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县是省会城市的市郊县,境内丘陵、沿黄、平原等地形多样复杂,以丘陵为主,自然生产条件较差。全县总面积827平方公里,总人口3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08万人。自以来,相继被列为中央、省、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几年以来,在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积极创新整合管理体
制机制,走出了一条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平台的整合路子,形成了公开、透明、科学、实效的整合运转体系,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县域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全县农业增加值17.36亿元,同比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6205元,增收799.8元,增长14.8%。
一、主要做法
-,我县紧紧围绕“整合财力办大事”这个整合工作的中心,突出优势主导产业、生态平阴建设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共建设项目58项,整合各级财政资金18278万元,带动社会投融资49759万元。主要做法如下:
1、建立整合平台。即依据发展规划,构建以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的整合平台,重点培植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优势主导产业;以新型社区建设为平台,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2、完善两个机制。即联席会议制度和财政内部协调机制,确保规划的落实和整合资金的集中使用;
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在重点产业整合上,突出四大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畜牧和玫瑰产业,重点搞好万头奶源基地和万头良种猪繁育基地建设;在玫瑰产业上,重点搞好油用玫瑰生产基地建设,打造中国玫瑰知名品牌。二是在重点区域整合上,突出连片开发,打造精品工程。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了规模治理,选择重点流域,按照“四高八化”的标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三是在重点项目整合上,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了伊利乳业、山东超牛、长荣畜产、绿安食品、惠农精油等一批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华信、绿丰、玫瑰花等农民专业合作社。
4、把好四道关口。(1)突出《支农资金整合优化实施方案》的指导作用,严把项目申报关。(2)对所有整合的建设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严把项目建设关。(3)推行县级报账提款制,严把项目资金使用关。(4)依托中介机构,对重点、热点项目进行评审,对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进行监测评价,严把资金审核关。
5、实施五项措施。(1)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做好整合工作;(2)确保支农资金投入增长;(3)推行部门联络员制度,健全组织网络,确保整合工作运转顺畅;(4)成立了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确保项目规范化管理;(5)出台了《平阴县平阴县财政支农整合项目管理办法》,确保建立长效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
(一)“整合”实现了支农资金分配体制的改革,增强了县级干事创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整合前,上级参与分配管理政府支农资金的部门多,彼此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资金投入分散,撒胡椒面现象突出,并且下达的资金规模有不确定因素、早晚不一,县级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难以统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使政策和资金的合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整合后,中央、省、市将各级部门共同安排、资金性质相同的支农资金通过捆绑,变为一个漏斗向下,缩短了拨付时间,提高了资金到位率,同时只下达目标任务和资金支持规模,下放了审批权,强化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权,增强了县级干事创业的自主权。一是增加了财政支农规划权。县级政府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制(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定三年中期财政支农规划,确定每年的支持重点。试点工作中,我县首先制定了—支农规划,围绕沿汇河平原、中部山区、沿黄平原三大经济带建设,重点培植玫瑰、畜牧、林果、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建设六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又研究制定了—支农规划,将继续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发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特农产品,走出一条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繁荣和谐的新路子。二是优化了资金分配权。根据资金规模和年度预算安排,结合当年工作重点,分轻重缓急,确定支持项目资金规模。整合资金2亿元,重点支持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民本工程;整合资金2.5亿元,突出优势主导产业、生态平阴建设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整合资金3亿
元,支持畜牧、林果、玫瑰产业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三是提高了县级组织项目建设的能力。整合工作中,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财政、发改、涉农等部门参加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加强对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现了对支农项目的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组织实施和统一检查验收,增强了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系统管理,提高了项目的建设
水平,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二)“整合”实现了财政支农管理机制的创新,转变了部门职能,形成了支农工作合力。
整合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明确的工作重点做指导,各部门在支农项目实施中各自为战、互不通气、职责不清,或缺位或越位,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支农资金难以发挥应有效益。整合后,我县一方面制定支农方案。结合全县农业“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十项举措”,组织有关专家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科学筛选,编写了《平阴县支农资金整合优化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以玫瑰、畜牧等优势主导产业为主线的整合平台,将各部门工作重点统一到全县支农发展大局上来,进一步理清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另一方面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涉农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负责研究制定全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各层次、各方面、各渠道的资金,确定年度实施方案;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论证会、座谈会、调度会,及时调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建设落实到位。实践证明,方案较好的发挥了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大家充分认识到整合不是部门利益的调整,而是部门力量的集中,整合成为了自觉行动,逐步由要我整合转变为我要整合。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项目资金的监管,农口部门改变了过去直接承担项目建设的惯例,增强了服务和指导意识,从争资金、跑项目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和时间组织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各部门都能通过细化的建设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工作合力,建立了和谐的整合运转机制。
(三)“整合”实现了支农资金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整合前,由于有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不健全,支农项目在申报过程中存在多头申报、交叉重复现象,支农资金使用过程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欠规范、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整合后,我县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做到用制度规范分配、用制度规范支出、用制度规范管理。一是建立项目立项审批制度。依据《平阴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申报程序及实施管理办法》,在全县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导下,项目申报单位填写“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整合项目审批会签单”,经财政、发改、农业等部门专家现场论证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小组审批后,由整合办公室统一上报,增强了项目的可行性,确保了财政支农发展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二是建立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制度。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公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根据年度实施方案,下发支农资金整合项目政府采购目录,规定支农资金整合项目单项工程和大宗物资必须经县政府采购办公室统一招标采购,提高了项目工程的招投标率,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率由整合前的30%提高到整合后的80%;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明确项目法人;对建设的内容、地点、时间和财政资金支持环节等内容在项目区张榜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进行公示;为解决农业项目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少的问题,在项目工程施工前调剂县、乡农林水部门工程技术人员、村组推选的农民技术员成立监理班子,强化监督,确保建设质量。三是建立资金使用监管制度。结合《山东省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县级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了《平阴县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制管理办法》,做到了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四是建立项目竣工验收评价制度。制定了《平阴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对项目计划完成情况,项目四制管理和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项目建设效果以及档案建设情况等方面进行验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
(四)“整合”实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建设了更多更大的农业亮点工程。
以来,我县以“整合财力办大事”为目标,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集中投入,共整合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农机、科技、旅游、国土等部门财政支农资金18278万元,带动社会投资49759万元。通过近几年的实践,逐步呈现出“支农投入总量逐年增加,支农项目规模迅速增大,项目数量逐年减小”的整合轨迹,支农项目由31项压缩到10项,在我县真正体现了整合财力办大事的整合理念。一是扶持壮大了济南伊利乳业、绿安食品、惠农精油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全县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其中市以上重点扶持龙头企业14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5家。如在伊利乳业项目建设中,我县通过集中捆绑整合资金多万元,对工程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重点扶持,经过半年多的运作,总投资3.15亿元的伊利乳业公司于8月正式投产,42条生产线全部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日产800吨液态奶和200吨酸奶。又投资2.1亿元,新上了冷饮生产线。去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7亿元,今年将超过10亿元。该企业的投产,带动了奶牛小区建设、奶牛科技推广、技术服务、农机具推广和奶业协会等项目的建设,为我县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二是带动了畜牧、玫瑰、林果、蔬菜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4.2%。如在万亩核桃基地建设项目中,我们将林业、水利、土地整理、扶贫等资金整合在一起,集中使用,项目由县林业局、县水务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产业办及项目所在乡镇政府等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建设了核桃基地10000亩,并对项目区内的山、水、田、林、路进行了综合治理。该项目的建设,促进了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壮大了林果产业。核桃进入盛果期后,预计年产值3200万元,可实现人均收入500元,有力的带动了农民增收。三是新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如实施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规划建设城区、沿黄、沿汇三大供水板块,形成覆盖全县的统一供水网络,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全县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县农村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成为全省山地丘陵地区大管网供水样板。这些重点项目、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通过整合,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距离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上下联动还不够顺畅;二是部门职能转变后,合力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三是上下级政府间互动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作为县级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的沟通。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围绕建立健全支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整合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实践证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提高资金效益的重要举措,是财政支农的一件大事,也是财政支持新农村的一项重点工作。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转变政府和部门职能,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不懈把这项改革工作抓紧抓实。二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整合机制。整合试点工作中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和办法,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难免会出现新情况、遇到新的问题。下步我们将制定“平阴县支农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将整合工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一些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巩固,不足的方面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新的情况问题积极研究、探索、创新,形成完备的、安全的支农资金使用制度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三是探索扩大整合范围,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篇: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自评报告
xx县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
自 评 报 告
xx县列入国家和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 得到了省、市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2007年继续把xx乡确定为支农资金整合试点项目区,根据县农业发展规划,又确定了以全县仁用杏、蔬菜为主导产业的整合战略,总的思路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宽裕型小康农村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产业和区域整合为特色,依托全县仁用杏、蔬菜主导产业和路南的xx乡试点区域,整合支农资金,打造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蔬菜市场几个平台,引导各类资金向产业和试点区投入。2007年整合19个项目,整合资金达到12218万元。其中整合的中央资金711.6万元,省级资金875万元,市级资金44.05万元,县级资金2261.4万元,农民自筹2285万元,社会资金6041万元。
根据省、市财政部门的安排,依据财政部财农[2008]144号文件制定的《县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考评暂行办法》,我们对寿阳县2007年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进行了自评,对照考评量化指标,自评得分99分。自查考评具体情况是:
一、整合方案编制分值10分,自查考评得分10分。
1、立足本地农业主导产业(3分):目前xx县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煤炭,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形成了以蔬菜和仁用杏、杨树经济林为主导的产业,我县的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开展,2007年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方案继续把以xx乡为中心的路南作为试点区域, 把全县仁用杏、杨树产业、蔬菜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开发。
2、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分):按照寿阳县“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开发路南”战略,和全县实施的蔬菜、仁用杏产业化战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围绕全县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集中整合支农资金,引导各类资金向林业产业、蔬菜产业、试点区域和全县新农村建设投入。
3、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3分):作为xx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区的xx乡来说,通过近两年的扎实工作,现已发展成全县新农村试点的示范乡,成为我县保护性耕作、红豆草生产基地,是集雨灌溉、农业综合开发实施的重点区域。该乡景尚村作为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区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目前正在进行的移民新村建设,已完成有关设计,三平一通,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占地300亩的新区可安排500余户2000多人入住。xx县支农资金整合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㈠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蔬菜产业是我县近年来农业调产中形成的优势产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抓手,也是资金整合扶持的农业重点产业,通过整合项目的实施,达到了调产增效增收的效果。2007年全县蔬菜种植35.3万亩,销售总收入达到 3.9亿多元,再加上蔬菜市场的好价格,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655元,比上年增加了716元,菜农户收入十几万元以上的户大量涌现。特别是景尚项目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旭景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蔬菜储存库项目,投资37.9万元,占地400余平方米,长30.37米,宽12.25米,高5米,内存容量1900立方米,工程已基本完工;惠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园区项目高效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实施面积1000亩,具体包括茴子白650亩,西葫芦250亩,白萝卜、西红柿等精细菜100亩。同时在1000亩地块上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地膜覆盖和标准化操作规程技术。根据示范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安排相关蔬菜科技培训,满足示范户的知识需求、提高技术水平,完成了科技示范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原则》培训;投资60万元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通过良种选用、科学施肥、设施栽培、生物和物理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使景尚乡的蔬菜生产达到规模的扩张和品质提高,蔬菜种植近万亩,成为全县蔬菜生产大乡,是全县蔬菜优势区域布局重点之一。
㈡林业工程稳步发展。以仁用杏、杨树为主的经济林作为全县继蔬菜之后的又一优势产业,2007年已种植仁用杏2万余亩,育苗300亩,预计10万亩的仁用杏种植规模有望提前实现,杨树经济林也已快速发展起来。
㈢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在项目区投资120万元建设蓄水池9个,总容积2.6万立方米,完善建设旱井380眼,配套建设公路集雨渠1900米,发展不充分灌溉2500亩;投资20万元在马鞍桥流域完成淤地坝1座。
㈣畜牧业发展方兴未艾。项目区内现有奶牛400头,建有“景绿”乳业公司,形成了龙头带动型产业化雏形,已发展成为我县的奶牛养殖基地。同心乳业合作社对现有存栏的200头成年牛使用北京冻精中心的精细胞分割的精液实施配种,生产出优良的下一代优良品种的奶牛,年产量达到8吨。
㈤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寿阳惠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300万元新建的3000吨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项目已投产;沟西村投资200万元的上马仁用杏储存加工项目已也已投产; 景绿乳业公司投资70万元的奶加工项目也已完成。
㈥其它配套建设得以健全。项目区投资520万元新增农机具1000多台件,新增农机总动力2400千瓦;投资105万元完成旱作农业5000亩,保护性耕作3000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万亩;投资80万元,新建了800多平方米的寄宿制学;投资10万元对景尚卫生院进行了维修,提高了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使以景尚村为中心的周边2000余人受益;投资70万元完善13个村卫生所780平方米;由景绿乳业公司承建的300立方米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结合了寿阳县自然气候条件,做到了一次试气成功,可满足100户农户的用气;户用沼气完成320户投资74万元;投资120万元完成厕所改建1200户;投入600万元,完成道路建设60公里。
4、方案设计编制(2分):以财政性资金为引导,整合社会各类资金;以农口部门项目为依托,打造骨干平台;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整合涉农方面的各类资金和项目。通过集中投入,重点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现代农业;改善项目区人居环境,完善功能,提高农民生活品味,确定了19个项目作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实施项目。
二、体制机制创新分值10分,自查考评得分10分。㈠体制机制创新(5分):建立了领导机构。县成立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也建立相应协调机构;在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组的领导下,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做出我县“十一五”期间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总体规划和分实施计划,并分部门细化进行任务落实。各涉农部门的项目规划和分实施计划服从全县“十一五” 期间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总体规划和分实施计划。
㈡管理制度创新(3分):建立立项管理制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的确定符合全县农业发展产业规划;建立三农资金整合项目库,建立议事制度,成员单位要把涉农的项目和资金动态及时向领导组组长报告;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明确整合资金的范围、资金管理模式、报账程序等;建立监督制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环节的规范性、使用环节的合理性、使用结果的效益性。建立验收考评制度,确保项目建设的效益性。
㈢沟通协调机制创新(2分):成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与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经常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对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及时进行宣传、交流反馈信息,及时报送有关材料报表、搜集整理项目档案资料。
三、工作保障措施10分,自查考评得分10分。㈠组织机构(2分):县政府发文成立了支农资金整合协调领导组由县长担任领导组组长,分管农业和财政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并在财政局设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吸纳项目单位为成员,建立起了统一、协调、互补和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管理的“统分结合”工作联系制度。财政局内部成立协调领导组,由农财股承担日常事务,做到事有人办、有人管。
㈡宣传发动(2分):领导组组织涉农部门的主要领导三次到石楼县参观学习,扩大声势,统一思想,回来后多次召开会议宣传国家和省、市关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指导意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在全县形成了共识。
㈢议事制度(2分):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组办公室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进行议事,成员单位要把涉农的项目和资金动态及时向领导组组长报告。对每个部门确定的整合项目都要以一定的形式进行讨论,对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评定,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做出安排,对财政资金的投向及支持环节进行确定,需要实地考察的主管部门要认真考察。
㈣运行情况(2分):支农资金整合在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明确职责,各司其责,严格把关,确保支农资金整合工作顺利进行。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项目审核和汇总。财政部门负责支农资金拨付、管理、制订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参与项目评审、资金检查、项目验收。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检查和组织验收。
㈤信息交流与宣传(2分):我们在xx电视台以新闻的形式多次播出有关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新闻,同时领导组办公室部门积极向新闻媒体、上级部门报送信息、调研材料,印发会议纪要,送有关领导和成员单位,使社会、领导组成员单位和县有关领导及时了解、掌握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有关情况。
四、县本级整合资金分值20分,自查考评得分20分。㈠县本级整合资金渠道(5分):2007年整合资金涉及上级部门安排和本级投入的农、林、水、机、卫生、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以及社会投入和农民自筹资金,其中整合中央资金711.6万元,省资金875万元,市资金44.05万元,县级资金2261.4万元,农民自筹2285万元,社会资金6041万元。
㈡整合县级支农资金规模(10分):2007年整合6大类19个项目,整合资金规模达到12218万元,其中县级资金2261.4万元,占全部整合资金的18%。
㈢到位情况(5分):截止年底资金已全部到位用于项目建设,共12218万元。
五、引导社会投入分值10分,自查考评得分9分。2007年引导社会投入资金6041万元,达到县本级整合资金2261万元的267%。
六、资金使用管理分值15分,自查考评得分15分。㈠资金投向合理(3分):我们从“大农业”的开发理念出发,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利工程、蔬菜产业等作为平台,把其他支农项目资金一起放到农业这个大盘子中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确保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与全县的农业发展战略、农业重点产业相一致。
㈡资金分配规范性(4分):我们建立支农资金整合评估机制,在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的确定上,由农业等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估组,专题研究我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项目,立足于我县的实际,坚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既考虑当前发展现状,又着眼于长远发展规划,兼顾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试点和移民并村规划,确保资金分配环节的科学性、民主性、公正性。
㈢资金使用管理措施(5分):我们在支农资金整合项目中全面推行了报账制管理,由会核算中心专设科目单独核算。上级下达的项目资金和县级安排的资金,根据整合三农资金项目的实施计划由相关主管部门提出用款计划,及时到位资金,会计核算中心根据用款计划,分别记账,分别核算。
㈣日常监督检查(3分):我们采取多层次、多环节、多角度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监督工作,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项目建设合同书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日常监督,聘用工程监理的项目按照工程技术规范进行日常监督。每个工程项目都要履行验收手续,实行验收监督。审计部门列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审计监督。在相应的项目区进行项目建设情况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七、项目建设与管理分值10分,自查考评得分10分。㈠项目按批复规划实施(3分):我们严格按项目实施计划执行,上级批复的项目计划,以及下达的项目资金,经县支农资金整合领导组研究,明确整合的项目内容、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完工期限、建设标准,并报领导组办公室备案,由于上级资金不到位而影响项目实施的,要及时进行项目调整。
㈡项目建设进度(3分):2007年我县共整合19个项目,计划已全部完成。
㈢项目管理措施(2分):支农资金整合涉及部门多,制度建设很重要,我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项目计划管理、资金报帐管理、监督检查管理、工程规范管理等措施,重点工程要实行工程监理制,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㈣项目验收和后续管理(2分):我们建立了验收制度,每个项目都要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后,首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自验,自验符合设计要求的,编制自验决算书报项目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项目主管部门在接到实施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及时会同领导组办公室等部门组成初验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对形成固定资产的要进行移交或登记加强项目的后续管理。
八、整合项目效益分值15分,自查考评得分15分。㈠直接经济效益(8分):2007年全县蔬菜种植35.3万亩,销售总收入达到 3.9亿多元,再加上蔬菜市场的好价格,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655元,比上年增加了716元。菜农户收入十几万元以上的户大量涌现。
㈡带动农民增收(4分):寿阳蔬菜、仁用杏、杨树产业作为寿阳农业的主导产业已形成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后续来源。特别是景尚项目区,由原来的路南贫困乡提升为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乡,农民人均增收600余元。今年的寿阳县第八届蔬菜节就开在景尚乡,将进一步促进全乡乃至路南乡镇蔬菜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
㈢带动农民就业(3分):通过项目实施,一些产业化加工项目相继投产或扩产,惠农公司、景绿乳业公司可直接安排就业80余人,在项目实施推动下,全县蔬菜产业和仁用杏产业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可带动3000多人从事流通等第三产业。
第三篇: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1
7月22日接临财农(xxxx)21号文件《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自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业务站、所人员,对近几年(自xxxx年)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临川区境内东部,毗邻金、临、东三县区交界处,属丘陵地区,易旱易涝,全镇总人口21536人,辖11个村委会,耕地面积18060亩,
二、自查情况
自xxxx年,我镇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程序全部纳入了“一卡通”发放。
其中:
1、良种补贴资金:上级拨付22.98万元,22.56万元,32.80万元。共计人民币78.34万元;
2、油菜补贴资金上级下拨0.03万元,1.10万元,共计1.13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0.25万元,其中专项结余0.88万元,已于3月31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88万元;
3、能繁母猪补贴资金:上级下拨1.6万元,8.76万元,共计10.36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9.85万元,其中结余0.51万元,已于5月20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5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鉴于上述:油菜补贴结余0.88万元,能繁母猪补贴结余0.51万元,造成按政策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种时村级在统计油菜面积,统计能繁母猪数量上报看,因种植油菜遭受旱灾和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发放补贴资金时,
四、几点建议
1良种补贴资金。能否由政府统一采购优质品种,由农业技术部门按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将良种直接发给种植户,做到了良种优质化。
2油菜补贴资金。
3能繁母猪存栏动态变化,当年新增母猪难以核实,应确定母猪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档案,二至三年补贴一次。
以上汇报当否,请批评指正。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2
一、工作落实:
自县四部门召开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检查工作会后,我镇于7月10日召开了由各村委会主任、会计及政府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专题会,会上传达和学习了县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对我镇自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以广办发{20xx}8号文件形式下发到各自查单位。同时对自查的工作要求及时间进行了安排。
二、自查结果:
1、粮食直补方面:20xx年和20xx年我镇共上报耕地面积77625.12亩,其中20xx年37708.94亩,20xx年39916.18亩,均为各村委会按要求申报的面积,粮食补贴也以一卡通的方式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2、油菜奖补方面:按照上级精神要求,我镇于20xx年和20xx年共上报了油菜种植面积8386亩(20xx年4258亩),其中20xx年油菜补贴已下拨,20xx年补贴暂未下拨。据调查各村委会已把下拨的油菜补贴款全部收回(原补贴款打入村干部或村小组干部一卡通账户中),并开具了发票作村委会收入,用于种油菜够种等开支或作村其他开支使用。
3、支农项目资金方面:20xx年和20xx年县级财政安排我镇支农项目9个,支农项目资金13万元(其中2万元未下拨),共涉及到7个村委会,项目分别有道路硬化、沟渠维修护坡,对于上级下拨项目资金各村已做收入入账,并且资金也已使用到相关项目中。
三、存在的问题、原因、措施:
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油菜补贴发放方面,由于现在大部分农户在外务工,真正种植油菜的很少,也很分散,统计较难,根本达不到上面的冬播要求,所以造成补贴资金很难发放到种植农户手中。另外在财政支农项目专项资金方面,基本上都使用在专项项目之中,只有个别村用于其他项目,但也是用于村公益事业建设。总之我镇没有发现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侵占、挪用及截留的情况。
针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镇将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油菜种植方面,积极引导农户播种油菜,鼓励农户成片种植,真实统计农户种植油菜的面积,将补贴资金如实打入农户一卡通账号,真正让农民等到实惠。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方面,我镇将加大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和使用情况,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不让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发生。目前我镇对支农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我镇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支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3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346号)和市财政局、市农业委员会、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度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201号)相关文件要求,大观区林业局组织专人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我局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无挤占和挪用情况。认真做到资金足额及时发放,未滞留、延压项目资金。在发放过程中坚持严格会计制度,对所发放资金全部登记造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认真处理,强化管理,有效杜绝了涉及林业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
二、自查情况
我区涉及此次自查自纠工作范围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xxxx年各级财政下拨的退耕还林财政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一)退耕还林财政资金
xxxx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26.31万元,涉及我区十里铺乡、山口乡总计2105亩林地,补助标准125元/亩,已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
xxxx年省财政与市财政拨付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共计16万元,其中省财政10万元,市财政6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相关乡镇,其中山口乡11万元,十里铺乡5万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
xxxx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两笔共计11.84万元,涉及我区山口乡8030亩公益林,补助标准xx.75元/亩,因乡镇申请表未报送资金尚未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四)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拨付我区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7.97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625万元,省财政2.3523万元,涉及7户造林户,因资金刚到区财政,我局将在近期申请拨付。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4
7月22日接临财农21号文件《关于开展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自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要求,镇党委、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及时组织相关业务站、所人员,对近几年(自——)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位于临川区境内东部,毗邻金、临、东三县区交界处,属丘陵地区,易旱易涝,全镇总人口21536人,辖11个村委会,耕地面积18060亩,
二、自查情况
自——,我镇财政支农惠农补贴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监督等各个环节程序全部纳入了“一卡通”发放。其中:1、良种补贴资金:上级拨付22.98万元,22.56万元,32.80万元。共计人民币78.34万元;2、油菜补贴资金上级下拨0.03万元,1.10万元,共计1.13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0.25万元,其中专项结余0.88万元,已于3月31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88万元;3、能繁母猪补贴资金:上级下拨1.6万元,8.76万元,共计10.36万元,实际通过“一卡通”发放9.85万元,其中结余0.51万元,已于5月20日区审计局专项上缴财政专户0.51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鉴于上述:油菜补贴结余0.88万元,能繁母猪补贴结余0.51万元,造成按政策无法使用的.主要原因,一是播种时村级在统计油菜面积,统计能繁母猪数量上报看,因种植油菜遭受旱灾和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情况,发放补贴资金时,
四、几点建议
1良种补贴资金。能否由政府统一采购优质品种,由农业技术部门按农户实际种植面积,将良种直接发给种植户,做到了良种优质化。
2油菜补贴资金。
3能繁母猪存栏动态变化,当年新增母猪难以核实,应确定母猪繁殖最低年限,建立档案,二至三年补贴一次。
以上汇报当否,请批评指正。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5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关于开展20xx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346号)和市财政局、市农业委员会、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关于认真做好我市20xx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201号)相关文件要求,大观区林业局组织专人对20xx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我局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无挤占和挪用情况。认真做到资金足额及时发放,未滞留、延压项目资金。在发放过程中坚持严格会计制度,对所发放资金全部登记造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认真处理,强化管理,有效杜绝了涉及林业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
二、自查情况
我区涉及此次自查自纠工作范围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20xx年各级财政下拨的退耕还林财政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一)退耕还林财政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26.31万元,涉及我区十里铺乡、山口乡总计2105亩林地,补助标准125元/亩,已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
20xx年省财政与市财政拨付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共计16万元,其中省财政10万元,市财政6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相关乡镇,其中山口乡11万元,十里铺乡5万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拨付我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两笔共计11.84万元,涉及我区山口乡8030亩公益林,补助标准xx.75元/亩,因乡镇申请表未报送资金尚未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四)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拨付我区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7.97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625万元,省财政2.3523万元,涉及7户造林户,因资金刚到区财政,我局将在近期申请拨付。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6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农业委员会、省林业厅、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度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346号)和市财政局、市农业委员会、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关于认真做好我市度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财农【20xx】201号)相关文件要求,大观区林业局组织专人对度财政支农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和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我局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专款专用,无挤占和挪用情况。认真做到资金足额及时发放,未滞留、延压项目资金。在发放过程中坚持严格会计制度,对所发放资金全部登记造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认真处理,强化管理,有效杜绝了涉及林业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使用过程中的违纪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
二、自查情况
我区涉及此次自查自纠工作范围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各级财政下拨的退耕还林财政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一)退耕还林财政资金
中央财政拨付我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26.31万元,涉及我区十里铺乡、山口乡总计2105亩林地,补助标准125元/亩,已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
省财政与市财政拨付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共计16万元,其中省财政10万元,市财政6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相关乡镇,其中山口乡11万元,十里铺乡5万元。
(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
中央财政拨付我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护补助资金两笔共计11.84万元,涉及我区山口乡8030亩公益林,补助标准xx.75元/亩,因乡镇申请表未报送资金尚未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到农户。
(四)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
20xx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拨付我区林业贷款财政贴息资金7.977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625万元,省财政2.3523万元,涉及7户造林户,因资金刚到区财政,我局将在近期申请拨付。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7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镇涉农资金管理工作,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根据中共贵州省纪委《关于做好迎接全省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黔纪发〔20xx〕号)文件精神,我镇及时对全镇范围内涉农资金来源、用途、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报告。
一、镇情简介
巴铃镇位于兴仁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距州府驻地兴义86公里,距省城贵阳260公里,东与贞丰县毗邻,南与安龙县接壤,西与本县民建乡、李关乡和东湖办事处相连,北靠大山乡。全镇国土面积2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248个村民小组,54000多人口,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9个民族。巴铃被列为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兴仁县的第一人口大镇,也是黔西南州的商贸重镇之一。
二、自查情况
(一)农村低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严格按照城乡低保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各环节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核”的程序,把低保资金发放到最困难群众的手里。20xx发放城低保695855元,农低保1990920元。20xx发放城低保624660元,农低保5322809.3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
20xx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4646人,收缴参合金892520元,参合率95%,审核报销1300772.75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747626.5元,巴铃医院553146.25元;
20xx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3690人,收缴参合金873800元,参合率95.17%,审核报销2427698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1405807元,巴铃医院1021891元。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20xx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927000元,其中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520人,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8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学生54人,每人500元。
20xx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1360500元,其中7月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7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500元;12月提标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2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2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250元。
(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情况
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xx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万元,解决农村危房户 户,20xx年改造危房 户,涉及补助资金 万元。
(五)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20xx年退耕还林共发放补助资金891673.5元,20xx年发放补助资金611175.45元。从自查的情况来看,20xx年、20xx年各类涉农资金均已拨付使用到位。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资金都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投向、贪污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问题,财务管理较为规范,能够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办事。目前镇政府对涉农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薄弱环节镇政府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涉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制定出台管理措施,一是建立登记备案制度,要求各涉农部门把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的 15日内报镇纪委备案。二是建立公开制度,各涉农部门
要在项目资金安排后 15日内,将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和项目安排,作为政务村务公开内容,在项目区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资金专户管理,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四是实行项目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程序依法执行,项目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项目实施完毕进行检查验收,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杜绝专项资金的“跑、冒、漏、滴”现象的发生,使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使用效益。
三、资金管理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我镇把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采取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力度,规范支付程序,保证涉农资金专款专用。
(二)坚持政务公开,便于群众监督。按照各级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由各部门公开资金分配的详细情况(包括现金发放和实物分配情况)及资金拨付的过程和结果。
(三)规范支付程序,完善管理制度。一是采用报账制日常管理方式,建立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二是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凡涉及专项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均属监督检查对象。每季度镇纪委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进行抽查。
(四)严肃政策纪律,查处违纪行为。镇纪委、财政所等部门加强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经常性检查督办,坚持处理事和处理人相结合、内部通报和公开曝光相结合、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相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惩罚相结合,坚决查处挤占挪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涉农资金自查情况看,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信息不对称、操作透明度不够。一是信息公开的“时间差”导致群众猜疑。上级下拨涉农资金经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群众知情快,但这些环节多、程序多,政策落实到基层、到群众则需要很长时间,容易引起基层和群众误解。二是公开的内容针对性不够。由于信息公开不规范,规划计划、分配方案、类别标准等基层、群众关心、关注重要事项,难以成为公开的规定内容。三是公开的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乡镇、村组村务公开、公开栏公开等常规公开,公开面较窄,或者没有在规定的地点全面公开,也让群众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二)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部门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规范。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三)由于涉农资金的发放多数采取“一折通”的形式发放,基层财政所和基层信用社存在衔接协调不到位的情况。农户将涉农补贴专用存折丢失、销户后自行补办而不重新登记新账号,也导致补贴资金不能及时上折,给资金发放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资金发放上,上级财政要对乡镇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合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降低管理成本。
3、创新公开形式,扩大社会监督
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一是在乡镇、村一级推广点题公开的形式,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直接公开群众点题关心的问题。二是当前可以重点探索电子网络公开形式,建立完善的中央、省、州、县涉农资金公开网上平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基层的自上而下的全过程公开,把资金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涉农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扩大社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规范主管部门权利动作,降低其工作的随意性,防止和减少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乡镇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8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提升支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澂财农4号《关于全面开展支农资金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8月13日县财政局召开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安全检查的会议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所组织业务人员对我镇支农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至1—7月,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我镇财政支农资金249.8万元。其中:公路修复补助款0.7万元,农田水利工程补助资金2万元,农业生产救灾恢复资金40万元,沼气建设补助经费0.7万元,标准化养殖补助经费0.7万元,扶贫款50.4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49.5万元,对种粮农户补贴资金8.1万元,油菜种植补贴2.2万元。镇财政共兑付财政支农资金249.8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退耕还林资金和对种粮农民补助资金。
退耕还林资金10.6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38.9万元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资金8.1万元,油菜种植补助资金2万元,共计159.8万元。均已全部兑现到户。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方式发放,切实做到了“五个到户”和“六个不准”。
二、农业救灾恢复资金。
财政局拨给我镇农业救灾恢复资金40万元,我镇实际支付农业救灾资金40万元,对农业救灾资金,镇领导深入农户和受灾现场,按受灾程度,经研究以不同的.标准把救灾资金解决到各受灾户,减少受灾群众的损失。
三、村道公路建设补助资金。
上级财政拨给我镇村道公路建设补助资金0.7万元,我镇按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标准按时、全额将此项资金支付给各村,并监督各村资金使用情况,确保真正用于村道路建设。
四、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至拨入我镇财政扶贫资金共50.4万元。其中:
1、拨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9.4万元(其中:潭14.7万元,铺14.7万元);
2、拨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1万元(其中:潭1005万元,塘1005万元);资金的拨付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所规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每一次项目资金的拨付均由镇长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均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各部门之间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同时均成立了项目监督小组,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资金拨付进行全面监督。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
①按扶贫开发规划和计划执行;
②未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
③及时拨付扶贫资金,履行项目报帐。
2、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坚持做到:
①遵守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审批程序等制度;
②依法设置会计账薄、填制会计凭证;
③资金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扶贫资金。
五、整改意见及建议
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目前镇财政对支农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九村镇财政所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支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9
乡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支农资金管理,全面提升支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澂财农4号《关于全面开展支农资金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和8月13日县财政局召开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安全检查的会议精神,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所组织业务人员对我镇支农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及1—7月,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我镇财政支农资金249.8万元。其中:公路修复补助款0。7万元,农田水利工程补助资金2万元,农业生产救灾恢复资金40万元,沼气建设补助经费0.7万元,标准化养殖补助经费0.7万元,扶贫款50.4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49.5万元,对种粮农户补贴资金8.1万元,油菜种植补贴2.2万元。镇财政共兑付财政支农资金249.8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退耕还林资金和对种粮农民补助资金
退耕还林资金10.6万元,退耕还林资金138.9万元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资金8.1万元,油菜种植补助资金2.2万元,共计159.8万元。均已全部兑现到户。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方式发放,切实做到了“五个到户”和“六个不准”。
二、农业救灾恢复资金
财政局拨给我镇农业救灾恢复资金40万元,我镇实际支付农业救灾资金40万元,对农业救灾资金,镇领导深入农户和受灾现场,按受灾程度,经研究以不同的`标准把救灾资金解决到各受灾户,减少受灾群众的损失。
三、村道公路建设补助资金
上级财政拨给我镇村道公路建设补助资金0.7万元,我镇按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标准按时、全额将此项资金支付给各村,并监督各村资金使用情况,确保真正用于村道路建设。
四、扶贫资金使用情况
至拨入我镇财政扶贫资金共50.4万元。其中:
1、拨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9。4万元(其中:潭14.7万元,铺14.7万元);
2、拨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21万元(其中:潭10.5万元,塘10.5万元);
资金的拨付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所规定的项目计划进行实施,每一次项目资金的拨付均由镇长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均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部门之间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同时均成立了项目监督小组,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资金拨付进行全面监督。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①按扶贫开发规划和计划执行;②未改变扶贫资金使用范围和投向;③及时拨付扶贫资金,履行项目报帐。
2、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坚持做到:①遵守扶贫资金分配、拨付、审批程序等制度;②依法设置会计账薄、填制会计凭证;③资金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不截留扶贫资金。
五、整改意见及建议
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目前镇财政对支农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九村镇财政所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支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10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扶贫资金管理,全面提升扶贫资金的监管,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xx文件的精神和工作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所组织业务人员对我镇20xx年扶贫资金的来源、性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上级财政部门共拨入扶贫资金xx万元。其中:xx续建村道xx公里,补助
资金xx万元,茶叶产业化扶贫项目,补助资金xx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xx村道扶贫项目。
该项目于20xx年开展实施,20xx年4月完成工程建设的全部内容,并向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出具了申请项目竣工验收的相关资料,该项目任务下达xx公里/xx万元,实际完成xx公里,扶贫资金安全到位,资金使用准确无误我镇派出专人监管确保真正用于村道路建设。
二、茶叶产业扶贫项目。
该项目扶贫补助资金xx万元。1、茶苗购买发放用款xx万元,xx村发放茶苗“福选9号”xx株,金额xx万元;伏金村发放茶苗“乌牛早”xx株,金额xx万元,发放“福选9号”xx株,金额xx万元。茶苗发放准确到户,资金落实
保障有力,为茶叶栽种争取了时间。2、茶叶产业扶贫项目xx叶园生产便道工程用款xx万元。该便道工程长xx公里,修建金额xx万元(群众自筹xx万元,扶贫补助金额xx万元),该工程已全面竣工。3、茶叶产业扶贫项目xx村茶叶园生产便道工程用款xx万元。该便道工程长xx公里,修建金额xx万元(群众自筹xx万元,扶贫补助金额xx万元),该工程已全面竣工。为我镇茶农运输、销售茶叶提供了方便,为茶农脱贫致富带去了有力的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没有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目前镇财政对扶贫资金管理的簿弱环节在于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簿弱环节,我镇财政所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扶贫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并高度重视截留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违法违规问题,搞好项目资金的专项检查,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监督、事后检查验收、跟踪问效,杜绝挤占、挪用,随意调整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项目上。逐步实现项目资金的安排与监督职能分离、责任明确和相互制约的新机制,使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监督、考评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上来。
财政支农资金自查报告11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好国家各项民生惠农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乡镇财政涉农资金使用与管理,根据《xxxxxx》xxx号文件要求,我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得力措施,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进行全面自查。通过自查,进一步提高了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现将本次自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局始终把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构建工作网络,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健全工作机构。成立了xxxx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财政局长任组长,县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直涉农部门的分管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成员由成员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各级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监管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各级各有关部门编制任务分解表,明确职能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每一项资金无论在哪个层级、哪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同时,
构建工作人员信息网络,确保运转畅通。三是制定监管方案。制定了xxxx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方案。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级各涉农部门工作积极性,要求各县区各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根据县上的方案相应制定本辖区本部门资金监管具体实施方案,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考核评价,强化责任
为调动相关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县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强化监管措施,落实监管责任。涉及乡镇财政资金的部门分别围绕本部门财政资金监管项目和内容,制定出量化评分标准,对各部门资金监管情况进行考评排名,考评结果列入各级各部门政风行风评议和绩效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强化监督,注重实效
根据年初制定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把监督检查始终贯穿与资金筹集、分配、拨付、使用、管理的全过程。在监督方式上,由突击性监督检查转变到日常监督上来,由专项的、事后的监督检查向经常性的事前、事中与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转变。进一步加强了对乡镇财政惠农资金的监督检查,在20xx年xxxx月份,由县财政纪检组长带队,由分管惠农办公室领导、财监办主任、惠农办负责人组成的检查
组对全县xxxx个乡镇财政所进行了集中检查,对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养老保险等涉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率达到100%,同时深入农户家中对基础数据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核对,及时查纠问题,确保足额兑现。并对乡镇“一册明、一折统”管理方式实施和补贴项目政策资金落实情况进行巡回督查,指导乡镇做好补贴对象的审核公示、信息录入、资料报送、档案管理以及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惠农补贴公平、公正地发到农户手中,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核查我县共有土地面积xxxxx亩,全县共发放粮食直补xxxxx万元,农资综合补贴xxxxx万元,发放率为100%。
四、公开透明,阳光运作
一是政策公开,我们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范围、条件、补助标准和工作动态等,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政府的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县财政局对全县乡镇、村一级干部组织了多次财政支农政策培训。二是资金公开。涉农补贴资金通过“一折统”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县、乡、村四级联动公开,推进强农惠农资金阳光运作。各乡镇镇、村利用单位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资金使用情况。
五、自查自纠,摸清底数
认真梳理涉农政策项目,对20xx年强农惠农资金进行摸底统计,摸清了资金底数,为资金监管夯实坚实的`基础。
20xx年打入惠农“一折统”资金共xxx项,资金共计xxx万元,无直接用现金发放惠农资金的现象,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真正做到了惠农补贴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惠农资金方面,充分发挥财政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理财”的观念,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巩固和完善现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财政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继续严格推行财政惠农 “一折统”管理改革,使财政惠农资金拨付工作的整体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六、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我县财政部门对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对财政资金监管能够发挥上级财政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管意识不主动。一些乡镇领导主要精力在于乡镇经济发展和资金筹集,资金监管意识不够强,精细管理还做得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发展,轻监管”、“重资金分配,轻使用监管”、“重项目申报,轻后期监督”的现象。同时,乡镇财政人手少、业务量大,加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来明确相应的工作要求,使财政监督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二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乡镇财政所机构
设置、人员管理不统一,业务指导不规范,适于乡镇财政的一整套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仍未有效建立;其次乡镇财政人员的业务能力偏低的现象;再次是硬件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大大降低了监管效率;三是资金信息上下级沟通不畅,乡镇财政对某些资金来源性质不明,资料信息不能共享,导致政策执行的相关进度、数据等信息滞后。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工作责任,积极发挥乡镇财政的监管作用,强化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和管理,认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的重要性。要站在维护财经纪律的高度,统一思想,把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作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责任,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目标责任制,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重投入、轻管理,重建设、轻效益”的问题。,提高其法律素质,增强自律意识。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严把会计准入关,做到持证上岗。加快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二是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人员的财经法规培训,努力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将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与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强化业务培训,及时传达和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加大对基层财政干部的培训力度,帮助基层财政干部增强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提高政策执行力和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三是要加强预算监管,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把项目申报关,
第四篇: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加强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是建立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一方面可以规范和加强项目管理,另一方面通过项目绩效和预算安排挂钩,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可以真正建立起资金使用的问效制和问责制,切实改变重分配,轻监督,轻绩效的现状,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
效能和使用效益。
坚持和明确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的使用原则。一是公益性原则。要坚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让大多人受益,对于直接服务于农民的项目,如教育、卫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应以无偿性资金支持为主,对于自身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涉农项目,财政更多的应以有偿的周转性资金予以扶持。二是公开化原则。对财政专项支农资金的使用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分配原则,凡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项目,要向社会公布、公开招标竞标,规范程序,避免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三是市场化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向直接关系民生的方面倾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原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支农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市场规则办事。四是安全性原则。要让财政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上,避免被变相侵占、挪用或截留。
合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让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真正体现出对“三农”的倾斜,就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长远的科学规划和近期的目标任务,把现行分散的项目建设目标向产业建设目标转变,把优势农业与延伸发展产业链衔起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在保持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的力度,对农业投入的同时,应对现有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梳理,合理配置,按照渠道不变,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合理分工的原则,把农业项目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真正使农业投入实现从分散的项目建设目标向产业链配套建设目标的根本转变,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推进规模农业,实现规模效益。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财政专项支农资金支出是政府公共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建立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目的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过程中目标与结果的对应关系,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绩效考评的内容可分为项目考评和财务考评,项目考评指标应包括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项目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一致性,立项目标完成情况,项目组织管理情况,项目的政策效应,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内容,财务考评指标应包括财务计划的科学性,资金配套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等内容。当然,财政资金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重点围绕是否让农民受益,是否为国家培植税基,增加税源这一目标,如果项目运行有成效,带动农民增收明显,就应集中投入,重点倾斜,以最大限度体现绩效考评的结果。
对支农项目资金进行过程监控。一是在立项阶段,做好支农项目预算,进行事前控制,财政与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扶持政策规定,对支农项目的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审查,组织专论证、筛选,严把入口关;二是在执行阶段,做好支农项目的事中监督,财政与主管部门可委托中介机构跟踪抽查项目实施情况,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防止财政资金流失与浪费。三是在竣工阶段,做好支农项目的检查验收,支农项目完成后,财政与主管部门要及时委托或中介机构进行项目竣工的决算审计,根据审计结果核拨项目尾款,除国家、省、市的规定外,对于超出项目支出核算部分一律由项目用款单位自行承担。
第五篇:财政支农政策调研报告
财政支农政策调研报告
随着上级支农惠农政策加强,财政支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资金渠道多、管理乱、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为了贯彻落实好各项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积极谋划“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1年财政支农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对我县财政支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如何整合支农资金提出了一些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政府支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各级政府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为我县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在资金使用上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近年来,各级财政对“三农”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我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道路、环境整治、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导致投入总量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县人多地广,财政困难,短期内很难大幅增加对农村建设的投入。比如我县农田灌溉工程,点多面广,特别是大中型灌区,建设时间较早,老化失修严重,加上原先田间配套工程做的较少,一遇旱情,即受旱灾。
近几年来投入一直不足,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要求。2、配套资金往往难以到位。目前支农项目建设大都采取各级财政共同投入的模式,而我县经济实力不强,配套资金显得捉襟见肘。如我县2008年安排各类配套资金11403万元,占当年预算财力的13.9%,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1.4%。
乡村财政更为困难,部分乡村财力薄弱,历史负债一大堆,成为影响政策效应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
3.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绩效有待提高。来自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复交叉,如农民培训项目,就有劳动、科技、农业、扶贫等多个部门管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开发和水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水土保持项目在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扶贫开发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及公路建设项目有相同的建设内容。项目的交叉重复现象,造成不同渠道的投资相互不配套,给资金和项目管理带来困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使有限的资金分散化,稀释了支农惠农政策效应。农业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小。一些部门在安排支农投资时撒“胡椒面”,甚至出现“人情项目”,人为造成项目数量多,资金使用分散。如作为各级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沼气建设项目,每座补助400元,与国债沼气项目1320元补助标准相比,差距较大,导致农民建池积极性不高,依赖国债项目思想严重。加之每年上级政府下达硬性指标任务,造成市县沼气项目实施困难,工作难度增大。
4、项目计划批复与资金指标不同步,资金到位中间环节多,影响项目实施。在资金拨付上,不同来源的资金拨付渠道不一。财政的钱要逐级拨付,资金到位相对缓慢,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行业部门的钱按条条拨付,有些资金在部门内部运转,造成资金沉淀现象,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有时还会出现项目计划资金与实际到位资金不符现象等等,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常常出现跨实施,造成资金滞留。
5、对农补贴标准低,补贴方式有待改善。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成本增长较快,而目前对农民的各种补贴仍沿用以前的标准。比如实行的小麦、玉米每亩补贴10元,水稻每亩补贴15元的标准,在走访中,群众普遍反映过低。我县小麦良种补贴实行种子售价折扣补贴,即将补贴以良种的形式发放给群众。虽然这种补贴方式确实起到了加速品种更新换代的作用,但供种的过程中,时间紧,品种少,可供群众选择的余地小,群众意见大。另外,种子售价折扣补贴容易形成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过大的情况,考虑到近年来气候异常,可能因气候等非种子质量原因造成减产,从而引发群众上访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稳定。在调查中发现群众普遍认可直补到户的补贴方式。
6、工程项目后期管护不到位现象严重。随着“三农”投入的增加,项目不断增多,项目单位后期管护的责任越来越大,由于没有足够的维护经费,加之部分项目单位存在重建设、轻后期管理意识,导致工程项目管护缺位,毁损不能及时修复,直接影响项目的后期使用效益。比如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与沼气池数量不匹配,对沼气池及灶具的维护不到位,影响群众使用。
(二)、实施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几点建议1.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投入。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高于”的财政投入政策,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同时,用足用好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金、土地出让金等各类资金。二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做到“重心下移、财力下倾”,逐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三是进一步做强做大县域经济,克服对上级级财政的过度依赖,逐步解决配套资金难以到位的问题。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壮大乡镇经济实力,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拉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2.加大财政支农直补力度。要突出补贴重点,以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根据财力状况,逐步扩大直接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的“激励-约束”导向机制,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补贴效率。要切实加大“一折通”推进力度,积极探索改进惠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方法,逐步将发放到户的惠农补贴资金归并管理,分帐核算,建立以财政统一管理资金、部门分口把关的工作机制,实现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直接到户。
3.调整优化财政支农结构。财政支农投入要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保障基本公共品供给为重点,在市场主体竞争秩序公正性上发挥更大作用,积极营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和谐环境。
(1)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和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的科技攻关扶持力度,提升我县农产品深加工档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二是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通过贴息贷款、税收优惠、建立发展基金,以及对发展规范、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以奖代补。对具有组织章程、管理民主、财务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投入的项目资金可以折股量化到社员,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积极扶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整合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品种引进、技术推广、品牌建设、质量建设等专项资金,鼓励发展设施农业。对发展设施农业并能带动其他农户增收的,采取差级扶持办法,分档进行“以奖代补”。四是积极扶持农产品市场和基地建设。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张良姜、鲁山柞蚕等一批鲁山特色农产品,建设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健全农产品营销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营销网络,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的农业品牌。
(2)开展环境治理,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一是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环卫保洁新体系为目标,加快建设大型垃圾处臵场、垃圾中转站、垃圾池和公厕,各级财政分担镇村在清运车辆配备和保洁员工资发放所需的运转经费,切实做到建管并重,促进长效管理。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经费支出,稳步推进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清淤,加快沼气、秸杆气化等农村清洁能源发展步伐。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确定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标准,大力实施增绿复绿生态工程,增加“绿色园区”管护投入。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建立促进伊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根据出入境水质状况确定横向补偿标准,实现乡镇供水全覆盖,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加大污水处理场和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工业园区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努力实现达标排放。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以高水平的规划为引领,突出农村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重点,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接。积极扶持农村干线公路和村组道路建设,改善农民出行条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提升工程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县级现代化医院、乡级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服务站建设,改善农民就医条件。
(3)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改善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二是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按照农村低保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生活水平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要求,建立农村低保标准稳定增长机制。三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逐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负债问题。
4.完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为主的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推力。
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围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重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抓紧研究制订县级保险品种目录,及早落实财政预算,确保农业保险基本涵盖到主要种植品种和多经项目,基本涵盖发生频率高且易造成较大损失的灾害风险,基本涵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的各类主体。二是是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土地差价的确定和分配,提高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标准,按规定及时拨付和发放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补贴,同时,加大对被征地农民再就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培训补助和给予自主创业人员贴息贷款扶持,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5.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一是深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强化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健全各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完善县级报账制、项目法人制的管理方式,通过资金整合,总结扩大试点经验,使财政资金能够集中用于支持农村重点产业发展,减少支农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重复交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调整财政投入管理办法。按照“谁投入、谁决策”的原则,进一步简政放权,健全支农投入的科学决策机制;完善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好农业项目投资中的产权虚臵、政府投资负责主体的问题;健全项目监督制约机制,做到项目立项审批实施与监督相分离,加强审计和监督检查,将财政支农资金的跟踪监管、效益评价放在与资金分配同等重要的位臵,确保资金使用绩效。
6、完善工程项目后期管护机制,确保项目投资长期发挥效益。一是明确工程项目后期管护主体,做到管护责任明确,避免推诿扯皮;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财政、村组集体组织、受益人要按照科学的比例合理分摊后期管护费用;三是要建立管护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管护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等等,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二、十二五时期,特别是2011年重大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按照“统筹规划、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加强配合、规范管理、运转高效”的思路,加强各类支农投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集中安排,着力解决投入分散与重复建设,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政府支农投资宏观调控能力和效益。
1、建立统一领导机制,解决统筹协调难的问题建立由县级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支农投资领导小组会商协调机制,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建设规划,提出支农投资的安排原则和使用方向,衔接各项支农投资的建设重点和项目布局,统筹协调支农投资中的重大问题,汇总编制政府支农投资指南,指导各部门支农投资安排。
2、统一规划,突出重点,解决项目交叉重复的问题。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必须规划先行。各部门根据全县实际-10-和本部门管辖范围,制定水利、农业、林业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提出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县整合支农投资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制定的行业规划,编制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发展规划,规划要统筹全县,相互衔接,重点突出,避免重复,对一些重大项目要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在规划指导下,今后所有渠道的投资和项目,都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力争建一个成一个,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使全县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明显的改善。
3、整合资金,集中使用,解决支农资金分散的问题。
支农工作线长面广,涉及部门多,职能交叉,形成支农资金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格局。各部门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和资金分配上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阵,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影响支农资金的正常运转和及时拨付。有些领导个人支配使用的随意性大,分散重复使用普遍。有些没有严格按照预算方案执行,将支农资金分散拨付到各个部门单位或乡村使用,点、线、面统筹发展不突出,真正用于项目建设上的少,项目资金整合效应差白白浪费的多。今后在支农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探索财政资金“打捆”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举全县之力,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合力、-11-资金合力。比如沼气建设要提高补助标准,压缩建池数量,科学确定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大沼气服务网点项目批复建设力度,提高网点建设数量和标准,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要加大大中型水库灌区节水灌溉配套力度,提高粮食主产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4、规范资金划拨形式,解决中间环节过多的问题。
中间环节过多是影响资金高效运行,造成一部分资金流失的关键问题。一是创新资金运行机制,设立专户直接拨付。
今后对上级下拨的财政资金,由县财政直接划拨到项目实施单位;对上级有关部门下拨到县有关部门的资金,采取由财政统一拨付的办法,下拨到项目单位;防止各部门索、拿、卡、要支农资金,减少沿途跑冒滴漏,保证支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要简化报账程序,减少中间拨付环节。规范资金的管理运行,使支农资金管理清晰、用途清楚、职责明确。要特事特办、单列急办,必要时直接将预算内的支农项目资金拨付到各乡镇的财政支农专户上。三是项目计划与资金批复计划同步下达,以便及早进行招标采购等系列工作,也便于抢抓建设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逐步减少现金拨付,增加专项转移支付,把部分小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级政府部门,加快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
三、在财政支农工作中加强两基”的建议
1、创新监督管理机制,解决支农资金利用效率低的问-12-题。创新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审批报账手续。根据现行支农资金管理只注重前期申报立项,而不注重后期跟踪服务管理的苗头,上级政府和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资金的后期跟踪管理,不断加大支农项目资金的审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项目管理职能,在项目管理上做到“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把好“四关”,即把好项目设计规划关、工程施工关、资金使用关、工程验收关。不断完善防腐防渎机制,对重复立项、违规挪用、虚报开支、巧立名目等方式套取、骗取国家支农资金的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终身追究,根据责任大小分别予以党纪、政纪处分。
2、创新支农投资体制,解决农业投资过分依赖政府支农资金的问题。针对新时期呈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特点,要完善政府支农投资方式,改变目前单一的、直接的、无偿的政府支农投资方式。发挥政府支农投资的引导作用,根据项目性质,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财政贴息等方式,按照“谁投资、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投资,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等各种经济成份从事农业建设,调动各方面发展农业的积极性。要有效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支农政策,逐步完善支农措施,创新支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规范运行,提高效益,努力形成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支农政策体系,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县财政部门要站在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要把乡镇干部和乡村财务人员培训工作作为财政的工作重点之一,明确培训重点,提高培训水平,特别要对乡村干部和新调整人员及“民主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适时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和收支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还人民群众一个明白,还乡村干部一个清白。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切实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改革中受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努力推进商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创新财政支农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业财政工作水平。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财政支农工作才有生命力。各级财政部门要不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大财政贴息的力度,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央财政将出台一些政策、要求,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促进解决龙头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有效地引导社会信贷资金向农业领域投入。
二是探索开展农业信贷担保试点。由财政、银行、龙头企业和相关部门共同组建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对企业向银行贷款进行担保,有效地放大了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支持规模,产生了财政投入引导的乘数效应。三是继续探索小农水“民办公助”和“以奖代补”的投入激励机制。各地的实践证明,这-14-种机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民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以奖代补”将成为今后财政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方式。四是创新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服务机制。认真总结推广湖北省“以钱养事”和“花钱购买农业服务”的经验,推进农口事业单位改革。五是要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在做好支持整村推进、扶贫贷款贴息改革试点、扶贫贷款奖补资金试点等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四到县”的管理机制、扶贫资金与其他支农资金的有机整合机制、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进退的动态管理机制以及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监督的强化机制等。
5、促进农业体制机制放活,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近几年,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出台减免农业税、牧业税、屠宰税、农业特产税,进行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重大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今后,应在促进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放活”上多下功夫,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农口事业单位改革,包括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水管单位改革等。同时,积极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小农水设施产-15-权制度改革,并研究建立建设与管护并重的长效机制。
6、进一步规范支农资金监管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支持效率。为规范和强化支农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口财务主管部门一定要抓好落实,务求实效。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在清理现有财政支农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各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理财。二是要加强支农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自查、重点检查等活动,及时发现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认真加以整改。三是要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纪检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对核实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随着政府支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强化,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县从事财政支农管理的力量比较薄弱,很难适应这一要求。因此要加强基层农财队伍建设,适当充实力量。同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政策能力和工作水平,使财政支农管理工作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