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困境分析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困境分析
作者:周威 指导老师:莫贤良
概述: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因为渐进式的改革的方式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国企改革的困境问题,其中具体问题有国企与银行系统的问题,与股票市场的问题,以及广为关注的国企腐败问题。所以本文将论述关于国企改革的几大困境,并予以分析。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 内部改革 外部改革
Abstract:Our country gained the success that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in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because a progressive reform way also brought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reform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dilemma, the problems in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banking system, and the stock market, as well as the concerned state corruption.So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several difficulties about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make analysis.Key words:The reform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Internal reformExternal reform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进程进展得有声有色,取得辉煌的成就,随着人民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展望和关心,国企改革等改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引发热议,本篇文章旨在解读一些关于国企的问题与政策。
一、问题的表现和现状
在一大部分国有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状或者必然趋势,然而这种被称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体制应用在国企中却有其弊端,由于管理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道德风险的问题,董事长或者总经理都不是企业的所有者,因而高投资回报率不会是董事长的追求,所以会导致国企失去应有的发展动力,同时经营者也能利用手中权利做出侵犯政府为所有者的权益的行为,加之监管不到位更导致腐败等现象的出现。
国企问题不仅有内部问题更有外部问题,政策性负担之一是社会负担,国企人员过多和养老负担过重是社会性负担,如果由企业自己来处理这些社会性负担从而向政府索取更多的保护性补贴,更不利于企业独立发展,反而加重国家负担;政策性负担之二战略性负担,即国家政策对企业的战略部署,这很大程度上限制和牵制企业发展方向与自主性,所以导致企业不能上不能下的尴尬局面。
二、国企问题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改革问题的第一条即为剥离企业的社会性负担和战略性负担,在剥离这些负担之后,企业已经没有任何政策性负担,所以经营成功与否将全权归结为企业内部原因即经营因素。若企业在竞争的市场上依然难以生存,那责任就在于企业的经理人员,这样即将从内部激励机制来着手。关于政策性负担的解决,社会负担方面,人员考核与岗位设置等内部冗员情况将可以改观,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有成套的成功经验予以借鉴采用,战略性负担即由国家层次改革,将放开一大部分与国家安全等不相关的企业,战略型企业不存在需要改革从而进入市场的问题。所以外部改革的可行性较高,并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内部经营机制着手也有很多学者提出众多观点,也有一套成熟科学理论,在剥夺了外部因素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得到好转。当然,因为大型国企不可能被一个人拥有。其次必须改革战略思想,战略思想的转变是经济成功的前提,所以改革是十分必要并可行的。
三、关于改革的方法和建议
改革的方法步骤同样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冗员,实行人员聘用制,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来优化企业人员人才结构,降低管理费用成本,提高效率,解决或者减轻冗员的局面;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类均由自己承担,采用最广泛而科学的方法,不再由企业单方面负担,已经退休的且没有养老保险的人员由企业上报直接由政府财政社保资金负担,切地杜绝企业类似“偷梁换柱”行为。
在外部的改革虽为重但是也必须内部协调,内部改革将以监督监管为重点,风险责任的分担为辅,改革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者的关系,将经营者的工资报酬、岗位责任与企业发展盈利水平进行直接关联,将实行惩罚政策,以激励管理人员,若仍然经营不善,这样的企业就有可能被其他国有或者私有企业收购吞并,反之将扩大自己的规模,则改革成功有效。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林毅夫 蔡昉 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出版社,1997年
[5]:林毅夫 蔡昉 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1999年
第二篇:国有企业改革_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 论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文章从国有改革的思路出发,分析问题,并提出国企改革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管理者收购
一、国企改革的原因
(一)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
(二)所有者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而经营权则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中国人民全体作为一个总体的概念没有办法来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所以只能由中国政府,也就是国务院来履行出资者职能,行使所有权。国务院也必须委托各个部委、省市等来代理行使职能,最终各部委、省市也只能委托其他的自然人来代行所有权并进行经营管理。在这种多级委托代理条件下,由于“人人所有,人人没有”,“人人享有权利,人人不尽义务”,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来真正努力经营好自己所管理的企业。
(三)出资人和管理者利益不同
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或所有者来说,企业的利润最终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为其占有,投资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可以简单化为利润最大化。而经理人员只是资产的经营者,经营者的收入不等于企业盈利,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有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其可能会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扩大其权力基础,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或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达到个人享受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或多报成本的方式侵蚀企业利润。
(四)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国企改革为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提供了政治保证。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最常见的手法是对其中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等价折合入股,例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计其市场升值部分。二是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改制中为保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三是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国企作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体,置身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必须不断调整治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市场化是国企改革的中心目标。国企要实现市场化的目标,关键是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出资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而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东多样化是良好治理结构的前提,这就要求对国有独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简称为“国企改制”。国企改制的成果之一是“上市”,上市反过来有助于固化改制的成果,但上市并不是改制的唯一目标。
三、国企改革的实践问题
(一)证券市场效率问题
将国企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这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境外证券市场有严密的法律和规则,运作经验也比较成熟。而基于承载国企改革与解困的历史使命,国内证券市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缺陷,再加上不法分子的推波助澜,以及各方经验的欠缺,证券市场逐渐失信于人,各类问题最终彻底暴露。目前,证监会制定了系统的解决方案: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强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国资委制定相关文件,限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最低持股比例,确保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控制。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准确评价国企市场价值和经营业绩,并采取期权等手段有效激励国企高管人员。
(二)管理层收购问题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管理者既是买家又是卖家,那么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国有资产贱卖的问题。MBO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融资收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收购标的价一般都远远超出收购主体的支付能力,管理层往往只能够支付起收购价格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的差额就要通过融资来解决,因此融资能否成功是整个收购能否进行和成功的关键。然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完成MBO所需要控制的股权数量和动用的资金金额都很大;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层的收入相对较低,也导致了收购所需的资金缺口非常巨大,也就难免出现非法融资的现象。所以管理层收购中定价问题是关键,我们一方面要完善证券市场,使的证券的价格可以准确地反映资产状况,避免资产贱卖;另一方面,完善管理层收购的中介机构,由规范的中介机构来操作国有资产的买卖,而且要在规范的交易场所内进行。
(三)管理机制和制度问题
国企改制有助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做好做强企业的基础,但绝不能保证企业做强、做大。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激发企业组织的动力和活力,调动企业各层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国家一直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目标是“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这在市场化企业看来的基本常识,在国企改制之前简直比登天都难;职工身份问题是个症结,根本谈不上人员的市场化配置,造成冗员多而人才少。改制无疑是个最好的契机,使得“三项制度改革”有了突破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起步点。国企要在改制的同时,顺势而为地开展人事改革,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董事会的功能,加强监督,打造职业经理人,和谐地解决国企改革过程中的职工身份转化问题。由于国企传统机制制度的起点不高,改革的成绩也就更加显著。
(四)垄断行业改革问题
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都是中央企业。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重点是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新的厂商,同时加强监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已经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分拆、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行业,要完善改革措施,深化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引进新的厂商参与市场竞争。尚未进行实体性体制改革的铁道、某些城市的公用事业等,则要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须和政府加强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既要加强对安全、环保、普遍服务等监管,也要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维护公众的正当权益。
(五)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仍然太多,主要是地方中小企业太多,他们仍然大量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规模效益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领域有优势。因此,今后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就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而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把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参考文献:
1、王风刚.多元结合--国企改革之路[J].商场现代化,2008(5).2、刘姿含.国企改革之深层次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
第三篇:国有企业改革论文
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与创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一是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全国已有50%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的公司制企业,中央企业所属子企业48%进行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一批大型国有企业先后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有些还实现了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促进了机制转换和管理创新。国有企业普遍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全员竞争上岗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制度,一些企业还探索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初步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新机制。
二是国有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国有企业户数不断减少,但资产总量和实现利润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国有大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三是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得到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从行业分布看,国有经济更多地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现今国有企业的不足之处还是不容忽视的:
大多国有企业因政府长期大力扶持,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与创新精神,另外,因国有企业对自主品牌的不够重视,导致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多年来为外国公司生产贴牌产品,同时对国内企业造成空间压缩,影响了中华民族品牌的发展。
董事会作出决策,股权大小决定董事会地位,这是股份制企业的基本原则。无论国家是否控股,政府都不能干预董事会的决策。这是作为一个企业独立运行的基本保证。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必然触及少数人的利益,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等等。
第一、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关键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原则,从建立和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做起。不妨将董事会代表国有资产的董事的职务升迁和薪酬待遇与资产回报率挂钩,由国有资产主管部门考核;经理人职业化,其职务任免和薪酬待遇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由董事会考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这样国有资产所有权虚化和经理人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应该能够解决,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也应当可以获得成功,这种相互制约的制度设计也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大量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和经营管理人员的腐败问题。
第二、在解决富余人员问题上政府不应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企业冗员是必然的,而减人增效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来看,国有企业中庞大的冗员队伍必须推向市场,推向社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实现劳动资源的再配置。从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走势看,通过劳动力市场在全社会重新配置劳动资源也是可能的。我国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分布仅占23%,而世界平均水平是45%。仅是达到这个水平就可以为1.3亿人提供就业岗位。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劳动部门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应承担的职责是健全职业培训、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协调社会上各种力量,有效实施再就业工程。而为了安定团结让国有企业消化,劳动部门只管理用人指标、发放表格,有悖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尽的职责。政府也有必要从搞活国有企业的全局出发,放弃部分资产权益如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收入等,为冗员分流提供必要的支撑。这部分富余人员应从国有企业中“游离”出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各种生产、经营、服务领域就业。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中就业人数不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在不断增加。许多老企业已人满为患。让国有企业内部自我消化显然不利于实现减人增效,不利于国有企业经济的集约增长。不仅如此,由企业内部消化的一系列办法可能会对国有企业造成伤筋动骨式的损害鉴于解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牵涉千家万户,异常敏感,操作过程必须慎重对待,但这不等于以安定团结的要求倡导让国有企业内部解决富余人员问题。其后果只能是继续维持国有企业的低效运行,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集约增长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国有企业也会更加依赖政府,讨价还价。
第三、明晰代表国有资本出资者的投资主体,由国有资本出资者代表以所有者的身份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之所以会频频出现政府以行政手段进行改革的方式,说到底还是一个老问题:即国有资本运营还没有人格化,还没有建立起代表国有资本出资者的投资主体。在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条件下,各级政府及其有关各种经济部门似乎都是国有资本的所有者,都一心一意地要搞好国有企业.而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身份决定了其改革的方式必须呈现明显的行政手段特征〈“三堂会审’’,批贷款、现场办公搞改革〉,但是,当要求改革推动者为改革承担责任时,又谁也负不起、也负不了责任。这样一种改革方式实际上仍未走出”承包制"的藩篱。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其主要职责在于对社会经济进行协调、规范和服务。为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法人实体与市场竞争主体,国家应充分发挥制度创新推动者的作用,加快国有资本运营体系改革,建立代表国有资本出资人的投资主体,真正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然后,由国有资本的人格化的投资、运营主体按着权利、责任与利益对称原则去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承担改革的绩效责任,承担一切有利或不利的后果。对于代表国有资本出资人的投资运营主体的构造与选择,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意见认为这种国有资本人格化运营的支点应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中内生出来;一种意见认为现有的行业总公司适合于作为固有资本的投资运营主体;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国有资本人格化运营支点的选择以规范的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为宜。我们认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的选择作为与国有企业改革匹配的一项制度创新,应当按照有利于政企分开,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在经济生活中培育集约增长点,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在国内市场有效竞争、在国际市场强有力地竞争的原则来选择与构造。为此,把规范的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从一般固有企业群体中剥离出来,作为国有资本人格化运营支点的主体部分应是一个不坏的选择。
第四篇:浅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浅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摘要:传统体制中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在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结构下,优先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而内生形成的。一方面,中国国有企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有性质:背负着两方面的政策性负担,即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另一方面,中国国有企业与其他现代企业一样,都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这就决定了简单的私有化并不能解决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问题。把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作,既需要探索和解决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也需要配套改革措施和法律法规建设及时跟上,因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所有权,经营权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社会经济领域, 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个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为开端, 开始了经济领域漫长而又痛苦的改革进程。反思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领域改革中的重要阵地, 也是最难改革而且影响最深远的领域。由于国有企业在所有制形式上最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的描述, 所以, 它一直被认为是保证社会主义性质的微观主体, 国有企业的任何一项重要的改革都会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一.国有企业的形成和组织形式
1.1建国前存在与革命根据地的国营企业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江西苏区和延安为代表的根据地就兴办了一些国营企业,他们为战争提供了军需品和日用品,分布在战争环境的农村,比较分散。企业的发展与同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根据地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规模小,所占比重有限,而且主要属性用于军需和日用,但却是我国最早的国有企业,他们为行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早期的管理骨干,保证了后来对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本企业的顺利接受。
1.2由国家接管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在旧中国,由于旧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国家不仅遭受到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而企业遭到他们的经济侵略。他们在中国开资办厂,掠夺资源,压榨人民,积累了巨额财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采取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接管方针,把它们转变成中国的国有企业。
1.3由国家没收的旧政府和官僚资本
这一部分在旧中国的经济占很大比重。主要由国民党政府的“资源委员会”掌控。到1949年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已经拥有全国电力的85%,钢产量的97%,棉纱产量的53%,国家已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1.4 通过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
旧中华民族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家对其改造使之变成社会主义的企业。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基本上使公私合营改造成为国有企业。到1966年,国家停止向资本家支付定息后,公私合营企业就彻底转化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了
1.5国家直接通过基本建设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
国家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产生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我国经济最重要的一部分。国有经济经过40多年的建设,是社会主义企业蓬勃发展。从1950-1990年累计,国家对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6992亿元。到1993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量达34950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为26025亿元,占国有资产总量的74.5%.1.6 组织形式
(1)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法》指出,“国有独资公司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显然,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其物资资本的产权性质全部为国有产权,其物资资本的资产性质全部为国有资产。(2)国有控股公司:由国有投资机构与其他非国有经济主体共同投资建的股份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些股份制企业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既由政府部门或政府授权的投资机构以及国有企业、公司直接持有的股份占绝对支配地位,即51%以上,常将这些企业称之为国有控股公司。(3)国有参股公司:由国家投资参股,其所占股份额相对多数的公司。在这类企业中,尽管国有股权所占的比重达不到绝对控股的比重,但由于企业股权比较分散不沾绝多数的国有股权在企业的经营中起到支配地位。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
2.1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很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是国家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总体效益较差,发展状况与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及所占有的社会经济资源极不相称。国有企业的改革尚有许多难点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致使它所掌握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反而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亏损和资产流失。
2.2所有者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民,而经营权则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中国人民全体作为一个总体的概念没有办法来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所以只能由中国政府,也就是国务院来履行出资者职能,行使所有权。国务院也必须委托各个部委、省市等来代理行使职能,最终各部委、省市也只能委托其他的自然人来代行所有权并进行经营管理。在这种多级委托代理条件下,由于“人人所有,人人没有”,“人人享有权利,人人不尽义务”,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来真正努力经营好自己所管理的企业。
2.3出资人和管理者利益不同
对于企业的投资人或所有者来说,企业的利润最终以投资收益的形式为其占有,投资行为的效用最大化可以简单化为利润最大化。而经理人员只是资产的经营者,经营者的收入不等于企业盈利,企业利润最大化不意味着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因此,经理人员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不足,有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侵犯所有者利益的可能性。如果对经营者的监督不完整,其可能会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扩大其权力基础,提高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或通过增加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达到个人享受的目的;或者通过增加或多报成本的方式侵蚀企业利润。
2.4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国企改革为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提供了政治保证。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价入股。最常见的手法是对其中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等价折合入股,例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计其市场升值部分。二是将公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在改制中为保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三是在红利分配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四是改制企业发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
三.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3.1 在所有权框架内的经营权的改革(1978—1992年)
在这一阶段内,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坚持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的基础上, 通过对经营控制权的改革来搞活国有企业, 认为决定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不在于所有权的主体, 而是
在于经营控制权的主体以及具体的经营激励机制。因此,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保证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条件下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权的改革。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阶段:
(1)放权让利(1979—1984)。在“文革”结束后,全国的经济秩序开始逐步恢复。与农村的改革几乎同时, 在城市也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其中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1979 年, 以四川的重庆钢管厂等6家企业为先导, 后来在全国全面展开国有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是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提高利润留成, 开征固定资产税, 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 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措施。后来在1983 年4 月, 国务院又开始实行两步“利改税”, 希望通过把利润分成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 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经济自主权, 增强其经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说, 1978—1984 年既是国民经济恢复、整顿和发展的转折时期, 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还是在原有的计划经济框架内的改革, 是不改变企业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和财政体制的企业经营权的改革。(2)承包制(1984—1992 年)。1984 年7 月, 国务院批转《关于当前城市商业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报告》, 提出对于小型国营零售商业、饮食服务业可以转为集体经营或租赁经营者个人经营, 对于大中型国营零售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企业内部经营承包制。1984年12月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著名论断。并提出国有企业应该实行政企分开, 向市场主体转变。从1987年开始, 在国家经委的主导下, 全国的工业企业陆续开始承包, 到1992年经历了两轮承包, 98%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承包。在这一时期, 虽然我国也开始了股份制的试点, 但是主导国有企业改革的模式还是承包制。承包制的实行也是在不改变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企业经营管理权的改革。
(二)开始逐步展开的所有权改革(1992年—至今)
随着改革的推进, 关于改革姓“社”姓“资”问题成了20 世纪90 年代初经济理论界引人瞩目的理论热点。1992年党中央在继续完善和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 开始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革试点。在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上, 党中央正式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点破了迷津, 指明了方向。1992年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并陆续公布了《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等几个规范股份制改革的文件, 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 使试点逐步迈向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截止到1992年底, 全国股份制试点企业已经达到了3700多家。股份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要转折, 股份制的推行说明政府开始从所有制角度来破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难题, 从过去在国家所有的框架下来增强企业活力到进行产权改革, 从扩大企业权利到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正式被确认, 以及提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十六字方针, 都说明我们党开始改变只是从经营控制权的角度来改革国有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对于企业效益提高重要性。随着企业产权改革的深入,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也出现了多种形式, 比如出售、MBO、试行经理人股票期权等, 但是有些改革由于实践中措施的不配套, 出现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 引起了2004年的国有资产改革的大讨论, 使得国家停止了国有企业的MBO, 并开始反思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四.国企改革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一)证券市场效率问题
将国企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这是国企改革的重要路径。境外证券市场有严密的法律和规则,运作经验也比较成熟。而基于承载国企改革与解困的历史使命,国内证券市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有缺陷,再加上不法分子的推波助澜,以及各方经验的欠缺,证券市场逐渐失信于人,各类问题最终彻底暴露。目前,证监会制定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推动股权分置改革,强化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国资委制定相关文件,限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最低持股比例,确保国家对某些行业的控制。作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准确评价国企市场价值和经营业绩,并采取期权等手段有效激励国企高管人员。
(二)管理层收购问题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管理者既是买家又是卖家,那么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国有资产贱卖的问题。MBO 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融资收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收购标的价一般都远远超出收购主体的支付能力,管理层往往只能够支付起收购价格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的差额就要通过融资来解决,因此融资能否成功是整个收购能否进行和成功的关键。然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就意味着在我国完成MBO 所需要控制的股权数量和动用的资金金额都很大;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管理层的收入相对较低,也导致了收购所需的资金缺口非常巨大,也就难免出现非法融资的现象。所以管理层收购中定价问题是关键,我们一方面要完善证券市场,使的证券的价格可以准确地反映资产状况,避免资产贱卖;另一方面,完善管理层收购的中介机构,由规范的中介机构来操作国有资产的买卖,而且要在规范的交易场所内进行。
(三)管理机制和制度问题
国企改制有助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做好做强企业的基础,但绝不能保证企业做强、做大。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激发企业组织的动力和活力,调动企业各层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的重中之重,是高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国家一直在推动“三项制度改革”,目标是“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这在市场化企业看来的基本常识,在国企改制之前简直比登天都难;职
工身份问题是个症结,根本谈不上人员的市场化配置,造成冗员多而人才少。改制无疑是个最好的契机,使得“三项制度改革”有了突破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起步点。国企要在改制的同时,顺势而为地开展人事改革,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健全董事会的功能,加强监督,打造职业经理人,和谐地解决国企改革过程中的职工身份转化问题。由于国企传统机制制度的起点不高,改革的成绩也就更加显著。
(四)垄断行业改革问题
垄断行业是我国国有经济最集中和控制力最强的领域。垄断行业中的主要大型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都是中央企业。深化垄断行业改革,重点是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引入竞争机制,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新的厂商,同时加强监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有效保护消费者利益。已经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进行初步分拆、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等行业,要完善改革措施,深化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引进新的厂商参与市场竞争。尚未进行实体性体制改革的铁道、某些城市的公用事业等,则要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必须和政府加强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既要加强对安全、环保、普遍服务等监管,也要加强对价格的监管,以维护公众的正当权益。
(五)国有经济结构调整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仍然太多,主要是地方中小企业太多,他们仍然大量活动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很难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一般认为,国有企业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规模效益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的领域有优势。因此,今后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就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而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把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放开搞活。
参考文献
1、王风刚.《多元结合———国企改革之路》.商场现代化,2008(5).2、刘姿含.《国企改革之深层次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5).3、林毅夫.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4、张维迎.《现代企业理论和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5、杨瑞龙.企业理论: 现代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6.7、陈清泰.《国企改革: 过关》.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8、徐传谌, 孙少岩..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3..《国有经济理论前沿报告》
第五篇: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出路浅析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出路浅析
姓名:陈仁君
学号:4130103
3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发展的大局。认真总结中国国有企业30年来的改革历程,系统梳理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得失,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对于坚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国有企业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策略工程。国企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新旧体制接轨必然有碰击的喜悦,分离的酸痛和磨合的疾苦。但是,就企业来说,谁改得越早,越实际,越彻底,谁就可能抢得市场先机,使白己在整合细分的市场领域早日立足发展。这样新旧矛盾交织会自然产生这就使国企改革问题更加突出,矛盾更加尖锐,而相应的改革措施必然与之相适应。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除了垄断行业之外,国有企业不可替代的特性已经消失。也就是说,除了垄断行业之外,国有企业三家、五家、一百家、甚至于一千家,你垮掉了,整个国民经济还可以增长,因为现在有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可以顶替上来。所以这和90年代中期以前国有企业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不断放开,不但大量的外资成为市场上的准入者,而且民营企业大举进入了更多的领域。国有企业占据很多领域,而且受到政府保护的局面已经消失,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势变化。
为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政府已经改变了对不同所有制企业采取不同政策的做法。过去政府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采用不同的税收制度,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优惠,显然是同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不相符的。加入WTO以后,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体现,就是要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因此对那些丧失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政府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挽救,这使得旧体制沉积在国有企业中的问题大量暴露,如债务问题、富余人员的问题、企业办社会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充分暴露,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最难处理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存在哪些严重问题及其成因
1.低效率
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劳动生产率低下,运营资金严重短缺,亏损现象严重,资产结构不合理等等。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化主体,生产行为受利润最大化的驱动和市场价格机制的制约。而清晰的产权关系是各行为主体参与交换的基础。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尽管传统的经济体制受到很大冲击,但国有企业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所有制关系并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产权关系不清、投资主体不明、借贷关系混乱、盈亏无人负责,没有完全跳出厂长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的怪圈。按市场经济
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的产权必须由具体的持有人行使所有者的权力,并承 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而现在部分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仍由拿公务员工资的政府部门分散行使管理权限,却没有哪一个部门在真正承担责任。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缺位,实际上是处于没有人格化的所有权状况。企业有利润,有钱时大家去管,来抓;而当企业有难时又谁都不管,不问。
低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当前法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竞争主体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即在市场交易活动及相关领域中,违反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原则和道德准则,采取欺诈、引诱、诋毁、干预和利用等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损害国家、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利益,拢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具体表现为:个别不法企业假冒国有企业名牌商品的注册商标,肆意制造,以低廉价格销售,从而使国有企业名牌商品信誉受到损坏,市场份额受到挤占;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有的不法企业利用财物其它手段进行贿赂,招标者和投标者串通,抬高或压低标价,以排挤国有企业的公平竞争.其他诸如低成本倾销,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地方保护主义等不正当行为亦时有发生。
第二是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前,企业管理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利己行为,没有树立现代管理观念.由于政府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改革目标,国有资产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公司不拥有所有权,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情况下,一些管理者就会倾向于为自己谋利益而不顾资产所有者(即政府)的利益.例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购买豪华汽车、别墅;挪用国有企业资金进行股票、期贷等投机活动;将国有资产转移为私有资产;对企业生产盲目决策,盲目扩张以图虚名,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等等.第三是国有企业社会负担沉重,要承担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廉价住房等福利,要负担如食堂、医院、学校、澡堂等本应由社会负担的职责.第四是国有企业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上管得过死,过于僵硬,导致企业冗员过多,人浮于事,从而导致企业效率下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2.资产流失的资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卞导作用。截止于1995年12月31日,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已达571064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为450613亿元,占全部国有资产的72.8% o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近年来,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问题相当严重,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人隐患,如不及早采取措施,会影响经济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强化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止国有资产流失。
日前,由于监督管理机制软化,法规不健全,加之膨胀的个人利益侵犯了国家利益,造成部分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其流失卞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在股份改造中,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应该说,股份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日标模式,对促进股份制经济的发展,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等卞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的企业股份制改造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旧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大东仍兼有国有资产所有者与行政管理双重身份等客观因素。人们在观念和认识上也存在偏差,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显然操之过急。这种作法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再加上长期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沉淀于国有企业的各种矛盾的爆发,阻碍了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展开,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国有企业资产流失就相当突出地表现在:(1)股本计算不实。(2)股票乏风险性。(3为了争取股票早日上市于是、超范围发行内部职工股;有的还把范围扩大到协作单位和管理单位,企业的股票无偿送给有关
部门领导,以致出现了权力股和关系股;有的企业则以法人名义购买股份后发给个人,使法人股个人化。(4)董事会滥用职权,致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5)对所有股东不进行分红而只进行送股配股,导致国有股比例下降。
(二)利用外资过程中造成资产流失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出口贸易的增长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许多漏洞,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在引用、使用外资中出现了各种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1)外商资金不到位,以少量资金控股,大量地从我方投资中赢利造成国有企业资金流失的。(2)外方以技术落后、缺乏竞争力的设备、机器等作价投资或在合资、合作中故意低估或低价折股国有企业资产,而使中方收益分配比例人为的降低。(3)在合作中,无形资产流失严重。
(三)在行使企业经营权时,滥用经营权,侵占国家所有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1)盲目担保使国资受损;(2)为下属单位谋取国家利益;(3)在企业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转换经营机制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国有企业经营侵害国有资产权益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4)擅自将国有资产转移到境外,所有者由于对国有企业在海外投资的管理混乱,使国企资本外逃得以实现。
(四)国有企业在实行承包、租赁时造成资产流失的。承包、租赁制作为我国国企改革的重要形式,曾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在一定时期内调整了生产关系,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搞活了国有企业。但在承包经营中,由于形式复杂、内容繁多、管理不善,出现了对国有资产评估不实,承包人侵吞、侵占、转移处理国有企业资产或在承包经营中巧立名目,转移国有资产,用于个人经营和虚报利润骗取资金。如:(1)在发生应当进行国有资产评估情形时,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或者任意压低评估值造成资产流失的;(2)巧寻借口,拒不兑现承包金和承包利润;(3)承包人任意变更、占有承包财产。
三、当今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可划分为改革的初步探索、制度创新以及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国企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过程,是中央推动与地方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但国有企业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今后的国企改革将主要集中于调整战略布局、深化股份制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国企领导方式等几个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当前国企改革只停留在对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的整体认识阶段,还没有细化到基于国有经济功能定位而对每家国企使命进行界定、进而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具体操作阶段,这难以实现“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目标。
必须给国有企业具体明确的使命定位,对国有企业进行具体分类,不同类型的企业应该承担国有经济的不同的功能定位。具体可以将国有企业分三大类:
一是公共政策性企业,主要是指处于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
和服务的行业的企业,具体行业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公共设施服务业、社会福利保障业、基础技术服务业等。这类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承担公益目标。
第二类是特定功能性企业,主要是指处于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这类企业所处领域相对宽泛,具体包括军工、石油及天然气、石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而且这类领域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及战略变化可以变化,这类企业既需要充当国家政策手段,又需要追求盈利,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壮大,从而发挥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三类是一般商业性企业。这类企业是除了上述两类企业以外所有的现有企业,处于竞争性行业,与一般商业企业一样其生存和发展完全取决于市场竞争。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落实措施可以详实具体,但三个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坚持。一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推动国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使其真正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三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府部门依法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对国有企业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干预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面临着新的历史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另一个关键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实践证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对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使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按照三中全会精神,国资委正在研究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和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使国有资本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