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举措全面做好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四举措做好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宣传效果。通过召开村社区干部、摩托车驾驶员会议集中宣传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动员无牌无证摩托车车主主动办牌办证。并在摩托车显著位置张贴“限座2人”、“佩戴头盔”等安全警示标志,力求达到摩托车台台张贴。此外,出动宣传车15辆次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建立资料发放销号制度,消除宣传的“盲点”,力求宣传对象“全覆盖”,截止目前受教驾驶员600余人。
二是加强人才物投入,确保工作落实。成立摩托车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划拨专项经费,同时整合综治、安监、派出所等单位力量联合执法。成立10人的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执法队,并将任务落实到岗、到点、到人、到位,努力形成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文明执法。针对此次整治对象多为农民的特殊性,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确定内容和程序,坚持文明执法,禁止野蛮执法、粗暴执法;坚持先教后罚、重教轻罚、有错必罚、教罚结合,减少或避免执法对抗,化解矛盾,提速工作。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取得实效。建立和完善摩托车安全管理基础台账和“一车一档”的安全管理,以及安监与派出所等部门联动机制及信息通报机制,共同研究摩托车安全
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共同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第二篇:全市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全市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切实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2010年11月26日市委第117次常委会议和***书记、黄奇帆市长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坚决遏制和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决定从201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按照“政府领导,属地为主,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方针,坚持“教育与处罚并重,教育在先、处罚在后”的原则,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以遏制和防范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根本出发点,强化摩托车源头管理,建立健全摩托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平安重庆、安全保障型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及原则
(一)整治目标。
1.总体目标。
(1)全市无牌无证摩托车得到彻底根除,报废摩托车得到有效清理,摩托车安全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
(2)无证驾驶摩托车,二轮摩托车超载、不戴头盔,三轮摩托车非法载人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摩托车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摩托车较大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3)盗抢摩托车等涉车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力打击,社会治安环境及摩托车交易经营秩序明显改善。
(4)摩托车下乡政策得到深入实施,农民群众出行难、不安全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5)积极稳妥开展整治,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稳定,不引发群体性事件或不稳定因素。
2.具体目标。
(1)二轮摩托车无超载,三轮摩托车无非法载人;无牌无证摩托车排查登记率达到100%;
(2)摩托车上牌率、驾驶人持证率、驾乘人员头盔佩戴率达到100%;
(3)摩托车交强险投保率达到100%;
(4)2011年1月1日后全市摩托车销售点带牌销售率达到100%;
(5)非法拼装、报废摩托车,不属国家公告目录的摩托车,销毁率达到100%;
(6)进入二手车交易市场的摩托车合法率达到100%;
(7)进入有维修资质的修理厂、站、场维修的摩托车合法率达到100%;
(8)摩托车年审率达到100%;
(9)收费停车场(库)停放的摩托车牌证齐全率达到100%;
(10)主城区、远郊区县城区主干道、重要支路及其主要路口无摩托车乱停乱放现象。
(二)工作原则。
1.“先清理、后整治”原则。先行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全面掌握全市无牌无证摩托车底数并建立相应台账,后组织综合力量,对无牌无证摩托车、拼装摩托车、报废摩托车、涉嫌盗抢摩托车以及无证驾驶摩托车,二轮摩托车超载、不戴头盔,三轮摩托车非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整治。
2.“边纳入、边规范”原则。对符合公安部《机动车登记规定》等有关规定的,纳入规范管理。对不符合纳入规范管理条件的无牌无证摩托车边纳入、边规范。对已具备摩托车带牌销售的区县(自治县),全面推进摩托车带牌销售工作。
3.“尊重历史、以人为本”原则。2011年3月31日前,对主动申报登记的无牌无证摩托车,以教育、训诫为主,并参照《重庆市家电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重庆市摩托车下乡带牌销售操作试行办法〉的通知》(渝家电领发〔2009〕2号)规定的收费标准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
4.“文明整治、确保稳定”原则。紧紧围绕“保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执法监管,始终坚持依法整治、文明整治、人性化执法;对涉及社会稳定等敏感问题,要统筹考虑、稳妥处置,既严格执法又确保社会稳定,实现整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市政府成立重庆市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刘学普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爱祖、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市交委、市商委、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市政委、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督查室、市综治办、市物价局、重庆保监局等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由市公安局副局长高晓东任办公
室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全市专项整治行动。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具体职责是:
市公安局:负责开展对符合申报条件的摩托车纳入户籍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摩托车排查清理、带牌销售工作,做好牌照的发放和登记;做好摩托车下乡办证工作,延伸服务窗口,方便农民群众快捷办理牌证;加大对道路的管控力度,大力整治摩托车无牌无证、超载、非法载人、不戴头盔、不投保交强险等交通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盗抢摩托车等涉车违法犯罪行为。
市财政局:做好专项整治行动的工作经费保障。
市经济信息委:负责向国家公告内摩托车生产企业提出摩托车喷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或设置安全警示电子提示语的建议。
市交委:负责督促、指导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加强农村客运运力调研,积极发展农村专线班车,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对摩托车非法营运进行依法查处。
市商委:负责推行摩托车销售商代办注册登记,推动带牌销售政策顺利实施;加快建设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下乡信息共享管理系统;督促摩托车经销商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市监察局:负责对专项整治行动实施行政效能监察。
市市政委:负责排查清理收费停车场(库)以及人行道上停放的无牌摩托车。实行物业管理的停车场(库)由物业主管部门负责。发现无牌无证摩托车停放的,及时向公安交管部门报告。
市卫生局:负责督促、指导区县(自治县)卫生部门组织参加集中上门服务活动。
市工商局:负责理清全市摩托车经销商及销售网点;依法对摩托车交易市场和经营行为进行监管,查处销售未经国家生产许可生产的电动车、助力车和国家明令淘汰、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摩托车产品的行为。
市质监局:负责督促、指导区县(自治县)车检机构参加集中上门服务活动。加强对摩托车产品的质量监管,从严查处未经国家生产许可生产的电动车、助力车和国家明令淘汰、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摩托车产品。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共同出台摩托车“线外检测”的相关实施细则。指导和监督安检机构逐步投入摩托车移动式检测设备。
市安监局:负责督促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落实专项整治行动,并将专项整治行动纳入安全生产考核内容。
市政府法制办:负责专项整治行动的法律保障,指导区县(自治县)依法受理因专项整治行动引起的行政复议案件。
市政府督查室:负责牵头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督促检查,并适时通报。
市综治办:负责将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平安重庆”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指导区县(自治县)将摩托车管理纳入“七位一体”管理内容。
市物价局:负责监管全市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各摩托车销售网点收费的公示工作。
重庆保监局:负责指导督促保险公司依法受理交强险业务,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保障被保险人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拒绝摩托车所有人购买交强险,严禁捆绑销售商业保险。加大对保险公司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外公布监督电话,受理摩托车交强险投诉。对违反规定的保险公司,要依法处罚,责令整改。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要求,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落实整治措施,切实履行属地责任;负责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稳定工作,坚决防止规模集访、不稳定事件、个人极端案(事)件的发生;完成市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工作。
四、整治对象及步骤
(一)整治对象:全市违法摩托车,重点整治农村地区的无牌无证摩托车和摩托车超速、超载、不戴头盔和三轮摩托车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
(二)整治步骤:专项整治行动分宣传发动、集中申报登记、集中拉网式排查整治、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月1―31日)。
(1)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专项整治行动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
(2)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单位策划制作摩托车安全宣传专题片和宣传资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摩托车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办牌办证的必要性以及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动员无牌无证摩托车车主主动办牌办证,在摩托车油箱右侧显著位置免费张贴“限座2人、佩戴头盔、无牌无证不驾车”等安全警示标志,达到摩托车台台张贴、人人皆知的宣传效果。
2.集中申报登记阶段(2011年2月1日至3月31日)。
(1)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在交巡警支(大)队或中队(乡镇无交巡警中队的可在公安派出所)、村(居)委会设立摩托车办牌办证服务站或代办点,公示《摩托车驾驶证申领和摩托车注册登记流程》、办理须知以及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
(2)车主凭车辆合法证明或村(居)委会、辖区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无盗抢、拼装摩托车证明,到辖区摩托车办牌办证服务站或代办点申报登记。
(3)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公安、医疗卫生、车辆检测、保险、机动车回收等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组成综合便民服务队,定期到偏远乡镇、街道、社区、工矿企业等摩托车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上门服务,简化工作流程,建立驾驶人体检、摩托车安全技术检测、交强险投保、车辆报废绿色通道,方便车主办理车辆注册登记、驾证考试、车辆年检审、车辆报废等车管业务。
对符合摩托车登记条件或申请报考摩托车准驾资格的,当场受理,手续完备的,在1个工作日内一次办结有关业务。
3.集中拉网式排查整治阶段(2011年4月1日至6月15日)。
(1)按照“政府领导、区县(自治县)包乡镇、乡镇包村社、村社包农户”的原则,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组织综治力量,对无牌无证摩托车开展拉网式的全面排查,建立台账,督促群众办理和完善摩托车牌证手续。
(2)公安、交通、市政、工商、质监、物价、保监、商贸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对摩托车生产、销售、保险、登记、交易、使用、维修、回收等环节的排查整治工作并依法实施监管。
(3)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摩托车专项执法活动。采取部门、乡镇(街道)、区域联动等组织形式,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和集中行动,严厉打击摩托车违法行为。
(4)对排查整治出的无牌无证摩托车、拼装摩托车、报废摩托车一律实施扣留,并依法从重处罚。对摩托车生产、销售、交易、使用、维修、回收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依法依规严格查处。对符合摩托车登记条件的,在车主接受处罚并按规定缴清相关税费后,由公安交管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对应当收缴、没收、报废的摩托车,一律依法收缴、没收、报废。
4.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6月16―30日)。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专项整治行动督查组,对各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问题突出的地区,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专项整治行动工作考核排名后三位的区县(自治县),市领导小组要约见区县(自治县)领导小组负责人谈话,限期整改。
全市各地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在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整体推进的同时,可跨阶段实施专项整治行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周密部署。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是专项整治行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一岗双责”。要充分认识当前摩托车交通事故高发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摩托车安全管
理面临的突出问题,紧紧把握当前汽车、摩托车下乡惠农政策的有利时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切实把专项整治行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专项整治行动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结合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专项行动和全市即将开展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把督促村民依法驾乘摩托车、办理摩托车牌证和定期检验纳入农村基层安全联动联管机制内容。要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广泛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督促摩托车车主办牌办证、定期检验和依法驾车。
(四)强化教育,严格执法。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强化对公安民警和有关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严禁借机乱收费、乱罚款。对违规违纪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
(五)建章立制,长效管理。要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建立摩托车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考核排名通报制度。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紧制定全市摩托车安全管理考核排名通报制度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按月、季度、半年和进行考核、排名和通报。二是要建立惠民机制。公安、交通、工商、商贸、保险等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加强全市摩托车安全管理和便民利民惠民的办法措施。三是要建立基层摩托车安全管理常态机制。各乡镇(街道)、村(居)要建立和完善摩托车安全管理基础台账和“一车一档”的安全管理基本制度。四是要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公安、交通、市政、工商、质监、保监、商贸等部门要互通摩托车生产、销售、登记、交易、使用、维修、回收等信息,共同研究摩托车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共同采取针对性措施。五是要建立督办问责机制。对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因摩托车安全管理出现较大以上事故的,由市公安局提交市政府督查室实施跟踪督办,市监察局实施行政问责。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在每个工作阶段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将阶段性工作总结报送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专门班子,收集资料,掌握动态,定期不定期编发简报,通报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在2011年7月20日前,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市政府报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
第三篇:平坝县摩托车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平坝县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
工作方案(节选)
近年来,我县涉及摩托车道路交通事故持续高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地预防和 减少涉摩交通事故的发生,营造全县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省、市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查处一批无牌无证、假牌、套牌、酒后驾驶、超员载人、不按交通指示灯通过路口、不佩戴安全头盔等涉及摩托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行政拘留一批涉摩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人,强制报废一批无牌证、无合法来源证明、达到报废年限的摩托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涉摩交通事故,进一步规范我县摩托车通行秩序。
二、工作时限
从2014年5月起至2017年12月止。
三、整治重点
此次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是对未取得摩托车驾驶证驾驶摩托车,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和套牌套证摩托车上路行驶,驾乘摩托车超员(包括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驾乘两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酒后驾驶摩托车,摩托车不按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行驶(如强行冲闯撞),驾驶摩托车涉嫌盗
抢,达到报废年限的摩托车仍上路行驶,以及违法飙车等行为进行重点布控、重点打压。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遵守交规意识
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过交通安全宣传栏、村政务公告栏,利用媒体、LED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要针对摩托车违法行为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宣传,营造坚决查处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震慑氛围。县公安交警大队要将县域摩托车交通事故的典型案例制成宣传教育展板、宣传短片,在广场、商场、学校、社区、农村赶集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展示、播放,以案释法,教育群众远离交通违法行为。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要针对摩托车购买群体的特点,加强对摩托车销售场所的宣传,印制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协调经销商在销售场所张贴和发放,提示购车者在买车前要申领驾驶证,买车后要及时办理注册登记,驾车时要戴安全头盔等,增强购车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强化部门联动,消除摩托车交通安全隐患
要加强二三轮摩托车销售市场监管,提醒消费者必须依法购买交强险,同时督促销售者依法履行购买交强险的告知、协助、配合办理等相关法律义务,并开展对摩托车销售车行、企业交强险购买情况的监督检查。县石油公司要积极配合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采取限制性措施,对无牌证摩托车不予提供加油服务。各乡镇(街道)、县公安交警部门对查扣的无牌无证车辆,凡有合法手续的要责成车主办理注册登记,对无驾驶证的要督促引导其完善相关合法手续。
(三)强化路面管控,严查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要开展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研判,提出整治措施,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定点执勤与机动巡逻相结合;错时执勤与区域联勤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路面管控。要突出整治路面重点违法行为,重点整治无证驾驶、超员载人、酒后驾驶以及不按交通指示通过路口、驾乘两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涉及摩托车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并依法从严处理,形成对摩托车交通违法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确保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成效。各乡镇(街道)交通安全管理站、派出所要加强农村集贸日的交通安全管控。
(四)突出整治重点,严厉查处重点涉摩交通违法行为
对查获的无牌无证摩托车一律查扣;对查获摩托车无牌无证行驶、使用假牌、套牌、酒后驾驶、超员载人、不按交通指示灯通过路口、不佩戴安全头盔等造成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平坝县人民政府
二○一四年五月七日
第四篇:摩托车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
工作方案
为认真落实公安部交管局深化道路客运隐患整治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县综治委《关于印发**县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有效遏制摩托车事故高发势头,加强和规范摩托车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镇综治委研究决定,从8月1日至10月31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强化道路交通监控,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以机关单位、集镇和村社主干道为重点,常抓不懈,逐步深入,以抓摩托车注册登记、驾驶证培训为突破口,加大对无证驾驶、超速行驶、超员搭载、酒后驾驶、不戴安全头盔、飚车等摩托车重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规范摩托车管理,努力构建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专项整治,使全镇摩托车上户率达到70%以上,摩托车驾驶人培训持证率达到80%以上,摩托车驾驶人、车主的法律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摩托车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重点违法行为和人员死亡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形成全镇摩托车安全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三、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镇综治委成立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综治委主任任组长,镇分管综治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平川派出所,由派出所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具体落实。
四、整治范围和重点
全镇范围内无牌无证摩托车和驾驶员,重点整治集镇道路和村社主干道摩托车无牌、无证、超员、超载、不按规定行驶、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违法行为,以及假(套)牌、有盗抢嫌疑的摩托车和非法拼装摩托车。
五、方法步骤
专项治理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至8月15日)。扎实开展宣传发动,召开动员会议,周密安排部署。采取多种形式面向镇属各单位、村委会和机关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各村、各单位要配合派出所干警和镇综治办工作人员入户发放宣传单和整治通告,逐户进行宣传发动,为严抓严管营造良好的舆论和执法环境。
(二)集中治理阶段(8月16日至10月1日)。-2-
1、镇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严格路面管理,配合交警部门对无牌无证上路行驶的摩托车依法查处:
(l)对手续合法完整符合挂牌办证规定的,依法处罚后责令挂牌、办证;
(2)经查有锉改发动机、车架号码等“盗抢”嫌疑的移送刑侦部门处理;
(3)属私自拼装、组装及报废车辆的,依法处罚并予销毁。
2、镇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配合交警部门适时开展打击驾乘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无证驾车、无牌车上路行驶、盗抢车辆等专项治理行动,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3、严格按照“有违必纠、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查处的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镇属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督促其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集中整治期间,县交警部门将在平川派出所设立临时服务点,开展摩托车驾驶人培训和车辆注册登记业务工作,方便群众上牌办证。
(三)检查验收阶段(10月1日至10月31日)。各村、各单位要将整治成果汇总上报镇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对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成效显著的给予表
彰,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以推动全镇交通秩序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进程。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各村、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责任联系制度,迅速形成由党组织牵头,各村委会、镇属各单位人员带头守法、做好表率的综合治理局面。为切实加强对整治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的领导,各村、各单位要成立以党(总)支部书记、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的交通安全整治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本辖区、本单位交通安全整治工作的领导。
(二)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各村、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做好摩托车安全行车的宣传教育。并积极配合县交警部门将《致摩托车驾驶员一封信》,分发到每一位摩托车驾驶员手中;同时做好在辖区村、学校和群众聚集地以摩托车交通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宣传图板巡回展出活动,争取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使整治工作深入人心。
(三)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开展整治工作。整治工作进入全面整治阶段后,镇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镇综治办、派出所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面整治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四)积极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提高摩托车的纳管率。各村、各单位要认真宣传县公安局制定的便民措施和优-4-
惠政策,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职工了解便民措施和优惠政策实质,有效提高摩托车的纳管率。
1、对在用摩托车、三轮汽车因合格证、发票遗失或不符合当前规定,但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予以办理注册登记:⑴属于《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中现有车型或曾有车型,且购买时间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撤消此车型之前;⑵合格证、发票遗失的,但能够提供合法购买证明(购车人书面说明情况,行政村、居委会出具证明,派出所签署意见);⑶未达到报废标准的;⑷无盗抢、拼装、走私嫌疑的。
2、在办理在用摩托车、三轮汽车登记注册业务时,对三轮汽车,要严格执行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农用三轮车免征车辆购臵税的通知》(财税[2004]66号)的规定,免征车辆购臵税;对摩托车核发牌证后开具“缴纳车购税告知单”,告知所有人缴纳车辆购臵税。
3、整治期间参加摩托车驾驶证培训的,免收资料工本费。
4、整治期间,县车管分所在派出所建立流动车辆登记服务代办点,办理“五种”车辆注册登记和培训考试业务,方便群众上牌办证。
(五)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开展整治活动。在执法过程中,相关单位、派出所要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确保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六)强化措施,严肃纪律。镇摩托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将此次
摩托车专项整治活动扎实开展下去。镇整治办要切实加强对整治工作的协调、检查和监督。对各村、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半月进行一次排名,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将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专项整治工作将纳入年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当中。
(七)总结经验,建章立制。各村、各单位要及时总结经验,巩固整治摩托车交通违法行动的成果,将摩托车路面管理由集镇、村社主干道延伸并形成制度。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考核,根据摩托车无牌率、驾乘摩托车未戴安全头盔的违法率及完成量化管事等情况评定名次并进行通报。同时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摩托车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四举措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亟需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改善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是建设生态优美乡村的保障性措施。但是通过对部分村庄的观察来看,发现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并未根本变化,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硬件设施不完善。受经费制约,一般一个村只设一个垃圾池,人口比较少的村庄还可以,但是对于人口较多的村庄,一个垃圾池明显不够用。许多群众碍于垃圾池较远,仍然随意倾倒垃圾。
二是清扫、保洁人员在岗率不高。且清扫、保洁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聘请人员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部分年龄甚至已过70岁,少数清运人员签订有协议,多数清扫、清运、保洁人员由村书记(主任)临时口头安排,待遇低,没有签订协议或合同。
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少数村庄垃圾池中的垃圾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不清运一次。致使垃圾外溢严重。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才能确保农村环境长期干净、整洁、优美。建议各乡镇、各村庄增强大局意识、环保意识,加强领导,加强检查考核力度,形成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还百姓一个蓝天、碧水、健康的优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