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论课教学规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常规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学水平。
三、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教师课堂教学工作中,应当为人师表,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去启发学生,指导教学。
四、每学期开学前,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进度表,经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后实施。
五、授课前认真进行备课,制作好教案和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件,编写讲稿或详细的讲课提纲。课后认真总结,填写教案教学后记。初次从教的新教师,必须经过部门安排听课试讲,试讲合格后方可从事教学授课工作。
六、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讲究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讲课质量;讲课用普通话,板书规范、清楚、美观;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操作多媒体计算机时必须站立,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交流。
七、教师应当按时上、下课,不得迟到和随意提早下课、推迟拖堂;课间应按时休息。
八、教师负有对学生听课考勤和维持教学秩序的责任;应对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教育,及时把情况反映给学生所在系。
九、教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教学任务,必须预先订出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
十、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向学生适当布置作业,并及时检查、批改。任课教师应积极参加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采用报告会、网上答疑、电子邮件、个别谈心等多种方式辅导学生。
十一、教师在所任课程结束后,应对学生进行考试或考查,并认真细致地评定成绩。应做到科学、公正、合理;防止偏宽、偏严。
第二篇:中长跑教学设计--理论课
中长跑理论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中长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做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选自七年级《体育与与健康》中长跑为教材。
三、教材分析:
中长跑是一项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它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且技术简单,这项运动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最容易学习和掌握,终身都可以参与的群众性健身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单调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视的项目,中长跑是人获得健康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健康性体能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途径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久能力,增强意志品质,是培养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练习中长跑,要求掌握中长跑的技术,培养参与意识。
四、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为浦江县第七中学703班学生,该班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好,班级纪律比较好,集体荣誉感强,但是对于中长跑这样单调而又枯燥的运动项目,兴趣不大,加上老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中长跑的耐久性有些误解和抵触情结,绝大多数同学谈跑变色、怕苦、怕累、不能坚持。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练习,教师不仅仅要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态、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
五、教学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中长跑?如何解决中长跑中出现的问题?培养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意志品质。指导学生体育活动,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拼搏、自信、超越自我等等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法和学法:
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互动过程,课的教法与学法应根据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制定,本课的教法与学法主要以下几种:
1.引入:什么是中长跑?请学生回答。解答学生的疑惑,建立正确的中长跑概念,让学生有一个理论的认识;
2.启发教学法: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了解这项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解法:通过趣味的讲解和知识外延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终身意识。指导体育中考中长跑的锻炼。
七、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呼吸节奏与跑速变化的配合,及弯道技术。
难点:极点及极点的克服
八、教学过程:(共三个部分)
(一)中长跑教学背景
在体育运动中,中长跑是一项大运动量的运动项目。它不仅消耗大量的人体体能,而且还消耗人体大量的心理能力。它是一项发展耐力素质,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的运动项目。此运动项目还可以促进代谢能力,提高人体的耐力素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中长跑还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群众性的健康长跑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也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新课改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长跑教学的探索,变了样的中长跑教学,是不是也变了味呢?
如小学初中课程中“耐久力跑”“快乐跑”等等
(二)中长跑·优点•缺点
1、中长跑对改善学生心肺功能和整体耐力水平的有效性比较突出,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中长跑练习独特的艰苦性,有极高的训练价值。明确指出以生命在于运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理念。
2、中长跑·缺点(优秀素质)中长跑练习时间较长、枯燥,对心理和生理都是严峻的考验,学生厌跑的情绪严重。
中长跑要达成有效教学目标教学难度很大,中长跑教学容易被回避。
强调中长跑是获得健康的运动项目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前提下,传授中长跑的技巧与技能,以及对自己的耐力的培养。
(三)中长跑教学·现状 根据上课的情况·调查反馈:
不喜欢和讨厌中长跑的约占全班人数的80%; 觉得没必要中长跑锻炼的占全班人数的45%; 不会主动中长跑锻炼的占全班人数的75%; 觉得中长跑枯燥没锻炼价值的占全班人数的45%。现场举手调查示范要求:
(四)中长跑教学.反思(13年毕业班)
1、应提高学生对中长跑锻炼价值的认识。中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功能不太清楚。也就是说当他们在进行中长跑锻炼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对身体哪个部位或者哪个器官有锻炼作用,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中长跑运动对身体有害,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对中长跑锻炼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2、应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逐步完善与成熟,整个机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与此同时,中学生应加强耐力练习,提高心肺功能,以促进各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3、注重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首先介绍在耐力跑时,由于内脏器官工作条件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体验“极点”,适当加强呼吸,调整步伐,坚持跑进,极点就会逐渐消失。随后机能重新得到改善,氧供应增加,运动能力又将提高。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中长跑的畏惧心理。
(五)问题解决
1、解决“不喜欢和讨厌中长跑” 教学构思 发展专项耐力的教学
从游戏耐力内容教学进入中长跑专项教学: 如时间性比赛游戏。从球类耐力进入中长跑耐力练习: 如 球类单元内容进行长时间性的强化练习。
从一般耐力进入中长跑耐力练习: 如 一般 速耐 专项耐力。
2、从“加强耐力练习,提高专项技能”教学构思 培养专项技能的教学
从学生心率变化诊断中长跑练习;如 时间性比赛游戏)变速跑, 追逐跑, 接力跑。
从学生承受能力增加中长跑强度:如 200米 300米 400米 500米 600米---2000米。
从学生目标共识后进入竞技教学:如 公布标准 明确目标 设定目标 设定计划。
从原始成绩与进步成绩差值评价; 初次测试成绩及耐力表现 评价
一次测试成绩及耐力表现 评价(开学中长跑测试)二次测试成绩及耐力表现 评价(期中中长跑测试)三次测试成绩及耐力表现 评价(期末中长跑测试)
3、从达到“有效教学目标”的构思 中长跑教学计划
三年 学期 单元 教案 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计划
冬季耐力跑 单项竞赛活动(球类单元内容)(接力跑)
(六)中长跑教材·分析
中长跑技术动作可分为起跑、途中跑和冲刺三个部分。起跑:在田径比赛中,800米和800米以上项目的起跑规则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
1、途中跑技术是中长跑技术的重点部分,它要求身体的前倾角度、摆臂摆腿的幅度和后蹬的力量都较短跑的小,但是后蹬的角度要求较大,约为55度,在节奏上要求轻快、均匀,力求实效、省力。同时注重呼吸和跑的节奏相配合,比较理想的有“三步一次呼气,三步一次吸气”或“两步一次呼气,两步一次吸气”这两种方法。呼气时要求学生张口呼吸,增大呼吸量,深呼吸,更多更快地进行气体交换。另外还有中长跑的弯道技术:身体左倾,右臂摆幅必须大于左臂,左脚用外侧、右脚用内侧落地,以此获得向心力,克服直线运动的惯性,保持跑速。
2、克服“极点”现象和争取“第二次呼吸”。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训练当中,学生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眼睛出现“星星”而想终止练习的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出现“极点”以后,让学生们知道,只要依靠意志坚持下去,稍减缓跑速,不久这种难受的感觉就会减轻或消失,逐渐会变得动作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较慢,这时候就出现了“第二次呼吸”。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可以当作衡量中长跑耐久能力的一个技术指标,可以告诉同学们知道这样一个标准:在中长跑训练的运动强度大约相同的情况下,“极点”现象出现得越晚,消失得也越快,这样的同学,他们的中长跑能力就越强。通过训练证明,经常参加中长跑训练的同学,他们的“极点”现象会变得越来越晚,从而提高了中长跑的成绩。
(七)中长跑实践演示
(八)鼓励后进,表扬优秀,小结。
第三篇: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
田径理论课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场地,具备基本的田径理论知识。
2、通过结合实例讲解田径比赛通则,让学生初步学会各规则。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扩宽知识面。教学内容:
1、简介田径运动场地(基本常识。相关知识内容)
2、简介田径竞赛规则
教学重点:场地介绍
教学难点:田径竞赛规则的理解与运用
一、田径运动场地的介绍
田径运动场地是进行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组织田径运动竞赛和开展大众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1、田径运动场地是全长400米的半圆式场地。其跑道是由两个180°到半圆(弯道或称曲段)和两个对等的直段组成。
2、田径运动场地的弯道半径最好的是36.5米。
3,运动场地一般有8-10道分道,弯道有8道,分道宽1.22-1.25米,所以分道线宽均为5厘米。
4、田径运动场地除竞赛场地外还应在跑道外地空地上,合理安排跳跃和投掷的场地。(推铅球、掷链球和掷铁饼三个项目的落地有效区均为40度角;跳远、三级跳远场地沙坑至少宽2.75米,跳远沙坑远端至起跳线距离至少10米,一般沙坑长在6-9米,坑宽2.75-4.00米;跳高用的沙坑或海绵包至少长5米、宽3米。半圆形助跑道德半径至少20米;撑杆跳高场地的助跑道宽至少1.22米,长至少40米。)
二、田径运动比赛介绍
田径分为田赛、径赛,全能三大类
1、径赛有:短跑、中长跑、长跑、马拉松(42.195)、竞走。
其中400米及400米以下的项目,如100米、200米、400米、110米栏、4X100接力为短跑。采用蹲踞式起跑,使用全自动电子计时。800米及其以上距离项目为中长跑、长跑。
此外,还有2000米障碍,3000米障碍,5000米竞走,10000—20000米竞走。等等
2、田赛主要有:跳跃类和投掷类(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撑杆跳高)
3、全能主要有七项全能和十项全能。
三、田径竞赛规则介绍
1、田径比赛的跑进方向一般为逆时针跑向。
2、起跑犯规:运动员在做好最后预备姿势后,只能在接收到发令枪或批准的发令装置信号后开始起跑。(2次犯规是指同一组非同一个人,只要同组已有一人犯规,你再次犯规就判犯规)
3、运动员挤撞或阻挡别人从而妨碍其他运动员走或跑进时,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4、分道跑到比赛中,运动员应自自始至终在自己的分道内跑进。
5、运动员由于受他人推、挤或被迫跑出自己的分道,但未阻挡其他运动员,也未从中获得实际利益,不犯规。(例如:A 在直道上跑出自己的分道,没有获得实际利益;B 在弯道上抛出自己的分道外侧分道线。)6、800米跑起跑时分道跑,在第一个弯道末端一条宽5厘米,横跨跑道的弧形抢道线即可切入里道。
7、离开跑道,运动员自愿离开跑道后将不得继续参加该项目比赛。
8、接力赛,运动员必须手持棒跑完全程。
9、在所有接力赛跑中,都必须在接力区内传递接力棒。
10、运动员在接棒之前和传棒之后,应留在各自分道或接力区内,直到跑道畅通,以免组的那个其他运动员。
田赛,除跳高和撑杆跳高外,在其他田赛项目中,如参赛人数多于8人,则每名运动员均有3次试跳机会,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跳(掷)3次。若参赛者只有8人或少于8人,则每人有6次试跳机会。
11、在田赛的某一次试跳(掷)中,由于任何原因使运动员受阻,可以补试跳机会。
12、田赛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无故延误试跳时间,将导致不许其参加该次试跳,并记录为该次试跳失败。
第四篇:计算机理论课教学中
计算机理论课教学中,采用举例教学、图例教学、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几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教学方式。教学实践表明,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从事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工作中,深感计算机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实践教学有很大差异。由于计算机理论知识抽象、涉及知识面广,交叉知识点多,学生往往知难而退,所以对于计算机理论教学,应该强调的是在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畏难情绪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而言,一定要摆正学习态度,学计算机就是为了要应用,所以实践第一,理论第二。我想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学习:文字处理(WPS,Word)、电子表格Excel和PowerPoint、Windows基本操作、Internet基本使用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果一开始就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会因内容枯燥而失去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开始学时,一定要上机实践,从目前生源来看,主要来自农村,家长希望子女学有所成,而子女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希望通过技能成才之路跳出贫困。所以普遍具有接受知识速度慢、学习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组织计算机理论课教学要注意以下要点:
1、鼓励探求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计算机本身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很感兴趣,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次之,甚至反感,所以往往会提出课本内容以外的各种各样、更深更广的问题。此时,作为计算机理论课教师,决不能泼学生冷水,而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的探求精神,同时告诉他们所问问题与所学理论课的关系,激发他们对理论课学习的兴趣。
2、提倡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学习
在计算机理论课教学中尽量拟定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探索答案的兴趣跟着你学。而且,不要面面具到的讲个不停,而是尽可能的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和学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自制能力,坚定学习毅力
作为计算机理论课教师就要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坚定他们的学习毅力。
4、用学生熟悉或亲身感知的事物做例子。
例如可以输入一篇自己的文章,并将其排版打印出来,或者用计算机建立一个通讯录等等。一旦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很有乐趣也有成就感,自然就学会了。
5、让例子充满趣味,让学生参与例子。
6、注重实物教学和动手练习。
7、利用网络共享,采用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示事物的发展及相互联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通过展示、指导、发问、点拨,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迁移。
计算机教研室2006年9月
第五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定稿]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汪小莉
(鄂州职业大学 人事处,湖北 鄂州436000)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存在误区;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有待完善;三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象普及面不广,亟待加强;四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系机制不够科学,尚待健全。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文章指出了相应改进途径。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11)04-00-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接受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虽然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但从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角度分析,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因素,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包括部分思政课教师,常常把思政课与政治简单地联系在一起,把自己当成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所授内容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简单翻版,枯燥无味,又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讲授方式也刻板单调,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
不仅思政教学过程存在以上问题,而且还存在忽视社会实践的现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不能脱离实践,客观实践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理论只有紧密地联系实践,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才能保持其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来指导实践。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同样也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和“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1 ] 2005年1月17日至18日,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 ] 按照这一要求,高校思政课在理论教学外,还应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指导学生直接参加服务于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使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经过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努力,各高校在实践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弊端。
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汪小莉(1980-),女,鄂州职业大学人事处,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一)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一是忽视思政课及其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少数高校领导严重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实践教学。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更是追求短期效应,认为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 “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所以重视专业课是应该的,而思政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效果在短期内很难显现,因而无足轻重。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更是被忽视,要么未被列入教学计划;要么即便被列入教学计划,也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和具体实施方案而被理论教学所代替。
二是误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等同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它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表现形式。二者有相通之处,但实践教学是一种课程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课程理论教学相呼应,为该课程教学目的服务。它可以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思政教育,但并不意味思政课实践教学就只有社会实践一种手段。思政课实践教学既有课外实践,也有课内实践。而谈到实践教学,人们往往注重课外实践而忽略了课内实践。其实象专题讲座、演讲辩论、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课内实践教学形式在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方面也能起到明显作用。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有待完善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摸索出了许多好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如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与大学生的专业联系紧密,活动形式操作性强,效果良好,在今天仍不过时。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大学生成长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着,原有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挖掘这些活动的潜力,大胆创新,充实新的内容,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引入实习实训、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团活动、参观考察等新型实践形式,开拓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使这些活动开展得更加务实,更贴近群众,在保持原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增强吸引力和教育效果。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象普及面不广,亟待加强
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开展的教学环节,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高校要努力扩大活动的参与面,将大多数同学组织起来参与其中,使在校大学生普遍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参与的愿望是强烈的,但制约因素也很多,有些学校受条件的限制,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已经“异化”为只有少数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特长学生参加的、在假期集中进行的活动,而大多数学生却没有机会参加。常常是学生骨干队伍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实践报告也是写得有声有色,但大多数学生个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却没有开展起来,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发展,完全成了“精英实践”,这就偏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学校应不断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积极性。同时,注意推出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的重点活动和传统优势活动。发挥学生骨干的带动作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系机制不够科学,尚待健全
当前,很多高校实践教学还缺乏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计划安排,活动的开展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没有实践教学的课程规划、教学大纲以及相关的文件依据,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评价流于形式。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考核方式仅仅只是要求每个学生交一篇实践报告或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类的材料,高校再根据这些材料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这种评价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实践状况,而且还容易导致
部分学生弄虚作假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容易助长其他不良学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进途径
要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 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需要我们对已有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反思,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开拓工作思路, 创新教育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价值观念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逐渐走向全球化的世界。中国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时期,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无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确立。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在基本理论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更需要与时俱进,突显其时代性和前沿性。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社会需要什么, 自己缺少什么, 将自身的思想与社会实际统一起来, 做到知行统一。无论各个高校的领导还是师生, 都应当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思政课中的重要地位, 切实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通过实践教学, 使学生切身体会、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当中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深刻领悟党在现阶段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牢固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拓展实践内容,创新教学形式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任何理论在今天要焕发生命力就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学也一样,必须结合时代特色而不断创新。这也要求教师自身应努力把今天社会变迁中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情况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来,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教师也应尽量采用多样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上做到“三个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要“结合专业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结合社会发展”进行拓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3]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 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 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来说, 教师的作用是外因, 学生的作用是内因。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出发,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把学生迫切需要的知识和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合起来,把抽象的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服务于实践。在21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工学团”思想并赋诸实践,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4] 这恰恰说明了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当前,很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引厂入校等项目,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付诸实践。思政课教学恰恰可以依托这些优势资源,为我所用。比如在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也可以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即“双基地”的建设等。
二是要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上注重“两个课堂”。思政课实践教学既要注重课内实践,也要加强课外实践。(1)课内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一课堂”,即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形成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视频教学、专题讲座、演讲辩论、模拟教学、读书活动等。课堂实践教学的明显优势是:紧密联系书本知识,是理论教学的延伸;节约教育资源,不必花过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短、效率高,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而且组织起来也非常容易,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2)课外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即在课堂教学外,依托学校、社会资源开展的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道德素质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它又包括校内
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节活动、科研征文活动、演讲、辩论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外开展的思政课非传统理论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形式:参观考察、志愿者行动、见习实习、公益活动、爱心活动、挂职锻炼、科技咨询通过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自动手,达到加深认识、强化记忆、自觉践行的目的。
(三)普及实践对象,建立健全体系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多数高校存在以点代面的问题,而面向全体学生的个体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究其原因还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不够健全,制约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从如下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和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转轨,政府对高校投入不足,学校经费的缺口不断增大, 特别是一些普通高等院校,主要依靠贷款获得跨越式发展 ,很难拨出大量款项开展实践教学。用于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师资配备、经费物质的投入也不能有效地得到保证。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有一定经费作为其推行的保障。诸如联系实践基地,师生亲临实践场所的食宿与路费,组织调研及调查报告的出版,都需要支出相关费用。基于此,中央提出了“提供必要经费”、“要着重解决好实践教学经费投入达到生均15-20元”的要求。但从目前看,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师资及经费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须下大力气进行改进,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二是评价体系要科学。评价体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监督环节。这一环节如果缺失,或者不科学,那么实践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各高校应当建立恰当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各方面、各环节都应规范到位,让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各组织部门都有足够压力和动力,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发挥聪明才智,取得教育实效,使考核工作成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考察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对学生撰写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不仅要进行指导,更要记入成绩,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座谈研讨等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并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5]
(四)构建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思政课实践教学只有做到持续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取得思政课教学效果,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环节,必须和课堂教学一样进行规范组织,把实践教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中,使实践教学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成为记录和评价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内容。要科学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学生实践整体规划和计划,安排相应学时,设计一定学分,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
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者, 还是对于广大学生, 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仍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仍需要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作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 J ].广西社会科学,2004(9):189.[2] 胡锦涛.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OL].(2005-01-19)[2011-05-02]..[5] 王春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探析 [ J ].沧桑,2011(1):40.