,这样销售商就无须从同一个供应商那里一次性大批订货。
第三方物流管理库存——第三方物流系统是一种实现物流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使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更加经济和高效化。同时,第三方物流的物流咨询,广泛的市场信息使企业能获得更准确的需求信息,面向协调中心的第三方物流系统使供需双方都取消了各自独立的库存,提供的需求信息更为准确,增加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3)有效预测需求
即使每个阶段的供应商使用同样的需求数据,仍然可能因预测方法和判断方式的不同而引发牛鞭效应,因此科学的预测方法和准确的经验判断也不可或缺。当然,这种方法对于信息共享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影响市场需求变化的因素很多,应该进行有一定科学性的分析,否则当需求出现变化,订货的周期会导致企业滞后于市场反应,造成欠货或者积压;同时如果对市场的预测准确性提高,则可以减小安全库存量,库存量的减小也可以看成使利润的增加。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加供应链各级对市场变化情况的了解,而不仅仅从订单的情况来判断,从而增加准确性。
(4)保持冷静头脑,从整体角度系统地思考问题
在需求出现波动时,链上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警惕,要避免风险,就必须突破思维定势。避免各自为政,改变原子式思维,时刻注意供应链需求的整体变化。(5)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 面临供应不足时,供应商可以根据顾客以前的销售记录来进行限额供应,而不是根据订购的数量,这样就可以防止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多的供应而夸大订购量。这里涉及到供应链管理。
啤酒游戏从供应链的产品库存角度向人们揭示了库存优化之于供应链以及系统思考,集成管理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是从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所构成的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对传统的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间及企业之间的职能进行系统的、战略性的协调,以提高供应链及各个企业的长期绩效。供应链节点企业必须有效地管理供应链中的库存,应当把视野从自身扩大到整个供应链网络上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相互协调共同管理库存,实现整个供应链库存的最小化,达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双赢。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不断地加快,竞争更加激烈,而竞争的形式也已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决定企业是否能在竞争中生存的关键因素就是如何掌握好供应链的管理,一个好的供应链管理体制能使企业获得足够的竞争力,能加快材料和产品的流通,能加速经济流动,使得企业在运作中取得非常有利的地位。因此供应链的管理对一个企业的生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要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但是库存常常掩盖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确定的需求与预测,不可靠的供应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问题以及生产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企业必须要尽力减少库存来发现上述潜在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快速应变能力。供应链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由此造成的牛鞭效应,增加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整体库存,给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成本负担。库存成本是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实现供应链效益的关键。
第四篇:啤酒游戏实验报告书-1151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实验报告
1.实验预习
1.1实验目的 1.2实验内容 1.3角色分组 1.3实验步骤
2.实验记录
第一步:实验讲解
第二步:分工组织
第三步:道具分发与要求
第四步:实验模拟
模拟流程(结合自己角色,联系上下游,说一下过程): 1)2)3)...第五步: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记录:
粘贴记录表,汇总表中数据
结果分析:画出“同一小组(对应同一上家为一小组)各角色各期费用折线图,并标明总费用”,(描述一下折线现象及产生原因)
画出“同一角色各组(对应同一上家为一小组)各期费用折线图,并标明总费用”(描述一下折线现象及产生原因)
画出“整个供应链(现场模拟部分)各期成本折线图”(描述一下折线现象及产生原因,如何优化)
画出“本人管理的库存的期末库存量波动折线图”(描述一下折线现象及产生原因,如何优化)
零售商另需画出“同一小组(对应同一上家为一小组)各零售商客户流失量折线图”(描述一下折线现象及产生原因)
3.实验思考题
1)发货过程中,漏发、错发货对供应链有何危害,如何避免? 2)缺货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避免,如何避免?
3)手中有存货,但宁愿欠下游货物也不发的现象,对自身库存成本控制、供应链有何危害?
4)通过以上相关图的对比,总结一下自己库存管理中做的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5)上下游协商补货数量时,自己考虑了哪些因素,从结果来看,有何需要改进的地方? 6)通过以上对比图,谈一谈对“长鞭效应的认识”。7)谈一谈相互合作中,各参与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实验心得
第五篇: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心得
供应链管理“啤酒游戏”心得
在玩“啤酒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本着为使每个环节达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同时,我自己也认为如果我们相邻的环节彼此沟通好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那么整个供应链利润也就上升了。
可是想象永远和实践有一定的差距,在玩的环节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使的我们不停的争来争去这到底是谁的问题,究竟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是最终也根究于自己。
我在整个游戏中充当着仓库保管,按说我们这一环节比较容易,只是根据需求来预估生产量,先前一直觉得较为顺畅,到了第七周就出现了缺货并且一直上升持续到第十二周,所以加到了生产,可是到了第十四周后库存量急剧增加甚至上升到了最后三周持续为100。所以我觉得我们没有及时控制好生产量导致了整个供应链中缺货的时候统一缺货,到最后库存一起增加且剩余。
最终计算下来,我们这一环节是赚了,可是其他环节也赔了不少。从整体来说我觉得我们的游戏是失败了。
所以我总结出失败原因:在游戏中,供应链上的每个供应商只是根据其相邻的下游的需求进行供应决策,此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就会沿着供应链不断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最上游的终端时,就会与下游的需求信息产生很大的偏差,变数很大,这样上游的库存就较下游的多很多来应付一些供应的不确定性,这样就使得人为的增大了上游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导致了混乱。
就此,在以后的游戏中,我们应吸取教训来完善整个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