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重要会议、代表性著作及其理论要点
一、中共创立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从1921年至1927年),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1921年,上海中共一大。中共成立。会议提出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任务和奋斗目标。
1922年,上海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1923年,广州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5年,上海中共四大。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1927年,武汉中共五大。在国民党已经开始叛变革命的情况下,仍然软弱地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国际的单方面统一战线观点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1927年7月15日,武汉紧急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决裂,策划农村和城市起义。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但和广州起义等一样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武汉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罢免陈独秀,选举瞿秋白为书记。毛泽东会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之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5.1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分析中国社会的各阶级状况及其在革命中的地位;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7.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指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
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从1927年至1935年),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928年,莫斯科中共六大。李立三掌握党的领导权,推行极左路线。会议虽然暂时肯定农村根据地的必要性,但仍坚持城市工人中坚论,并批评了农村根据地的不少具体做法。
1929年12月,福建古田会议即红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毛泽东就军队管理问题提出重要思想,确定“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当选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但此后,取代李立三的王明、博古等人推行其教条主义极左路线,自1933年起,毛泽东被解除了领导权力,根据地也在反“围剿”中不断失利。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与红军被迫大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毛泽东被选为三人军事小组成员,开始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1928年.11《井冈山的斗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1929.12《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红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决议的一部分):指出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毛泽东在会上还明确提出“党指挥枪”的人民军队建设原则,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明确的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否定了“城市中心论”,确立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0.5《反对本本主义》:这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提供了认识依据;已经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的革命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状况”;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法;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提出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1931.4《总政治部关于调整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提出“不做正确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三、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从1935年到1945年),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
1937年8月,陕北洛川会议。制定出全面抗战路线,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8年10月,延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
1945年4-5月,延安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全面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地位。
1935.12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路线。
1935.12《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之后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报告。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充分说明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着重指出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领导作用。毛泽东分析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并且,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的动摇性、妥协性是由其软弱性决定的。
1936.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科学分析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系统说明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和战略战术。
1937.5《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指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回答革命前途问题,指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是文章的“上篇”和“下篇”的关系。
1937.7《实践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揭示了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两次飞跃),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整理性的唯一标准。
1937.8《矛盾论》: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辨证关系原理;论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等原理。
1937.8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洛川会议):制定出全面抗战路线。
1938.5《论持久战》: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分析了中日双方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虑,阐明了积极防御理论;阐明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1938.10《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首次使用“实事求是”的概念,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1938.11《战争和战略问题》:指出战争和军队的重要性,提出注意研究军事问题。说明“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1939.10《<共产党人>发刊词》:
1.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指出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部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武装斗争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2.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3.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思想原则。
1939.12《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全面阐述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提出中华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分,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3.系统的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
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地重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地重要性。
1940.1《新民主主义论》:标志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明确完整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方案。
1941.5《改造我们的学习》:延安整风的文献。
科学解释了“实事求是”概念;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著名对联以讽刺主观主义。
1942.2《整顿党的作风》:延安整风的文献。
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辨证关系。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还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宗旨。
1942.2《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的文献。
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思维模式。
1942.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的方向和原则。提出文艺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1943.6《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45.4《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
提出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再一次强调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辨证统一关系;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阐述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代表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
四、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从1945年到1956年底1957年初),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要由农村转移到城市,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提出著名的两个“务必”。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1954年9月,北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的报告明确阐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周恩来提出建设四个方面的“现代化”。
1956年9月,北京中共八大。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会议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着重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等。
1946.8《和安娜•路易•斯特朗的谈话》: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1947.12《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提出土改中必须注意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核心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948.1《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专门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
1948.3《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问题》: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提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个方面”的重要观点。
1948.4《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地改革路线;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革命对象;首次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
1948.11《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对革命的领导权。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1948.12.30《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1949.3《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西柏坡会议):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
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的政策;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提出两个“务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要求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和攻击。
1949.6《论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阐述了专政的内容、基本任务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
1956.4《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1.提出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重要思想和基本方针。
2.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将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方面的五种关系,即重、轻、农的关系,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
4.第一次就民主党派问题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956.4《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毛泽东首次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1957.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典文献。
1.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及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
2.提出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再次提出和详尽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
4.辩证地论证了重、轻、农的关系;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
5.单列一章阐述知识分子问题。
1959年7月,庐山会议。毛泽东本想纠正已觉察到的“大跃进”的错误,但在会议后期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会后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左倾错误的发展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全面错误。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会议肯定和重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历史阶段
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历史阶段
刊号:2011年第3期(总第168期)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召开,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召开,纠正王明左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治问题,妥善地处置了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党在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1935年底 瓦窑堡会议召开,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7年秋 洛川会议召开,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坚持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1945年春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1949年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党的工作由农村转向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中心,确立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6年秋 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958年 中国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66年夏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8年底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 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2年9月 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邓小平理论成为了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987年 中共十三大召开,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评价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
1997年9月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年11月 中共十六大确立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和内容,并写入党章。
2007年11月,中共十七大确立了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并写入党章。
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1190国开电大本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初步形成和确立
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胜利的前夕就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并且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1949年6月15一19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现北京)召开,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负责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具体筹备工作。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的文章-《论人民民主专政》,该文对新中国的性质、国家中各个阶级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国家的基本任务和前途等根本问题作了科学的阐明。
毛泽东在文中首次系统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这个概念是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首次公开提出的),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即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他进一步解释说:“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在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后的基本任务,就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他还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而为了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基本任务,就必须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主要是指人民的军队、人民的警察和人民的法庭,借以保护国防和保护人民的利益。毛泽东说:“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能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毛泽东的上述观点,后来在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9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1949年9月21一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622人。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次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从多方面初步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人民革命军事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普选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这些制度大部分属于初创性、探索性的,其中有的立即付诸实施,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行政制度、人民革命军事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有的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普选制度,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难以立即付诸实践,便由《共同纲领》规定,采取若干过渡性措施,如在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在普选产生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地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五年的实践,我国的经济形势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政治状况逐步趋于稳定,人民的组织程度和思想觉悟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在这种新形势下,党和国家需要进一步广泛调动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完备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设。为此,经过普选产生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54年9月15一28日在北京召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也是我国宪政史上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组织法》等重要法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简称《选举法》),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1954年宪法确立的中国政治制度在最初两年多的时间里,基本上运作正常,并发挥了功效。例如,能够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要求,定期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10多部法律和法令,批准了国务院制定的一批行政性法规,开展了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的起草工作。同时,一些具体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例如,全国人大及其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以及政协全国委员会等机构均根据需要,建立和具体细化了若干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
在这期间,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也开始显现出来,引起了党、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人们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在中共八大召开前后,党和国家许多领导人就政治体制的调整与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包括:下放中央政府权力,扩大地方管理权限,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精简党政机构;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反对个人崇拜与个人专断;加强人民民主与法制;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修改宪法,实行国家主席限任制等。尽管这些设想最后真正得到实施的并不多(精简国家机构、调整干部管理的职权范围、扩大地方权限等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更多的则未能化作实际的改革行动,而在后来的政治形势下夭折了),但这些设想本身对当时和以后改革、完善中国政治制度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共八大正确思想的指导下,从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国家政治体制和职能的调整以及国民经济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经济工作中早已表现出的“左”的思想逐步抬头,并严重泛滥起来。这种思潮进一步波及政治领域,导致了反右斗争的扩大化,造成严重的后果。
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倾向,阶级斗争被重新提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地位。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口号下,政治体制方面的某些弊端被掩盖了起来,“体制”被等同于基本制度而成了“禁区”;党的“一元化”领导被理解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府、司法机关不再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而成了直接向党组织负责的机构;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与作用被忽视,立法工作基本停顿下来,民主与法制建设遭遇挫折;民主集中制趋于淡化,个人专断、个人崇拜、“人治”在实际政治运作中渐成常规;民主党派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政治协商、多党合作的实际作用显著减弱。这些都使得中国政治制度中高度集权化的趋势进一步强化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政治制度有了一些相应的调整:重新强调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并在实际运作中有所体现;各级人大工作有所加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个人专断倾向,集体领导的体制有所恢复;注重改善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发挥多党合作的作用,继续倡导各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下放过多的权力重新收回中央,同时开展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等。然而,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体制进一步强化,权力高度集中的倾向日趋严重;在最高决策层,个人专断导致集体领导体制受到严重损害;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作用再一次被忽视;行政体制与司法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削弱等。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破坏是最为严重的。
首先,党的高层集体领导体制遭到破坏。毛泽东个人权力集中,推崇指定接班人的权力交接模式,党内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同时,法定、正式机构被一些临时性机构取代,“人治”色彩明显。
其次,原有的党政制度受到普遍的冲击,陷人瘫痪、半瘫痪的境地。全国出现了“踢开党委闹革命”和“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造反、夺权运动,各级党的组织普遍陷于瘫痪状态,被迫停止活动;国家元首制度遭到破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活动长达八年之久,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被彻底砸烂,各级司法机关遭到严重冲击;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全国政协机关也都停止办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名存实亡。
最后,“文革”中新产生的革命委员会把一元化的领导体制推向了极端。从1967年年初开始,“文革”进人全面夺权的阶段,为了在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同时建立新型政权组织,以适应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需要的理论,全国的夺权单位普遍建立了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会)。革委会的组织模式是“三结合”,即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当地驻军负责人和“革命的领导干部”三个方面的结合。革委会的基本职能是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一元化领导,集党、政、军、经、文等所有大权于一身,包揽行政、审判、检察、党务、社会管理等一切事务,权力高度集中。
“文革”中、后期,尽管中共九大、十大相继召开,党政各级组织逐步恢复正常,四届全国人大经过艰难筹备终于得以举行,周恩来、邓小平先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整顿,在某些方面减缓了极左政治的破坏性影响,但从总体上看,政治体制方面高度集权等弊端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文革”极左政治的体制、制度被载人党的章程、宪法,极左政治正常化、合法性。
“文革”把政治制度中原有的一些弊端发展到了极端,给中国政治、社会造成了严重伤害,是中国政治制度最为不正常的时期。“文革”极左政治的最终破产,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历史基础和契机。
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变化与发展
1976年10月,“文革”基本结束。此后的两年中,中国政治制度在徘徊中逐步开始恢复正常。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举行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局部恢复了1954年宪法关于政治制度的规定,但这部宪法修正案仍然保留了革委会的地位,没有恢复被1975年宪法取消的国家主席职位。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并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要求“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现象”,提出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任务,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这些都为中国政治制度的全面恢复与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政治的和思想的前提。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问题,突出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区分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指出中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和必要性,回答了如何进行改革等重大问题。这个讲话“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纲领”,“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在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时期全党的指导思想。十二大修改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同时强调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在随后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对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等最重大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此后,邓小平还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受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他还从长远的总目标和近期的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而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列入正式议程。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意义、内容、步骤和关键,勾画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十三大报告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1993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和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强调继续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一纲领性的论述,为跨世纪的政治体制改革确定了原则和方向,也指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中国的整个政治制度在改革过程中得到了健全和发展。
(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提出了理顺党政关系、改善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目标。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同时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用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发展,不断实现党内生活的正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制定和执行议事决策规则,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得以较好地遵守;重视党的法规建设,修改完善《中国共产党章程》,并制定了一大批党内法规,党内生活逐步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构,探索解决执政党自身的监督问题。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和修改选举法,使选举程序逐步规范,选举的民主程度和效率大大提高;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加强了全国人大的组织建设;县级以上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委员实行专职化;建立并完善新的立法体制,立法工作的步骤明显加快,监督执法的力度也有所加强;逐步实现了人大工作的程序化、制度化;进一步规范了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4)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恢复和加强了各民主党派的组织与活动,明确了各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中共就重大问题与民主党派协商已形成制度并逐步规范;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内容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渠道得到拓展,一大批党外干部被提拔任用。
(5)恢复国家主席、副主席的职务,完善了国家元首制度。设立国家体制内的中央军事委员会,完善了军事领导体制。规定最高国家机关领导职务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6)改革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中央向地方和基层下放权力,有力地调动了地方、基层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地方的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注意在这一过程中维护和加强中央的权威。
(7)改革国家行政体制。实行了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了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人的差额选举;根据高效、精简、统一的原则,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建立了审计机关,恢复了监察机关,健全了行政监督体制;推行了市管县、县改市体制,撤销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制,恢复健全了乡镇政权体制。
(8)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坚持干部“年轻化、革命化、专业化、知识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改变集中统一管理的状况,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和推行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加快对党政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改革,扩大了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
(9)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建了各级检察机关,恢复了独立行使审判权与独立行使检察权制度,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恢复了律师、公证与仲裁等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具规模;加强和改善司法、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维护法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公民权利得到更为切实的法律保障;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服务业长足发展,法律援助工作取得成绩;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方略。
(10)加强了城乡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创立了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健全了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一国两制”思想的指导下,创制了特别行政区制度。
这些变化和发展说明,同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的政治制度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这些成就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保障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共同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四篇:会计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
(一)古代会计阶段
古代会计,从时间上说,就是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的这段漫长的时期。从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账簿法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等。这个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分析等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征的方法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工作。
(二)近代会计阶段
近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标志一般认为应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公开出版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此间在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其一是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
(三)现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目前。此间会计方法技术和内容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方面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致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3年便在会计中得到初步应用,其后迅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软件方面数据库的应用,并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的全面管理系统。从系统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的世界会计学会上获得正式通过。
(四)现代会计资产
会计资产是指由过去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在资产流动性中(即按其转变为现金的速度和能力)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资产是一般可以在一年内变现在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
第五篇:初三历史阶段测试
初三历史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诸侯国出现源于西周的
A.世袭制B.奴隶制C.禅让制D.分封制
2.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出了这样一道题: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他最早创办私学。他是 A.老子B.孔子C.孟子D.墨子 3.假如你给李冰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B.奉乾隆旨意领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主持修建都江堰D.陪唐玄宗考核县令的政绩
4.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萃萃学子进人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人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濡学教育,必须到 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
5.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 B.上朝时,见到魂征向太宗皇帝进谏 C.和太宗皇帝一齐讨论合并州县的事宜 D.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6.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北宋B.南宋C.元朝D.清朝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A.漫话“焚书坑儒”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张骞与丝绸之路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只有谦虚好学才能进步。这句话可以在下列哪本书里找到?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 兵法》
D.《史记》 9.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兴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0.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
A.颜真卿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关汉卿 11.《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张择端
1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3.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14.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②发展生产 ③整顿内政 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管仲改革之时 B.周平王东迁之际C.商鞅变法之后 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16.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7、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18.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A.建立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严刑峻法
19、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20.秦朝“焚书坑儒”、明清“八股取士”都是为了 A.压制知识分子 B.推崇儒家经典C.完善法律体系
D.加强思想控制
21.秦始皇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22.“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推恩令 23.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渐趋形成。该商路的起点是()
A.洛阳
B.长安
C.敦煌
D.疏勒 24.民族英雄郑成功所打败的侵略者是()
A.沙俄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25.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明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 D.统一思想 26.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③实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7.2011年6月1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珍藏海峡两岸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下列画家及作品与黄公望同一时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赵孟頫《秋郊饮马图》
28.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元朝 30.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立行省 D.打退沙俄
31.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32.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南宋海船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33.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 B.市舶司 C.中书省 D.宣政院
34.在学习完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内容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置了以下课外拓展主题。其中不正确的是()A.都江堰的修筑者李冰 B.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李春 C.孔子与“仁”的思想 D.“画圣”阎立本与写意画
35.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钱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36.“开辟刑榛逐荷夷”,我国古代立下的这一伟大功绩的民族英雄是()
A.张骞 B.魏征 C.郑成功
D.渥巴锡
37.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①西周行分封制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38.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废行省,设三司 B.八股取士 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39.“以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4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C.“瓦子”“瓦舍”的出现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41.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拾东南”的说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A.隋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42.“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43.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
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44.下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45.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46.“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我国古代思想家最早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的是()A.老子
B.孔子
C .孟子
D.墨子
47.“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8.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时期 B.西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49.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汀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50.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普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二、非选择题(51题10分;52题10分;53题13分;54题10分;55题7分)51.(10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哪朝?(1分)秦始皇采取了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哪些措施巩固统一?(3分)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请指出清朝前期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一个事例,(1分)并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是如何对西藏、新疆地区加强有效管辖的。(4分)
(3)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在美国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的事件是什么?(1分)
52.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l)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地方措施是什么?汉朝、乾隆帝在地方措施是什么?(3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53.泰安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确定了“科技发展史”的探究主题,清你帮助完成其中的两个步骤。(13)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上重大科技成就
(1)古代中国,产生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技成就。请写出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368年之间中国在医学、建筑和印刷方面取得的成就各两例(6分)
(2)世界近现代史上,发生过三次影响深远的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三个新的时代。请写出这三个时代的名称、标志性成就。(6分)
第一次: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步骤二:反思历史,总结评价
(3)试用一句话评价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分)
5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根据图
一、图二分别写出事件的名称。(2分)
(2)图二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1分)宋代的海外贸易空前繁荣,请你结合有史实说明其繁荣状况。(2分)
(3)概括图一在世界沟通起来以后产生的积极作用。(1分)
材料二 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4)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1分)及促成这种特点的因素(2分)。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5)本世纪初,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最重大举措是什么?(1分)
55.(7分)追求思想解放,探寻政治文明是中外现代化探索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 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两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其共同性质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右图
(2)先进思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为建立理想社会,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分)
(3)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1分)
(4)综合以上运动和人物的贡献,你认为这些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