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培训体会:点燃职业心情
教师培训体会:点燃职业心情
——我应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教师的工作
现在的教师面对的压力很大,除了来自教学的压力,学生和家长的压力,还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保持积极阳光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名教师,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更好地影响学生和家长,进而影响社会,我们不妨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把育人当成一种信念,乐观地对待每一天的工作。这是我在讲座中的最大收获。
作为教师,要明确职责,树立职业理想,教书和育人并举,担当好教师的责任,演好教师的角色;必须要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基础技能,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传统的经验型备课转为研究型备课,由静态备课转为动态备课,更多的关注生成;能够煽情,用精炼的语言在课堂上创设积极有效的课堂氛围;掌握教学资源的设计标准,制作高质量的教学素材。同时通过师生良好的教学互动建构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有高效率地学习。
点燃职业心情,塑造阳光心态,热情地教学,快乐地工作,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这片乐土中孕育出学生积极乐观向前的心态,缔造阳光的未来。
教师培训体会:怎样设计高效率的课堂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对我们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我们已经不单单是传统教学的“传道、授业、解惑”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启迪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听了张万斌老师的讲座,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社会与教育、教育与人这两重关系是需要我们主要解决好的两个问题。教学过程中提倡“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享受乐趣;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把“教”和“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由传统的“教”案变为“学”案;摒弃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将教学的教育性和社会性结合起来,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根据社会的功能和教育的要求,教学设计有确切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并对这些目标有相应的评价和矫正性辅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不做书本上的巨人,能力上的矮子。
教学无小事,课堂上的任何细节都不容忽视,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更要精益求精。充分的预想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既传授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
教师培训体会:我应该怎样当老师
两个月的实习生活忙碌而又充实,我已经渐渐适应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中学老师的身份和角色的转化。从带班班主任的对班级的管理到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讲授语文课,我体会到了为人师的辛劳。但初涉职场,仅凭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李凤荣老师这场近三个小时的培训会,我明白了我的身上需要学习的关于管理班级和授课的技巧还有很多。
新教师管理班级需要制定符合本班级学生特点的管理常规,这些常规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学是环环相扣的知识积累过程,应该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同时将新的知识链接进来;我们需要把握学生的竞争心理,组内团结、组际竞争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课堂活动中我们要针对每一次活动的内容、时间、组织顺序等制定一系列常规,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思维力,同时施之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而课堂学习的常规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的授课方式、整合知识的技巧等细节都无不影响着整堂课的上课质量。
当老师是良心活,也是苦心活,我们课堂上的一点一滴都关系着一个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作为初入师途的新人,自觉欠缺的管理班级和授课的技巧还有很多,在以后带班的过程中遵循李老师所传授的方式慢慢摸索,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第二篇:职业教师素质培训体会
职业教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
郑艳霞
2016年5月2日至7日,我校中专部教师参加了同济大学“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这次培训,在同济大学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筹备和安排下,让我们得以聆听众多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学习培训内容有《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项目化的现代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理实一体创新教学设计》、《教师之爱与师生幸福》等,内容丰富,安排合理。在5天的培训里,让我感受了专家的风采,聆听了精彩的讲座,也更新了教学观念。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知,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个人素质
学习聆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黎明研究员《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的报告。职业教育的改革包括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制度的变化等四个方面。这些教改新变化是发展方向也是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教学理念的变化是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现代的教学方法倡导现代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角色扮演方法、案例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作为现代的教师我们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同时提升教学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成功学上有一句名言“方向大于努力”,强调明确方向尤为重要,本次学习就让我们对职业教育改革前进的方向更加清晰了。
二、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会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源源不断的水。各位专家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教学资源也是我们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的课题。同济大学职业教育学院讲师徐彬彬做了《现代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的讲座,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师来说无异是雪中送炭。因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陷入面对很多教学资源无法获得的困境。徐彬彬讲师给我们讲解了信息化资源获取的手段,例如文档资源获取方法、图片资源获取方法、视频资源获取方法等等,我们获益匪浅。我校的专业课教师都能做到触类旁通一点就会了,我的基础有限,从听会和会用还有一段距离,这几天请教了朱荣涛和郭华老师后才真的会用了几款实用小软件。荀子曰“学不可以已”,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接受新鲜事物,不断更新自己水桶了的水,才能不被学生嫌弃,才能不落伍于时代。
三、榜样示范,启迪人生 聆听了徐州一中的历史特级教师—李凤遐的讲座很是震撼!她朴实,她坚韧,她执着。她是一个成功的老师、班主任、母亲和妻子。我相信她感染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聆听者。一线教师,就是因为她也在一线,她每天的生活似乎应该和我们都是一样的,但是,又很不一样的,为什么呢?是心态,是她对生活的激情和我们不一样。用李老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一个人的心有多远,他才能走多远。”从她的身上我感受到她对教育的激情、在他们的无私奉献和高尚师德,使我的心灵一次次被触动,被净化。她是我们学习榜样,要学习她勤奋工作,幸福生活永不退缩的乐观精神。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风采,优秀教师不仅拥有骄人的教学成绩,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家庭。她坚持“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成就,同时收获了幸福人生。当别人还处于职业倦怠的情绪中时,她激情满满,工作着快乐着。真诚的情感付出也换来真诚的感恩和感谢,看着哪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学生来信,李老师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自我实现是我们人类高级的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没有什么比没有成就感更让我们郁闷了。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热爱自己的工作吧,勤奋的工作吧,这时年过花甲的李老师用她一生的经历给我们的生命课程。
李凤遐老师展示了她的选择:是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其实没听讲座前,我也矛盾彷徨过,就是当不当这个班主任。学校领导叫我当的,其实我也不爱当。当班主任太繁琐,工作压力太大,不断有问题出现,每天的工作热情都被打压到最低限度,所以总想换个环境。听了李凤遐老师的当一辈子老师,当一辈子班主任的选择时,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是的,李老师说的对,只有当班主任才有自己的“亲”学生,那种来自学生的最朴实最真诚的关心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不当班主任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细数自己当班主任几年来和学生相处的点滴,想到学生因为我感冒了对我说:“老师你喝点水吧。”“我们自己会作,你休息一下吧”。想想学生对我的关心,这真是只有当班主任的人才会有的被爱。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付出就有回报,我爱学生是教师职责,可被学生爱却是幸福。
培训使我感到了压力,也增强了信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八天的培训学习也许不能改变我的人生轨迹,学习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也是有眼的,但它能给我带来很多思考、启示和帮助,我要用这次学习所得,来指导和要求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
第三篇:教师如何体会职业幸福感
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并分享你提升自己幸福感的有效措施
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农民以获得丰收为幸福;工人以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为幸福;医生以医治好一位病人为幸福;作为教师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们的幸福是与别的行业不同的,而且别的行业人群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对象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多人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寻找
——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的焦虑和烦恼。
——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就会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把每一节课精彩地演绎,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每一堂课都是唯一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课堂是我生命生活的一部分!对自己负责,上好每一堂课。
——一个中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语文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做文学梦;历史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对历史感兴趣。很多第一志愿报历史系的大学生,都说在中学碰到了非常好的历史老师。
——我想要说的是: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愿意以此与所有的教师共勉。
2、在师生交往中寻找
——感谢学生
——商家总是感谢客户,因为客户给他们带来利润;演员总是感谢观众,因为观众给他们带来掌声;作家总是感谢读者,因为读者给他们带来销量„„
——老师最要感谢是谁?是学生!正是学生给了你痛苦,也正是学生给了你幸福!学生给你更多的是痛苦还是幸福,主要不是取决于学生,而主要是取决于你自己!
——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往往会感受到自己也在亲历着成长成才;
——学生的质疑会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学生质朴与真诚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们在为学生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的快乐也如期而来。
——沟通的效果决定于对方的回应;不要总是“归责于外”,而是遇事先反思自己!
——当孩子很亢奋的时候,你能否用富含感染力的言语,让他归于平静;当孩子沉闷的时候,你能否用有趣的话语或活动,让他兴奋起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你能否用充满激励的言行,唤起他的向往,让他获得一种动力,这些就是为人师的魅力和幸福。
——笑着做教师:不会笑的教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正是在传递他内心拥有的教师这一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透过教师智慧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
——蹲着看学生:与学生的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情怀;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是孩子,每一个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孩子发展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学会乐于帮助别人与主动求得别人的帮助的策略。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商场里卖玩具的柜台边,有位年轻的妈妈领着女儿在选购。突然,小女还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位妈妈很奇怪,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玩具为什么哭鼻子呢?当妈妈蹲下身字安慰孩子时,这才发现:从孩子的视角看,看到的竟全是来往顾客的腿,而那些新奇的玩具,她根本就看不到。
这位妈妈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孩子,觉得孩子的表现不可理解,好在她终于蹲下了身子,才明白了一切。由此可见,从成人的视角往往无法准确地解读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蹲下来”解读孩子。
如:“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生活。有学生总喜欢踩草坪,有学生总喜欢搞恶作剧,有学生总喜欢追逐打闹,有学生总喜欢放学不进家门泡网吧„„这样的一些屡教不改的“顽固派”,说教、训斥、请家长„„有用吗?教育一个学生好难!为什么不“蹲下来”呢?“蹲”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聊聊、玩玩,开展一些游戏,增强我们的亲和力,然后再开展“咨询”活动,解读透了,最后对症下药。当我们团结了“顽固派”,当我们触动了他们的心灵,触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情感,培养了他新的兴趣爱好,我想一切问题会因育人思想的转变而迎刃而解。
·“蹲下来”解读教育学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以一种全心的视野和思想去施行。“蹲下来”用学生的视野看学生,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有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
3、在学习反思中寻找
——学会反思
——在学习中成长,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今天你不生活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用学习重新塑造自己,每天淘汰你自己。
——在教学中反思,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是一条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最理想的途径,也可以使我们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教师,必然是一个读书的教师。新教育实验希望教师对于日常教育生活始终保持一种反思的态度,这种反思是通过包括阅读、写作和教学在内的行动来完成的。当一个教师在采取教学行为的时候,他往往是受某种内在的对教育的理解的支配,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会拥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解释,这种理解与解释往往是未经检验的,带有偏见的。而反思,则是指与书籍、与同事、与专家、与自我保持对话关系,从而洞察与反省自己的理解与解释,不断地修正,教学行为因此会不断地调整。只有这样,教师工作才会具有创造性,才会不断地超越自我,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愉悦,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当教师自己无力促成这种反思的时候,则可能会依靠外在的启蒙与介入,而外在力量(比如专家或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等)的介入往往会对教师原有的日常教育生活构成冲击,使教师陷入到恐惧或者说焦虑状态,甚至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作为这种不安全感的反弹,有的教师可能会倾向于抱怨,拒绝改变以缓解焦虑,获取虚幻的安全感。
但是不断地接受这种有益介入的老师,则可能促成正确的反思,进而改变自己的敉育教学方式,从而获得真正的专业化发展,也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4、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善待生活
——每当看到我们的同行病倒在讲台上,英年早逝而被树立为学校榜样的消息,心里就特别地不是滋味儿。
——每当听到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比喻老师,心头就涌上一种酸楚的感觉。
——事业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1,再多的 0 也还是 0。“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热爱你的职业,那么,请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懂得休闲,张弛有度。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会、喝茶、旅游。
——幸福的教师都是一样的,不幸福的教师却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着你的幸福(让它尽量多一点儿),痛苦着你的痛苦(让它尽量少一点儿)!
——作为教师,你的幸福,决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靠你去寻找、创造的;如果你指望别人奖赏、施舍,那么,你永远与幸福无缘!
书上说,快乐是一种消费性的心理状态,身体的快感,心里的快乐,消耗过了,满足了,也就消失了。可是一种有目的事业,在一个一个目的达到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创造成果,得到的是幸福。幸福感是持久的,深刻的心理感受,不仅看到结果的时候是快乐的,就是想到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着这种工作,在经历着这个过程的时候也是幸福的。
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让我们以此共勉。
第四篇:教师如何体会职业幸福感
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们的幸福是与别的行业不同的,而且别的行业人群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对象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多人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堂教学中寻找
——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的焦虑和烦恼。
——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就会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把每一节课精彩地演绎,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每一堂课都是唯一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课堂是我生命生活的一部分!对自己负责,上好每一堂课。——一个中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语文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做文学梦;历史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对历史感兴趣。很多第一志愿报历史系的大学生,都说在中学碰到了非常好的历史老师。
——我想要说的是: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愿意以此与所有的教师共勉。
2、在师生交往中寻找
——感谢学生
——商家总是感谢客户,因为客户给他们带来利润;演员总是感谢观众,因为观众给他们带来掌声;作家总是感谢读者,因为读者给他们带来销量„„
——老师最要感谢是谁?是学生!正是学生给了你痛苦,也正是学生给了你幸福!学生给你更多的是痛苦还是幸福,主要不是取决于学生,而主要是取决于你自己!
——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往往会感受到自己也在亲历着成长成才;
——学生的质疑会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学生质朴与真诚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们在为学生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的快乐也如期而来。
——沟通的效果决定于对方的回应;不要总是“归责于外”,而是遇事先反思自己!
——当孩子很亢奋的时候,你能否用富含感染力的言语,让他归于平静;当孩子沉闷的时候,你能否用有趣的话语或活动,让他兴奋起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你能否用充满激励的言行,唤起他的向往,让他获得一种动力,这些就是为人师的魅力和幸福。
——笑着做教师:不会笑的教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正是在传递他内心拥有的教师这一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透过教师智慧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
——蹲着看学生:与学生的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情怀;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是孩子,每一个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孩子发展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学会乐于帮助别人与主动求得别人的帮助的策略。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商场里卖玩具的柜台边,有位年轻的妈妈领着女儿在选购。突然,小女还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位妈妈很奇怪,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玩具为什么哭鼻子呢?当妈妈蹲下身字安慰孩子时,这才发现:从孩子的视角看,看到的竟全是来往顾客的腿,而那些新奇的玩具,她根本就看不到。
这位妈妈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孩子,觉得孩子的表现不可理解,好在她终于蹲下了身子,才明白了一切。由此可见,从成人的视角往往无法准确地解读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蹲下来”解读孩子。
如:“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生活。有学生总喜欢踩草坪,有学生总喜欢搞恶作剧,有学生总喜欢追逐打闹,有学生总喜欢放学不进家门泡网吧„„这样的一些屡教不改的“顽固派”,说教、训斥、请家长„„有用吗?教育一个学生好难!为什么不“蹲下来”呢?“蹲”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聊聊、玩玩,开展一些游戏,增强我们的亲和力,然后再开展“咨询”活动,解读透了,最后对症下药。当我们团结了“顽固派”,当我们触动了他们的心灵,触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情感,培养了他新的兴趣爱好,我想一切问题会因育人思想的转变而迎刃而解。
·“蹲下来”解读教育学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以一种全心的视野和思想去施行。“蹲下来”用学生的视野看学生,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有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
3、在学习反思中寻找
——学会反思
——在学习中成长,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今天你不生活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用学习重新塑造自己,每天淘汰你自己。
——在教学中反思,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是一条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最理想的途径,也可以使我们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教师,必然是一个读书的教师。新教育实验希望教师对于日常教育生活始终保持一种反思的态度,这种反思是通过包括阅读、写作和教学在内的行动来完成的。当一个教师在采取教学行为的时候,他往往是受某种内在的对教育的理解的支配,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会拥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解释,这种理解与解释往往是未经检验的,带有偏见的。而反思,则是指与书籍、与同事、与专家、与自我保持对话关系,从而洞察与反省自己的理解与解释,不断地修正,教学行为因此会不断地调整。只有这样,教师工作才会具有创造性,才会不断地超越自我,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愉悦,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当教师自己无力促成这种反思的时候,则可能会依靠外在的启蒙与介入,而外在力量(比如专家或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等)的介入往往会对教师原有的日常教育生活构成冲击,使教师陷入到恐惧或者说焦虑状态,甚至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因此,作为这种不安全感的反弹,有的教师可能会倾向于抱怨,拒绝改变以缓解焦虑,获取虚幻的安全感。
但是不断地接受这种有益介入的老师,则可能促成正确的反思,进而改变自己的敉育教学方式,从而获得真正的专业化发展,也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4、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善待生活
——每当看到我们的同行病倒在讲台上,英年早逝而被树立为学校榜样的消息,心里就特别地不是滋味儿。
——每当听到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比喻老师,心头就涌上一种酸楚的感觉。
——事业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1,再多的 0 也还是 0。“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热爱你的职业,那么,请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懂得休闲,张弛有度。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会、喝茶、旅游。
——幸福的教师都是一样的,不幸福的教师却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着你的幸福(让它尽量多一点儿),痛苦着你的痛苦(让它尽量少一点儿)!
——作为教师,你的幸福,决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靠你去寻找、创造的;如果你指望别人奖赏、施舍,那么,你永远与幸福无缘!
书上说,快乐是一种消费性的心理状态,身体的快感,心里的快乐,消耗过了,满足了,也就消失了。可是一种有目的事业,在一个一个目的达到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创造成果,得到的是幸福。幸福感是持久的,深刻的心理感受,不仅看到结果的时候是快乐的,就是想到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着这种工作,在经历着这个过程的时候也是幸福的。
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让我们以此共勉。
第五篇:教师如何体会职业幸福感
教师如何体会职业幸福感
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张永杰幸福是一种美好感受,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快乐习惯,是一种价值追求。教师的幸福感指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的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和使命感。
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农民以获得丰收为幸福;工人以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为幸福;医生以医治好一位病人为幸福;作为教师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而我们的幸福是与别的行业不同的,而且别的行业人群是不可能体会到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对象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章句上》)许多人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劳动创造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教师职业也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羡慕与尊敬。因此,教师职业被认为是一种幸福的职业。但我认为教师的幸福并不仅仅来自这些高尚的评价,而是来源于教师的真情感受、切身体会。今天我就从四个方面和大家谈谈教师如何感受职业幸福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四个方面是: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幸福是一种美好感受,是一种积极心态,是一种快乐习惯,是一种价值追求。幸福感是一个人在物质、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或逐步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内心积极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超越的使命感。教师的幸福感指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的专业满足感、成就感、快乐感和使命感。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始终有着崇高的地位。在中国,早在先秦时期荀子即将教师地位提高到与“天地君亲”相并列的高度,要求统治者“贵师而重傅”。其后中国人也一直认为教师“有父之亲,有君之尊”。在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中也存在着同样的对于教师的尊重。报纸上曾经报道说,以色列人认为,在发生大火或其他灾难时如果只能带走一样东西,这件东西不是珠宝,而是书本;如果只能救一个人,这个人不是自己的亲人,而只能是自己的老师。可以这样说,以色列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屹立于世界,以色列人之所以能够在思想、科学、商业等事业中令世界刮目相看,秘密即在他们对教育与教师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君子素其位而行,作为教师能把自己定位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能做好自己的本分是一种幸福。“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志为过往的圣贤人继承他们学问,这就是一种幸福!唐代大诗人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作为一名教师,要传给学生正确的做人之道,能解学生的疑惑,这才是真正的教师。这又是一种幸福!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不管什么事业,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都能悠然自得,幸福随处可得!
二、我们的教师为什么丧失了职业幸福感
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的主题语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对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或者说目标的准确概括。这也表明,新教育实验着眼于人(包括教师与学生,特别是教师),着眼于人的“教育生活”。因此,新教育实验要改变的是师生的行走方式与精神状态,而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与精神状态,必定首先认定许多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可能是不幸福的、割裂的。
为什么许多教师日常教育生活可能是不幸福的?这种不幸福根源在哪里?
这种不幸福的根源可能在于制度的压迫。在这里使用制度这个词是中性的。无论在哪个国家,哪种社会制度下,制度与自由永远都是对立的。这种制度不仅仅包含政治制度,也包括课程制度等等。在中国语境下,这种制度很容易发生异化变形,从而对教师构成伤害。比如各种不合理的考评制度特别是教师评价机制。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种对教师的异化越来越严重。这种不幸福的根源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会发现学生
越来越难教了!校园暴力层出不穷,恋爱现象严重,迷恋网络、厌学普遍化,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很难再依靠传统的权威去维持必要的纪律。――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可以说学生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了。教育的市场化倾向日渐明显,家长与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言权,也让许多老师难于应付。这种不幸福的根源可能来自于教育改革。近年来,各种教育改革你方唱罢我登场,教材再也不是数十年不变的老面孔了,特别是推行新课程以来,教育领域中的巨大变化让许多老师难以适应,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缺乏融合使得专家与教师彼此不信任,也加剧了教师的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寻求幸福感与安全感,教师很容易拒绝变化,变得平庸。因此,许多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是以重复性为特征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教师,很容易形成犬儒主义态度。什么是犬儒主义态度呢?犬儒主义是个外来词,中文里本来没有现成的对应词汇,通常将它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把愤世嫉俗、行为乖张的人格行为称作“犬儒”源于古希腊。把“犬儒”奉为信仰并坚持一定的主张,持有一定的理想,实践一种生活方式则成了一种“主义”。这种态度至少表现为:
一.怨言满腹。其实,抱怨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因为不满现实,我们往往才着手改变它。但是,当一个老师只停留在抱怨阶段而不采取任何措施时,抱怨的意义就变了。在这种时候,抱怨中既有真实的不满,也有掩饰自己的作用。在抱怨领导、抱怨制度甚至抱怨同事的同时,他很可能也是在转移自己无奈与无助。当我们把一切归咎于领导、归咎于制度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开脱,规避自己对于现状的责任。(也有才华横溢者怨言满腹,这里只列举其中的一种情形)
二.妒贤嫉能。对于平庸的教师而言,优秀教师的存在永远对自己是一种威胁。因此,他们可能会结成同盟,嘲讽、打击优秀教师以维持自己地位与安全感。
三.拒绝变化。新课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教师素质。新课程在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新课程最大的阻力或许仍然是来自于一线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既不满现状,同时又拒绝变化,因为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安全感。虽然现在的安全感是虚幻的,但是也会本能地维系。因此,他们对于新课程会采取一种破坏性的批判,还不是建设性的批评。
这种教师往往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甚至丧失人格。他们已经形成了习惯性思维,不能适应新的情境,教育教学生活日益教条化,这种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庸俗化,也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而这种生活态度所带来的幸福感既是虚幻的,也是低层次的。或者说,教师的教育与生活是割裂的。而对于新教育而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绝对不是只进行局部的改革,更不是强加于教育生活之上的任务。“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首先是对以重复性为特征的日常教育生活的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试图以行动为切入点来重建教师的教育生活或者说职业生活。而这种重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来,它首先着眼于现在,着眼于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不仅仅意味着课堂的改变,教育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教师职业态度与生活态度的根本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甚至是我们的人生。当然,以上的概括和论述还不尽准确和严密,但他的确说到了一些教师丧失幸福感的原因。“满腹怨言”使我们的教师成天生活在哀叹之中,而这种哀叹一点都不能改变现实,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以,我们经常对老师们说“如果你对自己的职业不满意,有两种办法可以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职业心态!”“妒贤嫉能”可能是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的确也有一些教师出于对学科成绩评比竞争,而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进而嫉妒比自己做的好的教师这可能也会增加自己的烦恼和不安全感。“拒绝变化”可能是教师幸福感丧失的根本原因。教师的幸福感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远离学生,不是指在物理距离上远离学生,而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距离拉大。本来我们面前的学生是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因为感情的隔膜,学生在我们眼前成了物,成了分数,成了试卷,成了学习和考试的机器!“目中无人”的教育,怎么可能会有幸福感?厌倦感焉能不油然而生?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教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也有些教师很有责任心,工作踏实,勤勤恳恳,但观念陈旧,方法过时,缺乏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繁重的工作任务使他们无暇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因此,面对变化不断的教育对象,他们感到困惑:“哎!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蛮办法不行”,如此一来,不厌倦教师工作才怪!
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源于何处
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1、享受职业。一个人只有以享受的心境对待职业,才可能获得职业幸福。享受职业本身就是坚守职业。举个例子:为了提炼出镭,居里夫妇倾注居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着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一八九八年到一九○二年四年时间里,废寝忘食,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人们在敬佩居里夫妇的时候,往往用坚忍不拔、牺牲精神、呕心沥血等词语来赞美他们。其实,我认为这种赞美并没有理解科学家的情怀。照世俗的眼光看,他们的确做出了一种牺牲,但这种牺牲在居里夫妇那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是一种陶醉!只有把职业当做享受的人,才可能心甘情愿地废寝忘食,坚持不懈。那是一种享受职业的痴迷状态呀!回过头说教师,如果我们能够以享受职业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把职业事业和生活融为一体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2、赢得尊严。有句话经常被教育人说:“不要把教育当作谋生的职业,而要当作事业。”我认为这话不对。不当作谋生的职业,教师吃什么?靠自己的劳动谋生,这是很光荣的并不可耻,只是,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再高一些,就不要仅仅把教育当作谋生的饭碗,而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因为作为人,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我们当然不能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还应该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那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自身的光荣感。这就是我说的“赢得尊严”。一个教师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信赖是一种尊严,所带班级获得优秀班级他也觉得有尊严,他的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他也觉得有尊严,他发表文章了或者出版专著了更是觉得有尊严。这种尊严就是幸福的来源之一。
3、学生爱戴。学生爱戴这是教师最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超过了任何来自领导的表扬和奖励,而要获得学生的衷心爱戴就必须寻找一切机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当中。不但在行动上和他们交往,而且在情感上和他们交融。不断被孩子感染和感动,你就会有幸福感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人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欢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理,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孩子的老师,必然和孩子心心相印,而且每天都会生活在被童心感动的情怀中,生活在感动中就是一种幸福。
4、同行敬佩。这说的是校内人际关系要和谐。教师之间因为种种评比竞赛,容易暗中较劲,甚至互相诋毁,教师一定要胸怀豁达开阔,不要斤斤计较。同行之间要相互欣赏,相互敬佩。只有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我们才会幸福。
5、家庭幸福。教师的确要比其他行业的人牺牲更多的本来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时间,所谓“七上八下”(指早晨七点上班晚上八点回家),因此,我们的家人承担了更多的家务,这实际上也是在为我们做出贡献。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取得家人的理解,同时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多照顾家庭,另外在节假日应该多陪陪家人,只有工作快乐,家庭也和谐,这样的幸福才是完整的。
6、衣食无忧。刚才我们说教师工作也是我们谋生的饭碗,这并不可耻。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我们是要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来追求,但从事这项工作的底线,还是保证生活的基本质量。当然,追求物质生活是无止境的,如果仅仅是追求物质享受,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因而永远都不会幸福。但是,如果连其码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证,恐怕再高尚的人也感觉不到幸福。所以,我竭力主张提高教师的待遇。因为衣食无忧的确是教师幸福的来源之一。
7、超越自己。一个人每天做同一件事,肯定会厌倦的。同样,一个教师每天做相同的工作也会厌倦的。能不能追求做最新的自己,也就是说不要重复自己,要超越自己,在超越中提升自己,我们会获得成就感,进而感到幸福。让我们的每一个工作日都充满创造的乐趣。每学年要提出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对我们来说也就是新的课题。
四、教师如何获得职业幸福感
1、在课堂教学中寻找
——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的焦虑和烦恼。
——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就会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把每一节课精彩地演绎,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每一堂课都是唯一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课堂是我生命生活的一部分!对自己负责,上好每一堂课。
——个中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语文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做文学梦;历史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对历史感兴趣。很多第一志愿报历史系的大学生,都说在中学碰到了非常好的历史老师。
——我想要说的是: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愿意以此与所有的教师共勉。
2、在师生交往中寻找
——感谢学生
——商家总是感谢客户,因为客户给他们带来利润;演员总是感谢观众,因为观众给他们带来掌声;作家总是感谢读者,因为读者给他们带来销量……
——老师最要感谢是谁?是学生!正是学生给了你痛苦,也正是学生给了你幸福!学生给你更多的是痛苦还是幸福,主要不是取决于学生,而主要是取决于你自己!
——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往往会感受到自己也在亲历着成长成才;
——学生的质疑会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学生质朴与真诚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们在为学生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的快乐也如期而来。——沟通的效果决定于对方的回应;不要总是“归责于外”,而是遇事先反思自己!——当孩子很亢奋的时候,你能否用富含感染力的言语,让他归于平静;当孩子沉闷的时候,你能否用有趣的话语或活动,让他兴奋起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你能否用充满激
励的言行,唤起他的向往,让他获得一种动力,这些就是为人师的魅力和幸福。
——笑着做教师:不会笑的教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正是在传递他内心拥有的教师这一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透过教师智慧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
——蹲着看学生:与学生的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情怀;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是孩子,每一个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孩子发展的机会。要帮助学生学会乐于帮助别人与主动求得别人的帮助的策略。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商场里卖玩具的柜台边,有位年轻的妈妈领着女儿在选购。突然,小女还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位妈妈很奇怪,面对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玩具为什么哭鼻子呢?当妈妈蹲下身字安慰孩子时,这才发现:从孩子的视角看,看到的竟全是来往顾客的腿,而那些新奇的玩具,她根本就看不到。
这位妈妈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孩子,觉得孩子的表现不可理解,好在她终于蹲下了身子,才明白了一切。由此可见,从成人的视角往往无法准确地解读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蹲下来”解读孩子。
如:“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生活。有学生总喜欢踩草坪,有学生总喜欢搞恶作剧,有学生总喜欢追逐打闹,有学生总喜欢放学不进家门泡网吧……这样的一些屡教不改的“顽固派”,说教、训斥、请家长……有用吗?教育一个学生好难!为什么不“蹲下来”呢?“蹲”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聊聊、玩玩,开展一些游戏,增强我们的亲和力,然后再开展“咨询”活动,解读透了,最后对症下药。当我们团结了“顽固派”,当我们触动了他们的心灵,触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情感,培养了他新的兴趣爱好,我想一切问题会因育人思想的转变而迎刃而解。·“蹲下来”解读教育学生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以一种全心的视野和思想去施行。“蹲下来”用学生的视野看学生,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有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
3、在学习反思中寻找
——学会反思
——在学习中成长,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今天你不生活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用学习重新塑造自己,每天淘汰你自己。
——在教学中反思,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是一条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最理想的途径,也可以使我们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教师,必然是一个读书的教师。新教育实验希望教师对于日常教育生活始终保持一种反思的态度,这种反思是通过包括阅读、写作和教学在内的行动来完成的。当一个教师在采取教学行为的时候,他往往是受某种内在的对教育的理解的支配,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会拥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解释,这种理解与解释往往是未经检验的,带有偏见的。而反思,则是指与书籍、与同事、与专家、与自我保持对话关系,从而洞察与反省自己的理解与解释,不断地修正,教学行为因此会不断地调整。只有这样,教师工作才会具有创造性,才会不断地超越自我,专业化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才会真正地体会到一个教师的职业愉悦,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当教师自己无力促成这种反思的时候,则可能会依靠外在的启蒙与介入,而外在力量(比如专家或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等)的介入往往会对教师原有的日常教育生活构成冲击,使教师陷入到恐惧或者说焦虑状态,甚至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因此,作为这种不安全感的反弹,有的教师可能会倾向于抱怨,拒绝改变以缓解焦虑,获取虚幻的安全感。但是不断地接受这种有益介入的老师,则可能促成正确的反思,进而改变自己的敉育教学方式,从而获得真正的专业化发展,也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在动力下提升。动力也有能力持续不断地吸收人类思想和知识的精华。他们的读书与“赶考”、“评职称”无关,更多的是出于自己内在的需要。
——在阅读中超越。他们的阅读视野远远超出“教参”,因为他们需要不断拓展精神的空间,让自己不仅成为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更成为有人格尊严、独立思想、丰富情感、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的大写的“人”。这样的人,幸福的支撑点非常强大。
——在快乐中创造。各行各业的“优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教育更是如此。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
4、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善待生活
——每当看到我们的同行病倒在讲台上,英年早逝而被树立为学校榜样的消息,心里就特别地不是滋味儿。
——每当听到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比喻老师,心头就涌上一种酸楚的感觉。——事业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身体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1,再多的 0 也还是 0。“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你热爱你的职业,那么,请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懂得休闲,张弛有度。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会、喝茶、旅游。——幸福的教师都是一样的,不幸福的教师却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着你的幸福(让它尽量多一点儿),痛苦着你的痛苦(让它尽量少一点儿)!——作为教师,你的幸福,决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靠你去寻找、创造的;如果你指望别人奖赏、施舍,那么,你永远与幸福无缘!
书上说,快乐是一种消费性的心理状态,身体的快感,心里的快乐,消耗过了,满足了,也就消失了。可是一种有目的事业,在一个一个目的达到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创造成果,得到的是幸福。幸福感是持久的,深刻的心理感受,不仅看到结果的时候是快乐的,就是想到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着这种工作,在经历着这个过程的时候也是幸福的。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的工作,也是我们的生活主题,其中有付出之乐,也有获得之乐,有助人之乐,也有创造之乐。工作是繁重的、琐碎的,是辛苦的。但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孩子的纯洁可爱,可以体味孩子的创造和快乐,可以分享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的,我们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让我们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