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协提案委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计划
政协第五届**市委员会自2005年第一次全委会至2010年第六次全委会以来,共收到提案1782件。其中,委员个人和联名提案1579件,集体提案203件,经审
查立案1647件,立案率92.42%,作为意见或社情民意处理的135件。参与提出提案的委员390人,5333人次。承办单位共有78家,提案办复率100%。提案经过办理已经落实或正在落实的*件,占立案总数的*%。委员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8%,对办理答复不满意的20件提案,经过重新办理后均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
六年来,政协第五届**市委员会在省政协的指导和中共**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民主、团结两大主题,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及《提案工作条例》,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在提高提案质量、提案办理质量、提案工作服务质量上下功夫,通过提案履行政协职能,较好地发挥了政协提案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案委员会六年来完成的主要工作
根据市政协五届常委会和主席会的部署,按照提案委各年度工作安排意见的要求,在分管副主席的领导下,在各承办单位和各提案者委员的辛勤工作和大力协助下,提案委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政协五届历次会议以来的工作任务。
(一)按时保质完成了**市政协五届历次全委会前和会中所承担的提案工作
1、历次全委会前,提案委都要通过多方征集编制市政协历次会议提案调研参考题目,并以致全体市政协委员和政协各参加单位一封信的形式发出,为委员在历次全委会前认真撰写提案、开展调研活动提供了参考。
2、组织起草和审议完成了市政协常委会关于五届历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报告。
3、在市政协五届历次全会期间,按照大会提案组的要求,积极开展委员提案征集工作,完成了所征集提案的整理、分类、登记和初审工作。
4、大力开展会期提案宣传工作,在**日报、**晚报、**电台新闻聚焦栏目、**政务网及四川日报等刊物上积极宣传政协提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认真做好历次全委会以来提案的立案审查、交办及综合分析工作
1、及时审查立案,准确确定承办单位
在**市政协五届历次全委会后,提案委都要及时对会期提案作进一步的整理、归类,根据委员所提提案的内容,按照经济建设、城建环保、科教文卫体、政法劳动人事及民族宗教统战等进行分类,并及时组织提案委员会委员对提案进行了立案审查。2008年“5.12”后,根据需要增添了恢复重建一类,现共分六类。市政协五届一次至六次会议以来,历次会议委员个人或联名和政协组成单位共提出1782件提案,年均297件,经初审和定审,立案1647件,作为意见和社情民意处理的135件,总立案率92.42%。同时在立案审查初定承办单位的基础上,会同市政府办、市目标督查办联合对提案的承办单位进行了核定、梳理和调整,以准确确定提案承办单位,达到提案办理的最大效率和所提提案的准确性。历次全委会后确定的提案承办单位均在60家以上。
2、及时交办提案
提案委在立案审查和联合确定承办单位的基础上,及时完成了提案的复制、分类等交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会同市目标督查办及时向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市政府每年都要在“两会”后及时召开市人大全会建议和市政协全会提案交办会议,各承办单位现场接受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提案。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对办理工
作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措施和要求。会后,市目标督查办、市人大人工委、市政协提案委负责同志对参会的各承办单位人员进行了办理工作业务培训,为进一步做好历年的办理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3、积极开展重要提案内容综合分析和报告工作
市
政协五届历次全委会以来,提案委都要审查确定的重点提案和部分反映问题具体,委员长期提出而没有很好落实的提案进行摘报,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呈报,经批示后印发各承办单位贯彻落实。
4、编制完成了**市政协五届历次会议以来提案处理登记册,并在**政务网上公布,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市政协五届历次会议以来提案的基本情况,供委员们、政协参加单位、提案承办单位及提案工作者参考。
5、按照《政协**市委员会主席督办重点提案工作制度》的规定,为充分发挥政协提案的作用,提高提案办理实效,提案委员会从市政协五届历次会议立案交办的提案中选取了部分提案,报市政协主席和各位副主席选择,并经市政协主席会议研究,每年确定 10件提案作为历年市政协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分别由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纵观六年来主席督办重点提案的情况,基本达到了件件有人抓,件件有落实,承办单位重视,起到了重点提案重点办理的效果。
6、加强提案办理制度,规范提案办理程序。
近年来,提案委密切加强和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办的联系和配合,针对近几年在办理工作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意见,对提案办理工作提出了更新合更高的要求,并以市目标督查办的名义发出文件,就办理工作的领导,办理制度、办理格式、办理时限,意见反馈,办理工作总结等提出了明确而且具体的要求,并将办理工作纳入了各承办单位的年度考核范围之内。这些办法和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引起了各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对进一步提高提案办理质量,规范提案办理程序和畅通提案办理渠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三)积极开展专题调研,认真做好年度委员视察活动,探索进一步做好政协提案工作的方式、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本委委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广大委员履行政协职能的作用,从而知情明政,更好地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六年来,提案委在市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的领导和部署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组织委员们进行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视察和调研活动,积极探索和改进做好政协专委会工作和政协提案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分管副主席的带领和广大委员的支持参与下,提案委在市政协五届一次至六次会议以来,组织委员们紧密结合当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对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我市六大精品景区旅游直通班车营运情况、我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加大对实施劳动合同制中存在问题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我市灾后道路交通重建项目及实施情况和灾后两江(涪江、安昌江)水质现状等进行了视察,并形成了相关的视察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送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有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开展了“提案办理现状及改进意见”的专题调研活动。结合省政协提案委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的安排,以市政协办公室的名义向各县市区政协发出了开展加强和改进提案工作调研的通知,并提供了相应的调研提纲。在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和调研、视察的基础上,我委丁家洪副主任撰写了《坚持“三创新、一服务”,提高提案工作整体水平》的调研文章,并在由四川省政协提案委主办的“四川提案工作”(2009年第3期)刊物上进行了经验交流。积极推进和开展了《提案质量现状及改进意见》专题调研等活动。
除此之外,提案委还在历次提案交办会后,就主席督办重点提案和所提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提案及当年委员反馈不满意的提案等进行追踪办理,采取视察调研、座谈讨论、见面沟通等方式方法积极促进提案办理的成效,提高了提案办理的满意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提案委圆满完成了市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分配的各项任务,积极组织本委委员抗震救灾,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冲锋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应急状态和灾后恢复重建中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展示了政协委员的风采。
(四)认真开展年度优秀提案评选和表彰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及个人的工作
按照提案好、办得好的原则,提案委对市政协五届1-5次全委会议以来的委员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筛选,现已初选出候选优秀提案187件。其中委员个人及联名提案132件,集体提案55件,占市政协五届1-5次全委会议以来提案总数1535件的12.18%。市政协五届六次全委会议以来的优秀提案筛选工作也在准备之中。同时提案委会同市目标督查办对提案办理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年度通报表彰,并纳入各承办单位年度目标督查和管理范畴,有力地促进了提案办理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
(五)积极协助和组织驻绵全国和省政协委员运用提案尽职履责
在省政协十届一次、二次全会召开前夕,提案委会同市政府办及时向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收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亟待向省委、省政府反映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案委协助有关县市区和部门形成了《关于支持中国(**)科技城产业发展的建议》、《请求省财政增加农房重建补助资金出资比例的建议》和《关于支持**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的建议》等23篇提案,由驻绵省政协委员向省委、省政府在省政协全会上提出。
二是协助驻绵全国政协常委朱祖良同志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提高无对口支援重灾县学校医院重建项目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建议》和《关于加大中央财政对**科技城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军转民工作投资力度的建议》两篇专题调研报告。
(六)加强多方联系,不断提高提案工作的服务质量
近年来,提案委注重加强与省、兄弟市及我市各县市区政协的联系,赴外地考察学习提案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参加和配合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来绵的视察调研活动,主动接受工作指导。同时加强与市县区提案工作的联系和交流,每年提案委都要召开市、县两级提案委工作座谈会,总结经验,交流作法,取长补短,对进一步提高提案工作的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完成了常委会、主席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提案委员会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在今后的五年里,提案委员会的工作要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突出抓好提案自身质量和重点提案督察督办工作,认真落实《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关于专门委员会参与提案工作的暂行办法》,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在提案工作中的作用。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提案者知政情、知社情、知民情的渠道,努力提高提案质量;
(二)积极做好市政协六届历次全委会提案的征集、审查立案、交办、督办工作;
(三)加大提案督办力度、促进提案办理实效。在提案办理上进一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四)努力增强提案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进一步发挥提案在政协整体功能中的作用,创新、拓宽和丰富服务形式、手段和内容;
(六)继续开展以提案内容为主体的专题调研和委员年度视察活动;
(七)积极开展提案工作宣传,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二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计划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要点
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10年11月15日)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干部职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瞄准“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围绕“紧盯大项目,干好大项目,在更高起点上谱写泗阳跨越发展新篇章”的工作主题,抢抓机遇,务实工作,努力破解发展难题,立足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工业产业升级,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各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全县工商经济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以来,连年荣获市经贸委、县委县政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称号;先后荣获县文明单位称号,县创业文化建设工作、矛盾调处工作、宣传文化创新工作、节能、物流统计、经济运行等先进单位称号,省经贸委、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和省司法厅联合颁布发的全省经贸委系统“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发的2005-2006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一、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一)目标完成情况
2006年以来,充分发挥全县工业经济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1
针对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时掌握经济运行的最新动态,切实发挥经济运行管理职能,确保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增长。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72亿元,同比增长28.6%;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电光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2亿元,同比增长15.6%;三次产业结构为27.6:43:29.4,在2005年上实现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重大突破。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达308家,实现工业产值81.7亿元,同比增长46.19%;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销售收入82.46亿元,同比增长48.22%。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工业用电量27583万千瓦,同比增长39.75%。2008年,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108.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05.08亿元。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41.3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工业增加值34.6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销售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7.2%;上缴税收3.18亿元,同比增长2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57户,同比增长18%。
今年以来,截止9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税收等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1%、25.6%、25.3%、49.1%;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6%;三大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四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骨干企业培植工程、民营经济发展工程和节能减排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截止9月底新增列统企业58户,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20户,其中:申禾实业预计超10亿元,千仞岗、晶鼎科技、泗绢集团预计超5亿元;海欣申禾生产 2
线改造、阿吉兰新上项目、江南能源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等18个重点工业投资项目到10月底共完成投资21.52亿元;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17982.5万元,已全部完成投资,节标煤19752.4吨,减排COD21T,节水79万吨;排查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268台套,目前已淘汰150台套;计划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4个,泗阳成达制盖有限公司和江苏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有限公司软硬件材料基本完成,待审核。计划对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能源审计1家,已完成(泗绢集团已通过省中介机构“江苏省布鲁斯达碳业有限公司”审计)。
(二)主要工作
五年来,充分发挥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特别是2009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按照各级政府抓生产、保增长、促发展的工作要求,狠抓企业运行调控和协调服务,继续推行领导帮扶责任制,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专题召开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会议,掌握企业生产情况,协调解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企业做强做大的主要问题,及时帮助项目业主解决用电、用工、环评等“瓶颈”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工业经济呈现企稳回暖的良好运行态势。
1、协调服务不断加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抓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领导挂靠、部门帮扶、任务分解等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积极、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努力争取省市干部来泗调研、开会和现场办公。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会议等多种机会,抓住适当时机,实事求是地向省市对 3
口部门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争取省市对口部门对我县的资金项目及政策倾斜,有效地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是突出抓好省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06年,嘉泰纺织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生产线、泗绢集团高档绢丝生产线等2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完成项目总投资107500万元,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2007年完成德伟木业科技木生产线、华泰纺织彩棉生产线等15个重点技改项目目标任务;2008年完成勇仕照明1500万支大功率节能灯生产线、嘉泰纺织精梳高支纱生产等15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目标任务;2009年,苏信生物质秸杆发电生产线、太湖巨豪锅炉及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等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37.13亿元,同年计划投资13.83亿元,超额完成任务。总的来说,各项重点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为企业增强信心、不断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这些重点项目的投产达产,也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2010年,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61亿元,已全部开工建设,当年计划投资22.1亿元,到9月末已完成投资21.5亿元。总的来说,各项重点项目均取得了良好进展,为企业增强信心、不断做强做大奠定了基础。这些重点项目的投产达效,也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二是认真抓好项目资金争取和跟踪监管。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是迅速扩张我县经济总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突出重点,认真研究国家和省里投资政策,领会中央和省各项扶持政策,有针对性地包装项目。五年来,累计为企业争取策应扶持资金7000余万元。其中2006年为泗绢集团、亨源木业、太湖巨豪、英姿创 4
业等单位申报省级项目资金扶持,累计争取资金1030万元;2007年为泗绢集团、嘉泰纺织、华泰纺织、太湖巨豪等30余户企业申报国家、省各项专项扶持资金853万元;2008年为嘉泰纺织、澳特利化工等企业共争取扶持资金2107.8万余元;2009年继续积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跟踪对接,吃透文件政策依据、分配方式和资金规模,在确保应得份额基础上,力争更多的资金向我县倾斜,通过对扶持项目的考察、论证、编制、审定,会同财政部门积极组织申报节能减排、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重点工业技术改造等项目资金2255万元。2010年为江苏澳特利化工有限公司争取节能扶持资金338万元于7月3日顺利通过省经信委审核;为恒盛纺织争取省扶持资金252万元顺利到位;为勇仕照明争取了科技扶持资金10万元。全年已上报的还有勇仕照明的扩大内需项目资金以及华威纺织、太湖巨豪等5家企业的扩需项目竣工验收督办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2、主动积极招商选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
为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机关全体人员全员发动,全方位搜集招商信息,确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一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招商引资工作相关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相关责任。建立了重点招商项目的考评奖励制度,实行重点跟踪、督查。成立了三个招商引资小组,落实招商项目牵头制度,加大激励保障力度。二是广泛开展招商活动。紧紧围绕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电光源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四大新兴产业,以走出去“敲门招商”为主要方法,主攻浙江、上海等重点地区,加强招商联络。
2006年引进南京苏港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兴建晶昇纺
织有限公司;县第二纺织有限公司退二进三在园区投资2000万元新建二纺厂;南京客商投资6000万元兴建泗阳成达铝盖制业有限公司。2007年与政府办、八集乡共同引进总投资1.2亿元的苏豪纺织;投资1.2亿元的宿迁天欣针织制衣有限公司。2008年引进的宿迁飞豹电动车有限公司投资2500万元;投资1320万元的泗阳县梦妍床上用品有限公司;尼科织造有限公司追加投资2000万元;新袁捷源树脂板厂投资1080万元。2009年引进宿迁大唐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投资1045万元;双福油脂(宿迁)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泗阳县海天塑业有限公司,总投资6600万元;江苏隆士达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2010年,引进软件与服务业外包企业迅通科技已经投产达效;江苏天野酶制剂投资1.08亿元生物制剂项目已经签约,并缴纳了土地出让金;牵头组织成立超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项目正在办理各项手续,可望在元旦前正式挂牌运行;目前,正在洽谈的项目还有浙江客商投资超亿元的太阳能电池外延片生产线项目等。
3、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围绕重点行业,实施重点措施,促进节能降耗。通过专题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全年万元GDP能耗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完成考核指标。通过加快节能项目实施,加强节能监督和管理,严格落实能源消耗季报制度,企业在节电、节煤、节水、节约原材料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是每年年初对照市县目标,进行目标细化分解,每个目标落实到具体企业、具体项目,对主要耗能大户、重点企业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细化目标,并和重点企业签订目标“军令状”(包括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节能项目、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审计、新产品开发、技术中心创建等)。二是对全县高耗能企业进行调查。按国发(2010)7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环保局、发改局联合摸排全县落后产能情况,制定调查方案。并和环保局、发改局共同对全县8个相关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制订淘汰和限期整改计划,共同督促企业实施。三是严格执行新建项目备案制度,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如2007年,太湖巨豪实施的能效电厂建设,总投资100万元,年节电157万度;废水处理、粉尘回收改造;木粉尘综合利用,新上再生板生产线,总投资1150万元。2008年初,专门召开会议,由县政府与开发区、各乡镇签订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状,确保全年万元GDP能耗降低5.6%,化工、酿造、建材、冶金、印染等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当年,澳特利化工、嘉泰纺织、太湖巨豪、德伟木业等企业先后有263台(套)高耗能设备“退役”,实现了环保节能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四是引导和鼓励用能单位改造及采用节能设备和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泗绢集团通过对锅炉风烟系统、射水抽气器、冲转余气利用、烘绵与晒绵、洗练机与练桶等改造,每年可节约煤、电、汽等300余万元;澳特利化工有限公司对造气系统综合节能改造和合成氨节电改造,每年可节煤7000吨,节电100万千瓦时;太湖巨豪人造板有限公司实施节电项目4个,节约电费74.4
万元,上半年平均综合能耗236Kg/ m3(折标准煤),与上年同比下降了9.7%;嘉泰纺织有限公司的电机系统节能工程项目已列入全省36个国家资源节能和环境保护备选项目之一。五是促进企业强化管理,建立清洁生产推进机制。泗绢集团、江苏太湖巨豪人造板有限公司相继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勇仕照明有限公司被列入市级节能试点单位,嘉泰纺织、华泰纺织被列入市级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单位。六是制定全县节能预警调控方案。排出一批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企业,对企业实施能源监察、能源监控。并对国家、省节能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管,迎接国家审计署对项目进行审计。四是开展能源审计监察。我们在既无人手又无经费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对全县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监察,从节能组织机构、用能设备、节能管理、岗位培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论证、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等方面实施全方位节能监察。对重点耗能企业泗绢集团实施能源审计,该企业顺利通过了省中介机构“江苏省布鲁斯达碳业有限公司”审计。同时,还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对“十一五”期间每年节能工作和五年来的节能项目进行了审计;对国家、省节能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管,迎接国家审计署对项目进行审计。
4、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提高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我们积极推进企
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2006年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31个,全部顺利通过市级鉴定,超额完成市经贸委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新增江苏澳特利化工有限公司市级技术中心。2007年,全县工业企业开发市以上工业新产品38个(目标18个),全部通过鉴定。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个(勇仕照明),通过市级验收;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1个(巨豪木业),已完成投资。泗绢集团研制成功的“茧类原料中温精炼工作技术”、“120N/2绢/纳米牛奶蛋白纤维纺纱技术”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科技空白,分别荣获宿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2008年全年共开发市级以上工业新产品35个,其中开发省级新产品17个。新创市级技术中心2个(顺洋、明辉);企业挂靠科研院所11个;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1个(勇仕照明)。2009年,开发市级以上工业新产品35个,其中开发省级新产品18个。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个(德伟木业、同辉照明);完成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1个(澳特利化工脱碳网上工程)。
5、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五年来,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对企业强化扶持,深入贯彻落实省中小企业局开展“三年进万家”微小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开展微小企业进规模活动,促进工业规模企业的快速增长。
一是抓好骨干企业培育。2006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3户。2007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2户。2008年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80户;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357户,同比增
长18%。2010年制定了骨干企业培育方案,并对申禾、华威、金频果、千仞岗、顺洋木业、祥和木业、勇仕照明、同辉照明、晶鼎科技等20家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形成调研分析。到9月末新增列统企业58户;新增销售超亿元企业20户,其中申禾实业预计超10亿元,千仞岗、晶鼎科技、泗绢集团预计超5亿元。二是加强企业培训。2007年为全县民营企业在创业辅导、信息咨询、投资融资辅导、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共培训310余人次。同时,还经常组织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工业化信息与自主创新、企业管理等。2009年4月16日,组织全县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以及企业中层以上种类管理人员300余人参加由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会主办,宿迁市经贸委协办、泗阳县经贸局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江苏省中小企业大巡诊—泗阳站”活动,促进中小企业转“危”为“机”走出困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1月7日下午、3月10日下午,分别召开了重点企业座谈会,嘉泰纺织、晶鼎科技、东升(三泰)木业、枫林板材、荣达光电、澳特利化工、泗绢等26家企业参会,座谈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施以会代培。6月27日邀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杨海成来泗阳为政府和企业进行“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工业发展模式”主题授课。三是积极培育产业集群。2007年,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精神,“十一五”期间,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培育100家产业优、成长快、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我局作为经济服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党委政 10
府指示精神,积极与省经贸委协调沟通,并结合部门职能重点抓好基础工作,使得我县的棉纺织产业集群顺利进入江苏省重点培育产业集群行列,木业产业作为宿迁木业产业集群一部分,也跻身其中。四是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经济和信息化工作重点,组织人员到企业、赴外地开展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出谋划策,为企业生产经营排忧解难。2010年实施重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1个(勇仕照明)。5月份以来,我们重点围绕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品牌发展战略、骨干企业发展、木业产业发展、周边市县纺织行业发展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6月17-18日,为认真学习借鉴金湖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及全民创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照县主要领导要求,我们对金湖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及全民创业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并专题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汇报,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了促进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6、认真推动银企合作,缓解企业融资困难
为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改善企业金融环境,深化银企合作,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好银企关系,我们积极搭建银企沟通交流的平台,为资金供求的有效衔接创造条件,促进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中小企业银企衔接座谈会、银企合作洽谈会,有效地促进银企衔接。2010年,三次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进行贷款需求调查,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78个,实施政银企合作,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县银企洽谈会。一是定期召开银企信息交流会。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技术先进、成长性好的优质中小企业,借助县政府银企合作推介会这个平台,我们主动与各金融机构联络,向金融机构与担保部门推 11
荐重点企业,同时,引导企业规范管理,扩大生产,争取更多的企业按照商业银行及担保公司的条件达标入围。另外,还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资本积累及通过入股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投入等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进一步增强企业抗击风险能力。二是成立互助基金会。2009年,采用政府支持引导、企业自助互助的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各出一半资金,先后设立了电器照明、纺织、木业三大行业互助基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困难,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当年全县有41家电器照明、纺织、木业企业共计交纳互助金770万元,互助基金规模达到1540万元,当年为近20户企业解决了短期资金达1.2亿元。三是协助企业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我们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对企业的资金扶持重点放在对优质项目的扶持上,4月份为相关企业申报了2009银行贷款增长风险补偿奖励资金。5月底申报了2010年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海欣申禾)。
7、注重统筹兼顾,其他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抓好企业改制扫尾工作。2006年以来,在与法院、清算组的紧密配合下,企业破产改制扫尾工作有序进行,全县220户工商企业实现不同形式的改制,其中县属50户企业中,实施破产的42户。另外,随着城市建设的的加快,因拆迁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几年来,先后妥善解决了原拖拉机站关闭工作,原糖果食品厂、原酱醋厂职工维权工作等。二是做好家电下乡工作。2009年2月19日家电下乡工作启动,全县销售“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和金额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全县审核通过的“家电下乡”销售网点115家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场,农民消费者购买踊跃,销量不断攀升。12
三是抓好再生资源企业税收征管服务工作。按照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百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推进会议精神,强力推进再生资源企业税收征管服务工作,当年全县注册再生资源企业41家,从事回收的个体工商户96户。再生资源企业当年入库增值税3946.5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3800万元目标任务。四是民促会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县领导要求,由我局牵头筹备成立的泗阳县民营经济促进会于2010年2月17日正式运行以来,把服务理念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全县民营经济的提升、创新、整合、发展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对首批确定的10户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帮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定期出版《泗阳民营经济》内部刊物,第二期于10月初顺利出刊。五是杨树节邀展工作圆满完成。为了做好第三届杨树节的邀展工作,我们按照职责分工,创新方法,狠抓落实,积极抓住各种难得机遇,注重品牌,发挥中介、商会、协会及委托机构的作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推介和招商邀展活动。招商邀展期间,我们共拜访、联系企业、协会100余家,成功邀请了50余家企业参加了展会,有效确保了参展商的数量和质量。六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以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专项整治和强化日常监管为重点,切实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没有发生死亡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七是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针对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如军转企、政转企等,积极开展排查,采取领导包案责任制,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耐心、细致的讲解 13
国家政策,积极办理信访诉求,真心实意的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基本上维护了上访职工的稳定。5月份以来,妥善处理了恒泰纺织刘某某死亡集访事件;医药公司长期集访、闹访问题日趋平稳;运河风光带建设涉及的部分破产企业职工信访问题、胶管分厂信访问题都正在有序化解之中。八是扎实抓好电网建设。为切实加快我县电网工程建设步伐,有效解决电网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我局按照要求,认真执行电网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办法,严格电网建设工作责任考核及奖惩措施,全力打造电网建设绿色通道,着力解决220KV刘桃园变电工程拆迁、建设用地的矛盾调处、补偿工作。九是依法行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乡镇工业集中区、秸杆禁烧等工作有序开展。二、十二五工作要点及2011年工作计划
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在县委、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团结开拓,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指导思想: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紧盯大项目扩张总量,以突破新兴产业调优结构,加快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不断提升“3+4”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比重,促进泗阳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主要目标:工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家数达到80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战略性新兴产 14
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
(一)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一是依托泗阳现有企业和项目,着力打造3-5条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链。根据太阳能光伏和风电产业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构建、完善、强化、延伸新兴产业主要产业链,放大以链带面的发展效应。填平补缺,打造体系完整的产业链;主攻高端,支持前瞻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前后延伸,打造综合配套产业链。做大做强,打造规模实力产业链。二是要加快培养发展增长点,抓好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重点打造1-2个战略性产业基地,培育和引进一批优质企业,促进新兴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以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学研联合体为依托,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财政引导作用,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攻克一批关键技术,支持重点企业在不同行业占据新兴产业竞争发展的制高点。三是要持续强化新兴产业统计和产学研合作,坚持长远谋划、通盘安排、持续推进。建立健全新兴产业统计监测与考核体系,跟踪监测产业发展运行情况,建立健全产学研用运作体系,借助省内外相关新兴产业联盟和研究所,为科研院所、企业和用户搭建平台,开展从研发制造到示范应用再到市场拓展的全程对接。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推进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梳理汇集并具体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以明确的政策导向,支持新兴产业三年翻番发展。至2015年,力争4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新能源产业。以打造太阳能光伏及风力发电二大产业链条为重点,一是从单晶硅到太阳能组件到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工程的产业 15
链,二是风电从风电塔筒、叶片、轮毂到发电机、防腐材料的风电产业链。大力扶持晶鼎、晨电、亿上新能源、荣达光电等太阳能企业,促进形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链,加速招引相关太阳能光伏项目,推进企业向承接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工程方向发展。大力推进明宇电气等风电项目,积极培育发展风电装备产业,加强招引风电设备零部件企业,形成特色显著的风电设备生产基地。至2015年,新能源成为泗阳支柱产业,太阳能光伏及风电产业成为新能源产业主力,新能源产业产值超200亿元,打造苏北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基地和风电设备产业基地。
电子电气产业。在现有IT配件企业和电气企业的基础上,积极与淮安富士康、宿迁可成科技等IT企业开展配套协作,重点发展精密IT配件、电子元器件、电气成套产品。打造IT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集群,发展泗阳IT产业,大力招引IT和电子电气企业项目,2015年争取IT产业或电气产品的世界500强落户泗阳,努力实现产业产值超80亿元。
机械制造产业。将现有机械制造产业向汽摩配和大型、精密装备制造方向转变,招商引资方面以招引汽车、摩托车等零部件企业和大型精密装备制造企业为主,尤其是注重招引国内外一流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2015年,形成40亿元产业规模。
印刷包装产业。重点发展绿色再生纸产业、纸制品保障及特色薄膜保障,促进印刷包装企业引进先进数控设备,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采用环保材料生产,帮助企业通过国际级、国家级环保认证标准;促进印刷包装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积极招引国际国内以绿色环保产品知名的印刷包装企业,尤其是大型企 16
业集团。全面推进印刷包装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2015年争取扶持发展3-5家全国知名的绿色环保印刷包装企业,打造华东再生纸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产业产值超80亿元。
(二)加快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转型升级三大主导产业,纺织服装、木业家具和照明电器需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延伸增粗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提档升级主导产业,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以优化结构、提档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战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集聚发展、节能减排等为工作重点,分明确目标任务,更加具体地落实有针对性措施,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3大主导产业向由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由一般加工向中高端制造转变、制造环节为重向研发生产营销并举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提高主导产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构建泗阳主导产业发展新优势。至2015年,三大主导产业实现5大目标:一是科技创新实力大大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1%以上,全社会专利申请量达2000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突破20家。二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5年完成技术改造投入50亿元。亿元以上企业家数超过100家。三是品牌效应明显提升。5年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0件,江苏省著名商标50件以上,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0%左右。四是集聚水平显著提升。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00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达3个,经济开发区产出占比达70%以上。五是经济效益 17
明显提升。全部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亿元,实现利税4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纺织服装业重点发展新型纺织材料、品牌服装、高档家纺产品、产业用纺织品等,以技术改造全力推进老企业的技术装备改造及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功能配套齐全的专业市场,着力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名牌产品占销售收入比重。着力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链,建设华东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服装业,积极推广应用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等先进技术装备,大力引进培育设计人才,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重点集聚服装品牌、扩大委托加工产品档次,提升高中档服装品牌的比例,全力招引知名服装企业。2015年,纺织服装业产值超200亿元,服装加工能力突破4亿套件。
木业家具业重点发展木材加工、人造板、高级贴面板、地板及家具制品等,重在将木材的价值最大化。着力打造木材加工、胶合板、贴面、地板及家具制造产业链,整合保护木业资源,做强木业家具产业,力求将木材利用率最大化。积极发展精深加工木制产品、发展终端家具产业和配套产品。加快林木加工产品向家具制造终端发展进程,着重培育东佳木业、德华兔宝宝等重点木业企业,加快引进中高端板材及家具制造企业。加快木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推进产业集聚。2015年,重点培植10-20家产值上10亿企业,打造木业家具链式产业集群,培育中国绿色板材基地和华东家具产业基地,木业家具产值超200亿元,年木材加工量达到300万立方米。
照明电器业重点发展各类型节能灯具、大功率节能灯、智能节 18
电设备、LED照明灯具及各类功能性LED照明灯,重在大力引入LED照明产业项目及生产线,提升LED照明和智能节电设备在照明电器业中份额。着力打造智能节电设备及LED照明及照明器具产业链,重点发展智能节电设备和LED照明器具,积极引进节电设备和LED照明类生产企业,推动智能节电设备、大功率节能灯、功能性节能灯、成灯及灯饰工艺品、LED应用产品等产品的制造。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为重点,加快照明电器产品向绿色、节能、长寿方向发展。2015年,推动5家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形成,产值超100亿元,打造江苏绿色电光源产业基地和特色节能灯产业基地。
(三)积极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着力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强化信息技术对于制造业的支撑作用。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进行的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服务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重点实现产品、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企业研发设计方面加快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技术;生产过程方面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等生产控制技术;企业管理方面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产品数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支持等信息系统,促进企业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推广供应链管理,加快传统产业与物流业对接,实现互动发展。建设泗阳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平台采用互联网网站为外部形式,为全县企业提供信息发布、精细化管理、信息软件、商务信息、技术咨询、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信息化服务,确 19
保2015年,泗阳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并为200家以上企业提供服务,企业信息化普及率达到80%以上。创建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四)坚持生态立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严格遵循国家、省市鼓励、限制和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名录,禁止使用列入淘汰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要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重点企业,加强对节能降耗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确保节能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节能环保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努力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推行清洁生产为基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建设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生态工业体系。
(五)2011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以打造“3+4”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狠抓骨干企业带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等关键环节,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努力推进全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1、以骨干企业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调度企业的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深入分析经济指标变化趋势,及时做好预警预测。以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 20
为抓手,“一企一策”,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放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电光源等优势产业,加快相关配套产业建设,拉长产业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全县工业加快发展。力争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经济指标同比增长25%以上。
2、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工业投入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工业重点项目包扶责任制落实力度,充分发挥好项目帮办制度的作用,及时协调和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投入质量,优化投资结构。集中力量突出抓好列入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项目和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高新、节能、技改项目建设,确保按计划竣工达产,发挥效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以技术创新为载体,着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以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为抓手,督促企业加大对新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投入,确保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4%以上;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的要素聚集优势,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1年争取新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
4、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做好2010节能降耗考核工作的基础上,早计划,早行动,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我县万元GDP能耗下降指标。积极推 21
广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努力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能耗总量控制及节能监测等各项工作。
5、以扶持成长型企业为契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抓好成长型企业培育,深入研究学习各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密切结合我县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优势,认真执行相应的扶持政策,规划好,培育好一批创新成长型中小企业,“一企一策”专项扶持,加快推进我县中小企业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以安全生产为保障,努力维护稳定大局
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用电安全大检查,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执法力度,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重点做好破产企业遗留问题的稳控工作,加大信访排查力度和范围,克服侥幸和麻痹心理,将矛盾和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2011年工业工作稳定大局。
第三篇:市区政协提案委工作总结
市区政协提案委工作总结
★为大家整理的市区政协提案委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XX年提案委坚持以党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xx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政协提案工作,继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政协提案工作,基本完成工作计划,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十届三次会议提案的收集、立案和移办 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共收到提案219件,提出提案的委员318人次。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192件,作为工作意见转有关部门研究处理15件,作为委员来信转有关部门研究处理2件。立案的提案及时移送市政府督查部门。在这项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把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网上征集来的提案线索整理分类,向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各专委推荐。有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反映民生问题的提案线索引起委员和专委的高度重视,通过实地调研后形成正式提案,增强了提案的针对性、时效性。
2、全会召开之前,将《政协提案基本知识和提案撰 写要求》印发给各位委员参考,在帮助委员撰写提案,提高提案质量上加以引导,做好服务。会议期间深入委员讨论现场,听取委员意见,了解委员需求,为委员提供提案纸和重新打印提案内容正式稿。
3、改进提案审查工作流程。在往年的基础上,提前做好案头准备工作,打印提案整体一览表,让提案审查工作更直观、更有效率,既简洁又全面地完成提案的立案审查,得到委员们的好评。
4、更新提案办理意见反馈制度。我们将提案办理反馈意见表的发放改为由市政府督查室直接随提案交承办单位,进一步增强了承办单位的责任感和政府督查部门对提案办理工作的督查力度。
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继续深化提案办理工作 提案质量是前提,提案办理是关键。今年我们注重调研,听取各方意见,采取多种方式,继续深化提案办理工作,切实提高办理实效。
1、选择一批重点提案进行重点办理。为了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提案办理工作的目的,今年我们首次采取了请分管主席拟定重点提案进行重点办理的工作举措。政协领导十分重视,亲力亲为,精心挑选了40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重点提案,亲自带领委员深入承办单 位了解办理情况,现场听取办理意见,提出“好提案要办好”的具体要求,加大了督办力度,推动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办理实效。
2、继续施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阳光工程”。让委员有更多的机会施展参政议政才能,向承办部门的提案办理工作要质量,这是我们自去年抓试点到今年全面推开,深化提案办理“面对面”活动的工作思路。从5月到9月,我们集中、有步骤地开展了提案者与承办单位“面对面”办理提案活动近20余次,承办部门拿出来现场办理的提案数量和委员参与的面都是历年最多最广的。由于政协领导重视亲临现场,政府督查部门紧密配合,提案委精心组织,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大批围绕年初市委全会提出来的建设“四个名城”的提案得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真采纳实施,不少政府部门一把手直接与委员对话协商交流,得到了委员好评和肯定,推动了名城建设的各项工作。还有许多反映民生的提案所提出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得到了认真处理和解决。截至9月30日,十届三次会议192件提案已经基本办理完毕,标志着“采纳实施”和“列入计划,分步实施”的“a”、“b”类答复件,占到了提案总数的85%以上。
3、努力构建“提、办、督”一体化工作新机制。今 年我们充分发挥联系、沟通、协调机能和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提案者、承办部门、政府督查部门之间的互动。我们尽量让更多的委员参与到提案办理活动中来,使“提”和“办”联系得更紧密。我们让政府督查部门全程参加提案办理的现场活动,使他们在每一次提案办理的过程中,了解和督促承办部门的提案办理工作,把他们的“督”和“查”更有机地结合在一块,体现“在督办中督查”的作用。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请他们对办理工作进行“现场点评”,进一步增强了提案办理工作的严肃性。政协提案工作部门也在具体的办理过程中,和委员们一起,对承办部门的办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使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在具体的参与中得到落实和强化。
4、加强工作宣传,营造社会氛围。我们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进行连续跟踪报道,让社会了解政协提案的办理过程,委员们提了什么提案,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报道,宣传了人民政协的职能,树立了政协委员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第四篇:政协提案法制委工作总结
政协提案法制委工作总结
一、2014年工作总结
在州政协常委会、主席会和分管副主席的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全面小康”总目标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动全州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作出应有的努力。
(一)深学深思,努力扎牢思想基础。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省委和州委一系列有关重要会议、州政协常委会、主席会等会议精神,以及党的统战和政协理论及有关政协提案法制工作的政策文件。参加专题学习、讲座,观看了《永远的焦裕禄》等纪录片,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和“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在学习实践教育活动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锤炼思想品行。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省委、州委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州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州委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进一步把政治理论转化为倾听民意、关注民生、沟通民心的实际能力,紧紧围绕群众所期所盼、党政所想所干这条主线,扎实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二)认真开展民主协商。
第一,提高提案质量。一是突出提案选题的广度。在召开州政协七届三次全会之前,向全体政协委员群发了关于征集提案的手机短信,寄送了《关于征集2014州政协提案的通知》,提供了50个涵盖各方面内容的参考选题,确保提案选题做到广泛全面。二是提升团体提案的高度。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各界别及政协各专委会通过把集体讨论成果转化为提案、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提案等方式,提升提案的认识高度、思想高度、政治高度和专业高度,使提案的履职效果更加突出。三是打磨重点提案的精度。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重点提案25件,经与提案者进行沟通协商,反复对候选的重点提案进行修改打磨,使重点提案的严肃性、科学性、可行性更加突出。通过多方努力,提案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在审查立案的202件提案中,团体提案21件,委员提案181件;由调研视察报告转化为提案的38件、由集体讨论成果转化为提案的68件;属于经济建设的42件、政治建设的28件、文化建设的13件、社会建设的99件、生态文明建设的20件。
第二,强化提案督办。一是对政协重点提案的督办已形成了州级党政领导领衔督办、州政协主席会议督办、州委办公室挂牌督办、州政协机关各委办督办的“四轮驱动”格局。今年,共呈报了《关于搭建新型招商平台,创新我州招商引资模式的建议》等3件重点提案作为州委常委领衔督办提案;《关于做大做强全州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等10件提案作为州政府领导督办提案;《关于加大力度,形成食品安全常态化检查机制的建议》等3件提案作为州委办挂牌督办提案;《关于加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管理的建议》等3件重点提案作为州政协主席会议督办提案;《关于加大对黔西南“贵州龙化石”保护的建议》等6件重点提案作为州政协机关各委室督办提案。通过四个层次的督办,有力地促进了提案的办理。二是推行了“对重点提案进行深度调研促进办理落实”的督办方式。例如,《关于建立白龙山片区水源涵养保护区的建议》提案反映的问题,州政协组织调研组深入实地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对策措施。三是推行了“对重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的督办方式。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对七届二次全会重点提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以问效促落实,使更多的提案能够得到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办理落实。例如,《关于加强贵州宜化和贵州兴化污染整治的建议》的提案,2014年对该提案实行“跟踪问效”。州政协副主席向和刚率州政协委员服务中心、州工信委、州环保局、州安监局、州园区办、XX市园区办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对宜化、兴化污染整治、生产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形成了《关于贵州兴化宜化环保治理异地迁建情况的调研报告》,州委书记张政在报告上批示:“同意视察组同志的意见,请风伦同志加强对两化公司工作的对接、监督、指导,确保两化快搬、搬得出、落得下、发展得好”。通过督办促办理,提案办理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到11月底,立案的202件提案全部办复完毕,办复率100%。提案意见、建议被承办单位全部采纳或部分采纳的199件,采纳率达98.51%。提案所提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79件,占39.30%;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解决的97件,占48.26%;待条件成熟再解决的21件,占10.45%;无法解决留作参考的4件,占1.99%。第三,推进提案办理。一是在提案呈阅上突出及时全面。全会闭会,及时对予以立案的提案进行分析,随后把提案汇编成册,呈送州委、州政府、州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及联系政协提案工作的州委办、州政府办领导与科室负责人阅知。二是在提案办理上强化沟通协作。强化与州委办、州政府办、州政协各专委会、提案承办单位、提案者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提案交办工作和联合督办工作,形成联合办理、整体推进、协调高效的工作格局。三是创新开展了“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办理提案方式,从今年的重点提案中选取了两件提案,邀请提案人、提案承办单位、各有关单位面对面进行座谈,拉近了“提”与“办”的距离,改变了过去“纸来纸往”,“电来电往”的办理模式,实现了委员和承办单位良好的互相沟通,互动互促,更好地实现提办双方共同推动提案办理。例如,《关于推进和提升黔西南州水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连续三次在全会上提出来,提案人均对办理情况不满意,对此,经州政协主席会议同意,对该提案进行面对面协商办理。州政府高度重视州政协协商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黔西南州现代渔业建设的实施意见》、《万峰湖湖泊保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四是在提案宣传上注重示范引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作,在州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以《黔西南政协》网站和杂志为平台,及时对一些重点提案进行摘要刊播。编辑出版了2012年和2013年的提案及办理情况汇编,作为州政协七届三次会议资料发放给参会人员,努力提高提案工作的透明度,把提案质量和提案办理质量情况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充分调动提案者和提案承办单位的积极性。(三)认真开展民主监督。
第一,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开展民主监督。一是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进行督导。积极与州人民法院、州工商局、州地税局等单位一起,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每个季度到XX县一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进行座谈等方式,对该县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及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二是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州检察系统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多条对策建议,在进一步推进民事行政工作、保护公民权利的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三是对司法活动进行特约监督。推荐6名州政协委员参加州中级法院旁听审判工作,适时对相关司法机关开展的司法活动进行特约监督,为促进司法公正发挥了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
第二,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开展民主监督。主动参与州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调研视察活动,参与对我州集中开工项目、“5个100工程”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专项行动、州人民政府“十二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金州蔬菜发展情况、州医院新院建设等事关民生民情实事落实情况的调研视察。
第三,围绕改善社会民生开展民主监督。一是积极利用提案为改善社会民生建言献策。二是积极利用社情民意为改善社会民生献计献策。三是积极利用会议发言为改善社会民生出谋划策。(四)围绕政协职能做好服务工作。
第一,为推进提案工作开展搞好服务。拟写了政协提案工作报告、提案审查报告等会议材料。积极向提案者提供政协提案的书写格式、立案标准等资料,帮助提案者撰写、修改提案。提案办理结束后,及时对办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将提案原件和办理答复件进行整理归档。第二,为委员开展社会活动搞好服务。与州政协委员服务中心联合组织开展“委员进基层、服务到千家”活动,在启动仪式当天,州政协法律界、医卫界的委员共为100多名群众进行了义诊,为300多名群众提供了法律咨询,发放疾病防控、法律知识、政协文史书籍、《黔西南政协》杂志等各类资料5000余册(本),深受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
二、2015年工作要点(一)继续抓好提案工作。
第一,在提高提案质量数量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州委计划安排和我州大的发展目标,做到提案数量与上年基本不减。坚持从突出提案选题的广度、提升团体提案的高度、打磨重点提案的精度等方面着手,继续提高提案的整体质量,用高质量的提案体现政协的履职水平。第二,在强化提案督办上下功夫。继续坚持实行州级党政领导领衔督办、州政协主席会议督办、州委办公室挂牌督办、州政协机关各委办督办的方式督办重点提案,确保提案所提的建议能够得到采纳落实、所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明年提案法制委员会进行专项提案视察。
第三,在深化工作沟通上下功夫。坚持把沟通作为推进提案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沟通贯穿到提案工作的征集、提出、审查、交办、督办、办理、答复、评优等各个环节,使开展提案工作的过程真正变成协商互动的过程、认识交流的过程、达成共识的过程,充分发挥政协提案在丰富协商民主实践、推进协商民主进程、提高协商民主效果等方面的重要渠道作用。(二)继续开展民主监督。
第一,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加州委州政府组织开展的相关法制工作,在参与推进法制建设中进行民主监督。采取开展督导检查、调研视察、特约监督、走访座谈等方式,对依法治州、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等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第二,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组织本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通过撰写提案、提交社情民意、会议发言等方式,积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言献策。
第三,努力在改善社会民生中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按照州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的安排,围绕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切实提出改进工作的对策措施。
(三)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省委、州委的有关重要会议精神,不断增强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党的统战和政协理论及有关政协提案法制工作的政策文件,学习履行职能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服务政协提案法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党对政协提案法制工作的新要求,把时代赋予政协提案法制工作的新使命落到实处,努力发挥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五篇:工信委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安排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总结、“十二五”和201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现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相关内容报送如下。
一、“十一五”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将“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工业经济呈现总量扩张、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活力增强、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良好发展态势。信息化推进加快,通信事业快速发展。
(一)工业经济超额实现“十一五”目标。2010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预计实现250亿元,比2005年累计增长172%,年均增长22%;增加值预计实现118亿元,比2005年累计增长140%,年均增长19%。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中工业经济年均增长15%,增加值达98亿元的预期目标超额实现。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效益提高。不断深化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精心组织,因企制宜,列入省级考核的138户新一轮改制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后的企业,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企业活力增强,效益提高。
(三)非烟工业迅猛发展,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非烟工业发展迅速,比重大幅提高,非烟产业增加值在全市规模工业中的比重从2005年的44%提高到2010年的80%,工业经济稳定性增强,“一烟独大”的状况大为改观。优势产业较快发展,“三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四)实施战略重组整合,优化配置资源。“十一五”期间,**卷烟厂先后与红河卷烟厂和红塔集团实施战略重组,卷烟利税由2004年重组前的12.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亿元,相当于用5年时间再造了一个卷烟厂。加强煤炭、铅锌等战略资源的重组整合力度,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发展基地,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由2005年的377对矿井整合为257对,铅锌资源主要集中到云冶和昊龙两大集团。战略重组整合为企业做强做大,高效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提供了有效途径。
(五)信息化工作推进加快。电子政务全面推进,政务网络建设初具规模;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全面完成;电子政务办公全面施行,行政效率显著提高;覆盖市县的视频会议系统全面建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得到加强,政府信息全面公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试点启动;市级电子监察系统完成建设。政务信息查询系统稳定运行,畅通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认真开展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实施了安全等级定级和风险评估,确保了信息安全。
(六)通信事业快速发展。无线电管理体系全面构建,无线电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基本建成了以光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信息传输网络框架,通信网络综合能力实现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单一业务向多样化业务的转变,通信基础业务传输、语音、数据与互联网已覆盖全市所有县区、乡镇和部分行政村。移动通信快速发展,手机信号已覆盖市、县、乡、自然村及高等级公路和铁路沿线。
二、“十一五”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我市工业经济存在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企业规模小、龙头带动作用弱,精深加工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工业经济外向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二)工业投入严重不足。我市市、县两级政府用于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工业固定资产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比重较低,工业发展后劲乏力。
(三)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我市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在国家实施节能减排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