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呼吸系统——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习题
第四章呼吸系统一、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1、对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右肺分2叶B、左肺分3叶
C、右肺窄长,左肺宽短D、肺呈圆锥形
E、肺底突向下
2、指出关于支气管肺段分支,叙述错误的是()
A、右肺有10支肺段支气管B、左肺有8支肺段支气管
C、左肺下叶前、内底支融为一支D、右肺下叶前、内底支融为一支 E、左肺上叶尖、后支融为一支
3、下列肺部病变好发部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支气管肺炎:双下肺B、肺结核: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
C、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胸膜下区D、中央型肺癌:肺门附近
E、肺隔离症:右肺上叶
4、X线平片正常肺门阴影的最主要解剖结构是()
A、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B、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
C、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D、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结
E、肺动脉、肺静脉
5、关于支气管扩张症X线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常发生在两下叶基底段B、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或呈蜂窝状
C、无轨道征D、可伴有斑点状及片状炎性阴影
E、部分病人X线平片无异常表现
6、病肺体积增大的疾病是()
A、肺气肿B、肺不张C、肺纤维化D、气胸E、纵隔气肿
7、指出肺部渗出性病变和肺实变,叙述错误的是()
A、渗出和实变是肺内有肉芽组织增生
B、渗出病变X线表现为云絮状边缘模糊影
C、实变X线表现为大片状致密影,其内有时见支气管充气征
D、渗出和实变是急性炎症反应
E、渗出及实变常见于肺炎,肺出血和活动性结核
8、支气管阻塞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病因有管内、管壁和管外原因B、部分阻塞引起肺气肿
C、完全阻塞引起肺不张D、肺气肿透过度增加,肺纹理变细 E、肺不张肺透过度减低,其内可见管状透明区
9、指出肺叶不张X线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不张肺叶体积小而密度均匀增高B、纵隔向不张肺叶移位
C、不张肺叶肺门及肺纹理影消失D、不张肺内可见支气管气征
E、不张肺附近肋间变窄
10、男性患儿,5岁,误将花生米吸入气管,胸部平片见右侧肺透过度增高,肺纹理变细,提示右侧肺气肿,吸气时照片示纵隔向右侧移位,呼气时照片示纵隔位置恢复正常,请判断花生米位于气管何部位()
A、左肺主支气管B、右肺上叶支气管
C、右肺主支气管D、左肺上叶支气管
E、右肺下叶支气管
11、下列肺间质病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常规CT增强扫描价值最高B、小叶间隔不均匀增厚
C、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D、蜂窝状阴影
E、网状阴影
12、指出胸腔积液X线表现叙述错误者()
A、胸腔积液区为透过度增加区
B、胸腔积液为均匀透过度减低区
C、积液面不超过第四前肋为少量积液
D、液面超过超过第四前肋,但未超过第二前肋为中量
E、液面在第二前肋之上为大量
13、中年女性患者,咳嗽、胸痛、胸闷1月余。立位胸片示右下肺野边缘模糊致密阴影,阴
影上缘位于第三前肋水平,外高内低,患侧横膈显示不清,应首先考虑()
A、右侧自发性气胸B、右下肺实变
C、右下肺不张D、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E、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14、患者男性,20岁,发烧咳嗽胸痛二天,X线照片见右肺上野有三角形致密影,底向外,尖向内,下缘整齐,上缘模糊。应诊断为()
A、右肺上叶肺不张B、右肺上部浸润型肺结核
C、右肺上叶肺炎支原体肺炎D、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
E、右肺上叶化脓性肺炎
15、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可见于()
A、充血期B、实变期
C、消散期D、各期均可
E、稳定期
16、支气管肺炎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好发于婴幼儿,老年及长期卧床的患者
B、病理表现为小支气管及肺小叶炎症
C、病灶多位于两肺下野中内带
D、X线表现两肺纹理多,粗而模糊,伴有斑片状模糊影
E、常出现肺空洞
17、指出间质性肺炎叙述错误之处()
A、病原体为病毒或细菌
B、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C、病理变化主要为小支气管壁及肺间质炎症
D、呼吸道症状轻,体征多而重
E、两肺门及中下肺野纹理粗,模糊,可交织成网,并有小斑点影
18、指出肺脓肿叙述哪一项错误?()
A、肺脓肿感染途径有吸入性,血源性和直接蔓延
B、临床有咳嗽,咳臭脓痰和高热
C、急性肺脓肿表现为边缘清晰的薄壁空洞
D、血源性表现为大小不等斑片及结节影,部分有小空洞
E、病原菌主要为多种化脓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9、观察肺间质病变细节,最理想的CT扫描技术是()
A、常规CT扫描B、螺旋CT扫描
C、动脉增强CT扫描D、高分辨率CT扫描
E、以上都不是
20、哪项不是肺结核性空洞的特征?()
A、洞壁厚度多≥5mmB、洞壁厚度≤3mm
C、无壁性空洞D、空洞内多无液平面
E、空洞周围可见卫星病灶
21、指出结核瘤的错误叙述()
A、结核瘤是干酪样结核被纤维组织包绕
B、结核瘤一般大于4cm
C、一般呈圆、椭圆形,内有钙化或小空洞
D、结核瘤周围常有卫星病灶
E、多见于两肺上部
22、关于继发型(Ⅲ型)肺结核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此型不包括浸润性肺结核
B、是最常见的肺结核类型,好发于成人
C、常见于锁骨上下区及下叶背段
D、此型包括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E、此型结核还包括结核瘤(球)和干酪性肺炎
23、浸润型肺结核X线特征叙述,哪项错误?()
A、病变好发于锁骨上下区
B、病灶常为多发性、多种形态和多种性质
C、进展期病灶边界清晰
D、进展期病灶边缘模糊不清
E、有空洞时易发生支气管播散
2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描述错误的是()
A、此型病人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B、纤维性病变伴纤维厚壁空洞
C、肺门可上移,下部肺纹理呈垂柳状D、支气管播散少见,血行肺内播散多见 E、可伴胸膜病变
25、男性患者,58岁,不规则发热4月。CT表现右肺上叶后段不规则空洞影,壁较厚,其
内有分隔及短小气液面,周边伴有小支气管扩张,邻近胸膜增厚。应首先诊断为()
A、浸润型肺结核B、空洞型肺结核并支气管播散
C、支气管扩张并感染D、慢性肺脓肿
E、空洞型肺癌
26、结核性胸膜炎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此型胸膜病变有干性和渗出性两种
B、X线容易区分胸膜炎的性质
C、干性胸膜炎X线无异常发现或仅有患侧膈肌活动受限
D、渗出性胸膜炎X线表现为胸腔积液
E、此型胸膜炎可由结核菌和(或)对结核菌过敏引起
27、支气管裂伤的X线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多发生于主支气管
B、其X线表现决定于裂伤的程度
C、90%合并有肋骨骨折
D、重度裂伤可有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和气胸
E、完全断裂,气胸为其主要表现,一般无肺不张出现
28、指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叙述错误之处()
A、癌起源于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上皮和腺体
B、组织学上常见有4种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
C、按大体病理上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
D、中央型癌组织位于主支气管以上部位
E、周围型癌组织位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到细支气管以上部位
29、肺癌性空洞最常表现为()
A、薄壁空洞B、厚壁空洞有液平面存在C、厚壁空洞伴腔内结节D、虫蚀样空洞
E、偏心薄壁空洞
30、指出细支气管肺泡癌X线表现叙述错误之处()
A、早期可表现为孤立结节影或肺炎样浸润
B、早期病灶内可见小支气管或小泡状透明区
C、晚期出现大小不等边界不清阴影
D、晚期病灶呈结节状或(和)斑片状
E、典型病变为网状阴影
31、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不包括()
A、瘤体常小于2cmB、瘤体呈圆形或分叶形,有脐凹征
C、瘤体常有短毛刺、免耳征或鼠尾征D、肿瘤引起邻近胸膜凹陷或增厚 E、转移征可有骨破坏、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
32、空洞性质与病因的组合,哪一项错误?()
A、虫蚀样空洞——干酪性肺炎B、纤维空洞——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厚壁空洞——浸润型肺结核D、厚壁空洞——肺脓肿
E、厚壁伴壁结节空洞——肺癌
33、中央型肺癌的CT征象,叙述错误的是()
A、肺门肿块B、支气管扩张、狭窄相间
C、阻塞性炎症D、阻塞性肺不张
E、支气管壁增厚
34、男性患者,60岁,胸部CT扫描右下肺内有一类圆形病灶,呈分叶状,有毛刺,密度不
均匀,偏心空洞,纵隔内见淋巴结肿大,最可能诊断为()
A、中央型肺癌B、周围型肺癌
C、肺结核瘤D、肺转移瘤
E、纵隔肿瘤
35、女性患者,48岁,2年前曾患宫颈癌,经治疗明显好转。现咳嗽、咳血痰,胸片发现两
肺散在多个大小不等、密度均匀结节状影,边界较清晰,直径2~3cm,应诊断为()
A、细支气管肺泡癌B、肺转移瘤
C、大叶性肺炎D、小叶性肺炎
E、肺内多发血肿
36、男性患者,65岁,胸部CT扫描示近右肺门区有一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并伴有右上肺不张,右肺上叶支气管狭窄,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为()
A、右上中央型肺癌B、周围型肺癌
C、右上叶肺炎D、肺结核
E、右侧纵隔恶性肿瘤
37、关于肺转移瘤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A、转移途径主要有血行和淋巴转移
B、血行转移常表现为两肺多数大小不等的球形阴影
C、血行转移不会有单发病灶
D、淋巴转移可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肺门向外索条影及网状影
E、血行转移最多见
38、纵隔常分几区()
A、6区B、4区C、2区D、9区E、10区
39、纵隔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好发于中纵隔中上部B、淋巴瘤对放射治疗不敏感
C、常表现为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D、肿瘤可沿肺间质向肺内浸润
E、肿瘤可压迫气管和胸膜,或心包浸润
40、不引起纵隔移位的病变有()
A、张力性气胸B、主支气管异物
C、大量胸腔积液D、弥漫性肺气肿
E、肺叶性肺不张
第四章呼吸系统一、单选题
1.D 2.D 3.E 4.E 5.C 6.A 7.A 8.E 9.D
11.A 12.A 13.E 14.D 15.B 16.E 17.D 18.C 19.D
21.B 22.A 23.C 24.D 25.D 26.B 27.E 28.D 29.C
31.A 32.C 33.B 34.B 35.B 36.A 37.C 38.D 39.B10.C 20.A 30.E 40.D
第二篇:8生殖系统——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习题
第八章生殖系统一、单选题(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与子宫发育畸形无关?()
A、原发性闭经B、不孕
C、习惯性流产D、难产
E、子宫内膜息肉
3、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在生育期为()
A、1:1B、1:2
C、1:3D、2:1E、3:
14、MRI矢状面显示子宫前壁向外局限性隆起的是()
A、子宫体癌B、子宫腺肌症
C、子宫浆膜下肌瘤D、子宫粘膜下肌瘤
E、子宫先天性畸形
5、下列多正常妊娠期说法错误的是()
A、妊娠期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共40周B、临床将妊娠过程分为三个期
C、早期妊娠为12周以前D、中期妊娠为27周以前 E、晚期妊娠为28-42周6、关于卵巢囊腺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育龄妇女
B、CT扫描不能区分浆液性或粘液性
C、CT扫描一般可区分浆液性或粘液性
D、分为浆液性和粘液性
E、CT表现为多房性薄壁外缘光滑的低密度影
7、宫内胎儿生长停滞的第一个超声指征是()
A、胎儿腹围小于胸围B、胎儿头、体比例失调
C、股骨长径减小D、宫内总容积小
E、肱骨长径减小
8、早期妊娠在USG表现的叙述,那一项错误()
A、可见胎心B、可见子宫增大
C、可见妊娠囊D、可见肝脏
E、可见胎盘
9、下述葡萄胎病理特点,哪项不对?()
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B、半数患者,子宫比同月妊娠大
C、1/4患者,子宫比同月妊娠小
D、多为恶性,易转移
E、半数患者,双侧黄素囊肿
10.早孕最常并发的盆腔肿块是()
A、子宫肌瘤B、黄体囊肿
C、皮样囊肿D、内膜囊肿
E、滤泡囊肿
11、异位妊娠多发生于()
A、输卵管B、腹腔
C、阔韧带D、卵巢
E、宫颈
12、下列哪项不是提示恶性卵巢肿瘤的指征?()
A、肿物最大径大于5 cmB、囊壁或分隔的厚度超过3mm,厚薄不均
C、肿物内实性成分多D、肿物的边缘不清晰
E、增强扫描时,实性成分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
13、哪项关于前列腺癌的描述是错误的?()
A、前列腺癌是男性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B、MRI显示前列腺癌主要用于T2加权像
C、前列腺癌95%发生在中央叶,不足5%发生在外围叶
D、精囊受侵犯T2加权像呈低信号
E、淋巴结转移首先累及闭孔和髂内动脉旁组淋巴结
14、对卵巢黏液性囊腺癌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多由黏液性囊腺瘤演变而来
B、多为双侧性
C、囊内有较多分隔,不均匀性增厚
D、增厚的囊壁可向周围浸润
E、囊瘤频谱呈低阻波形
15、超声测量双顶径影响准确性因素的组合,哪一项正确?()
①选择测量平面不标准
②胎头方位
③胎头头型
④羊水过少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E、①③④
16、CT对于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意义在于()
A、早期诊断B、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肥大鉴别
C、确定晚期病变范围D、确定肿瘤是否穿破包膜
E、判断有无骨转移
17、睾丸急性炎症的超声特点组合是()
①睾丸明显增大,表面光滑
②睾丸减小,表面不光滑
③睾丸回声呈均匀或点片状低回声
④睾丸回声明显不均匀,呈增强回声
⑤CDFI:睾丸内血流信号明显增多,PW:Vmax增快,RI<0.5
⑥CDFI:睾丸内血流信号减少,PW:Vmax减低,RI>0.5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④⑥D、②③⑤
E、①③⑥
18、子宫输卵管造影应在月经周期()
A、经前3天内B、月经干净后5-7天内
C、月经干净后3天内D、月经干净后10-14天内
E、月经干净后即可进行
19、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目的中,哪项错误?()
A、诊断子宫位置、形态、发育状况B、了解宫腔情况
C、确定妊娠D、诊断输卵管阻塞
E、了解输卵管走行、粗细及长度
20、子宫输卵管发育异常最适宜检查方法为()
A、盆腔平片B、子宫输卵管造影
C、盆腔血管造影D、盆腔充气造影
E、盆腔淋巴管造影
21、关于前列腺肥大的叙述,哪一项正确?()
A、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癌
B、好发于青年人,常有血尿及尿痛
C、平片可显示肥大的前列腺
D、造影见膀胱底有边缘光整弧形压迹
E、膀胱较小呈圆形,边界光滑
22、正常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哪一项叙述错误?()
A、造影剂一般用碘制剂如碘油等
B、常用来寻找不孕症的原因
C、子宫呈倒置三角形影
D、输卵管峡部呈细线状,壶腹部及伞端膨大
E、延迟摄片,造影剂不能进入腹腔
23、女性生殖器结核最常见的是()
A、输卵管结核B、子宫内膜结核
C、子宫颈结核D、卵巢结核
E、阴道结核
24、我国目前最常用的节育环为()
A、圆形或椭圆形金属环B、核心环
C、T 形环D、花瓣状环E、双环重复
25、节育环在耻骨联合上方4cm,中线偏左2cm,呈横线形,此节育环是在()
A、子宫腔内B、腹腔内
C、子宫肌壁内D、子宫颈管中
E、阴道内
26、立位时宫内节育环正常的位置应是()
A、耻骨联合上方2—6cm,中线两旁3cm范围之内
B、耻骨联合上方2—6cm,中线两旁4cm范围之内
C、耻骨联合上方6—10cm,中线两旁5cm范围之内
D、耻骨联合下方1—2cm,中线两旁6cm范围之内
E、耻骨联合下方1—2cm,中线两旁4cm之内
27、患者女性,35岁,盆腔立位平片示耻骨联合上12 cm,右旁6 cm有一圆形节育环,应诊断为()
A、宫内节育环B、节育环隐性脱落
C、环嵌入宫壁D、环脱入腹腔E、环脱至宫颈
28、子宫输卵管造影,出现宫内圆形充盈缺损,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子宫粘膜下肌瘤B、子宫浆膜下肌瘤
C、子宫内膜结核D、子宫内膜癌E、宫颈癌
29、先天性子宫异常类型,哪项除外?()
A、双子宫B、纵隔子宫
C、单角子宫D、鞍状子宫
E、三角子宫
30、正常成年女性子宫宫颈到宫底的距离大约为()
A、4~5 cmB、5~6cm
C、6~7 cmD、7~8 cm
E、8~9 cm31、前列腺增生CT、MRI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CT平扫前列腺内可见点状钙化
B、增生前列腺结节T1WI呈均匀低信号
C、增生结节T2WI一定呈高信号
D、增生结节增强扫描多明显不均匀强化
E、CT可见增大的前列腺突入膀胱底部
32、前列腺癌MRI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结节多位于边缘区B、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C、诊断主要靠 T1WID、诊断主要靠T2WI
E、增强扫描癌结节轻度强化
一、单项选择题
1.E2.D3.D4.C5.D6.C7.B8.D9.D10.B
11.A12.E13.C14.B15.C16.C17.A18.B19.C20.B
21.D22.E23.A24.A25.A26.A27.D28.A29.E30.D
31.C32.C
第三篇:医学影像学 试题-呼吸系统
医学影像学诊断试题(呼吸系统)
A型题:
1、形成肺门阴影的主要解剖结构是: A、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B、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C、肺动脉、上肺静脉、支气管。D、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结。E、肺动脉、上肺静脉。
2、不符合气管异物的X线表现是:
A、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矢状位。在正位片上,仅见扁薄的侧面投影。
B、X线不透过性异物,在声门下区及气管内呈冠状位,在正位片上,能见其最大宽度的阴影。
C、呼、吸两相,肺野透亮度变化小,呼气相时,两肺不能缩小,两肺透亮度仍保持较高。
D、胸部压力高,横隔上升轻微,深呼气相时,心影反比深吸气相时为小。
E、X线所见阴性,不能除外气管内异物存在。
3、肺不发育,下列叙述中哪项不符合。
A、一侧性全肺不发育,显示患侧均匀致密,纵隔移向患侧,横膈上升。
B、健侧肺过度膨胀,并可跨越中线疝向患侧。C、胸廓两侧不对称,不伴有肋骨脊柱等复合畸形。D、过度曝光片和体层摄影能直接显示较大的支气管畸形。E、胸廓两侧对称,但常伴有肋骨、脊柱畸形,膈疝等复合畸形。
4、肺隔离症的病理及其分型中哪项是错误的。
A、部分发育不全的肺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无呼吸功能。B、病区有异常血管供应,常来自胸主动脉下段或腹主动脉上段。
C、肺叶内型:多位于下叶后基底段,隔离的肺与同叶正常的肺组织被同一脏层胸膜所包裹,分界清楚,但却无法分离。D、肺叶外型:为副肺叶或副肺段,常为隔下或膈与肺下叶之间的一块无功能的肺组织。
E、常为大囊肿或多发小囊肿,无实质性的块状肺组织,常与支气管相通。
5、肺动静脉瘘的X线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肺野内可见园形或椭圆形均匀致密阴影(由黄豆到拳大),边缘清晰,略呈分叶状,与肺门间可见相连的粗大血管阴影。B、由于肋间动脉扩大,相应肋骨下缘可出现切迹。C、透视时,瓦尔萨瓦氏试验,病变缩小,米勒氏实验病变增大。
D、体层摄影可显示凸入支气管腔内的致密阴影,呈息肉状或菜花状阴影,管壁可不规则增厚。
E、体层片可显示病变的清新轮廓,与2—3条肺血管相连,右心插管肺动脉造影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及数目。
6、肺透明膜病的病理及X线表现:
A、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剖腹产或糖尿病产妇,可导致新生儿易患本病。
B、两侧肺野透亮度普遍减低,两肺野内有很多细小颗粒状阴影或小结节状及网状阴影,边缘清晰,分布于内中带。C、充气的气管、支气管可伸展至肺段支气管,肺野外围透亮度增加,病变进展可形成大片状阴影或两肺透亮度减低,似毛玻璃状,心脏、纵隔、横膈边缘模糊。D、胸廓扩张不良,膈肌位置升高。
E、婴儿肺部的成熟程度和产前窒息的轻重,与病变分布的范围有密切关系,每隔1~2小时摄片观察对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7、不符合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的表现是:
A、大量结核菌一次或短时间内数次侵入血循环,到达肺部所引起。
B、两肺从肺尖到肺底均匀分布,小点状阴影,约2MM大小。C、病灶大小、密度基本相同,短期病灶可融合。D、病灶边缘较清楚,如有渗出性反则较模糊。E、一周内可出现典型的结节影。
8、颅骨骨折14天,现有血丝痰,胸片上右肺下野有一圆形阴影,约8*8CM大小,边缘清楚,复查肿块缩小缓慢,应考虑为: A、周围型肺癌。
B、肺血肿。C、结核瘤。D、炎性假瘤。E、肺脓疡。
9、男性,23岁,低热,右胸刺痛,活动后气促,胸片上:右肺下野有大片致密阴影,上缘呈反抛物线状,该侧肋隔角,横隔被遮盖,应诊断为: A、右下肺大叶性肺炎。B、右下肺不张。C、右侧渗出性胸膜炎。D、右下肺脓疡。E、右肺下积液。
10、脓胸的病理变化及X线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胸膜感染后渗出液形成脓汁,逐渐机化,纤维组织使两层胸膜发生粘连,形成永久性死腔,肺表面有纤维素包裹不易膨胀。
B、阴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切线位可见基底宽,贴于胸壁向肺野突出的肿块。
C、可引起多根肋骨骨膜增生,沿肋骨上下缘有增浓的条状影。D、如伴有瘘管通向支气管,可形成脓气胸
E、早期X线表现胸膜增厚,肋膈角填塞变平,沿胸壁内缘可见带状阴影,肋间隙狭窄,胸廓下陷变形,纵隔向病侧牵拉移位,膈上升。
11、少量气胸患者,透视时重点应注意: A、肋膈角。B、肺门区。C、肺尖和腋部。D、肺下野。E、纵隔区。
12、胸膜间皮瘤的病理及X线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为胸膜的原发性肿瘤,发生于脏壁层胸膜。
B、局限结节型,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致密影,边缘光滑,密度与软组织相似,少数可有钙化。
C、切线位,肿瘤基底宽,贴于胸壁,向肺野突出,肿块与胸壁相交成钝角。
D、广泛浸润型,引起广泛不规则或波浪状胸膜增厚,有大量胸腔积液,本型生长较慢,可侵及肋骨引起病理性骨折。E、肿块与胸壁相交成锐角,轮廓且常呈分叶状,边缘不光滑,有小毛刺。13、50岁,男性,发热咳嗽,右肺中叶有点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经抗炎治疗,复查,该影在同一部位反复出现,应考虑为: A、病毒性肺炎。B、干酪性肺炎。C、阻塞性肺炎。D、支原体肺炎。E、过敏性肺炎。
14、哪类癌组织易形成空洞。A、腺癌。
B、大细胞未分化癌。C、小细胞未分化癌。D、扁平上皮癌。E、肺泡上皮癌。
15、不符合气管肿瘤的临床X线表现是:
A、有明显的喘鸣音,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并有咳嗽,咯血等,气管下1/3肿瘤,可引起一侧支气管阻塞,接近声门者可有声嘶。
B、胸片可无阳性所见或仅有两侧阻塞性肺气肿或一侧肺不张。C、肺纹理增强,并可见杵状指或囊状透明阴影。D、侧位高千伏摄影,可显示凸出气管腔内肿块阴影。E、体层摄影可见气管腔内有肿块影,良性者边缘光滑,恶性者可成为菜花样不规则,基底宽,使气管成环形狭窄。
16、男性,40岁,体检发现右肺中野有一小块阴影约2CM大小,轮廓呈分叶状,边缘有短细毛刺,其中可见空泡征。A、早期周围型肺癌。B、结核瘤。
C、炎性假瘤。D、肺炎。E、错构瘤。
17、周围型肺癌,所形成的空洞,其X线特征是: A、厚壁,其中有大液平,边缘模糊。B、厚壁,内壁凸凹不平,少有液平面。C、薄壁,多发性环状负影。D、薄壁,周边不完整。
E、薄壁,其中有大液平,边缘清晰。
18、不符合淋巴转移的病理和X线表现是:
A、原发病灶多为乳腺、胃、甲状线、胰腺、喉部和肺部的恶性肿瘤
B、由于淋巴管瘀积、扩张和癌结节的形成,片上可见肺纹理增强,两下肺野尤显著,沿肺纹理有细小的结节阴影分布。C、肺内结节影常伴有钙化。
D、由于小叶间隔水肿或肿瘤直接侵犯,常可出现间隔线。E、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转移到胸膜可出现大量胸腔液—常为血性。
19、不符合转移性胸膜肿瘤的临床X线表现是
A、很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肺癌、乳癌和胃癌等)常经血行或淋巴道转移或直接蔓延于胸膜而引起。
B、胸痛、胸闷、胸腔穿刺液多为血性,抽液后,胸水生长反加速。
C、胸腔积液型,表现为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生长迅速。D、肿块型为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肿块影,贴于胸壁,可见胸腔积液。
E、广泛不规则或波浪状胸膜增厚,呈侵润生长,常伴有具部肋骨破坏。
20、不符合矽肺的X线表现是:
A、肺内散在圆心、椭圆形不规则形细点状阴影,1~5MM左右,多在两肺中下野中内侧带,肺尖和肺外带少见。
B、晚期矽结节聚合和融合成块状,密度均匀,在肺上野,对称呈“八字形”。
C、肺纹理增多呈网状,边缘不整,扭曲。D、双肋膈角区无KERLEY氏B线。E、肺门可见蛋壳状钙化。
21、不符合肺包囊虫的X线表现是:
A、阴影呈圆心、密度浓而均匀,边缘整齐,深呼吸时可略有变形,周围无炎性改变。
B、当气体进入内外囊之间,则呈一弧形透亮带,随体位改变,气体环行于内外囊壁之间。
C、如气体进入内外囊,则囊肿可出现液气面,其上有两层弧形透亮带。
D、如内囊膜脱落,呈典型的水上俘莲征。
E、支气管造影,造影剂可进入囊内,形成圆形阴影及液平面。B型题 问题22—24 A、高千伏摄影。B、荧光缩影。C、放大摄影。D、立体摄影。E、记波摄影。
22、肺部集体检查,普查肺结核、肺癌等常用。
23、观察早期网状和结节病变,有助于尘肺早期诊断,还可观察平片不易确诊的小肿块,对肺癌和肺炎的鉴别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常采用。
24、结构复杂或体积较厚的部位(头颅、胸腔、盆腔)的异物或钙斑定位,常采用。问题25—27 A、体层摄影。B、支气管体层摄影。C、支气管造影。D、纵隔充气造影。E、血管造影。
25、观察肺门区主要结构及肺叶、肺段支气管壁和管腔以及有无肿大淋巴结,应采用。
26、观察支气管腔内情况,如支扩、肺不张、肺内占位性病变,观察支气管分布及位置以及有无异常腔隙等多采用。
27、观察肺内病变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观察有无空洞及其位置大小,洞壁厚薄,引流及愈合情况等多采用。问题28—29 A、LAMBERT氏小管。B、KOHN氏孔。C、MORGAGNI氏孔。D、BOCHDALEKE氏孔。E、MONRO氏孔。
28、肺泡与肺泡间的交通孔,直径约10—15 M,称为:
29、远侧的细支气管与肺泡间的交通小管,称为: 问题30—31 A、下副叶。B、奇叶。C、右后副叶。D、左中副叶。E、左后副叶。
30、在右上肺叶的内侧部分,副裂为一弧形条状阴影,呈纵形走向,凸面向外,止于肺门上方,呈一倒置的豆点状,称为:
31、叶间裂自膈内侧开始向上,向内斜形到肺门为一弧形细线条影,此叶位于下叶的前内部、呈楔状,底部靠膈,尖端指向肺门。问题32—35 A、右气管旁淋巴结。
B、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奇静脉组)。C、左气管旁淋巴结。
D、左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主动脉弓下组)。E、隆突下淋巴结。
32、右肺上野及部分中野引流至:
33、右肺中野及部分中野引流至:
34、左肺上野及部分中野引流至:
35、左肺下野及部分中野引流至: 问题36—40 A、气管旁淋巴结。
B、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奇静脉组)。C、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主动脉弓下组)。D、支气管肺淋巴结。E、隆突下淋巴结。附图
36、_____ _____
37、_____ _____
38、_____ _____
39、_____ _____ 40、_____ _____ 问题41—43 A、前纵隔。B、中纵隔。C、后纵隔。D、上纵隔。E、下纵隔。
41、心脏、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部、气管、主支气管及其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奇静脉近端、膈神经、迷走神经和胸导管上中段位于:
42、食道、降主动脉、胸导管中下段、奇静脉半奇静脉、交感神经链和淋巴结位于:
43、胸腺组织和淋巴结位于: 问题44—46
A、肺泡腔内的空气被病理性物质(炎性渗出液、血液、水肿等)液所代替,形成片状影,边缘模糊,密度均匀。B、肉芽组织增生引起的实变,病理为单核细胞,网织细胞以及幼稚的结缔组织增生,实变区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密度较高,多为腺泡结节状,没有融合趋势。
C、病变被纤维组织所代替,收缩形成密度高,边缘清楚的块状影,周围器官可被牵拉移位。
D、斑点状或块状致密阴影,边缘锐利,多发生于退行性变及坏死的组织内,也可见于肺内肿块及尘肺的淋巴结内。E、良性病变多呈球形,边缘锐利光滑,恶性者边缘不规则,可有短毛刺伸出,可呈分叶状或脐样切迹。
44、肿瘤性病变是:
45、渗出性病变是:
46、增殖性病变是: 问题47—48 A、空腔。B、空洞。C、气胸。D、肺气肿。E、包虫囊肿。
47、部分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坏死组织后形成。透光区周围有致密阴影环绕,可分为厚壁、薄壁等。
48、肺内腔隙呈病理性扩大所致,透光区周围壁较薄,周围无实变影,腔内可有或无液平面。问题49—51 A、肺门增大。B、肺门缩小。C、肺门移位。D、肺门密度增高。E、肺门阴影模糊。
49、上叶或下叶肺不张,肺的瘢痕形成以及心脏或心包积液等均可引起:
50、肺门血管增粗,右下肺动脉超过15毫米,肺门淋巴结增大,超出血管边界,可见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肿块阴影,可引起:
51、肺门血管变细,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法鲁氏四联症,三尖瓣闭锁等,可引起: 问题52—53 A、肺气肿。B、肺不张。C、叶间积液。
D、包裹性积液。E、中叶综合症。
52、肺容积缩小,密度增高,均匀一致,叶间裂呈向心性移位,纵膈向患侧移位,肋间隙变窄,膈肌上升。
53、肺容积增大,肺透亮度增加,呼吸气时肺野的透亮度改变不大,肺纹理稀疏,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膈肌位置低下。问题54—56
A、间质性肺气肿和纵隔积气。B、代偿性肺气肿。C、慢性支气管炎。D、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E、大泡性肺气肿。
54、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其中无肺纹理,边缘为纤细的线条状阴影,造影显示支气管受压推挤,围绕在局限性空腔的周围,其中无造影剂充盈,称为:
55、肺部透亮度增加,无其他特异的X线征象,肺与纵隔间有条状透亮阴影,称为:
56、肺纹理增浓、扭曲,可见“双轨征”,肺内可见条索状、网格状或小点状阴影,常伴有两肺透亮度增强,膈肌低位胸廓呈桶状,称为: 问题59—60
A、实变阴影密度不均,病变呈散在,大小不一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以后有条索状阴影,最后恢复正常。B、病区呈一片密度均匀增深的阴影,形态与肺叶轮廓相符,其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C、病区局限性肺纹理增强、增深,肺透亮度稍降低,病变位于下叶时,则同侧膈肌轻度升高,运动受限。D、病变区呈大片实影,其中有透亮区及液平区。E、病变区呈团块状致密阴影,边缘清楚,不规则。
59、大叶性肺炎病后12—24小时为充血期,病区毛细血管扩张肺泡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其X线表现是。
60、大叶性肺炎病后2—3天为红色肝变期,肺泡内充满粘稠渗出物,其中有纤维素及多量红细胞,病后4—6天为灰色肝变期,肺泡内红细胞减少,白细胞明显增加,其X线表现是: 61、发病一周后,进入消散期,肺泡内纤维性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其X线表现是: 问题62—64 A、过敏性肺炎。B、吸入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D、腺病毒肺炎、E、机化性肺炎。
62、密度较淡,边缘模糊,阴影呈云雾状,其中仍能看到肺纹理,不按肺段分布,病变变化迅速,称为“游走性”病变,考虑为:
63、婴幼儿,肺纹理增浓,模糊,肺下野内带有片状阴影,密度较淡,边界模糊,病灶周围可有肺气肿或肺不张,肺门阴影增大或有结节状阴影,考虑为:
64、局限性肺纹理增浓,有云絮状阴影,肺门阴影增大,结构模糊,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1:32以上),考虑为: 问题65—66 A、肺内片状阴影,边缘略清晰,有少量条索状阴影,周围胸膜反应明显。
B、病变范围逐渐缩小,密度更加致致密,轮廓日益清晰,周围索条状影更加增多,其大小、形态趋向稳定,肺段或肺叶常有萎缩现象,周围肺组织常有代偿性肺气肿,附近胸膜明显增厚。
C、瘤样团块状阴影呈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或三角形阴影,密度较高,边缘光滑,清晰,有长条索状影伸向肺野,病灶可跨段或跨叶,邻近胸膜增厚。
D、团块状致密阴影,边缘不规则,有分叶及脐样切迹。E、团块状致密阴影,其中有不规则透亮区,内缘凸凹不平。65、炎性假瘤,病变周围形成较完整的假包膜,形成团块状,病变是由多种细胞组成的慢性炎症性肉芽肿,分组织细胞瘤型、硬化型—血管瘤型、浆细胞肉芽肿型、肺泡上皮乳头样增生型、假性淋巴瘤型五类,其X线表现是
66、机化性肺炎都有肺组织的慢性炎症,轻度化脓性改变以及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支气管狭窄,扩张以及畸形性支气管炎,以肺段性病变为主,其X线表现是: 问题67—69 A、癌性空洞。B、结核性空洞。C、肺脓疡。D、肺囊肿。E、肺包虫囊肿。
67、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周围可有不等程度的周围炎及纤维性变,其中可见透光区,可呈薄壁空洞,其它肺野可有广泛散在支气管播散病灶,应考虑为:
68、团块状阴影内出现透亮影,多呈偏心的厚壁空洞,壁厚薄不均内壁凸凹不平,有时可见凸入腔内的结节影。应考虑为: 69、大片状致密阴影,边缘模糊,其中心密度减低,形成透亮区,并有液平面。应考虑为: 问题70—72 A、纵隔型肺癌。B、肺上沟癌。C、细支气管癌。D、肺段型肺癌。E、肺转移癌。
70、周围型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癌肿发生于肺段或亚肺段,癌肿本身体积小,其远端有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造影见阻塞性肺炎的近端支气管显示狭窄、中断,应考虑为: 71、中央型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完全不张的肺包裹住肺门肿块或纵膈的肿大淋巴结,形成致密的块状阴影,紧贴于纵膈,多见于两肺上叶,邻近肺组织可有代偿性肺气肿,纵膈及横膈移位,有助于发现肺不张的存在,应考虑为:
72、肺尖呈密度均匀的团块状阴影,由上肺外围向肺内生长呈弧形凸出,边缘整齐或呈分叶状,1—3后肋局部破坏,颈胸椎附件可有破坏,应考虑为: 问题73—74
A、浸润型肺结核。B、结核球。C、干酪性肺炎。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E、干性胸膜炎。
73、锁骨上下区有形状不规则的纤维空洞,周围有比较广泛的条索状纤维性改变,并有新老不一的病灶,肺门上提,中下野肺纹理呈垂柳状,常见胸膜增厚,诊断为:
74、锁骨上下区有云絮状或结节状阴影,也可见空洞及支气管播散病灶,应考虑为: 问题75—79 A、结核球。B、周围型肺癌。C、炎性假瘤。D、肺囊肿。E、错构瘤。
75、肺上叶前段居多,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整齐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呈分叶状或有脐样切迹,边缘毛糙,并有短细毛刺阴影,可形成空洞,常考虑为:
76、右肺中叶多见,病灶呈圆形,轮廓清楚光滑,无分叶,密度均匀,边缘常伴有纤维条索影及胸膜肥厚,应诊断为: 77、肺内团块状阴影,轮廓清楚、光滑,密度均匀,常有钙化,呈少量至大量斑点状或爆米花状,无空洞形成,应诊断为: 78、常见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病灶呈团块状阴影,轮廓清楚,分叶较少见,常见钙化,呈环形、弧形、成层的环形钙化,广泛而密集的或少量的斑点状钙化,病灶周围常见卫星灶和引流支气管,应诊断为:
79、阴影呈圆形,轮廓清楚,密度稍低但均匀,无钙化,大小形态随深呼吸运动而改变,可伴有透光区,壁薄并有液平面,肺下叶多见,应诊断为: 问题80—82 A、肺隔离症。B、支气管扩张。
C、肺包虫囊肿。D、支气管肺癌。E、慢性支气管炎。
80、支气管造影可见管径粗细不均匀,远段增粗呈柱状,或呈囊状形如一串葡萄,支气管末梢或分支呈蜂窝状充盈,大小不一,应诊断为:
81、病变区多无造影剂进入,邻近支气管常发育不全,有移位或轻度扩张,主动脉造影可显示出供血的异常血管,应诊断为: 82、支气管造影可见支气管有充盈缺损呈息肉状,或有不规则狭窄、截断等,应诊断为: 问题83—85 A、水上浮莲征。B、浮云掩月征。C、轨道征。D、垂柳征。E、横S征。
83、肺包虫囊肿可见。84、慢性支气管炎可见 85、外围型肺癌可见。问题86—88 A、爆米花样钙化。B、蛋壳状钙化。C、环形钙化。D、梭状钙化。E、带状钙化。86、结核瘤常见。87、矽肺常见。88、错构瘤常见 问题89—91 A、肺内肿块。B、胸膜肿块。C、主动脉瘤。D、纵隔肿块。
E、胸腺肥大。
89、肿块最大上下径在纵隔内,基底部宽,其外缘与纵隔的交角呈钝角,沿块影的弧形边缘划一假想的圆形,圆心位于纵隔内,多轴透视块影始终与纵隔不能分开,常伴有食道及气管压迫征,应考虑为:
90、肿块的最大上下径在肺内,基底部窄,交角呈锐角,沿块影的弧形边缘划一假想圆形,其圆心位于肺内应诊断为: 91、肿块随呼吸上下移动,多轴透视块影内缘与纵隔边缘之间有透亮区,应诊断为: 问题92—96 A、前纵隔上区。B、前纵隔中区。C、中纵隔上中区。D、中纵隔下区。E、后纵隔。
92、心包囊肿好发于。
93、支气管囊肿和淋巴瘤好发于。94、胸骨后甲状线好发于。95、胸腺瘤,畸胎瘤好发于。96、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问题97—101 A、纵隔畸胎瘤。B、纵隔皮样囊肿。C、纵隔恶性淋巴瘤。D、胸内甲状线肿。E、支气管囊肿。
97、两上中纵隔增宽,边缘呈波浪状,有明显的分叶,侧位片上,增宽之阴影位于中纵隔,一般无钙化,应诊断为: 98、块影位于前上纵隔,常向一侧凸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可伴有钙化,肿块可随吞咽动作向上移位,应诊断为: 99、块影位于前纵隔,常向一侧凸出,边缘有弧形或环形钙化影,应诊断为:
100、块影常位于气管旁或隆突下,多呈圆形,边缘清楚,无
钙化可随呼吸运动变形,应考虑为:
101、块影位于前纵隔,常向一侧凸出,其内可显示牙齿或骨骼阴影,应诊断为: 问题102—104 A、膈疝。B、膈膨升。C、膈麻痹。D、膈下脓肿。E、膈肿瘤。
102、膈位置显著上升,轮廓清晰,运动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胃肠道位于膈下或伴发胃扭转,应考虑为:
103、膈位置轻度上升,轮廓清晰,矛盾运动,胃肠道位于膈下,应考虑为:
104、膈轮廓模糊,运动受限或正常,胃肠道可在胸腔内,失去正常排列,膈位置正常,人工气腹,气体可进入胸腔,应诊断为: 问题105—107 A、少量积液。B、干性胸膜炎。C、胸膜粘连。D、胸膜钙化。E、叶间积液。
105、肋膈角变浅变平,呼吸时膈运动受限,膈穹窿变平直,肋间隙可变窄,应考虑为:
106、沿胸膜内缘窄带状均匀致密阴影,肋膈角变浅变钝,阴影可随呼吸及体位的变化而移动,应考虑为:
107、胸腔外围部分可见到一片或一层浓度增深的阴影,呼吸或改变体位时,其形态无变化,肋膈角可闭锁,胸廓无下陷变形,应考虑为: 问题108—112 A、包裹性积液。
B、上、下叶间包裹积液。C、上、中叶间包裹积液。
D、中、下叶间包裹积液。E、纵隔胸膜腔积液。108、______ ______ 109、______ ______
110、______ ______ 111、______ ______ 112、______ _____ C型题 问题113—114 A、中叶肺不张。B、下叶肺不张。C、二者皆是。D、二者皆非。
113、右肺下野内侧有片状阴影,其上界清楚,下界模糊,水平叶间裂下移,前弓位基底在肺门,尖端指向肺野,呈三角形致密阴影,上、下边缘锐利,是:
114、右肺下野内侧有尖端向上,基底在下的三角形致密阴影,侧位斜裂向下后方移位,是: 问题115—116 A、肺纤维化。B、肺气肿征象。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115、气管非金属异物。116、慢性支气管炎。问题117—118 A、管壁弹力不足或软骨发育不全所致,多为囊肿扩张。B、感染阻塞和牵引致使支气管内分泌物不能顺利排除,造成支气管柱塞,长期咳嗽使支气管内压增加所致。C、二者皆是。D、二者皆非。
117、先天性支气管扩张是由于 118、后天性支气管扩张是由于
问题119—120
A、一侧呈均匀性密度增高影,看不见血管纹理及隔影,纵隔向患侧移位。
B、两侧胸廓基本对称,常有脊椎,半椎体畸形。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
119、一侧肺不张的X线表现是: 120、一侧肺发育不良的X线表现是: 问题121—122
A、片状模糊阴影、密度均匀一致,经治疗后1—2周内吸收。B、片状模糊阴影,密度均匀一致,经治疗可在数小时或1—2日内完全消失。C、两者皆是。D、两者皆非。
121、炎症性肺实变是:
122、肺出血与泡性肺水肿所形成的实变是: 问题123—124
A、结节阴影广泛分布,边界清楚锐利,肺纹理呈绒毛状或串珠状,有胸膜增厚。
B、细网状阴影广泛分布,胸膜无异常改变。C、两者皆有。D、两者均无。123、Ⅱ期矽肺 124、Ⅱ期铸工尘肺 问题125—126
A、横行记波,瘤体有明显传导性博动。B、纵行记波见瘤体博动消失。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25、纵隔肿瘤 126、主动脉瘤 K型题
127、观察胸部正常X线解剖是:
A、胸廓软组织:皮下脂肪、胸大肌、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乳房和乳头、伴随阴影。
B、骨性胸廓:肋骨、有者可有颈肋、叉状肋、肋骨联合等畸形,肩胛骨、锁骨、胸骨、胸椎。
C、肺野:肺叶、肺段、肺野、肺门及肺纹理。D、纵膈(包括心脏大血管)及膈肌。
128、支气管分支、肺段及肺小叶的X线解剖是:
A、气管、支气管分支序列为:气管→右、左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肺亚支气管→肺小叶支气管→末稍细指气管→一、二、三级呼吸细指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B、各肺段支气管进入相应的肺段:右上叶→尖段、后段、前段;右中叶→外侧段、内侧段;右下叶→背段、内基底段、前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左上叶→尖后段、前段、舌段;左下叶→背段、前内基底段、外基底段、后基底段。C、从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所组成的单位称为呼吸小叶,是X线病理改变的基本单位,直径约4~6MM。
D、气管在
D、左心衰竭。
137、支气管造影应用于: A、肺癌。B、支气管扩张。C、肺不张。D、活动性肺结核。
138、阻塞性肺气肿的X线征象是:
A、桶状胸,肋间隙增宽,膈位底,膈顶平,侧位前后径增大。B、肺野透亮度增加,肺容积增大,呼、吸气肺透亮度改变不大,局限性者可见肺大泡,大小不一。C、心影狭长,呈垂直位心。
D、肺纹理增多、增粗,肺纹理直达肺外缘。139、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作X线检查的目的是: A、有无肺气肿和肺炎。B、有无肺心病。C、有无气胸。D、有无支扩。
140、条状或盘状肺不张常见的X线征象是:
A、膈穹窿上方为一横行条索状影,与支气管走行不一致,长约1—6厘米,宽0.2—0.4厘米。B、条状影不穿过叶间裂。
C、于前弓位或后倾时,条状影可随之消失。D、多见于肋膈角处,长1—3厘米,宽1—3毫米。141、中叶综合征的病理及X线表现是:
A、中叶支气管受淋巴结压迫发生阻塞,可出现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
B、中叶呈均匀或不均匀的致密阴影,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不清,出现肺不张后,体积缩小,水平裂下移。C、侧位像中叶显示梭形阴影,可见胸膜粘连。
D、前凸位呈典型的三角形阴影,边缘锐利整齐,基底部位于右心缘,尖端引向肺野,在致密阴影中可见蜂窝状小圆形透亮区—支气管扩张。
142、单侧透明肺的病理及X线表现是:
A、肺血管的先天性畸形。兼有肺组织、肺动脉和支气管的发育或功你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
172、胸肺手术后改变X线特征是: A、开胸术后可见皮下气肿,肋骨缺如。
B、肺扩张良好时可见充气的肺野直达胸壁内缘及肺尖,膨胀不全的肺,外围可为气胸,液气胸或胸腔积液。
C、一 侧肺切除,纵隔可向术侧移位,隔上升,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
D、肺叶或肺段切除,同侧余肺可有代偿性肺气肿。173、食管造影对于纵隔肿瘤的诊断有何价值。A、鉴别食管本身病变或是纵隔肿瘤。B、观察纵隔肿瘤是否与吞咽动作有关。C、观察纵隔肿瘤的范围和形态。D、观察肿瘤有无钙化。
174、引起纵隔向及健侧移位的有: A、一侧气胸。B、一侧肺不张。C、一侧胸腔积液。D、一侧胸膜粘连肥厚。
175、纵隔积气的原因及X线征象:
A、颈部手术及创伤,食管气管破裂以及纵隔心脏手术后。B、间质性肺水肿,空气沿支气管血管周围间隙而进入纵隔。C、胸片显示纵隔两侧边缘有气带存在,上至颈部,下达膈、胸骨后透亮度明显增强。D、纵隔器官轮廓模糊。176、气胸的X线征象:
A、气胸部位高度透亮,其中无肺纹理。
B、被压缩的肺表面脏层胸膜,显示为一层纤细的边缘。C、肺组织被压缩向肺门,透亮度减低。D、纵隔向患侧移位,膈肌位置升高。177、叶间积液的X线表现是: A、阴影在叶间裂位置,
B、阴影呈梭形,其长轴与叶间裂的长轴一致。C、阴影边缘清楚。
178、肺下积液的X线征象是:
A“膈圆顶”最高点偏外侧1/3,前外肋隔角变深变锐,隔下界位置正常。
B、病人向患侧倾斜60°时,可见游离积液。
C、卧式:患侧肺野密度均匀性增高,外侧可有带状致密阴影,膈位置正常。
D、卧式:右膈肌位置高,运动度减弱。179、为进一步确定纵隔肿瘤性质,需作: A、记波摄影。B、食道钡餐检查。C、纵隔充气造影。D、心血管造影。
180、肺外伤的病理及X线表现是:
A、肺循环功能性障碍,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强,使血管内血液和血浆渗透到肺间质和肺泡内。
B、肺撕裂损失血管而出血,形成无上皮结构的囊肿样改变(血肿)。
C、肺纹理增粗,轮廓模糊,肺门附近常掺杂斑点状阴影。肺野透亮度降低,有小片状阴影沿肺纹分布,边缘模糊,也可呈大片致密影。
D、肺内血肿,呈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边缘清楚,3~4月后方见缩小,吸收后可见条索状瘢痕。181、胸腺瘤的临床及X线征象是:
A、约15~70%伴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病例有胸腺瘤者占15~20%。
B、位于前纵隔中部,紧贴心底部,多向纵隔一侧突出。C、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或表现为波浪状或分叶状。D、肿块密度均匀,少数有条状或弧形钙化
参考答案
1-10
EBCED DEBCB
11-20
CECDC ABCED 21-30
EBCDB CABAB 31A、32AB、33BE、34CD、35E 36-40
EABCD
41-50
BCAEA BBACA 51-60
BAAEA C ? ? CB 61-70
AADCC BBACD 71-80
ABDAB CEADB 81-90
ADACB CBADA 91-100
ADCAB ECDBE 101-110 ABCAC ABABC 111-120 DEABB CABAC 121-130 ABABC DEAAA 131-140 EEEEE AAAEA 141-142 EE
172-180 EBBA
AAAEE 181 E
第四篇:南方医科大学回执
回执
南方医科大学:
今你校﹎﹎﹎﹎﹎(姓名)﹎﹎﹎等(人数)人来到我单位开展了为期﹎﹎﹎﹎﹎(时间)天的暑假社会实践工作。
期间,通过﹎﹎﹎﹎﹎﹎﹎﹎﹎﹎﹎﹎﹎﹎﹎﹎﹎﹎﹎﹎﹎﹎﹎﹎﹎﹎﹎﹎﹎﹎﹎﹎﹎﹎﹎﹎﹎﹎﹎﹎﹎﹎﹎﹎﹎﹎﹎﹎﹎﹎﹎﹎﹎﹎﹎﹎﹎﹎﹎﹎﹎﹎﹎﹎﹎﹎﹎﹎﹎﹎﹎﹎﹎﹎﹎﹎﹎﹎﹎﹎﹎﹎﹎﹎﹎﹎﹎﹎﹎﹎﹎﹎﹎﹎﹎﹎﹎﹎﹎﹎﹎﹎﹎﹎﹎﹎﹎﹎﹎﹎﹎﹎﹎﹎﹎﹎﹎﹎﹎﹎﹎﹎﹎﹎﹎﹎﹎﹎﹎﹎﹎﹎﹎﹎﹎﹎﹎﹎﹎﹎(活动形式、成果)。
该学生表现良好,工作积极,取得了一定成果,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 年 ﹎﹎ 月 ﹎﹎ 日
第五篇:南方医科大学校史校史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中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中国重点大学。北校区地处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南校区地处广州市东南(新会展中心附近),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愈百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自从2004年改制以来,由原本的第一军医大学更名为南医大,但是校东门让然挂着叶剑英题词的第一军医大牌匾,可见南方医科大学各将校对军制的依依不舍。2005年3月更是将队制改成学院制,准确来说是学员队制,这是希望能向地方学校靠拢,活泼学园生活。在学风方面,秉承重点大学优良学风,自习室时常爆满,必须占位才能取得自习空间,考试前尤甚。学生工作方面,虽然对外宣称军事管理,但是不少行政管理层为了使南方医科大学更加充满活力纷纷放弃各种苛刻权力,对学生教育采取任由发展,伺机调整的战略,所以养成了学园学生尊校规敬师长的优良品德和各人自觉意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军校,能如此逐步舍弃传统却是难能可贵。
硬件建设方面,南方医科大学24层公寓楼男女生混编居住的形式,不仅反应了医学院校抛弃旧道德的决心,也表现出重点大学应有的气魄,与时俱进的信心。而作为国内少见的高层美形公寓楼,在设计方面也是颇花心思。宿舍允许学生安装空调,并且采取4人通过制,不但促进校内民主还能提高学生忍让和争取利益的能力,是培养社会性优势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还有东区的红楼和食堂西面的研究生楼,也是环境幽雅,有着许多空室供学生活动的优质宿舍楼。教学楼分列9层,都安装国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而教学楼距宿舍楼仅仅2-7分钟路程,让学生和老师不需要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步行上,从而经常可以看见上课期间同学们纷纭沓至,一片莘莘学子竞相聚的景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方医科大学建成了以院士为龙头、博士后流动站为基地、药品研究基地为平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优秀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高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四大优势学科群。
学科理、工、医、文、管、法、经济等7大领域,形成了以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生物高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群。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和1个国家级中医药理基地,1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9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个涉外医疗中心,4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10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拥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南方医科大学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南方医科大学尤其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致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实施办学的开放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积极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韩国培才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与海外著名大学交换学生的制度。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特色名牌专业的优势,并紧密围绕广东经济建设、卫生保障、科技发展的需求,以医学学科建设为重点,带动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将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云山珠水孕英才,巍巍学府写华章。2011年10月30日,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方医科大学将迎来甲子华诞。届时学校将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在此,谨向长期关心、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载磨砺奋进。1951年10月,学校诞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国南粤,风云万里,曾四迁校址,六易属制,七改校名,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一代代南医大人弘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秉承“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校训,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依云山之崴岭,守麒麟之祥地。学校现有校本部、顺德2个校区,占地面积219.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88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学校现有17个学院、6所直属附属医院、3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5所教学医院、40个实践教学基地。在开设的26个本科专业中,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7个广东省特色专业,是国家首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名,其中研究生3000多名,还有来自44个国家的600多名留学生。成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上万人。拥有3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师资队伍中,拥有两院院士3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8名,广东省教学名师6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以及博士生导师334名、硕士生导师853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8项。在教育教学方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教材2部。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2007年,首次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举夺得19个指标全优的骄人成绩。多年来,在校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活动屡获佳绩。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各类医学人才6万多人,涌现出了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称号的南方医院惠侨科和“雷锋式模范军医”称号的陈大新、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模范护士长”称号的杨丽、被南京军区授予“白求恩式的好军医”称号的温端生、2006全国大学生人物陈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程似锦。60年来,南方医大人披荆斩棘,愈苦弥坚,一步步发展壮大。60年来,南方医大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铸就辉煌。60周年校庆,是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凝心聚力的好机遇,是再创辉煌的新起点。2011年10月30日,这是南医大人共同期盼关注、引为自豪的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热忱邀请海内外广大校友、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届时欢聚南医大,与我们一道共襄盛典,同谋未来。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一、校训
博学笃行,尚德济世 校训释义
博学:取自宋代?张商英《素书》“博学切实,所以广知”。意为广博学识、丰富见闻、开阔胸襟、追求真理。广泛地猎取知识,保持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这是完善自身、发展自我的客观要求。笃行:取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意为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不空谈,不浮躁,确立目标,切实而坚定地行动,这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基本要求。
尚德: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章》“德,国家之基也”。意为诚信为本、德行为先、修身敬业、求真求善。培养纯正的品行,诚恳的态度,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教书育人、立身社会的根本要求。济世:取自《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意为尊重生命、拯救疾苦、乐于奉献、创新拓取。锤炼精湛的医术,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传承医学、造就人才的最高要求。
二、校徽
南方医科大学校徽各设计元素说明 校徽整体呈盾牌形,由多元素巧妙组成,各设计元素内涵如下:
皇冠:皇冠在西方文化中是顶级水平的象征,校徽顶端用皇冠意指要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
麒麟:校徽上方两只奋力攀登的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象征祥瑞、繁荣与昌盛,同时也含有南方医科大学坐落于麒麟岗的寓意。
木棉花:木棉花是广州市花,表达了南方医科大学地处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同时一朵盛放的木棉花,也象征了南方医科大学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持续发展的势头。
双蛇杖:双蛇杖可作为医学事业的象征,表达了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以医科为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飘带:波浪状的飘带寓义南方医科大学人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办学思路。橄榄枝与五星:两束相对的橄榄枝环抱在校徽两侧,既是军队的象征,也是人类健康、和平友好的象征。鲜红的五星表达出了建设一流医科大学的雄心。同时校徽通过橄榄枝与五星也表达了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学校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南方医科大学:学校中文全称(毛体),体现了办学指导思想。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学校英文全称 1951:表达了学校于1951年建校的办学历史
盾牌:整个校徽为盾牌形,表达了学校甘作医疗卫士保卫人民生命与健康的理念。
三、校歌
校歌合唱|校歌伴奏
爱在南方
——南方医科大学校歌(歌词)作词:陈道斌 作曲:胡平绍 章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情比珠江水长,我们托起生命的希望。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科学发展指引方向,我们意气风发扬帆远航。
四、大学精神
诚信务实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释义
“诚信务实”:诚信务实,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内在品质,体现了南方医大人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的理念。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诚信务实的办学、治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品德优良的医学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历经战场、市场的双重检阅,始终坚守诚信务实的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颂扬。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教师钟世镇院士、姚开泰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典范,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骆抗先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以“全军模范护士长”杨丽为代表的一大批医疗工作者的典范,以“雷锋式的模范军医”陈大新、“白求恩式的好军医”温端生、200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十大人物陈强、2007年全国三好学生孙慧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刚性气质,表达了南方医大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从1951年至今,三迁校址、六变隶属、七易校名,从一所中学发展为全国重点大学。56年的风雨历程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创建初期,学校边建校边教学,克服重重困难,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军队卫生战线输送了1000余名优秀的医务干部。升为本科院校后,在从北国迁往南疆的过程中,尽管资金困难,却仍然不忘扩大规模,积极发展和完善重点学科及附属医院,并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院校。2004年8月,学校转制移交广东,在硬件建设上,与省内其他知名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负重前行,勇敢地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积极融入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敢为人先”:敢为人先,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傲然风骨,表现出南方医大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学校敢为天下先,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许多第一。创办了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先后收治过81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海外患者。在全国率先走开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了“一体两环”办学模式,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军队院校和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第一台国产X刀和全国第一个国家I类新药心脏超声造影剂。钟世镇院士开辟了我国临床解剖学学科,被誉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科的奠基人”;张汗承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泪液学的系统研究,创造了“泪液学”英文单词(Dacryology),被誉为“泪液学之父”;舒斯云教授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国际学术界将这一区域以她的姓氏命名,称之为“舒氏区”;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头胸心电导联理论,被誉为心电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写入最权威的心电研究领域专著《心电学》,称为“尹氏导联”……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优秀品格,阐释了南方医大人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气势。“要做就做最好的”。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经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推荐,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在国际上首先解决了“磁共振系统T1加权成像的伪影问题”。国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居24名,在广东高校中位居第二,在全国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三。《学报》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同时被三大国际权威医学情报检索机构(美国医学索引、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收录的学术期刊,2004年影响因子为0.538,在全国92家医科大学学报类中位列第二。从1993年广东省开展“南粤优秀研究生”评选活动以来,我校获奖率始终居广东省院校前列。在1988-1997年广东省公布英语四级通过率排名的十年中(1998年后不再公布排名),我校连续十年位居广东高校首位。2004年,我校学生代表团在广东省医学生急救理论和技能竞赛中,以比第二名高出40多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赴港参加粤、京、沪、台、港、澳六地的决赛并获得技术金奖。在2005-200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昨天,学校凭借“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今天,学校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去战胜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明天,“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行、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五、教风
品正 学高 敬业 爱生
六、学风
德能双修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